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有多少婆羅門是原住民

印度有多少婆羅門是原住民

發布時間:2023-05-22 01:03:09

1. 印度有多少民族

問題一:印度有多少民族 印度號稱人種博物館,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遷移,大融合的產物。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達羅毗荼人就居住在這里。此後,習慣上稱之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從西北部遷入;以後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厭噠人等陸續從西北部進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復雜現象。全國現有幾百個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數最多,約佔全國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爾邦、拉賈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為泰盧固族、馬拉地族、泰米爾族、古吉拉特族、坎納拉族、馬拉雅拉姆族、奧里亞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過1000萬。
全國現有語言和方言1652種,分屬四大語系:印歐語系、達羅毗荼語系、漢藏語系、孟達(南亞)語系。其中使用人數超過1000萬的有15種,並被憲法列為主要語言,使用人數占總人口91%的印地語為官方用語。
宗教對印度社會有深刻的影響。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錫克教都起源於此。印度教(又稱新婆羅門教)信徒佔全國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紀前流行於印度,後衰落。目前耆那教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賈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則僅在東北部有少量流行。錫克教流行於旁遮普邦、哈里亞那邦和德里。 *** 教信徒居全國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行於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以及阿薩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爾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於那加蘭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轄區。還有少數人信奉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會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尚存在著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梵語為瓦爾納)。印度的種姓制度由來已久,
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現了4個最初的種姓,即婆羅門(僧侶)、剎帝利(貴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羅(奴隸)4個等級。以後又演變為三大等級,即大體由原來的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所組成的高級種姓;由原首陀羅組成的低等種姓;第三等級是一些沒有種姓身份的「賤民」,社會地位最低,即所謂不可接觸者,為數竟近1億人,約佔全國人口總數1/7。種姓制度的實質是階級壓迫。種姓之間,由於社會政治、經濟地位懸殊,經常引起沖突。目前在城市和較發達地區,種姓間的隔閡有所消除,但農村中仍有很大影響。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印度的民族構成與其分布情況:
人口1000萬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Hinstanis)
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8050萬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賈斯坦邦、哈里亞納邦、比哈爾邦,以及全國各大城市。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一般認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紀左右遷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與當地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故有人稱之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膚色從淺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印度並不把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看待。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印地語以天城字體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梵語詞彙,是印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則是在莫卧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既有印地語、 *** 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又有土耳其語和其他語言的詞彙。其書面語用 *** 字母拼寫。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 *** 教。公元前7世紀在吠陀教基礎上形成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司萬能和婆羅門至上;把人分成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

問題二:印度有哪些民族 印度少數民族很多,有幾百個。據1981年統計,共54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 7.29%左右,各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多少不等,相差懸殊。人數最多的有貢德、桑塔爾、皮爾 、吳朗沃、孔德和蒙達等,人口在200萬以上;人口最少的是安達曼人,只有幾百人。少數 民族的分布不均,雖幾乎遍布於全國各地,但其中在9個邦少數民族的人數較多,人口超過1 0萬,它們分別是:中央邦(824萬人)、奧里薩邦(492萬人)、比哈爾邦(473萬人)、古 吉拉特邦(331萬人)、拉賈斯坦邦(306萬人)、安得拉邦(157萬人)。這9個少數民族超 過3293萬人,佔印度少數民族總數的86.66%。此外,那加蘭邦和梅加拉亞邦也是以少數民族 為主體的小邦,其人數分別佔全邦人數的88.6%(52萬)和80.48%(101萬)。
./question/9780015

問題三:印度人是什麼民族 印度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的小民族。人口10億,僅次於我國,居世界第二位。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佔46.3%,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納達族佔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語和印地語同為官方語言。約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為 *** 教(11%)、基督教(2%)、錫克教(2%)、佛教(1%)和耆那教(1%)等。
請採納

問題四:世界上有多少個民族? 據蘇聯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1975年統計材料,世界約有2,000個大小不同的民族,人口在一億以上的有7個(漢族、印度斯坦、美利堅、俄羅斯、孟加拉、大和、巴西等民族),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2%以上;)。人口在5,000萬~1億的有9個(德意志、比哈爾、義大利、爪哇、墨西哥、泰盧固、英吉利、朝鮮族等民族),約佔全球人口的12.5%。全球人埂在10萬人以上的民族共約550餘個,其人數合計占總人口的99%。人口較少的民族有的僅百人或幾十人。(如印度的安達曼族和明戈比族,印度尼西亞的托瓦拉族等等)。
但是應該實際上,各國民族的劃分不同,有些民族應該是同一的民族,但人為的劃分開[有政治原因],有些民族不被承認!如土爾其就不承認庫爾德民族

問題五:世界上有多少個民族? 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個民族,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有56個民族,亞洲擁有50多個民族的國家還有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據說,印度尼西亞有150個民族。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國家要數奈及利亞,8000多萬人口中大小民族卻有250個,佔世界民族總數的1/8。
那麼,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民族?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大約有2000個民族。
世界各民族的人口數量相差懸殊,多的達十多億人,少的只有幾十人。超過1億人口的民族有7個:漢族人、美利堅人、孟加拉人、俄羅斯人、日本人、巴西人、印度人。1000萬至1億人口的民族有60個,100萬至1000萬人口的有202個,10萬至100萬人口的有92個。
亞洲的民族總數在1000個以上,大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是民族最多的一個洲。歐洲的民族大約有170個,基本單一民族的國家約有20個。
-----------------
全世界的民族大約有2000-3000個,超過百萬人口以上的有305個,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族、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美利堅族、俄羅斯族、日本大和族、巴西族等。

問題六:黑人有多少個民族 南非系多種族、多民族國家,享有「彩虹國度」美稱。一、非洲黑人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為科伊桑人(Koisan)和班圖尼格羅人(班圖人)。科伊桑人是南非古老的原住民,分為科伊人(Koikoi)(亦稱霍屯督人,其東界為烏姆齊姆布河)和桑人(San)(亦稱布須曼人,分布在奧蘭治河以北)兩個支系,已不構成單獨族體。班圖人經過長期融合、演化,形成以下9個主要族群:祖魯族(Zulu) 系恩古尼人的北支,是南非第一大族,人口約920萬(1996年普查數,下同),操恩古尼語系的祖魯語。現主要分布於誇祖魯/納塔爾省、姆普馬蘭加省及豪登省。科薩族(Xhosa) 系恩古尼人的南支,為南非第二大族,人口約720萬,操恩古尼語系的科薩語。現主要分布於東、西開普兩省。索托族(Sotho) 操塞佩提語和索托語,人口680萬。分北、南兩支。北索托系索託人南遷的東支,亦稱塞佩提人(Sepedi)。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和姆普馬蘭加省。南索託人與賴索托王國的巴蘇陀人同族。現主要分布於自由州省和豪登省。茨瓦納族(Tswana) 索託人南遷的西支,人口330萬。操茨瓦納語。現主要分布於西北省和北開普省。聰加族(Tsonga) 恩古尼人的北支,操聰加語,與莫三比克境內的聰加人同族。人口176萬,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斯威士族(Swazi) 恩古尼人的北支,與史瓦濟蘭王國的斯瓦蒂人同族,操恩古尼語系的斯瓦蒂語。人口101萬。現主要分布於姆普馬蘭加省。恩德貝萊族(Ndebele) 屬祖魯人支系。人口59萬。現主要分布於姆普馬蘭加省。文達族(Venda) 人口88萬。語言近似辛巴威的紹納語,文化傳統與索託人相通。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二、白人主要包括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和英裔非洲人(Anglo-Africans)。現今阿非利卡人中,荷裔佔40%、德裔40%、法裔7.5%,英裔7.5%,其他歐裔5%,操阿非利卡語(以古荷蘭語為基礎),信奉基督教,傳統上多事農牧業。現大都居住在北方、姆普馬蘭加、豪登、西北及自由州五省。英裔非洲人操英語,信奉英國國教(聖公會)和監理公會,經營礦業和工商業為主。現主要分布於西、北和東開普三省和誇/納省。此外,南非白人還包括希臘人、義大利人、葡萄牙人和猶太人等。三、有色人主要分為格里誇人(Griquas)和開普馬來人(Cape Malays)。前者為早期布爾人與霍屯督人的混血後裔;後者系霍屯督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從馬達加斯加、爪哇島等地運來的奴隸(印度人、華人、僧加羅人、印尼人、馬爾加什人)的混血後裔。現多分布於開普三省,是西開普省第一大族。此外,還有納塔爾有色人(歐非混血人、聖赫勒拿人和模里西斯人)。有色人87%集中於開普半島,75%居住在城市,80%講阿非利卡語,余操英語,90%以上信奉基督教,7%為 *** (多為開普馬來人)。四、印度人(亞裔)亞裔中絕大多數為印度人,故南非人通常將兩者混用。南非印度人85%聚居於德班和彼得馬里茨堡地區,10%居住在比陀-約堡地區。印度教徒約佔68%,20%為 *** 。大都操英語,老一代用印地語、泰米爾語、泰魯固語、古吉拉特語和烏爾都語等。

問題七:世界有多少個民族分別是什麼 由於民族劃分的統計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復雜情況,如世界上還同時存在著多種類型的人們共同體,有民族、部族、部落集團,甚至還有部落、氏族等,而人們對民族含義尚無統一的認識,故未能有統一的統計標准;同時有些國家和地區也尚未進行過人口普查等等,所以缺乏有關世界民族成份的完整調查材料。(據蘇聯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1975年統計材料,世界約有2,000個大小不同的民族,人口在一億以上的有7個(漢族、印度斯坦、美利堅、俄羅斯、孟加拉、大和、巴西等民族),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2%以上;)。人口在5,000萬~1億的有9個(德意志、比哈爾、義大利、爪哇、墨西哥、泰盧固、英吉利、朝鮮族等民族),約佔全球人口的12.5%。全球人口在10萬人以上的民族共約550餘個,其人數合計占總人口的9.9%。人口較少的民族有的僅百人或幾十人。(如印度的安達曼族和明戈比族,印度尼西亞的托瓦拉族等等)。

問題八:印度主要民族簡介有哪些 印度少數民族很多,有幾百個。據1981年統計,共54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 7.29%左右,各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多少不等,相差懸殊。人數最多的有貢德、桑塔爾、皮爾 、吳朗沃、孔德和蒙達等,人口在200萬以上;人口最少的是安達曼人,只有幾百人。少數 民族的分布不均,雖幾乎遍布於全國各地,但其中在9個邦少數民族的人數較多,人口超過1 0萬,它們分別是:中央邦(824萬人)、奧里薩邦(492萬人)、比哈爾邦(473萬人)、古 吉拉特邦(331萬人)、拉賈斯坦邦(306萬人)、安得拉邦(157萬人)。這9個少數民族超 過3293萬人,佔印度少數民族總數的86.66%。此外,那加蘭邦和梅加拉亞邦也是以少數民族 為主體的小邦,其人數分別佔全邦人數的88.6%(52萬)和80.48%(101萬)。

2. 印度的婆羅門是什麼意思印度的婆羅門到底有多厲害

婆羅門的意思就是祈禱,那些掌握向神靈祈禱權力的祭司們,就被稱為婆羅門。婆羅門是印度種姓制度之中最高等級的種姓,他們擁有諸多特權,可以免稅,不必遭受一些懲罰,還可以接受低種姓人士的跪拜和供養。

而婆羅門下面的低種姓之人,就算操勞一生,再努力奮斗,也無法突破種姓的束縛,沒有辦法變成尊貴的婆羅門。對於這些低種姓的人,他們沒有資格跟高種姓的婆羅門進行通婚,更不能平等相處,這種不合理的制度仍然沒有真正消失,在剝削著印度的底層人士和勞苦大眾

對於婆羅門而言,他們是幸福的,但是對於底層的首陀羅來講,他們是悲哀的。個中滋味,或許只有真正身處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知道吧。

3. 印度有多少民族

印度號稱人種博物館,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遷移,大融合的產物。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達羅毗荼人就居住在這里。此後,習慣上稱之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從西北部遷入;以後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厭噠人等陸續從西北部進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復雜現象。全國現有幾百個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數最多,約佔全國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爾邦、拉賈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為泰盧固族、馬拉地族、泰米爾族、古吉拉特族、坎納拉族、馬拉雅拉姆族、奧里亞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過1000萬。

全國現有語言和方言1652種,分屬四大語系:印歐語系、達羅毗荼語系、漢藏語系、孟達(南亞)語系。其中使用人數超過1000萬的有15種,並被憲法列為主要語言,使用人數占總人口91%的印地語為官方用語。

宗教對印度社會有深刻的影響。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錫克教都起源於此。印度教(又稱新婆羅門教)信徒佔全國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紀前流行於印度,後衰落。目前耆那教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賈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則僅在東北部有少量流行。錫克教流行於旁遮普邦、哈里亞那邦和德里。伊斯蘭教信徒居全國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行於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以及阿薩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爾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於那加蘭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轄區。還有少數人信奉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會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尚存在著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梵語為瓦爾納)。印度的種姓制度由來已久,

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現了4個最初的種姓,即婆羅門(僧侶)、剎帝利(貴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羅(奴隸)4個等級。以後又演變為三大等級,即大體由原來的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所組成的高級種姓;由原首陀羅組成的低等種姓;第三等級是一些沒有種姓身份的「賤民」,社會地位最低,即所謂不可接觸者,為數竟近1億人,約佔全國人口總數1/7。種姓制度的實質是階級壓迫。種姓之間,由於社會政治、經濟地位懸殊,經常引起沖突。目前在城市和較發達地區,種姓間的隔閡有所消除,但農村中仍有很大影響。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印度的民族構成與其分布情況:

人口1000萬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Hinstanis)

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8050萬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賈斯坦邦、哈里亞納邦、比哈爾邦,以及全國各大城市。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一般認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紀左右遷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與當地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故有人稱之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膚色從淺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印度並不把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看待。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印地語以天城字體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梵語詞彙,是印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則是在莫卧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既有印地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又有土耳其語和其他語言的詞彙。其書面語用阿拉伯字母拼寫。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蘭教。公元前7世紀在吠陀教基礎上形成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司萬能和婆羅門至上;把人分成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和工商業者)和首陀羅(無技術的勞動者)4大種姓,並另有賤民等級。爾後,又由4大種姓演變出許多亞種姓。種姓之間界線森嚴,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紀,經商羯羅改革,逐漸形成目前的印度教,為大多數南亞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紀,作為反婆羅門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興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紀印度教復興,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擠,但在亞洲其他地區得到廣泛傳播。耆那教目前信徒雖少,但還有相當勢力。早期商人帶來伊斯蘭教。隨著12世紀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蘭教勢力越來越大,至16世紀占據統治地位。目前,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種姓制度影響,穆斯林中也有等級之分(有人稱之為「族姓」),分為賽義德、謝克、穆格爾等,但等級界線不及印度教種姓那麼嚴格。

印度斯坦人歷史悠久,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輝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間寫成《吠陀》,成為婆羅門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經典。後來成書的還有《奧義書》、《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經,流傳至今,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產。在天文、歷算、醫學、音韻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築、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與中國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張騫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紀及以後,中國高僧法顯、玄奘曾游學其地,許多印度僧人也曾前來中國講經。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組成。印度教徒實行種姓內婚,多為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下,寡婦不許再嫁。寡婦殉葬之事,至今時有發生。印度教徒一般採用火葬,余燼投河。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認為骨灰投入聖河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可來世得福。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長途跋涉來到恆河岸邊,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男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寬衣,下著圍褲或著寬大衣褲。婦女上穿淺色開襟短袖緊身衣,下圍彩色紗麗,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紗麗與緊身衣之間袒露一段腰身。婦女首飾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飾。

印度斯坦人歷史上長期遭受殖民統治。1757年爆發印度和英國的普拉西大戰,印度戰敗,逐步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英侵佔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斯坦人與全國人民一道掀起了反英大起義,受到無產階級革命導師K.馬克思、F.恩格斯的關切和重視。1947年印度斯坦人與國內其他民族一起獲得獨立。

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農村實行種姓服務制度,按傳統職業分工。恆河地區是印度主要農業區之一,北部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麥和豆類;南部種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廠、礦山做工;手工紡織普遍,以棉紡、喇綉及金屬製品等精巧手工藝著稱於世。近年來資本主義有較大發展,但在農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農經濟。

2.達羅毗荼人 (Dravidians)

南亞使用達羅毗荼語言各民族的統稱。屬不同人種類型。泰盧固人、泰米爾人、馬拉雅蘭人以及坎納拉人等屬達羅毗荼人種類型。多信印度教的濕婆教派。對其起源,學術界意見不一。一般研究者認為他們是從地中海沿岸或小亞細亞進入印度的,使用達羅毗荼語言的布拉灰人是其滯留部分。原有相當高的文化,聞名於世的莫亨覺達羅和哈拉巴文化(現在巴基斯坦境內),即達羅毗荼人所創造。但也有人認為他們本來就是印度的土著民族,發源於今泰米爾納德地區。游牧的雅利安人進入印度,迫使達羅毗荼人南遷或逃往其他地區。目前這些民族的經濟文化均較發達。

另有一些較為原始的民族雖在不同程度上受上述民族的影響,而且使用達羅毗荼語言,但主要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中的維達類型(如托達人、科塔人、奧朗人、坎德人及貢德人等)和尼格利陀類型(如馬勒爾人、潘尼安人、卡達爾人等)。他們的經濟、文化均很落後,許多尚處在母系或父系氏族社會階段,靠採集和射獵為生,保留萬物有靈信仰。民族學家有時稱他們為「前達羅毗荼人」,認為他們是達羅毗荼種人來到前就生活在印度的土著居民。

3.泰盧固人 (Telugus)

南亞印度民族之一。又稱「安得拉人」,約5450萬人(1978),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相鄰各邦亦有分布。屬達羅毗荼人種類型。使用泰盧固語,屬達羅毗荼語系東南語族,受梵語影響很大,吸收大量梵語詞彙。字母與坎納拉文近似,系由梵文天城體演化而來。信仰濕婆教和毗濕奴教混合的印度教;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伊斯蘭教。有人認為泰盧固人是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後裔。公元前3~公元3世紀曾建立安度羅國,有發達的文學藝術。19世紀在英國殖民統治下,備受嚴重剝削。印度獨立後,於1953年建立安得拉邦。

4. 印度婆羅門和剎帝利種姓大概有多少人佔多少比例

婆羅門:5%左右。剎帝利:10%左右。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其中以印度最為嚴重。又稱賤籍制度、印度卡斯特體系(印地語:हिन्दू वर्ण व्यवस्था,英語:Caste system in India)。

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

因此,種姓制度涵蓋印度社會絕大多數的群體,並與印度的社會體制、宇宙觀、宗教與人際關系息息相關,可說是傳統印度最重要的社會制度與規范。

傳播經歷:

其實婆羅門教到中國後,隋以前並非曇花一現。來自婆羅門教的音樂、繪畫、雕塑、醫葯、天文、數術、占卜術、咒術等等,對中國文化起著重大而持久的影響。雖然這些往往是和佛教的文化影響混淆在一起,但還是能夠分得清的。

如石窟或寺廟中的多手多臂像,都是源於婆羅門教,雖然後來是以佛教的名義出現,至於我們在《隋書·經籍志》中所見到的婆羅門典籍,更是非常清楚了。在幾百年後的《宋史·藝文志》里,我們還可以發現諸如《婆羅門僧服仙茅方》一卷這樣的書籍的存在與流傳,證明婆羅門教還頑強地保持著它的一些特性。

婆羅門教隨著佛教進入中國,當時道教並未興起,婆羅門教深刻影響了道教的教義,道經中充斥著關於梵的論述,三清的形成也與婆羅門教的三大主神密切相關,道教儀軌也有明顯的婆羅門色彩。《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由東晉後期葛巢甫所「造構」,在道教史上有重要影響,位於《道藏》之首的位置。

《度人經》中有明顯的外來成分,以往的研究者常將之歸於佛教影響,實際並不確切。《度人經》的外來成分主要來自婆羅門教,如以大梵為主神,宇宙經歷劫運的演化圖景,元始天尊開劫度人,等等,都是直接來自婆羅門教,或是從中引伸、訛變而成的。其中「大梵隱語」之類對諸天的贊頌之辭,譯自婆羅門經典,但經過了濃縮改寫。

5.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到底有多高貴有什麼特權

中國古代四書之一《中庸》上面講:“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就是說“仁”它就是人的本性,最直接的人性就是人人都會親近自己的親人。“親親”是中國古代很重要的一個文化概念,由“親親”這個概念,才得出了“尊卑貴賤”的等級觀念。印度人沒有儒家,也不知道“仁”是什麼,但是他們的等級觀念卻比中國強得多。

所以從這方面講,古印度早已經滅亡,現在的印度,是一個充斥著迷信與幻想的文化貧民窟。

6. 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婆羅門主要指什麼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主要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他陵做們擁有徵收各種租汪輪賦稅的特權。

第三等級吠舍主要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弊信,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在古印度種姓中第一等級和第二等級,屬於統治階級,在印度各個種姓互不通婚,也就是說屬於婆羅門就只能和婆羅門的種姓結婚。

如果和別的種姓通婚生下的子女就會被看成賤民,這種跨種姓通婚的最不受待見的,並且還不包括在四個種姓之內。


這就是印度的種姓制度,當然和中國古時候的君主制度其實也相差無幾。只是形式不一樣而已,所以還是生活在現在的社會主義制度才是最大的幸福。

7. 印度的1億婆羅門種姓在一個有出海口的地區獨立建國會不會發展成為發達國家

不能,首先,印度人口中,2%~5%的人口為婆羅門,根本沒有1億那麼多。其次,婆羅門即僧侶,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婆羅門占據了印度政府和司法部門中超過70%的職位。你讓這樣一群人建國,估計很快會餓死吧,這群人並沒有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8. 後期種姓制度盛行,印度原住民是哪個等級

古印度的原住民處於第四個等級首陀羅,首陀羅沒有政治宗教權利,大都是一些失去土地的被征服者,他們當中好一點兒的人為匠人,可以通過自己的手藝混口飯吃;如果沒有手藝,就只能依靠去給別人做僕人來生存了,這是他們活下去的最佳選擇。

9. 印度有哪些民族

印度主要民族: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盧固族、泰米爾族、馬拉地族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9)印度有多少婆羅門是原住民擴展閱讀;

印度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後創造了印度河文明。約在公元前14世紀,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並征服了當地土著。約公元前1000年,開始形成以人種和社會分工不同為基礎的種姓制度。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開始統一印度次大陸,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自11世紀起,來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斷入侵並長期統治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開始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

1857年爆發反英大起義,次年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10. 「婆羅門」種姓在印度有多牛

印度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包括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但是在首陀羅之下,還有戰俘後代組成的達利特,也被稱為「不可接觸」的賤民。外國人來到印度,盡管不屬於種姓制度,但是也會被帶入到種姓制度當中,而判斷所處等級的最簡單管道是膚色,所以膚色越白,等級越高。

所以一切神靈和觀念的主宰論(柏拉圖說的理念也是)。佛法認為都是邊見。不究竟。注意不究竟不等於不對。瞎子摸象,各秉一端而已。故而有人說佛法是無神論,這個說法也不究竟,是無主宰論。

閱讀全文

與印度有多少婆羅門是原住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枇杷膏多少錢 瀏覽:510
越南語的笑笑怎麼說 瀏覽:878
越南間諜是什麼 瀏覽:240
印尼哪裡的房子最好 瀏覽:992
英國手機多少錢一部 瀏覽:774
越南幣一百萬塊相當於人民幣多少 瀏覽:795
義大利紅燴味薯片怎麼樣 瀏覽:176
要怎麼登錄和平精英國際服 瀏覽:593
印度堅果怎麼做 瀏覽:164
中國人什麼話 瀏覽:386
中國餐飲人均浪費多少 瀏覽:497
伊朗研發出多少款直升機 瀏覽:695
印度奶昔多少錢一斤 瀏覽:81
英國治癒率怎麼那麼少 瀏覽:923
導航到印度尼西亞怎麼去 瀏覽:168
現在英國戰機多少架 瀏覽:517
英國租車要多少錢 瀏覽:535
德國空運中國飛多久 瀏覽:516
1000越南幣元值多少元 瀏覽:217
在某些地圖上英國為什麼叫美國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