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人生活的習性
印度人如廁之後,確實是用手去清潔的——(只限於左手。這點請記住)。一開始我在網上看到相關說法,也不敢相信,認為是醜化印度人。現在經過多方認證。證明這個說法屬實。
其次,說說他們的方法。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不幹凈。印度廁所不像我們的公廁有衛生紙,但是全部在馬桶旁備有一個水槽。是伸手可及的。專門用來幫助事後清潔。連最豪華的酒店衛生間也是如此。因此,去印度的朋友,除了護照,衛生紙是必須隨身配備的。否則,你只能學習印度模式了。
在印度,用手清潔的問題,和文化、素質、學歷、階層是毫無關系的。即使白領階層也照樣是這個習俗。因此,印度人來中國旅行,感覺最不方便的,是衛生間蹲坑旁邊沒有水槽,如廁之後比較別扭。
印度人是手抓飯。孟加拉人也是這樣。都是用右手的。絕對沒有人用左手。因此,如果和印度人吃飯,最好左手不要伸到桌面上來。
❷ 印度人明明有廚房,為什麼平時都不用,喜歡在外面做飯呢
在印度,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老百姓們非常喜歡在外面做飯吃,而不是廚房。難道是因為在廚房裡做的飯菜太磕磣,不適合他們的口味嗎?
印度的底層人民生活是非常艱苦的,文化水平不高,就只能一輩子做一些苦力活兒。如今雖然印度人能夠吃飽飯了,但是伙食水平並不是特別的高。而且印度人並不是特別的講究衛生,他們的母親河恆河都已經列入了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了
❸ 為什麼印度人吃飯,做菜全是手抓
雖然目前在許多正式場合,印度人已經開始用刀叉吃飯,但在私底下,他們仍然習慣用手抓飯吃。「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准備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做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
印度人的主食除了面餅,還有米飯。吃米飯時,先用那三根手指將米飯和各種菜湯均勻攪拌,就像攪拌機攪拌水泥一樣,然後撮起一小堆,送入口中。有的人手指不是很麻利,於是便五根手指一齊上陣。米飯吃完之後,將沾滿油膩的指頭逐個放入口中吮吸,徹底舔乾凈之後才算罷手。
❹ 印度人做飯為什麼都加西紅柿和洋蔥
民以食為天。印度人的食以洋蔥為先,吃飯做菜沒有洋蔥或者吃不起了,就跟天要塌下來了一樣,自然會人心惶惶,社會動盪。
要說洋蔥對於印度飯有多麼重要,講一個故事。有位網友在網上發貼問:「我想做印度咖喱雞,但是我只有一頭洋蔥。我能不能不用洋蔥做這道菜呢?」不少熱心的網友紛紛回貼出主意,有的說:「如果只是你一個人或者最多兩個人吃,只有一頭洋蔥也還湊合。洋蔥是咖喱汁中最基本的成分,沒有它就平淡無味。」有的說:「洋蔥給印度菜餚帶來許多風味。如果你不用,也許行,但是味道就不一樣了。」一位自稱是家長的網友回復說:「你需要空氣來呼吸嗎?你當然需要洋蔥。洋蔥是任何印度菜的基本成分。」
印度人家裡做菜離不開洋蔥,到印度餐館吃飯,就像韓國餐館先給你上點泡菜一樣,要先上一點生涼輔菜,有黃瓜片、西紅柿片等,但是生洋蔥片必定首當其沖。其他帶有洋蔥的印度飯菜就數不勝數了。在印度,洋蔥可以稱得上是全民食品,不論是富豪,還是乞丐,餐中必有洋蔥。
❺ 印度做飯各種顏包調料是什麼
印度做飯各種顏色的調料分別是調節味道的粉末,由各種香料,食材研製而成的粉末。各種顏色的調料分別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故而顏色不一。主要調料以咖喱為主,印度菜用的咖喱通常都是粉狀的,咖喱,印度話叫Masala;要認識Masala,要先認識辣椒———印度話叫Mirch,紅的叫Lal,綠的叫Hari,只有紅的用來煮咖喱,但煮出來的不止紅色,還有黃有綠、有橙有啡,大中小辣兼而有之。
❻ 印度人的飲食習慣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
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全部都是製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由於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義者,為了補充蛋白質,豆類就成了他們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作為他們的一道主菜呈現給你。 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殺牛和吃牛肉常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沖突的導火索。 虔誠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義者,不沾葷腥。
耆那教徒更是嚴格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價格便宜,質量也很好,男婦老幼,都喝牛奶。奶製品如冰淇淋、乳酪、酸奶、蛋糕等,質量也屬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幾十個盧比。
印度人進餐時一般是一隻盤子、一杯涼水,把米飯或餅放在盤內,菜和湯澆在上面。多數印度人進食時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餅內,或用手把米飯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來送進嘴裡。留洋的知識分子或中產階級家庭則使用刀、叉和勺子。
(6)印度人怎麼在家裡做飯擴展閱讀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總人口約13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 72%為印度-雅利安人,25%為達羅毗荼人。
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和普拉衍人、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居民烏拉里人和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特徵。
尼格利陀人長期停留在石器時代,過著最為原始的狩獵、採集生活。在新移民到來以後,尼格利陀人多被他們屠殺、同化,或驅趕到人跡罕至的叢林以及孟加拉灣中的島嶼
在尼格利陀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屬於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原始澳大利亞人一般為中等身材,頭發捲曲或呈波浪形,膚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較寬,嘴唇較厚。
現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東部廣闊地帶的蒙達人、高爾人、桑塔爾人和比爾人普遍被認為就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
他們至今保留著自己獨特的體貌特徵、生活方式以及語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庫龍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
原始澳大利亞人信奉泛靈論。泛靈論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為印度東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幹部落民所篤信。他們輕易不對樹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該邦還擁有很高的森林覆蓋率。
❼ 印度美食:印度阿婆做菜為什麼要放樹葉
首先,印度人針對不同飯菜設計不同飯盒,根本不用擔心飯、湯漏掉。
再一個,如此的飯盒用罷可直接丟棄,由於取材於大自然,沒有經過化學處理啥的,對環境一點兒危害沒有。而且飯盒會成為肥料。
再一個,你不用擔心衛生問題,因為裝飯前,樹葉可以很輕易地洗干凈。
還有,印度氣象炎熱,樹葉飯盒取材非常簡單,零成本。如果家裡買個陶瓷碗、金屬碗,還得花錢。
❽ 印度美食為什麼不講究衛生
印度美食肯定是廚師做的,而廚師也是印度人。印度人衛生方面存在四大問題。
1.手的問題。去過印度的人知道印度衛生條件令人堪憂。奇葩的是,印度人上廁所不用手紙,他們使用手去解決問題。更奇葩的是,他們還喜歡吃手抓飯。當然,別誤會,他們習慣用右手吃飯,左手去干那個比較麻煩的事。萬一那天記錯了呢?
❾ 印度人做飯都在外面嗎
印度平民的家都很簡陋,也很小,沒有合適的地方做飯,應該也沒有上下水,取水和倒臟水都不方便。
由於印度的天氣,在夏季白天平均溫度在40度左右有3-4個小時會達到50度以上。印度一年中絕大多數都很熱,你再在房間點火做飯就會更熱,廚房還比外面高出幾度,每年夏天印度都要熱死個把人。而且廚房裡的通風並不是特別好,油煙還經常嗆到人
而且因為天氣,吃涼一點的食物可能更舒服,在外面做完飯涼的也比較快,在外面吃也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