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進軍火星

印度為什麼進軍火星

發布時間:2023-06-11 12:53:12

A. 為什麼印度都能去得了火星,但卻沒能登陸月球

2013年,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發射了曼加里安號火星軌道飛行器任務。大約10個月後,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這是繼美國、俄羅斯和歐洲之後第四個成功探索火星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同時成功探索火星的國家。火星比月球離地球遠得多。火星與地球的平均距離可達2.25億公里,最近的距離為5460萬公里,而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僅為38萬公里。既然火星可以走這么遠,卻沒能登上月球呢?

1、印度火星探測器並未在火星上著陸

印度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只是一個繞火星旋轉的軌道飛行器。從世界上所有國家來看,登陸火星的成功率約為40%,其中美國宇航局的成功率最高,7次登陸中只有一次失敗。最成功的是去年年底登陸火星的「洞察號」。從月球車2號著陸器的情況來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可能沒有這樣的技術來實現在火星上的軟著陸。

人類對於天體的探索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但是火星的探索登陸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之處,我們不應該氣餒,應該越戰越勇,繼續前進。

B. 登月失敗卻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印度這是什麼操作

2013年印度向火星成功發送了一架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不僅成本只有7300萬美元,同時它也是亞洲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 但是為什麼印度沒有成功登錄離我們更近的月球,反而成功向火星軌道發射了探測器呢?

網友們可能經常會看到印度說:「我們再不努力,上海就要趕上孟買了。」在航天上也一樣,經常能看到印度人說:「中國航天快趕上印度了」。我們提到印度時總是一片歡快的氣氛,但是提到印度航天,你很難解釋它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你說它不強吧,它的一箭104星被網友們吹了好幾年;你說它強吧,發射的104星總重量僅一噸多重,且並沒任何實際意義,最重要的分配器還是購買荷蘭的設備。雖然從一箭104星的發射中,我們無法得出印度的航天實力的具體結論,但是能看出它們國家「一輛摩托車能裝一個營」的觀念是刻進DNA里的。

印度其實有發射過月球探測器,也成功飛上了天,只是沒多久就失聯,然後就沒然後了。在2016年還出過這樣一條信息,印度說發現自家境內上空有兩架我們的偵察機,然後向我們強烈抗議。我國表示我們並沒有發射過什麼偵察機,你要是覺得不爽就把它打下來,印度人接著抗議說太高了打不到, 最後請了天文學家和航天學家一起過來研究,發現它們所謂的偵察機其實是木星和金星。

雖然吐槽了這么多,但還是要承認印度的航天實力確實可圈可點。2013年發射的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不僅是亞洲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第二年還獲得「時代」周刊最佳發明獎,甚至被稱為超智能航天器。 人類向火星發射過51次探測器,只有21次成功,可見難度之大。 美蘇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都是以失敗告終,而印度的第一次嘗試就發射成功,也能反映出印度的航天實力;而且印度火箭的商業化做得非常好,同許多國家都有過發射合作,並且在全球被稱為性價比最高的航天企業。

但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明明月球離地球最近,為什麼印度登月失敗,但卻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國家呢?

能夠成功發射登月探測器的國家,目前只有前毛熊,老美,和中國,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首先拋開火箭和探測器本身的技術問題,光是選擇登陸點就成為了是否能夠順利登月的一個難點。登月的只是登陸艙,飛船本身還要在太空中飛行,選擇登陸時機就是一個巨大挑戰。登陸艙向月球飛過去的時候是以極快的速度沖刺,這時候使用的是深空網路,一旦和地球溝通不暢或者網路故障,導致數據傳輸固執,就會使發動機關機。 出現無法掃描月球表面甚至可能就出現遇到岩石,和隕石坑等情況。登月三步工作中的「繞、落、回」,每一項都能難倒了一大片國家。

接著還要選擇著陸方式,也就是軟著陸或硬著陸。軟著陸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著陸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讓探測器以完美的狀態著陸到月球表面,但是需要地面控制人員有著精準的操作能力,登陸器的設計的可靠性同樣很重要。硬著陸就是登陸器在降落的過程中,不考慮建設問題,但是因為有一定沖擊力,所以對登陸器本身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這還只是登月的過程,返回地球還要面臨更多難點。總之,一兩句話完全沒有辦法說清楚登月的難度之大,但是日本曾經發射了一顆叫隼鳥號的小行星探測器,到距離地球將近1億公里外的小行星進行采樣,並且成功返回,然而經過十幾年的嘗試和研究, 仍然無法完成登月探測器工作,光這點就能證明探測器登月的難度了吧。

另外,火星有著「探測器墳場」的稱號,別說登陸火星,光是能進入火星軌道就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老美上世紀就能登月,但是對它來說登陸火星的成功率仍然不足60%,其中限制登陸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是否能成功進入火星軌道。

首先,向火星發射衛星探測器每26個月才有一次窗口期,還沒發射就有這么苛刻的發射條件; 而且火星距離地球有4億公里的距離,而月球僅僅距離地球39萬公里而已,這要求向火星發射的衛星探測器性能更高。 此外,還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不僅要擺脫地球的引力,還要擺脫太陽的引力,這是能否進入火星軌道的先決條件。同時還要進行數次變軌讓火星引力能捕捉到,但是由於和地球並不在一個平面,軌道設計同樣是一個巨大難題,更別提中間還要數次變軌。

由於距離實在太遠,火星和地球之間的傳輸信號延遲長達22分鍾,如何能夠有效控制探測器已經不重要了,能否自主變軌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有很多探測器都是在這里失敗的。此前大毛搭載著我們的 「螢火1號」探測器火箭,就是在最後變軌過程中失敗的。

兩項工程哪怕對於中美這種航天強國都是困難重重,對於印度來說難度更大。雖然印度已經成功向火星發射過探測器,並且放出豪言要在兩年內發射登陸器登陸月球,但是以印度人好大喜功的本性,這種話聽聽就行了。雖然發射衛星探測器到火星軌道難度很大,但其實探測器登月的難度更大,以印度現在的技術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2019年印度發射的「月球2號」著陸器在繞月球一周准備著陸時失聯。月球探測器有「繞」「落」「回」三個步驟,第一步繞完成得都不成功,更何況後面兩項工作呢?

印度的航天技術看似在第二梯隊, 但是實際上他們的航天設備基本上和他們整個國家大部分產品一樣屬於「萬國造」, 單憑他們自己的技術想實現探測器成功登月就有些天方夜譚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印度的航天器實在太便宜了。 我們有句老話叫做「一分錢一分貨」,「月球2號」的價格實在太低了,是全球最便宜的登陸探測器,僅僅1.42億美元,這個價格並不足以讓它克服可能會遇到的障礙 。而印度航天的性價比高,僅僅只能體現在火箭發射衛星的項目上,在探月工程中想靠低價投機取巧只有失敗的結果。

另外,印度人非常好面子,探測器登月只是面子工程,是為了「莫老仙」而著急發射的。在看到以前各方面都不如它的中國,在航天工程上的成就,印度明顯是著急了,也不管技術是否成熟,設備是否可靠就火急火燎地發射了。 這種行為本就是欲速則不達,脫離實際理論,冒冒失失地進行這種嚴謹的工作,失敗是必然的。 同時好大喜功的本質,讓他們很難在設計之初就預料到可能會發生的設備故障,在實際工作中必然會缺少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印度如果想要成功登月,必須要深刻反思,首先登月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是要和隔壁大國一較高下,還是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可能登月難度仍然會加大 。雖然印度可以從各個國家獲得關鍵性設備技術,但是萬國造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而且很多設備如果沒有配套,或者不兼容一定會在關鍵時候發生故障,所以發展自己國家的自主產品才是最正確的。

同時,航天是一項長期工程,耗資巨大,需要有長期切實的計劃,不應該總是在航天上搞廉價產品,性價比並不能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投入和產出始終是成正比的,加大投入才是保證成功的基礎。

航天是整個人類共同的成就,雖然經常吐槽印度的航天工程,但是仍然希望印度可以向中國一樣,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我國2004年正式成立的「嫦娥工程」,距今17年的時間里在每個關鍵節點,我國的航天人都按時而且圓滿地完成了每一步計劃。

和印度不同的是,我國在航天事業中從來沒有過假大空 ,中國人的務實精神在航天事業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印度應該引以為戒,徹底結束一直以來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 。現在我們國家是全球唯一可以自主建造空間站的國家,但是我們仍然牢牢按照計劃做好每一步工作,這也是印度欠缺的,更是印度應該加緊學習的。

C. 印度是如何怎麼把「曼加里安」號探測器送到火星的

印度很早就實現了火星探測任務,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火星探測技術的國家,最大限度地展現了印度航空業的強大實力。據報道,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便宜的火星探測項目,該項目從建立到完成的總成本約為 7300萬美元,與數以億計的好萊塢電影相比,這個數字似乎很難擺到桌面上,當然,在印度如此廉價的一個項目背後有許多原因, 測試數量少,設備功能單一以及科研人員工資的扣除是主要因素之一。

對此,網民開玩笑說,當時印度所謂的火星探測器,也許只是向火星扔一塊石頭。當然,早在 7 月的時候,印度他們這個國家,就已經率先實現了火星探測,這一點確實是值得我們認可的,但是很明顯,新德里的態度和中國的態度是有本質區別的,總的來說,印度追求好的,而我們更追求完美。

D. 印度火箭技術很強大嗎 為什麼我國一直因為火箭技術在火星探測上受阻,印度卻宣布要進行火星探測了

中國的液體火箭技術非常強,印度的固體火箭技術強,這是由於兩國維度、溫度不同導致的。

印度的固體火箭燃料搞得不錯。因為它是低緯度地區,利用地球自轉可以節省一些燃料,但是它天熱,加註時液氧極易揮發,火箭待機過久非常危險。液氫液氧必須處於超低溫狀態,在熱帶使用成本高。所以它的導彈在發射台待機時間短,以至於檢測等各項工作的時間都受到限制,逼得它必須研製固體燃料。「烈火」、「大地」導彈都是固體的,運載火箭也都是固體的。而中國的「長征」系列連助推器都是液體的,這就是固體燃料方面的差距。你看印度的火箭都特別細長,因為它用這么多固體燃料就夠了。液體火箭一般要搞得較粗,因為液氧用一部分後,剩下的會晃動,產生很多穩定性問題。所以要短粗以降低重心。

固體燃料表面看並不復雜。一部分是過氯酸氨,這是氧化劑。另一部分是改型的烴基橡膠,一般為端羥基聚丁二烯,它是一種粘合劑和緩燃劑,還有就是鋁粉。這三種東西裡面有很多竅門。比如燃燒速度越快,單位時間產生的氣體就越多。再如,燃料顆粒和固體鑄型內腔的形狀都很復雜,一般我們知道裡面像菊花一樣的內腔是空的,這樣燃燒面較大。固體推進劑中有一些助劑,起著多種多樣的作用,大多屬技術訣竅,要花大量時間和試驗才能調制出來,有些類似石化工業中的催化劑。計算這個腔體截面積的公式也牽扯大量課題。固體推進劑的水平反映一個國家化工的最高水平。沒有卓越的領軍化學家,特別是高分子化學家、催化劑專家、燃燒理化專家和化學工程專家(否則研究出來也未必能大規模生產),沒有長年的大量實驗數據,沒有豐富的經驗積累,指望短時間的突擊是很困難的。如果把固體推進劑突破,會帶動中國整個精細化工、火炸葯化工、人造橡膠等。晶元是拉動電子工業,復合材料是拉動高分子合成化工等,渦輪葉片是全面拉動冶金工業和應用物理學。

E. 印度航空水平差,為什麼能夠一箭多星甚至發射探測器到火星呢

2014年9月24日,印度火星軌道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老厲害了,是全球首個第一次嘗試便成功入軌的國家。

我國之前有過一次火星 探索 計劃,但是搭乘的是俄羅斯的火箭,後來變軌失敗沒過去。

如果這是「看誰飛得遠誰就贏的比賽」,那麼很顯然印度贏了。

印度還有一箭104星的成就,如果這是「看誰帶的包裹多誰就贏的比賽」,那麼也是印度贏了。

但是如果比較「誰家火箭運載能力大誰就贏的比賽」,那麼很抱歉,印度最厲害的火箭相當於我們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水平,運載能力和我國長征二號捆相當,後者於1990年7月首次成功發射,於1995年退役。印度目前最大運載能力是近地軌道10噸;我們的長征五號是近地軌道25噸;美國剛發射的獵鷹重型是60噸;美國的土星五號是近地軌道120噸。

哦對了,補充一下,雖然人家運載能力低,但是人家起飛重量大,基本上全球頂尖了。也就是說,大塊頭,小力氣。

這么比,我們的確落後美國幾十年,印度嘛,呵呵。

哎?運載能力是啥,不是飛得越遠越厲害嗎?你要這么比,那麼美國的大力神運載火箭把旅行者一號早就飛過冥王星了,幾百年以內估計美國都是完勝的狀態。

而送旅行者一號飛那麼遠的大力神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概只有13噸。換個說法,我們要想把印度發射的那堆跟磚頭塊一樣大小的衛星呼啦啦送到火星,也做得到。但是沒啥意義,既浪費錢也打亂了計劃。

而且印度至今沒有自己的載人航天,沒自己的空間站,也沒有自己的登月。原因就是沒錢,錢都去哪了?當然花在「看誰飛得遠,看誰帶的包裹多誰就贏的比賽」啦。

不過話說回來,印度的確有很大的優勢,他的技術來源很廣泛,基本可以吸收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所以只要印度經濟跟上來,有錢了,那麼是非常有能力超過我們的。這不是么,最近人家說要玩太空梭了。

印度航天 科技 水平並不算差,前兩年創下了一枚火箭發射104顆衛星的記錄,打破了俄羅斯之前保持的37星的記錄,在未來也可能成為他們的一個特色。

說起印度一般人印象可能不怎麼好,實際上很多牛人也確實覺得印度不怎麼好,他們至今沒有統一度量衡,工業化基礎薄弱,很多裝備主要靠進口,國內環境還比較混亂。但印度與西方國家關系還可以,很多設備造不出來卻可以買回來。航天 科技 的發展,與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是分不開的,印度雖然完成了一些成就,但以後航天 科技 的發展個人不大看好。

印度目前有能力自行發射衛星、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航天實力是不錯的。一箭104星很厲害,不過實際上只是發射了一枚700多公斤的主衛星,其他103枚衛星加起來也就600多公斤,是很小的衛星。這對以後印度商業航天發射有一定的幫助,畢竟不是所有公司都需要功能多樣體積龐大的衛星,一箭多星發射「納米衛星」技術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工業基礎的薄弱很大的限制了印度航天的發展,印度最大的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0噸,我國長征五號目前是25噸,是現役世界第二(或第三記不大清楚了),但是印度運載火箭的起飛質量卻快趕上我國長征五號了,也就是說印度的火箭很笨重,塊頭大力氣小。這就是整體技術水平和工業化基礎不足的體現。

印度之所以有時叫開掛民族,似乎一直對這個稱呼情有獨鍾。開掛民族有時候真的會做出許多讓世界驚掉下巴的事。

所謂一箭多星,是指航天火箭發射時一起攜帶多顆衛星。一箭多星的發射運用,打破了傳統一箭一星的傳統,是一種高效的,大大節省經濟的發射方式。 。一箭多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運載火箭能力的提高,標志著分導核彈頭、發射技術和火箭與衛星分離技術上的新突破。目前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並不多,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等幾個國家。

2017年2月15日,印度一箭多星打破俄羅斯創下的37顆衛星世界記錄,打破中國2015年一箭20顆衛星亞洲記錄,為104顆,目前世界最多記錄。

其實,印度能一箭發射104顆,並不能說明印度在航天領域就超越了我們老牌大國。

說出來大家可能會笑,印度一箭104顆衛星, 雖然衛星數量非常多,但實際上那麼多衛星加起來總重僅有1.38噸,要知道我們的天宮一號就重達8噸,這些衛星中只有三顆是自主研發,其它都是來自國外。

其中最大的一顆是印度自主研發的遙感衛星,重量700多千克,其它的衛星都屬於幾十千克甚至幾千克大小的微小型商用衛星。有網友戲稱,印度的衛星就像些玩具。

所以印度目前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重型運載火箭,但不可否認的是,開掛民族在多彈頭分導上還是比較牛的。

要是把我們的天宮一號質量全部換算成這些小型衛星。那麼我們可以發射它最起碼六倍數量的衛星。數量多並不代表就領先世界。水分含量太多。

科學疑惑篇@ 印度航空發展情況怎麼樣?
從1963年印度建立發射場,到1967年印度發射第一顆衛星,再到1968年印度建立空間研究組織!印度這個被譽為開掛的民族,在上世紀對航空的發展就非常的迅速與強勁!雖然早前多數衛星的發射都是由美國,歐洲國家等代為發射,但是印度也確實在一些領域默默趕超著各國!比如2013年印度成功火星探測衛星,以及2017年成功發射了一枚"一箭104星"火箭,也是震驚了不少國家哈!

在這里解釋一下什麼是"一箭104星"火箭?簡單地說就是發射一枚運載了104顆衛星的火箭!此前的記錄還只是由俄羅斯保持的"一箭37星"!印度直接運載104顆!還有印度居然可以發射火星探測器?要知道絕大數國家都還沒敢嘗試!

那麼可不可以說印度的航空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了呢?

科學解疑篇@ 印度航空 科技 水平整體怎麼樣?為何能夠發射火星探測器和一箭多星?
先說說印度的"一箭104星"情況!當年印度發射的一箭多星,攜帶的是一顆印度自己的重達700多公斤的衛星和103顆共計664公斤的納米衛星,印度本身只有3顆,美國多達96顆,其它是別國衛星!國際空間專家表示發射一箭多星能夠節約一大半的運載費用等等!而且這種技術也被一些國家認為是沒必要的做法!

因為一箭多星技術相對而言是比較低的,而且運載能力也低,火箭推力也低!我國專家曾經表示過這種技術運載的推力只有1.5噸而已,涉及多星分離,只要不發生碰撞就可以了!而且印度利用這種技術給外太空製造了很多的"太空垃圾"!換句話說就是,印度發射的很多衛星似乎不都是有用的!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競爭而為之的做法!我個人認為不是很提倡!

如果以低廉節儉的角度去看印度航空,那麼確實能夠做到以低於其它國家60%左右的價格運載衛星!但其實這也是印度國內勞動力太過於廉價而導致的!其實我們國家也具備這樣的技術,只是沒必要運用而已!畢竟我國外太空空間站已經有相當規模,沒必要運用這種小規模,低運載的方式去應對火箭的發射!

而且印度有很多航天領域的技術是依靠美國,歐洲等國家的(以及上面提及的火星探測器也是),並非自家技術,所以和中國的獨立自主相比弱太多了,只是印度啊三喜歡炫耀而已!我國比較低調,默默發展!

所以綜上,印度沒有全球定位,沒有大推力火箭,更沒有載人航天等等!所以最多隻能算是國際第二階梯的航天領域國家,比起第一階梯的中國,美國,俄羅斯!

科學科普篇@ 關於航空的知識:

1丶航空與航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航空是指人類在地球大氣層內的飛行活動,主要運載工具為飛機。航天指人類在地球大氣層以外太空中的飛行活動,主要運載工是為火箭、太空梭等。

2丶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包括導彈)製造,比反復多次重復使用的飛機製造要相對容易些。

3丶印度在航天領域為二流國家,在航空領域屬不入流的國家。

科學家早就說了,我們的航天 科技 水平,和世界頂級水平還差20年。換句話說,國足水平也差不多。我們音樂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歌曲,落後標榜20年,我們的電影和好萊塢電影還差20年。我們的頂級大學和世界頂級名校還差多少年?

說明一箭多星並不是什麼多牛逼的技術,基本上能發射衛星的都會,至於發射探測器到火星,難點在於遠程測控,這個問題美國幫他解決了,其他工作,就和發射一個普通衛星差不多,並沒有很大的難度

這個問題不能只看錶面。雖然能一箭多星,那也要看成功率,你發個幾十次,難道不能成功一兩次嗎?只吹那成功的一兩次,那些失敗的呢?

再說發射探測器去火星,我覺得,外表意義多過實在意義,沒什麼用,只能騙騙國內民眾,浪費錢財!

人家的水平哪裡差?差在哪裡?你從新聞上看到的嗎?

F. 為什麼印度去得了火星卻飛不上月球

因為印度的航天發展還欠火候,那次火星之旅或許僅僅是印美良好國際關系的證明。


一、印度的火星探測器雖然進入火星軌道,但登陸失敗。


印度對火星、月球的探索行動,呈現出一種“高開低走”的態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印度缺乏自主研發力量,不能腳踏實地去自力更生,最後只能淪為停滯不前的“廢物”,白白浪費民脂民膏不說,還會不斷損害國際聲譽。了解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社會普遍擁有過於樂觀、自負的心態,讓他們習慣不勞而獲,無論什麼重量級的軍事設備,想要擁有就只會掏錢到其他國家買。

在它的航天事業發展中,依然如此。可是作為科技第一強國的美國,出於自身利益,也不會將科學技術傾囊相授啊!先完成月球登陸再實現火星探索,這樣才能真正彰顯印度航天事業的進步,去得了火星到不了月球的迷惑行為只能證明印度外強中干,印度的航天發展還得繼續加油。

G. 印度為什麼比中國先登陸火星

印度能在中國之前向火星發射探測衛星不能代表技術成熟。

在火星探測方面,印度強在時間早七年,但也僅僅是時間早,技術含量並不高。Mangalyaan的重量只有1.35噸,屬於小型探測器,而且只能繞火星運行,並不能夠著陸;而天問一號重約5噸,能登陸巡視進行科研探測。

除此之外,Mangalyaan發射成功也實屬僥幸。印度的發射模式與其他國家不同,由於其火箭技術比較落後,推力不足,以至於探測器升空後,速度達不到要求,只好啟動探測器上助推器加速,在地球軌道上多繞了幾個圈後,才成功奔向火星。

印度能夠上火星,國外支持的力度是很大的。曼加里安號雖然號稱1.3噸,但是由於火箭不足以打到火星軌道,所以攜帶了大量的燃料,依靠自身的燃料飛向火星,所以凈重只有450kg左右。

它的設備和測控都高度依賴外國,尤其是美國的支持。其實月船1號也是這個路數,印度月船號發現月球上水冰的論文還是美國人發表的。印度自己的測控能力連月球都保障不了,更不用說火星了。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進軍火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沒有黑胡椒醬怎麼做義大利面 瀏覽:395
中國最大的四角樓建築群在哪裡 瀏覽:36
中國為什麼根域名伺服器 瀏覽:437
印尼的身份證怎麼看 瀏覽:569
中國扁鍬幼蟲期有多久 瀏覽:260
印尼煤出口量多少 瀏覽:475
去越南住青旅怎麼住 瀏覽:260
新型冠狀病毒面前中國如何應對 瀏覽:239
中國有多少種武術 瀏覽:438
伊朗的邊境是什麼樣的 瀏覽:563
印度人怎麼吃草魚 瀏覽:118
美國和伊朗之間發生了什麼矛盾 瀏覽:902
越南人怎麼評論本國大學水平 瀏覽:320
中國對印度提供哪些幫助 瀏覽:281
中國人怎麼稱呼日本 瀏覽:280
英國產的羅德手錶多少錢 瀏覽:516
伊朗杯為什麼叫新娘杯 瀏覽:282
印度在江蘇哪個省 瀏覽:982
越南有多少種越南語 瀏覽:414
印尼母豆咖啡多少克一包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