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基斯坦同樣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為什麼面對印度的挑釁感覺還是很弱
從根本上來說,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核武器主要目的是用來威懾其他國家的,是用來自保的。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會願意把核武器用到實戰上,使用核武器的後果是任何人都承受不起的。雖然就算巴基斯坦現在也擁有了核武器,但是在面對印度的挑釁時,也是不可能直接拿起核武器來進行反擊的。而且巴基斯坦在常規軍事力量上時劣勢的,即使巴基斯坦和印度常年都處於戰亂之中,但是印度的常規軍事力量還是會更強一點。
巴基斯坦面對印度的挑釁看起來弱也和巴基斯坦的低調有關系。說到印度的話,我們常常都會說印度是開掛的民族,但是對巴基斯坦的印象好像就是被我們稱作巴鐵,知道巴基斯坦人對我們都很友好僅此而已。這也可以看出巴基斯坦的低調了。
『貳』 打敗它只需七至十天,巴基斯坦是怎樣惹怒印度的
因為巴基斯坦釋放孟買襲擊嫌犯惹怒印度。
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說,巴基斯坦不會接受印度將孟買恐怖襲擊嫌疑人轉移到印度的要求。庫雷希說,巴基斯坦與印度沒有引渡條約,因此巴基斯坦不會將涉嫌孟買恐怖襲擊的嫌疑人移交給印度。庫雷希說,巴基斯坦正面臨恐怖主義威脅,因此該地區應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以避免再次發生孟買等恐怖襲擊。他說,該地區以外的有關國家在緩和巴印關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與印度的關系改善不僅符合巴基斯坦的利益,也符合該地區的利益。庫雷希承認,孟買的恐怖襲擊導致巴印關系遭受挫折,兩國之間的例行聯合委員會對話被迫中止。目前,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緊張局勢有所緩解,但尚未完全恢復正常。巴基斯坦正在努力重啟聯合委員會的對話,以使巴印關系正常化。
『叄』 巴基斯坦為什麼報復印度
印度常在邊境挑釁巴基斯坦,無故襲擊其平民與百姓,終於迎來了猛烈的報復行動
由於印度始終固持己見,不斷在邊境對巴基斯坦玩偷襲,最近更是發動了好幾次沒有任何徵兆的炮擊行動,直接導致多位無故的民眾與軍人喪命,因此,忍印度已到極致的巴基斯坦決定就此事對印度加倍奉還,隨後巴基斯坦重炮果斷出擊,在印度的克什米爾防線展開了一波猛烈的報復,在被巴基斯坦的邊防軍一頓猛轟過後,印度罕見的選擇沉默,它真的膽怯了嗎?
可能是巴基斯坦的報復太過猛烈,一向驕橫的印度顯然是有些不太適應,雖然莫迪方面不可能是怕了,但有軍事專家認為印度之所以一直都在用局勢緊張來刺激民眾,關鍵一點就是因為印度國內的疫情遲遲沒有得到控制,很多民眾長期在家不能夠去打工賺取收入,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日漸高漲,而邊境沖突則能使得印度軍方轉移矛盾,較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印度始終一意孤行的想要在邊境製造軍事沖突,不僅不能使得自己從中受益,反而還可能會直接引發大規模戰爭,讓印度陷入內外交困,畢竟每天玩火,早晚有一天會不小心引火燒身。
『肆』 如何評價印巴再度邊境交火各有傷亡
1947年印巴分治後,兩國為爭奪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過兩次戰爭。印度認為,克什米爾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基斯坦則堅持克什米爾的歸屬應遵照克什米爾人的意願,通過全民公決解決。2003年,雙方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一帶達成停火協議,但此後雙方仍時常指責對方破壞停火協議。
印巴克什米爾問題由來已久,其本質根源在於英國殖民者在1947年「印巴分治」時種下的地緣政治隱患。從這一意義上說,印巴之間的沖突,其實是在為英國「退出」時埋下的釘子「買單」。
此次交火與過去不同之處在於近期的地區局勢背景。由於南亞地區近期緊張局勢升級,印巴之間的交火,無疑構成了寬前推動局勢的又一個因素,其背景超越了克什米爾問題本身,緩巧鬧涉及到印巴之間的整體博弈,乃至於整個南亞次大陸的格局發展。
印度的眼光並不僅限於陸地,還希望真正控制整個印度洋,掌控亞歐之間、東亞與中東非洲之間的聯絡通道,全面提升自身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這與其希望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目標也是想配套的。
在如此戰略思維的指導之下,印度對周邊地區四處伸手,也成為了一種必然。印度軍方最近聲稱要打「2.5場戰爭」,這不僅體現了其將周邊多個國家作為明確假想敵的心態,也體現了其對於自身能力認知的缺陷。
『伍』 巴基斯坦擊落印度戰機具體有什麼意義
F-104戰星輕型超音速戰斗機
印度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無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力量方面,總體實力都要強於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在空軍飛行員操作技術方面卻要強於印度數倍。在歷次印巴戰爭中,這一觀點就得到了有力的證實。
巴基斯坦曾經裝備了來自美國的F-104輕型超音速戰機,印度得知此消息後,一度感覺很是要命,國內當時沒有一款戰機可以與其相提並論,於是印度再次把目光瞄向了世界戰機,打算再次引進。為此印度考察了當時世界上三款戰機:法國幻影、俄羅斯米格-21以及包括巴基斯坦已經裝備的美國F-104戰星。
『陸』 巴基斯坦為什麼敢與印度打仗呢
巴基斯坦為什麼敢和印度作戰?因為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軍事實力都很一般,與平原不同的高原環境限制了雙方的正常軍事發揮,與其說是雙方交戰,不如說是雙方在玩小孩子過家家的游戲。細數雙方戰爭歷史,印巴雙方其實一直是半斤半兩,誰也奈何不了誰。
印度自從建國之後就一直試圖成為亞洲的霸主,在一戰二戰時期都沒受太多損失,並且一直跟隨英軍作戰的印度自視甚高,它一直看不起千瘡百孔的我國,對巴基斯坦更是視為盤中餐口中肉。大家都知道六二年我國的自衛反擊戰,可少有人知的是,自衛反擊戰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而是在印度對我國十幾年擅自侵略、之後更是大舉入侵的基礎之上。印度對我國尚且是如此,更不要說是比我國還要弱一些、小一些的巴基斯坦了。
:被印度陸軍打下來的印度直升飛機
『柒』 為什麼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的印度,在面對巴基斯坦時也不敢輕舉妄動呢
那倒不是,其實印度經常欺負巴基斯坦。只是打不了大仗而已。印度首都新德里距離邊境不到400公里,而巴基斯坦有核武器的。
簡單的說:巴基斯坦對印度的核威懾是有效的,印度不敢對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但巴基斯坦對印度的常規威懾能力較弱,印度並不忌憚侵犯巴基斯坦的主權,但也不敢於引發大規模的沖突。
舉個典型的例子,今年2月份印巴雙方在克什米爾發生軍事沖突,印度竟然敢於以12架幻影2000組成的大型機隊越境襲擊巴基斯坦,這種規模的軍事進攻在現在的世界上都是罕見。然而這么大規模的突然襲擊竟然遭受到了讓人感覺十分烏龍的失敗,而且巴基斯坦迅速的進行了有效的報復,最後印度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還製造了一場可笑的宣傳勝利。
也就是說,印度不怕跟巴基斯坦打一仗,但是打到這個程度它也就怕了,不敢再打了。也就是說,空軍出動到中隊的規模他們就占不到便宜了,再擴大沖突也不值得了。
從實力對比來說,印度的人口是巴基斯坦的六七倍,GDP是巴基斯坦的九倍,軍費是巴基斯坦的七八倍。國力差距十分懸殊,但是雙方的軍事力量差距就很小了。僅以空軍來說,印度擁有三代機300多架,而巴基斯坦是200多架,考慮到質量差距和中國對印度的牽制,雙方前線空軍的實力對比還真不一定誰強誰弱。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核武器上的實力半斤八兩,印度的核彈頭多一些,強一些。但是導彈部隊的實力事實上不如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導彈部隊的數量、質量和實際部署狀態都強於印度。然而地理條件決定了印巴雙方都沒有什麼戰略縱深,抗打擊能力都很弱。所以實際上是能夠確保相互摧毀的狀態。僅此一項就決定了雙方不可能發生大規模戰爭,特別是核戰爭。在印度家大業大的情況下,打大仗,哪怕是常規戰爭,吃虧的都顯然是印度。
由於印度在國力上有絕對優勢,他們不怕消耗,而巴基斯坦就耗不起,只要不打成大規模戰爭,同樣的損失,也是巴基斯坦更吃虧一些。所以,印度敢於主動挑事,甚至故意挑事,通過不斷的與巴基斯坦發生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來消耗巴基斯坦的國力。這一點和中國對越南的兩山輪戰是相似的。國力弱小的巴基斯坦一般只能忍了,但是一旦暴起反擊,印度反而不敢讓事態擴大。
說到印巴之間的威懾關系,就不得不說說中印之間的威懾關系。
中印之間賬面上的GDP差距大約四五倍,但實際的國力差距大約在十五到二十倍之間,空軍賬面上的實力差距大概在三四倍的樣子(中國的三代機大約在1100到1300之間),實際差距也遠遠不止了。所以中印之間的實際差距比印巴之間要大得多。中印之間還有很實際的地理阻隔,所以問題更加復雜。
中印之間的戰略核武器差距是徹底的壓倒性的,因為雙方之間存在兩到三代的技術性差距。雖然印度擁有核武器已經有二十年,但直到2019年的今天,印度的戰略導彈都沒有達到可以戰略值班的狀態。所有試射全部在昌迪普爾的發射基地的場坪上進行,沒有發射井,沒有移動發射車,沒有洞庫,甚至連野外預設陣地都沒有。它的核力量威懾巴基斯坦都很勉強,對於中國來說就跟朝鮮對美國的威懾是差不多的。更何況中國發展起來的導彈攔截能力,攔截印度還是綽綽有餘的,中國的常規導彈和隱形戰機部隊也有能力在開戰後幾個小時內把印度的核武器全部滅在地面上。
常規力量方面的差距略小,但是也足以稱得上是代差了。戰斗機方面,由於中國的有源相控陣和主動中距彈、高性能格鬥彈的迅速普及,現在蘇35在中國空軍和國產三代機相比都已經被認為是非常落後的了。在陣風成規模以前,他們的主力戰斗機蘇30MKI實際上已經是沒得打的了。加上體系建設的代差和規模上的巨大差距。可以認為常規戰爭,雙方同樣沒得打。
然而,中印都不能搬家。青藏高原給了印度幾乎無解的巨大優勢。中國對於印度在邊境上的小動作其實也沒有太多的辦法,除非下決心滅掉他們。這就給了印度冒險的勇氣。
前年的洞朗危機就是一個實際的例子。中國在西藏的陸軍只有三個旅,而且其中兩個還是輕裝的山地旅。而印度僅在東線就有四個軍。所以從一開始印度是想要撿便宜的,但是很快就發現撿不到便宜,因為東線全部四個軍加起來都是打不過解放軍一個機械化旅的。大部隊越境等於送死,所以大約兩三天之後印軍的大部隊就撤回了,留了一個排,四十幾個人象徵性的對峙。更能體現印度的恐懼心態的是,印度空軍戰斗機和機場數量雖然在當地具有絕對的數量優勢,但是仍然在對峙發生後緊急撤走了全部的三代機。可見真打起來是什麼下場,印度自己心裡也是有數的,陸軍還留了幾個人撐場面,空軍真的是連面子都不要了。印度又怕死,又不願撤,除了面子實在掛不住之外。他們也在賭,賭中國在這么邊遠的地區耗不起,而且機械化部隊也不可能越過喜馬拉雅山。一直到新疆的部隊調入西線,他們才完全撤回。由於西線的地形較為平坦,有利於機械化部隊的機動作戰,而且有巴基斯坦的配合,有兩三個旅就足以一舉擊穿印度的防禦縱深的,這才是最後讓他們害怕的。當然最終印度是虧到姥姥家了。不用看西方媒體替印度吹牛,洞朗危機產生了兩個後果,直接後果就是中國在當地實現了實際控制,間接後果就是加劇了不丹和尼泊爾脫離印度的傾向。小弟們都看出來了,老大吃相太難看,但是又打不過中國,那還不趕緊想辦法換隊伍?這才是最重要的。有人說中國丟臉了,但實際上中國在西方媒體上從來就沒有面子可言,印度在尼泊爾和不丹這兩個傀儡國當中丟的臉才是真的丟臉。不僅如此,這兩年還可以看到除了巴基斯坦這個傳統盟友之外,孟加拉、斯里蘭卡和緬甸軍隊都在迅速的中械化。這一切與印度在南亞的控制力迅速下降都是息息相關的。未來通過這些國家封死印度東西南三個方向的海岸都是可能的。
洞朗危機體現的就是印度實力的極限,他們在邊境挑事最多就到連一級的沖突。東線達到營一級我們就吃不了虧,就算東線打不過去,自保也是沒有問題,再說還可以從西線找回來。
但是中印沖突和印巴沖突又有本質的不同。印度在與巴基斯坦的沖突中雖然吃了虧,但是國力優勢明顯,所以後續是巴基斯坦主動求和,而印度卻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繼續挑事,因為他們通過沖突也測出了巴基斯坦的底線。而在洞朗方向,中國雖然給了印度一個台階下,但還是在當地建立了永久性哨所,印度方面是根本不提這茬的;不丹被控製得很嚴,但是他們的不滿仍然通過各種渠道捅到了國際上,只不過被西方媒體刻意忽略;本來被印度控製得死死的尼泊爾這幾年局面已經越來越控制不住,印度也不敢公開鎮壓。在洞朗吃的虧也就成了啞巴虧。可以想像,印巴沖突未來會連續不斷,印度會在一定限度內不斷的蠶食巴基斯坦的利益。而中印沖突則會被壓縮在一個更小的規模上,他們會不斷的刷存在,會不斷的搞點小動作,但是規模上也就到此為止了,也不會敢於真正觸碰中國的利益,當然已經佔了的東西也不會退回來。
『捌』 邊境突然傳出巨響,印軍機接連被擊落,印方如何回應
邊境突然傳出巨響,印軍機接連被擊落,印方是這樣回應的,會不斷擴充兵力,大量的購買先進武器,並不打算緩和邊境沖突。不得不說,印度如今在和平的路上是越走越遠了,印度幾乎和所有的邊境國家都有爭端。而且,印度屬於實力不強,卻硬要和邊境國一較高下的類型。如今,印度士兵在高地因為嚴寒而被動撤退,印度的軍機在巴基斯坦境內被擊落。種種跡象表明印度的軍力不容樂觀,就在這種情況下,印度還是抱著幻想,聲稱要大量購置武器。
任何國家的領土和主權都是不容侵犯的,還是不要肆意妄為的好,和平才是主旋律,共贏發展才是符合歷史潮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