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和保護中國古代建築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濱臨太平洋。疆域南起曾母暗沙,北至漠河的黑龍江上,西始帕米爾,東到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流處。全國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山地由西向東分為三個台階:西南部為青藏高原,海拔4000公尺以上,是第一階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以東,海拔1000~2000公尺的高原與盆地,是第二階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雲貴高原以東,為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丘陵地與海拔200公尺以下的平原,是第三階梯。中國大部份地區位於北溫帶和亞熱帶,屬東亞季風區。東南沿海年降水達1500公釐以上,而內陸的西北部地區,只在50公釐以下。濕度隨地勢升高而明顯降低。
生活在這些不同自然條件下的古代人們,因地制宜,因材致用,運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創造出不同結構方式和不同藝術風格的古代建築。黃河中游為黃土地帶,土層厚,土質松,雨量比現在多,氣候溫暖而濕潤,曾遍布森林。這就使古代人得以定居下來,用簡陋的工具從事農耕,用木材和黃土架構房屋來抵禦寒冷與風雨。這些房屋大多以木材為構架,以黃土為牆壁,屋頂敷以草泥或茅草。房屋朝向南方,是為了採光和冬季避風、取暖。在中國的南方,房屋多為南向或東南向,是為了接納從東南方吹來的海風。有的地方為了空氣流通與減少潮濕,房屋下部採用桿欄式構造。建築材料除土木以外,南方多採用竹子與蘆葦。山區則廣泛運用石材,以條石築壁,片石敷頂,達到了就地取材之能事。森林地區則常使用井乾式建築。總之,中國古代建築是古代人們因依自然條件的產物。
編輯本段二、中國古代建築發展概況
(一)中國古代建築發展的幾個歷史階段
(1) 原始住居與建築雛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國原始人就已經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為棲身之所,北京、遼寧、貴州、廣東、湖北、浙江等地均發現有原始人居住過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黃土層為牆壁,用木構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進而發展為地面上的建築,並形成聚落。長江流域,因潮濕多雨,常有水患獸害,因而發展為桿欄式建築。對此,古代文獻中也多有「構木為巢,以避群害」、「上者為巢,下者營窟」的記載。據考古發掘,約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國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構築木架房屋(如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黃河流域也發現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遺址、臨潼姜寨遺址)。這些聚落,居住區、墓葬區、制陶場,分區明確,布局有致。木構架的形制已經出現,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與功用不同而有圓形、方形、呂字形等。這是中國古建築的草創階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紀夏朝建立,標志著原始社會結束,經過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戰國,在中國的大地上先後營建了許多都邑,夯土技術已廣泛使用於築牆造台。如河南偃師二里頭早商都城遺址,有長、寬均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開間的殿堂,周圍以廊。此時木構技術較之原始社會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鋸、鑿、鑽、鏟等加工木構件的專用工具。木構架和夯土技術均已經形成,並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西周興建了豐京、鎬京和洛陽的王城、成周;春秋、戰國的各諸侯國均各自營造了以宮室為中心的都城。這些都城均為夯土版築,牆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門。宮殿布置在城內,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構架已成為主要的結構方式,屋頂已開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構架上飾用彩繪。這標志著中國古代建築已經具備了雛形,不論夯土技術、木構技術還是建築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築材料的製造與運用,色彩、裝飾的使用,都達到了雛形階段。這是中國古代建築以後歷代發展的基礎。
(2)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並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之後,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並且動用全國的人力、物力在咸陽修築都城、宮殿、陵墓。今人從阿房宮遺址和始皇陵東側大規模的兵馬俑列隊埋坑,可以想見當時建築之宏大雄偉。此外,又修築通達全國的馳道,築長城以防匈奴南下,鑿靈渠以通水運。這些巨大工程,動輒調用民力幾十萬,幾乎都是同時並進,秦帝國終以奢欲過甚,窮用民力,二世而亡。
漢代繼秦,經過約半個多世紀的休養生息之後,又進入大規模營造建築時期。漢武帝劉徹先後五次大規模修築長城,開拓通往西亞的絲綢之路;又興建長安城內的桂宮、光明宮和西南郊的建章宮、上林苑。西漢末年還在長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東漢光武帝劉秀依東周都城故址營建了洛陽城及其宮殿。
總秦、漢五百年間,由於國家統一,國力富強,中國古建築在自己的歷史上出現了第一次發展高潮。其結構主體的木構架已趨於成熟,重要建築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頂形式多樣化,廡殿、歇山、懸山、攢尖、囤頂均已出現,有的被廣泛採用。制磚及磚石結構和拱券結構有了新的發展。
(3) 傳統建築持續發展和佛教建築傳入
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此期間,傳統建築持續發展,並有佛教建築傳入。西晉統一中國不久,就爆發了「八王之亂」,處於西北部邊境的幾個少數民族領袖,率部進入中原,先後建立了十幾個政權,史稱十六國時期。到了西元460年,北魏才統一了中國北方,繼而又分裂。在南方,晉室南遷建立了東晉政權,接著先後出現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這就是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自此,中國南北兩方社會經濟才逐漸復甦,北朝營建了都城洛陽,南朝營建了建康城。這些都城、宮殿均系在前代基礎上持續營造,規模氣勢遠遜於秦、漢。
東漢時傳入中國的佛教此時發展起來,南北政權廣建佛寺,一時間佛教寺塔盛行。據記載,北魏建有佛寺三萬多所,僅洛陽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在不少地區還開鑿石窟寺,雕造佛像。重要石窟寺有大同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太原天龍山石窟、峰峰南響堂山和北響堂山石窟等。這就使這一時期的中國建築,融進了許多傳自印度(天竺)、西亞的建築形制與風格。
(4)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潮
隋、唐時期的建築,既繼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來影響,形成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建築體系,把中國古代建築推到了成熟階段,並遠播影響於朝鮮、日本。
隋朝雖然是一個不足四十年的短命王朝,但在建築上頗有作為。它修建了都城大興城,營造了東都洛陽,經營了長江下游的江都(揚州)。開鑿了南起餘杭(杭州),北達涿郡(北京),東始江都,西抵長安(西安),長約2500公里的大運河。還動用百萬人力,修築萬里長城。煬帝大業年間(605~618年),名匠李春在現今河北趙縣修建了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橋安濟橋。
唐代前期,經過一百多年的穩定發展,經濟繁榮,國力富強,疆域遠拓,於開元年間(714~741年)達到鼎盛時期。在首都長安與東都洛陽繼續修建規模巨大的宮殿、苑囿、官署。在全國,出現了許多著名地方城、商業和手工業城,如廣陵(揚州)、泉州、洪州(南昌)、明州(寧波)、益州(成都)、幽州(北京)、荊州(江陵)、廣州等。由於工商業的發展,這些城市的布局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
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鎮興建了大量寺塔、道觀,並繼承前代續鑿石窟佛寺,遺留至今的有著名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禪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薦福寺小雁塔、興教寺玄奘塔、大理千尋塔,以及一些石窟寺等。此期間,建築技術更有新的發展,木構架已能正確地運用材料性能,建築設計中已知運用以「材」為木構架設計的標准,朝廷制定了營繕的法令,設置有掌握繩墨、繪制圖樣和管理營造的官員。
(5) 宋、遼、金時期建築的發展與《營造法式》的頒行
從晚唐開始,中國又進入三百多年分裂戰亂時期,先是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的更替和十個地方政權的割據,接著又是宋與遼、金南北對峙,因而中國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的破壞,建築也從唐代的高峰上跌落下來,再沒有長安那麼大規模的都城與宮殿了。由於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城市布局、建築技術與藝術,都有不少提高與突破。譬如城市漸由前代的里坊制演變為臨街設店、按行成街的布局。在建築技術方面,前期的遼代較多的繼承了唐代的特點,而後期的金代,建築上則繼承遼、宋兩朝的特點而有所發展。在建築藝術方面,自北宋起,就一變唐代宏大雄渾的氣勢,而向細膩、纖巧方面發展,建築裝飾也更加講究。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朝廷頒布並刊行了《營造法式》。這是一部有關建築設計和施工的規范書,是一部完善的建築技術專書。頒刊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宮殿、寺廟、官署、府第等官式建築的管理。書中總結歷代以來建築技術的經驗,制定了「以材為祖」的建築模數制。對建築的功限、料例作了嚴密的限定,以作為編制預算和施工組織的准繩。這部書的頒行,反映出中國古代建築到了宋代,在工程技術與施工管理方面已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水平。
(6) 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最後一個發展高潮
元、明、清三朝統治中國達六百多年,其間除了元末、明末短時割據戰亂外,大體上保持著中國統一的局面。由於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已屆尾聲,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緩慢,因此建築的歷史也只能是最後的發展高潮了。元代營建大都及宮殿,明代營造南、北兩京及宮殿。在建築布局方面,較之宋代更為成熟、合理。明清時期大事興建帝王苑囿與私家園林,形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造園高潮。喇嘛教建築的營造,完全是出於清朝廷的政治需要,一時間蒙、藏、甘、青等地廣建喇嘛廟,僅承德一地就建有十一座。這些廟宇規模宏大,製做精美,是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的一個畸型。明清兩代距今最近,許多建築佳作得以保留至今,如京城的宮殿、壇廟,京郊的園林,兩朝的帝陵,江南的園林,遍及全國的佛教寺塔、道教宮觀,及民間住居、城垣建築等,構成了中國古代建築史的光輝華章。
(二)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建築的影響
儒學自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崇儒術以後的兩千多年中,始終是居於統治地位的一種意識形態,對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切方面有著重大影響,是中國古代社會幾千年中的精神主軸。雖然漢代以後有道教的創立和佛教的傳入與盛興,但佛、道之學始終居於附從地位,在中國人心目中,儒學才是正統。
儒家思想對建築的影響大體可以歸究為六個方面:第一、儒學提倡禮制,以禮為治國之本和個人立身行事的准則,由此產生了建築上的多種類型及其形制,如殿堂、宗廟、壇、陵墓等。第二、儒學主張君權至上,皇帝是受命於天的萬民之主,故建有以宮室為中心的都城宮殿,用來體現君權至高無上。第三、儒學主張敬天,對天地的祭祀是歷朝大祀,故建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以及社稷、先農諸壇。第四、儒學主張孝親法祖,故有宗廟、陵墓之建營。第五、儒學主張中正有序,故有建築平面布置的方整對稱,昭穆有序,從而形成都城、宮城及建築群體嚴格的中軸對稱布局形制。第六、儒學主張尊卑有序,上下有別,注重用建築來體現尊卑禮序,舉凡建築的開間、形制、色彩、脊飾,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得違制僭越。
(三)多民族國家與豐富多彩的建築風格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全國境內居住著漢、蒙古、藏、回、維吾爾等五十六個民族。這些民族所居住的地域,由於東西南北的自然環境不同與氣候條件的差異,也由於不同地區各自產有不同的建築材料,所以世代以來,他們便依自然條件與可能提供的材料,按照各自生產和生活的不同需要與習慣,創造了互不相同的建築,並在長期發展中形成各自的建築做法與建築風格。
在北方黃土地區,古代人們利用黃土的特性,或用土坯,或夯土築牆,以此築成房屋,或構築成窯洞作為住居。後來又用黃土燒制磚瓦,用以蓋房既方便又耐久。在南方,氣候潮濕多雨,人們便以竹木為建築材料構築房屋居住。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地處亞熱帶,常用竹木搭成桿欄式建築。而青藏高原,少雨乾旱,晝夜溫差大,則多砌築厚牆式平頂碉房。蒙古族地區,依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習慣而搭制帳篷式住房(蒙古包),這種房屋易於拆架遷移。西部伊斯蘭教建築則喜歡採用尖拱形建築。總之,古代各族人民,因依自然條件與當地可能提供的建築材料,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與需要,各自構築了不同民族風格的建築,共同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內容,共同為發展中華民族的古代建築做出了各自的貢獻。
(四)建築技術與建築藝術的中外交流
在中國的古代,特別是自兩晉、南北朝以後,建築技術與建築藝術與東西鄰國都有廣泛交流,給中國古代建築注入了新的血液,出現了不少新的建築類型,如石窟寺、佛教塔等。同時,中國建築也對鄰國的建築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早在西元三世紀,源於印度的石窟造像,就由克什米爾、阿富汗一帶的大月氏國傳入中國西部天山南麓的庫車、拜城一帶,而後繼續東傳。十六國時期,在甘肅敦煌初鑿莫高窟。北魏時又東傳進入黃河流域,陸續開鑿了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北齊時又開鑿了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以及河北邯鄲的南、北響堂山石窟等。這些石窟到了隋唐繼續開鑿並向南延伸。佛塔也是傳自印度的一種建築,中國古代的一些塔形大多由印度移植而來,如喇嘛塔、金剛寶座塔。
隋唐以後,中國古代建築伴隨著佛教東渡朝鮮、日本而東傳。早期東傳多由朝鮮半島諸國間接傳入。西元六世紀(日本飛鳥時代)就有百濟(今韓國)工匠依中國建築式樣建造了法興寺(飛鳥寺)。日本奈良的法隆寺也是此期間建造的中國式寺院。西元八世紀,中國名僧鑒真東渡日本弘揚佛法,並在平城京創建唐招提寺,對後世日本建築影響甚大。此後到了南宋時期,日本僧人重源從中國福建等地引進了中國式建築,稱「大佛樣」。伴隨著禪宗傳入日本,禪宗寺院也傳入。一時間,禪院盛興,被譽為「禪宗樣」。此前後中國古建築對日本建築的影響幾達千年。
約在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中國。同時,伊斯蘭教建築也伴隨傳入。它或由波斯經中國新疆傳入內地,或由海上傳至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地。自唐代以後,許多阿拉伯、波斯商人長期留居中國。他們根據其宗教信仰需要興建禮拜場所,這就有了清真寺。如建於唐代的廣州懷聖寺、泉州聖友寺。以後歷宋、元、明、清,在中國西部和沿海地區,興建了眾多的清真寺,特別是元代,僅大都就有清真寺三十五座。這些寺院將阿拉伯、西亞建築形制與建築藝術傳入中國,經過長期的融合,形成為中國清真寺,出現了不少新的建築形式,如禮拜殿、後窯殿、邦克樓(宣禮塔)、墓祠、經堂、講堂等。其平面布局、屋頂式樣、裝修與裝飾,都帶有許多阿拉伯特點與風格,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內容。
編輯本段三、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
(一)以木構架為主的結構方式
中國古代建築慣用木構架作房屋的承重結構。木構樑柱系統約在西元前的春秋時期已初步完備並廣泛採用,到了漢代發展得更為成熟。木構結構大體可分為抬梁式、穿斗式、井乾式,以抬梁式採用最為普遍。抬梁式結構是沿房屋進深在柱礎上立柱,柱上架梁,樑上重疊數層瓜柱和梁,再於最上層樑上立脊瓜柱,組成一組屋架。平行的兩組構架之間用橫向的枋聯結於柱的上端,在各層梁頭與脊瓜柱上安置檁,以聯系構架與承載屋面。檁間架椽子,構成屋頂的骨架。這樣,由兩組構架可以構成一間,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間,也可以是多間。
斗栱是中國木構架建築中最特殊的構件。斗是斗形墊木塊,栱是弓形短木,它們逐層縱橫交錯疊加成一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頭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載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發展到高峰,從簡單的墊托和挑檐構件發展成為聯系梁枋置於柱網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復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內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構架的整體性,成為大型建築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後木構架開間加大,柱身加高,木構架結點上所用的斗栱逐漸減少。到了元、明、清,柱頭間使用了額枋和隨梁枋等,構架整體性加強,斗栱的形體變小,不再起結構作用了,排列也較唐宋更為叢密,裝飾性作用越發加強了,形成為顯示等級差別的飾物。
木構架的優點是:第一、承重結構與維護結構分開,建築物的重量全由木構架承托,牆壁只起維護和分隔空間的作用。第二、便於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可以因地區寒暖之不同,隨宜處理房屋的高度、牆壁的厚薄、選取何種材料,以及確定門窗的位置和大小。第三、由於木材的特有性質與構造節點有伸縮餘地,即使牆倒而屋不塌,有利於減少地震損害。第四、便於就地取材和加工製做。古代黃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較之磚石便於加工製做。
(二)獨特的單體造型
中國古代建築的單體,大致可以分為屋基、屋身、屋頂三個部份。凡是重要建築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為一層,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宮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單體建築的平面形式多為長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對構成建築物單體的立面形象起著重要作用。由於採用木構架結構,屋身的處理得以十分靈活,門窗柱牆往往依據用材與部位的不同而加以處置與裝飾,極大地豐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豐富多彩。早在漢代已有廡殿、歇山、懸山、囤頂、攢尖幾種基本形式,並有了重檐頂。以後又出現了勾連搭、單坡頂、十字坡頂、盂頂、拱券頂、穹窿頂等許多形式。為了保護木構架,屋頂往往採用較大的出檐。但出檐有礙採光,以及屋頂雨水下泄易沖毀台基,因此後來採用反曲屋面或屋面舉拆、屋角起翹,於是屋頂和屋角顯得更為輕盈活潑。
(三)中軸對稱、方正嚴整的群體組合與布局
中國古代建築多以眾多的單體建築組合而成為一組建築群體,大到宮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嚴格的方向性,常為南北向,只有少數建築群因受地形地勢限制採取變通形式,也有由於宗教信仰或風水思想的影響而變異方向的。方正嚴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於中國古代黃河中游的地理位置與儒學中正思想的影響。
中國古代建築群的布置總要以一條主要的縱軸線為主,將主要建築物布置在主軸線上,次要建築物則布置在主要建築物前的兩側,東西對峙,組成為一個方形或長方形院落。這種院落布局既滿足了安全與向陽防風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國古代社會宗法和禮教的制度。當一組庭院不能滿足需要時,可在主要建築前後延伸布置多進院落,在主軸線兩側布置跨院(輔助軸線)。曲阜孔廟在主軸線上布置了十進院落,又在主軸線兩側布置了多進跨院。它在奎文閣前為一條軸線,奎文閣以後則為並列的三條軸線。至於壇廟、陵墓等禮制建築布局,那就更加嚴整了。這種嚴整的布局並不呆板僵直,而是將多進、多院落空間,布置成為變化的頗具個性的空間系列。像北京的四合院住宅,它的四進院落各不相同。第一進為橫長倒座院,第二進為長方形三合院,第三進為正方形四合院,第四進為橫長罩房院。四進院落的平面各異,配以建築物的不同立面,在院中蒔花植樹,置山石盆景,使空間環境清新活潑,寧靜宜人。
(四)變化多樣的裝修與裝飾
國古代建築對於裝修、裝飾特為講究,凡一切建築部位或構件,都要美化,所選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與構件性質不同而有別。
台基和台階本是房屋的基座和進屋的踏步,但給以雕飾,配以欄桿,就顯得格外庄嚴與雄偉。屋面裝飾可以使屋頂的輪廓形象更加優美。如故宮太和殿,重檐廡殿頂,五脊四坡,正脊兩端各飾一龍形大吻,張口吞脊,尾部上卷,四條垂脊的檐角部位各飾有九個琉璃小獸,增加了屋頂形象的藝術感染力。
門窗、隔扇屬外檐裝修,是分隔室內外空間的間隔物,但是裝飾性特別強。門窗以其各種形象、花紋、色彩增強了建築物立面的藝術效果。內檐裝修是用以劃分房屋內部空間的裝置,常用隔扇門、板壁、多寶格、書櫥等,它們可以使室內空間產生既分隔又連通的效果。另一種劃分室內空間的裝置是各種罩,如幾腿罩、落地罩、圓光罩、花罩、欄桿罩等,有的還要安裝玻璃或糊紗,繪以花卉或題字,使室內充滿書卷氣味。
天花即室內的頂棚,是室內上空的一種裝修。一般民居房屋製作較為簡單,多用木條製成網架,釘在樑上,再糊紙,稱「海墁天花」。重要建築物如殿堂,則用木支條在梁架間搭制方格網,格內裝木板,繪以彩畫,稱「井口天花」。藻井是比天花更具有裝飾性的一種屋頂內部裝飾,它結構復雜,下方上圓,由三層木架交構組成一個向上隆起如井狀的天花板,多用於殿堂、佛壇的上方正中,交木如井,繪有藻紋,故稱藻井。
於建築物上施彩繪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建築物不可缺少的一項裝飾藝術。它原是施之於梁、柱、門、窗等木構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後來逐漸發展演化而為彩畫。古代在建築物上施用彩畫,有嚴格的等級區分,庶民房舍不準繪彩畫,就是在紫禁城內,不同性質的建築物繪制彩畫也有嚴格的區分。其中和璽彩畫屬最高的一級,內容以龍為主題,施用於外朝、內廷的主要殿堂,格調華貴。旋子彩畫是圖案化彩畫,畫面布局素雅靈活,富於變化,常用於次要宮殿及配殿、門廡等建築上。再一種是蘇式彩畫,以山水、人物、草蟲、花卉為內容,多用於園苑中的亭台樓閣之上。
(五)寫意的山水園景
中國古典園林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有意境,它與中國古典詩詞、繪畫、音樂一樣,重在寫意。造景家用山水、岩壑、花木、建築表現某一藝術境界,故中國古典園林有寫意山水園之稱。從造景藝術創作來說,它攝取萬象,塑造典型,托寓自我,通過觀察、提煉,盡物態,窮事理,把自然美升華為藝術美,以之表現自己的情思。賞景者在景的觸發中引起某種情思,進而升華為一種意境,故賞景也是一種藝術再創作。這個藝術再創作,是賞景者借景物抒發感情,寄寓情思的自我表現過程,是一種精神升華,使人心性開滌,達到高一層的思想境界。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景的意境大體分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儒學講求實際,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關心社會生活與人際關系,重視道德倫理價值和治理國家的政治意義,這種思想反映到園林造景上就是治世境界。老莊思想講求自然恬淡和煉養身心,以靜觀、直覺為務,以浪漫主義為審美觀,藝術上表現為自然境界。佛、道兩教追求涅與幻想成仙,園林造景上反映為神仙境界。治世境界多見於皇家苑囿,如圓明園四十景中約有一半屬於治世境界,幾乎包含了儒學的哲學、政治、經濟、道德、倫理的全部內容。自然境界大半反映在文人園林之中,如宋代蘇舜欽的滄浪亭,司馬光的獨樂園。神仙境界則反映在皇家園林與寺廟園林中,如圓明園中的蓬島瑤台、方壺勝境、青城山古常道觀的會仙橋、武當山南岩宮的飛升岩。
中國古代建築藝托座。
(六)彩畫
原是為木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