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國土比中國國土小很多,公路里程卻比中國還多,這是為什麼
印度是個神奇的國家,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美國公路總里程665萬公里,印度560萬公里,中國477萬公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我國是基建狂魔,修鐵路、修高速公路、架橋、修隧道等技術全球前列,特別是架橋技術全球第一,很多歐美國家修橋梁也要咨詢我國。我國高鐵里程全球第一,大於第二到第十名總和。有世界先進的盾構機、有海底沉管隧道技術、有超長斜拉橋建造技術。印度修路、修橋、修隧道難度大的搞不定,工程大的項目20年也修不好,我國一般五年就修好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印度也遠遠不如我國。像城市地鐵、公交車站、公園廣場數目沒有我國多。而且印度城市很混亂,他們沒有戶口的限制,窮人可以隨意遷徙。城市中,只要是沒有明確禁止的公共土地窮人就可以使用。農民及窮人到城市公共區域搭建窩棚,一般不會驅趕,這樣導致印度城市非常混亂。
2. 印度的國土是怎麼一步步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的
可以說,印度的國土之所以能一步步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進入喜馬拉雅山脈的四塊地方幾乎都是英國人的功勞。可以說在印度領土上,英國還是做了很大的貢獻。
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次大陸從沒有被統一過,即使在莫卧兒王朝最強大的時候,南方還有很多邦是獨立的。而且南方和北方完全不同,無論是人種、文化、語言、風俗都不一樣。不過英國人到來之後,他們都被英國佔領了,就這樣在英國統治的框架下,印度竟然實現了第一次的統一。不僅如此,英國還不斷向北擴張。印度之所以能夠進入到喜馬拉雅山脈,都是英國統治時的功勞。
印度在擺脫幾千年的被奴役命運後,繼承了英帝國時期的領土,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暴發戶。也繼承了英帝國對領土的狂熱追求,雖然實力和野心不匹配,但在短短數十年內通過威逼、脅迫、戰爭等手段一步一步蠶食周邊地圖,到今天為止儼然成為了一個不容小覷的南亞大國。中國崛起的同時也許警惕我們的鄰居印度,卧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兩個大國之間直接接壤,沒有任何緩存帶,存在領土爭端,潛在戰爭因素已經埋下。
3. 印度是不是平原很多,這么小的領土(中國的1\3)養活了這么多人口
印度大約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大約有一半,即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可耕地。
這比中國的可耕地多出了許多。
所以他們能養活這么多的人口。
4. 印度尼西亞的土地怎麼那麼分散
印度尼西亞是島國啊……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約6000個有人居住。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世界上有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瑪拉雅地震帶。印度尼西亞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中,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海岸線長3.5萬公里。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
公元3至7世紀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13世紀末14世紀初爪哇形成強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國。15世紀先後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的入侵,1602年荷蘭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開始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投降後爆發8月革命,8月17日宣告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5. 印度國土只有中國三分之一不到,公路里程為什麼比中國還多
印度這個國家在我的眼裡,一直就是非常奇葩的國度,雖然說印度最近幾年在GDP的增長上超越了中國,但並不代表他和中國就有一定的可比性,印度永遠都不會承認自己不足的地方,而且又特別喜歡誇大事實,所以在印度最近公布的數據當中,公路里程甚至超越了中國,這簡直就是一個非常可笑的數據。
我想用夜郎自大這個成語形容如今的印度,更恰當不過,其實印度給全世界的印象就是臟亂差,印度也成為了貧窮的代表,如果說印度真的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的話,還是一個非常有發展的國家。
6. 印度國土面積只有中國三分之一,為什麼能養活十多億人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298萬平方公里,中國國土面積963萬平方公里,2016年印度人口13.24億,2015年中國人口13.75億。從國土面積上來講,印度的確用不到中國1/3的面積養活了差不多和中國一樣的人口,可是中國和印度在一些影響農業的關鍵因素上是有巨大差異的,這決定了印度國土的農業生產能力高於我國。下面我我對於這個問題原因的認識:
影響印度和我國土地生產能力的還有很多因素,諸如河流、降水、熱量等,印度的土地生產能力是高於我國一些地方的。但是要看到的是印度用多於我國兩倍的人均耕地面積把和我國同樣的人口養的不怎麼樣,就應該知道我國農業生產效率有多高了。
7. 印度的國土面積不到中國的一半,是靠什麼養活十幾億
印度雖然國土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積卻高居世界第二,約占總國土面積的51.61%,為153.5萬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中國只有150.4萬平方公里的可耕地。
但是,在農業水力和農葯化肥等方面,印度都很落後,造成畝產較低,人均糧食產量不到 190 公斤。
稻米和小麥產量分別比中國低27%和26%;小麥、大米、玉米、豆類生產率僅為中國一半(印度大米的單位產量是每公頃2.38噸,而中國是每公頃4.8噸)。
可就是這樣,印度卻在大量出口糧食,造成人均糧食量的減少和嚴重的營養不良。
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發布2016全球飢餓指數,在118個統計的國家中,印度排在第97位,緊比朝鮮高一位,分值28.5,屬於「嚴重飢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