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的歷史書是怎麼講中印戰爭的
原版的我找不來了,不過原來在哪個論壇上看過,大意是:
由於中國佔領西藏後,不承認之前和我國(嘎廈政府和印英總督)簽定的條約,侵佔我國土,且和巴基斯坦勾結,在東線對我國安全構成威脅,我英勇無敵的(我自己加的,哈哈~~~)國防軍被迫還擊!
在我印毒勇士的打際下,敵軍節節敗退,不過可惜的是由於中國有新式武器,我軍難以應付(AK47對李.恩菲爾德),最後被迫做了小小的撤退,其後大戰300回合後,又奪回我國大片領土(哎~~~某某某下令撤退~~~哎~~~).
最後,我國因為北邊巴國蠢蠢欲動而放過了中國雲雲...
『貳』 歷史上中國和印度一共有幾次大的沖突
一共是三次
(648-649)王玄策討伐印度 公元641年,中國唐王朝與印度卡瑙季王朝建立睦鄰友好關系。公元647年,唐皇太宗派遣使團覲見印度國王。使團到達時,發現原國王已經駕崩,阿周那(公元7世紀中期在位)篡奪了王位。新國王收下贈品,卻陰謀殺死全部中國官員。唐朝使臣王玄策(活動時期公元7世紀中期)和1名使團成員設法逃往尼伯爾,在那裡招募了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的部隊。在中國騎兵的支援下,王玄策率部進入卡瑙季,圍困並攻陷其王都,俘獲阿周那,將其披枷帶鎖押回長安(今西安)。
(1221-1329)成吉思汗征伐印度 由於偶然原因,中國蒙古汗國入侵印度,與其蒙古進行的其他戰爭不同,入侵印度由始自終都沒有周密的計劃。第一次是因為追趕花剌子模王子札蘭丁(卒於1231)1221年蒙古人在印度河戰役取得輝煌成果。1241年、1292年及1299-1308年間,蒙古人又多次入侵印度,戰爭主要在帝遮普的拉合爾附近進行。1329年,蒙古人兵臨德里城下。至此中國蒙古汗國及中國元朝對印度的戰爭完全結束。然而蒙古民族對印度的征戰卻只是剛剛開始。70年後貼木兒大舉入侵印度德里城被毀,1526年4月25日年貼木兒的第五代(父系)和成吉思汗的第14代(母系)後裔「雄獅」巴伯爾入通過一系列征戰進入印度德里以自己的名義在清真寺讀誠圖白(阿訇講道用語)成為印度莫卧爾王朝(莫卧爾即蒙古人的意思)的開國皇帝,他的子孫則逐步征服了整個印度,莫卧兒王朝為印度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1959-1962)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印度自1947年獨立以來即聲稱其與中國之間的邊界線為英國人劃定的邊界線。而中國人的立場是,由一個帝國主義國家劃定的邊界線是非法的,應重新予以協商。雙方有爭議的地區是克什米爾東部的阿克賽欽高原——印度堅持認為該地區性拉達克山的一部分,以及「麥克馬洪線」沿線地區。50年代末,中國修築了穿過阿克賽欽高原直至西藏西部的公路直到1959年印度才得知這一情況,並發現中國武裝部隊已經牢固佔有該地區。隨後,雙方不可收發室免的發生了交火事件。由於印度對中國實力的低估,談判解決問題的努力歸於失敗,印方甚至認為自元朝即為中國固有法定領土的西藏也應脫離中國。1962年,其時中國剛剛結束三年自然災難,印度政府命令軍隊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對此表示抗議。由於印軍拒不撤回實際控制線印方一側,中國部隊發起反擊。印軍慘敗撤回。中國即宣布停火,並從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後撤數英里。
望採納
『叄』 印度歷史課本中是怎麼看待中國的
印度課本中的兩個「中國觀」
在印度的學校課本里,與中國有關的內容大多出現在歷史和政治兩類教科書里。但非常有趣的是,在這兩種課本里,你看到的常常是兩個不同的中國觀。
中國人什麼動物都吃。
中國人喜歡喝茶,有抽鴉片的習慣,但是現在有此惡習的人在逐漸減少。
中國人穿長衫和褲子。
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非常簡單,但是語言非常復雜。
『肆』 中國與印度的古今淵源(主要從歷史、軍事、文學分析)
中國與印度不僅山水相連,而且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兩千多年前,中印兩國人民就有了友好交往。古代中印交往的高潮時期是兩晉、南北朝和隋唐,達到年年有往來,一年數次的程度。兩國人民在宗教、政治、經濟、哲學、科技和文藝諸多方面都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可謂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時期。但是,近代發達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和印度進行了野蠻的侵略和壓迫,阻斷了兩國的交往達百年之久。20世紀中期,兩國相繼取得了反帝反殖的勝利,印度獲得了民族獨立,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50年初,中印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系,以後的時期是兩國人民交往的黃金時期。
從歷史和文化上看,中印兩國有很深繁榮歷史文化淵源的。佛教發源於印度,深受歷史遠比佛教悠久的印度教的影響。例如佛教的坐禪便是直接來源於印度教的冥想,達摩作為一個印度和尚不可能擺脫時代環境的束縛,而經由達摩所傳入中國的少林武術本身便是脫胎於印度教的瑜伽術。
『伍』 古印度為什麼把中國叫做振旦
據考證,「震旦」原是「Cina」[din]的音譯,是古代印度對古代中國的稱呼,最早出現在梵文佛經中。梵文Cina進入不同的語言中,其讀音變化不大,譯音是「China」、「*****」、「脂那」、「至那」或「震旦」。根據對Cina的來源的不同看法,其原始含意也不相同。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有四種:1.認為Cina在梵文中表示中國「絲」。古代印度人、波斯人、古希臘人,都用中國絲(梵文Cina)指稱中國;2.認為Cina是秦國的「秦」的梵文譯音,Cina的梵文含義是「秦國」,是古代印度人對秦漢時期的中國的稱呼;3.認為Cina在梵文中有「偏僻遙遠」的意思;4.認為Cina指羌族。
梵文Cina在印度出現後,向西方傳播,經由中亞到歐洲,進入英語,逐步演變為今天英語中的「China」。羅馬傳教士衛匡國在1655年最早提出China是秦國的「秦」的譯音。在China一詞出現前,歐洲對中國的稱呼基本上都來自Cina[din]的讀音,只是根據不同的語言稍有差異。梵文Cina向東方傳播,進入中國和日本,譯音為「*****」、「脂那」、「震旦」等。梵文Cina進入古代中國後,古代一般把梵文Cina音譯為「震旦」,但Cina(震旦)是外國人(最初是印度人)對古代中國的稱呼,中國人一般不這樣使用。
兩種解釋:1. 東方屬震,是日出之方,故雲震旦。
2. 震 為 秦 的音譯轉變,旦 則為 斯坦 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