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洋板塊包括什麼
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印度洋板塊(IndianOceanplate)為大板塊,又名澳大利亞板塊。
印度洋板塊形成於九千萬年以前的白堊紀,自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分離,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約在五千到五千五百萬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時期和亞洲撞合,這一時期,印度洋板塊移動了約二千到三千公里距離,比已知的任何板塊移動的速度要快。
『貳』 印度板塊(Ⅴ)
在研究區,僅位於帕米爾最南部,出露面積不大。其中具有大量花崗岩及偉晶岩侵入的砂質板岩及黑雲母片岩等組成的基底岩系,蓋層為古生代、中、新生代碎屑岩及碳酸鹽岩組合。基底岩系在印度河谷以砂質板岩、黑雲母片岩為主,見少量含黃鐵礦星點的石英岩及大理岩,在北緯34°「Abbottabad」附近,有低變質板岩及弱變形泥岩、板岩(白沙瓦附近)K-Ar年齡(534±14)Ma(Kempe,1978),Abbottabad北部,板岩中有大的斑狀堇青石花崗岩侵入,其中重要的Mansehra花崗岩Rb-Sr年齡(516±16)Ma(Le Fort等,1980),屬沿喜馬拉雅山南坡延伸的一個寒武紀花崗岩帶。在Mansehra西北部板岩中的一組劈理被花崗岩接觸變質帶的花崗岩脈所交切,因此岩石的某些變形是前寒武紀時形成的,所以它們應屬前寒武系。
覆於基底岩系之上的蓋層,時代及岩性多不相同,其關系尚未查清。
在Besham西南8km處,可見底礫岩不整合於基底片麻岩之上,礫石成分有石英岩、葉片狀花崗岩及閃長岩、花崗質偉晶岩、千枚岩、雲母片岩等,礫岩厚數米。向上依次為粗砂岩、石墨及厚數百米含礫片岩、綠泥石化砂岩,以上變為泥質灰岩及條帶狀大理岩;在Abbottabad附近為厚層灰岩,白沙瓦以北的Nowshera附近灰岩含志留紀—泥盆紀化石;在河南灰岩中有石炭紀鸚鵡螺亞綱化石,而在Abbottabad地區的灰岩全部為中生代。從白沙瓦Abbottabad一線以南及至 Abbottabad東北部等的紅色砂岩及頁岩屬漸新世—中新世,代表早期喜馬拉雅的磨拉石沉積。
鹽嶺地區的前寒武系,下部為基拉那群,以千枚岩、板岩、石英岩為主夾安山岩及其凝灰岩,Rb-Sr年齡(870±40)Ma,上部為鹽嶺組紅色含石膏粘土岩、含厚鹽層及石膏白雲岩、頁岩、砂岩及油頁岩。寒武系為淺海相砂岩、頁岩、黑色頁岩、海綠石頁岩,含早寒武三葉蟲化石,上部為板狀砂岩、頁岩、白雲質頁岩含石膏及岩鹽假晶,具波紋和泥裂,為潟湖相沉積,奧陶-志留系為淺海相石英砂岩、泥板岩、千枚岩、灰岩、白雲質灰岩等,泥盆系以淺海相碎屑岩為主,石炭系—二疊系見有冰磧礫岩,具岡瓦納相特徵。
區內多為新生界覆蓋,除東部地區外基底岩層多零星分布。由於印度板塊的向北俯沖,形成一系列由北向南的逆沖斷裂帶,如前述的主地幔逆沖斷裂北部的變質岩向南逆沖到主邊界逆沖斷裂的中生代地層上,而主邊界逆沖斷裂南、又進一步逆沖到鹽嶺寒武紀—更新世地層上。在Abbottabad地區見片麻岩向南推覆在中生代鈣質變質沉積岩之上,可能是印度北部主地幔逆沖斷裂的延續,主邊界逆沖斷裂常使中生界橫切漸新世-始新世的磨拉石建造。
區內的變質作用,有由南往北向主地幔逆沖斷裂(主中央逆掩斷層)方向遞增的趨勢,由白沙瓦向南幾乎未變質的岩石至Abbottabad附近的綠片岩相和主地幔逆沖斷裂附近的矽線石-藍晶石的角閃岩相。基底岩石的變質早於寒武紀花崗岩的侵入時期,而喜馬拉雅期的區域變質作用使北部中生代蓋層及基底岩層同時變質。
印度板塊在研究區出露極少,為了便於今後對比研究,現將鄰區資料簡述於下;印度次大陸總體上可劃分為3個一級構造單元,喜馬拉雅褶皺帶(位於中印邊界佔印度陸地面積不足 10%)、山前坳陷區(位於印度中、北部,為喜馬拉雅褶皺帶與印度半島之間,佔印度陸地面積約 20%)、印度半島克拉通(位於印度半島中南部,佔印度陸地面積70%)。
一、喜馬拉雅褶皺帶
喜馬拉雅褶皺帶屬印度板塊北緣,處於印度板塊與岡底斯中間板塊(青藏板塊)的接觸帶,為一新生代褶皺帶,白堊紀末或古近紀,新特提斯洋閉合,印度板塊與青藏板塊碰撞,形成印度河-雅魯藏布縫合帶。晚漸新世—中新世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極盛時期(變質變形、花崗岩化)形成了主中央逆沖斷層。上新世—更新世,喜馬拉雅南部發生逆沖作用,發育主邊界逆沖斷層。上述兩逆沖斷層都是老地層從北往南仰沖到較新地層之上。Gansser(1964,1974,1981)以上述3條主要構造線,把喜馬拉雅從南到北劃分為亞(次)喜馬拉雅、低喜馬拉雅、高喜馬拉雅(中央喜馬拉雅),西藏喜馬拉雅(特提斯喜馬拉雅)、印度河縫合帶(蛇綠岩帶);並把印度河縫合帶以北大片花崗岩基出露地帶稱為外喜馬拉雅。B.F.溫德里(1985)把喜馬拉雅分為次喜馬拉雅、低喜馬拉雅、高喜馬拉雅(含「中央結晶岩」帶、「特提斯喜馬拉雅」帶)、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後喜馬拉雅帶等單元。李春昱等(1982)指出,喜馬拉雅地區由邊界大斷裂和中央主斷裂、分為喜馬拉雅帶、低喜馬拉雅帶、高喜馬拉雅帶3部分,高喜馬拉雅北坡為西藏喜馬拉雅,喜馬拉雅山脈北麓為藏南特提斯褶皺帶,沿印度河上游及雅魯藏布江為印度板塊與岡底斯中間板塊(青藏板塊)的縫合帶。上述意見總體上基本相似,都是以上述3條主要構造線為劃分依據。現由南向北簡述於下。
(1)亞(次)喜馬拉雅山前坳陷帶(錫伐利克山前坳陷帶):位於主邊界逆沖斷層南,中新世中期,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最強烈的第三幕,使岩層褶皺、隆起並伴有岩漿侵入,形成了上升山脈與印度半島間的山前坳陷。沉積了厚達6km的新近系錫伐利克群的磨拉石建造,由砂岩、粗砂岩、礫岩、粘土層、泥岩、粉砂岩等組成。並發生褶皺、斷層和逆沖,以疊瓦構造為主的錫伐利克群,位於主邊界逆沖斷裂的局部地段,以褶皺為主的該群,位於緊接疊瓦構造的南部。由於喜馬拉雅老岩層逆掩在錫伐利克群上,使該群與其他地層多呈陡傾斜斷層接觸,該帶寬約6~50km,在不丹和錫金境內變窄,平均海拔900~1200m。
(2)低(小)喜馬拉雅褶皺帶:位於主邊界逆沖斷裂與主中央逆沖斷裂之間,由前寒武系變質岩和一些古生界、中生界未變質的岩石組成,並有不明時代的花崗岩和基性岩侵入。有的為前寒武紀後的陸棚相沉積,可與印度地盾上的岡瓦納沉積對比。不少學者認為低喜馬拉雅有一系列向南逆掩的推覆體.據Heim和Gansser 的意見,印度庫蒙地區的加瓦爾小喜馬拉雅至少有4個疊瓦構造帶,推覆於含貨幣蟲岩層之上,舍利地區有一個由絹雲母片岩組成的推覆體蓋在由古生代白堊紀地層上。從中尼泊爾向東結晶岩石中片麻岩和混合岩所佔面積越來越大,構成一巨大的結晶片岩,向上逆沖,大規模地掩埋了低喜馬拉雅的沉積岩。在錫金和大吉嶺出現未變質的岡瓦納層被低變質的達嶺片岩覆蓋,而達嶺片岩又被高級變質的大吉嶺片麻岩所覆。Loczy 用推覆構造來解釋這種現象。B.F.溫德里指出,低喜馬拉雅帶內有由片麻岩(低喜馬拉雅結晶岩)組成的逆沖斷層岩片和被稱為「外側結晶岩」(來至高喜馬拉雅逆沖岩帶)的高級變質岩的飛來峰。低喜馬拉雅帶里的一些復雜強烈褶皺帶呈北東—南西方向,與平行喜馬拉雅山脈的主構造線斜交。反映具古老的北東—南西構造的印度地盾也捲入了喜馬拉雅運動。低喜馬拉雅帶寬32~30km。平均海拔高度為4500m。
(3)高(大)喜馬拉雅結晶岩疊瓦構造帶:南以主中央逆沖斷裂與低喜馬拉雅帶為界,在北面,從北西—南東到東—西方向,基本上為連續分布的未變質或淺變質的下古生界與西藏喜馬拉雅帶分界。該帶主要由前寒武紀變質基地(結晶岩系)組成,被新近紀或稍老的花崗岩侵入。結晶岩主要是各類片麻岩,原岩為沉積岩或火山-沉積岩。其他不同程度的變質沉積岩和片麻岩呈復雜的伴生關系。在珠穆朗瑪峰等高峰的頂部,結晶岩之上為奧陶紀灰岩所覆蓋。結晶岩帶分布寬度各地不一,有的構造簡單,形成單斜層,有的結晶岩帶很寬,構造復雜,構成一系列疊瓦構造和推覆體。哈根認為這些結晶岩帶構成了許多推覆體的「根」,並將其劃為一系列逆掩岩片。在尼泊爾西部,前人把「中央結晶岩帶」按岩性劃分出一個薄的「下部結晶推覆體」和一個厚的「上部結晶推覆體」。中央結晶岩帶的片麻岩以緊閉、同斜、平卧的小型褶皺為特徵,軸面片理平行於岩性和變質的層狀構造及主中央逆沖斷裂,故被認為與中央主逆沖斷裂的逆沖事件有關。在結晶雜岩的下部出現礦物排列與喜馬拉雅總走向近直交的近北北東-南南西的線狀構造。對這種不協調的線狀構造的形成時代有不同認識。
高喜馬拉雅帶的結晶岩主要由前寒武紀變質作用形成,但不少學者也認為其變質作用可能受阿爾卑斯期花崗岩侵入的影響,因普遍見花崗岩與片麻岩的密切關系,故認為存在阿爾卑斯期變質和花崗岩化作用。也有人認為藏南聶拉木-亞東一帶的高喜馬拉雅變質岩帶的變質作用有三期;第一期發生在前寒武紀晚期或古生代早期,第二期是主變質期,發生於新生代的早-中期,第三期發生於上新世。高喜馬拉雅結晶帶,被古近紀—新近紀花崗岩廣泛侵入,含白雲母或二雲母淡色花崗岩在結晶岩帶的北部分布相當廣泛。
(4)西藏喜馬拉雅褶皺帶(特提斯喜馬拉雅褶皺帶):南以下古生界與高喜馬拉雅帶的前寒武紀變質岩帶分界,北為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主要由未變質或淺變質的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穩定型沉積組成,並為新近紀花崗岩切割。石炭紀晚期—早二疊世有冰川沉積,尼泊爾有冰磧礫石,藏南在晚石炭世有冰海相沉積物,中生代地層中夾多層中、基性火山岩,並有典型的海相噴發岩及放射蟲硅質岩。
該帶一般形成向南倒轉的緊閉線性褶皺和向南逆掩的斷裂或疊瓦構造(由北向南推覆),局部也有向北倒轉的褶皺,如尼泊爾的道拉古里-安納普爾納山脈的北側、是一個向北倒轉的平卧褶皺。
(5)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由上侏羅紀—白堊紀復理石、蛇綠岩(超鎂鐵岩、基性火山岩)和外來岩塊等組成。沿縫合帶分布蛇綠岩和混雜堆積帶,上侏羅統—白堊系深水復理石沉積中,硅質岩和海底火山噴發岩發育並與基性-超基性岩共生。印度河上游拉達克地段的蛇綠岩以玄武質和英安質熔岩、燧石、集塊岩、蛇紋岩和純橄欖岩為標志。並有明顯的蛇綠混雜堆積。德拉斯火山岩由輝綠岩、枕狀熔岩、集塊岩、火山-碎屑岩組成。沿雅魯藏布江發育的蛇綠岩帶,自下而上為超基性岩(地幔岩)、基性岩(堆晶岩)、席狀岩牆群、枕狀基性熔岩、放射蟲硅質岩。其南側部分地區分布有蛇綠岩組分基質的混雜堆積和以晚三疊世及晚侏羅世—白堊紀的復理石和類復理石層的泥沙質為基質的混雜堆積,其走向與蛇綠岩帶一致。
沿縫合帶在斯沃特河谷(印度河支流)的片岩中發現有藍閃石、在拉達克地區的蛇綠混雜堆積中發現了綠片岩-藍閃石片岩相和角閃岩相的變質岩;在西藏薩嘎的達吉嶺和昂仁、拉孜、孜松等地發現有藍閃石類和黑硬綠泥石、在昂仁的桑桑南發現了陽起綠泥藍閃石片岩等、代錶板塊消減有關的高壓低溫變質帶的標志礦物。肖序常等認為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的高壓低溫變質作用主要發生在白堊紀晚期-古近紀早期。
(6)外喜馬拉雅帶:Gansser所劃分的外喜馬拉雅帶,位於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以北緊鄰地帶,主要為花崗岩基及上白堊世和古近紀—新近紀沉積物。印度河上游巨大的拉達克花崗岩和花崗閃長岩基的寬至少32km,侵入到上白堊統火山岩中。
喜馬拉雅褶皺帶的花崗岩:喜馬拉雅期花崗岩同位素年齡值一般為10~20Ma,侵入時代多為中新世。分布最廣的是電氣石花崗岩,喜馬拉雅東段有木斯、馬拉斯盧、馬卡魯等花崗岩;西段的該期花崗岩為電氣石花崗岩和電氣石細晶花崗岩分布於印度庫蒙地區,最大岩體是庫蒙北部的巴德利納斯花崗岩,為黑雲母-白雲母-電氣石花崗岩到花崗細晶岩與圍岩侵入接觸。此外,還有一些時代不明的花崗岩。在加德滿都盆地周圍侵入早古生界中的富含石英黑雲母花崗岩、白雲母-電氣石花崗岩、黑雲母-堇青石花崗岩、鉀長石斑狀電氣石-黑雲母-白雲母花崗岩、黑雲母-白雲母花崗岩其同位素年齡值為33.9Ma。
二、山前坳陷區
山前坳陷區位於印度中北部,呈近東西向展布,以全新世現代鬆散沉積物平緩覆蓋為主,厚度巨大,具磨拉石建造特徵,偶見零星前寒武變質岩系出露,顯示該山前坳陷是在印度前寒武紀克拉通基底上,由於印度板塊向北俯沖,使喜馬拉雅自始新世以來不斷隆升、剝蝕而形成。
三、印度半島克拉通
印度半島克拉通位於印度中部和南部,是印度主要礦產地和開發地。前寒武紀變質岩系在印度半島克拉通中以太古宇-古元古界發育較全。有多種岩石組合,中-深變質;中、新元古界的分布僅限於克拉通內裂谷與坳陷盆地及線性地塹中,岩性變化不大、變質較淺,根據其組成與結構上的差異,可進一步劃分為7個次級克拉通;西達爾瓦爾克拉通,位於印度西部,以發育綠岩帶為特徵。分高級變質帶(變質核雜岩)和低級綠片岩帶,前者包括條帶狀磁鐵石英岩、二輝麻粒岩和超基性岩-斜長岩組合,南北向分布,伴有25×108a花崗岩侵入。成礦作用較廣泛,如與高級變質帶中超基性岩有關的鉻礦化、與硅鐵建造有關的鐵礦、錳礦,在低級變質岩中與火山岩有關的銅礦化和多金屬礦化,部分形成規模礦床。東達爾瓦爾克拉通,位於印度中部,以GGT 或類GGT岩漿活動為特徵,夾少量綠岩帶。在東部疊加有新元古代Cuddapah克拉通內凹陷,其岩性主要為未變形或輕微變形的礫岩、砂岩、白雲岩夾火山岩,基本保持原始狀態,並有富鉀花崗岩和碳酸岩侵入及4個不明時代的金伯利岩筒。新元古代Cuddapah凹陷中含礦層位較多,如白雲岩中的重晶石礦床(儲量佔全球百分之25)、底礫岩型鈾礦、Pulivendia層中的石棉礦及火山岩層中的多金屬礦化。在變質基性岩剪切帶中的石英脈型金礦發育,其中有世界知名的 Kolar 金礦田。在金伯利岩筒及碳酸岩中還發現了金剛石及稀土礦。印度半島麻粒岩地塊,位於印度最南端,發育麻粒岩相岩石為特徵,同時分布有角閃岩相片麻岩和「超殼岩石」,含紫蘇花崗岩、基性麻粒岩、孔茲岩系、變粒岩和片麻岩等,造山後的鹼性雜岩體也較發育。成礦作用主要與麻粒岩相區的硅鐵建造和片麻岩相區的超基性岩有關。部分形成具規模的鉻鐵礦和鐵礦床。東高止山克拉通,位於印度東部,以麻粒岩相與孔茲岩系岩石發育並混合產出為特徵,常伴有角閃岩相片麻岩,斜長岩以及較晚形成的鹼性岩體(1265Ma)呈岩株狀侵入。其成礦作用主要為與硅鐵建造有關的鐵礦和產於鉀長錳榴岩中的錳礦等,分布較廣。布哈因達拉(Bhandara)克拉通,位於印度中部,以片麻岩夾綠岩帶為特徵,硅鐵建造發育,呈南北向分布,南有較大的Dongangarh花崗岩體侵入,其北疊加有3個中、晚元古代獨立凹陷盆地,變質較淺,以石英砂岩、長石砂岩、頁岩、灰岩和白雲岩為主,偶見疊層石。硅鐵建造中鐵礦分布最廣,具有波痕狀赤鐵礦-燧石岩和細粒層紋狀假象赤鐵礦等兩個亞建造,礦床規模較大,產於Sausar組石英岩-頁岩-碳酸鹽岩地層中的錳礦分布也較廣。花崗岩體附近有銅礦化。辛格布姆(Singhbhun)克拉通,位於印度東北,是印度前寒武系研究程度較高地區,由辛格布姆陸核組成,太古宇為OMG3200±85Ma,主要岩性為中粒雲母片岩、石英岩、鈣硅質岩和角閃岩。硅鐵建造發育,在陸核中有3條近東西向推覆帶和由12個岩株、岩席和岩基組成的總面積達1000km2的花崗岩雜岩體(3000Ma),該區除與硅鐵建造有關的鐵、錳礦和與超基性岩有關的鉻鐵礦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辛格布姆推覆帶上產於綠片岩相岩石中、順層分布的銅礦及鈾礦。阿拉瓦利(Aravalli)克拉通,位於印度西北部,區內太古宇—古元古界不發育,以綠岩和類GGT岩系為主,缺失硅鐵建造,呈北東向展布,廣泛發育中、晚元古界,岩層變質較淺,以千枚岩、雜砂岩為主夾石英岩和碳酸鹽岩,含疊層石及磷塊岩,呈近東西分布,花崗岩侵入體分布廣泛。區內礦產豐富,有鉛鋅礦和非金屬礦的磷灰石、磷酸鹽、石棉、重晶石、螢石、石膏、藍晶石等,在北東-南西向拉賈斯坦構造帶附近,熱液型銅礦化較發育,賦存於中、新元古界淺變質岩層中,以克赫特利銅礦規模較大。此外,在剪切帶上常有鈾礦化。此外,除前寒武系外,印度的岡瓦納群分布也較廣,主要分布於地塹或河谷一帶。岡瓦納群為晚石炭-侏羅紀的沉積層,主要為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積物,底部有冰川沉積。下岡瓦納群由含礫粗砂岩、砂岩和煤層組成,底部為典型的冰川沉積,時代為晚石炭世—早三疊世;上岡瓦納群由炭質頁岩、鈣質砂岩夾玄武岩,時代為晚三疊紀—侏羅紀。在印度半島東、西海岸的主要河谷地帶分布有白堊紀、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沉積物。另外,德干暗色岩,是印度地盾上僅次於前寒武系的第二位地質體,占據了印度半島西部和中部的廣大地區。屬裂隙噴發的高原玄武岩。從晚白堊世開始噴發,最強噴發是在始新世,德干暗色岩與下伏白堊系巴格組間有微不整合,有的不整合於侏羅系、白堊系之上,其本身又為含貨幣蟲的古近系—新近系覆蓋。德干暗色岩可分三群,下部暗色岩,分布於中央邦和東部地區,有暗色岩夾層,但火山灰較少;中部暗色岩,分布於中印度和馬瓦爾地區,其上部有大量凝灰岩,但缺少暗色岩夾層;上部暗色岩,分布在孟買和卡提阿瓦地區,含大量暗色岩夾層和火山灰。在孟買等地有似火山口的露頭。暗色岩厚度各地不同。有從西往東減薄的趨勢。近孟買海岸總厚超過2100m往東在中央邦厚約152m,再向東僅有零星露頭覆蓋在太古宇變質岩上。
『叄』 印度板塊的介紹
印度洋板塊(Indian Plate)為大陸板塊,包括印度次大陸和印度洋,屬於印度-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印度板塊形成於白堊紀,原位於南半球,自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分離,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約在五千到五千五百萬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時期與歐亞板塊碰撞拼合。
『肆』 印度洋板塊包括亞洲和大洋洲哪些地區
印度洋板塊為次級的大陸板塊,屬於印度洋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陸和印度洋.
印度次大陸包括:印度、印度河以東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位處大陸地殼上;島國斯里蘭卡位處大陸架;島國馬爾地夫位處海洋地殼
印度洋上的國家,據我了解有:
亞洲: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印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 、巴基斯坦、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伊拉克
非洲:埃及、蘇丹、厄利垂亞、吉布地、索馬里、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塞席爾、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南非
大洋洲:澳大利亞
附圖片:
『伍』 印度洋板塊包括幾塊大陸
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
全世界被劃分為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每一板塊均是一種巨大而堅硬的活動的岩塊,其厚度50-250公里不等,包括地殼和與地幔一部分。大陸板塊每天都在以微小的變化在運動著,地震、火山爆發、海嘯、海溝的形成等都是大陸塊運動引起的。
(5)印度有多少個板塊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板塊大小:印度洋板塊是六大板塊之一,印度板塊是小板塊。
印度板塊是印度洋板塊的一部分。
印度洋板塊兼有陸殼和洋殼,印度板塊以陸殼為主。
喜馬拉雅山是印度洋板塊中的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擠壓碰撞隆起形成,故是陸殼與陸殼碰撞形成。
GPS測量表面,印度洋板塊向東北每年移動5厘米,而歐亞板塊每年向北移動2厘米,因此導致歐亞板塊變形,而印度洋板塊每年被壓縮4毫米。
『陸』 印度位於哪個板塊
問題一:印度位於哪個版塊 印度洋板塊
pic.sogou/...5#did5圖片地址
問題二:印度半島所在哪個板塊? 印度洋板塊
【概述】
印度半島又稱德干半島。東臨孟加拉灣,西頻 *** 海,南抵科摩林角,北部無明確界線,大體指阿拉瓦利山脈和焦達訥格布爾高原腔睜一線以南,略呈三角形。印度半島以德干高原為主體,廣義的印度半島還把印度河―恆河平原包括在內。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世銀唯界第二大半島。以德干高原為主體,故又名德干半島。較大河流有訥爾默達河、戈達瓦里河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 。每年10月至翌年2月為涼季,平均氣溫10℃以上 ;3~6月為熱季 ,高原中部可達35℃左右,7~9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800毫米。廣義的印度半島還把印度河―恆河平原包括在內。印度半島南北長31 19公里(伸入印度洋部分約長1600公里),東西寬2977公里,海岸線長6083公里,面積有297.47萬平方公里,
問題三:印度板塊上的國家有那些? 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伍搏歲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
印度洋板塊的國家有印度 斯里蘭卡 孟加拉 巴基斯坦 澳大利亞等,但基本上是位於上述地區的國家
問題四:亞洲屬於什麼板塊? 太平洋板塊中全是海洋,沒有陸地 亞洲應該屬於 亞歐板塊才對
問題五:六大板塊中,南亞位於什麼板塊 印度屬於印度洋板塊,
東南亞屬於歐亞板塊。
『柒』 印度板塊是由哪個大陸和哪幾個半島組成的
澳大利亞大陸,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
希望能幫到你。
『捌』 印度尼西亞位於什麼板塊與什麼板塊之間
印度尼西亞尼處於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三大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1.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尼(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3578.68平方公里,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2.印尼人口2.62億,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數百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45%,巽他族14%,馬都拉族和馬來族分別佔7.5%。民族語言共有200多種,官方語言為印尼語。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13—14世紀在爪哇形成強大帝國、16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1950年8月成立共和國。 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石油資源可實現凈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該組織。
拓展資料: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共有一級行政區(省級)34個,包括雅加達首都、日惹、亞齊3個地方特區和31個省。二級行政區(縣/市級)共514個。[2]31個省分別為: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西蘇門答臘省(首府巴東)、占碑省(首府占碑)、南蘇門答臘省(首府巨港)、明古魯省(首府明古魯)、楠榜省(首府班達楠榜)、邦加-勿里洞省(首府檳港)、廖內群島省(首府丹戎檳榔)、西爪哇省(首府萬隆)、中爪哇省(首府三寶壟)、東爪哇省(首府泗水(蘇臘巴亞))、萬丹省(首府西冷)、巴厘省(首府登巴薩)、西努沙登加拉省(首府馬塔蘭)、東努沙登加拉省(首府古邦)、西加里曼丹省(首府坤甸)、中加里曼丹省(首府帕朗卡拉亞)、南加里曼丹省(首府馬辰)、東加里曼丹省(首府三馬林達)、北加里曼丹省(首府丹戎施樂)、北蘇拉威西省(首府萬鴉老)、中蘇拉威西省(首府帕盧)、南蘇拉威西省(首府望加錫)、東南蘇拉威西省(首府肯達里)、哥倫打洛省(首府哥倫打洛)、西蘇拉威西省(首府馬穆朱)、馬魯古省(首府安汶)、北馬魯古省(首府索菲菲)、西巴布亞省(首府馬諾誇里)、巴布亞省(首府查亞普拉)和廖內省(首府北乾巴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