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不是吃素嗎為什麼胖子那麼多呢
首先,印度人的確普遍吃素,平均肉類消費水平在全球僅高於孟加拉國而已,胖不胖跟吃不吃素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
其次,按照《柳葉刀》公布的數據,印度的肥胖率僅為5%,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僅高於肥胖率3.4%的日本,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相反,印度有46%的人口營養不良,身高與體重均低於正常數值。
當然,因為印度本身的人口基數非常大,即便比例很低,但印度的胖子人口數量仍舊超過七千萬,位居全球前列。
印度人吃素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印度教的影響,印度人並不吃牛肉,與此同時也很少聽說印度人吃羊肉或者豬肉,而事實上印度人確實很少吃肉。 目前,印度國內純粹的食素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在40%以上,如果再加上經常吃素極少吃肉的人群,那麼比例能夠接近75%,這個比例相當驚人 。
僅佔印度總人口一成半左右的穆斯林,會經常食用羊肉, 而大多數的印度人,不吃牛肉的同時也幾乎不吃羊肉、豬肉之類的國際主流肉類,在印度,人們主要獲取的動物蛋白來自於雞肉和魚類,還有其他的水產品。
在印度教傳統文化中,認為吃肉是不潔的,會帶來業報, 種姓制度之下,越是高種姓或者地位越高的人越是純粹的吃素,而低種姓群體也並不會經常吃肉,一是因為吃不起肉,二是因為印度人認為吃肉會帶來罪,會導致來世無法轉世成人而淪為動物,所以印度的低種姓群體也會經常吃素,希望祈求福報。
印度的大小城市,幾乎都有完全提供素食的餐廳,甚至印度城市的住宅區,純粹的吃素人口與非吃素人口的居住區域也是分開的, 在印度,吃素不僅是一種習慣,一種文化傳統的延續,更加是一種地位與身份的象徵,印度的富人認為吃素象徵著 健康 與高貴,而印度的窮人認為吃素能夠為來生積累福報與幸運。
整體來說,印度大多數人吃不飽近幾年,印度一舉超過傳統的稻米出口大戶泰國與越南,連續蟬聯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寶座,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印度一邊在大規模出口稻米,另一邊國內的飢餓情況越來越重。
由於印度的土地大多私有,絕大多數的印度農民辛勤勞作卻無法完全擁有處置生產的糧食,而糧食的處置權在擁有土地的少數高種姓群體的手中,加之印度的糧食價格遠遠低於國際糧食價格,擁有大多數土地的高種姓自然選擇將糧食出口 。
印度的農民,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都來自於土地,甚至是唯一的經濟來源,而他們為了換取必要的生活生產物資,只能用有限的糧食交換,這么一來,那麼手中的糧食數量就會相對減少很多,無奈之下,很多的印度農民只能勒緊褲腰帶。
正因如此,印度真實的情況是,有相當一大部分人處於吃不飽、營養不良的狀態,按照不完全統計,印度五歲以下的兒童與育齡婦女之中,超過一半都貧血,印度16到35歲的青壯年人口之中,有過半體重和身高發育低於正常水平 , 可以說,印度大部分人非但不胖,反而體重過輕營養不良,處於完全相反的狀態 。
印度真正胖的是富人還有士兵由於生活條件的巨大差異,佔印度人口大多數的窮人處於吃不飽的狀態,可印度的富人當中有很多卻營養過剩,而印度主要的肥胖人群,也來自於富有的群體。
雖然印度的富人大多是吃素的高種姓,但他們的生活條件優渥,油脂、乳類蛋白和糖類攝入量都非常高,而這些都是很容易發胖的高熱量食物。
除了富人之外,印度的士兵尤其是有一定職位的士官都是比較胖的。印度的財力雖說捉襟見肘相當缺錢,但在購買裝備建設軍力這方面印度倒是不遺餘力。印度的士兵群體的飲食條件遠遠好於印度的普通人,加上訓練不足等緣故,印度軍中的肥胖率非常高 。
虛榮之心,印度的窮人另類增肥正常來說,影響胖瘦的主要因素,並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飲食結構與是否暴飲暴食。在印度,長得胖不胖被視作反應生活水平高低的最直觀標准,而印度有些窮人,為了讓自己看上去「生活條件好一些」,所以就採取了很多稀奇古怪的辦法。
比如,印度有些窮人,會經常直接喝黃油,這么做的確會使得人在短時間內迅速長胖,印度人雖然極少吃肉,但乳類消費量位居亞洲頂級水平。
此外,有些地方的印度飲食為了保證熱量充足,往往多油炸類食物,而且會加很多的糖,這些食物過度攝入會使得人短期內處於一種另類的肥胖狀態,尤其是腹部,這也是為何很多印度人身上其他地方很瘦,可卻有個挺大的肚子。
我們從媒體報道中發現,印度軍隊中確實有許多肥胖者。
印度軍隊中確實有很多胖子。這在印度軍隊中很常見。那麼,為什麼在印度軍隊中有那麼多胖子?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它是由兵役制度造成的。印度實行徵聘制度和服役年限:士兵為17年,中士為21至28年,低級委任官(海軍和空軍的准尉)為26至33年。
其次,由於宗教禁忌,印度通常不吃牛肉和豬肉,因此它們主要是素食主義者。他們主要吃咖喱飯,煎餅,各種混合湯和許多碳水化合物。此外,盡管印度的軍事支出占很大比例,但印度的軍事支出主要用於從發達國家購買武器,實際上很少使用士兵。該國貧窮,軍事支出低。目前,印度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為1983美元,居世界第139位。印度人喜歡吃咖喱,而印度教徒也提倡素食主義,多吃米飯。有條件的印度人在進食後喜歡喝碳酸飲料,因此,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印度人容易浮腫。
印度人的血統比較復雜,但是許多人的白人血統更高,這種種族在中年時期更容易發胖。歐美白人的肥胖率很高,而實際上,普通的印度士兵相對 健康 ,身體強壯。
印度是世界上的一個主要國家,擁有130萬士兵,其中113萬為陸軍,12萬為空軍,5萬多名海軍。肥胖占軍事人員的大多數。
印度士兵受到宗教信仰體系的限制。他們不吃豬肉和牛肉。他們每天吃三餐麵包,咖喱,米飯和混合湯,如果吃純麵食,他們往往會發胖。
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暴飲暴食,特別是如果您晚上進食太晚,很容易使胃部長大。在與印度人打交道的那些年裡,我吃了很多印度菜,養成了那種不規律的習慣,根據印度自己的數據,超過三分之一的印度軍隊患有與肥胖有關的不同程度的並發症。可以說這個比例很高。
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家,主要是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教。印度教徒將牛視為神
按照常識,經常吃肉的人會發胖。印度人既不吃牛肉也不吃豬肉,那麼為什麼他們發胖呢?
印度軍隊主要使用咖喱湯和面條。還有很多糖和碳水化合物,它們很容易使人發胖。
因為印度軍隊的肉很少,所以它主要食用高蛋白食物來彌補肉的不足。
印度士兵的體重增加並不是因為食物豐富,而是因為營養不足。
盡管印度每年的軍事開支約為711億美元,但印度和軍隊擁有120萬現役軍人。此外,印度的錢中有相當一部分用於購買軍事裝備,而用於印度官兵的錢將很少。 軍隊中仍然存在大量腐敗,士兵吃不到肉,只能吃很多的碳水化合物。印度軍官中肥胖的比例很高。
在印度軍隊中,為什麼會有這么多胖子,尤其是高比例的軍官,這是有原因的。印度軍隊的軍官通常由高種姓擔任。這些人享有特權,飲食良好,不運動。
印度的兵役系統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他們的國民以服兵役為職業。普通士兵的服役期為17年,軍官的服役期可以更長,可以服役的年齡可達50或60歲。
但是,印度軍方採取的措施收效甚微。印度士兵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臟病,其次是自殺。
許多人可能認為印度軍隊的食物很好,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印度,官兵不能一起吃飯。印度官兵一起吃飯是一種恥辱。
那些認為印度士兵吃得好的人的確是錯誤的,但是印度軍官的確吃得過飽,因為他們可以自己煮飯,扣士兵的薪水。
從根本上說,印度高度依賴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並且不十分重視士兵士氣的培養。大多數印度軍隊主要是素食主義者,主要是咖喱飯和一些炸面。盡管這些食物實際上聽起來很簡單,但它們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除了飲食外,印度軍隊也缺乏訓練。如果仔細觀察,您會發現印度的退伍軍人和軍官越多,越胖並且越嚴重。
第一,油脂太多。
第二,人種問題。
第三,富人不運動。
第四,印度主要是瘦子。但屬於大高個。
首先,由於不吃肉,印度人必須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身體能量
幾位印度同事。盡管他們不吃肉,但他們很少吃蔬菜。
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將被轉化為糖原,糖原將被轉化為脂肪,這是它們肥胖的根源。
每天吃高糖,高油和高熱量的東西,不發胖很奇怪!
印度比中國人更愛喝茶,但他們不喝純茶。他們喝加半杯糖的奶茶。真的好恐怖我們單位的印度同事是三男兩女。公司每天為他提供四餐:早餐,早茶,中餐和下午茶。他們喝得最多的是加半杯糖的奶茶。印度人飲食不規律。一日三餐的時間太隨意了。與我們相對固定的時間不同,印度人通常在下午三點或四點吃午餐,然後晚餐時間通常會延遲到晚上十點。
印度士兵肥胖的一個原因是缺乏軍事訓練。如果嚴格的軍事訓練,無論吃多少,都會消耗掉,不會有那麼多胖子。印度軍方還意識到,肥胖的軍人不利於戰鬥力。它還採取了一些強制性措施。身體評估每年進行一次。印度軍隊每天提供最多的油炸食品。無論是蔬菜還是肉類菜餚,都將在平鍋中將其油炸。這將使士兵感到飽而少吃些食物。印度實行招聘制度。普通士兵的服役期為17年,中士官長的服役期為21至28年。
大多數普通士兵在能夠進行有效的訓練後仍可以保持相對良好的身體狀況,但是一旦缺乏有效的訓練,再加上通常不 健康 的飲食,就很難考慮不發胖。
特別是印度軍隊中的士官。當他們是普通士兵時,他們仍然可以通過訓練來保持姿勢,但是一旦他們成為了士官,訓練就基本消失了。
簡而言之,印度士兵肥胖的原因,一方面是飲食結構不合理,另一方面是軍事訓練不足的結果。印度士兵的第一死亡原因是心臟病,第二死亡原因是自殺。據說大多數患有心臟病的士兵都是肥胖的。肥胖是印度士兵死亡的主要原因。
誰說印度人吃素,印度人除了牛肉不吃,幾乎什麼都吃,當然是能吃的。
印度的大胖子基層都是養尊處優的貴族。貧賤姓氏或者族群可沒有這個待遇。
吃素和胖不胖有什麼關系?又不是只有吃肉才會胖。吃米飯面條等高碳水化合物的東西也會胖啊
出於安全和方便的考慮,公司中國人基本都全選擇在公司附近一個社區租住,和印度人混雜一起,也因此,我有機會觀察到部分印度人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
這里是一個非常高檔的印度社區之一,無論買房還是出租,價格都很高,所以,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我觀察到的,應該算是印度中產階級以上的印度人生活吧。
這個社區很大,有20多棟14層高的小高層電梯公寓,電梯公寓旁邊是兩層樓高的獨棟別墅,除了社區大門門衛,裡面的每一棟電梯下面還有一個門衛,樓宇之間有眾多花園、草坪,還有排球、網球場、健身房、游泳池,隨時都有人維護,其實感覺和中國大型小區差不多的。
不同的是,只要是居住在里邊的人,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者,使用這些設施都是免費,不用再額外付錢。
我們只需要付房屋的租金,電費和氣費,水在我們小區是免費的,物管費則是房東自己支付。
可以這樣說,和中國比,相同的錢買的房子,在印度比在中國過得舒服。
剛來頭一陣,我最不習慣的是飲食,最開始好奇印餐,去了幾次餐館後夠了,除了咖喱還是咖喱,而且哪哪都是素食餐館,搞得我經常飢腸癆癆,並對國內朋友圈 美食 愛好者表示憤恨,可是我回國居然被朋友詬病說長胖了,真是冤枉得很。
哼,我不過是印度奶茶喝多了一點嘛。
我時常被好奇的國人問:他們天天吃素,怎麼還是長那麼胖?
因為有時我照片里的印度人,包括印度電影,真的多數是胖子。
通過對印餐和印度小吃的觀察,我發現,印度人雖然不怎麼吃肉,但他們尤愛喝奶,尤愛吃甜食和油炸食品,甜度相當驚人,基本上所有的小吃無一不是油炸的。
還有我認識的幾個印度人,無論男女,無一不說自己最愛喝奶茶,早茶和下午茶必須喝,且要配各種小餅干,加上早中晚餐,不是一天五頓?!
而且他們喝的奶茶不是我們中國人刮油的泡茶,是大鍋熬煮出來的,裡面不僅加奶、加糖,還加姜,桂皮,肉蔻,甚至藏紅花等各種香料。
在這里,印度人和中國人最不相同的地方是吃飯時間。
我們中國人是嚴格按照中國時間早餐7點左右,午餐12點左右,晚餐6點左右。
印度人不一樣,早上10點,我所在樓層的樓道才會飄出加了各種香料的奶香,那是印度人開始喝早茶了;午後兩點會有麵粉的糊香,開始烙餅了;晚上九點或十點之後才會有炒蒜香和洋蔥香,開始做咖喱了,那是印度人的晚餐時間。
所以,在我們中國人六七點吃完晚飯出來小區散步溜達的時候,會看見很多印度人也出來活動,小一點的孩子在草坪上,游樂場各種 游戲 和瘋跑,大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做 游戲 ,更小一點的像跟班一樣尾著,大約是弟弟妹妹。
有趣的是這里男女有別,男孩子基本上跟男孩子玩,一起騎自行車,打球,女孩子基本跟女孩玩,躲一角跳舞,或坐一起說悄悄話,地上畫格子跳房子,姑且這樣稱吧,像極了我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童年。
我發現這里,和中國不太一樣的是,這個時候,很多大人是男人,爸爸在陪孩子玩耍,不像在中國大部分是媽媽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著玩。
而小區里,永遠都是自己帶娃的中國家屬們,那些媽媽們自我解嘲說:是啊,印度男人從不用加班,所以,他們永遠也趕不上中國嘛。
這時候的草坪上,早有人支起了很多椅子,上了年紀的老奶奶老爺爺們,穿著傳統紗麗,坐樹蔭底下開始各種唱頌,各種祈禱,祈禱完之後聊,我走過去豎起耳朵也聽不懂他們說啥,只好當他們聊家長里短和各種八卦吧。
這時候基本見不到中年女人,估計都在家准備晚餐吧。因為晚餐才是他們一天之中最正式的。
一般直到九點之後,草坪才會逐漸少人,該回家吃飯了。
吃完飯,睡覺了。
所以,雖然吃素,印度人胖是有充分理由的。
每天早上,小區里會從外面進來很多人,到各家各戶做家務,有花工,修理草坪,熨燙衣服的,擦車的,遛狗的,帶孩子的,做飯的......
印度富人的家務分工很細,這些事都是分別由不同的人完成,而且,價格低廉,工人們一天跑好幾家做活才養得活自己,所以,早上小區相當熱鬧。
有時真不明白所有活兒都請下人幹完了,那印度人自己幹啥呢?
除了上班,他們大概熱愛鍛煉身體,印度霧霾如此嚴重,每天早上照樣有人拼著老命,戴著口罩,圍著花園跑步,走路,當然也有游泳,健身房鍛煉的,最常見的就是瑜伽了,在夏天早上,七點不到就有人練習瑜伽。
天氣好時,我也會早起跑步,看見他們拿一個瑜伽墊子坐在草坪上,還有人專門坐在一個高台上教大家,大家跟著他練習,也有人在其他一角,自己練習,也有人一直要等到太陽出來之後,沐浴著陽光練瑜伽,總之,練習瑜伽就像咱們的廣場舞一樣,是普遍狀況。
我們小區內部干凈整潔,小區之外是馬路,一步之遙就是灰塵遍地,沒有綠化帶,沒有行道樹的街道,大門外稀疏幾棵小樹也是灰撲撲的,到處是牛,坐卧自由,一眼看上去就是兩種極致,有時真不理解這樣的文化。
據說,印度人的房地產商,不像中國那樣,政府要求修房子先修好周圍環境,印度是必須在房產商選定的區域內再劃一塊空地,留給窮人蓋房。
政府美名其約為是為了方便將來住在小區里的富人,窮人不至於跑太遠的路來為富人服務。
政府有時會在這些空地蓋一些廉租房,有時就空著,有窮人自己蓋也可以。
據說我們小區房產商就把那塊空地給自己用了,被政府狠狠罰了一下,罰的後果聽說是游泳池修好後不允許富人們使用,兩年後才開放。
當然,有一點還是很欣賞的,就是社區里印度人的慈善行為。
小區有一棟樓里有一套空房,那裡是專門為小區工作的工人,就是那些保安哪,花工之類的人的孩子們,專門設立的一個名為圖書館的房間。
在孩子們午後兩三點放學後的時間里,由小區里的婦女們組織,給他們額外輔導和補習功課,(印度教育也是競爭厲害,孩子們讀書同樣很辛苦)孩子們不用交錢,甚至他們上學的費用,都是小區里這些婦女的家庭里給他們出。
小區里的富人,大多數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包括女人,我認識一個叫姬塔的印度女人,她自己的孩子都長大成年,所以,她每天下午就像上班一樣,去給孩子們上課。
還有就是,每周在小區大門口,有一餐免費午餐,小區或周圍附近的窮人都可以來吃。煮,采買當然都是住在小區里印度人。每周都有,我有時遇到,看著無非就是一些咖喱糊糊和一些餅,但量比較多,看到來吃的人排成長隊,分食的人,都心平氣和的,不卑不亢也不趾高氣昂。
關於印度,當然離不開歌舞。
也奇怪,印度其實很保守的,注重禮節,婚姻大多數由大人決定,基本不敢忤逆家裡的老人,我曾在小區里親眼見過本來眉飛色舞和同伴聊天的年輕人,看到一個老人過來,趕緊匍匐到跟前,跪下來親吻老人腳面,這個大白天少見的行為讓我驚呆了。
他們也尊老愛幼,比如地鐵里同樣有老弱病殘座。
印度穿著也是保守,可以露腰漏背就是不能露腿,天再熱也得套條印度版秋褲。
印度人的節日實在太多了,一旦遇到大節,諸如排燈節,撒紅節或各種各樣說不清楚的節日之時,小區里就會張燈結綵,擺攤賣各種小吃,晚上一定會有燈光舞會。
音樂一響,印度人完全變樣了,跳得那叫一個奔放和熱烈,這時候的中國人,就只有乾瞪眼了。
這時候,這才是真正電影里的印度人。
實際上,這里的等級觀念還是蠻重的,公寓里的電梯分主人和下人用,兩大兩小,分立在兩旁。
老實說,印度人對下人的態度,比我們中國人嚴厲得多。
進進出出,樓下門衛和我們打招呼,印度人基本當沒聽見,不像我們中國人往往要回個笑臉或答應一聲。
有一次在樓下,我親眼看見,平素那個見我非常客氣的門衛,對一個准備進主人電梯的印度工人呵斥著,雖然說的印地語我聽不懂,但表情看出來了,叫他走另外一邊下人的電梯。
印度社區,我也只看到一面,不過描述,只不過是一件記錄。
國內餐館通常有一種叫做「印度飛餅」的食物。不管是否做得正宗,他們都有很多共同點,還有一點油炸的感覺。這是一種熱量過多的食品。但這是印度人的最愛。印度人幾乎每天都吃煎餅,他們的煎餅很少與蔬菜和雞蛋搭配。
吃很多肉很容易發胖,但是如果您吃很多主食和相對高熱量的素食,也會發胖。印度是世界上素食主義者比例最高的國家。在其超過13.5億的人口中,40%的人完全是素食主義者。如果加上偶爾吃肉且經常吃素的人口,這個比例可能超過70%。
盡管許多印度人是素食主義者,但由於他們吃很多,所以他們每天消耗大量卡路里。素食者主要是印度教徒,約占人口的60%至70%。許多印度教徒吃肉,他們只是不吃牛肉。其餘的穆斯林和錫克教徒都吃肉,但每個人都有禁忌。
印度是南亞的大國。除了當地領土爭端和與鄰國的零星沖突外,印度長期以來沒有進行大規模行動。在和平時期,他們的訓練不是很強。
印度軍隊中仍有很多肥胖者,主要是因為有兩點。一個是印度軍隊的飲食結構不合理,另一個是印度軍隊的訓練量確實不足。
如果仔細觀察,除了士兵以外,印度軍隊中還有更多的肥胖軍官。這是因為印度軍隊的飲食非常不合理。
印度軍隊本身的訓練量還不夠,其軍事訓練體系也不是很完善,這使許多印度士兵和軍官變得肥胖。
長期以來,印度為了解決士兵的肥胖問題一直頭疼,但是沒有真正的辦法,因為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必要徹底改善士兵的食物和營養結構。
印度士兵與軍官之間的食物差異。普通士兵的食物受營養控制。他們吃飽了但是不容易發胖。此外,他們大多數是貧窮家庭的孩子,他們天生瘦弱,身體一般。由於這些軍官已經習慣於貧窮和挨餓,一旦生活條件改善,他們就想彌補過去的遺憾。他們可以吃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
盡管印度軍隊主要是素食主義者,但油炸高熱量和高糖食品過多
印度人吃糖的能力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印度軍隊的食物也是高糖和高油炸的。
2. 令人迷惑的雙面印度
印度是個奇怪的國家,一方面,它的經濟卻非常落後,同為發展中大國,中國2012年人均GDP已經超過5000美元,印度卻不到2000美元,並且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印度的基礎設施更是破舊不堪,全國既沒有高速鐵路也沒有高速公路。另一方面,它卻又是當今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軟體大國,電子技術、核物理、天體物理、空間技術、分子生物等高端技術領先全球, 科技 人才數量和 科技 能力位列世界前三!
如此鮮明的反差究竟是怎麼造成的呢?這是印度的宗教文化傳統與現代西方文明碰撞所產生的奇特現象。
不重現世的傳統宗教
印度是一個宗教色彩十分濃厚的國家,幾乎人人都是虔誠的教徒,80%的人信奉印度教,伊斯蘭教是第二大教,約有13%的人口是其信徒,其餘的人分屬於為錫克教、耆那教、佛教、基督教、拜火教等等各色宗教。宗教已經深入到印度 社會 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沒有宗教就沒有印度文化。
由於宗教的影響實在是太深遠,人們對宗教活動的熱衷是中國人無法理解的,在印度有一種說法是「一億人的印度」,因為在這個人口大國中只有一億人在幹活,其餘的人都在虔誠地為了自己所信奉的宗教修行。修行是要和勞作、掙錢這些世俗的東西隔離的,因此印度的貧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絕大多數印度人都不事生產。
人們不工作就要挨餓、就會貧窮,但是印度人卻樂此不疲,他們不關心自己是否能買上一輛摩托車或者一部手機,只關心自己的修行。從信眾人數最多的印度教教義來看,印度教追求「梵我同一、業報輪回、精神解脫」等等,認為人在世上的境遇是上一世決定的,任何人和事都改變不了,現世的慾望會帶來下一世的災難,且永遠也脫離不了痛苦的輪回,只有潛心修行、滅絕一切慾望才能跳出輪回,達到人生的幸福境界。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同樣也是教導人們不要指望現世,要苦修來世。這些宗教的教義讓印度人以極大的熱情避開現實,避開讓人來世受苦受難的勞作,而投入到幸福的修來世中去了。
對經濟發展不熱衷
這種教義帶來的副產品就是,印度人即使不修行,也不願去幹活掙錢。在印度街頭,哪怕是工作日的大白天,大街上所處可見睡覺或者休息的男人,首都新德里總統府附近的大草坪是熱門的睡覺地點。這些大白天睡覺的人很多都是沒有工作的窮人,但是他們睡得理所當然,警察們是不會管在公共場所睡覺的人們的。在鄉間,最常見的情景不是大家熱火朝天地在田間勞作,而是在一家要什麼沒什麼的小賣店門口聚集著閑談,他們衣衫襤褸、面黃肌瘦,但是卻不會想著去幹活掙錢。即便是有工作的印度人也是很慵懶的,甚至可以在上班期間可以隨意給自己「放假」,出去找家寺廟放鬆一下緊張的身心。
在現代普通印度人的觀念里,經濟的發展絕不能違反自然萬物發展的規律,那些存在著的能污染環境的經濟項目,在印度人傳統的價值觀念里是罪「業」,是要受到懲罰的。20世紀90年代,美國通用電器公司准備投資數億美元在印度建立大型火力發電廠,這對長期飽受供電不足之苦的印度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但是該項目在論證的過程中因為多處涉及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最終被取消。
殖民帶來的精英教育
印度一方面雖然是宗教文化傳統深厚的文明古國,另一方面卻也是受西方文明沖擊最厲害的殖民地國家,這必然給現代印度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早在1498年,葡萄牙殖民者就踏上了印度領土,開啟了殖民印度的浪潮。17世紀之後,英國在印度開始了長達300餘年的殖民統治,一直到1947年印度獨立才結束。英國殖民者在從最初為謀求商業利益而來,最終演變成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統治者。教育,無疑也深深地留下了他們的烙印。英國殖民者為印度建立起了西方化的高等教育體系,它為印度各方面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而英語作為高等教育教學語言的普及,也為印度在今天全球化世界中的經濟和 科技 發展發揮了作用。
由於印度精英階層長期接受良好的西式教育,所以印度雖然並不富裕,但卻擁有龐大的人才庫。印度每年有高達250萬的信息技術、工程和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畢業生,其中有65萬研究生和4000-6000名博士生。印度理工學院就是按西方教育理念建立起來的一所精英高等學院,它在全世界享有盛譽,在印度的 科技 崛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由於殖民教育的影響,英語水平的普及,印度年輕的學子與西方文化沒有任何隔閡,優秀人才在畢業後往往會到國外特別是美國繼續深造或工作。印度的政策制定者們一度悲嘆過印度作為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才外流,然而,這些人才實際是被「儲備」在海外,而不是完全失去了,散居在海外的印度人形成了一個遍布全世界的2000多萬人的知識精英網路。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這種人才外流已經發生了逆轉,印度迎來了一個歸國潮,過去的人才外流反而變成了一個優勢。這些從海外歸來的、全球化的印度人在印度和國外都有落腳點,他們與國外的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聯系推動著印度創新和創業能力的提高。
殖民留下的法律體系
英國殖民者還給印度留下了完善的經濟法律體系,其最為國外投資者稱贊的是金融的管理運作與國際 社會 同步,印度的銀行系統不但對政府政策的依賴性很少,而且對政府有一定的抵制和干預能力。因此,印度銀行的壞賬率很低,貨幣的支付能力手續齊全,符合國際金融的法律和慣例。
由於國際化法律體系的健全,創新環境和基礎設施不斷改善,這些有利條件大大激勵了國際風險資本的投資。自2000年以來,印度可利用的風險資本數額已經翻番,大量美國風險資本公司在印度都設立了常駐辦公室。由於創新和創業環境的日益改善,新企業創建的障礙趨於減少,也激發了企業創新的動力。
所有這一切,都使仍在貧窮中的印度在 科技 方面率先崛起,帶動了整個印度經濟的蓬勃發展,印度的未來發展勢頭不可小覷。
3. 印度人忍飢挨餓,為何還要向我國大量出口大米
一直以來,農業都是我國非常重視的,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我國又是一個人口十分稠密的國家,正因如此,我國對農業是非常重視的。像袁隆平這樣的水稻專家,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受到了廣泛的愛戴和贊譽,可見我國對農業的重視程度。
相比之下,我國就顯得理智多了,雖然我國幅員遼闊,但是由於地形復雜,可用的耕地卻不多,目前我國除了大力發展農業之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主要進口大豆和水稻等等,畢竟要做到「手裡有糧,心裡不慌」。
4. 在印度,為什麼他們寧願餓死也不吃牛肉
在印度,牛被視為聖物,享有種種特殊待遇,甚至能任意阻塞道路,享受路人的頂禮膜拜。品相端莊的健壯神牛,甚至能脫離勞動,深居廟堂,享受上等牛的優渥生活。連印度憲法里都規定了對殺牛和吃牛的禁令。聖雄甘地曾說:「對待奶牛,要像對待母親。」母親般的動物被禁忌食用,似乎毋需解釋。
5. 印度人飲食
印度人因宗教關系氣候原因,食素者多,食葷者少。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徒以食羊肉為主,絕不吃牛肉,但允許吃雞蛋、黃油、牛奶,也可以吃雞、鴨、魚肉。有許多印度教徒從不吃肉,甚至連雞蛋也不吃一個,因為在他們看來,雞蛋也屬於有生命的東西。特別是中上層人士吃素者很多,越是身份、社會地位高的人葷食者越少,他們認為只有社會地位低的人才吃羊肉。
因此,在印度,有許多素食飯店和旅館是不供應肉食的。伊斯蘭教徒以食牛肉為主,絕不吃豬肉。其他教團,如拜火教、基督教等對肉類無所禁忌。印度人一般以大米、小麥為主食。菜餚多採用燉、燒、煮、烤等烹飪法;調味喜用咖喱、辣椒和黃油,不喜食油膩。喜食菜類有:西紅柿、洋蔥、土豆、大白菜、菠菜、茄子、菜花等。特別愛吃土豆,認為是菜中佳品。不吃菌類、筍類及木耳。
印度人吃飯,與許多國家不同,他們既不像西方人那樣用刀叉,也不像中國人一樣使用碗筷,他們大多使用盆子,用右手抓取。吃抓飯是印度人的習俗,他們用右手抓飯、接食物。在抓飯時,一般只用三個手指(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他們的三個手指不但能吃米飯,甚至還能把菜湯同米飯一起攪拌,然後一一送進嘴裡,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入口中。
印度人的雙手分工明確,除上廁所外,一般都用右手。在朋友相聚或參加招待會、聚餐會時,主人往往以自助餐形式款待客人。在這種場合下,通常是站著進食,到餐桌上拿取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客人用左手拿盤子,右手抓食物。印度的食具別具風格,無論是盆、壺、罐,還是盤、碟,不少是銅製品,富貴人家還有不少銀器。廚房的各種大小炊具一般也都是銅製品。
印度人一般不喝酒,認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所以在宴請印度客人時,如對方不願喝酒,不要勉強勸酒。錫克教徒絕對禁酒。印度人大多喜愛喝紅茶。他們把茶葉放人銅制或鋁制的壺里煮沸,再加入適量牛奶和白糖,所以印度茶不帶苦味,香甜可口而且富有營養。印度的茶水呈稀粥狀,不像中國的茶水那樣清淡,兩者的味道也不大相同。有些印度人寧可不吃早點,也要喝上一兩杯奶茶。除飲紅茶外,印度人也比較普遍飲用咖啡、牛奶、涼水等。
6. 印度人一日三餐吃些什麼為什麼看上去伙食很好的樣子
一提印度美食,估計很多人想到咖喱,想到某隻手拋出來的飛餅。但事實上,印度飛餅並不是印度的特產,或者說並不是印度人愛吃的食物。因為雖然印度的胖人不少,但事實上人口超密集,很多人還處於吃不飽飯的溫飽線上。是不是這樣說有些奇怪了?為什麼這么多人吃不飽飯,卻還會有那麼多胖子呢?
最後,印度人喜歡用的油也很給發胖加分。他們最多用的就是熱帶木本植物油,即棕櫚油。這種油在印度絕對可打五星好評,炸個東西,做點食物,完全就是無棕櫚油不歡。但這種油吃多了就會發胖,印度人民生活如此“美好”,如何能不增加噸位呢?
其實,如果真的站在客觀角度來看印度的話,我們還是非常不理解的。他們的國民生存現狀差距極大,有的成了胖子不假,但有的就吃不飽飯,處於挨餓狀態。可國家呢?卻每年還有大量的大米出口,這種生存法則我們普通人真是沒辦法接受。
7. 在印度垃圾廠里,有種鳥比人都大,為何貧民寧願挨餓也不吃
在印度布洛根垃圾場裡面出現的大鳥禿鶴,由於對人完全沒有攻擊行為,當地居民是完全沒有產生意識去吃他們。對於印度貧民來說,日子雖然辛苦但是這些禿鶴是有靈性的,竟然他們不去攻擊人類就沒必要殺掉,甚至很多人把他們當作寵物一般喂養著。
並非因為禿鶴細菌多而貧民不吃,而因為貧民覺得禿鶴是靈性的動物。
8. 印度鯰魚「泛濫」,為何人們餓肚子也不願吃
印度鯰魚「泛濫」,為何人們餓肚子也不願吃?當地人:看到就飽了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而且膽子也比較大,許多外國人不敢吃的食物,在我們國家人眼裡都是美食。而且中國人會很多的烹飪手法,將一些看起來很難吃的東西變成美味。前幾年,外國有一些長得很醜的生物,都被我們國家的廚師變成美味的食物,被國人消滅掉了,可見中國人吃的行動是多麼強大。但是,我們看到在印度,有一種生物,卻很是泛濫,當地人看見卻表示不能吃,也不敢當吃貨,這個是為什麼呢?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印度有一個習俗,那就是他們的親人死去之後,不會像我國一樣進行土葬,印度是進行水葬,將這個親人的屍體都放入這條河裡,所以,他們不吃鯰魚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覺得將這個親人都放到這條河裡了,而這些魚都是有可能吃親人身體上的肉長大的,想起來就覺得殘忍、渾身不舒服、這是對死者的不尊重,所以印度當地人,寧可自己窮到挨餓,也不會吃鯰魚。而中國人覺得,這些鯰魚不吃真的是太可惜了,對此你怎麼看?
9. 印度人的時間觀念是怎樣的為什麼印度人會有這樣的時間觀念
如果一個印度人告訴你:馬上來,那估計會在十分鍾後來;要是告訴你十分鍾後,你可以去洗個澡,兩個小時後回來,要是告訴你一個小時後,估計這一天不行了,需要明天了。這樣的印度人太不守時了,也太沒有時間觀念。
很多去過印度的人都認為印度人沒有時間觀念。其實印度人的時間觀念只是不緊迫,在他們的意識中,時間雖然有意義,但是沒有力量。甚至印度人將自己看的非常渺小,人生的這一個過程變成微不足道塵埃的瞬間,所以印度人認為人這一生想改變世界是不可能的。馬克思曾經說:「印度沒有歷史。這是很深刻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件觀念,其實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生存環境決定,還有就是宗教。
生存環境決定這樣不難理解,印度生存環境在熱帶,亞熱帶,這樣個位置的生活的民族都沒有溫帶、寒帶生活的人有時間觀念,主要是糧食生產決定的,在一年四季都能生產糧食的印度,很多人躺著就能等到天上掉下椰子、掉下芒果,沒有像溫帶的生產方式,沒有時間觀念,就沒有產量,播種錯過十天半個月,就可能秋天沒有好的收成,來年就會挨餓,這樣能不注重時間觀念嗎。
印度教時間觀念影響到了教徒人世間的時間觀念,印度教教徒接受的是非常長的宗教時間觀念,這與中國人注重歷史時間的觀念不同。中國人記錄歷史,印度人記錄宗教。在印度人眼中,人的一生時間只不過是一個「神年」的1/4左右,也即一個神年的一個季節,又何必那麼在意人世間幾個小時的時間呢!從宗教時間來看,人世間的1000年也不過是幾個神年,對不注重歷史時間的印度人來說,《沙恭達羅》的作者其出生年月差上1000個「人世年」沒什麼關系,只不過3個「神年」嘛!
除了每天的祈禱花去大部分的時間之外,印度教的時間觀念對印度人也有影響。
印度教對時間的看法是這樣的:時空是循環的,每一次循環稱作一次「劫波」,約為432000萬個世俗年。每次「劫波」又分為十四個「期」,每一「期」終了,宇宙再生。這和中國人常說「在劫難逃」有點接近。當今世界處於第七個期,每一期劃成七十一個「大間歇」,每一次「大歇間」分為四個「時期」,各「時期」分別包括4800個、3600個、2400個和1200個「神年」,每一「神年」相當於人世360年。中國人也常說,「天上方一日,人間已多年」,這種「天上時間」和「人間時間」的差別同印度教「神年」和「人世年」的說法有著雷同的地方。
這下明白了印度的時間觀念了吧,其實印度的時間觀念,就是「神一樣的時間」。而印度的時間觀念,形成也算久遠,盡管歷史進入現代文明,但一時間印度人改變時間觀念還需要時間,在歷史上印度的時間觀念,早就有記載,也算歷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點。
中國的古籍裡面早有記載。公元1415年(永樂十三年),鄭和寶船抵達古里。古里國王派其頭目和能書會算並被稱為稱為哲地米納的人即官牙人(牙人,即中間人),來與明朝特使相會,磋商交易之事,先擇某日打價(談判價格)。至日,將帶去的絲綢等貨物逐一議價、協定合同,合掌牙人(即合同簽字者)言某日交易,與眾手中拍一掌,或貴或賤,不再改變。然後哲地富戶攜寶石、珍珠、珊瑚等來看,其議價非一日能定,快則一月,遲則兩三月
。從中國古籍的記載中,可以看出古印度商人交易的習慣,中國商船帶去的絲綢可以在一天內定價,並由牙人(即負責人)擊掌約定;而作為交易的印度商品卻極難定價——「快則一月,遲則兩三月」。看來中國古人早已經領教了以拖延遲緩為特點的「印度時間」。從交易的物品來看,中國以絲綢為主,而古印度人的貨物多種多樣,而且多屬於「私人」物品,所以極難確定價格,時間自然也就很長。
印度人的「神時」觀使印度人的時間觀念極為恆久漫長,而「自省」的空間觀念又使其特別注重具體的細節和思考,過於注重微觀的考慮。這種獨特的時空觀培養了印度人獨特的思維,這種思維可以稱之為「葡萄式」思維。這種思維是這樣的:沒有因果關系的事物可以放在一起談,可以雜糅在一起;時間是可逆的,對於印度人來講,古代的事就是現代的事,現代的事在古代也可以發生。
1981年,為了參加印度的國慶慶典,印度人用牛車運載米格戰斗機;在這件事上,印度人考慮的不是牛車運送戰斗機所花費的時間,而是事情這樣做是否在理論上可行。
印度電視劇沒有主要線索,在情節上風馬牛不相及的幾件事居然糅合在一起講,這並不是印度編導水平有問題,而是和印度人「葡萄式」的思維習慣有關。可以把印度的電視連續劇比作一串葡萄,每一集都是一顆葡萄,但每顆葡萄之間除了外形和味道差不多外,情節上少有聯系。
印度文化中的「時間觀念」是印度人引以自豪的部分,他們看的長遠。這種長遠不但仔細考慮了事情的細節,而是他們認為看到了事物的終極意義,知曉了整體。
西方只考慮五年、十年,最多二十年;印度則主要從時間是無限的這一角度來考慮問題。當然,我不是說印度今天已經在這么考慮問題,只是說必須從這種角度來觀察問題」。印度人總覺得他們已經看透了過去和未來,已經洞悉了所有歷史上和未來的真理,他們考慮問題比其他國家的人深遠。印度人經常喜歡說一些過頭的話。從文化傳統上來理解,這是印度人獨特的特點。如果他們預測未來50年印度經濟會超越中國,他們不認為那是將來的事,他們會說:「中國現在還沒有準備好,印度人要超越你們了。」這就是印度人來源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