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教和佛教有什麼區別
分類: 社會民生 >> 宗教
解析:
盡管二者都產生於印度,但卻是兩種不同的宗教。印度教是信仰多神,至少有三個主神,印度教有種姓制度,而佛教崇尚平等。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產生於古印度。佛教宣揚在靈魂上「眾生平等」,反對「種姓」制度,但不反對奴隸制度。佛教認為人活著就是受罪,根源在於各種慾望,只有消滅一切慾望,進行修行,將來靈魂就可進入「極樂世界」;佛教主張忍耐、順從。由於佛教教義一方面成為廣大受苦難的人民精神上的依託,另一方面也符號統治階級的利益並以此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所以得到廣泛支持,發展很快,公元前三世紀時被定為國教並開始向外傳播:東南傳人東南亞,西北傳人中亞細亞,公元前一世紀由克什米爾傳人中國的於闐,以後在中國不斷發展。
印度教於五世紀時出現,也產生於印度,它適應封建統一的思想,綜合婆羅門教和佛教等各種宗教教義而形成。印度教的基本教義是「法」和「業力輪回」。所謂「法」,是指人們生活和行為的規范;所謂「業力輪回」,是說人在世如果按照給自己的「法」去生活,死後靈魂可以轉生為更高級的種姓,現世的不平等是前生註定的。印度教的因果報應思想麻痹勞動人民,迎合統治階級,是封建剝削關系和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辨護的最有力的精神工具,因而得到封建統治階級的保護與支持,公元九世紀以後,印度教成為在全國占統治地位的宗教。由於印度教的興起和後來八世紀起 *** 教的傳人,到十三世紀,印度境內的佛教幾乎毀滅殆盡,盡管十九世紀後半期以後佛教有一定程度的恢復與發展,但當今佛教教徒在印度不足二千萬人,佛教雖源於印度,但發展卻在中國。而印度教在當今印度卻擁有廣泛的基礎,再加上傳統的影響,今天印度教徒在印度已達八億,所以現在的印度是一個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國家。
② 佛教傳入中國,地府最高神明為何變成「印度人」
因為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所以地府最高神明就變成了印度人。
③ 傳說中的濕婆大天竟然是佛教的守護神,究竟是怎麼回事
濕婆(shiva,音西瓦),也常被稱作大天(Mahadev),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是毀滅之神,也是創造之神。他是印度教中具有非常獨特魅力的神,具有雙重性格:創造與破壞、生殖與毀滅、仁慈與恐怖、知識與無知。他還是音樂之神、舞蹈之神,被譽為舞王。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變身為大自在天濕婆也隨著一起引入,但因為中國人深受儒家影響,接受不了他暴虐的性格,因此在漢地不甚有名。但是隨著另一波傳教士傳入西藏後,大受藏人歡迎,在藏傳佛教中,濕婆慢慢成了佛教里的首席護法天神,被稱為「大黑天」。
推薦大家看一部印度神話劇《DEVON KE DEV MAHADEV》簡稱DKDM,意為眾神之神/眾神之王,講述濕婆自戀的故事(因為濕婆的所有妻子都是女神薩克蒂,而薩克蒂是濕婆從自身之中分離出來的另一半自己)。看過之後,相信你會愛上濕婆的。
公眾號:原子世界觀
④ 印度神話中的梵天是啥他和佛教的神話有沖突么
1
印度神話中的梵天與佛教的神話有沖突,要不然,印度人怎麼在2千年前就把佛教逐了出去,至今印度人信印度教為主?
2
印度教信仰多神崇拜的主神論,多數印度教徒只崇拜一個天神。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努和濕婆。
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
3
印度人崇拜主神幾千年後,印度的土地上長出一支佛教,佛教產生了「佛」這個新的最高神。
這最高神根據來歷是什麼呢?都記寫在佛經里。怎麼敘述的呢?就是從印度神話既有的材料,逐步添加、聯想、變異、推演、改造而成各種復雜廣大的體系。
佛教在完成這樣的一整套說教理論時,將「婆羅門」的高層神祇,加以改造變異,加以利用,將他們先「降」它一個等級,因為啊,要騰出最高層給「佛」這個新的神上神。
佛經寫原有的「婆羅門」的高神,統統都乖乖地「自願」成為「佛」的「脅侍」、「護法」地位。
印度神話中的梵天,印度人崇拜了幾千年的第一主神,也說被釋迦牟尼佛說服,成了佛的「護法神」。
4
這一下,牛皮吹得太大,露了內臟,產生了沖突。原來佛經寫釋迦牟尼佛是六牙白象投胎,如今成了最高級別,而第一位主神梵天,創造印度萬物的,六牙白象必定也是他造,怎麼成了佛的保鏢?
怪不得印度人要逐了佛教。
⑤ 印度象神是不是佛教
象頭神本是印度教神祇,後被佛教吸收。這在宗教傳播中很常見,吸收、結合其它宗教有利於自身的傳播。如道教吸收了大量的儒教神祇,佛教傳入中國吸收了儒教、道教的很多思想和神祇。
象頭神犍尼薩為印度教及印度神話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礙之神。他是濕婆神和雪山神女帕爾瓦蒂(Parvati)的精神之子。象頭神信眾廣泛。在藏傳佛教中被稱作自在天,歡喜天,聖天,是守護神;在日本,被視為夫婦圓滿之神和財神;在泰國,他叫做「象頭神財天」;而在印度教中,他是排除障礙之神,是財神,是命運之神,是學識之神,代表著智慧,象徵著吉祥和成功,是印度最具人氣之神。其形象為象頭人身,大腹便便,獨牙,持斧頭、糖果、念珠、蓮花。坐騎為一老鼠。
佛典《四部毗那夜迦法》中有一個「大聖歡喜天」的故事,大自在天(即濕婆神)的兒子,象頭人身,他性絡暴戾,所以又叫大荒神;觀音菩薩為了降伏他的荒暴,化身為一個女子去找他,他一見女子,欲心熾盛,欲擁抱其身,該女子拒絕說:「你想觸摸我的玉身,能為護持佛法不?依我護法後,能莫作障礙不?」他回答說:「我依緣今後全隨你。」於是毗那夜達女含笑接受他的擁抱性合,得到了他的歡心,從而把他調伏到佛教中來,因此皆大歡喜,得名「大聖歡喜天」。
⑥ 印度教和佛教的區別
1、起源不同
印度教:印度教在2世紀左右產生於古印度,是由婆羅門教信仰產生的。
佛教:佛教的起源晚於印度教,在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產生於古印度。
2、思想不同
印度教:印度教以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為三大綱領,夾帶著濃厚的神權色彩。
佛教:佛教卻否認印度教原有的萬能之說,主張四姓平等,人人皆有佛性,以現實人生的考察,著重實際的修持與體證。
3、宗教節日不同
印度教:印度教主要的宗教節日是好利節和排燈節等。
佛教:佛教主要的宗教節日是盂蘭盆節和佛誕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