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錫克族以前受排斥
錫克族其實是信仰錫克教的人的統稱,錫克教徒尚武,著名的勤勞善戰,不接受種姓制度,所以在以前可想而知是受排斥打擊的一群。
在現代印度地位確實比較高,因為現在需要人當兵,是印度主要的兵員!現在印度至少100萬士兵,自然形成一個軍官群體,身份自然高了!
⑵ 印度為什麼討厭錫克教錫克教概況
說起印度錫克教,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這是一個怎樣的宗教,但是錫克教的妝容卻給了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突兀的就是錫克教人頭頂上都會頂著個大大的,五顏六色的頭巾,以及一把彎刀。錫克教是15世紀產生於印度的一神教,「錫克」一詞,來源於梵文,意思是「學生」、「弟子」、「信徒」。錫克教徒被稱為錫克人,長發、梳子、鋼箍、匕首、短褲是錫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標識。
錫克教歷史錫克教的創始人是那納克(1469-1539年),他是印度教虔誠派運動的成員,後來吸收伊斯蘭教蘇菲派的成分,提出新教義。他堅持一神論,視真主為唯一的信仰對象,反對印度教的多神崇拜、偶像崇拜、種姓制度、苦行及消極遁世,革除印度教的繁雜教儀,主張在神面前人人平等。錫克教自它的第三代領袖開始行祖師制,稱歷代領袖為師尊,那納克被追謚為第一代師尊,第十代師尊哥賓德.辛格(1666-1706年)時廢除祖師制。
早期錫克教主教宗教寬容,不同宗教間和睦相處。特別反對印度教和伊斯蘭教間相互殘殺,奉行非暴力主義。它的第五代師尊曾捲入莫卧兒朝廷內部爭奪皇位的斗爭,受到阿克巴的兒子吉汗吉爾的處罰。這事是個轉折點。錫克教由此放棄了宗教寬容思想和非暴力主義,將與伊斯蘭教作戰納入信條,尊與伊斯蘭教作戰而死的領袖為殉教者。
自第六代師尊起,錫克教教團建立了純粹軍事性的組織,向黷武政治的轉變成為錫克教歷史上的一個特色。1661年,第九代師尊得格.巴哈都爾繼位。他繼承了先輩的好戰傳統,處處與莫卧兒朝廷為敵。在發動了一次對莫卧兒的聖戰失敗後,得格.巴哈都爾被俘,1675年被處死。這更激起了錫克教徒對莫卧兒人的仇恨心理,他們認為,得格.巴哈都爾只是一個和平主義的遊方宗教徒,並沒有損害任何人,卻被莫卧兒人以煽動暴亂處死,這是對錫克教的凌辱。錫克人從此更為好戰,與世人為敵,同莫卧兒、印度教徒、英國人開始不斷的戰爭。
第十代師尊哥賓德.辛格(1675-1708 年)為適應這種戰爭生活,加強內部的集權,建立了" 卡爾沙",即神權政體。錫克教的哲學基礎沒有改變,但外表和儀式有很大更動。男教徒的名字加" 辛格" ,意為" 獅子" ,女教徒名字加" 考兒" ,意為"公主"。入教典禮稱" 帕胡爾" ,意為" 劍的洗禮" ,用雙鋒劍攪勻水以灑身。以" 師尊萬歲"為該教口號,教徒必須祀奉祖師那納克,嚴守教規。教師要蓄長發,身佩匕首,梳頭髻,戴環飾,著宮廷儀式褲。嚴禁教徒吸煙飲酒、寡婦殉夫、殺嬰、搞偶像崇拜,只許將精力全部貫注到刀劍武功上,准備隨時戰斗,殺戳敵人。依靠這樣一套新名稱、新服飾、新禮儀,哥賓德.辛格動員了錫克人的全部精力,將其引向一個唯一指定的方向。
錫克民族也被塑造成一種有特定目的的民族。1708年,第十代師尊被一個阿富汗人殺死,生前他曾宣布,以後的師尊會從" 卡爾沙"中找到。這樣,父子相襲的師尊制實際上就被廢除了。
哥賓德.辛格之後,錫克人向旁遮普擴展勢力,在這里,他們遇到一支信奉印度教的隊伍。後者曾大敗錫克人,但卻未能從根本上戰勝他們。錫克人為自身生死存亡而戰的自覺性和團結一致支撐著自己,成為力量的源泉。
據說,錫克教的敵人曾哀嘆,要完全消滅錫克人的勢力,必須等到他們的宗教熱忱消散之後才有可能。在旁遮普,錫克人組成12個戰士社團,稱" 密爾斯",由強有力的酋長領導,建立起"神權政治的聯盟封建制度"。錫克人的團結一致,以對外部敵人的作戰為前提。1767年以後,深入旁遮普的印度教勢力被打敗,錫克人之間的戰爭就開始了,各" 密爾斯"為爭奪聯盟的統治權相互傾軋。英國人利用了他們的這個弱點。1849年,經過兩次戰爭之後,英國人打敗了錫克人,控制了旁遮普。
錫克教帝國錫克教流傳的主要地區旁遮普是英國殖民者在印度最後征服的地區。19世紀初,蘭季特.辛格強化神權統治,建立統一強盛的錫克教帝國,錫克教作為國教,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蘭季特死後,英國殖民者到利用他的幾個兒子爭奪王位而爆發內戰之機乘隙而入,經過兩次錫克戰爭,吞並了旁遮普,錫克教神權政治土崩瓦解。
錫克教改革神權政治的瓦解,使錫克教的中下層教徒面臨著新的形勢,普遍產生了危機感。他們要求改革錫克教,最後發展成為一場宗教改革運動。錫克教改革要求主要包括:
①恢復原始錫克教義,過簡朴的生活,充分發揚原始錫克教平等、民主的作風;
②反對仿效印度教法規和高級種姓的制度;
③抵制英國的入侵,不與英國人合作;
④提倡道德完善等等神名派是錫克教改革運動的主要力量,該派以信徒在定期舉行的宗教集會上高聲呼喊神的名字以謝恩而得名,又稱"呼神派"。他們強烈反對錫克族貴族企圖用統治階級的立場修正錫克教傳統的做法,保護錫克教的平等原則。
錫克教的衰落在旁遮普被佔領後,錫克教神名派的領袖羅姆.辛格重新解釋錫克教義,號召信徒不為英國政權服務,不送子女到英國學校念書,不穿英國布做的衣服,不使用英國人辦的郵局,使該派具有民族主義的傾向。神名派的活動引起了殖民當局的注意和不安,他們派人監視羅姆。1868年,阿姆利則爆發飢民起義,神名派的信徒參加了起義的組織工作,將農民的不滿情緒引導反對英國侵略者和錫克教上層親英貴族上面。
為了聯合印度教徒共同反英,他們主張錫克教徒尊重印度教的信仰,禁吃牛肉。但是英國殖民者利用印度根深蒂固的宗教分歧,採取分而治之的辦法,挑拔離間教徒之間的關系,製造宗教仇殺,借機鎮壓了神名派的起義。羅姆.辛格等由多名神名派領袖遭到流放,其影響逐漸衰微。
⑶ 當年中印戰爭印度為什麼輸給中國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現代史中經歷了很多次戰爭,諸如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戰爭在那個年代一直持續不斷。中國的軍隊在戰爭的勝利和失敗中得到洗禮,從指揮到單兵戰鬥力都是最好的。反觀印度軍隊,沒經歷過真正血與火的考驗,和解放軍比,戰鬥力和經驗都很差。印度軍隊里只有錫克族等少數民族的士兵有點戰斗意志,其他民族的士兵就是好喊一盤散沙。
⑷ 印度裹頭巾的是什麼人為什麼當地人都不敢「招惹」他們
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好像印度人頭上都裹著一個頭巾,其實,印度人可不是都裹頭巾的,但確實有一些頭上裹頭巾的人,這些裹頭巾的人可不簡單,就是當地人也不敢惹他們。他們是誰?為什麼惹不得?
這些喜歡裹頭巾的人,就是印度大名鼎鼎的錫克族人。印度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有100多個,雖然錫克族的人數不多,但絕對是個強悍的民族,據說在軍隊里,錫克族人是最勇敢的人。這些人非常好識別,因為,即使在打仗的時,他們也要裹上標志性的頭巾。大多數錫克教徒的頭巾有5到7米長,有的更長。用這些頭巾包起來的包會很大,很重,看起來也很威武。
為什麼當地人都不敢惹他們呢?有人說,錫克族人天生就是當兵的料,有錫克族人部隊在印度就是最精銳的部隊。
錫克族人具有很強的反抗精神,假如他們不滿意政府所作所為,他們就會起來進行反抗,所以,政府在出台政策時非常小心,就怕這些錫克族人不樂意就來鬧事。那麼,普通的民眾更是不敢招惹他們,見到他們就躲的遠遠的。
錫克族人為什麼喜歡裹頭巾呢?裹頭巾是錫克族勇敢的一個象徵。據說當穆斯林族統治印度時候,就禁止錫克族人裹頭巾,可是錫克族人偏偏不信邪,團結一致起來反抗,根本不吃那一套,就是要戴,而是戴上就不取下來。從那以後,這種裹頭巾的習俗就傳承了下來。
另外,在印度錫克族裡,人們把自己的頭看的非常重要,頭是絕對不能夠隨便被人摸的,頭被別人摸,就是在侮辱他們,為了保護好自己高貴的頭,裹上五彩斑斕的頭巾就成了他們日常必做好的事。裹上頭巾對頭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也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所以,遇到錫克族人,切記不能摸他們的頭,如果你敢摸,錫克族人就一定會暴揍你一頓。久而久之,他們就養成了一年四季裹頭巾,不論何時何地,無論干什麼,頭巾是堅決不能的!
悄悄的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印度男人在結婚時是會裹頭巾的,而且某些特殊的日子也會裹頭巾,除此之外,印度的錫克族男人全天都裹著頭巾,哪怕是大熱天,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會脫下來,錫克人在印度的地位很高,不僅普通人不敢去「招惹」他們,就連政府也不敢「招惹」他們。
1、相傳,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力,只能穆斯林裹頭巾而不允許其他印度人裹,勇敢自尊的錫克人為了表示抗議,號召所有錫克男人統統裹頭巾以示威,有意思的是,現在的穆斯林已經不再裹頭巾了,而倔強的錫克人反倒把這個行為延續下來了。
2、印度的RAJASTHAN邦的人因為生活在沙漠中也有普遍的包頭巾的習慣,在非常炎熱的沙漠地帶,頭巾可以用來擋風沙、避陽光,避免烈日把頭皮曬傷。
3、印度有些地區的族人認為摸小孩頭部是不吉利的,如果你摸了孩子的頭,這代表著對他們的侮辱,出於保護,也會在小孩子的頭上裏上頭巾。
錫克族在印度算是少數民族,在13億人口的印度,錫克族人只有大約2600萬,他們最標志性的特點就是頭上裹著頭巾,此外他們身材高大,喜歡留著長長的胡須,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北部地區。
錫克族人有他們自己的信仰「錫克教」,錫克教以公平正義、扶貧濟弱和宗教自由為基本教義。錫克族人反對種姓制度,也看不起不尊重女性的行為,可以算得上是印度思想覺悟最高的民族了。
在大多數印度人的心目中,錫克人都非常嚴肅,他們雖然不太善於言談,但卻非常具有尚武精神。相比之下,信仰印度教的人就要「佛系」得多了!因此嚴肅認真、具有尚武精神的錫克人就成了印度軍隊的主要兵力,印度軍隊中經常能夠看到裹著頭巾的士兵或者軍官,他們就是錫克人。 在戰爭中錫克士兵的表現也非常搶眼,錫克人的軍隊那可都是印度的精銳部隊,所以一般人都不敢輕易去招惹他們,就連政府對他們都畢恭畢敬。
據說錫克人用的頭巾長達13米,每次清洗都非常費勁,頭巾是種地位的象徵,而且地位越高,頭巾越大,設計越特別,色彩越豐富。由於印度種性與職位的不同,頭巾也會不同, 錫克人強調人人平等,頭巾除了顏色之外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所以也很好區分他們與其他民族。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民族文化色彩豐富,你對這個襄頭巾的錫克人有怎樣的看法呢?
裹這么大頭巾怕是故意讓自己啥事也幹不了,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裹這種頭巾的事富貴人家,不用做事情的嬌貴之軀,謊言說了一千遍,自己也會相信是真實的[捂臉][捂臉]
印度絕大多數人都裹著頭巾,但是稍微用點心就可以看到,在印度有一個民族裹的頭巾和普遍印度人裹的頭巾是不一樣的,他們裹的頭巾看起來很大很沉,而且在印度是一個兇狠彪悍的民族,就連占據著80%人口的印度教人都不敢去招惹他們,這個民族就是錫克族。
錫克族是印度一個人口極少的民族,在13億多人口中僅占不到2%的人口,雖然人口少,但卻是印度最為彪悍的戰斗民族,在 歷史 上曾多次建立錫克帝國,還曾多次與英國殖民者進行戰斗,他們驍勇善戰在印度是出了名的,就連曾經的殖民者與他們進行戰斗都覺得非常困難。
人口少,卻在印度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在印度還出現很多的名人,比如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前總統賈尼•辛格、 吉亞尼·宰爾·辛格、 前首席大法官賈格迪什·辛格、都是錫克族人。
在軍界里,空軍元帥阿揚·辛格、陸軍元帥迪爾巴格·辛格也是錫克族人,這個民族的人的名字中間大都帶有「辛格」兩個字,基本上名字里有這兩個字的人就是錫克族人,他們在印度13億多人里很受尊重,就連印度政府都不敢去招惹他們。
一個人口僅2000萬人的錫克人,在印度精銳部隊里占據15%的人數,在印度軍官高層中占據了20%的席位,可以說,這個小小的民族卻控制了印度的政治和軍事。
錫克人除了名字里都帶有「辛格」之外,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都裹著一個厚厚的頭巾,曾經的英國殖民者也被這個裹著厚厚頭巾的民族給嚇到,在戰爭中給英軍留下很深的印象。
印度的精銳部隊就是從錫克教創立的部隊發展而來的,部隊的選拔標准也很嚴格,不過,他們要求男性不剪頭發,不理胡須,並且必須裹著厚厚的圓錐形頭巾帽,這是他們特有的裝束。
印度政府非常重用錫克人,除了政界和軍界有不少錫克人之外,還有一點是印度政府都非常擔心和害怕的,那就是錫克人的性格剛強不屈和勇敢,一旦他們對政府不滿意就會奮起反抗,推翻政府,所以在處理問題上,錫克人的意見也是很受重視的。
雖然人口不到印度總人口的2%,錫克教(族)人與印度教人也是有很深的積怨,比如印度教人主張男尊女卑,有種姓歧視,但是錫克教人反對這種傳統的觀念,追求男女平等。但是,印度教的人都不敢招惹錫克教人。
為了不被其他教派吞並,錫克教人的安危意識也很強,所以成年的男性基本上個個都有一身本領,增強自己的實力。
自印度獨立後,錫克教人遍布在印度的各個領域,除了軍政界都有很多的錫克人之外,在商界錫克教人也是出了名的。
不管在哪個領域,錫克教人在印度都很成功。
印度裹頭巾是從中國古代裹腳布演變而來的,當地人都不敢招惹他們是嫌臭。希望我不要美化他們裹頭巾來歷。[呲牙]
不是一個幫派的
裹頭巾,是當地風俗,也是民族向征,不存在高低貴淺之說。中國到處有,雲南就有裹頭的,而且比印度的還要大,只是習慣,別無它義。
一個大男人,頭發比女人還長,這群男人每天整理他們的頭發就需要花費30到60分鍾時間。他們每天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正是打理他的頭發。如果頭發臟了的話,就會在前一天晚上進行清洗,因為他們的頭發實在太長,每次洗頭需要耗費半小時以上的時間。提前洗了,然後早晨起床後,只需要梳理一下,然後將頭發延著頭頂盤起來既可。為了防止如此龐大的頭發散落,其實頭發裡面還別著許多發夾。最後再用一條很長的布條將頭發全部包裹起來,有些男人甚至連耳朵也會一起包裹了進去。即使如此,他們每天打理頭發依舊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這群視發如命的男人,正是印度最為神奇的民族之一: 錫克族。
錫克教的男子幾乎一生都不剪頭發,從出生開始便一直留,我曾在印度工作時,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辛格便是其中之一,他雖然20來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大好時候,然而他看起來如同一位50歲的中老年人,其實讓他顯老的不僅僅有他的頭發,還有他滿臉的鬍子。辛格說他的頭發已經長到屁股下面了。我出於好奇還看過他的頭發裡面,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裡面盡然包裹著一根粗壯的大辮子。這大辮子比90年代我們西北老家農村婦女的鞭子都大,真可謂是長發及腰,都快及大腿了!
而且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辛格每天還要梳理他的胡須,還要往胡須上噴一些類似啫喱水一樣的液體讓胡須的美觀狀定型。這對生活隨性的我來說,每天做這些事就能令人徹底崩潰。
辛格早上8點上班,為此他4點半就需要起床,之所以如此早,正是早上收拾他頭上的這些毛發。然而對辛格,乃至於生活在印度的錫克教徒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的生活必須。
其實並不是,真實的印度的確很貧窮,大多數的印度人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落後貧窮,但錫克教是個例外,根據印度的神話和 歷史 的記載闡述,錫克教的祖師名叫納拿克,出生於印度北部的旁遮普,他不但是一位詩人,而且還屬貴族階級的剎帝利,錫克教則是納拿克於西元1469年在旁遮普創建的。
在錫克教徒的眼裡,長頭發跟胡須則象徵著博學、睿智、聰慧、大膽及勇猛。另外留長頭發對他們來說的確是一種美的體現,而且還可以促進個人的心靈修養。由此可見,那就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了。信奉是一回事,實施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據我對錫克教親身了解里,他們的確有著追求博學的激進,而且也有著不同其他印度人的睿智及聰慧,還具有著一定的大膽及勇猛。
在印度長期生活過的朋友或許都會發現,錫克教的男人包著頭,個子比普通印度人更顯高大,眼神凶煞,如同沒有靈魂,給人一副很不好惹的樣子。
在錫克教人的眼裡,他們本身就是最高貴的人,至於其他人則都是些凡夫俗子,當然包括我。也就是說錫克教的男人對他們自己的定位本身就是無比高大,是其它族派所不能比擬的。
雖然我跟辛格是多年的好朋友,但他始終會用高傲的眼神來看我,我畢竟是外國友人,也不至於如此,但他對其他民族的印度人來說,根本就不會將他們放在眼裡。另外辛格每天隨身還帶著一把精美的短劍,如同我國的藏族人一樣別在腰間。不過他們佩戴短劍的含義是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堅強信念。
印度可以窮,但不能窮錫克教,印度人可以失業,但錫克教絕對不能失業。印度的階級性質十分濃重,而錫克教則站在階級的頂層,他們是工作和金錢的分配者和決策者,好的工作崗位,可以說都是錫克教徒優先。
其實其他的印度人還真不敢惹錫克教,他們別說惹了,就是看到都打心底害怕,這是因為一方面來自骨子裡對階級的恐懼感,另一方面還是因為錫克教的團結。生活在印度的底層人到底有多害怕錫克教呢?這么說吧,印度的乞丐就算被餓死,也不敢伸手向錫克教徒要錢。因為錫克教徒打心底鄙視乞丐,鄙視他們的不勞而獲、好吃懶做、安於享樂及自私自利。而且乞丐本身不符合他們的教義,所以錫克教本身就算餓死,也不會去乞討。
那麼不乞討,落難的錫克教徒又會怎麼辦呢?這也就是當地人不敢惹印度裹頭巾男人的原因,因為印度錫克教徒內心都十分團結,如果一個錫克教落難了,那麼其他人應該主動盡力去幫助他挺過難關,就算不認識此人也應該主動去幫助。的確,沒有工作,那麼其他人就會想辦法為他解決工作,他們怎能失業,怎能流落街頭呢!
如此團結,勢力又如此龐大,試問當地人誰敢惹,當地人惹一下錫克教,那麼此人的好日子多數也就到頭了,重則甚至危機家人,因為在錫克教的眼裡,其他人他們根本就不放在眼裡,所以對本族以外的人,可以說也沒有多少憐憫。
所以底層的印度人,他們寧願跟同樣跟自己一樣的人喊打喊殺,也不敢去招惹任何一位錫克教。也因為如此,許多的印度人都想將自己頭發裹起來,讓自己變成一位錫克教。也正因如此,錫克教的門徒從來不會因花很長的時間裹頭巾而感到煩惱,甚至反而以此為傲。
何為招惹?帶頭巾的就是錫克族人,我覺得大家都離他們遠遠的可能是因為那股味,那一頭臟發多久不洗鬼才知道,你也別亂帶節奏,人家也是正常人,不過是信仰不同罷了。當然不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個教派都存在無賴的啦,你這樣問問題明顯有歧視人家的嫌疑存在。
裡麵包著幾十斤牛屎,戰斗時可以作為興奮劑用,不時吃上幾口能得到神牛護體,精神百倍,子彈用完了就作為生化武器使用
⑸ 印度的錫克族人約占據印度總人口的2%,但卻非常有地位這是為什麼
錫克族人非常好鬥下手級狠
跟印度錫克族打交道人人都要小心,因為這個民族是尚武民族,所有的成員都會軍事化和正當化,誰不服就干誰。比較典型的事件還挺多的,就比如在歷史上的南亞地區,愣是活生生的搞出個「錫克教王國」,與英國殖民者經常干架。再就是印度前女總統英迪拉·甘地,把錫克教的惹不舒服了,直接被錫克族士兵給槍殺了。所以說很多人對於錫克族人的印象就是非常好鬥,而且下手還狠。錫克族最著名的特徵就是在頭上會纏一個厚厚的頭巾,臉上也會留著一臉長長的鬍子。目前印度的錫克族人約占據印度總人口的2%,並且印度軍隊當中,很多軍官都是錫克族的。據統計,印度軍人有20%是錫克族人,而且在印度建國的時候錫克族人佔比還會更高一些。
錫克教在印度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時不時的還與印度教產生分歧和矛盾,甚至是沖突,而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教義上的分歧非常嚴重。錫克教所反對的種姓制度與印度教是不相容的,再就是印度的政府比較傾向支持印度教,存在著拉偏架的情況。通常情況下印度政府對錫克教是兩種抓,一是抓安撫,二是抓鎮壓。前者就比如說在1966年被迫將旁遮普一分為二,建立以錫克族為主的旁遮普邦和印度教為主的哈里亞納邦。後者就是英迪拉甘地,下令出動5000人的精銳部隊攻克錫克教聖地「阿姆利則金廟。」
⑹ 只佔印度人口2%的錫克族,影響力為什麼在印度國內如此巨大
在印度國內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其實跟他們的性格和成員紮根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根據資料記載這一個民族他們是把武力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槍桿底下出政權,所以他們遇到問題很多時候都是專打各種不服,用武力手段去處理,自然會有較大的影響力。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法治國家,法治體系比較健全,但是在印度這個地方法治體系並不是十分健全,有時候還容易出現一些暴力武裝,所以他們用這個武力解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讓印度有的部門感到非常的頭疼。
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他們影響力的提升,這個民族他們的地理位置其實在旁遮普邦,不要小瞧這個位置,他們可是著名的糧倉。擁有糧食其次,就有很大的話語權,畢竟之前的蘇聯解體,其實跟糧食缺乏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如果這個民族不將糧食賣出去,那麼很有可能外面的人就要面臨這個糧食短缺的問題,所以才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⑺ 錫克族是一個怎樣的民族揭秘印度的戰斗民族錫克族
說起印度的錫克族,相信大家多少都有聽說過這個民族了。錫克族是南亞地區印度教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錫克族的人身材都比較強壯、高大,會留著長須,把頭包著,就是我們熟悉的印度阿三形象。而且錫克族人的自尊心非常的強,高傲倔強,非常好鬥,有著尚武的傳統,喜歡當兵,是印度的主力兵員之一。
在錫克教的教義當中規定到嚴謹教徒吸煙,實行一夫一妻制,沒有偶像崇拜,而且必須留長須、長發、戴發梳。另外在著裝方面也很有敬酒,必須要配備短劍、戴手鐲、穿短褲、著長衫,要有著隨時保持著進入戰斗狀態的准備。而且錫克族非常反對印度傳統的種姓制度,呼籲著人人平等,沒有貴賤之分。而且在社會思想方面也是主張人們不要一位的想著逃避,而是要人們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當中,從事社會勞動,算得上是印度中最有正義感的一個民族了。
在錫克族的文化中,有著反抗異族統治的傳統,就是除了自己,誰也不服。他們成為「尚武民族」還得從15世紀印度宗教復興運動說起了。錫克族是當年在戰爭當中所形成的教派團體,性格強悍好鬥,自詡為「雄獅般兇猛」。18世紀中期英國統治了印度之後,錫克族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抗英的斗爭。
從1845年到1849年期間,英國的殖民者們對錫克族所統治的印度旁遮普國前後兩次發起了侵略戰爭。當時錫克族的戰士們給當年世界上最強大的大英帝國陸軍造成了重大打擊。雖說最後錫克戰爭錫克族還是戰敗了,但是也算是雖敗猶榮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國內的兵員是不堪重負,於是便招募了大量在印度的錫克族士兵來填補兵員上的不足。於是錫克族軍隊便成為了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支主力陸軍。到了二戰期間,錫克族的軍隊也曾奔赴伊拉克、波斯、利比亞、敘利亞、義大利、希臘等地方進行作戰。
⑻ 印度錫克族哪裡來的 印度的錫克族是怎樣起源的
1、印度的錫克教產生於16世紀初、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錫克教徒佔印度總人口的2%,他們自尊心強、倔強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錫克人有尚武傳統,作戰驍勇,如果不是印度政府限制錫克人當兵的名額,印度軍隊恐怕早就成為錫克人的天下了。
2、判斷一個印度男人是不是錫克教徒,方法非常簡單,因為即使在最熱的天氣,錫克人仍然戴著厚厚的頭巾。
3、80%多的錫克人住在印度旁遮普邦,那裡是印度目前最繁榮的邦,農民的人均收入接近全國農民平均收入的一倍以上。上世紀60年代末,印度政府在全國多個地區推行「綠色革命」,結果只有旁遮普邦最成功,這與勤勞的錫克人有關。
⑼ 「印度鐵娘子」英迪拉·甘地為何會被自己的貼身護衛開槍打死
因為英迪拉身邊的兩個護衛是印度的錫克族人,而當時英迪拉的很多國內政策讓錫克族大為不滿,特別是英迪拉想法設法讓錫克族內部分裂,導致錫克族人對英迪拉充滿了敵意,所以才會有他的兩個護衛刺殺他的事情發生。
賓德蘭瓦勒後來決心用武力來實現錫克族人的獨立和自治。錫克族人比較激烈的獨立運動,迅速在國內引發了不少血案。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共引發了1200多起暴力事件,造成了上萬人的傷亡。
錫克族人居住的旁遮普省還是變得非常混亂,這引起了印度教徒的強烈不滿。於是英迪拉·甘地直接派兵血腥鎮壓,其中有646人死亡,4712人被拘捕,而這次甘地襲擊錫克教聖地金廟、屠殺錫克教徒的行為徹底激怒了錫克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