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在上海住哪裡好

印度人在上海住哪裡好

發布時間:2023-06-29 03:02:32

Ⅰ 印度對大城市孟買和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哪和更好,比如經濟,交通,各方面。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07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2萬億美圓,而印度的生產總值為1.4億美圓,只相當於中國的一半不到,而且印度的人口還在無限制的增長,照這樣發展下去的話,中印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同期上海的人均收入以超過4000美圓,而印度孟買的人均收入只有400美圓,相當於上海的10/1,兩個城市的人口為上海:1480萬,孟買為1400萬.交通方面,孟買的城市走向為南走向,所以城市的主交通線也為南北走向,而忽略了東西走向的交通路線,所以交通擁堵很嚴重,最常見的高檔轎車為國產的"總理牌",整個城市沒有立交橋,這已經和上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何況上海同時擁有兩座國際機場,俗話說機場是一個國家的大門,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的熱情,由此看來上海比孟買更開放,在印度隨處可見夜晚在街頭過夜無家可歸的人,而在中國,幾乎看不到這種情況,但是印度人將次序,守信用,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Ⅱ 印度街頭:印度人認為中國哪個城市好

當互聯網時代發展的越來越好時,我們就會在網上看到其他國家的新聞報道,可以看見其他國家的現狀。但是唯獨印度這個國家的「信號」是最差的,他們總認為我國發展比他們還落後,哪怕看到現狀後也依舊覺得我國發展落後,筆者就將其歸結到他們愛國吧。


為了更好地認識到印度人對我們的看法,有人專門去印度訪問,詢問印度人中國哪個城市是最好的,沒想到他的訪問過程讓他那麼心累。



讀者們,你們喜歡印度哪座城市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Ⅲ 印度的人口是世界上第二多的國家,為什麼會被稱為「三哥」

你說的這個「三哥」的稱號不是用看人口排名而稱呼的哦。之所以稱為「三哥」最開始是因為「紅頭阿三」這個稱呼,到了現在慢慢的在網路上流行的稱呼印度人為「阿三」。

隨著現在互聯網的信息發達,想必印度人也知道被稱為「阿三」的原因是什麼了吧,想來確實有點哭笑不得呢,明明高大上的「阿sir」稱呼卻被貶為「阿三」這個稱呼了。

Ⅳ 為什麼在街上經常看到外國人,他們一般都定居在中國哪些地方

這些年來中國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了,所以也讓很多的人都想要來中國發展,關於中國的發展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想要出國去其他的國家了,更多的還是想要留在我們自己的國家。

對於每個人來說,一個地方能夠吸引到你,那一定是這里有你想要的生活,中國的很多城市都有著自己的魅力,所以有很多的老外來一次中國就被吸引到了,而且中國是一個包容性非常強的國家,他們來到中國之後賺到了不少的錢,他們覺得比在自己的國家賺得多,自然而然就不捨得走了,而且就連生活方面都方便了許多,他們能夠享受到足不出戶,動動手指訂下外賣就能夠在家等到外賣,網購商品能夠在門口拿到,出門便有車,這么方便的生活自然是十分的不捨得離開的。中國還在迅速發展,中國的便捷生活還在更加的便捷,也因此吸引到了非常多的外國人來中國。那麼現在這么經常看見外國人,你是什麼感受呢?可以留言一起交流喲。

Ⅳ 印度人為啥說上海外灘大樓上的「震旦」是中國

相信所有去上海旅行的外地遊客,都會選擇去上海外灘看看,那裡畢竟是上海的地標,更是有著萬國建築的十里洋場,站在上海外灘,你可以看見黃浦江對岸的浦東陸家嘴,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環球中心清晰可見,不過除了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地標建築之外,還有一座大樓上寫著“震旦”二字,那麼又有多少人知道“震旦”是什麼意思嗎?

很多外地遊客說,中國的文字真實博大精深,在遊客的眼裡,“震旦”代表上海震旦國際大樓或是震旦列印機,在老上海人眼裡,“震旦”或是代表上海復旦大學的前身,但是在印度留學生的眼裡,“震旦”卻代表著偉大的祖國。

Ⅵ 如果去印度旅遊,印度各地哪裡治安最好

印度其實還是一個不錯的國家,只要去人集多的地方一般治安都挺好。雖然印度的人口很多,可是在那裡生活的人素質都挺強。想要去印度旅遊,一定要住市區,盡量不要住交通不好的地方。雖然印度大部分的人都是比較開朗,並不是所有的印度都是好人。在印度這個國家很多商販,他們的銷售手段或許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文明”,他們的銷售方法第一感覺就是過分的“熱情”,唯一一點好處就是,就是他們無論怎麼像你熱情的推銷,但是不會強制讓你買,到最後就算你不買,他們也會笑臉相迎。印度旅遊盡量不要選擇夏天,因為印度的夏天非常的熱。一個女孩子若是愛美,只要在夏天去印度旅遊一個星期,最終會讓你黑很多。只要接觸過印度人,沒有看到那個人的皮膚會有些白皙,不僅是水土的問題,跟天氣也有很大的關系。

Ⅶ 印度人說上海是「東方小孟買」,那麼大孟買什麼樣

大孟買即指孟買。

Ⅷ 印度人怎樣看中國

在中國的印度人,主要居住在北京、上海兩等地,他們是這樣看中國的:

1、上海印度人協會主席阿密特·懷卡爾認為:上海很安全

上海印度人協會主席阿密特·懷卡爾的老家是印度中部的那格浦爾。2009年,懷卡爾當時所在的一家德國企業把他派遣到上海,擔任亞太區銷售高級副總裁。現在,他11歲的大兒子和7歲的小兒子都在上海上學。2012年,懷卡爾被選為印度人協會主席,這個2006年由「上海印度女性聯盟」和「上海印度商人聯盟」合並的印度人社團,在他負責的這3年裡,會員從700人增加到1500人。在印度人協會的網站上,能查到所有委員會成員的手機號和電子郵箱,協會成員的名字和手機號也都在年度刊物上公開。

懷卡爾說,印度人協會經常組織公益活動,聯絡在華印度人的感情,比如一年一度的印度排燈節公益晚會。此外,他們也願意為上海市民做些貢獻。去年11月,上百名印度人協會的成員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參加獻血。等到今年6月14日「世界獻血日」時,協會還會舉行這樣的活動。懷卡爾說:「我們很高興這樣做。」采訪中,懷卡爾再三稱贊中國人的守時和勤奮,他還說:「每次遇到新來的印度人,我都會告訴他上海給我們的安全感超過世界很多地方。我們應該給上海頒一個『安全獎』。」

普拉迪普·庫馬爾和太太安·麗塔住在上海世貿濱江花園的高層公寓里,天氣好的日子,從他們家的客廳能俯瞰黃浦江。在這個高檔社區,總共住著七八十戶印度人。庫馬爾來自印度首都新德里,有在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國的香港、上海等地做跨國企業高管的經歷。2006年,庫馬爾看到中國咨詢行業的機遇,創立了自己的咨詢公司,同時也是另一家咨詢公司的合夥人。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那時中國的GDP增速很快,相關政策使跨國企業在中國投資和運營非常容易,商業發展前景很好。

上海的生活讓庫馬爾一家感到滿意。談到在廣場跳舞的中國大媽,已經當上奶奶的麗塔說:「中國老年人比印度老年人更活躍,也更快樂,退休彷彿是他們新生活的開始。」由於一家人都是素食主義者,麗塔還教會來家的鍾點工做印度菜,這大大提高了他們在上海生活的幸福感。現在,麗塔是上海一家名為「米飯媽媽」的公益組織成員,她們致力於幫助上海的弱勢兒童群體。麗塔說:「印度人與西方人差別很大。中國人把我們看成半個外國人,因為我們的語言、相貌,也因為我們的亞洲特性。我很高興,當地人接納了我們。」

2、北京泰姬樓印度餐廳總經理麥赫諾·帕斯塔卡亞說:「印度要向中國學習

生活在中國的印度人,有時願意把兩國做對比。北京泰姬樓印度餐廳總經理麥赫諾·帕斯塔卡亞來中國24年了,1997年他娶了中國妻子,1998年在北京國貿開了第一家印度餐廳。帕斯塔卡亞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畢業後在印度創業,想出一個「工業廚房」的點子,和做外賣差不多,但不太順利。幾年後,他決定出去闖闖,曾考慮過到頗受印度人歡迎的中東地區,那裡有700多萬印度人,直到一個朋友問他「要不要一起去中國」。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帕斯塔卡亞對中國一無所知,但他還是做出了選擇。來中國不久,就認識了會說英語的鄭女士,用帕斯塔卡亞的話說:「印中文化真的有很多不同,我們認真交往、磨合了好幾年,1997年才結婚。」那時候,他想買咖喱等家鄉的調料要去友誼商店,但現在方便多了,網購就可以解決。說起北京的變化,帕斯塔卡亞侃侃而談:「那時剛修完的二環路、三環路沒過多久就又擁堵了。以後北京有七環也不奇怪。」對於北京的霧霾,他也會抱怨,但他覺得「污染和發展有關,哪個國家都一樣,印度也有污染」,而且北京近幾年已經好多了,幾乎沒有沙塵暴。

帕斯塔卡亞在北京開的印度餐廳很受歡迎,吸引了很多社會名流。短短幾年內,他又開了兩家分店。生意走上正軌,讓帕斯塔卡亞更熱衷於傳播印度文化,他說:「很多中國人對瑜伽的印象就是減肥美體,其實它更強調呼吸冥想,是用來修身養性的。我希望能盡一己之力,讓更多中國人了解印度。」

來自印度南部城市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的珊妮,是獨生女,她有個好聽的中文名字「月光」,是當年一個去印度的中國女孩給起的。月光很喜歡這個名字,來中國後,她得知「月光」有了新的含義,不過,這個開朗的女孩笑著說:「在中國發展不可能成『月光族』的,這也是我來中國的原因。」月光說,印度人口多,很多人都有兄弟姐妹,所以像她這樣的獨生子女很少見。

月光的父親曾在英國、中國香港經商,她13歲首次來中國時第一站就是香港,然後又去了廣州和深圳。月光說:「你問100個印度人剛來中國時是否適應,可能99個都說不適應,因為印中的文化差異很大。可是我很適應,我想是因為從小到大我一直都和中國有聯系的原因。」現在,她最喜歡的中國小吃依然是粵菜系中的蝦餃。一年半前,月光到北京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MBA。談到為什麼放棄美國名校而選擇中國大學時,月光說,印度以前是英國殖民地,印地語和英語都是官方語言,她在印度的商學院里學到的知識也都以歐美為範本,因此,選擇去美國留學意義不大。相反,她認為,再過二三十年中國肯定能超越美國,因此,她想「畢業後留在中國工作,見證歷史」。月光說,印度要向中國學習的地方很多,我注意到中國商場里的售貨員、旅遊景點咨詢處和高速公路收費站等服務場所的工作人員多是女性,而這些工作在印度都是由男性來做。

來自印度班加羅爾的尼廷·達尼在義大利讀研時,一次到上海實習的機會讓他對中國產生興趣。2011年畢業後,達尼來到上海,現在,他是一家名為「綠色倡議」的環保組織負責人,同時兼職做室內攝影和建築咨詢。「綠色倡議」經常組織宣傳環保的活動,如每月邀請環保產業的相關專家和高管講座,每次參加的人數都有上百人。達尼對政治話題不感興趣,但更關注中國政府的環保舉措。達尼說:「在印度,環保問題還沒有像在中國這樣被重視。印度政府面臨的主要挑戰仍是電力、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大氣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最近才被重視。」

達尼認為中國政府的治理很出色。他舉例說:「與上海相比,班加羅爾的交通很差。10公里的路程,我需要花一小時甚至一個多小時。」但他覺得,印度在旅遊業上有優勢,景觀和風俗仍保持原貌,但在中國,「所有的東西都被裝點過,越來越西方化」。對達尼來說,他希望可以簡化來中國的簽證手續。

3、印度學者:「印中不要因為糾結過去錯過良機」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執行秘書長苗綠博士說:生活和工作在中國的4.5萬印度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起著推動作用,通過人員往來可以增進了解,促進中印兩國經貿、文化發展。但是人口大國印度在中國的人數還不夠多。

一位在中國生活了8年但不願透露姓名的印度學者說:印中兩國媒體有時會有關於對方國家的負面報道,如炒邊境話題,其實印度普通百姓不太關注這些報道。他認為,歐美媒體也經常有對印度的負面報道,這很正常,西方不願接受其他國家崛起的事實。說起1962年的那場戰爭,他認為,印中合作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果因為糾結過去錯過良機,就太可惜了。他還談到,「莫迪總理對華友好訪問,希望印中往前看」。以前印度的領導人喜歡把耳朵捂上自己做決定,但莫迪不是,更喜歡傾聽別人的意見,比較開放,親和力強,因此贏得很多海外印度人的心,有不少印度人為投莫迪一票而特意回國。

庫馬爾表示:「民間層面,印中兩國之間可以說相互信任。但在政府層面,彼此有些過於謹慎。我之前想把一些中國公司帶到印度,但印度政府花了很長時間才完成相關程序。在中國,美國公司注冊很容易,我的公司在中國注冊時也很容易。」他認為,中國穩步增長,印度也迅速發展,「兩國應以新的思維方式實現共同繁榮」。

在華印度人體驗中印差異 感嘆中國機會多更安全--國際--人民網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415/c157278-26846086.html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在上海住哪裡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衛星造價多少錢 瀏覽:473
為什麼義大利面料還有桑蠶絲 瀏覽:508
越南卷皮鴨怎麼吃 瀏覽:420
印尼產地證有什麼特殊 瀏覽:507
印尼電話在中國怎麼打出去 瀏覽:160
中國大上印度多少 瀏覽:881
義大利什麼時間吃午餐 瀏覽:85
青島飛英國要多久 瀏覽:820
越南鞋基地在哪裡 瀏覽:603
am是義大利哪個品牌 瀏覽:935
義大利的四字城市有哪些 瀏覽:648
英國國寶英文怎麼讀 瀏覽:501
伊朗衛星到底有多少 瀏覽:808
義大利字什麼樣 瀏覽:521
印度玩蛇靠什麼 瀏覽:885
中國有哪些古畫 瀏覽:431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在北京哪個位置 瀏覽:846
印度有多少山城 瀏覽:880
印尼肥皂什麼牌子好用 瀏覽:212
寶寶印尼代表什麼時候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