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七世紀,俄羅斯企圖南下印度洋時,沙皇彼得大帝曾設計了三條路線 分別是
一條是大指從黑海經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到地中海(再經蘇伊士地峽進入紅海);第二條是從南高加索經伊朗猜蠢到波斯灣;第三條是從中亞穗仿陪經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② 歷史上帝跨亞歐非的大帝國都有誰分別是什麼時候開始成為地跨三洲的
歷史上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一共有六個,簡單介紹一下這些大帝國的各階段歷史。
第一個帝國:波斯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舊稱譯音。歷史上在這一西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
波斯和伊朗
自從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這個名稱來自於波斯的一個地區帕斯(Pars)。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國家。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 開始稱呼自己的國家為「伊朗」,意為「雅利安人的家園」。
1935年,波斯國王禮薩·沙·巴列維宣布國際上該國應被稱作「伊朗」。但波斯一詞在這之後還有人使用。
在中文裡,「波斯」被用於描述1935年之前的事,或該民族從古就有的事物,如波斯語和波斯地毯。現代政治、經濟等事物則用「伊朗」一詞。
波斯諸帝國
在波斯,歷史上有多個帝國先後建立、興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648年-前330年)
居魯士二世大帝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向東大流士進軍印度河流域,在西線對希臘的進攻則由於馬拉松戰役(前490年)的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後來再度對希臘用兵遭受失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希臘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前334年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大軍擊敗大流士三世,波斯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的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的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佛教從印度傳來,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後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貴霜王朝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
安息帝國(前170年-226年)
安息帝國位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兩個帝國之間連年戰爭。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傳。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
薩珊王朝(226年-650年)
亞茲德的瑣羅亞斯德教神廟226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安息帝國,建立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第一次統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629年和642年,兩任皇帝遇刺,帝國終於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支逃到了中國。
伊斯蘭教時期(650年-1290年)
786年-809年哈倫·拉希德統治時期的阿拔斯王朝諸行省混亂的薩珊帝國迅速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治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蒙古人的統治(1219年-1500年)
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軍滅花剌子模,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兒汗國。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為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死後波斯陷入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是中國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發展的時期。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交流。
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廣被使用。
薩非王朝(1500年-1722年)
阿拔斯大帝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姆」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講和,趕走烏茲別克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歐洲人的「大博弈」(1722年-1914年)
1722年俄國的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被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所蠶食,其領土中分出了英國勢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國勢力的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俄、英在此的戰略競爭被稱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控制。1925年禮薩·沙·巴列維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期間,英國及蘇聯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
1935年,禮薩·沙·巴列維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第2個帝國: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帝國)
馬其頓帝國是歷史上第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其疆域東自阿富汗及印度的西北部,西抵義大利,北從中亞細亞、裏海和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起源
馬其頓地處希臘東北邊睡,其民族淵源尚無定論,可能是伊利里亞人(Illyrians))、色雷斯人(Thrance)和希臘的多利亞人的混血後裔。由於偏僻落後,被繁榮的希臘稱為野蠻人。約在公元前6世紀下半葉.馬其頓完成了統一,實行君主制。
崛起
馬其頓在希波戰爭初期依附於波斯,但又背著波斯人給希臘人暗送情報。公元前5世紀末,國都從西北山區的埃格(Aigai)遷往東南沿海的佩拉(Pella)。到公元前4世紀,攝政王腓力二世(Philip II)(公元前359—前336年)在廢黜幼主,自立為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腓力二世借鑒希臘的先進經驗,並採取的馬其頓特色的舉措,強化王權、削弱貴族會議和公民大會的權力,推行幣制改革,採用金銀復本位制。最重要的是他的軍事改革,建立了一支忠於國王的常備軍,創建了強有力的馬其頓方陣。後來他又侵佔了色雷斯的金礦,每年又有一穩定的收入以擴充軍事。馬其頓軍隊的戰鬥力超過了希臘其他城邦的軍隊。腓力為了准備進軍東方各國,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艦隊。
腓力二世在國勢強大後,趁著希臘處於城邦混戰之際南下侵略希臘。公元前338年,以雅典、底比斯為首的反馬其頓盟軍與馬其頓軍決戰於中希臘的克羅尼亞,盟軍慘敗。第二年,腓力在科林斯召集各邦開會,宣布希臘各城邦成立聯盟,幾乎全希臘都承認了馬其頓的霸權,並決定進攻波斯。公元前336年,腓力在他女兒的婚宴上遇刺身亡。王位由腓力20歲的兒子亞歷山大(即亞歷山大大帝)繼承。
征服
亞歷山大帝國地圖腓力二世被害後,希臘各邦再度出現丁反馬其頓起義。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繼位以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之內迅速鎮壓了叛亂。
前334年春,亞歷山大渡過了赫勒斯滂海峽進攻波斯帝國,亞歷山大的軍隊與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軍隊在小亞細亞的格拉尼庫斯河(Granicus)畔首次展開會戰,希臘軍大勝,不到半年即佔領小亞細亞。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率軍在敘利亞的伊蘇斯平原(Issus)平原大敗大流土三世親率的10萬多波斯軍,俘虜了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大流士三世向東潰逃。
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征服了敘利亞、腓尼基各城市。次年又征服了埃及,在埃及建築了一座新城叫做亞歷山大里亞。
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1年春季又離開埃及,繼續東征。渡過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十月間在阿貝拉又與大流土三世軍隊發生戰爭。報傳說波斯軍隊約有四十萬人之多,有馬步隊、象兵,但皆被亞歷山大擊敗,大流士三世又東逃。亞歷山大繼續前進攻克了巴比倫城。他從巴比倫又東行,進入波斯本土,佔領波斯的蘇薩與波斯波利斯兩個都城,獲得大量金銀及珠寶後放火焚毀波斯波利斯城,殺戮其居民,以報復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縱火焚毀雅典城的仇恨。以後三年間亞歷山大又鎮壓了波斯東北部零星反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亦被其部下所殺,波斯滅亡。
公元前327年又進兵印度。他統帥大軍從裏海南岸東進,經過帕提亞,征服阿富汗,進入印度,戰敗印度反抗者,平定旁遮普,擬沿著印度河繼續南下。但其部下兵士在外轉戰連年,甩歸心切,又因印度多雨、天氣酷熱,士兵飽受痛著,幾至公開嘩變,亞歷山大乃把印度征服部分分為三省並留駐兵而還。
公元前324年初,亞歷山大將巴比倫作為新都,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馬其頓帝國(也稱為亞歷山大帝國)。
公元前323年6月,亞歷山大突然患惡性瘧疾,發病10天後就離世,僅33歲。
分裂
亞歷山大死後,希臘各國及波斯各地,都乘機反抗。亞歷山大部將又互相廝殺,爭奪土地,帝國就立即陷入混亂狀態,最後分裂為三個比較鞏固的國家。他的部將托勒密佔領埃及及敘利亞南部,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塞琉古佔領了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及敘利亞北部,建立了塞琉古王朝,凱山得占據馬其頓和希臘建立了馬其頓王國。這三個國家是後期希臘時代最強大的國家。這些後期希臘國家存在約有三百年,羅馬於公元前146年滅亡迦太基後,又向東發展,這些國家都先後被羅馬征服。
第3個帝國: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476年)是一個古代羅馬的國家,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在當時占據了整個地中海。通常把羅馬帝國分為前期帝國時期(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時期(193年—476年),也有人又從後期帝國中分出3世紀危機時期(193年—284年)。羅馬本來使用拉丁語,但隨著領土擴張至希臘、中東一帶,希臘語變成了主要語言。就連當時成書的新約聖經也是用希臘語寫成。由於語言上的分歧,羅馬帝國在五世紀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羅馬帝國自建立以來,一直對外擴張,是一個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級大國。
羅馬帝國的建立
後三頭同盟瓦解後,屋大維、安東尼分掌羅馬的東西部,雙方矛盾日趨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維與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希臘的亞克興會戰。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埃及女王認為安東尼獲勝無望,將自己的軍隊撤回埃及,安東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維隨後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東尼自殺,埃及也被羅馬佔領。
前27年,屋大維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權,恢復共和制;一面又裝作迫於元老院和公民的請求,接受與共和制度完全違背的絕對權力,成為元首(Imperator,或可譯作「凱旋大將軍」)、元帥、最高的代行執政官、終身執政官、終身保民官、大祭司長、第一元老等,並獲得了「奧古斯都」和「祖國之父」的稱號。屋大維的這場精彩的演出宣布了羅馬帝國的建立。
前期帝國時期
自屋大維在前27年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進入前期帝國時期。屋大維在位期間,對外征戰,將帝國版圖擴大到了多瑙河以南。屋大維的統治為隨後的百餘年帶來了很長一段時期的穩定局面,稱之為羅馬和平時期。
14年奧古斯都逝世,養子提比略繼位,開創了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到克勞狄一世(41年—54年在位)時,對外發動戰爭,攻佔了不列顛南部、日耳曼尼亞、敘利亞和非洲北部地區。到尼祿繼位(54年—68年在位),由於他統治殘暴,引起人民反抗,並導致了猶太戰爭。經過一些行省總督爭奪皇位的內戰,韋斯巴薌最後在69年建立了弗拉維王朝。
弗拉維王朝經過提圖斯和圖密善兩位皇帝的統治,涅爾瓦於96年繼位,開創了安托尼烏斯王朝,這一時期也被稱為五賢帝時代。這五位皇帝謙虛,愛戴臣民,這段時期也是自奧古斯都之後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期。羅馬帝國的基礎設施,如:法律、道路交通、度量衡、貨幣制度都在這個年代得到統一,並通行全國。有文人將這個年代稱贊為「人類最幸福的年代」。
五賢帝時代權力交替方法非常平安。各個皇帝選擇其承繼人,然後收養他為義子,如此避免了權力交替前後的政治動亂。由於這些皇帝沒有血緣關系,五賢帝時代不能算為一個朝代。以下為五賢帝時代的五位皇帝。
96年—98年 涅爾瓦(Nerva)
98年—117年 圖拉真(Trajan):在位時開拓疆土,在他死時帝國版圖達到最大極限。東到美索不達米亞,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顛,北至喀爾巴阡山脈和黑海北岸,地中海成為了帝國的內海。
117年—138年 勇帝哈德良(Hadrian)健全了帝國的官僚機構。
138年—161年 安托尼烏斯·披烏斯(Antoninus Pius):此時羅馬帝國達到極盛。
161年—180年 哲學家皇帝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Marcus Aurelius):此時帕提亞帝國屢犯邊疆,北方蠻族也乘虛而入。帝國的實力開始出現頹勢。
180年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被殺,由親生兒子康茂德(Commos)繼位。192年康茂德被殺,安托尼烏斯王朝告終。
後期帝國時期
193年—284年間,隨著叛亂事件增加,軍隊的力量不斷增強,從而威脅到皇帝的施政。50年內有26位軍人篡位,歷史將這些篡位者稱為「軍人皇帝」,也稱為三十僭主。這一時期也被稱為3世紀危機時期。塞維魯王朝(193年—235年)滅亡後,政局混亂,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在內的高盧帝國(259年—273年),在東方產生了地處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的帕爾米拉帝國(262年—272年)。奴隸和隸農起義遍及義大利和行省。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284年—305年在位)取得了帝國政權,最終把這個混亂局面收拾過來。他把皇帝的權力、以及整個帝國一分為四,分別由兩位正帝(奧古斯都 Augustus)及兩位副帝(凱撒 Caesar)共同治理,使羅馬帝國得到暫時的安定,稱之為多米那特製(也叫四帝共治制Tetrarchy)。當時除了他以外,他把另一個正帝的位置給了馬克西米安,讓他統治帝國的西部,而自己則成為東部的正帝。其中最高的統治者是戴克里先。這也被認為是羅馬帝國分裂的淵源。另一方面,雖然他一人的成功,但對基督教的迫害失敗,使他死後再次引來混亂。
306年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一世做皇帝,重新統一帝國,廢除四帝共治制。雖然同樣強力執行專制,但卻選擇和基督教勢力妥協,並於西元313年公布米蘭敕令,將基督教定為國教;與此同時,將國都遷往東部拜占庭,並改國都名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後,爭奪帝位的斗爭重新開始。他的三個兒子和兩個侄子分治帝國。
狄奧多西一世(379年—395年在位)當政時一度恢復統一,但他死後,帝國分裂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西羅馬帝國接連不斷發生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北非的阿哥尼斯特運動動搖了帝國的政權。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410年攻佔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於439年在北非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匈奴人452年侵入義大利,在高盧東南部,457年出現了勃艮第王國。476年9月,日耳曼人僱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洛·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
東哥德族的領袖狄奧多里克(Theodoric)率領東哥德族人打敗奧多亞克,自立為義大利統治者。於是,西羅馬帝國的中心地帶——義大利半島——成了東哥德王國的土地。
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神聖羅馬帝國
嚴格地說,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帝國沒有合法的直接關系,相反地,它是作為羅馬帝國侵略者之一 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的。但是西元962年,羅馬教廷承認了神聖羅馬帝國是西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後來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國也承認了它的這一地位。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宣告解體。
第4個帝國: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
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或東羅馬帝國(Eastern Roman Empire)是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依然存在的羅馬帝國東半部。拜占庭帝國通常被認為開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內它一般被人簡單地稱為「羅馬帝國」。盡管拜占庭的文化和語言大多數是希臘的,但拜占庭人將自己視為羅馬人,對東羅馬的羅馬人來說,這並不自相矛盾。他們的語言是希臘語,他們的文化在許多世紀中是希臘文化,但到7世紀為止他們的官方語言是拉丁語。他們周圍的國家(東方的波斯帝國和阿拉伯帝國,西方的歐洲國家,北方的俄羅斯)都將他們稱為羅馬人。假如有人將他們稱為「希臘人」,那麼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侮辱,因為「希臘人」表示「原始人」。一直到17世紀這個帝國不被稱為拜占庭帝國。從17世紀開始,西方的歷史學家為了區分(實際上相當不同的)古代的羅馬帝國與中世紀的羅馬帝國引入了拜占庭帝國這個稱法。這個稱呼來源於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臘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創建
3世紀後期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頭制的制度來更有效地管理龐大的羅馬帝國。他將整個帝國分為兩部分,在義大利和希臘各設立一個皇帝,輔佐他們的各設一個副皇帝。這個分裂一直維持到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於324年重新將自己立為整個帝國的唯一皇帝。君士坦丁決定建立一個新的首都,他選擇了拜占庭(今天的伊斯坦布爾)。330年這個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稱之為新羅馬(Nova Roma)。但一般人稱之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之城)。這個新的首都成為他的管理機構的中心。君士坦丁也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雖然在君士坦丁的統治時期這個帝國還不是拜占庭帝國,但基督教是拜占庭帝國的一個特性,是它與相信多神教的羅馬帝國的分界線。
另一個分界線是378年的亞得里安堡戰役。這場敗仗,以及皇帝瓦林斯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國和中世紀帝國分家的時間。瓦林斯的繼承人狄奧多西一世(有時也被稱為大帝)將整個帝國再次分開。395年他將這兩部分分別交給他的兩個兒子阿卡狄奧斯和諾里。阿卡狄奧斯成為東部的統治者,諾里成為西部的統治者,他的首都是米蘭。從這個時候開始東部的這個帝國一般被稱為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
文化
東羅馬帝國的主宰文化是希臘文化。希臘語不但是日常用語,而且是教會、文學和商業的共同語言。對於當時的羅馬人來說,今天對「西部的拉丁帝國」和「東部的希臘帝國」的區分,以及今天所強調的東部的帝國並不是「真正」的羅馬帝國,並不重要。羅馬帝國是一個多語言的帝國,東羅馬並不例外。在這個國家裡有希臘人、弗拉赫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埃及人、敘利亞人、依利里亞人和斯拉夫人,他們都有自己的語言。但希臘文化從帝國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條克、以弗所、塞薩洛尼基和亞歷山大傳向全國。雖然當時還不很明顯,但東羅馬帝國在其學者如約翰·桂索斯通的印象下發展了他們自己風格的基督教。
早期歷史
東羅馬帝國基本上避免了西羅馬帝國3世紀和4世紀所遭遇的困難。這里有許多原因。首先這里的城市文化已經相當成熟了,其次民族大遷徙時的入侵主要吸引是羅馬的財富。5世紀中西羅馬帝國多次被征服,東羅馬帝國頂多交納貢獻就可以免除遭難了。狄奧多西斯二世加強了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使得這座城市成為被「野蠻人」攻不破的城市。476年當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東羅馬帝國的利奧一世與哥特人談判,他結束了哥特人對東部帝國的威脅,但他也不再打算重新征服西部帝國了。
6世紀時東羅馬的主要敵人是它的傳統的老敵人: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爾人。神學的爭論,比如對基督一性說的爭論也是帝國的重要話題。但東部帝國並沒有忘記它在西部的根。在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傑出的將軍貝利薩留的領導下東帝國甚至奪回了它部分在西部喪失的省份:義大利的大部地區、北非和西班牙。查士丁尼重編了古羅馬的法規,制定了《民法大全》。值得注意的是這部法典是用拉丁語寫的,而當時拉丁語已被認為是一種古老的語言了,甚至許多寫這部法典的人都不太會說這種語言。530年代,在查士丁尼的統治下,聖索非亞大教堂(其原名Hagia Sophia是神聖的真理的意思)開始動工。這座教堂將成為拜占庭宗教生活和東正教的中心。
查士丁尼給他的繼承人留下了一個空空的國庫,而他的繼承人也無法對付在所有的邊境上突然出現的新敵人:倫巴底人佔領了義大利北部,斯拉夫人佔領了巴爾干半島的大部分地區,波斯人入侵和佔領了東部的省份。赫拉克留後來重新奪回了這些東部省份,但當時剛剛在伊斯蘭教下統一起來的阿拉伯人的突然出現是赫拉克留無法意料到的。阿拉伯人佔領了幾乎所有的南部省份。7世紀中敘利亞、埃及徹底淪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
希臘化時代
拜占庭帝國雖然失去了許多土地,但這也給它帶來了一些好處:它不再那麼混雜了。赫拉克留將全國希臘化了,希臘語被定為官方語言。他不用古羅馬的皇帝頭銜Augustus,而使用Basileus(國王)。在宗教上拜占庭帝國與西歐的區別已經不可忽視了。不過拜占庭帝國國內也有不小的區別,在其南方的省份里一般更多地使用一性派的基督教,而不是東正教。這些省份失落後,在剩餘的省份中東正教更加強大了。赫拉克留將全國分為幾個軍區來對付外來的侵擾。除首都外其他地方的城市化不斷縮小。君士坦丁堡卻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阿拉伯人試圖佔領君士坦丁堡的計劃失敗了。拜占庭當時的海軍勢力非常強大,而且他們擁有一種神秘的火器:希臘火。阿拉伯人初始的進攻被擊退後,東帝國開始得到恢復。
8世紀最大的問題是對聖像破壞運動的爭論。利奧三世下令禁止聖像,這個命令受到很大的反對,整個國家到處都發生暴亂。在艾琳女皇的領導下在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上決定聖像可以被尊養但不可以被崇拜。艾琳還有與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結婚來實現統一東西帝國的計劃,但這些計劃未能成功。9世紀初聖像破壞運動重現,843年再次被制止。這些爭論使得當時與其已經開始離心離德的天主教和神聖羅馬帝國(對拜占庭帝國來說這個名字相當荒謬)未能重新統一起來。
黃金時代
保加利亞屠夫巴齊爾二世
在馬其頓王朝皇帝的統治下拜占庭帝國在9、10和11世紀初達到了它的頂峰。在這段被稱為「黃金時期」的幾個世紀里,拜占庭帝國抵抗了羅馬教廷撤消佛迪奧斯為教主的要求,獲得亞得里亞海的制海權,佔領了義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亞的大部分。1014年巴西爾二世(保加利亞屠夫)打敗了保加利亞人,並於1018年徹底滅亡了第一保加利亞王國。同時拜占庭帝國還獲得了一個新的同盟者(不過有時也是敵人):在基輔的俄羅斯國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僱傭軍。
但如其前身的羅馬帝國,拜占庭很快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當時許多佔有土地的貴族打亂了軍區的制度。假如拜占庭帝國只需要對付它的舊敵神聖羅馬帝國和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的話它可能還可以支持下去,但新的敵人根本不怕它的名譽:諾曼人征服了義大利,而突厥進入了小亞細亞。突厥當時最大的敵人是埃及,而小亞細亞則是拜占庭帝國士兵的主要來源地。1071年在曼齊刻爾特會戰中羅梅納斯四世被突厥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戰敗,拜占庭帝國從此失去了小亞細亞省。1054年東正教與天主教徹底決裂,雙方互相革除對方的教籍。
帝國末日
拜占庭帝國的最後幾個世紀以篡權者亞歷克修斯一世開始,他引入封建封侯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軍隊,對突厥進行了有力的抵抗。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這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起源。十字軍收復了尼西亞,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雖然亞歷克修斯的孫子曼紐爾一世是十字軍的朋友,但雙方都不能忘記他們互相革除了對方的教籍,拜占庭對源源不斷經過其領土的羅馬天主教十字軍的意圖很持懷疑。11世紀和12世紀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德意志人和來自西西里島和義大利的諾曼人不斷攻擊帝國。亞歷克修斯給予貿易專權的義大利城市國家尤其成為反西情緒的對象。他們成為「法蘭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尤其威尼斯人特別受反感,盡管威尼斯的船隻是帝國艦隊的骨幹。與此同時,突厥依然是一個威脅,1176年他們擊敗了曼紐爾。
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中,腓特烈一世企圖征服拜占庭帝國,但給帝國帶來最大摧殘的卻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這次東征的目的是佔領埃及,但威尼斯人獲得了領導權。在他們的慫恿下十字軍1204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他們建立了一個短期的封建王國(拉丁帝國),而拜占庭的力量卻徹底被削弱了。
拜占庭帝國這時已經三分五裂了:尼西亞帝國、伊庇魯斯和特拉比松同立。前者由帕里奧洛加斯王朝統治。1261年他們收復君士坦丁堡,戰敗了伊庇魯斯,恢復了帝國。但他們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歐洲,而把他們在亞洲的敵人忘了。這時他們倖存
③ 跪求大神幫忙寫一篇論文《康熙與彼得》,要寫5000字,寫康熙與彼得兩位大帝在各自國家的軍事建設和科
人們常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然而歷史又有太多的偶然性,最高統治者的一念之差往往也能改變歷史的走向,以至深刻地影響到當今的世界格局。
40多年前,中蘇之間發生了珍寶島武裝沖突。筆者當時還不到10歲,但已經深切感受到中國人的高度緊張,就連鄉村學校也在挖地道。記得當時的新聞記錄片有這樣一個畫面老帆:中方邊防戰士在雪地上寫下「1689」,向蘇聯邊境巡邏兵宣示對珍寶島的主權。1689年,正是清朝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的那一年。按照這個條約,不僅珍寶島,就連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大片肥沃的土地都是中國的領土,而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不過是中國的內河。
《尼布楚條約》首次把兩個著名的帝王聯系在了一起:康熙大帝與彼得大帝。條約簽訂的1689年時他們都很年輕:康熙大帝35歲,在位已經28年,彼得大帝才17歲,剛剛親政。14年後,即1703年,這兩位相距萬里從未謀面的大帝彷彿受到神靈的指引,同時開始做一件相同的事:康熙大帝在承德開始建造避暑山莊,彼得大帝開始興建聖彼得堡。然而,康熙大帝與彼得大帝的執政理念卻截然不同,康熙大帝堅持閉關鎖國,彼得大帝則熱衷於開放以吸收西歐文明。起初,並不能看出兩種不同執政理念有何差別,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兩大帝國的命運迥然不同。
如今,人們只要一提及彼得大帝,就會津津樂道地談到他的一個非常之舉。1697年,25歲的彼得大帝親自率領一個由200多人組成的使團,考察學習西歐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及行政管理方法。他刻意隱藏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以下士米哈伊洛夫的身份,走訪學校、博物館、工廠和軍火庫,甚至還參加了英國議會舉行的一屆會議。彼得大帝還在英國造船廠工作過,甚至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當了一段時期的船長。彼得大帝通過歷時一年多的實地考察,親眼看到經過文藝復興洗禮、走出中世紀黑暗的西歐正煥發出勃勃生機。而當時的俄國還是個封閉落後的農奴制國家,經濟文化都十分落後,宗教在思想文化領侍悄雹域占絕對統治地位。就連莫斯科這樣的大城市,竟然也有76%的居民是文盲。民間普遍保留著極其愚昧落後的風俗,迷信妖術盛行。俄國與西歐先進國家的巨大差距,想必使彼得大帝的心靈受到了深刻的震撼。回國後,他毅然決定憑借其至高無上的權力,拋棄俄國自大守舊的傳統,虛心向發達國家學習,大膽果斷地對俄國政體實行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彼得大帝不僅長期堅持這樣的執政理念不動搖,他的許多做法還深刻地影響到其繼任者。如亞歷山大二世有一回親臨施巴列爾大街上的羈押所,並命令把他關在227號單人監室。歷山大二世在那間牢房蹲了一個多小時,似乎想親自體驗一下那些被他關押的革命者的心情。
1704年是康熙大帝開始建造避暑山莊的第二年。這時的大清帝國對外抗擊了沙俄的侵略,取得了雅克薩戰役的勝利,並簽定了《尼布楚條約》;對內已經先後撤除了吳三桂等三藩勢力、統一了台灣、平定了准噶爾汗噶爾丹叛亂。所謂「康乾盛世」此時已初步形成。大清帝國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康熙大帝已經站在了世界之巔。就在這一年,志滿意得的康熙大帝一邊繼續大興土木建造避暑山莊,一邊發布非常令人扼腕嘆息的上諭,認定采礦業對地方管理沒有益處,以後有請求開采者,都不準行。清朝從此長期推行禁礦政策,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遭到了進一步的扼殺。其實,康熙之所以違背時代潮流,禁止民間大規模開礦,主要是擔心民眾大量聚集,容易起事,進而威脅其統治。1717年,康熙大帝再度頒布「禁海令」,規定內地船隻不許到「海賊之藪」的南洋進行貿易。當時南洋一帶為西方殖民勢力所控制,康熙大帝擔心江南反清勢力得到西方殖民者的支持,會危及自己的統治。康熙大帝的「禁海」政策,被其後歷任皇帝所沿用。乾隆就曾在南巡時說:「浙民習俗易囂,洋商雜處,必致滋事」,於是長期限制海外貿易,對外國人嚴加防範,防止他們支持漢人反清。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鴉片戰爭之前。長期閉關鎖國政策不僅嚴重阻隔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破壞了國內工商業的正常發展,還將民眾長期置於閉目塞聽、孤陋寡聞的愚昧狀態,最終導致中國失去了世界大國的地位。
此間,沙皇俄國一貫奉行的開放政策正不斷拉近與西方的距離,使其經濟文化得到長足進展,軍事實力迅速增強。當年,沙俄西部有強大的法國,南部是橫跨歐亞非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地中海是它的內海。年輕的彼得大帝於1695和1696年兩次率軍隊遠征位於頓河運廳下游的亞速,迫使奧斯曼帝國於1700年簽署《君士坦丁堡和約》,同意將亞速劃歸俄國。自此以後兩個多世紀,俄土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干、克里米亞、黑海等戰略要地,又進行了一系列戰爭。此後,歷代沙皇為實現彼得大帝「自由進入印度洋」的擴張戰略,企圖控制中亞,先於1804年起與伊朗也進行了多年激戰。後來俄國又與英國長期爭奪阿富汗(1979年,「新沙皇」終於出兵佔領了阿富汗)。可是,所謂「康乾盛世」100多年,清朝對外戰爭極少,只是在乾隆時期與南方的緬甸、越南、尼泊爾發生過幾次有限的邊境戰爭。其中1762--1769的中緬戰爭,大清王朝軍隊損失慘重,並未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戰後只是得到緬甸名義上的臣服。
當年,彼得大帝一隻眼緊盯著發達的西歐、中東,另一隻眼卻眺望著尚未開發的遠東。彼得大帝及其繼任者不斷向遠東地區派遣學者、探險家和軍人,如白令、科茲列夫斯基、伊萬·艾弗來諾夫、雅科夫·艾爾琴等,其中白令最著名,白令海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不久,這些遙遠而荒蕪人煙的廣袤土地都成了俄國的土地。或許是這些土地來得太容易,1867年,沙俄竟以區區720萬美元,就將面積相當於50個台灣的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而當年紐約法院大樓的造價就達1200萬美元。如今的阿拉斯加擁有美國最大的油田和世界最大的漁場,其價值已難以用美元來衡量了。然而,沙俄對1860年從中國奪取的海參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卻從不掉以輕心,他們在這兒修建了強大的軍事堡壘,使其一個半世紀以來從未受到外國的攻擊。沙俄還將附近的海灣命名為彼得大帝灣(2013年7月,中俄海軍曾在此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舉世矚目)。
1722年,康熙大帝駕崩,3年後,彼得大帝歸天。他們的繼任者分別按照他們的既定方針辦。當時的歐洲正在孕育工業革命。英國由於率先實行資產階級革命,工場手工業在棉織、采礦、冶金、玻璃等行業中迅速興起。法國在重商主義的權臣柯爾貝爾推動下,也出現了大規模的采礦、冶煉、運輸業,以至擁有了歐洲一半以上的貨幣。隨著生產的持續發展、技術的不斷改進,全社會對大機器生產充滿渴望,18世紀中期開始的歐洲工業革命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世界。與此同時,法國啟蒙運動及引發的法國大革命對西方近現代文明產生了更加深遠的、有決定意義的影響。
面對這日新月異變化著的世界和日益強大的北方近鄰,大清帝國統治者夜郎自大、坐井觀天。社會各界也長期處於「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狀態。1793年,英國已經成為頭號世界強國。為了和東方文明古國建立通商貿易關系,英國政府派馬戛爾尼遠涉重洋,經過九個月的航行終於抵達中國,並為中國皇帝准備了天體儀、地球儀、座鍾、氣象儀、毛瑟槍、連珠槍、銅炮、榴彈炮,及軍艦模型等禮物。大清帝國對外交往依然以「天朝上國」自居,想當然地認為凡是到中國來者,都是通過向中國皇帝朝貢以表達順從的。於是清廷要求英國使者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卻遭到拒絕。馬戛爾尼來中國之前,曾認真研讀了利瑪竇、曾昭德等人關於東方大帝國(明朝)的傳記,來到中國,試圖「按圖索騏」,可是眼前所見與他想像中的繁榮、昌盛、文明進步的帝國相去甚遠。馬戛爾尼後來在「訪清日記」中寫道:「事實上,在韃靼征服150年以來,這個國家發生了驚人的大倒退……甚至正在變成半野蠻人……」。馬克思和恩格斯也屢屢稱大清帝國為韃靼(女真)統治的「天朝帝國」,說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塊「活的化石」,是「僵死不動的東西」,不僅「幾千年來都沒有進步」,而且「習慣於靠無知來保證不受物的侵犯、世界的侵犯」。馬克思和恩格斯還稱大清帝國的社會制度為「腐朽的半文明制度」,其人民為「半野蠻人」。
多年以後,太平天國領導人在處理對外關繫上與清廷並無二致。雖然已經是鴉片戰爭以後,當英國專使麥華佗抵達南京,要求會見太平天國高級官員面談要事時,太平天國同樣以「天朝上國」的姿態拒絕會見。與此同時,曾國藩也非常鄙視外國人,認為他們都是未開化之人。清朝國民也普遍鄙視洋人,稱其為「紅毛番」、「夷人」。
本來,俄國只是一個地處烏拉爾山以西、伏爾加河流域的落後國家,早期與中國並不接壤。13世紀,蒙古人曾長期佔領莫斯科。《尼布楚條約》簽訂之前的雅克薩反擊戰,中國人也是大獲全勝的。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大清帝國將這個北方的鄰國稱為俄羅斯,並沿用至今。雅克薩反擊戰的歷史記憶使大清帝國長期忽視了來自北方的威脅。沙皇俄國具體從何時超越了大清帝國,恐怕難以確定。然而到了19世紀初,兩大帝國之間的此消彼長,已經昭然若揭。1812年,拿破崙認定沙俄已經威脅到他在歐洲的霸權,於是傾其全力,親率50萬大軍入侵沙皇俄國,結果卻遭到慘敗。沙俄為什麼能一舉戰勝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恐怕沒有引起大清帝國的注意。28年後,英國僅僅以幾艘軍艦、幾千水兵就迫使大清王朝屈服,一舉打破了大清帝國的神話。自此以後,洋人進入大清如同進入自家後院,所謂大清帝國只是一具自欺欺人的影子。大清王朝實際上從康熙大帝後期起就喪失了進取精神,帝國的大廈就這樣被長期的封閉保守和自大慢慢侵蝕了。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沙俄趁勢從清朝奪走150萬平方公里,一躍成為世界列強。沙俄並未因此感到滿足,1897年,沙俄又借清朝在甲午海戰失敗之機,占據了旅順、大連。接下來日俄為爭奪中國東北爆發激烈的戰爭。
正如義大利文藝復興、法國啟蒙運動喚醒了歐洲一樣,西方先進文化也是沙皇俄國崛起的重要推手。彼得大帝以後的一百多年間,俄國已經從一個曾經文盲遍地、迷信妖術盛行的國度,變身為與法國並駕齊驅的世界文學高峰。產生了普希金、果戈里、別林斯基、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赫爾岑、車爾尼雪夫斯基、契訶夫、托爾斯泰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文學家,以及柴可夫斯基、列賓、門捷列夫、巴甫洛夫等一大批世界頂級文化科技名人。如今,人們在莫斯科國家圖書館前,可以看到一位老人的塑像,貌似托爾斯泰或者列寧,其實那是《罪與罰》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曾經被沙皇判處死刑,臨刑時被赦免。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後人譽為「俄羅斯人中的俄羅斯人」,成為俄羅斯民族精神與心靈的代表。正如托爾斯泰說的那樣:「文學是唯一一個可以讓人聽到自己憤怒與良知呼喊的講壇」。拿破崙的入侵盡管給俄羅斯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但是,俄羅斯人民並沒有因此抵製法國文化的影響。在托爾斯泰的巨著《戰爭與和平》中,主人公經常使用法語交談,可見這至少在貴族階級中已經成為時尚。由於俄羅斯知識分子接受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觀,進而影響了部分民眾。1825年12月,俄國爆發十二月黨人起義,一部分貴族革命家接受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觀,進而背叛了本階級的利益,以武力反對沙皇專制和農奴制度,遭到了血腥鎮壓。與此同時,一批又一批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冒著流放、苦役和死刑的風險,與俄國反動勢力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斗爭,終於促使沙皇廢除了農奴制度。
彼得大帝以後的歷代沙皇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雖然也漸趨於保守和反動,但對先進知識分子並未趕盡殺絕,而是留有餘地的。這些俄羅斯知識分子深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俄羅斯人民。而大清王朝那臭名昭著的「文字獄」,卻無情地窒息了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與智慧,進而斷送了國家的發展機遇。到後來,清王朝面對強敵只有一個本能的反應:割地賠款求和。「地者,國之本也,柰何予之!」這是《史記·匈奴列傳》中冒頓單於的一句名言。2000多年前的冒頓單於尚且知道,與土地相比,最心愛的千里馬、最寵愛的美女都不值一提。清王朝何嘗不知道!面對如此切膚之痛,清王朝直到1898年才不得不決定放下帝國的架子,開始學習西方實行全面的改革,這比彼得大帝整整晚了200年。然而,這場史稱戊戌變法的改革僅僅開始103天就夭折了。
④ 彼得一世遺囑是真的
傳說至今的遺囑。 1724年冬天,彼得一世在芬蘭灣地區巡視,偶感風寒,不料轉成肺炎,一病不起,第二年1月7日,彼得預感不祥,讓人准備紙筆要寫遺囑,誰知道剛寫下「吾欲傳位給——」寥寥數字就手腕御游無力,馬上召喚公主准備口授,公主到來,彼得已人事不省。1月8日凌晨,這位俄羅斯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就「駕崩」了。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夫娜公主繼承了皇位,這就是俄國女沙皇伊麗莎白。伊麗莎白是個荒淫的女人,在宮中養了許多「面首」供她歡愉。在這些男人中間,有一個法國人尤其受到女皇寵幸,他就是法國間諜德奧。
德奧得到伊麗莎白充分信任,可以自由出入於皇宮,隨意翻閱皇室迅陵檔案。有一年,德奧陪同女皇在聖彼得堡城郊的沙皇夏宮里遊玩,意外地發現了一份題為《彼得大帝統治歐洲的計劃》的秘密文件,敏感的德奧認識到文件重要性,於是一字不露地抄錄下來,並迅速將其呈獻給法王路易十五。
1836年,法國出版了一本署名為德奧的回憶錄,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彼得大帝統治歐洲的計劃》,也就是後來轟動世界的《彼得大帝遺囑》。遺囑披露了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企圖稱霸歐洲進而征服世界的野心。主要內容有14個部分:
第一,俄國長期保持戰爭和擴張狀態;第二,後繼者務必要大力網羅人才;第三,要力爭參與歐洲事務;第四,瓜分波蘭;第五,征服瑞典;第六,採取王室聯姻政策;第七,與英國結盟通商;第八,沿黑海、波羅的海分別向南北擴張;第九,挺進君土坦丁堡與印度;第十,控制奧地利地區;第十畝拆戚一,挑動奧地利和歐洲各國發生爭端;第十二,統治希臘地區;第十三,挑撥法、奧關系,制服其中一個;第十四,征服日耳曼和法國。
戰略研究的範例。 彼得一世的遺囑是很多戰略書籍分析研究的典型範例,內容體現了俄羅斯民族對外擴張的目標,並始終一以貫之的戰略行動路線。可以看出,遺囑有著非常清晰的邏輯思路。
哲學依據:俄國向西、向東擴張「是命定周期性運動」。
戰備要求:長期保持戰爭狀態。以戰繼和,以和繼戰。
戰略方向:沿波羅的串向北擴張;沿黑海向南擴張;突進波斯灣。
戰略目標:分割波蘭;佔領瑞典國土、肢解瑞典;迫近君士坦丁堡,征服土耳其;滅亡波斯;迫近印度;制服和消滅維也納朝廷;征服法國;征服日耳曼;最後征服歐洲。
策略運用:聯合日耳曼;參與有關日耳曼事務和討論;與日耳曼王室聯姻;與英格蘭結盟通商。
英國歷史學家凱利指出:「不管遺囑是否可靠,它本身就饒有趣味,因為其中包含了近200年來俄國一直在公然無忌地加以貫徹的行動原則。」遺囑表明,俄羅斯對外擴張的戰略方向是沿著波羅的海向北擴張,沿著黑海向南擴張和突進波斯灣。遵循的邏輯就是取得霸權就要取得出海口,爭奪對海洋的控制權。
繼承以及成效。 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期,彼得一世進行了對克里木、土耳其、瑞典和波斯的戰爭;18世紀30到50年代,進行了進攻土耳其、瑞典和普魯士的戰爭;
18世紀後半期,葉卡特琳娜二世三次干涉波蘭、兩次入侵土耳其、一次對瑞典的戰爭;18世紀末年,保羅一世反對法國革命的戰爭;19世紀初期,亞歷山大一世同拿破崙爭霸,遠征義大利和瑞士,以及對波斯、土耳其和瑞典的擴張戰爭;
19世紀20到50年代,尼古拉一世對波斯、土耳其的擴張戰爭,對匈牙利革命的鎮壓,以及同英法爭奪土耳其「遺產」的克里木戰爭;19世紀70年代,亞歷山大二世發動人侵土耳其的戰爭;
20世紀初期,尼古拉二世出兵參加八國聯軍,鎮壓我國義和團革命運動和侵佔我東北的戰爭,同日本爭奪我東北和朝鮮的戰爭,以及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7世紀以來,俄國侵略勢力越過烏拉爾山向東擴張,不斷蠶食我國東北、西北邊疆,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去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前蘇聯同美國爭霸,向全球擴張。1979年,蘇軍出兵佔領阿富汗,使其成為蘇聯的附庸和南下印度洋的前進基地。距離彼得一世的戰略目標,又前進了一步: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只有210公里,距印度洋不到500公里。
高度歷史評價。 彼得一世實際上改變了前輩沙皇進行擴張的局部性和盲動性,把俄國推上了有計劃、有預謀的擴張道路,目標是稱霸歐洲,而不是只做統馭一方、偏安一隅的諸侯。彼得一世不僅為自己的一生確定了目標,而且為接班人制定了一套擴張的「公式」,制定了近200年的戰略。
馬克思曾經說彼得大帝:「使莫斯科公國老的蠶食方法丟掉了純粹地方性質和偶然性雜質,把它提煉成一個抽象的公式,把它的目的加以普遍化,目標從推翻某個既定范圍的權力提高到追求無限的權力。正是靠推行他的這套體系而不是僅僅靠增加幾個省份,才使莫斯科公國變成現代俄國。」
真偽各執一詞。 18世紀初期開始,彼得一世遺囑就流傳開了,但沙皇政府和許多歷史學者卻不承認有這份遺囑的存在。
有人認為,所謂《彼得大帝遺囑》,作者恐怕不是彼得一世,而是法國人德奧。根據是:第一,歷史記載的很清楚,彼得——世去世時極為倉促。第二,俄國史料中找不到有關《彼得大帝遺囑》的記述,沙皇檔案中也找不到這份文件。第三,目前有多種關於《遺囑》的文本,但是彼此之間出入很大。第四,施政綱領過於露骨。
與之觀點相左的專家認為,即便當初彼得一世沒有立下傳位遺囑,也不能表明他沒有為後世繼承者立下施政綱領,因為對於帝王來說,訓示和告誡早在沒有明確繼承人之前,就可以確立了。
有關遺囑真實的另一件有力證據是,19世紀初,也就是在德奧把《遺囑》呈給路易十五之後的50年後,一位流亡法國的波蘭將軍向法國執政府遞交了一份自稱是從俄國皇室檔案中竊取的《俄羅斯擴張計劃概要》,內容與德奧所得到的那份一模一樣。
恩格斯將彼得大帝稱為「真正的偉人」。馬克思說,「彼得大帝是現代俄國政策的創立者」。列寧稱贊彼得:「在反對野蠻勢力的時候,決不拒絕使用野蠻的斗爭手段。」
無論真假,都影響不了他的偉大。
⑤ 曾經影響過世界史的大帝都有哪些
中國影響世界額大帝: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則天大帝,唐玄宗,成吉思汗,元世祖,明太祖,明成祖。外國:亞歷山大大帝,奧古斯都,圖拉真,君士坦丁一時,查士丁尼一世,巴西爾二世,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拿破崙一世,奧托一世,紅鬍子腓特烈,查理曼,拉美西斯,尼布甲尼撒二世,大流士一世,所羅門王,威廉一世,佛朗茲約瑟夫一世,英諾森十世。
⑥ 知道波斯帝國的來
澤克西斯一世 (波斯文خشایارشا 意為「戰士」,發音Khshayārsha 。英文 Xerxes 源於希臘文 Ξερξης 對其原名的譯音)(約前519年—前465年), 又有漢譯名薛西斯一世,是波斯帝國的國王(前485年—前465年在位)。基督教會認為他可能是聖經中提到的波斯國王亞哈隨魯[1],但並無實證支持此觀點。
澤克西斯一世是大流士一世與居魯士大帝之女阿托莎的兒子。
他在即位後不久鎮壓了一次埃及的暴亂(前484年),埃及人極其反對波斯帝國的統治。
澤克西斯一世繼續進行與希臘的戰爭(參見:希波戰爭)。他率大軍入侵希臘,洗劫了雅典,但在薩拉米海戰中被打敗。
澤克西斯一世死於宮廷政變。他的宰相阿爾達班謀殺了他,並擁立(可能是他的兒子)阿爾塔薛西斯一世為國王。
------
大流士一世(波斯語:داریوش;希臘語:Δαρείος)即大流士大帝,波斯安息省長希斯塔斯皮斯的兒子,公元前521年至前485年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君主。
對大流士生平的記載,主要來自在伊朗西南部克爾曼省札格羅斯山發現的比希斯吞銘文(根據離它最近的村莊名稱),銘文鐫刻在離地100米高的峭壁上,有25米長,使用了三種文字對照:古波斯文、埃蘭文和阿卡德文。雖然銘文是大流士授意鐫刻的,但根據古代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和克特西亞斯的記載對比,許多主要史實還是比較真實的。
在大流士早年時,他屬於皇室家族的分支,但居魯士大帝懷疑他曾參與反對皇室的陰謀。居魯士去世後他作為侍衛隨新皇帝,居魯士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去埃及,在公元前521年3月,岡比西斯二世自殺身亡,居魯士的另一個兒子巴爾狄亞在米底即位。大流士趕往米底,在6家波斯貴族的幫助下,在當年10月殺死巴爾狄亞,宣布他為正統的阿契美尼德家族繼承人,即位為皇帝,並和居魯士大帝的女兒結婚,當時他的父親和祖父尚在世,所以他並沒有得到普遍認可,各地貴族紛紛起兵,東方各省先後宣布獨立。大流士雖然手無重兵,但因為各地造反互不協調,獨立作戰,所以從公元前520年到前519年間,他仍能將各地造反一一平定。宴盯穗
公元前519年,他進攻裏海東岸的西徐亞人,進兵印度河谷,前518年巡查埃及,前513年他征服希臘色雷斯東部,然後跨過多瑙河,進攻西徐亞人的歐洲領土,據希羅多德記載,他甚至已經到了伏爾加河沿岸,他奪取了愛琴海上的幾個島嶼,馬其頓人已經投降。
根據銘文記載大流士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具有很強的組織能力,他健全了國內的行政制度,劃分省區,明文確定各省的貢賦數目,統一貨幣和度量衡,鑄造金幣,將波斯帝國的疆域擴大到高加索山區。他雖然極度信仰瑣羅亞斯德教,但尊重所轄各民族自己的宗教信仰,允許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重修神殿,也允許各民族修整自己的神殿,他的名字也在埃及的孟菲斯神廟的銘文中出現過,甚至在梵蒂岡的銘文中都出現過,他允許其他宗教的祭司掌管當地的宗教權力,為阿波羅神廟地產免稅,所以在波斯和希臘的戰爭中,所有小亞細亞和歐洲的希臘神廟祭司都站在波斯一邊,警告希臘不要抵抗。
他執行促進帝國商業和貿易的計劃,開辟海上航路,他派艦隊探索印度洋,打通從印度河口到埃及的海上航線,開辟從尼羅河到蘇伊士的運河,根據銘文可以看出,他的船隻可以從尼羅河穿過紅海直達波斯(當時尚沒有蘇伊士運河)。
他的船隊曾經到過迦太基(現在的突尼西亞),探索過西西里島和義大利。
公元前499年,雅典和埃雷特利亞支持愛奧尼亞人反對波斯的起義,大流士派他女婿馬多尼奧斯率領艦隊進攻雅典,陸上軍隊被峭壁所阻,艦隊被風暴所毀。前490年,戴蒂斯率艦隊再次出征,踏平埃雷特里亞,但在馬拉松被雅典擊敗。而海軍則因當時雅典全城人全體出動,每人手持一面鏡子,將陽光聚焦燒毀波斯艦隊而覆滅。前486年埃及爆發起義,平定起義後他准備第三次遠征雅典,但前485年10月去世。
阿契美尼德王朝還有兩位大流士:大流士二世和末代皇帝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三世被亞歷山大大帝擊敗身亡,而後波斯被希臘滅亡。
---------
居魯士大帝(現代波斯文:کوروشکبیر,傳統譯名為希臘語Κύρος 的譯音;前599年—前529年)即居魯士晌卜二世。波斯帝國的創建者,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一位國王則明(前549年—前529年在位)。波斯部落領袖岡比西斯一世之子。公元前558年領導波斯部落聯盟,當時波斯還只是米底的一個附庸。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征服米底,開始使用「米底諸國國王」的稱號。繼而征服帕提亞。前546年征服呂底亞和小亞細亞的各希臘城邦。公元前545年至539年,相繼征服德蘭吉亞那、馬爾吉安那、花剌子模、粟特、巴克特利亞、阿里亞、格多路西亞、薩塔吉底亞、阿拉科西亞、犍陀羅等地;斯基泰人亦告臣服。公元前539年,居魯士率波斯大軍攻佔巴比倫。此時居魯士的擴張達到了頂峰;巴比倫以西直至埃及邊界的許多國家紛紛自願歸順波斯人。居魯士下令修復巴比倫、亞述、埃蘭以及猶太的神廟,准許被歷代巴比倫國王強行遷至美索不達米亞的人民重返各自的國家。「釋放巴比倫囚虜」一事為猶太人銘記於《聖經》中。居魯士已建成艮古未有的大帝國,巴比倫也成為他的行宮之一,他接受尊號為「巴比倫之王,眾國之王」。公元前529年,居魯士出征中亞的游牧部落馬薩革泰人,戰敗被殺。居魯士大帝的形象在古代東西方的文學和歷史著作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色諾芬為他寫有一部《居魯士傳》。
------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舊稱譯音。歷史上在這一西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
波斯和伊朗
自從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這個名稱來自於波斯的一個地區帕斯(Pars)。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國家。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開始稱呼自己的國家為「伊朗」,意為「雅利安人的家園」。
1935年,波斯國王禮薩·汗宣布國際上該國應被稱作「伊朗」。但波斯一詞在這之後還有人使用。
在中文裡,「波斯」被用於描述1935年之前的事,或該民族從古就有的事物,如波斯語和波斯地毯。現代政治、經濟等事物則用「伊朗」一詞。
居魯士二世大帝
波斯諸帝國
在波斯,歷史上有多個帝國先後建立、興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年-前330年)
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向東大流士進軍印度河流域,在西線對希臘的進攻則由於馬拉松戰役(前490年)的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後來(前480年)再度對希臘用兵遭受失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希臘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前334年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大軍擊敗大流士三世,波斯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的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的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佛教從印度傳來,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後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貴霜王朝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
安息帝國(前170年-226年)
安息帝國位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兩個帝國之間連年戰爭。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傳。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
薩珊王朝(226年-650年)
亞茲德的瑣羅亞斯德教神廟224年安息帝國的一個地方總督的兒子阿爾達希爾一世由於擴張地方勢力而和帝國開始戰爭。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安息帝國,於226年建立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第一次統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629年和642年,兩任皇帝遇刺,又受到崛起中的阿拉伯帝國的攻擊,帝國終於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斯曾逃到中國,向唐王朝請求救兵抗擊阿拉伯入侵,唐朝護送其返回今阿富汗一帶建立波斯督護府,但不久終為阿拉伯所滅。
伊斯蘭教時期(650年-1290年)
786年-809年哈倫·拉希德統治時期的阿拔斯王朝諸行省混亂的薩珊帝國迅速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治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建立了強大的塞爾柱帝國。塞爾柱人在伊斯法罕城興建了另人難以置信的Friday Mosque。著名的波斯數學家及詩人歐瑪爾·海亞姆(Omar Khayyám)在塞爾柱時期寫下了他的詩集《柔巴依集》(Ruyat)。
塞爾柱人在十三世紀早期失去波斯的控制權,並由來自鹹海附近另一突厥民族的花剌子模所取代。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蒙古人的統治(1219年-1500年)
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軍滅花剌子模,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兒汗國。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為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死後波斯陷入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是中國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發展的時期。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交流。
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廣被使用。
阿拔斯大帝
薩非王朝(1500年-1722年)
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講和,趕走烏茲別克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歐洲人的「大博弈」(1722年-1914年)
1907年英俄協議之後的波斯1722年俄國的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被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所蠶食,其領土中分出了英國勢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國勢力的亞塞拜然、土庫曼、烏茲別克。俄、英在此的戰略競爭被稱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控制。1925年12月禮薩·汗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期間,英國及蘇聯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
1935年,禮薩·汗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⑦ 、關於阿富汗戰爭歷史。
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圍繞著普什圖尼斯坦問題發生了嚴重的爭執,兩國戰火一觸即發。蘇聯抓住這一有利早虧時機,表示返臘堅決支持阿富汗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趁機打擊親美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蘇聯的懷抱。在70年代,美蘇爭霸出現了蘇攻美守的棋局。蘇聯企圖以阿富汗為南下的基地,進而打通陸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脅中東產油 區和迂迴包圍歐洲,並與其太平洋戰略互相呼應,最終實現其世界稱霸的目的。可見,蘇聯悍然入侵阿富汗決不是偶然和局部的行動,而是它全球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7 0年代,蘇聯推行L.I.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戰略,加緊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為實現其南漏睜滑下印度洋,控制中亞樞紐地區的戰略企圖,從1973年起對阿富汗進行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滲透。1978年4月,蘇支持阿人民民主黨軍官發動政變,奪取政權。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黨內部發生火拚,政府總理 H.阿明殺死黨的總書記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兼總理。阿明上台後試圖擺脫蘇聯控制,聲稱要與美國實現關系正常化。蘇擔心失去對阿富汗的控制,決定採取軍事行動並進行戰爭准備。1979年8~10月,蘇聯派遣陸軍總司令I.G.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進行實地勘察,並以援助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馬扎里沙里夫、巴格蘭、赫拉特等戰略要地;同時以檢查武器為名封存阿政府軍的輕武器,拆除重裝備,使其失去應付突變的能力。隨後,蘇軍在蘇阿邊境的鐵爾梅茲建立前方指揮部。
⑧ 關於彼得大帝的野蠻
我為樓主提供的事跡
彼得大帝在青年的時候,和自己的少年朋友組成的武裝到處打劫,甚至劫掠婦女,很像伊凡雷掘念帝。
彼得從他的姐姐索菲亞的手中奪回政權後,為了報復索菲亞,將她軟禁在一座教堂中。並將索菲亞原來的情夫的屍體,掉在索菲亞卧室的窗外。
彼得生前,據傳聞他的母親曾和很多大臣有私情,而當年的老沙皇又體弱多病。所以很多人猜測彼得並非當年的沙皇的兒子,而彼得的真正的父親,其中兩位大臣有很大的嫌疑。一次宴會中,彼得沖到其中一位大臣的身判巧困邊,扼住他的脖子大喊道:「說實話,你到底是不是我父親?如果敢撒謊,我就擰斷你的脖子。」當時,那個大臣害怕的說:「怎麼說呢,陛下,當初不止我一個人和。。。。」話沒說完,彼得就掩面離去。
彼得最輝煌的是在歐洲的游離,他曾經學過牙醫,學完後,自認為醫術高明,將醫生所有牙器具買下來,並對帶來的考察團數百人進行全面的牙齒檢查。彼得的檢查非常苛刻,任何他認為不好的牙齒都要拔掉,而且彼得力氣很大,好幾次都將對方的牙齦拔出,血流不止。
彼得在歐洲如飢似渴的學習,也希望考察團的人能像自己一樣。有一些人不學無術,只是來觀光遊玩,彼得很生氣。一次彼得學習人體解剖時,逼迫一個紈絝子弟去咬屍體的脖頸動脈。
他曾向一個國家索取一件木乃伊,結果被拒絕,彼得大怒,將木乃伊損毀。在英國時,不但是彼得,所有俄國考察團的居住的房間一片狼藉,污穢不堪。在德國,彼得被款待期間,彼得突然站到餐桌上,拔劍起舞,在場人無不驚愕。
因國內發生叛亂,彼得只得提前回國。回到都城後,彼得就進行了最野蠻的鎮壓,莫斯科廣場上血流成河。彼得甚至還和劊子手比較刀法,親自砍掉一個叛軍的腦袋。還強迫大臣們親手行刑犯人。每次屠殺犯人,彼得都親自觀看,表現的非常熱情。但有一次,突然性的,彼得臉部變得痙攣抽搐,作嘔狀。
彼得自幼患有痙攣,他甚至不敢一個人睡覺,害怕在睡夢中患病死去。必須身邊安排一個壯漢,在自己發病時用力按住自己。
彼得的一個情婦觸怒了彼得,被殺頭。緊接著,彼得拿起頭顱,想在場觀望的人們講解人體解剖,講完後,又親吻了首級,就扔到了一旁。
彼得第二個皇後葉卡捷琳娜一世,原本是他的部寬斗將對瑞典戰爭中俘獲的俘虜,後來將軍又將她獻給了彼得,彼得對她寵愛直至。但葉卡捷琳娜依舊和那個將軍私通。據說彼得知道此事,但並不生氣,原因是葉卡捷琳娜本來就是那個將軍的。
後來葉卡捷琳娜又和別的男人有染,彼得很生氣,就隨便安了罪名處死那個男子,行刑時還讓皇後觀看。事後,皇後回到寢宮,發現在最顯眼的地方,一個玻璃容器中盛放著那個被處死的男人的頭顱。
彼得的太子阿列克賽反對彼得的改革,結果叛逃國外。但不久就被彼得騙回國,但太子剛一回國就被以叛國罪抓了起來,彼得下令法院親自審判,還對太子用刑,彼得還親自用刑。最後皇太子被判處了死刑,太子發瘋,最後猝死在獄中。第二天彼得照常接待外國使者,就像沒事兒發生一樣。
⑨ 1979年12月,蘇聯為什麼要入侵阿富汗
莫斯科向南望
科爾曼將1979年 4月初在土庫曼看到的那一幕以「莫斯科向南望」為題在美國《 新聞周刊》發了一篇報道。人們不禁要問,阿富汗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內陸國家,人口 僅1500萬,身為超級大國的蘇聯為什麼要和這樣一個國家過不去,竟要鬧到大軍壓境 的地步 ?如果人們分析一下前因後果,就不難找到答案了。據說俄國最著名的沙皇彼 得大帝曾經有一份一直保存在保險櫃中的遺囑,直到他死後50年,即1775年才公布於 世。彼得大帝在這份遺囑中說,不論誰繼承他的王位,都應該向南推進到君士坦丁堡 和印度。因為在他看來,「不管誰在那裡統治,誰就將統治世界。」他揚言:「當俄 國可以自由進入印度洋的時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軍事和政治統治。」彼得 為他的後代設想了俄國南下的 3條路線:一條是從黑海經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到 地中海;第二條是從南高加索經伊朗到波斯灣;第三條是從中亞經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人們翻開地圖就會發現,在這三條路線中,經阿富汗這條通道為最近。 彼得大帝的後繼者們可以說是不負先皇使命,拚命向印度洋方向擴張。在19世紀 下半葉和20世紀初,老沙皇們曾與老牌殖民帝國英國為爭奪阿富汗險些大戰一場。本 世紀初,由於新生的德國像一隻餓狼對英俄都虎視眈眈,英俄才在1907年達成了著名 的《英俄協約》,形成協約國與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的抗衡。然而,沙皇妄圖奪取阿富 汗的野心並未泯滅。1907年 3月,沙皇政府的參謀長毫不掩飾地說,對於沙俄來說, 在中亞具有最大戰略意義的不是阿富汗,而是伊朗和巴基斯坦。沙俄的意圖昭然若揭, 他們要以阿富汗為跳板,然後直指伊朗和巴基斯坦,進而南下印度洋。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基本上一直和阿富汗保持著友好的關系。隨著蘇聯逐步成 為超級大國,在世界各地都和美國展開爭奪,阿富汗也成了蘇聯與美國爭霸的一個棋 子。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圍繞著普什圖尼斯坦問題發生了嚴重的爭執,兩國火 並一觸即發。蘇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表示堅決支持阿富汗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趁 機打擊親美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蘇聯的懷抱。勃列日涅夫上台後,更 加強了對阿富汗的滲透和控制,向阿富汗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使阿富汗的軍隊基本 上蘇式化。蘇聯還加強對阿富汗政權的干預和控制,要求阿富汗政權聽任蘇聯的擺布, 當阿富汗領導人稍微表現出某些獨立傾向或向美國暗送秋波時,克里姆林宮會立即支 持更加忠實的走狗發動政變,確保阿富汗政權掌握在親蘇派手中。但是,阿富汗的局 勢並不總是順遂克里姆林宮的意願。到70年代末,蘇阿關系鬧到了要刀兵相見的地步。 那麼,阿富汗對於蘇聯究竟有多麼重要的戰略地位呢 ?如果蘇聯處於守勢,阿富 汗是蘇聯南部的一道屏障,是一個緩沖區;如果蘇聯處於攻勢,阿富汗則是南下的一 個前進基地。在70年代,美蘇爭霸出現了蘇攻美守的棋局。蘇聯繼承老沙皇南下戰略 的衣缽,企圖以阿富汗為南下的基地,進而打通陸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脅中東產油 區和迂迴包圍歐洲,並與其太平洋戰略互相呼應,最終實現其世界稱霸的目的。可見, 蘇聯悍然入侵阿富汗決不是偶然和局部的行動,而是它全球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