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印度有哪些仁君和暴君分別做了些什麼事呢
印度在歷史上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內部邦國林立從沒形成大一統,唯有阿育王差點完成這項功績。印度歷史上屢次在西北部遭遇外侮的輪番入侵,因此印度有“人種博物館”之稱。如果要問印度人,歷史上哪位國王能代表印度?不同種姓、民族、宗教都會不假思索回答是阿育王!
阿育王締造了人間佛教、非暴力、寬容的盛世,在歷史的長河裡是唯一!
“護法明王”阿育王得此殊榮,實至名歸!這盛世,名副其實!
❷ 玄奘西遊古印度的事跡概括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其先潁川人,俗家姓名「陳禕(yī)」,「玄奘」是其法名,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其取經事跡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世界和平使者。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渡化眾生的真實事跡。他的足跡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❸ 古印度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哪些貢獻
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城市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摩亨佐·達羅城,面積達260公頃,全城劃分為12個街區,有整齊寬闊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統,有的住宅精美寬敞,開始邁入文明的門檻。這一文明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滅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後,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到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在這一時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國的入侵。波斯人統治印度河流域近兩個世紀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才一度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征服。旃陀羅笈多領導了反馬其頓起義,在驅逐了侵略者後統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從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代發展到全盛時期。他經過多年征戰,使王朝版圖擴展到除印度半島最南端以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個龐大的帝國是依靠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後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被推翻。此後,印度半島再也沒有統一過。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國多》和《羅摩衍那》。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於今天的邏輯學。在自然科學方面,最傑出的貢獻是發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於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紀,在古代印度還產生了佛教,後來先後傳入中國、朝鮮、日本。
❹ 古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摘要 1.天文學
❺ 古印度為世界做出了哪些貢獻
第一就是佛教,還有印度的觀星學非常高超,醫學,特別是眼科比較突出。據說當時唐太宗有眼疾就是一印度高人治癒的,建築學也不錯,古老的那爛陀寺和比較近的泰姬陵就是代表
❻ 古印度的事件
東印度公司
❼ 跪求有關古印度的歷史小故事
蒙兀兒第5代君主 — 沙.賈汗(Shah Jahan) 有一個心愛的皇後慕塔芝.瑪哈(Mamtaz Mahal)。他們在一起廝守了十九年,但是紅顏薄命,最終皇後在第十四次生產中難產死亡,沙.賈汗在他的皇後彌留之際答應為她修建一所舉世無雙的陵墓,皇後逝世後他便耗資500萬盧比,以2萬名工匠,花了22年時間,完成了一座震驚世人的大理石藝術建築,作為愛妃長眠之所。而且這項工程的製造者,工程師也都被砍去了雙手,以保證這項工程的不可復制,這就是泰姬陵。
還有關於釋迦摩尼的故事,他其實是一個王子,因為厭惡世間的丑惡,關心黎民的疾苦而離家出走,苦苦思索大道,最後在一株菩提樹下參悟,創立了佛教。
其實佛教的十八金剛都是印度人,他們的故事也都很精彩,你可以去查查。
❽ 古印度故事文學有哪些
《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有243個故事。在西方被稱為《阿拉伯之夜》在中國卻有一個獨特的稱呼:《天方夜譚》。「天方」是中國古代對阿拉伯的稱呼,僅憑這名字,就足以把人帶到神秘的異域世界中。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負盛名,擁有最多讀者和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時,它以民間文學的樸素身份卻能躋身於世界古典名著之列,也堪稱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大奇跡。著名故事如《漁夫和魔鬼》、《阿拉丁和神燈》、《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辛巴達航海旅行記》等。
❾ 古印度有哪些喪葬習俗
古印度存在一種非常罕見的習俗,當人們認為自己要死時,如年老病重,甚至在一切如意但為了怕將來的不幸時,他們都會自焚,以求早登極樂。人們把死當做一件幸福的事,認為「死只不過是從一個不愉快的夥伴即身體的糾纏之下得到了解脫」。有這樣一段故事說,亞歷山大離開印度時,勸說印度的智者卡蘭那斯去波斯。卡蘭那斯到了波斯但卻因不適應那裡的生活而一天天消瘦下來,但他堅決拒絕治療,最後他下定決心要自焚,任憑亞歷山大怎麼勸說都無濟於事。於是,亞歷山大隻好按卡蘭那斯的要求准備火堆,並安排子一個儀仗隊。自焚那天,卡蘭那斯頭戴印度式花環,在萬人注目下從容地登上柴堆。當柴堆點火時,按照事先的安排,喇叭吹響,軍人吶喊,以向死者致敬。
有祭禮圖像的印章在古印度文明中,還存在另一種較為文明的喪葬習俗——土葬。在哈拉巴古城發掘時,發現了個人墓葬和家族墓葬。這些墓葬為我們研究古印度人的宗教信仰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
根據考古發掘,個人墓葬的往往是較為上層的人物,棺材也很講究,是用當地珍貴的青龍木和雪松製成。而普通老百姓則一般葬於公墓。古印度人相信,人死後到了另一個世界,墓地就是死者另一種生活的地方。幾乎在所有墓葬中都有隨葬品,根據生前地位的高低,決定隨葬品的多少。在隨葬品中,有天青石、玉髓或銅珠等裝飾品。
在哈拉巴文明時期,墓的形狀通常是長方形的,挖得比較深。在出土的男性隨葬品中,有日常用的各種陶器,估計當時裡面盛滿了水和酒,准備給死者享用;而女性隨葬品中,則少不了首飾、鏡子等美容用品。
在哈拉巴文明衰落後的幾千年中,這種習俗仍在延續。1978年,烏茲別克考古學家維克多·薩里爾尼第在阿富汗的泰里爾·泰普發現了七座墓葬。經過考證,年代為公元1世紀左右,當時這里由印度的貴霜王朝所統治。每座墓中都有一口無蓋的木棺、一具骷髏和大量的金匾、珠寶及其他隨葬品。在一個女性墓中還發現一頂可折疊的王冠,由此推斷,此墓的主人地位很高,可能是王妃之類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