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近代歷史印度尼西亞也分裂過分成哪幾個
東帝汶1975年11月28日擺脫葡萄牙的統治獨立,但9天後就被印尼入侵,1976年7月成為印尼的一個省,1999年8月底在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下通過公投決定獨立,2002年5月20日正式宣布獨立,同年9月27日正式加入聯合國,成為聯合國第191個會員國
⑵ 印度國內有分裂勢力嗎
印度國內有分裂勢力。
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印度東北部地區那加蘭邦、米佐拉姆邦、阿薩姆邦分別爆發了分離主義暴亂。
印度東北部地區同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孟加拉國接壤,居住著加洛族、米佐族、梅泰族、米基爾族、卡西族以及阿薩姆族等少數民族和部落居民。
由於地理上遠離中央政府,經濟上發展緩慢,在錯綜復雜的民族、宗教等矛盾的催化下,東北部地區不斷爆發各種騷亂和恐怖流血事件。
據印度媒體不完全統計,至少有50個大大小小的叛軍組織活躍在印度東北部地區。
有的只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與打家劫舍的「山大王」無異。他們時常聯手襲擊當地軍警和政府,成為印度中央政府的「心腹之患」。
更讓印度不安的是,由於邊境管理不嚴,周邊鄰國成了這些叛軍的避風港。他們走私槍支和彈葯,在國外建立起大量武裝訓練營地。
每當印度政府軍進行大規模清剿時,他們就躲進國外的訓練營。政府軍撤走後,他們又回到印度進行各種恐怖活動。
(2)印度尼西亞分裂勢力有哪些擴展閱讀
印度打擊分裂勢力不手軟
為遏制搞分裂、鬧獨立的勢頭,穩定當地社會局勢,印度政府在東北部地區長期駐扎有幾十萬軍警。時至今日,外國人前往東北部地區旅遊觀光,還必須向印度內政部申請通行許可證。
1983年1月,印度中央政府出動20萬軍隊鎮壓阿薩姆邦的動亂。
1990年11月,印度中央政府再次調動8個陸軍旅圍剿「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抓獲2800名嫌疑犯。
1991年9月,印度中央政府又調集4.3萬正規軍,發起了為期3個月的「犀牛行動」,共逮捕了630名該組織骨幹成員,其領導核心的11人中有5人被擊斃或逮捕,3000名武裝分子繳槍投降。
但該組織主戰派流竄到不丹、緬甸等鄰國,與當地的恐怖分子勾結,不斷越境對印度進行襲擊。
⑶ 哪些國家是印度分裂出的
印度有三百多個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國家。印度是比較民主的國家。印度面積300萬平方公里,人口現在已經達到11億。是人口大國,也算面積大國。屬於標準的大國。
印度是英國的前殖民地,雖然是殖民地,但是英國人並沒有往印度移民,到現在恰恰相反,印度在英國有大量移民。從實際情況看,英國基本可以說是印度的一個殖民地。當然從這個新的殖民角度看,印度的殖民地遍布全球。
印度分裂過一次了。英國退出印度次大陸後,印度一分為二,一個繼承印度的名稱,就是現在的印度。一個以新的名字建國,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內部有一個印度河。老印度分裂成兩個國家,是根據宗教信仰劃分的。老印度人主要信仰兩種宗教,印度教與伊 斯蘭教。印度教人口比例大的地方,分給印度。在伊 斯蘭教人口比例大的地方分給巴基斯坦。這樣就把老印度分成了兩個國家。新印度處於中間,構成一個整體。巴基斯坦處於兩邊,相互不連接。又過了20多年,巴基斯坦又分裂了,在新印度的幫助下分裂了。巴基斯坦西邊的那一部分,繼承了巴基斯坦的名字。巴基斯坦東邊的那一部分,新起了一個國家名字,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可見,老印度已經在短短幾十年內經過了兩次分裂。如果沒有印巴分治。這個老印度面積應該是400萬平方公里,擁有15億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斯里蘭卡民族的構成很有意思。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往往是一個民族分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
其一,種姓制度的干擾。估計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新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的是印度教。而印度教允許種姓制度。種姓制度干擾了印度各個民族內部的凝聚力,種姓制度極大削弱了民族內部的凝聚力。這樣的強烈干擾,在外來侵略時,極其不利於民族內部的團結,不利於抵抗外來力量。這是印度很多次被外來力量霸佔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新印度,種姓制度還是有好處的。民族凝聚力的極大削弱,也削弱了各個民族相互獨立或分裂的慾望與能力。這是印度沒有繼續分裂的最重要原因。
(印度的同一個民族,是不是可以屬於不同的種姓。估計應該是這樣的。我沒有明確的看到這樣的說明。) 可以說,印度的民族概念與其它國家的民族概念大不相同,具有很大差別。建議大家,不要再以印度這個所謂的主體民族不佔絕對優勢的多民族國家沒有分裂,而作為主體民族不佔絕對優勢的多民族國家,可以不分裂的例證。
估計還有相對次要的原因。比如印度的民族之間相互雜居。這也削弱了各個民族可能分裂的力量。
估計還有一個相對比較重要的因素,宗教因素。印度的同一個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這也較大的削弱了,各個民族內部團結的動力。削弱了各個民族分裂的能力。
印度教信徒與伊 斯蘭教信徒相互雜居。這也削弱了印度各個地方的可能分裂能力與動力。
印度內部並不是沒有分裂勢力。在印度的東北角,那裡居住著黃種人。與印度其它地方人口具有很大差別。這里的某些人,可能正在鬧著獨立。
有人說民主國家不會分裂。這應該沒有多大道理。民主國家也會分裂。有事實,也有潛在的可能例子。比如英國就經過了多次分裂。英國與愛爾蘭的分離,應該算是民主國家的分裂吧!不知道英國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些國家的相互分離,算不算民主國家的分裂。潛在的例子,比如加拿大魁北克地區法裔部分人口想獨立。當然在其它民主國家也有某些獨立運動。我舉這些例子主要是說明,民主國家並不是不會分裂。民主國家與非民主國家,在是否可能分裂問題上是一樣的,都存在分裂的可能,分裂的概率大小也基本一樣。國家走向分裂的概率大小由其它因素決定。以此說明新印度沒有繼續分裂,不是印度的民主制度導致的,而是印度本身的特殊因素導致的。
⑷ 近代歷史印度尼西亞也分裂過 分成哪幾個國家了
印度尼西亞全盤繼承了荷屬東印度群島的全部版圖,從未丟過寸土.
相反,還積極進行領土拓張,妄圖吞並東帝汶(原屬葡萄牙殖民地),遭到國際社會強烈譴責後,狼狽退出.
⑸ 印度尼西亞由上萬島嶼組成,為何很少出現分裂現象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地區一個島國,有17500多個島嶼組成,所以也號稱“千島之國”。由於島嶼的眾多,使印尼的國土分布非常零散,各大島嶼之間沒有修建一些跨海大橋或者是海底隧道。由於國土的分散,按理說彼此之間聯系很少,但令人意外是這個國家居然沒出現分裂的現象。
印尼獨立之初,世界各國普遍不看好印尼國家的統一。因為在印尼國內存在著200多個不同的民族,彼此之間隔絕居住在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但是島嶼眾多、民族眾多,卻沒有使印尼走向分裂,原因也很簡單。
45%這個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了第二大民族的14%佔比,所以,印尼主體民族的穩定,也就對國家的穩定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這也是印尼不會出現分類的重要原因。
⑹ 印度尼西亞在什麼時候開始淪為哪幾個國家的殖民地
印度尼西亞自16世紀開始淪為葡、荷、西、英等國的殖民地。在西方列強的激烈角逐中,荷蘭殖民主義者的勢力日益擴大。
⑺ 介紹下世界各國的民族分裂組織
斯里蘭卡:猛虎組織(The 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rm—LTTE)全稱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
成立於1972年,首領布拉巴卡蘭。猛虎組織是泰米爾人30多個反政府武裝組織中最大最活躍的一個。1975年以來與政府軍展開游擊戰。1994年8月,人民聯盟政府成立,決定與猛虎組織舉行和談,經過兩輪談判後,終於1995年1月3日,簽署停火協議,1月8日正式生效。1995年4月,該組織單方面撕毀協議,退出和談,雙方沖突再起。該組織現任領袖韋盧皮萊?普拉巴卡蘭,高級指揮官:維納亞加莫蒂?穆拉利塔蘭。
印度尼西亞:自由亞齊運動(武裝分裂主義組織) 成立於1976年,它要求在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端的亞齊特區成立一個伊斯蘭國家。1976年12月以來,雙方沖突已經造成1萬多人死亡,僅2003年一年就有1700人在沖突中喪生。
菲律賓: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菲最大穆斯林反政府民族武裝組織。1978年從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分離後建立。初期力量極小,90年代後逐步壯大,1996年9月摩洛民族解放陣線與政府簽署和平協議後,部分不願接受政府軍警整編的人員陸續加入,其力量大增。現有成員15400人,各式武器11300餘件。該陣線一直堅持分離主義武裝斗爭,主張在棉蘭老島建立一個獨立、嚴格的伊斯蘭國家。拉莫斯總統任內,與政府共進行了六輪低級別談判,但因雙方立場迥異而無實質進展。埃斯特拉達就任後,雙方於1998年8月簽署《關於推動棉蘭老和平進程協議》,9月,又簽署將各自前沿陣地部隊後撤5公里並實行停火的協議。但上述協議並未得到執行,武裝沖突時有發生。1999年,政府軍警部隊與摩伊游擊隊之間不斷發生沖突與交火,和談因菲參議院批准《菲美訪問部隊協議》等因素一再延遲至10月才開始。雙方和談小組於12月就談判規則與程序達成一致,決定2000年1月開始正式談判。主席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
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 菲最大穆斯林反政府民族武裝組織。1978年從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分離後建立。初期力量極小,90年代後逐步壯大,1996年9月摩洛民族解放陣線與政府簽署和平協議後,部分不願接受政府軍警整編的人員陸續加入,其力量大增。現有成員15400人,各式武器11300餘件。該陣線一直堅持分離主義武裝斗爭,主張在棉蘭老島建立一個獨立、嚴格的伊斯蘭國家。拉莫斯總統任內,與政府共進行了六輪低級別談判,但因雙方立場迥異而無實質進展。埃斯特拉達就任後,雙方於1998年8月簽署《關於推動棉蘭老和平進程協議》,9月,又簽署將各自前沿陣地部隊後撤5公里並實行停火的協議。但上述協議並未得到執行,武裝沖突時有發生。1999年,政府軍警部隊與摩伊游擊隊之間不斷發生沖突與交火,和談因菲參議院批准《菲美訪問部隊協議》等因素一再延遲至10月才開始。雙方和談小組於12月就談判規則與程序達成一致,決定2000年1月開始正式談判。主席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
菲律賓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 1968年12月建立。1969年3月該黨建立了軍事組織——新人民軍,進行武裝斗爭,目標是奪取國家政權。該黨及其組織長期以來被政府宣布為非法,總書記何塞?西遜長期以來流亡在荷蘭。90年代以來,菲共內部矛盾不斷加深,1992年形成「抵制派」(列寧主義)和「效忠派」(親西遜派)。前者另成立菲工人革命黨。1994年,從新人民軍分裂出來的「亞歷斯?文加瑤派旅」與「抵制派」聯合。但西遜仍代表菲共主流。1986年8月,由該黨領導的全國民主陣線與阿基諾政府舉行和談,11月達成停火協議。1987年2月協議到期後,雙方重開戰火。拉莫斯政府成立後,1992年9月,雙方在荷蘭海牙舉行了探索性會談。1997年,雙方在荷蘭重開和談。近年來,新人民軍嚴重受挫,1999年兵力約9400多人。1999年5月,菲共因菲參院批准《菲美訪問部隊協定》單方面終止和談進程,菲政府轉而使和談地方化,同時繼續對流亡海外的菲共主流派領導人敞開談判大門。6月菲總統發布政令,建立「全國和平論壇」,負責解決和談有關問題,制訂與和平進程有關的改革措施,下設「地方和平論壇」,在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負責建立政府與菲共地方組織間的聯系。
印度:阿薩姆邦聯合解放陣線,成立於1979年,以實施暗殺、綁架、襲擊軍警等暴力活動而著稱,其宗旨要把阿薩姆邦從「印度統治下解放出來」。主席:阿拉賓達?拉吉柯瓦。
另外,在印度還有幾個種族分離極端武裝組織(反政府武裝組織),它們是:波多民族民主陣線、卡塔普爾解放組織和卡爾比國家志願軍。
尼泊爾:尼泊爾共產黨(毛澤東主義派),1996年2月發動「人民戰爭」,旨在推翻尼泊爾君主立憲政體,建立一個共和國。領袖普拉昌達(普什帕?卡邁勒?達哈爾)
緬甸:克倫民族聯盟。 該聯盟是緬甸獨立初最有實力的組織之一,他們領導的克倫民族解放軍兵力僅次於緬共人民軍。克倫民族聯盟還聯合了一些地方民族武裝組織並組成了「民族民主統一戰線」。1994年該聯盟中,信仰佛教和信仰基督教的人員發生矛盾和沖突,導至聯盟一分為二。一派是以波妙為首的基督教派繼續沿用「克倫民族聯盟」名稱。另一派改稱「克倫進步佛教協會」。1995年初,緬政府軍趁其內訌之機,向克倫民族聯盟發起了大規模進剿,一舉攻克其總部馬納普洛並佔領了其控制區。迫使該部轉移至緬泰邊境西線一帶開展游擊戰爭。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 成立於1964年5月。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1995年初其主席賽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撣族頭人甘約率部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撣邦民族軍」。現主要活動於緬甸東枝以北的南蘭、板法、孟蓋和賴卡等地區。控制區面積510平方公里(不含游擊區),控制區人口4.5萬人,總兵力3200餘人,總部設在孟蓋,該部曾先後10多次與緬政府進行了談判,但均未能達成和解協議。
撣邦聯合革命軍。 成立於1960年,莫亨任首領。1985年該部與坤沙的蒙泰軍合並。1996年初,原莫亨歸部團長約色率2000餘人,脫離坤沙自立門戶,重新組成「撣邦聯合革命軍」。堅持反政府武裝斗爭。該部現主要活動於景棟以南,邦弄以東地區,以及孟乃、蘭科、孟班、賽芒滾、萬達果、刀辛和孟裴等地。總兵力約5000餘人,編成756、757、758和759四個旅,總部設在景康(景統)。該部現仍繼續堅持反政府武裝斗爭。
羅興伽穆斯林團結陣線。 該陣線是緬甸若開邦的穆斯林反政府武裝組織,成立於1978年,同時建立了「羅興伽穆斯林游擊隊」,並在該邦的貌奪和布帝洞等地區建立了根據地。1991年緬政府對其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清剿,該部武裝和穆斯林難民大批逃往孟加拉國。外逃的穆斯林團結陣線仍繼續在孟加拉國堅持反緬政府的斗爭,並向伊斯蘭國家請求援助,現該陣線由昭鮑任主席,努爾?伊沙林任副主席,肖丁任總書記,武裝力量約3000餘人,總部設在孟加拉國境內。
坤沙余部和其他較小的民族武裝組織。 坤沙余部包括張維綱的自衛隊、麻哈三的佤民族解放軍、趙蘇來部、戴康部和明少本部等。總兵力約1萬人。其他較小的反政府組織還有若開民族解放軍、若開解放黨和欽族解放軍等。
佤邦聯合黨與佤邦聯合軍(MNSA)。 是1989年4月從緬共中部軍兵變後分離出來的,原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1989年11月改名為佤邦聯合黨。該黨領導的武裝稱「佤邦聯合軍」簡稱「佤聯軍」。佤聯軍控制區分南、北2部份。北部與中國接壤,面積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南部與泰國和寮國相鄰,面積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22萬。佤聯軍現已發展到3.5萬人,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現黨總書記趙尼萊,副總書記肖明亮、鮑有義。佤聯軍總司令鮑有祥,副總司令李自如、布萊康。總部設在幫康(原名邦桑)。南部指揮機關「行政事務管理部」設在萊三哨。部長魏學剛(兼南部軍區司令),書記鮑有義(兼南部軍區政委)。
克欽新民主軍(NDA)。 是1989年10月由緬甸共產黨101軍脫離緬共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6000平方公里,分為片馬、昔董、拖角和落空4個區,人口7萬餘人。武裝力量有軍隊500餘人,民兵1000餘人。主席兼司令丁英,副司令澤龍。總部設在板瓦。
新孟邦黨(NMSP)。 成立於1962年,由奈瑞景任主席,1980年黨內出現矛盾發生內訌,分成兩派。1987年兩派經過協商又重新統一。1993年-1995年該黨與緬政府舉行過4次和解談判。1995年6月雙方簽訂了政治和解協定。1998年以來,由於緬政府在孟族聚居區推行同化政策,新孟邦黨聲稱要中止與緬政府和平協定。現該黨總兵力7800餘人,各種武器8300餘件,總部設在耶羌帕。
撣東同盟軍(NDAA)。 是1989年4月由緬甸共產黨815軍區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面積4950餘平方公里,分為小勐拉、南板和薩洛三個行政區。人口7.4萬人。總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賢,副司令蔣志明、羅常保。總部設在小勐拉。
果了同盟軍(MDNA)。 是1989年3月由緬甸共產黨東北軍區兵變另立山頭的武裝組織。1992年該部發生內訌,司令彭家聲和參謀長楊茂良大打出手,結果楊茂良驅出了彭家聲,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聲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參謀長。現控制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武裝力量2700餘人。其中軍隊500餘人,總部設在老街。
撣邦軍(SSA)。 領導人色廷,兵力2100人,總部盛加。
克欽保衛軍(KDA)。 領導人木吐諾,兵力2000餘人,總部崗卡。
勃歐民族組織(PNO)。 領導人昂坎迪,兵力1400餘人,總部椒得龍。
崩龍邦解放軍(PSLA)。 領導人吳埃孟,兵力1400餘人,總部楠瑪都。
克洋民族保衛軍(KNG)。 領導人格巴耶邦,兵力80人,總部孟別。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 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餘人,總部霍雅。
新克洋邦黨(KPP)。 領導人吳瑞埃,吳丹梭奔,兵力150人,總部彬瀧。
撣幫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 領導人吳達格雷,兵力3100人,總部瑙都。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 領導人昂丹雷、吳庫貼布佩,兵力7800人,總部多達瑪基。
若開共產黨(CPB)。 領導人沙吞吳,兵力300人,總部布帝洞。
寮國:寮國先後出現的武裝組織有民主救國組織、中立救國組織、獨立組織和民族聯合陣線等,目前仍在繼續活動的主要是民族聯合陣線(郎王寶軍事集團),他們一直得到美國和西方的支持和援助,經常在老中和老泰邊境地區進行武裝騷亂活動。
⑻ 為什麼印尼沒有分裂成很多小國
為什麼印尼沒有分裂成很多小國?確實印尼也是一個民族構成極為復雜的國家,而且許多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都不一樣,但印尼為什麼沒有分裂呢?
共同歷史造就的國家
印尼確實是一個民族構成極其復雜的國家,目前的印尼總共有300多個民族,所以可能有些朋友覺得這個國家很脆弱,可能很快就會分裂。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印尼這300多個民族能結成一體了也是有歷史原因,其實印尼就是個建立在共同殖民歷史之上的國家。現在的印尼就是歷史上荷蘭人建立的荷屬東印度殖民地,在二戰期間,荷屬東印度因為富產石油被日本人看中,在太平洋戰爭中被日本完全佔領。
而友叢在二戰結束之後,印尼人在日本宣布投降僅僅兩天之後,即1945年8月17日就宣布獨立。當然當時荷蘭人並不願意承認印尼獨立,因此很快就重返印尼,並派兵鎮壓印尼獨立運動,期間荷蘭人最多時曾向印尼派出18萬軍隊,而且還得到了因為同樣不願失去亞洲殖民地而與其同病相憐的英國人的支持。
印尼獨立戰爭打了四年,荷蘭和英國軍隊總共陣亡8000餘人,而印尼軍隊的陣亡更是高達5萬到10萬人。最終荷蘭人因為無法再承受慘重傷亡,同時當時全球殖民地獨立已成大勢所趨,要求荷蘭讓印尼獨立的國際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最終荷蘭接受了印尼獨立的要求,在1949年9月27日,荷蘭和印尼簽署協議,同意印尼大部分領土獨立。
所以印尼盡管民族眾多,但卻也是經過血與火的獨立戰爭,最終在共同殖民歷史的基礎上捏合成一個國家的。
印尼的分裂運動
雖然印尼的獨立是經過戰爭達成,並得到了國際條約的認可,但因為印尼過於復雜的民族構成,所以其內部還是長期有一些爭取獨立的運動存在,而且有一個可以說已經成功,即東帝汶。
不過東帝汶的獨立還是有一些特殊情況。因為東帝汶在殖民時代並不是荷蘭的殖民地,而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且在印尼獨立之後,葡萄牙在亞洲的殖民地仍然得到了保留,因此葡萄牙對東帝汶的統治一直持續到了1975年,當年葡萄牙宣布放棄在東帝汶的統治,東帝汶一度宣布獨立,而印尼則很快入侵,將東帝汶佔領。因此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印尼對東帝汶的統治,所以在東帝汶抗爭了24年之後,1999年被聯合國託管,2002年再次贏得了獨立。
但其它印尼地區則基本上是1949年和1962年通過兩次與荷蘭達成的協議獲得的領土,可以說得到了國際承認,因此其獨立訴求成功的難度就比東帝汶要大許多了。目前印尼比較活躍的獨立運動有亞齊、波羅洲、南馬魯古、西巴布亞和廖內等。其中亞齊和西巴布亞的獨立運動還都曾經導致和印尼 *** 之間的武裝對抗。
不過印尼畢竟是個大國,其人口排名世界第四位,因此該國 *** 也具有很強的軍事實力,所以任何一個印尼地區想通過武裝斗爭取得獨立都是不太可能的。另外印尼雖然民族眾多,但其主體民粗告虛族爪哇人佔到了全國人口的40%,因此相對於其它民族也具有很大優勢,所以等於這個國家也牢牢地被抓在主體民族的手中,因此雖然存在一些獨立運動,但印尼在短期內走向解體的可能性還是很小。
最後說兩句印尼的華人,印尼華人的官方數字大約有283萬人,但因為印尼在1963年蘇哈托政權通過 *** 反華上台之後長期排華,所以許多華人都把身份改成了印尼人,因此很多人估計印尼華人的實際人數可能上千萬。但在1998年印尼最後一次排華運動之後,蘇哈托政權被推翻,華人在印尼的處境明顯改善,印尼登記的華人人口也開始出現快速上升,同時華文教育在印尼也開始合法化。不過因為華人在印尼也是散居各地,而且即使人數真有上千萬,佔印尼人口的比重也不過3%左右,和當地人比起來還是力量懸殊。所以印尼出現另外一個華人國家的可能性也基本是不存在的。
岩燃印度尼西亞這個有20000多個島嶼組成的國家從地圖上看就是「支離破碎」的,建國至今印尼東部是分離主義最嚴重的地區,比如「東帝汶」共和國這個距離印尼核心較遠、文化差異較大的地區未能並入獨立的印度尼西亞。此外在新幾內亞島和蘇拉威西島上存在著大量的分離主義者,之所以時至今日都未能真正有獨立出去的一部分,是因為「貧富差異」以及「語言政策」、「宗教政策」能勉強維持印尼國內的統一。
所謂的貧富差異在世界范圍內比比皆是,但是印尼算是個特例。它的主體民族「爪哇族」在爪哇島及周邊的馬都拉島上,他們佔到印尼3億人口的45%左右控制著全國90%以上的財富(此地約佔全國面積的7%)。但事實上上述兩個島嶼所在的「努沙登加拉」群島只有有限的旅遊資源,真正支撐印尼國家經濟的是馬來亞婆羅洲所在的「加里曼丹」島及其周圍海域,而蘇拉威西北部海域也是石油油田富集區。
但是當地人很少能分到這些財富,爪哇島上聚集了印尼大部分的財富、知識分子和政治精英,它們對全國有絕對的統治權,東部雖有分裂勢力但是巨大的貧富差距之下難有作為。尤其是新幾內亞島上的少數民族最是落後,在印尼的300多個少數民族中越是往東分布的就越貧窮,他們幾乎與世隔絕除了「雅加達」 *** 之外根本不知道還有其他政權,在爪哇人 *** 的巧妙統治下溫順的生活。
雅加達的統治手段就是語言政策和宗教政策。印尼是個 *** 主義盛行的國度,但是 *** 自建立之初就沒有給宗教分子控制 *** 發可能,他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印尼是「政教分離」的自由國家,因此各種宗教得以在多民族社會當中和諧發展,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說:「當社會上有多個宗教時,他們就可以和諧相處了」,這正好反映了印尼社會統一的真實原因。
所謂的語言政策就是印尼從建國至今都在不遺餘力的實現全國語言統一化,原本300多個少數民族的不同語言都被方便易學的「印尼」語取代,這是促成國家認同感維護統一的重要前提,在這一點上印尼 *** 是全世界范圍內做的最好的一個國家;最後不得不提一下,爪哇族不僅人口多生育率也是最高的,因此印尼 *** 安排爪哇島上的族人大范圍移民到周圍島嶼上去,這些人逐漸打壓當地少數民族在經濟政治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如今已經成為印尼分布最廣、人數最多、最富有的民族團體,有這個團體組成的中央 *** 當然能很好的統一全國了。而之前也出現過這種富有且分布廣的民族,你知道是哪個民族嗎?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本有機會統治印尼的民族消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