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入侵中國,為什麼讓中國先撤兵,豈有其理
印度人太要面子,本身弱勢者都會更沒安全感,印度又一向狂妄慣了,他們也很難對國民交待。穆迪想了個主意,回去跟印媒體吹牛,說雙方都達成協議,都主動撤軍,印度抗擊中國入侵勝利,印度必勝雲雲。中國則說沒撤軍,還是繼續修路,還修了工事和營房,永久駐軍了。印度人則大罵中國人不講信用,看來這個黑鍋還是得中國背。
2. 印度為何開始從拉達克前沿撤軍
現在問題是印度軍隊想撤都撤不出來了,因為拉達克地區開始下大雪。印度氣象部門發出警告,將會關閉印度軍隊徵用的NH-1公路。在拉達克地區,印度軍警一共部署了8萬餘人,他們至少需要100萬噸的物資,才能夠度過6個月的漫長冬季。
印度的後勤問題已經難以掩蓋目前的困境了,基本防寒裝備的缺口已經擴大到30%以上,可以說連食品和取暖材料都運不過去。除大量的後勤物資缺乏以外,印度軍隊的補給線也因農民的騷擾以及冬季氣候的變化變得非常脆弱。
現在印度方面僅僅是撤出了少量的部隊,更多的部隊仍然駐扎在前線。印度方面並不打算完全撤軍,准備在山腳下建立很多綜合式的防寒屋。印度方面的計劃是讓士兵在山腳下待著,等到春天的時候再到山上去,這可能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如果待在山上的哨所里,肯定是沒命的,因為天氣過於寒冷,還經常刮大風,並且拉達克地區的地質環境也不穩定。
3. 為什麼20世紀60年代中印戰爭中中國戰勝後會撤兵
一、補給出現嚴重困難。
1、喜馬拉雅山脈東險西緩,戰前,我國幾乎沒有直抵邊界以及環邊界的公路。
2、遠程補給,解放軍的經驗不足。解放戰爭,基本上是就地補給。朝鮮戰爭,離重工業基地東三省近,武器供應方便;糧草部分可以就地補給。中印戰爭,靠近工農業生產相對薄弱西部,離糧庫武器庫都遠。
3、為了維護國際形象,解放軍糧草不能就地補給。
二、孤軍深入,兵家大忌
1、交通和通訊落後,各部隊間的進攻缺乏互動,個別分隊連自己的方位都無法確定。戰後盤點,我國的確存在單兵突進的現象。
2、群眾基礎薄弱,語言有障礙。解放軍在解放戰爭和朝鮮戰爭積累的發動群眾,就地獲取野戰情報的經驗不適用。
3、原定總體作戰計劃「東線壓制,西線進攻」已經實現,西線如再突進,東西線的距離拉長,東線的壓製作用和效果減弱,西線部隊有被圍殲的可能。
三、完成戰略目標,以退為進
1、中印戰爭,我方的目的是收復失地和佔領有爭議的領土,不是想佔領印度。打出戰略緩沖區後,馬上退兵到戰略目標以鞏固勝利果實。
2、戰爭是國與國之間政治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也是燒錢的機器。強大的軍備,不是以戰爭為目的,而是戰略威攝力,便於低成本的外交手段獲取利益,俗稱胡蘿卜加大棒。退兵為外交解決領土爭端創造可能。
四、搶在美蘇沒有緩過神來撤兵,避免兩敗俱傷
1、冷戰時期,印度是北約、華約的爭取對象。戰前,美蘇已經開始援助印度軍需品。我國打的是時間差,即趁印度還來不及裝備前方外援武器時突襲。時間一拉長,或大兵挺進戰略縱深,印度的抵抗力會因外援而加強。
2、我國必須規避與蘇美同時直接軍事對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3、蘇聯窺視我新疆久已,雙方在我新疆邊界常年小沖突不斷,鑒於國力懸殊,我新疆軍民是強忍過日子。一旦,西線的新疆軍區再向前線增兵,不排除蘇聯採取圍魏救趙戰略,我方反而得不償失。
4. 印度撤軍的原因是什麼
2017年8月28日14時30分許,印度將非法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的邊防部隊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這是印方認清當前形勢、改變錯誤立場後所作的正確選擇。
作為互為都是10億級人口以上的大的發展中國家,而且現在正處在一個發展的核心和關鍵的階段,所以中印關系的和平友好,不僅對中印關系,而且對地區,甚至對世界的和平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5. 為什麼中國打到『越南和印度「首都,又要撤軍
因為中國的外交政策是以睦鄰友好合作為核心思想,而之所以會與越南;印度發生戰爭是因為這兩個國家不顧亞洲局勢安危,為己之私利,不斷地蟬食我國固有領土,所以我國為了捍衛主權,故發動了邊境保衛戰,而這場保衛戰的最終目的是要將侵略者趕出我國國土並狠狠地教訓一下他們,揚我國威。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必要長期占據他國領土,在達成軍事目的之後(即:收復失地,讓試圖侵略我國的國家見識我國的軍事實力已達到軍事威懾使敵不敢來犯)便即刻撤回祖國。
6. 印度說撤兵就撤兵究竟是什麼原因
政治和各種方面的原因
7. 印度為何開始從拉達克前沿撤軍呢
印度的後勤問題已經難以掩蓋目前的困境了,基本防寒裝備的缺口已經擴大到30%以上,可以說連食品和取暖材料都運不過去。除大量的後勤物資缺乏以外,印度軍隊的補給線也因農民的騷擾以及冬季氣候的變化變得非常脆弱。
當然我軍今年從俄羅斯大舉購買了一批軍用直升機,這些直升機完全可以適應高寒高溫條件下作戰的需要;既能夠部署到東南沿海,又可以部署到青藏高原。上百架直升機正從俄羅斯源源不斷的運到我國,這也導致印度方面開始倒向美國。
而印度需要的S-400防空系統俄羅斯還沒有交付,所以印度方面現在開始拉攏西方國家。但是印度的財政資金過於緊張,並沒有更多的閑錢去購買軍事裝備。由此可以看出,軍事對峙是十分耗費國家實力的,印度最後肯定會經不住消耗而撤軍。
8. 為什麼印度拒絕中方撤軍要求
中國針對中印軍隊邊境對峙事件,要求印度汲取歷史教訓,但身兼國防部長的印度財政部長阿倫·賈伊特利6月30日還擊表示,印度已非1962年的印度。賈伊特利在回應中方警告印度汲取歷史教訓、盡快撤軍時說,「1962年的局勢是不同的,2017年的印度也是不同的」。
不過,報道也注意到,在印度外交部6月30日發表的聲明中,除指控中國試圖通過修築道路「改變現狀」,也強調印度軍隊將「敦促他們停止通過修築道路改變現狀」,而且「這些努力將會持續下去」。
9. 印度為什麼突然撤軍
因為他被美國忽悠了,夢醒之後,必須回到現實。
中國邊境修路,印度怕中國蠶食他的勢力范圍,想阻止,但是有沒膽子。
美國看到了牽制中國的機遇,聯合日本、印度舉行軍事演習,印度因此信心爆棚,以戰爭威脅中國。
中國做好戰爭准備時,印度驚恐地發現美國在冷眼旁觀,老美只是希望中印兩個新興大國相互消耗,他想坐收漁翁之利!
印度騎虎難下,死撐著又怕挨打,就撤出了400人,留下了五十人。
可是中國並沒有被感動,而是進入了習慣性的戰前沉默期。
誰都知道,中國必然在冬季到來之前清場,留給印度的時間不多了。
印度含淚看了一眼若無其事的美國,感慨道:你龜兒子真個陰損!
印度黯然撤兵。
10. 1962中國完勝印度 事後為何撤軍
1、如果要想鞏固勝利成果,就必須繼續進攻,拿下印度全境。當時印度的軍隊已經在藏南損失大半,軍隊本來就低落的士氣更是盪然無存。解放軍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士氣高昂,解放印度全境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這樣的目標太過狂妄,肯定會引來美蘇的聯合干涉。以中國當時得國力,與美蘇兩強在遠離中原的南亞次大陸對抗,根本就不現實。
2:談判,如果戰局發展在可控的范圍內,談判時可能的。中印在藏南發生沖突,中國軍隊占優勢。這個時候蘇聯出面調停,雙方坐下來簽署個停戰協議,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阿三的軍隊居然這么不爭氣,軍隊潰逃,高級軍官被俘,新德里已經成為不設防的城市。這個時候,蘇聯要做的就不是調停了。而是大力武裝印度,訓練印度軍隊,如果解放軍不立即展開進攻的話。只要幾個月的時間,像蝗蟲般鋪天蓋地的阿三將會淹沒為數不多的解放軍戰士。那麼,我們所取得的勝利果實就付諸東流。
3:撤軍,見好就收。這場戰爭雖然沒有徹底奪回藏南,但卻狠狠的打擊了不可一世的阿三。讓他們永遠生活在解放軍的陰影之中。是的印度不敢對中國輕舉妄動,為中國的國內建設爭取到了西南邊陲的安定。這個時候我們撤軍,印度不敢輕舉妄動,50年和平的目的可以守住。如果我們等著阿三或者老毛子來消耗掉我們的部隊。那麼印度將對得寸進尺,不斷的在西南製造沖突。因為那裡地處高原,交通不便。而印度確實平原,補充迅速。再加上他也是個人口大國,在毛子的支持下,不斷的派出士兵來送死,以消耗中國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