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古代印度人怎麼看中國

古代印度人怎麼看中國

發布時間:2023-06-01 00:10:10

1. 古代印度人怎麼看中國

所謂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古代印度,指的是印度河流域的達羅毗荼人在公元前兩千多年前建立的文明。公元前1000年以後,雅利安人開始入侵印度,使得古印度文明中斷。之後到現在的印度文明,是這些外來的雅利安人創造的,比如種姓制度、梵語、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都是他們後來的文明結晶。雖然歷史上,希臘文化、伊斯蘭教、游牧民族都曾在後來入侵印度次大陸,但並沒有再一次造成印度文明的中斷。今天在印度居統治地位的印度教,仍然是從最古老的婆羅門教發展而來的。

2. 在印度人的眼中,中國是什麼樣的

誤解:中國是一個單一國家,一種語言,一種文化,一個民族等。

事實:中國是個十分多元化的國家。

漢民族擁有大約10億人口,構成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他們主要生活在東部和東南部省份。他們說漢語,而漢語並不是唯一的語言,而是多種不同語言的集合(就像印度語也不是一種語言)。中國將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在中國,受到廣泛研究和支持的語言包括漢語、蒙語、藏語、維語和壯語。語言學上中國現存有299種語言。。而且中國有56個民族,並不是單一民族。

誤解:在獨生子女政策下,所有中國人都只能生一個小孩。

事實:獨生子女政策只適用於漢人。甚至這一點也不是絕對的。例如在農村地區,如果第一個孩子是女孩,這對父母也可以再要一個孩子。而在城市地區,如果夫妻都是獨生子女,那麼這對夫妻也可以生第二個孩子。現在這個政策已經結束了。

誤解:尼泊爾屬於中國。

事實:尼泊爾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在我們古吉拉特邦,有很多尼泊爾來的人在這里工作。他們大部分自認為是中國人。這是由於尼泊爾人和中國人在面部特徵上存在一定相似性。(有時候來自印度東北部的人也被視為中國人。)在尼泊爾的地圖上,北邊是中國,南邊是印度。實際上,尼泊爾和中國是不一樣的。

誤解:中國人只吃面條。

事實:中國菜是世界上菜別種類最多的。在印度,面條被視為中國唯一的食物。但中國人並不是只吃面條,他們也吃一些小麥、蔬菜、大豆、大米等食材做的東西。而且,中國菜類別極多,做法也極其復雜。

誤解:中國經濟依賴印度,他們所有的產品都出口到印度。

事實: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印度15%的進口貿易來自中國,這意味著中國3%的出口貿易通向印度。中國的經濟規模比印度大得多。印度並不是他們主要的商業夥伴。

誤解:中國只會製造質量低劣的廉價產品。

事實:如果這是真的,中國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製造業了。真實情況是,中國可以製造各種質量的產品。最便宜的產品毫無疑問質量很差。中國可以製造任何種類、任何質量的產品,印度人形成這種觀念,除了媒體,更多的原因在於印度進口商人。他們為了利益,總是低價進口低質量的產品。

誤解:認為中國像印度一樣窮。

事實:對於這一點,我很悲哀,我們的媒體總是列舉中國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總是報道中國負面消息。其實,中國的經濟規模是印度的五倍,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基礎設施的發展遠遠超過印度,中國人均收入也遠遠超過印度,我們不能活在夢里,印度經濟發展距離中國還很遠,我們必須努力。

3. 印度人怎樣看中國

主要是印度政府的宣傳,富人知道中國的情況,而窮人只知道中國比他們窮。因為窮人連9寸黑白電視機都當寶。信息不發達是根本問題。好比三十幾年前的中國,別人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

4. 國外討論: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

我去過德里。孟買。等印度大城市。面貌很破舊。但新興產業很興盛。
印度人看中國。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列強。是個時刻想摧毀他們國家的敵人。
也許是62年那場戰爭。中國軍隊鐵血的形象。以及中國建國後與很多國家都發生過戰爭,讓印度人認為中國人很冷酷。他們不理解為中國人的自我犧牲,吃苦耐勞。
總之。印度人眼裡的中國是。列強。敵人。畏懼害怕。又刻意貶低中國。汗

5.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

那要看是在印度國內的人,還是來過中國旅遊的印度人。

記得之前在uc上面,有看過一個視頻,就是一個印度小哥,坐中國的高鐵。他自己錄了視頻,然後在視頻裡面,一直吐槽說,印度的媒體都是騙子。

在這個印度小哥的眼裡,他覺得,中國的高鐵,特別牛逼。和機場差不多,查一些方向的車,都很簡單。而且,高鐵特別穩,環境也特別好。還有安保這個,都比較嚴。

在這個視頻裡面,可以明顯的看到,這個印度小哥眼裡都是充滿著好奇和感嘆。

不過,也正如這個小哥所說,他覺得印度的媒體都在騙人。

所以,不難想像,印度國內的人,那些沒來到中國的人,都是通過網路或者是當地的新聞媒體,來獲取到中國的消息。而這樣的消息,往往帶有一定的歧視和謊言。

在之前,我也有看到過某個台灣人錄視頻,同樣在視頻裡面,他也一直吐槽台灣的媒體,都在騙人。

確實,有一些地區,在宣傳中國的時候,都會帶有一定的敵意。故意抹黑中國,貶低中國。所以,他們只會宣傳某些不好的事,對於中國強大的地方,他們都是避開的。

而正是如此,一些沒來到中國的外國人,對中國不了解,都還覺得中國很落後。

6. 印度人怎樣看中國

在中國的印度人,主要居住在北京、上海兩等地,他們是這樣看中國的:

1、上海印度人協會主席阿密特·懷卡爾認為:上海很安全

上海印度人協會主席阿密特·懷卡爾的老家是印度中部的那格浦爾。2009年,懷卡爾當時所在的一家德國企業把他派遣到上海,擔任亞太區銷售高級副總裁。現在,他11歲的大兒子和7歲的小兒子都在上海上學。2012年,懷卡爾被選為印度人協會主席,這個2006年由「上海印度女性聯盟」和「上海印度商人聯盟」合並的印度人社團,在他負責的這3年裡,會員從700人增加到1500人。在印度人協會的網站上,能查到所有委員會成員的手機號和電子郵箱,協會成員的名字和手機號也都在年度刊物上公開。

懷卡爾說,印度人協會經常組織公益活動,聯絡在華印度人的感情,比如一年一度的印度排燈節公益晚會。此外,他們也願意為上海市民做些貢獻。去年11月,上百名印度人協會的成員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參加獻血。等到今年6月14日「世界獻血日」時,協會還會舉行這樣的活動。懷卡爾說:「我們很高興這樣做。」采訪中,懷卡爾再三稱贊中國人的守時和勤奮,他還說:「每次遇到新來的印度人,我都會告訴他上海給我們的安全感超過世界很多地方。我們應該給上海頒一個『安全獎』。」

普拉迪普·庫馬爾和太太安·麗塔住在上海世貿濱江花園的高層公寓里,天氣好的日子,從他們家的客廳能俯瞰黃浦江。在這個高檔社區,總共住著七八十戶印度人。庫馬爾來自印度首都新德里,有在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國的香港、上海等地做跨國企業高管的經歷。2006年,庫馬爾看到中國咨詢行業的機遇,創立了自己的咨詢公司,同時也是另一家咨詢公司的合夥人。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那時中國的GDP增速很快,相關政策使跨國企業在中國投資和運營非常容易,商業發展前景很好。

上海的生活讓庫馬爾一家感到滿意。談到在廣場跳舞的中國大媽,已經當上奶奶的麗塔說:「中國老年人比印度老年人更活躍,也更快樂,退休彷彿是他們新生活的開始。」由於一家人都是素食主義者,麗塔還教會來家的鍾點工做印度菜,這大大提高了他們在上海生活的幸福感。現在,麗塔是上海一家名為「米飯媽媽」的公益組織成員,她們致力於幫助上海的弱勢兒童群體。麗塔說:「印度人與西方人差別很大。中國人把我們看成半個外國人,因為我們的語言、相貌,也因為我們的亞洲特性。我很高興,當地人接納了我們。」

2、北京泰姬樓印度餐廳總經理麥赫諾·帕斯塔卡亞說:「印度要向中國學習

生活在中國的印度人,有時願意把兩國做對比。北京泰姬樓印度餐廳總經理麥赫諾·帕斯塔卡亞來中國24年了,1997年他娶了中國妻子,1998年在北京國貿開了第一家印度餐廳。帕斯塔卡亞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畢業後在印度創業,想出一個「工業廚房」的點子,和做外賣差不多,但不太順利。幾年後,他決定出去闖闖,曾考慮過到頗受印度人歡迎的中東地區,那裡有700多萬印度人,直到一個朋友問他「要不要一起去中國」。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帕斯塔卡亞對中國一無所知,但他還是做出了選擇。來中國不久,就認識了會說英語的鄭女士,用帕斯塔卡亞的話說:「印中文化真的有很多不同,我們認真交往、磨合了好幾年,1997年才結婚。」那時候,他想買咖喱等家鄉的調料要去友誼商店,但現在方便多了,網購就可以解決。說起北京的變化,帕斯塔卡亞侃侃而談:「那時剛修完的二環路、三環路沒過多久就又擁堵了。以後北京有七環也不奇怪。」對於北京的霧霾,他也會抱怨,但他覺得「污染和發展有關,哪個國家都一樣,印度也有污染」,而且北京近幾年已經好多了,幾乎沒有沙塵暴。

帕斯塔卡亞在北京開的印度餐廳很受歡迎,吸引了很多社會名流。短短幾年內,他又開了兩家分店。生意走上正軌,讓帕斯塔卡亞更熱衷於傳播印度文化,他說:「很多中國人對瑜伽的印象就是減肥美體,其實它更強調呼吸冥想,是用來修身養性的。我希望能盡一己之力,讓更多中國人了解印度。」

來自印度南部城市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的珊妮,是獨生女,她有個好聽的中文名字「月光」,是當年一個去印度的中國女孩給起的。月光很喜歡這個名字,來中國後,她得知「月光」有了新的含義,不過,這個開朗的女孩笑著說:「在中國發展不可能成『月光族』的,這也是我來中國的原因。」月光說,印度人口多,很多人都有兄弟姐妹,所以像她這樣的獨生子女很少見。

月光的父親曾在英國、中國香港經商,她13歲首次來中國時第一站就是香港,然後又去了廣州和深圳。月光說:「你問100個印度人剛來中國時是否適應,可能99個都說不適應,因為印中的文化差異很大。可是我很適應,我想是因為從小到大我一直都和中國有聯系的原因。」現在,她最喜歡的中國小吃依然是粵菜系中的蝦餃。一年半前,月光到北京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MBA。談到為什麼放棄美國名校而選擇中國大學時,月光說,印度以前是英國殖民地,印地語和英語都是官方語言,她在印度的商學院里學到的知識也都以歐美為範本,因此,選擇去美國留學意義不大。相反,她認為,再過二三十年中國肯定能超越美國,因此,她想「畢業後留在中國工作,見證歷史」。月光說,印度要向中國學習的地方很多,我注意到中國商場里的售貨員、旅遊景點咨詢處和高速公路收費站等服務場所的工作人員多是女性,而這些工作在印度都是由男性來做。

來自印度班加羅爾的尼廷·達尼在義大利讀研時,一次到上海實習的機會讓他對中國產生興趣。2011年畢業後,達尼來到上海,現在,他是一家名為「綠色倡議」的環保組織負責人,同時兼職做室內攝影和建築咨詢。「綠色倡議」經常組織宣傳環保的活動,如每月邀請環保產業的相關專家和高管講座,每次參加的人數都有上百人。達尼對政治話題不感興趣,但更關注中國政府的環保舉措。達尼說:「在印度,環保問題還沒有像在中國這樣被重視。印度政府面臨的主要挑戰仍是電力、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大氣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最近才被重視。」

達尼認為中國政府的治理很出色。他舉例說:「與上海相比,班加羅爾的交通很差。10公里的路程,我需要花一小時甚至一個多小時。」但他覺得,印度在旅遊業上有優勢,景觀和風俗仍保持原貌,但在中國,「所有的東西都被裝點過,越來越西方化」。對達尼來說,他希望可以簡化來中國的簽證手續。

3、印度學者:「印中不要因為糾結過去錯過良機」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執行秘書長苗綠博士說:生活和工作在中國的4.5萬印度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起著推動作用,通過人員往來可以增進了解,促進中印兩國經貿、文化發展。但是人口大國印度在中國的人數還不夠多。

一位在中國生活了8年但不願透露姓名的印度學者說:印中兩國媒體有時會有關於對方國家的負面報道,如炒邊境話題,其實印度普通百姓不太關注這些報道。他認為,歐美媒體也經常有對印度的負面報道,這很正常,西方不願接受其他國家崛起的事實。說起1962年的那場戰爭,他認為,印中合作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果因為糾結過去錯過良機,就太可惜了。他還談到,「莫迪總理對華友好訪問,希望印中往前看」。以前印度的領導人喜歡把耳朵捂上自己做決定,但莫迪不是,更喜歡傾聽別人的意見,比較開放,親和力強,因此贏得很多海外印度人的心,有不少印度人為投莫迪一票而特意回國。

庫馬爾表示:「民間層面,印中兩國之間可以說相互信任。但在政府層面,彼此有些過於謹慎。我之前想把一些中國公司帶到印度,但印度政府花了很長時間才完成相關程序。在中國,美國公司注冊很容易,我的公司在中國注冊時也很容易。」他認為,中國穩步增長,印度也迅速發展,「兩國應以新的思維方式實現共同繁榮」。

在華印度人體驗中印差異 感嘆中國機會多更安全--國際--人民網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415/c157278-26846086.html

7.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

我以前看過有關印度的一些資料,我覺得印度人對於中國抱有一種復雜的情緒,他們即羨慕中國,也嫉妒中國。

曾經我們中國也是「東亞病夫」,在國際上地位很低,雖然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經濟和軍事水平卻落後發達國家太多太多。曾經印度也是如此,印度和中國在以前都是沒有地位的發展中國家。

可是近年來,中國的經濟水平和軍事水平就像開了掛一樣飛快的增強,如今的中國已經是全世界都不敢小瞧的存在了。印度就在我們旁邊看著我們飛快的成長,而自己卻寸步難行。

因此印度人其實很羨慕中國,也非常嫉妒中國發展這么迅速,印度人寧肯和信用度極低的日本人合作高鐵項目,也不願選擇中國物美價廉的高鐵。全是嫉妒心作祟。但是他們的選擇一定會讓他們後悔,畢竟日本高鐵這么不實用。

閱讀全文

與古代印度人怎麼看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水都是哪個省 瀏覽:242
印尼使用什麼新冠疫苗 瀏覽:68
美國與伊朗到底有什麼矛盾 瀏覽:851
在越南去哪裡旅遊最便宜 瀏覽:979
女士去印尼穿什麼衣服 瀏覽:964
英國阿特金斯在中國有什麼項目 瀏覽:259
去伊朗打工現在怎麼樣 瀏覽:818
印尼人吃什麼東西 瀏覽:195
義大利語br什麼意思 瀏覽:381
印尼龍河發生了什麼 瀏覽:768
中國的無煙煤的產地有哪些 瀏覽:209
越南阮文紹死時多少歲 瀏覽:279
印尼怎麼客戶匯款到國內美元賬戶 瀏覽:347
印度和中國現在是什麼情況 瀏覽:184
中國風自助餐在哪裡 瀏覽:741
亮劍里義大利炮和榴彈炮哪個猛 瀏覽:243
印尼為什麼祭拜關羽呢 瀏覽:997
英國的鍾叫什麼玩意兒 瀏覽:989
50歲移民英國有什麼補貼 瀏覽:478
越南冰帶魚價格多少錢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