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千年困局在哪裡

印度千年困局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7-02 10:40:53

Ⅰ 為什麼印度註定無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為什麼印度註定無法超越中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從這兩個國家的發展,可以看到,印度註定無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2018-07-16 21:43

中國古代很是相信「命運」,對於國家發展來說更是如此,我國從古至今歷來都是大國,強國,這是命運,而很多國家註定無法強大這也是命運。最典型的就是印度,而且從下面兩個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印度註定無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註定無法超越我們。


現在印度的發展,很多人拿來對比我國,尤其是在我國進行調整的這幾年,印度國家經濟增速,超越了我國。而且最近幾年,印度經濟不斷超越俄羅斯,法國等國,成為世界第6大經濟體。很多人於是推測,印度將很快超越世界大國,中國,甚至是美國,成為世界上的強大國家。但是其實,印度的命運是無法成為強大的國家的,從兩個國家的例子就可以看到。


這兩個國家就是巴西和印度尼西亞,從體量上來看,巴西國土面積有85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也有2億多,而且資源豐富,縱深廣大,比印度的條件更好,比印度更加具備成為世界大國強國的條件。而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超過190萬平方公里,人口更是接近2.7億,論區位和體量也絲毫不亞於印度。


而且在歷史上,巴西和印度尼西亞曾經發展非常迅速,巴西曾連續幾十年增長,其勢頭曾一度說要超越美國,成為世界強國。但是很快巴西就陷入停滯,內部紛亂不止,通貨膨脹嚴重,陷入發展困境。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印度尼西亞身上,印度尼西亞是整個東南亞地區最有成為大國條件的國家,曾經發展也是非常猛,大有爆發之勢,但是很快就熄火了。


現在整個就是個失敗的領土大國,影響力甚至不如小國新加坡。而看到巴西和印度尼西亞的發展,就可以看到,印度註定無法成為強大的國家。最為關鍵的就是一點,地緣位置,印尼和巴西,還有印度,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處於熱帶地區,處於熱帶地區,最為致命的缺陷就是人的懶散,這對一個國家長期的發展那是致命的。


我們看到,世界發達國家和世界發達的地區,基本上處於溫帶,而熱帶地區,除了新加坡例外,沒有強國,也沒有大國,更沒有大的發達國家。世界絕大部分經濟集中在溫帶,這一點決定了熱帶地區很難出現持續發展的大國,強國,因為後勁嚴重不足。我國之所以能夠幾千年長盛不衰,成世界強國,最為關鍵的是,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和勤勞程度,這是發展的基礎。


而熱帶的領土大國,短期的繁榮可以有,但是難以持續,印度尼西亞和巴西就是例子。因此,鼓吹印度將成世界強大國家,甚至要超越我國的觀點,顯然是不可能成立的。而且印度面臨的問題比印尼和巴西還更加的嚴重,如種姓制度,龐大的貧困人口,內部民族矛盾復雜,封建的殘余太多等。隨便一個爆發,印度的發展就要徹底停止,而且國家甚至無法穩定,這些都是致命的。

印度,它是世界人口的第二大國,但印度歷史上沒有經歷過像我們中華民族這么長久的人口整合的過程,印度龐大的人口遠遠沒有中國人那種高度的,我們叫「文化同質性」,沒有這種相同的語言,相同的價值觀,相同的生活方式,這些我們比是沒法比的,我們比他凝聚力要大很多。那麼印度歷史上也出現過自己古老的哈拉塔文明,到後來中斷了。而且後來你看印度的歷史動亂不斷,比較長的統一時期是19世紀開始的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外來的英語成為他今天的主要的官方語言。但今天真正能夠說英語、懂英語、掌握英語的人,實際上不到印度人口的10%。整個西方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4%,而中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20%,隨著現代國家的建立,特別是現代教育體系的建立,受過教育和培訓的人民是我們「文明型國家」最大的財富。中國現在每年培養的工程師的人數超過美國、歐洲、日本的總和,中國的製造業、電子商務、國內外的旅遊、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物流行業、城鎮化、高速鐵路、人工智慧等行業的迅速發展,實際上都體現了這種規模效應。

從一個更廣的意義上看,由於人口效應,中國一旦改變自己,往往就能產生改變世界的效應,甚至引領世界的發展,引領有關的標准和規則的改變。

現在世界進入了大數據時代,中國的人口數量和教育水平都意味著我們的大數據遠遠多於其他國家。有一種說法,認為工業文明時代最主要的資源是石油,那麼信息文明時代的最主要的資源就是大數據,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中國的移動支付現在是美國的70多倍,中國人每天創造大數據,無論是深度、廣度、厚度,是美國和其他國家沒法比的。這個對於5G也好,對雲計算也好,對人工智慧也好,對新一代的新工業革命、新技術革命意味著什麼?對未來許多世界上的這種產業的標準的確立意味著什麼?對世界和人類未來的影響又意味著什麼?你懂得!

第二就是超廣闊的疆域國土,中國幅員遼闊的疆土也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步形成的「百國之和」成百上千個國家慢慢整合起來的,今天的世界版圖上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比中國大,加拿大的國土面積也比中國大,但是這兩個國家從來沒有經歷過像我們中國「文明型國家」意義上這種整合歷程。前蘇聯時候曾經嘗試過創造叫「蘇維埃民族」,但隨著蘇聯的解體而化為烏有。少數民族為主的各個共和國很快就獨立了,如果不是普京上台扭轉了俄羅斯繼續崩潰的趨勢,照西方模式做下去的話,那對不起,俄羅斯將繼續不斷地解體,在這一點上,俄羅斯人還是很尊重普京的。

印度也是個人口大國,但它的國土面積實際上只有中國的1/3,它疆土內的整合程度也遠遠不如中國,很多地方反叛力量還遠遠沒有平息,還有種姓制度也是個大的問題,阻礙了印度人口流動和社會活力。

中國學者錢穆曾經比較過古代中國和古希臘,還有後來的古羅馬,他說古希臘是「有民無國」,古羅馬是「有國無民」,而古代中國是「有國有民」。古希臘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而是由一大批規模比較小、比較中等的城邦組成,有的人口就是上千人就算一個城邦,有的是十來萬人,小於中國秦漢時期任何一個郡縣的人口規模,而且從來沒有真正的、統一的中央政府。羅馬帝國是「有國無民」,帝國常年征戰,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是350多萬平方公里,和中國西漢相當,但在國家治理上,古羅馬始終沒有形成像秦漢時期那種內部的人口的整合。中國當時已經有了戶籍制,有郡縣制,有編戶居民等等,但羅馬帝國最後是由於經濟衰退,政治動盪,日耳曼游牧蠻族的入侵,最後走向解體和滅亡。

之後的東羅馬帝國一般就說不算是歐洲國家了,羅馬帝國解體後多數史學家認為,歐洲進入了長達千年的中世紀「黑暗時期」,一般認為到了16世紀的「文藝復興」歐洲才開始擺脫漫長的「黑暗時期」。中國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統一了中國,實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了度量衡,推行了郡縣制,奠定了維持中國統一的文化和政治基礎,包括當時的朝鮮也被中國統一進來了。之後的中國雖然經歷了很多次的分裂,但歷代的主流政治都是尋求統一歷代的政治制度幾乎都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正如毛澤東說過的「百代都行秦政治」,中國「大一統」的傳統自秦同意之後就一脈相承下來了。

遼闊的統一的疆域使中國獲得了絕大多數國家都難以比擬的這種地緣優勢和戰略縱深,中國有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強大的國防能力,使我們徹底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百餘年的「挨打」的問題,中國可以在超大規模的國土內進行戰略布局,可以實現行西氣東送,可以實現高鐵「八縱八橫」等,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現代工程。

對於絕大多數國家來說,產業升級往往意味著產業遷移到國外,而在中國自己的內部就可以實現大規模的產業的梯度轉移,一般製造業可以從發達板塊轉移到新興板塊但仍然留在中國,就延長了中國製造業的生命周期。

「文明型國家」所形成的的地緣優勢也使我們具有其他國家難以企及一種「地緣輻射力」,中國推動的開放政策是非常精彩的,從沿海開放到沿江開放到延邊境開放,到今天的「一帶一路」的倡議,已經把中國的邊境省份都變成了對外開放的前沿,特別是現在歐亞鐵路的建設,包括渝新歐鐵路,連雲港、義烏到歐洲的鐵路,還有正在建設中的從雲南通向東南亞的鐵路大通道,把整個中國與中亞、俄羅斯、歐洲和東南亞國家都連成了一片,中國這種地緣優勢是日本這樣的缺少地緣優勢的經濟大國所難以比擬的。

我們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實際上大家看到中央政府發揮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也發揮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就是和中國的規模有關,這么大的地域,這么多的人口,所以他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的經濟學家說,中國縣級政府的良性的競爭是中國崛起最重要的原因。

中國超廣闊疆域國土,實際上是一個「洲」的概念,就是飛機飛三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還在自己的國家內,在歐洲這么長時間肯定是走了十幾個國家了。所以你還是在這么長的時間內到另外一個地方還在中國境內,還是講中國話,吃中國菜,享受豐富的中國文化,這是少有的精彩。結合著人口與地域,這兩個「超」帶來的挑戰,一旦你能夠克服這種挑戰,你創造的一定是世界的奇跡,為什麼我們的高鐵技術是世界最好的,很簡單,因為首先你要能夠應對中國巨大的人口壓力,一個春運30來億人次,你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最多的人口從一個地方投送到另外一個地方,你再看你如果實現了這個突破,克服了人口和地域的挑戰,那意味著什麼?你這個高鐵技術要能夠適應東北的凍土,要能夠適應江南密集的河網,要能夠適應雲貴高原,如果這些條件都能適應的話,你的技術肯定是比其他國家技術更加完備,所以一般國家沒法比的,我們確實是領先的。

第三是超悠久的歷史傳統,5000年延綿不斷的歷史,使中國在人類知識幾乎所有的領域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實踐的傳統,我們在政治、哲學、宗教、語言、教育、藝術、戲劇、文學、建築、軍事、體育、醫學、飲食等等方面都有自己博大精深自成體系的東西,這種豐富的傳統性、內源性、原創性、連續性,都是其他民族或者其他文化有點兒難以望其項背的,由於人口眾多,地域廣大,環境復雜等因素,中國人在治國理政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傳統,一個是「民本主義」,「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我們相信的「民以食為天」,我們相信「治國先治吏」,我們相信的「居安思危」,我們經常講的「宰相比起於州府,猛將必發於卒伍」等理念,實際上都是我們傳統的智慧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看到甚至在中國的遠古時期,許多中國獨特的治國理政的傳統就開始形成了,如領袖要率先垂範,政治組織要能夠組織大規模的治水工程,那麼秦始皇統一中國更是開創了治理超大型國家的一種制度安排的先河。

今天我們選擇了走社會主義道路,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背後實際上也離不開中國傳統中崇尚平等 等重要的基因,比方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摧毀了血緣為基礎的土地壟斷,推動了土地的自由流轉,這也導致了後來一些土地兼並,貧富兩極分化等問題,所以歷史上我們很多朝廷都採取「常平倉」的方法來儲糧備荒,也運用價值規律調劑糧食的供應,穩定價格,糧價低的時候收購,糧價高的時候適當降價處理,避免「谷賤傷農」,也避免谷價(漲)以後傷害老百姓 傷民。

Ⅱ 關於中印戰爭的問題

1,國際形勢使然。當時我國正處於3年災害時期,非常困難。大部分非一線部隊為減輕消耗,連正經的日常訓練都保證不了,天天組織部隊集體曬太陽。蔣介石准備反攻大陸,東南沿海緊張,備戰壓力很大。北方和蘇聯反目,也必須保持足夠的戰備力量。實際可用於中印戰線的部隊十分有限。所以一開始,中國的戰略目標也只是打掉印度東部軍區的主力,特別是考爾的第四軍,讓印度汲取教訓,保障邊境平靜,起碼使印度不敢在邊境再次主動挑起事端。最後丁盛打的很好,基本殲滅了印度第四軍主力,特別是全殲了印度王牌第七旅,俘虜了旅長達爾維准將。雖然後來隨著我軍主動撤回戰前實際控制線,印度又再次北進,直到麥克馬洪線。但這一仗使印度老實了30年。達到了預期戰略目的。
2,後勤困局難解。對印反擊作戰東線我軍一直打到布拉馬普特拉河北岸渡口,提斯普爾城已經成為空城。如果我軍繼續前進將進入阿薩姆平原,前方印軍已經全部潰散,當然我軍可以繼續前進。但不要忘了。我軍背後是青藏高原,我們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必須穿越這長達數千公里的氣候惡劣的不毛之地。由於公路運輸條件惡劣,直到90年代末,我們駐藏部隊還在吃70年代的大米,80年代的罐頭。西藏幾乎什麼工業都沒有,任何工業製成品都需要不計成本地用汽車從內地運進來。運一車玻璃到西藏,抵達目的地後,要碎95%.每天幾千輛汽車日夜不停地奔波在青藏,新藏,川藏和滇藏公路上以維持駐藏部隊和西藏的日常需要。在這幾條公路中,新藏一年只能使用幾個月,大雪一封路就幾乎用不了了。滇藏公路穿越橫斷山脈,現在跑一趟單程都要10天。川藏公路從雅安至昌都一路都在地質災害頻發地區穿越,塌方,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每天都有,經常是運輸車隊帶著工兵築路部隊一起走,一邊修路一邊走,每次運輸都有戰士犧牲。相比之下,青藏公路是條件最好的,總後勤部青藏兵站部是一個正軍級單位,也是我軍目前消耗最大,在和平時期傷亡率最大的單位。62年時,從拉薩到邊境連騾馬可以走的路都很少,我軍當時維持前線部隊的戰斗消耗和人員最低限度的需求都已經是使出吃奶的力氣了。我認識一個參加過這次戰斗的副營長,他告訴我,當時每個人無論是戰士還是軍官除了隨身攜帶供5天的彈葯還要帶食品和飲水。在那種高原缺氧的情況下,困難可想而知。他親眼看見,戰區的所有藏民都被發動起來給解放軍背送給養,連一個5歲的康巴族小男孩都跟著父母給解放軍背了4聽罐頭盒一大盒壓縮餅干。
所以我軍達成戰役目的後,只好從實際控制線後退到麥克馬洪線,以靠近我軍現有的脆弱的交通網路以取得非常勉強的後勤補給。印軍當時已經退入阿薩姆大平原,背靠人口稠密地區,有發達的鐵路和公路網。補給優勢明顯,如果我軍不後退,一旦進入冬季,後勤運輸能力跌落到高峰時的40%。到時候缺吃少穿的我軍,在面對得到充足補給的印軍反攻時,後果怎樣,可想而知。所以我軍在主動出擊,達成目的後主動後撤,交還繳獲物資是無奈之舉其實也不是全部交還了。繳獲的蘇聯米-8直升機就沒還。此戰繳獲了幾輛印軍剛剛進口的豐田吉普車,也被運回北京。後來仿製出來著名北京120吉普車。)。只要我們當初想要邊境安寧30年的目的達到了,那我們就算是勝利了。現在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特別是青藏雙線重軌電氣化鐵路的建成,我國在西藏的後勤困局已經在日益破解並將最終獲得戰略主動權。這也是阿三現在日夜不寧,寢食難安的原因。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可以收回麥線以南失地。
任何懷疑62年戰果的非議都是對先輩和烈士的褻瀆,讓我們對他們的奮斗和犧牲始終保持最大的敬意。

Ⅲ 印度為什麼不能統一語言

印度目前使用的語言有:hindi,印地語;印度官方語言之一,印度斯坦人的文學語言;bengali, 孟加拉語;telugu,泰盧固語;marathi,馬拉地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tamil,泰米爾語;gujarati,古吉拉特語;Kannada,(印)坎那達語;Malayalam,馬拉雅拉姆語(印度西南部沿海居民講的一種接近泰米爾語的方言);Punjabi,旁遮普語,還有英語。
因為印度是割裂的,長期以來都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度,即使是最強盛的阿育王時期也如此,所以中央的向心力不是很大,這也導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獨立,而現在南印和北印的區別比中國南北方大的多,所以印度中央如果搞推普,勢必會引起強烈的民意反彈,得不償失.況且印度也沒什麼普好推,是推英治的英語還是印地語都是很頭疼的問題.
一、印度語言政策的演變
語言是民族意識與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關鍵要素。早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啟蒙時期,印度的進步知識分子們就意識到了語言問題的重要性。他們在進行民族啟蒙教育、傳播民族獨立思想時自覺地使用民族語言,並進一步提出了「國語」的概念,希望把語言作為整合民族意識、爭取民族獨立的武器。1917年聖雄甘地提出了確立國語的五條原則,主張應賦予當時母語人口最多的印地語國語地位。甘地的主張得到了當時大多數國大黨領袖及社會各界精英的支持,盡管他們中很多人的母語並不是印地語,可他們學印地語、講印地語。這場聲勢浩大的「國語運動」,推動了印地語的國語化進程。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此時,印地語正式成為印度的國語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在殖民統治者這個共同的敵人消失後,印度內部的民族、宗教、政治、經濟、社會矛盾卻開始凸顯,語言問題成為印度各種內部矛盾沖突的一個爆發點。在很多母語非印地語的地區,很多人擔心新共和國如果以印地語為國語,會損壞自己的經濟、政治、文化權利。在地方政治勢力的操縱下,在泰米爾納德邦等一些地區甚至爆發了「反印地語運動」,這種勢頭不得不使當時的國大黨領袖在語言問題上做出讓步。1950年,印度的第一部憲法出台,該憲法關於語言問題的表述沒有使用「國語」這樣較為敏感的詞語,而是用「官方語言」來確定了印地語的地位,同時英語也被確定為官方語言。但憲法同時規定:英語的官方語言地位在印度只能再持續15年。1950年的印度憲法確定了印度「多官方語」的語言政策,相對於獨立運動時期的印度各界在「國語」問題上的努力,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倒退。
印度第一部憲法在語言問題上的妥協助長了印度的地方民族主義情緒,20世紀50年代,印度掀起了一股建立「語言邦」的浪潮。盡管當時尼赫魯對此非常警惕,認為按語言建邦「將會妨礙國家整合的過程,打亂我們的行政、經濟和財政結構,並在我們處在國家的初建時期就釋放出擾亂與分裂的力量。」但由於地方民族主義勢力的巨大壓力,1956年印度國會通過邦改組法,把國家按語言分布重新劃分為6個直轄區,14個邦。此後,語言成為印度行政區劃變革的重要因素。這種按語言建立「語言邦」的現象是印度語言民族主義的勝利,客觀上,這使印度多官方語的狀態逐漸固化。進入20世紀60年代,英語作為印度官方語言的15年期限將至,按照憲法規定,印地語將正式成為印度的單一的全國性官方語言。但此時由於「語言邦」格局的形成和印度地方語言民族意識的崛起,印度國內反對印地語成為單一官方語言的力量比獨立初更大。在南印度泰米爾納德等邦甚至爆發了激烈的反印地語示威活動。面對這樣的局勢,印度政府不得不再次讓步。1963年印度政府出台了《官方語言法》,這是印度政府對印度地方政治勢力妥協的產物,這部法案規定英語的官方語言地位將無限期延長,但同時,法案也強調了印地語的官方語言地位。法案規定印度的學校必須教三種語言:在印地語地區教授印地語、英語和其它一種印度語言;在非印地語地區教授本地語言、英語和印地語。這就是著名的「三語方案」,其初衷是緩和印度的語言矛盾,促進非印地語地區的印地語推廣工作,為印地語未來的國語地位打好基礎。這一方案在表面上看暫時緩和了印度的語言矛盾,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解決印度的語言問題。因為在政策落實方面,泰米爾納德、西孟加拉等語言民族主義勢力強大的邦直接或變相抵制中央政府的政策,使中央政府在這些地區推廣印地語的努力基本落空。此後,印度的語言格局演變為:印度大部分地區通行「印地語+英語+一種民族語言」,少數地區通行「一種地方語言+英語」。
二、印度的語言使用現狀
印度是語言情況最為復雜的國家之一。目前印度的憲法承認兩種全國性官方語言:印地語和英語,此外還承認21種地區性官方語言。據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統計結果,印度超過百萬人口使用的語言有30種,超過l萬人使用的語言有122種,此外還有數以千計的各種方言。而作為母語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印地語,約占總人口數的41%,而其他母語人口占總人口超過l%的語言有:孟加拉語(8%)、泰盧固語(7%)、馬拉提語(6.9%)、泰米爾語(5.9%)、卡納達語(5.4%)、烏爾都語(5.1%)、古吉拉特語(4.5%)、馬拉亞拉姆語(3.2%)、奧里亞語(3.1%)、旁遮普語(2.8%)、博多語(1.3%)、阿薩姆語(1.2%)、邁提利語(1.1%)。印度目前的語言現狀,與印度建國者們的初衷大相徑庭。「三語方案」雖然規定了印度所有的邦都要教授印地語,可泰米爾納德、西孟加拉等個別邦拒絕貫徹這一政策,抵制印地語教學。所以最終結果是沒有任何一種印度民族語言能夠通行全印度,而英語作為通行全印度的官方語言的地位反而得到了鞏固。在印地語地區,學校除了教授英語、印地語外,通常把梵語作為「三語方案」規定的第三種語言。在多數非印地語地區,學校教授英語、本地語言以及印地語。而在少數非印地語地區,如泰米爾納德邦和西孟加拉邦,「三語」教育實際上被縮減為「雙語」(本地區語言+英語)教育,或者「三語方案」中的印地語被梵語替代。這種局面下,英語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由於在當今世界的全球化背景下,英語本身就是一種強勢語言,再加上英語在印度的特殊地位,英語在印度的影響力從獨立後至今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增大了。
釐清印度的語言使用現狀是一件艱難的工作,其關鍵在於:相當一部分印度人除了母語之外還通曉一到兩種語言。「三語方案」使英語和印地語成為大部分接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印度人的第二或第三語言。印度的歷次人口普查雖然都把語言作為一個重點調查項目,可是只是關注母語使用情況,未把第二、第三語言納入調查范疇。所以,英語和印地語作為第二或第三語言在印度的使用狀況缺乏權威的、精確的統計。所以,印度到底有多少人使用英語或印地語?這是一個難以准確回答的問題,但不回答這個問題則無法說清印度的語言使用現狀,因此下面筆者將對這個問題盡可能地進行推斷。
l.英語。盡管英語在印度有毫無疑問的強勢語言地位,可實際上,印度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非常少,據2001年的人口統計數據,印度母語為英語的人口僅有20多萬。因此,英語對於絕大部分印度人來說是第二或第三語言。而他們掌握英語的主要途徑是學校教育。雖然印度的學校教育體系中從小學開始就對英語比較重視,可是由於印度的初、中等教育相對薄弱,輟學率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熟練掌握英語必須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在缺乏進一步的精確的統計數據的支持下,人們一般把印度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視作為熟練掌握英語的人群。而在印度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占總人口比重約為5%,因此很多學者推測印度熟練掌握英語的人口比例約為5%。同時,雖然印度的初等、中等教育中極其重視英語教育,可由於較高的輟學率,印度約有2/3的適齡人口無法完成中等教育,換句話說,僅有約34%的印度人能完成中等教育,假定印度完成中等教育的人口能夠中等程度地掌握英語,那這一部分人不會超過人口總數的34%。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顯示印度仍有約26%的人口為文盲,可以推測:印度約2/3的人口英語水平僅為初級水平或根本不懂英語。
2.印地語。根據2001年的人口統計數據,印度以印地語為母語的人占總人口的41%,而以烏爾都語為母語的人口為5%,兩者相加佔印度46%的人口。在非印地語地區,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西孟加拉邦消極推行印地語教學,除了這三個邦,三語方案在其它邦基本能得到貫徹。這三個邦的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約18.5%,假設這三個邦的人完全不懂印地語(事實上在卡納塔克邦、西孟加拉邦會講印地語的人也不少),而剩下的非印地語母語地區,我們仍假設只有1/3能完成中等教育的人口能較熟練地掌握印地語,那麼也有約12%的非印地語母語地區的人能掌握印地語。這樣,印度能熟練、較熟練使用印地語的人口接近總人口數60%,這已經是比較保守的估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印地語和印度其它語言有共同的語言譜系及歷史文化淵源,在同樣的學校教學條件下,大部分非印地語母語地區的人學習印地語遠遠比學習英語容易得多。因而,總體上,以印地語為第二或第三語言的人群對印地語的熟練度遠遠超過他們對英語的熟練度。
三、印度的語言困局
作為一個大國,印度在語言問題上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少一種真正能為絕大多數人通曉的共同語(國語)。前文分析過,印度中等程度以上掌握印地語的人口約60%,中等程度以上掌握英語的人口約為34%,除了這兩種語言,其它任何一種語言被通曉的人口比例都不超過10%。「多語共存」、「多語競爭」的語言困局對印度的發展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1.語言問題影響了印度的民族、國家意識整合。歷史上,由於不斷地受到外族入侵、民族遷徙以及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南亞次大陸上的民族情況極其復雜,民族融合的進程非常緩慢。在英國人征服印度以前,能涵蓋次大陸大多數本土居民的、清晰的民族觀念在印度尚未有過。18世紀以來英國對印度的征服和統治催生了印度的民族意識,印度的獨立運動中甘地和國大黨力圖用「印度斯坦族」(即所有居住在印度的人民是一個民族)的概念整合印度的民族觀念,為印度的獨立運動的最終成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必須強調的是,語言歷來是民族意識、民族觀念的核心要素,甘地和國大黨倡導的「印度斯坦族」的概念中也包括民族共同語的要素,即「印度斯坦語」。然而獨立後,共同的敵人--英國殖民者被趕走後,印度的地方民族主義勢力興起,給印度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的統合構成了巨大挑戰。獨立後的印度地方民族主義,大都以語言和語言族群作為確認民族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稱作為「語言民族主義」,語言邦的出現和「多語」語言政策的形成正是印度「語言民族主義」的勝利。正如尼赫魯所指出的,語言民族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印度的民族、國家觀念統合進程中的「擾亂」與「分裂」力量,獨立以來,印度的地方民族主義勢力以語言為借口爭取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這種努力從未停止過。盡管獨立已近70年,印度仍不斷地有以語言為依據改變行政區劃的現象,語言民族主義導致的政治、經濟、社會糾紛在今天的印度仍然屢見不鮮,這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會不安,也影響到了作為整體的印度民族凝聚力。
2.印度目前的「多官方語」現狀造成社會行政、教育資源的浪費,妨礙印度國民素質的提高及民族語言智力成果的全民共享。按照印度現行的語言政策,僅在印度中央和邦一級行政單位使用的官方語言就有20多種,印度中央政府的重要文件通常至少有20多個語言的版本,大多數邦一級的政府文件也至少有兩種以上語言的版本,這即造成巨大的行政資源的浪費也影響到行政體系運轉的效率。而對教育而言,現行的印度語言政策導致本來就不充足的教育資源分散到幾十種語言的教育中去。這樣,除了英語等少數語言,其它大部分的印度民族語言教育都面臨投入不足和質量不高的窘境,其結果就是使得大部分地區的印度人輕視母語教育。長此以往,形成了一種「輕視母語教育」和「母語教育不力」的惡性循環。這種情況下,印度政府在掃盲、科普、普及基本的公民素質教育等方面常常「事倍功半」,影響到印度公民素質的提高。此外,「多語並存」、「多語競爭」的局面妨礙了印度民族語言智力成果的全民共享。以文學為例,除了少數語種,大部分的印度民族語言作家的作品必須通過翻譯(通常是英語譯本)才能被其它地區的印度讀者了解,這進一步導致很多印度人輕視母語的傾向。這既不利於印度民族語言的發展,也影響了印度民族融合、共同發展的社會歷史進程。
3.英語在印度的強勢地位在深層次上制約著印度社會均衡、健康地發展。在印度目前的語言使用情況下,英語憑借其在印度的特殊歷史地位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強勢語言的影響力,成為在印度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語言。雖然,英語對印度的發展的益處顯而易見,印度的「英語優勢」普遍被認為是全球化背景下印度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實際上,英語對於印度的負面影響同樣也顯而易見。首先,英語作為一種外來語,對印度的本土文化與歷史的表達並不能完全勝任,英語的「濫用」勢必傷及印度民族文化的內核,妨礙印度民族意識的整合與發展。印度的後殖民理論家阿吉茲·阿罕默德曾以英語對印度本土文學的翻譯為例抨擊了英語在印度的地位,「如果這一局面持續下去的話,那麼英語事實上將成為生產『印度』文學知識的語言。目前的困境在於英語恰恰最不適合承擔這一角色。不是因為它是隨殖民主義一道進入印度,而完全是因為它是所有印度語言當中,在結構和氛圍上與其它印度語言相隔最遠的,因此最難以在原文本和翻譯文本之間架起文化橋梁。原語言越口語化、表演化、本地化、習俗化、假定化、沉默化,英語的無能越嚴重。」一種本不能勝任表達印度文化的語言擔任起事實的「橋梁紐帶」語言,其結果必然是制約印度民族文化的發展和民族意識的整合,影響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其次,強勢語言地位使英語成為印度社會階層分化的一道鴻溝,妨礙印度社會的健康、均衡發展。前文分析過,英語對絕大多數印度人來說是需要後天學習的第二或第三語言,通常只有享有較良好的教育條件的人才能熟練掌握英語。在印度這樣一個國民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的發展中國家,優質教育資源和高等教育對大多數印度中下層民眾來說是難以享用的「奢侈品」。這種情況下,英語成為印度下層民眾在教育、就業等方面面臨的一道難以逾越門檻。英語的強勢地位,導致印度的中下層群眾要想爭取各種政治、經濟、社會權利必須要先過「語言關」,英語無形中成為了宗教、種姓之外分化印度社會的又一道鴻溝。另外,宏觀地看,印度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領域中英語的主導地位甚至是導致印度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畸化的一個重要因素。英語教育培養起印度的社會精英,以英語為載體的西方文化也必然對他們的意識形態、價值判斷、思維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印度的許多精英人士難以擺脫在精神上對西方的依賴,「很多接受英語教育的印度精英和專家把自己定位為西方人,時刻仰望西方模式和技術,渴求西方世界的認同。這些精英控制了教育和文化機構,並不斷強化他們的控制。」比如,印度社會在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的智力成果大都以英語為媒介,並且往往難以擺脫「西方中心主義」的影響。其惡果之一就是印度社會的很多智力成果並不能很好地為印度人服務,同時印度的「精英人士」們主導的印度政治經濟政策和發展模式往往面臨水土不服的情況,無法發揮出印度的在各領域的潛力也難以保證印度社會平衡、健康地長期發展。
結語
進入21世紀以來,印度的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印度的開國者們曾經憧憬的那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夢想正逐漸變成現實。但在印度的經濟發展和大國崛起進程中也有很多「隱憂」,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維持印度經濟、社會的公平、協調、可持續發展。而目前印度的語言狀況,卻不利於上述目標的實現。正如前文分析的,印度的語言問題表面上看似並不急迫,但在深層次上妨礙印度民族意識的整合、影響國家管理體系的運轉、加劇印度社會的兩極分化。從另一個角度看,前殖民地國家在政治上獲得獨立相對容易,而在精神、思想以及發展模式上跳出殖民主義的窠臼卻很困難,因此語言問題對前殖民地國家的發展而言實際上是至關重要的。正如印度開國者們曾設想的,國語(單一的民族共同語)應該是解決印度語言問題的最佳方案,可由於獨立後印度地方語言民族主義的興起,再加上民主體制的制約,在語言問題上,印度政府缺乏政治魄力和政策執行力。時至今日,印度的「多語並存」的語言現狀在印度已經逐漸固化,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但不管怎樣,作為獨立的民族國家,印度應該堅持使民族語言成為國語的努力。展望未來,隨著印度民族意識的進一步整合、國家觀念進一步地深人人心,全民族利益共同體不斷深化發展,印度的民族語言依然有可能在社會各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也是印度社會維持均衡、健康、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所必須努力的方向之一。

Ⅳ 面對印度經濟斷崖式下跌,為何莫迪也無能為力

印度經濟的大幅下跌,完全是因因為印度國家的內部消費力太低了,莫迪根本無法改變這個局面。印度除了出口大米糧食這些產量之外,基本上沒有多少出口收入了。而且出口經濟佔印度的經濟比例不到一半,一大半都是來自於國家的內部消費經濟。

有了這些因素的情況下,印度很難提高自己的GDP,單靠一些糧食出口以及少量的工業成品出口是無法支撐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的。不解決國內的就業率和提高工業生產率,經濟還可能持續下跌。所以印度會出現經濟斷崖式下跌也很正常,畢竟印度國家也擁有十三億人口,人口大國的失業率又高消費能力又低,經濟怎麼可能會增長,現在莫迪考慮的是怎麼恢復經濟的問題。

Ⅳ 什麼是「印度高鐵困局」印度的高鐵困局哪個國家有能力解開

日本陷入印度高鐵困局,這個國家的基建水平很高,首先是日本有很多的新干線鐵路,其次是日本很多城市都有輕軌,再者是日本很多城市都有地鐵。就算是印度的高鐵技術,也不過是每小時160公里的速度,跟我們的高鐵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這幾年中國的高鐵發展很快,而且因為高鐵的速度很快,安全性也很高,所以很多國家都與中國的高鐵建立了合作關系。

就單說是土地徵用就要經過長時間與當地居民進行協商處理。在搶走中國訂單之後,日本陷入的困局,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很多的。比如日本的鋼鐵冶金技術,就是世界領先的,而日本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了,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Ⅵ 印度可能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嗎

自1947年獨立以來,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奉行不結盟戰略,力圖避免參加冷戰,將多邊機構和不結盟運動列為優先事項。印度的政策也始終反對在國際關系中使用軍事力量。但是印度發現冷戰後的國際環境有利於同時擴大與所有主要大國的雙邊關系,因此印度奉行「多結盟」戰略,力求成為有時相互競爭的「過渡力量」。隨著印度開始宣稱自己是地區大國,它今天正在將其「棕水」海軍轉變為「藍水」海軍,並擴大其空軍的力量,積極參與世界事務。

現在已經普遍認為印度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大國。在過去的二十五年中,印度經濟表現出驚人的增長。盡管全球經濟放緩,印度仍是為數不多的繼續以高個位數增長率增長的大型經濟體之一。美國近幾十年來一直在戰略上押注印度,支持其崛起,因為它期望這將促進美國在亞洲和全球的利益。

閱讀全文

與印度千年困局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塊人民幣換多少印尼 瀏覽:209
為什麼說最好的大理石在義大利 瀏覽:216
越南拐賣過來沒有戶口怎麼辦 瀏覽:251
埃及與伊朗哪個國家發達 瀏覽:445
印尼烏木什麼時候停產的 瀏覽:421
越南人嫁到中國為什麼逃跑 瀏覽:436
越南西金價格多少 瀏覽:276
印尼的白醋怎麼樣 瀏覽:744
英國火雞多少錢一隻 瀏覽:467
越南胡志明榴槤如何購買 瀏覽:903
印尼芭蕉什麼季節成熟 瀏覽:995
英國哪裡買歐緹麗 瀏覽:388
印度衛星造價多少錢 瀏覽:477
為什麼義大利面料還有桑蠶絲 瀏覽:510
越南卷皮鴨怎麼吃 瀏覽:422
印尼產地證有什麼特殊 瀏覽:509
印尼電話在中國怎麼打出去 瀏覽:160
中國大上印度多少 瀏覽:883
義大利什麼時間吃午餐 瀏覽:87
青島飛英國要多久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