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有總統嗎,總統是什麼官職
印度總統是印度的國家元首及第一公民,也是印度武裝部隊的最高統帥。理論上,總統擁有不少權力,不過實際上許多賦予總統的權力由印度總理領導的部長會議行使。
總統由國會及各邦立法機關經選舉產生的議員選出,每屆任期5年,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現任總統可競逐連任。
只要總統不反對,部長會議就可以一直掌權。實際上,部長會議必須取得國會下議院的支持。如果總統有意主動解散部長會議,就可能觸發憲制危機。所以實際上,只要部長會議能夠取得下院的多數支持,就不會被解散。網路
印度總理(英語:Prime Minister of India),指印度共和國政府首腦,由印度總統任免。
職責許可權:
印度總理在印國家政治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印度憲法規定,總理和部長必須是人民院(議會下院)或聯邦院(議會上院)的議員。
總理由總統任命的人民院多數黨議會黨團領袖,或數黨聯合組閣的多數黨議會黨團領袖擔任。
總理有權建議總統解散人民院。中央政府,即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是印度最高行政機構,由總理、內閣部長、國務部長和副部長組成,集體對人民院負責。總理在議會中答復議員質詢,做年度政府工作報告。
總理有權提名內閣成員、各部部長、國務部長、副部長及其他主要政府官員,總統按照總理的提名任命。
印度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但由於總統必須按總理建議行使行政職權,總理又領導著議會的多數議員黨團,因此,可以說,總理是印度政府中最具實權的核心人物。網路
② 古印度官員的等級
婆羅門:代表神廟的宗教官員(不包括權力的最高統治——帝王,宗教的權力大於皇權),
剎帝利:代表帝王將相,
吠舍:代表平民,
首陀羅:代表奴隸
③ 印度階層劃分 印度有多少人
印度階層劃分為6個等級,階級從高到低分別是梵天、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在印度,存在著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該制度源於印度教,具有3000多年的歷史。下文圍繞“印度階層劃分”展開闡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閱讀了解。
截至2021年,印度的人口數為13.9億。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的第二人口大國。通過閱讀上述“印度階層劃分”和“印度有多少人”的具體介紹,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更多關於印度階級的介紹,敬請查洞察閱其他相關資料。
④ 印度公務員待遇有多高
印度的「國考」由印度聯邦公務員委員會組織,每年一次,一次只錄取300到600人,但報考人數卻常達到幾十萬,號稱世界最難的考試,平均錄取率約為千分之一。根據印度法律規定凡年齡在21歲到30歲之間、擁有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的人都可以報名,但每人一生最多隻能參加4次。但只要你端上了鐵飯碗,那就意味著幸福生活正在向你招手。
印度一共有6600多名公務員,另外還有大量低級別官員和辦事員,他們屬於政府工作人員,但不算公務員。這與我國的合同工還挺類似的!
哈希·迪奧·普拉薩德(Harsh Deo Prasad)
2003年,印度比哈爾邦傑漢納巴德(Jahanabad)區馬克胡都姆波片(Makhmpur)區西塔村,五人長老會首領哈希·迪奧·普拉薩德(Harsh Deo Prasad)。哈希生於1947年,職務相當於村長。他教當地農民施肥、灌溉等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方法,月薪9100盧比(約合199美元).
穆尼·達斯(Munni Das)
2003年,印度比哈爾邦唐苦甘吉(Thakurganj)片區,片區開發官員穆尼·達斯(Munni Das)。穆尼生於1960年,月薪10000盧比(約合220美元) 。
蘇世麻·普拉薩德(Sushma Prasad)
2003年,印度比哈爾邦,比哈爾邦內閣秘書助理辦事員蘇世麻·普拉薩德(Sushma Prasad)。蘇世麻生於1962年,月薪5000盧比(約合110美元)。1997年,蘇世麻的丈夫因公殉職,她按照「安撫原則」接替了丈夫的工作。
K·A·H·蘇布蘭.馬尼安(Subramanian)
2003年,印度比哈爾邦,比哈爾邦首府帕特納(Patna)原秘書處首席秘書K·A·H·蘇布蘭.馬尼安(Subramanian)。蘇布蘭馬尼安生於1945年,是該邦的最高行政長官,他擁有寬敞的官邸,一部配備黃色閃爍燈和專職司機的公車,並享有很多特權。月薪41000盧比(約合898美元) 。印度的高級別公務員待遇優厚。
一籌莫展的印度總理莫迪
2019年,印度居民人均年收入約為720美元,而公務員的年均收入卻高達8116美元。 除工資收入外,印度公務員還享受著其他令人羨慕的待遇,如除去各種假期和法定休息日,公務員每年實際上班時間僅約160天。
這也是為什麼面對如此大挑戰的公務員考試,每年還有如此多印度人趨之若鶩的原因了吧!
⑤ 印度最高權力者
印度最高領導人是總理不是跟確切,確切的說印度最有實權的領導人是總理,因為他既是內閣首腦,又是三軍統帥,掌握行政權和軍事指揮權。印度名義上最高領導人是總統,因為總統是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還可以提名總理,雖然這也是禮儀性和程序性的事兒,他的實權還不如各邦的地方首長,但是你總不能說地方首長高於總統吧,同理,總理也不能算是最高領導人。專制君主制和議會制君主制,專制君主制當代國家已經很少見,比如清代以前的中國,皇帝乾剛獨斷,別人沒有置喙的權力,現在的沙烏地阿拉伯有點這個意思,但是比起古代君主生殺予奪來說也還是權力小多了。
印度總理有權提名內閣成員、各部部長、國務部長、副部長及其他主要政府官員,總統按照總理的提名任命,實際上是總理經總統大人的手辦一下手續。印度總理有權向建議總統解散選舉他的議會下院人民院,實際上也是總理借總統大人的手行使一下自己的職權、印度總統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但印度憲法規定,總統必須按總理建議行使行政職權,實際上還是總理借總統大人的手控制著軍隊。世界上的資本主義國家主要施行兩種政治制度,其一是總統制,即無論在名義上還是在實際上,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掌握有實權,總理作為政府首腦要聽命於總統,甚至有些總統制國家都不設總理,在印度的政治制度中,總統僅僅是虛位元首,就是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沒有實權,而真正掌權的是印度總理。
⑥ 印度有多少公務員
根據2019年最新發布的數據,印度人口有13.24億,而他們國家的官民比接近1:109.5,根據這個比例來計算的話印度大概有1200萬公務員。
⑦ 印度有哪些政府官員
印度是一個聯邦共和國,印度的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徵性的。現任總統是普拉蒂巴·帕蒂爾(2007年7月25日就職)。國家的總統及副總統任期5年,由一個特設的選舉機構間接選舉產生。印度副總統在總統無法行使權力時,並不能自動接任總統。現任副總統是哈米德·安薩里(Hamid Ansari)(2007年8月11日就職)。
行政權力主要控制在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即印度的內閣)。議會多數黨向總統提名總理人選,由總統任命總理。然後再由總理向總統提名其他內閣成員。現任總理是曼莫漢·辛格,在2004年5月的選舉後掌握政權。(參看2004年印度國會大選)
印度的國會兩院制包括了上院聯邦院(राज्य सभा,Rajya Sabha)和下院人民院(लोक सभा,Lok Sabha)。部長會議對人民院負責。聯邦院議員任期6年,每2年改選三分之一,其中233名成員由地方選舉產生,其餘12人由總統任命。人民院共有545席,任期5年,其中543人民選產生,其餘2人由總統任命。
⑧ 印度是什麼政體,有首相主席嗎
印度的國家政體為聯邦共和制。憲法稱印度是「主權的、社會主義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國」。印度的國家機構由議會、總統、政府、司法機構組成。
議會實行兩院制,由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組成。人民院中佔有多數席位政黨的領袖,出任政府總理。
印度政治結構
政治結構
印度主權獨立的、社會主義的、政教分離的民主共和國印度聯邦 28個邦和7個中央直轄區政府體制 基於全體成年人均有選舉權的議會民主立法機關 國會,由總統及兩院組成,兩院分別是聯邦院和人民院行政機關 由總統、副總統及由總理領導的部長會議組成司法機關 獨立於行政機關。
政治體制
印度是一個聯邦,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政教分離的、具有議會制政府的民主共和國。印度的政體是由憲法的條文所規定的。該憲法在1949年11月26日由制憲會議正式通過,並於1950年1月26日生效。總統是法定的聯邦行政首長。實際的行政權力則賦予一個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憲法規定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向總統提供協助和建議,總統則行使其職權,按照提供的建議採取行動。部長會議集體向人民院負責。在各邦,作為總統代表的總督是行政首長,但實際的行政權力則賦予領導邦部長會議的首席部長。邦的部長會議集體向該邦民選的立法會議負責。憲法規定了國會和邦的立法機構之間如何分享立法權,而其餘的權力則歸屬於國會。修訂憲法的權力也屬於國會。聯邦的行政機構由總統、副總統和部長會議組成,部長會議在總理的領導下向總統提供協助和建議。
總統
總統由一個選舉團的成員選出,選舉團包括選出的國會兩院議員和各邦立法會議成員,他們的選票有適當的加權。總統的任期為5年。除了其他權力而外,當總統認為整個國家或者領土的任何部分的安全由於戰爭或者外部入侵或者武裝叛亂而受到威脅時, 可以宣布國家處於緊急狀態。 當某個邦的憲政體制受到破壞時,總統可以將該邦政府的全部或部分職責收歸他本人行使。
總理
部長會議的組成包括內閣部長、國務部長(獨立任命的或非獨立任命的)和副部長。總理將部長會議有關管理聯邦事務的所有決定和立法建議傳達給總統。一般情況下,每個部都有一位官員被指定為印度政府的秘書,就政策問題和一般管理事項向部長提出建議。內閣秘書處對於最高層的決策起著重要的協調作用,並在總理的指導下運作。聯邦的立法機關稱為國會,由總統、聯邦院和人民院組成。所有立法要求都要由國會的兩院通過。但是,對於有關經費的法案,則人民院的意願總是佔主導地位。
國會
聯邦院
聯邦院由245位議員組成。其中,233 位代表各邦和中央直轄區,12位由總統任命。聯邦院的選舉是間接選舉,議員由各邦的立法會議選出的議員來進行選舉。聯邦院不能被解散,每兩年有三分之一的議員退出。
州政府
各邦的政府體制與聯邦政府的體制非常接近。全國有28個邦和7個中央直轄區。
中央直轄區由總統通過一位他所指定的行政官員來進行管理。直到1992年2月1日,德里中央直轄區都是由中央政府通過一位由印度總統指定的行政官員來管理。根據國會的一項憲法修正案,德里中央直轄區現在稱為德里首都特區。
政黨
政黨分為全國性政黨和邦政黨。如果一個政黨在4個以上的邦得到認可,它就被視作一個全國性的黨。
國大黨、印度人民黨、人民黨、印度共產黨和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者)是國內主要的全國性政黨。主要的邦政黨則有:安得拉邦的 泰盧固國黨、阿薩姆邦的阿薩姆群眾黨、比哈爾邦的雅克汗德解放陳線、果阿邦的馬哈拉施特拉果阿黨、查謨和克什米爾的國家會議、喀拉拉邦的穆斯林聯盟、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濕婆軍黨、旁遮普邦的阿格立黨、泰米爾納德邦的全印安娜德拉威 穆納特卡則伽馬和德拉威穆納特卡則伽馬、北方邦的群眾社會黨和社會主義黨以及西孟加拉邦的全印向前集團等。
中央和地方的法律關系
根據憲法,國會有權為印度的全部領土或其任何部分制訂法律。 邦立法機構有權制訂邦的法律。可以制訂立法的事項在憲法的第7個一覽表中規定。對於出現在第一清單(稱為「聯邦清單」)中的事項,只有國會有權立法。這個清單的范圍包括國防、外交、貨幣、所得稅、消費稅、鐵路、船運、郵政及電報等。
對於出現在第二清單(稱為「邦清單」)中的事項,只有邦立法機構有權制訂法律。這些事項如:公共秩序、警察、公共保健、通信、農業、博彩業、娛樂和財產的捐稅、銷售稅及貨物入市稅等。對於出現在憲法第三清單(稱為「共同清單」)中的事項,國會和邦立法機構都有權立法。這個清單包括的項目如:電力、報紙、刑法、結婚和離婚、印花稅、工會及物價控制等。
印度的競爭優勢
當許多經濟制度企圖改革時往往就會有資金和專家的需求,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這些將是國家要達到目標所需的活力。印度也在許多領域尋求投資者,稍後將予以詳述。對於潛在的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的是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而印度則可以提供許多這樣的優勢,包括:
按購買力類比印度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系之一。
英語是它的商業語言。
巨大而快速增長的消費品市場,3億人口構成品牌消費品市場。
大規模多元化的基礎設施遍及全國。
強大而成熟的私有經濟佔75% 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
巨大的製造能力可適應製造業的所有領域。
完善的研究開發基礎設施及技術和市場基礎。
豐富的自然資源、豐富的礦藏及充分自給的農業。
發達的銀行系統,超過6.3萬家支行的商業銀行網路,它們由一些國家級和邦級的金融機構支持。充滿活力的國外投資者(FII)的資本市場流入印度,2001年就超過20億美元。佔有價格優勢訓練有素的人力和專業管理人才,包括工程師、管理人員、會計師、律師等。良好的外資投資環境,保證了諸如出入、投資、選址、工藝選擇、進出口等的自由。流動資金的可兌換,外國投資者的資本可兌換。充分平衡的歲入激勵機制。穩定的民主環境。成熟的配置有各級法院的獨立司法系統,它是印度民主的三大支柱之一。
印度市場
吸引外國投資者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印度國內市場的規模和它的發展潛力。快速的城市化進程、高速發展的電子媒體和教育以及快速增長的國內外旅遊,這些標志性的社會變化正在改變著消費性質和構成,其增長偏重於品牌、質量、性能和方便。
廣大並正在成長的印度市場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工薪者、專業人員、經商者家庭的增加、伴隨著出現興旺的消費金融業務,這些導致於不斷增大有著銀行存款的消費者群體。90年代耐用消費品如洗衣機、冰箱、彩電有了顯著增長。私人消費如旅館、餐廳服務以及傢俱、家裝等家用產品,耐用消費品和個人交通工具都有了穩步增長,使印度成為世界最大的大型家電產品及快速換代消費品(FMCG)市場之一。印度同時也是最大的大宗消費品市場之一,如服裝、鞋襪、洗滌劑、烹調油等。在過去幾年大多數製造業產品市場也呈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農村地區,70%的印度人居住在這里,近年來也體現了高速的市場增長, 這是由於農業增長,收入重分配及音視媒體的興起。在最近幾年農村所佔的耐用消費品的市場份額也在穩步增長。印度的農村消費者不限於對基本商品的需求,他們也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消費檔次,首先是惠顧那些大件家用電器,私用車輛也顯示著上升的轉折。印度有一個廣泛的銷售配貨網路。估計有超過百萬人的市場經紀人、批發商、倉儲運輸商及零售商,他們從事各種消費品的流通。商家利用這個網路在大約3800個城鎮和50多萬個鄉村中經營。在城市地區有相當規模的配貨渠道,從大型超市至附近的零售店及小商店,這些是本地供應網路的一部分,聯繫到印度幾乎所有的鄉村。
廣泛的銷售配貨網路得到幾乎同樣廣泛的銀行網路的支持。在印度消費的理財方式是消費品市場可接受的模式。參與租賃和借貸購物活動的非銀行的金融公司刺激著消費品的銷售。近年來信用卡市場也體現了巨大的增長。世界著名的信用卡公司產品,如 Diners Club, Visa International, 主卡片及美國萬國寶通銀行,在印度到處通用,這些信用卡是通過幾家國內銀行提供的。
夠不夠就只是知道這么點了,也比較全面。
⑨ 印度最高權力者是誰
印度最高掌權者,為什麼不是總統,而是總理?
印度的最高領導人是總統,亦為國家元首,如英國女王一般,不過只是虛位元首。印度的實權掌握在總理和議會手裡,但總理往往是議會第一大黨的主席或者是議會多數執政聯盟中最大黨的領導人,如果印度的權力,確切的說掌握在政府首腦總理手裡。
印度總理和總統
目前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國家脫胎於英國的殖民地,殖民地爭取獨立之後,如何建國就是擺在眼前的緊急問題。這時,英國人的議會制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大家鬧革命干獨立不都是為了民主和自由嗎,那英國人這一套制度都運行了上百年了,根基挺穩的,看看也不錯,就拿來用用吧。
一部分國家繼續尊奉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女王任命一個總督最為自己的代表成為這個國家的元首,比如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以及中美洲、太平洋上一堆小島國等等。有些國家繼續尊奉自己的君主為國王,實行英國式的議會制君主制,比如馬來西亞,也有的實行君主制,比如中東的一些君主國,而更多的國家不想把英國女王作為自家的國家元首,但要實行議會制,那就再尊奉個國家元首出來,當時最流行的國家元首的名字就是老美的總統了,所以,一眾總統應運而生……
當然,除了「英聯邦」國家,德國、義大利等一些原君主制或者君主立憲制國家也採用這種議會制,有一個虛位的總統元首,尼泊爾在十多年前廢黜了國王之後,也設立了虛位的總統職。綜合來說,總統主要做一些接見外賓、參加活動、簽署文件等禮儀、程序性工作,而總理掌握實權,對國家一切事物負有實際許可權和責任。但是這些硬生生「造」出來的國家元首,相對那些有悠久歷史淵源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君主,存在感還是太低了。
諸如英國王室、歐洲一眾王室等等,他們因為歷史、文化等千百年的傳承,他們具有特殊的存在意義,深受各國民眾和輿論的關注,出鏡率很高。
而不管是德國總統、還是印度總統,他們除了競選上任之時,能夠掀起一陣子輿論熱點,比如印度之前的「低種姓總統」,過後就石沉大海,幾乎再也沒什麼信息了,老百姓對他們的國家元首也不再關注了。
這個也好理解,總統就是個「橡皮圖章」啊,平時雖然也列席會議,但也只是聽聽,然後把議會和政府商量好的政策文件簽字蓋章,到需要他出現的場合講個話剪個彩等等,基本上是一種「設計感十足」的工作。
而反觀印度總理,現任的莫迪總理是印度有史以來「最具權力」的總理之一,之前在古吉拉特邦連續幹了三屆首席部長,強勢推進各種改革,可以說是「說一不二」,包括後來作為印度總理,以突襲的方式強勢推進「廢鈔行動」,給印度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巨大震盪。
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度總理比美國總統還牛,畢竟在議會制國家,總理作為執政黨或者多數黨領袖,幾乎直接控制了立法和行政兩個系統,比只管行政的美國總統可強多了,如果執政黨有幸能控制議會的大多數席位,那總理可以做他任何想做的事情,幾乎無人可以制約,而這個時候,看似沒用的總統和上議院就起到了維護最後底線的作用了,避免總理權力過大而亂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