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中國製造如何改造印度

中國製造如何改造印度

發布時間:2023-07-03 23:00:51

A. 中國800台制氧機運抵印度,幫助印度我們有什麼好處

為印度提供製氧機,可以加強中國醫療產品在印度國內的銷量。

雖然印度官方對中國生產製造的產品進行了嚴格的制裁以及限制,但是在印度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印度民間企業依然選擇采購中國的產品來應對疫情危機。因為中國所生產的制氧機本身就有著可靠的質量以及性能,所以這一次印度企業的采購行為可以給中國的制氧機打一次很好的廣告。

一、為印度提供製氧機,可以讓印度的疫情問題不會蔓延至中國境內。

由於中國和印度是領土相鄰的國家,所以印度的疫情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也會給中國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如果能夠把印度的疫情問題扼殺在搖籃之內的話,那麼就會使得中國老百姓的人身安全得到徹底的維護。雖然這一次表面上中國是為了幫助印度老百姓打擊疫情,但是從深層次來看,這樣的行為還是能夠維護中國老百姓的人身安全。

當然中國在幫助印度這件事情上一定要做到適可而止。因為印度的反復無常,在歷史上也多次出現過,所以中國拼盡一切全力幫助印度,反而不一定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

B. 印度智能機遭中國品牌團滅,中國品牌是如何戰勝印度品牌的

不得不說我們中國的製造業真的是特別厲害,尤其是在輕工業製造方面,是很多國家所不能及的。再加上現在隨著很多國內企業的轉型以及整體科技水平的上升,我國的很多電子科技行業的產品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與發展。

最後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手機還是非常會營銷的,尤其是現在很多的安卓手機,他們從各個方面都能夠對消費者心理進行揣摩,並且會選擇一些讓消費者非常信賴的代言人,這樣一來,中國手機的品牌效應就會得到提升,大家就會更多地選擇中國手機。

我覺得國外的人能夠更加信賴中國品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標志著我國的製造業在不斷地進步。

C. 拿下50%購買率,中國手機廠商是如何攻佔印度的呢

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我國幾代人的分離追趕之下,中國的科技是越來越發達了,在很多領域,中國的科技都處於世界的最前端,從落後於別人到奮力追趕再到超過別人,中國人付出了常人所想不到的努力,終於屹立於世界之巔。中國製造業陸續的遍布在世界各地。不僅是在生活用品方面,在比較好的 高科技上面,中國也愛逐漸增加每年出口外國的比例。比如,中國在印度的手機銷售比例就驚人的達到了50%的購買率,比如,沒10個印度人拿的手機,有一半就是中國出口的。這個消息一經爆出,就引發了人們的劇烈討論,人們紛紛都說,真的沒想到中國手機在印度這么受歡迎。

相信隨著中國更加快速的發展,在未來的某一天,不僅僅是手機,還有其他更多的東西,也會受到外界的追捧,也希望中國能夠越走越穩,越來越好。

D. 中國商品如何搶佔印度市場

4月29日發表文章《關於中印貿易的五個常見誤解》,文章稱,經常聽到有關中印貿易的一些言論——所有中國商品都是廉價的,而且質量很差;中國在印度進口商品當中所佔的份額高得驚人;印度的對華貿易赤字一直很高。為了了解真相,該媒體用統計數據檢驗了5種流行的說法。以下是結果:

文章稱,印度的對華貿易逆差源自北京確保技術進步、國家支持等政策。新德里要減少對北京任何產品的嚴重依賴。關鍵是要加強製造業,並且在有關商品和服務出口准入的談判中聰明地運用貿易政策工具。

E. 同樣都是人口大國,中國有哪些經驗可供印度借鑒

其實我覺得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優點,每個國家也有每個國家的不足,同樣是人口大國,可能我們國家的人口也比較多,但是對於我們國家的人口來說,可能也存在著一些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不平衡,一些勞動力不充足或者基礎設施建設不夠的地方,雖然我們的國家發展得非常的富裕。

但是它們在某一些領域或者某一些部分,他們做的也是比較好的,我們非常清楚,他們國家有著一個矽谷一樣的地方,他們國家的軟體開發是非常出名的,可能很多人學過地理的都知道他們國家有兩個地方是很多人都非常嚮往的,堪稱為美國的矽谷,而且他們的國家的走出去的精神,我覺得非常的值得我們借鑒,他們利用自己的一些地理優勢或者一些關系,或者自己的一些航海要道去與別的國家構建一種貿易關系,這不僅給他們國家帶來了一定的增長,而且也促進了國家的一些經濟發展。

所以我覺得每個國家都有它好的地方,而且他們國家的勞動力非常豐富,也很廉價,所以對他們國家來說,他們國家的一些製造業,還有一些制葯業發展也是比較好的。學習是一種態度借鑒是一種方法,學會去了解自己的短處,借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缺失的地方。

F. 讀施展老師的《溢出》對於製造業的延展思考:印度轉移的痛點

談到中國製造業的溢出,除了越南,印度絕對是永遠繞不開的最重要話題。印度什麼時候可以承接第四次產業轉移的接力棒。 為什麼印度的呼聲會這么高?

當然大家第一時間一定會想到的就是印度的人口紅利。印度目前據官方統計有14億人口,從2020年到2030年,印度政府報道中顯示還將會增加約9000萬的適齡工作人員,如果再加上適齡工作的女性的話,這個增加的數字可以接近於1.5億,這個新增加的勞動力都是現在越南的2倍多。而且印度目前的人工成本不到200美元,約為中國的三分之一,越南的三分之二。再加上地緣政治的因素,美日澳都極力地支持印度的製造業崛起以抵消中國的製造業優勢。

看到這里,想像一下,印度的製造業想不崛起都難啊,可是幻想總是很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在2008年-2018年的十年間,從中國溢出的製造業產值約為1400億美元,可是印度僅僅承接了其中的非常小的比例,遠遠落後於越南和孟加拉等。按理說,資本家都是趨利的,為什麼有這么好的人口紅利,都沒有人過來投資製造業呢?我僅拿鞋業的轉移做舉例,在過去十五年間有很多的台資鞋廠前赴後繼地去印度考察,但也僅僅有兩家鞋廠在南印開了分廠,我們工廠就是其中的一家。可以想像得到,商人們對於印度的製造業環境還是在持幣觀望的。 那到底又是那些因素讓他們不願意去印度投資呢?

-- 基礎設施太差,電力不穩定,交通條件不好。

-- 宗教因素和種姓制度,民眾不如中越民眾的入世心態和經濟願望那般強烈。很多人都會甘願拿200美金的收入做十年同一份工,這是我親眼所見的。

-- 飲食和生活習慣,我們過去的中國幹部有些已經好幾年了,依然無法適應印度的餐食,當然這個可以克服,我們自己請了中國廚師。可是在印度就很難像在越南一樣形成產業鏈的積聚,更不可能會形成願意留在本地長期工作生活的「印度姑爺」群體。( 部分內容可以參見昨日更新日記的「越南姑爺」群體。)

-- 政府的辦事效率太低,勞動法很多保障勞工的條例也不合理;可是這些都必須需要投資者長期深耕在當地,才會慢慢理順這些關系。

-- 最關鍵的其實是政策導向。印度政府限於各方政治勢力的博弈,並沒有想要大力發展製造業的魄力和意願。再來印度雖然是一個名義上的獨立政府,但是每個州又有獨立的政策,這相較於中國的執行力度差距太大。

我們再來舉例看看印度的棉花種植和紡織業的情況,

-- 中國的棉花畝產量是117公斤,而印度是34公斤,這還是改良過後的,以前平均僅在約20公斤左右。中國已經逐步使用無人機進行棉花採摘,而印度只能全部依靠人工。其實印度的其他很多農業種植都是差不多,完全靠人工,靠天吃飯,缺乏水利設施,沒有精耕細作。

-- 中國已經實現了從棉紗,織布,漂染,制衣全流程的工業化,智能化,機械化的產業鏈。而印度卻依然實行的是全產業鏈的人工化,任何一樣機械化的產業改革都可能導致數百萬的農民失業或是自殺。印度依然到中國去買淘汰的80-90年代的紡織機器,但就是這樣,依然會對整個紡織業鏈的棉農,紡織工人形成巨大沖擊,會讓很多人失去工作失去生活的來源。

政府擔心國外的製造業涌進印度會造成大批的農民和國內低端製造業的倒閉和失業,這必然會引發嚴重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鑒於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更加重要,就沒必要去強勢地進行這種傷筋動骨的改革。甚至有很多農民是在用非暴力合作的方式抵抗這種現代化的進程,他們認為西方文明和現代化是魔鬼。我呆在印度的這幾年,依然看到像建築/除草/採摘,很多行業都是完全手工的,這只能在30幾年以前的中國才會看到。

中國是積極地把自己嵌入到世界的貿易體系中間,可印度不敢,從獨立到現在,他們都深深地害怕這種沖擊,所以在印度看到一些部分的行業是可以的,但是這些需要大量密集型勞動力的製造業卻並沒有在印度真正地發展壯大起來;如下圖,印度有佔全世界的勞動力適齡人口,製造業佔比卻只有3.5%,這就是製造業的現實差距,再換句話說就是: 印度有大量的人口,卻沒有挖掘出人口紅利。

印度的一些智庫和精英階層當然也認識到這些差距,可是誰能夠改變這一殘酷現實。印度內向型貿易保護政策如果沒辦法改變,是不可能取代中國全球製造業大國和供應鏈地位的。路還很長,也有很多的中國商人已經在向非洲開始轉移來替代印度的人口紅利,國家也是在引導資產往這個方向發展。大家都知道這是製造業的未來黃金之國,可是橫亘在這路上的沼澤到底有多寬,要花多久時間穿越,還要如何跨越,依然是迷霧重重。

                               -- 部分數據和信息參考自 得到課程-徐棄郁老師的全球智庫報告 。

G. 製造商將企業建在印度,有哪些需要克服的障礙

「印度製造」頗具吸引力
勞動力成本低廉是印度製造業的主要優勢。印度一直位居全球勞動力成本最低國家前列,根據勞工統計局的數據,近十多年印度有組織的製造部門的勞動報酬(包括工資、福利、社會保險和稅金)增長十分有限,只從1999年的每小時0.68美元漲到現在的每小時1.5美元,而同期生產工人的報酬只從每小時0.53美元增長到每小時1美元。製造業成本低、操作技術簡單、勞動強度大,使印度國內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品、服裝、鞋類等增長潛力巨大。同時其製造業產品在設計理念、銷售渠道等方面更貼近歐美高端市場。此外,印度製造在高技術領域亦擁有一席之地。得益於英語的相對普及以及對歐美專利體系的相對熟悉,印度製造在生物、化學、電子、通訊優勢明顯,國際合作的空間較大。
「印度製造」計劃提出以來,的確吸引了一部分海外投資。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和電子產品代工製造商富士康(Foxconn)2015年8月表示,到2020年,該公司將在印度西部開設10到12家工廠。同期,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宣布計劃投資10億美元,在印度市場開發新車型。一些原本在中國投資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如培樂多(Play-Doh)、大富翁(Monopoly)以及孩之寶(Hasbro)等玩具製造業,也因為中國日益面臨勞動力短缺問題而將投資目光轉而投向印度。甚至一些中國智能手機生產商,華為、一加、酷派和OPPO都計劃在印度生產手持設備;小米則正在與富士康合作,在印度組裝手機;聯想計劃與偉創力(Flextronics)合作。對此,印度本土企業家對印度製造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信心滿滿。塔塔鋼鐵公司總裁B. Muthuraman認為:「以後印度的製造業也會和中國一樣,取得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
充足的勞動人口數量為印度製造業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也為印度製造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然而若要取代中國製造業的領先地位,僅靠勞動力數量遠遠不夠。目前的印度,還應該克服諸多問題。
面臨重重困難的印度製造業
基礎設施薄弱是硬傷。基礎設施薄弱是印度經濟和製造業的硬傷。在中國,每年有20%的GDP被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為製造業提供了便利的物流條件和充足的能源供給。而在印度,每年只有3%的GDP被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長期欠賬,成為印度經濟的軟肋,削弱了印度經濟的發展潛力。
交通系統混亂。印度一直沒有建立起高效完善的交通系統。大部分區域的道路狀況很差,完全不能滿足物流需求。作為世界第七大面積的印度,只有三個主要港口。而孟買作為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擁有1200多萬人口,卻只有一條橫貫南北的交通動脈。往往在中國只需要2小時的物流路程,在印度至少需要4小時以上。這迫使投資商必須選擇在離港口更近的高價土地上投資建廠,增加投資成本。
電力供應缺口很大。印度每年的電力缺口在10%以上,是全球人均電力消費最低的國家之一。2012年8月,印度三大電網全部癱瘓,20多個邦大規模停電,6億多人受到影響,國家對電廠投資不足,管理混亂,偷電漏電狀況屢禁不止,電力系統時常出現問題。國內有限的電力尚不能滿足居民正常生活需求,更不用提滿足工廠日常生產所需電力了。

H. 中國重新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印度為何離不開中國製造

雖然疫情嚴重損害了印度經濟,損失了大量民眾收入,但也被印度視為推動“印度製造”崛起的契機。去年,印度開始限制從中國進口產品,一些產品仍然面臨滯留在港口的問題。與此同時,印度開始扶持自己的製造業,甚至直接“貼錢”。然而,提高製造能力不是一天的事情,印度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例如,印度的行動不僅沒有影響中國品牌手機的銷售,反而實現了增長。中國將在2020年再次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因為它不能離開“中國製造”。

不難看出,印度雖然講擺脫對外依賴,但身體還是老實的。不過,這也是意料之中的。疫情期間,印度消費大幅下降。為了實現長期穩定增長,印度需要中國企業的投資。根據印度銀行的預測,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為負7.5%,這是歷史上最糟糕的表現,印度經濟何時復甦尚不清楚。

閱讀全文

與中國製造如何改造印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字什麼樣 瀏覽:517
印度玩蛇靠什麼 瀏覽:881
中國有哪些古畫 瀏覽:427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在北京哪個位置 瀏覽:842
印度有多少山城 瀏覽:878
印尼肥皂什麼牌子好用 瀏覽:211
寶寶印尼代表什麼時候 瀏覽:780
阿聯酋為什麼比伊朗有錢 瀏覽:887
印度特凱羅多少錢 瀏覽:93
義大利聯通卡上網怎麼收費 瀏覽:959
印度在世界上什麼第一 瀏覽:963
印尼多少個店鋪 瀏覽:438
番茄義大利醬哪個好吃 瀏覽:406
英國為什麼劃分紅線 瀏覽:170
美國為什麼和伊朗搞起來 瀏覽:22
天津義大利進口櫥櫃哪裡買 瀏覽:363
英國首相致信多少人 瀏覽:350
中國人保怎麼退保熱線 瀏覽:767
印尼港是哪裡 瀏覽:320
在印度做什麼最賺錢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