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佛教哲學的起源
在佛教興起以前,婆羅門教是印度主要的宗教,婆羅門教思潮佔有統治的地位。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但是隨著奴隸制國家的出現和發展,這種思潮已不能完全適應新興的剎帝利貴族的統治需要,出現了自由思想家提倡的沙門思潮據佛經說,這些思潮有「六師」和「九十六種外見」,其中主要的有順世論、耆那教和生活派(又稱「邪命外道」)等等,佛教也是其中主要的一派。在當時的奴隸制國家中,比較重要的摩揭陀國和薩羅國都是佛教流行較早的地區。
佛教起源於古代印度,在目前亞洲許多國家中有著重要影響。佛教在印度流行了一千五百年左右,它的發展過程在目前學者中有著不同的意見,根據印度社會歷史發展的分期以及佛教自身的變化,可劃分為下列四個時期:(1)原始佛教時期(約公元前五、六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中葉),即主要是佛陀和他的傳承弟子們的佛教;(2)部派佛教時期(約公元前4世紀中葉至1世紀中葉),佛陀死後,佛教徒對於佛說的戒律和教理有了顯著的分歧,因而形成了很多派別,有些派別在大乘佛教興起以後還保留了下來;(3)大乘佛教時期(約1世紀中葉至7世紀),大乘佛教經歷了興起、隆盛和衰落的不同階段,中觀學說和瑜伽行學說形成主流,可稱為大乘隆盛的時期;(4)密教時期(約7世紀中葉至13世紀初),密教在大乘佛教後期已開始流行,它在7世紀後半葉取得主導地位。佛教在中亞信仰伊斯蘭教的一些民族侵入印度以後急劇地衰落,迄13世紀初終歸消失。印度近代的佛教復興運動是在19世紀重新由斯里蘭卡傳入的。
❷ 印度六大正統哲學
在印度哲學史傳統上,凡承認吠陀聖典權威性的婆羅門教哲學都被稱為正統派哲學,凡否認吠陀聖典權威性的哲學流派被稱為異端派。前者因為共有六派,即:彌曼差、吠檀多、數論、瑜伽、勝論、正理論,所以又被稱為「六派哲學」。而異端派則是指的佛教、耆那教和唯物論派的順世論。「六派哲學」並非只是一個簡單的集合概念,而它是代表著印度婆羅門教正統宗教哲學的總的理念。
1. 彌曼差派
印度正統婆羅門教的學派之一。它與另一大學派吠檀多派都尊吠陀,並以吠陀為中心組織自己的學說。彌曼差派著重於吠陀祭祀的解釋與研究,吠檀多派則祖述奧義書的哲理,探討宇宙與人生的究竟,使「自我」與「梵」歸一,最後求得解脫。兩派的關系十分密切,所以彌曼差派又稱前彌曼差派,吠檀多派又稱後彌曼差派。彌曼差派把祭祀當作人生的根本目的,把吠陀聖言當作認識的主要來源,它和古代印度的其他哲學派別一樣,非常重視研究量論,即研究認識的來源、手段和方法。彌曼差派學說體系中存在的宗教神學與無神論、唯物主義傾向的矛盾,是印度早期自然哲學的唯物主義傳統在逐漸形成體系的宗教神學中的反映。
2. 吠檀多派
印度最後集大成的正統哲學流派,吸收各家精華融於一身,對各家哲學都作了評判。比如數論的原初物質,因中有果論;勝論的原子論,因中無果論;耆那教的多元論,無神論;佛教一切有部的剎那說,緣起說;唯識的萬法唯識說;龍樹中觀的畢竟空等。吠檀多派的解脫是梵我合一,個我回歸到大我,代價是犧牲個我的意識而獲得永恆的存在。吠檀多派一方面把無屬性,不可描述的宇宙本體作為上梵,一方面又給其以人格,有智,有喜,能創,能毀。創造出一個與神秘永恆的不可知緊密融合的我,使之永生。而佛教則把我與法分開,法性雖然常恆清凈,卻並不附有精神意志。
3.數論
印度哲學的一個派別,被認為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數論的核心思想是,宇宙由兩大本原組成:補盧沙(最高精神)和原質(原初物質)。補盧沙,或稱為神我,也就是梨俱吠陀中著名的《原人歌》里的原人。原人歌中說原人是宇宙的本原,但眾天神(提婆)卻用他作了祭祀的犧牲,於是從他的軀體產生世間萬物(尤其是四個種姓)。這實際上是反映了祭祀萬能的思想。
4.瑜伽
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探尋「梵我合一」的道理與方法。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聖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訂為完整的八支體系。瑜伽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系。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合一。
5.勝論
印度婆羅門教六派哲學之一。勝論哲學著重於分析事物的特殊性。其核心是原子理論,物理世界是由原子積聚而成的。原子是最高的物質因素,永恆不滅;原子是單一的、不可分割的實體,它的基本形式是地、水、火、風,各個原子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機械的並列的關系。空,即虛空,是事物賴以存在和運動的場所;時,能區別事物的遠近和遲速;方,可確定事物的位置;我,即個體靈魂,不同的肉體有其不同的靈魂;意,即心,是靈魂和感官的聯絡者,外界對象通過感官與靈魂溝通,必須經過心的聯絡。勝論的范疇理論大體說明了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它們的最普遍的關系,不僅涉及思維的形式,也涉及思維的內容問題,這對幫助人們全面了解世界各種存在有著積極意義。
6.正理論
印度婆羅門教六派哲學之一。傳說公元初的足目仙人(約2世紀)是它的創始人。足目又以喬答摩(Gautama)而著稱。他在總結前人和與他同時代邏輯學說的基礎上,寫作了第一部印度邏輯著作《正理經》。所謂「正理」,在《正理經》中開宗明義解釋說:「藉助於量來考察對象是為正理」。量即邏輯推理方法,也叫做「正理」。《正理經》的產生也就是正理論的確立,正理論把《正理經》作為本學派的經典。《正理經》共有經文530條,分為5篇。它的主要內容可以總攝為兩部分:一是邏輯,一是哲學。
❸ 印度哲學的歷史淵源
印度哲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代哲學(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750年)、中世紀哲學(公元750年~18世紀)、近代哲學(約18世紀~1947年)、現代哲學(1947年以後)四個時期。 巫白慧在《印度哲學》中指出,現代印度意識形態領域中最主要的哲學思潮是「新吠檀多主義」。它是吠檀多哲學在現代的條件下,沿著近代特別是由辨喜所開辟的路線而構成的新形態。它的主要特點為:它把理論(智彌曼差)和實踐(業彌曼差)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強調在內心直覺上下工夫,求得對絕對之梵的親證。「新吠檀多主義」在繼承傳統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先進的科學思想和西方各國的哲學思想,結合印度現代社會的特點,賦予吠檀多新解釋,使其在印度思想界繼續保持主導地位。新吠檀多主義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 奧羅賓多高士 ( 1872 ~ 1950 )和拉達克里希南( 1888 ~ 1975 )。
❹ 印度哲學的介紹
印度哲學已具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印度哲學的發展可分為三個基本時期:古代時期(從公元前第一千年初到公元頭幾個世紀)、中世紀時期(中世紀早期,10—12世紀和中世紀晚期,17—18世紀)、近代(包括現代)。印度哲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提出和探討了很多問題:世界的起源和發展、物質和精神的本源、靈魂和肉體的關系、物質運動的形式、時空的實在性、人類認識的能力和途徑、思維的辯證發展、語言邏輯與實在的關系、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解決社會苦難的方法等,內容十分豐富,對世界影響巨大。1一代天才喬布斯深受印度哲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