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1990—2003年,世界初級能源消費從81.17億噸當量增長為97.41億噸油當量,年均增長1.4%,同期印度初級能源消費從1.93億噸增長為3.45億噸油當量,年均增長4.6%。印度在世界初級能源消費中所佔的比例從1990年的2.38%躍升至3.54%,從而成為僅次於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之後的第五大消費國。
2003年印度初級能源消費中,煤炭、石油、天然氣、水力和核電的比例分別為53.4%、32.8%、7.8%、4.5%、1.2%。印度的煤炭資源較為豐富,基本能夠實現自給,但石油資源較為短缺,必須依賴進口。2003年印度原油消費1.13億噸,國內生產3670萬噸,進口8200萬噸,進口石油所佔的比例超過70%。
20世紀80年代初石油產量年平均達600萬噸,1992年達1500萬噸,1985年印度石油需求量為5000萬噸,國內產量2000萬噸,進口石油約佔60%,1985年後,加大了海上石油開采力度,進口總量逐年減少,目前已減少到20%左右。
印度政府對海上油田開發總投資約200億盧比,油氣開采累計為印度政府增加了8000億盧比以上的財政收入。在1985—1990年第七個5年計劃期間,印度政府給石油工業投資300億美元,將年煉油能力提高到5000萬噸。
海上油氣開采促進了印度海洋技術的發展,在近海油氣服務方面,一段時間印度在採油平台、供應船、動力定位船、檢修平台的潛器等全部從國外引進,現除動力定位船、潛器之外,印度已能製造供應船、貨駁船、吊駁船等設施設備。
印度大部分的石油勘探和生產由石油與天然氣委員會承擔,印度石油公司也負責印度東北部的石油勘探和生產,該公司以前是緬甸石油公司的夥伴。印度原先不允許國際石油公司在印度石油勘探和生產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現在情況已經有所變化。印度政府已開放陸上和近海地區,以便讓國際石油大公司投標。
外國石油公司參與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當時,印度邀請一些海外石油公司幫助其尋找石油。1979年,在孟買高地附近的區域,同雪佛龍國際公司簽訂了一項勘探合同。但是此合同未取得結果,該公司蒙受了約3000萬美元的損失。第二和第三輪投標也令人失望,沒有發現碳氫化合物,據說損失約1億美元。在第四輪投標中,得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響應。於是印度政府同美國、荷蘭及印度國內的一些集團公司簽訂了5項合同。1993年又先後進行了第五輪和第六輪投標,接著於1994年進行了第七輪投標。但投標者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缺乏充分的地震數據。為此,印度政府邀請了一些私營公司進行地理測量。印度政府還提供一些中小型油田和天然氣供私營公司開發。國際金融公司已經同意為這些計劃中的一些項目提供35%的開發費用。
從20世紀70年代初到1990年,印度的石油產量不斷上升。1971—1993年的平均產量為每年1900萬噸。1990年之後,產量開始下降。1994年產量為1540萬噸,這是連續第3年下降,1992年和1993年分別下降11%和16%,但孟買高地的產量仍占原油總產量的近60%。
1975年孟買高地油田的發現,以及近海石油生產的開始,使印度當時在石油方面可以達到自給。但是過度開采導致一些油田的嚴重損壞,最終使大量油井關閉,產量下降。1993年,原油總產量下降了11%,這主要是由於阿魯納恰爾邦的產量減少。但在1990—1993年連續4年產量下降後,1994年石油生產稍有改善。在印度的南部沿海地區,人們也認為具有近海石油生產的美好前景。1994年,在克里希納—戈達瓦里地帶內,在拉瓦油田的兩口油井開始產油。這些油井的目標是每年生產40萬噸原油。也是在1994年,在孟買高地的兩口近海油井開始啟動,目標是每年生產797萬噸原油。在同一地區的尼拉姆油田,那裡有多達6300萬噸的石油儲量。
自1986年以來,印度的石油進口量不斷增加,從1986年的1400萬噸增加到1994年的3050萬噸,每年平均增長率為21%。進口量的增加,主要是因為國內石油生產量下降所致。1990—1993年的進口量每年增加19%,而國內生產則下降10%,據印度一份官方報告稱,1994—1995年,原油進口量估計為2400萬噸,其中1600萬噸是根據定期合同進口的,800萬噸則從現貨市場上取得。印度分別同沙烏地阿拉伯簽訂了進口600萬噸原油的定期合同,同科威特簽訂了進口450萬噸原油的合同,同伊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分別簽訂了進口300萬噸和200萬噸原油的合同。
在70—90年代中,印度石油產品的生產和消耗不斷上升,1971年生產約1700萬噸,1994年上升到約5100萬噸。這種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印度比較先進的煉油能力。1993年石油產品的產量為5040萬噸,比1992年增長了4.2%,這種增長,主要歸因於生產結構的調整,從而導致了生產能力最大限度的利用。
在印度的石油產品中,柴油占總產量的53%以上,而輕油和重油的比例分別為20% 和27%,隨著對柴油需求量的增加,煉油廠已調整了它們的產品結構,以獲得更多的柴油。1993年,柴油、輕油、重油的產量分別為2700萬噸、1000萬噸、134萬噸。1991—1993年,這3種油產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0.2%、-0.16%和4.33%。
在70年代和80年代,石油產品的消耗平均年增長率約6%,但1991—1994年下降到3%。石油產品的消耗量,1971年為1910萬噸、1981年3230萬噸,1991年5770萬噸,1994年達到6330萬噸。柴油的消耗量,1986年約2400萬噸,1994年達到3800萬噸。高速柴油和煤油是兩種最重要的柴油產品,它們保持最高的消耗量。1994年高速柴油和煤油的總消耗量為3450萬噸,其中僅高速柴油的消耗量為2580萬噸。輕油的消耗量從1986年的680萬噸增加到1994年的1050萬噸。車用汽油、液化石油氣、石腦油是輕油中最重要的產品。1993年,液化石油氣和車用汽油的消耗量分別增加了8%和6%。國內部門消耗的液化石油氣占總消耗量的85%,而且這方面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
重油的消耗量,1986年達1020萬噸,1994年為1200萬噸。但在90年代,其消耗量略有下降。這種下降是由於燃料油的消耗量較低導致的。肥料和化學工業是燃料油的主要消耗者。1992—1993年,含磷化肥的產量下降了22%。在第八個經濟計劃期間,對石油產品的需求估計每年增加6.8%,1996—1997年每年8000萬噸左右。有人建議本國供應其中大部分需求,另外的進口彌補。印度石油產品的國內銷售由4家公司進行,它們是:印度石油公司、伯哈拉特石油公司、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印緬石油公司。國營石油公司占潤滑油市場的85%。許多跨國公司,如ELF公司、卡爾特公司、殼牌石油公司、莫比爾公司等,已同一些國營石油公司合資,利用已有的市場網路。私營部門也可以在煉油工業投資。
天然氣在印度一次能源(指商品能源)消費量中所佔比重很小,1991年僅為2%(世界平均水平為20%)。如果把木柴、農業廢料和畜力等傳統能源(傳統能源占總能源消費量的35%)也加入計算,天然氣所佔比重就更小。和大多數國家一樣,印度的天然氣工業是由國家控制的公司經營的,大約90%的天然氣為印度石油公司(Oil India Ltd)和石油天然氣委員會(Oil and Natural Gas Commission)所生產,是印度最大的公司之一。印度石油公司是印度第一家生產和供應天然氣的公司,但其作業僅集中在一個地區生產。
1987/1988財政年度以前,印度生產的天然氣主要是伴生氣,從1988/1989年度起才有大量非伴生氣,即游離氣投入生產。各產區生產的天然氣組分不同,但甲烷均在80%以上。各產區的天然氣,不僅探明儲量、生產水平、利用狀況和政府政策有顯著不同,而且在不同時期,對不同類型消費者的價格亦有巨大差異。
印度的天然氣用戶可分兩類:約定用戶和臨時用戶。天然氣生產者通常與前者簽訂有中期合同,保證最低供應量。有多餘的天然氣則供應後者。由於各地區天然氣儲量、伴生氣在產量中所佔的比例、需求量、用戶數量、基礎設施等的不同,因而天然氣產量和利用率也不同。
印度的天然氣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比例甚小。1988年的產量大約為1100萬噸油當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0.7%。但印度的天然氣產量增長幅度比其他能源大。20世紀80年代,天然氣產量的年增長率約為19%,而原油僅為10%。不過,天然氣是在80年代末才開始加速生產的,而在70年代,其年增長率只有5%。1987年以前,印度生產的天然氣大部分為伴生氣。70年代初,天然氣利用量大約僅占天然氣總量的50%。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有所改善,利用率提高到60%。自1986年起,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到70%,相當於大多數歐佩克國家的水平。
三個主要天然氣產區,即阿薩姆邦、古吉拉特邦、孟買高地(海上),1988/1989財政年度的產量在印度天然氣總產量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為17%、10%、73%。
印度的天然氣價格一直很低。60年代初印度石油公司開始生產天然氣時,幾乎找不到天然氣買主。因此當時僅以每千立方米8.83盧比(約合1美元)的低價向一家國營電力局和另外幾家用戶供氣。後來又以每千立方米42.38盧比的價格向一家化肥公司供氣。這種價格一直延續到70年代中期原油價格暴漲時。1974年1月,出售給電廠的天然氣價格升至每千立方米35.31盧比,1976年1月又提高到70.63盧比。出售給化肥公司的天然氣從1975年1月起上升至每千立方米150.06盧比。油氣委員會在古吉拉特邦銷售的天然氣的價格則高一些。
歷史上,印度的天然氣價格,在不同的地區有很大區別,對不同用戶也相差甚遠。由於沒有統一的價格體系,天然氣生產者不得不與消費者逐個談判,以確定價格。而這樣,往往引起糾紛。鑒於這個原因,印度政府制定了統一的天然氣價格體系,並從1987年開始執行。統一價格體系的基價以南部地區天然氣的生產成本為基礎。南部地區是一個新開發的天然氣產區,因此其成本可被視為長期邊際成本。此外南部地區生產的天然氣為非伴生氣,因此價格中可包含全部勘探、開發和設備成本。根據這個原則,在登陸點的海上天然氣價格和陸上天然氣價格定為每千立方米1400盧比,其中不包括運輸費用。加上運輸費用,HBJ管道沿線的天然氣價格為2250盧比。這一基價適用於熱值為每千立方米8500~10000千卡的天然氣。價格中不包括各項稅收。
2001年3月印度政府制定了《2025年印度油氣發展規劃》。這一遠景規劃制定了未來25年印度在油氣領域政策的基本框架。文件中也明確指出了為實現遠景目標而採取的中長期措施。
規劃指出,油氣勘探開發部門在以下方面負有重大責任:加強已勘探盆地的油氣勘探開發,加強對未勘探各地質盆地的勘探力度,提高已探明儲量的開發效率,努力進行技術創新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與開發。
過去,印度的石油勘探工作主要由上游國家石油公司,如印度國家石油公司、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和印度石油有限公司在政府授權控制的各自區域內進行。從1993年開始,為使私營企業、印度與外商合資企業以及國家石油公司進行有效勘探,印度政府開放了石油勘探區。到2005年印度25%以上的沉積盆地可望得到勘探。
印度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計劃投資3億美元來提高大型老油田的採收率。在優先實施該計劃的油田中包括位於西海岸的巨大的孟買高地油田,已於2001年1月開始實施。印度的上游石油公司為那些願意與印度攜手康德油氣勘探、提高印度本國油氣產量的國際投資者提供了多種機會和廣闊空間。不過,國營石油公司在印度油氣工業一直居於主導地位,在印度的經濟發展和能源供應,尤其油氣供應與安全方面,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起著關鍵性作用。
不僅招商引資,而且印度政府還要擴大在海外的石油權益,印度政府一貫鼓勵國營和私有石油公司參與海外石油勘探開發。印度曾與俄國M/s Roseneft簽訂了一個長期協議,涉足庫頁島和越南一個海上氣田。
這些年來,印度的石油天然氣及石油產品市場逐步開放,以便更好地滿足國內需求量,解決能源問題。同時印度的能源企業也會積極向海外擴張,在國際市場中謀求一席之地。
② 印度尼西亞 天然氣價格
路透社報道說,印度尼西亞石油和天然氣監管機構BPMigas周一發表聲明說,計劃將Tangguh液化天然氣工廠出口到中國的天然氣價格上調一倍,從目前的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mmBtu)3.35美元上調至7美元。與Tangguh簽署長期合作協議的中國海洋石油公司(CNOOC,簡稱中海油)從印尼進口液化天然氣將受到影響,這部分天然氣主要供應中海油設在福建的接收終端。
路透社的報道中說,印尼決定上調整價格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天然氣價格上漲。根據中海油與Tangguh簽署的協議,Tangguh每年將向中國出口260萬噸液化天然氣,價格為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3.35美元,遠低於當前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這份協議的有效期長達20年。路透社的報道中說,目前國際現貨天然氣價格已經上漲至每百萬英制熱量單位16.50美元。
報道中說,印度尼西亞目前正在與中海油就天然氣漲價一事展開談判,預計新價格將從今年1月份開始執行。目前印度尼西亞與許多亞洲國家簽署的天然氣供應協議都沒有確定具體的價格,而是根據一個計算公式參照國際市場行情變化而調整。
③ 印度是窮國嗎
在不少國人眼中印度是一個臟亂差俱全的國家。但在不少專業人士看來,印度是一個大有發展前途的新興經濟體。2019年印度的GDP達到了2.88萬億美元,超過了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法國和英國。而據一份2018年發布的資料顯示,從2007年至2017年,印度財富總額由3165億美元增加到了8230億美元,目前印度有千萬富翁20730位,有億萬富翁119位。這些富翁中名氣最大的是信實工業公司的「掌門人」穆克什·安巴尼,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他的個人資產達到了514億美元,據稱超過了馬雲先生和馬化騰先生的財富總和。
④ 印度有哪些值得心動的資源
印度作為擁有13億人口,其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其海岸線為5560公里,對於印度來說其境內的資源不算太多,本國人口這么龐大,都已經把資源消耗的差不多了,很難說印度有啥好的資源了。
第一個資源就是石油天然氣,印度大陸主要是在印度大陸架板塊上,其多個盆地處於油氣勘探期,未來的油氣勘探期重點是水深超過200米的印度洋,印度認為自己有10多個油氣資源沒有被開發和利用。印度認為自己的石油資源為30億噸,天然氣儲備量為2.44萬億,佔到了世界0.50%,世界排名為第32位。印度重大石油儲備量主要是在孟買彭迪,但是印度油氣勘探程度十分低下。近年來印度在海上獲得了大量天然氣發現,目前印度石油產量為4000萬噸,天然氣產量為306億立方米,
印度第二大資源就是鐵礦資源,印度鐵礦是自己少有的優勢出口項目,印度主要礦石分布在泰米爾德邦、安德拉邦、馬哈拉斯特拉邦等地區,印度的鐵礦石規模也比較大,在印度延伸到數千米以上,比如印度最大的庫克雷姆科鐵礦,富鐵礦儲備量達到10億噸以上。
印度第三大資源是水電資源,印度全國季節性水能在水電資源蘊含量為6000億KWH/年,現在僅有8400萬MW使用,印度全國水電資源分布不平均,在北部喜馬拉雅山向中部平原地區過渡,因為河流流量、落差比較大,水電資源相對集中。該地區包括了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以及主要支流的水電蘊含量佔到印度全國水電資源的70%。而這些地區印度僅僅開發了15%,所以未來開發資源還是挺大的。
印度美女讓人過目不忘
平心而論,印度的電影有些拍的還是相當不錯的,其次是印度的糧食資源,良好的氣候條件讓印度成為產糧大國。悄悄告訴你,印度神油雖然很出名,但卻是中國香港人發明的。
一,地理位置,站在印度次大陸環顧四周,往東是東亞,東南亞,澳大利亞,往西是中亞,非洲乃至歐洲,陸路去哪都不遠,海運去哪都是直達,簡直就是現代全球貿易的位面之子。而且四周沒有一個方向能產生相當體量的文明可以威脅(別提中國,特例),出海就是印度洋,安全性不要太高。
二,耕地,中國人最喜歡的東西,可偏偏印度耕地特別多,主要分布在恆河周圍,好一片大平原,不管內河航運還是修鐵路公路,難度都很低,很容易把文明的核心區焊成鐵板一塊,做大做強。相比之下中國,幾乎到處都有天險,哪裡都能割據,整合各個地理單元的成本太高了。
剩下礦產油氣之類的資源,真沒啥特別值得心動的,我們更多。
印度的寶石很便宜,尤其是碧璽。之前旅行的時候在尼泊爾與印度交界的一座城市,碰到了一個很懂寶石也很愛寶石的姑娘,拿出自己在印度淘來的一串碧璽,跟我說這要是在國內可貴了,然而在印度就相當於省了好幾千塊錢。
碧璽的小珠子,一顆顆有不同顏色,看著的確是招女孩子喜歡。
所以如果有喜歡寶石的,記得可以去印度 旅遊 的時候帶一些。
印度的 旅遊 資源也很豐富,其中有4座城市更是用顏色代替了它的名字,比如粉色之城齋普爾,藍色之城焦特布爾,白色之城烏代布爾,金色之城傑伊瑟爾梅爾。
一種顏色,就是一座城的主旋律。看上去十分的壯觀!
印度還有瓦拉納西恆河,鹿野苑,這些都是值得一提的印度著名 旅遊 景點。
有人會覺得,印度貧窮、街道骯臟,各種丑聞頻現,對遊客會不會不友好?畢竟這個被人調侃為阿三哥扎堆的國家實在是有太多不好的新聞了。
真實的印度或許會有上述提到的這幾個方面現象存在,也同樣有值得探訪的名勝古跡。
⑤ 印度是窮國嗎
錢不是問題啊,隨便一個國家不管人民死活玩命壓榨都有錢的。。。。。而且印度窮也是相對。GDP高達中國的5分之1.這些錢不搞基建不搞科研的話還是很多的哦。。。再來對於印度這個炮彈擊中炮口的奇葩國家來說。基建垃圾,工業像一坨屎。而且有覺得自己好厲害想在世界面前裝逼,讓各國大佬高看一眼。捅婁子了要打架咋辦?不買不行啊!這個就像大米漲價了窮人也要買,是剛需啊剛需啊。人窮不能不吃飯。國窮不能沒軍隊啊?印度要是不買的話連巴基斯坦都打不過哦
印度給人的印象就是,買武器總是大手筆,動輒幾十億美元購買飛機軍艦;與此同時,好像印度又很窮、很落後。於是有人會問,印度到底窮不窮?
首先要說,印度在軍購上確實大手大腳,但是並不意味著印度的軍費開支很多。根據2016年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統計,印度的軍費開支為484億美元,低於美國、中國、英國、俄羅斯和沙特,只相當於美國的7.8%,中國的四分之一。那麼為何印度給人留下窮兵黷武的印象呢?因為印度自己的軍工產業非常落後(相對於其他大國而言),軍事裝備的自主供應能力非常弱小,為了趕上周邊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發展速度,只能依靠大量進口西方和俄羅斯的武器。
即使如此,印度也不是世界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在冷戰結束後的很多年裡,中國的武器進口金額一直高於印度,只是近幾年,隨著我國武器研發水平的迅速提高、新型裝備井噴式裝備部隊,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的帽子才被印度搶走。那麼,為什麼大家總覺得印度進口武器力度更大呢?原因是,我國進口武器集中於若干尖端裝備,其他武器都能自產。而印度進口武器的范圍非常廣泛,小到子彈、輕兵器,中到坦克、裝甲車,大到戰斗機、預警機、運輸機,乃至航母和核潛艇,都需要進口。這就給了印度大量出鏡機會,讓讀者覺得印度瘋狂軍購,顯得非常有錢。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印度到底有沒有錢呢?首先,從上文可以知道,從軍費上看,印度其實並不算很有錢。其次,從經濟實力看,印度2016年的GDP為2.26萬億美元(世界銀行數據),而中國是11萬億美元,印度是中國的五分之一。由於中印人口規模相當,因此印度人均GDP也是中國的五分之一,大概是1709美元。而2016年中國人均GDP最低的省份為甘肅省,也達到了4106美元。換言之,中國最落後省份的人均GDP都是印度的2.4倍。因此,印度沒錢,而且很窮。
總之一句話,印度很窮,軍費開支也不多。印度成為軍購狂人,其實是無奈之舉。
印度是大國,大國再窮(人均),總量都是世界前十,實際上印度gdp已經超過英國,排在美中日德之後,gdp總量在這,轉化為財政收入的自然也不少,拿出gdp的1%采購軍備,還是買得起的。即使沒有那麼多,可以通過發行國債的方式集資,人口眾多,在這個時候優勢就體現出來
問題是武器要拿外匯買啊!首先是印度政府稅收效率極低,導致稅收佔gdp的比重也極低,而且印度的外債已達1.2萬億美元,每年利息就要佔財政的四分之一,最重要的是印度外儲只有3000多億美元,現在還保持著大幾百億逆差,而且敢在美聯儲縮表的時候降息,作死!
買武器有錢不代表就有錢了 關鍵是看這個國家在國防上的需求有多大 不可否認現在印度的角度上來看 他們國防上的需求還是挺大的 西邊有巴基斯坦要搞 北邊還有尼泊爾要威懾 還有中國這個龐然大物在上面壓著 還有印度洋想控制著 雖然GDP遠不如中國 但是在國防上的需求其實不比我們少多少 印度建國之初就說了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正是這種所謂的大國情懷 讓印度有點打腫臉充胖子的感覺 其實我覺得印度現在應該學中國進行韜光養晦 對內大力的深化改革 把人口紅利真正的轉化為生產力 把製造業發展起來 把一些拖累印度印度經濟發展的老問題解決掉 這些才是印度現在要做的 但是現實正好相反 國內一團糟的時候竟然來挑戰中國 不知道是為了轉嫁國內矛盾還是中國的發展讓印度神經失常了 而且美國可能也有在背後的工作
在不少國人眼中印度是一個臟亂差俱全的國家。但在不少專業人士看來,印度是一個大有發展前途的新興經濟體。2019年印度的GDP達到了2.88萬億美元,超過了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法國和英國。而據一份2018年發布的資料顯示,從2007年至2017年,印度財富總額由3165億美元增加到了8230億美元,目前印度有千萬富翁20730位,有億萬富翁119位。這些富翁中名氣最大的是信實工業公司的「掌門人」穆克什·安巴尼,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他的個人資產達到了514億美元,據稱超過了馬雲先生和馬化騰先生的財富總和。
據《2018胡潤印度富豪榜》顯示,印度的831位頂級富豪擁有的財富數量為4.9萬億人民幣,相當於印度GDP的1/4。印度頂級富豪中主營業務在醫葯行業的佔13.7%,主營業務為軟體服務業的富豪佔7.9%,以快速消費品業為主要業務的富豪佔6.4%。除了穆克什·安巴尼外,印度還擁有高塔姆·阿達尼(財富量157億美元)、欣杜賈兄弟(財富量156億美元)和帕朗吉·密斯特里(財富量150億美元)等頂級富豪。
在2020年全球企業500強榜單上,印度有7家企業「金榜題名」。其中穆克什·安巴尼的信實工業公司2019年營收額為862.7億美元,比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的GDP(839億美元)還多。一同上榜的印度石油公司的營收有692.46億美元、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的營收為571.71億美元、印度國家銀行實現營收510.91億美元、巴拉特石油公司實現營收404.1億美元、著名的塔塔 汽車 公司營收有372.42億美元、從事黃金業務並擁有完整價值鏈的拉加什出口公司的營收為275.9億美元。有這么些大公司來支撐印度經濟,印度怎麼可能算是個窮國呢?
印度是世界著名的仿製葯生產和出口國,不久前國內某電影就反映了國內不少患者需要購買印度仿製葯來治病。僅2019財年印度仿製葯出口額就達到了191億美元,有報道稱全球近50%的疫苗由印度生產。仿製葯出口成為印度繼軟體產品出口外的又一重要發財門道。另外,印度有大量勞動力在海外務工,每年從國外匯回國的僑匯收入數量非常大,例如2019年印度的僑匯收入為795億美元,同年中國的僑匯收入為674億美元。僑匯收入增加能夠極大地拉動印度GDP的增長。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印度還是比較有錢的,但不可否認印度仍然有數億真正的窮人,而且現在印度的貧富差距還非常大。例如印度的頂級富豪中有233人居住在孟買,但就在這座所謂「領先上海30年」的城市裡卻擁有亞洲最大的貧民窟達拉維貧民窟,裡面居住著100萬貧民。這些貧民的居住空間狹窄簡陋、垃圾遍地、缺乏水電供應,甚至連廁所都嚴重不足。除了孟買,印度還有很多地方的貧富差距也非常嚴重。據統計印度約有2.7億人口的生活水平處於貧困線以下,絕對貧困人口有7300萬人。因此對於有錢人來說印度是天堂,但對於窮人來說印度只能算是噩夢之地。
看過一篇,不知道真假;就是印度的采購,有玩數字嫌疑,虛晃一槍,最終落實的是采購報道中的十分之一而已。中間過程充斥腐敗貪污回扣等等;然後是窮的越窮,富的越富。10幾億人口養活幾萬人,印度口號喊的響,但是解決貧困問題好像越來越糟糕。
印度按理不窮,但印度財富99%在1%人手上,而99%人手中只有1%財富所以看上去很窮,而1%富人精英地產商企業家權貴,通過口號宣傳各種概念洗腦,窮人一天吃2歺飯,現吃一歺那一歺省下來,被政府各種稅收收去,買武器,
印度這個國家,不求發展,國內工業體系落後,製造業更上不去。印度當局不是把心思用在國家的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上,而是一門心思與周邊國家對抗,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印度是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口13.68億,國內年經濟GDP總量2.9萬億美元,在世界經濟GDP排名第七。人均佔有GDP2100美元,是中國人均GDP的五分之一。印度的個人GDP在世界排名130位。還屬於貧困線上。而軍費開支達到了484億美元,已達到了中國軍費預算的4分之一。
印度國內的財富都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發展不平衡,窮的窮、富的富。特別是在農村更窮,人均年收入不到五、六百美元,一家人的溫飽問題也難解決,村裡甚至連個象樣的廁所都沒有。小孩有病也看不起醫生,只有在家硬扛等死,遍地都是死嬰。少年兒童上不起學,至如今印度國內文盲一堆,數不勝數。己經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就這印度當局還擴軍備戰,每年拿出上千億美元進口武器裝備,進口武器不會操作,造成飛機頻繁墜毀,戰艦失火等事故頻發。究其原因是印軍人員素質差、文化知識淺薄造成的。因為國人太窮,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的結果。
印度要想改變國內現狀,必須把製造業上去,然後象中國兔費十二年義務教育,使人人上的起學。少年強則國家強。沒有人才怎能崛起,怎能有大國地位。這就叫 科技 興國。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自己產品幾乎沒有在世界上很少見,印度在購買武器和黃金在世界上富國但在文教生活水平上最貧窮國家,人口和中國差不多但六億人口沒有自己住房。
⑥ 阿拉伯和印度哪個國家有錢 哪個國家石油多
1、沙烏地阿拉伯錢最多,油最多。
2、中東國家主要就是靠石油發家,沙特,科威特,伊朗,卡達,伊拉克等都是石油大國 。
3、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 石油儲量為356.68億噸,天然氣儲量為56827億立方米,石油產量為43985萬噸,天然氣產量為412億立方米,石油加工能力為9850萬噸,油品銷售量為14495萬噸。
⑦ 印度是資源貧乏的國家嗎
不是。
1、土地資源中,國土面積排世界第七,但是耕地面積世界第一。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2、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銅352萬噸,鉛136萬噸,石灰石684.77億噸,磷酸鹽8100萬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天然氣697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
3、森林覆蓋率為21.9%。茶葉產量世界第一。
4、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那爛陀、邁索爾、果阿、泰姬陵、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