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人在一戰中表現如何
印度在歷史上曾被大英帝國殖民統治了近二百年,是英國最大的殖民地,曾被英國人譽為「王冠上的明珠」。從1757年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之後,大批的印度人加入了英國軍隊,並參與了英國對外擴張的一系列戰爭,在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在英國兵營中都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在第一次世界戰爭爆發後,數十萬印度人跟隨英軍奔赴戰場,但是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並不理想,甚至在一定程度拖了英國人的後腿。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曾有大量的印度士兵跟隨英軍前往非洲的德國殖民地,與那裡的德國軍隊和非洲土著進行作戰,印度士兵在剛踏上非洲大陸便受到了挫折,而挫折來自於非洲的殺人蜂,這些殺人蜂大多居住在枯木里,一個印度士兵的步槍走火後驚動了這些小動物,它們開始蜂擁而至,對登陸的英印士兵進行了攻擊。
據一名被蜜蜂蟄昏的英國工程師回憶,當他蘇醒之後,發現那些印度士兵扔掉了身上的所有裝備,穿過堆滿剛剛從運輸船上卸載的軍需品的海灘,跳進海里高舉雙手向運輸船游去。
後來駐扎在岸邊的德國人對潰退的英軍進行了攻擊,英軍的這次登陸以失敗告終,有800多名英印士兵犧牲,500多名士兵受傷,還有大約200名印度裔士兵失蹤,不知去向,而與他們作戰的德軍只有15名白人士兵和54名土著士兵傷亡,並且德軍還獲得了英軍丟棄在海岸的物資,並一直使用的戰爭結束。
這次失敗之後不久,英軍在蒙巴薩起航,率軍在東非的一個港口成功登陸,在經過兩個多月的船上生活之後,英軍中的印度士兵早已經精疲力盡,不斷有人在行軍中陷入沼澤,在經過紅樹林的時候小心翼翼的不敢行走,生怕樹林里跳出「吃人的黑鬼」,就這樣,他們在登陸兩天兩夜之後,才陸續到達了指定地點。
英軍在到達目的地之後,在一片可可園里進行休整,德軍在發現之後就立刻向他們發起了進攻,當時德軍的人數只有英軍的八分之一,英國軍隊在聽到槍聲之後立刻組織士兵反擊,卻發現號稱印度最精銳的拉傑普特團里一百多名士兵,躲在可可園里不敢出來,當德軍的土著士兵沖向那些印度人之後,印度士兵們掉頭就跑,留下了破口大罵的英國軍官。
當時有一名英國軍官試圖阻止印度士兵的潰逃,結果一名印度軍官卻拔出軍刀要砍他,指揮官出於自衛擊斃了那名印度軍官,後來那名英國軍官在評價印度士兵時說道:「我從來不敢相信任何種族的男人會墮落到如此不知羞恥的地步」
2. 都過去半個多世紀了,為何印度對62年戰爭依舊耿耿於懷呢
因為那場戰爭徹底地挫敗了印度人的士氣,在結束了兩百多年英國的殖民統治後,印度也開始有了成為世界大國的夢想。以至於開國之初,就提出了要做一個超級大國的目標。所以當時印度蒸蒸日上,發展穩定,而且國土廣大,人口眾多,還領導了不結盟運動,在南亞的對外戰爭中氣勢雄厚,打敗了葡萄牙,法國等。
在世界現代史上,發生了幾百場戰爭,所以對於1962年的這場小規模的戰爭,世界史都懶得關注。畢竟只打了一個多月,而且軍隊數量都不大,快速開打,快速結束。所以在國際上都將這場戰爭看作一場小規模的邊界戰爭,不足為道也,對世界局勢的影響也是非常小的而且對我國來說,在歷次戰爭中規模也不大,所以基本上就是一場小戰。距離現在都已經半個多世紀了,時間也是很久遠了,更加應該沖淡戰爭帶來的影響。但是對於印度來說,卻並不是如此,印度至今都對這場戰爭耿耿於懷,而且提到這場戰爭,都是滿臉的可惜和沮喪。甚至很多人還在為這場小規模戰爭,印度的慘敗而難以接受……
3. 同樣都是文明古國,為什麼古印度相對其他國家容易被征服呢
從印度的歷史長河看,印度對於外來入侵基本上都沒有抵抗,而且很多外來民族一旦踏上了印度的土地,就立馬可以站穩腳跟。比如英國來到印度以後,很輕易的佔領了印度,而這在其他國家想要順利佔領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3個因素由印度人的戰鬥力決定的。從歷史可以看得出來,熱帶地區人的戰鬥力都不強,世界上強的戰斗民族都處於溫帶和寒帶。而印度天氣炎熱,種族比較懶散,所以他們的戰鬥力也是很小的。缺乏抵抗意識,也缺乏戰斗能力,因此這是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因為打不過侵略者,所以他們容易被侵略,也只能被侵略者蹂躪了。
4. 印度人打仗厲害嗎
在近代,印度遭到了英國人的長期殖民統治,英國人統治印度長達300年之久。在英國統治期間,印度人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斗爭一直沒有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印度人為追求獨立積極尋求與各大強國合作。有的追隨英國人作戰,有的選擇和德國人合作,有的倒向義大利人,還有的投靠了日本人,幾乎二戰各大戰場都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因此,雖然印度人戰鬥力很差,但出鏡率很高。
作為英國人的仆從軍,大量的英印部隊追隨英國人南征北戰,他們活躍在歐洲、北非和東南亞等各種戰場。由於印度人不喜歡打仗,戰鬥力比較差,所以英國人對印度也沒有抱有多高的期望。不過這並不代表印度人就沒有用,印度士兵有兩大優勢,一個是人多,另一個就是聽話,是英國人最佳的炮灰部隊。事實上,在英國人的訓練和武裝下,印度人是有一定戰鬥力的,畢竟自行車都騎上了,比中國軍隊的裝備水平高了一大截。在英帕爾戰爭中,英印部隊打的還是不錯的,挫敗了日本人進攻印度的企圖,讓人們對印度軍隊刮目相看。不過大部分時間里,英印部隊都在打醬油,給英國人充當炮灰。
5. 印度軍隊的真實戰鬥力如何
根據我從書上看到的內容,我認為,印度人自古以來就是戰五渣,而且不但如此,外來的曾經很能打的侵略者一旦在這片土地定居下來(英國人那種把印度當殖民地的除外),幾代人之後也變成了戰五渣。
下面按年代順序介紹一下印度簡史和各個時期印度軍隊戰鬥力分析:
1.印度河文明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比中國還要早得多,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本土文明是哈拉帕文化,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故又稱印度河文明,年代約為公元前2350?前1750年,居民一般被認為是達羅毗荼人(Dravidian),也有認為是其他民族,有出土文字,但還沒有破譯。
註:達羅毗荼人現在主要分布在印度南方,他們和北部的雅利安人後裔相比膚色更黑,個子更矮
這個文明早已消亡,消亡原因有人說是因自然災害(比如洪水等),但更多的人認為是被外來入侵者滅亡,這入侵者就是著名的雅利安人。
2.吠陀文化
入侵者,也即從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創立了吠陀文化,使用梵語,通常意義上的古印度一般指的是這個時期。種姓制度也是這一時期出現,很可能是白皮膚的雅利安人為了保持自己的血統純潔而創立的制度,這套制度幾千年來在印度這片土地上超越了王朝和民族,得到了很好的實行,即便是幾千年之後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它的影響和威力:現在高種姓的人一般膚色較白,相貌更類似歐洲白人,而低種姓的人一般膚色較黑。
但這些入侵者進入印度之後相當長時期之內一直處於分裂狀態,這期間有「十六雄國時期」,但都是內戰,沒什麼能體現印度戰鬥力的史料,直到西方的亞歷山大帝國入侵。
有人說印度人成功抵抗了亞歷山大的侵略,這是不對的,當時的印度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並不能像打埃及波斯那樣通過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勝利來取得對整個國家的控制,亞歷山大本人在印度並沒有失敗,不但如此還打了一場著名的勝仗,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但印度次大陸上的邦國林立,打敗一個還有一個,而且每個國家都不大,毫無成就感。
最終亞歷山大麾下的士兵全都厭倦了戰爭,亞歷山大本人也不得不屈服,班師回朝,之後就因病去世了。
3.孔雀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後,在印度西北方留下了權力真空,旃陀羅笈多·孔雀因勢而起,建立了孔雀帝國,在他的孫子阿育王手中,孔雀帝國的疆域達到歷史上最大,幾乎統一了印度全境,這應該是印度歷史上武功最盛的時期,此前和此後,這片土地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領土上能超過孔雀王朝。
除了統一印度之外,孔雀帝國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了,據印度人說,孔雀王擊敗了西方入侵的塞琉古一世(亞歷山大曾經的部將),但希臘人說,塞琉古勝利了,現代史學家一般認為雙方對峙,沒有決定性的戰役,最終握手言和,從之後雙方比較和睦的關系來看,這個觀點應該比較符合事實。
4.貴霜王國
阿育王死後,孔雀帝國就走向分裂,僅僅五十年之後,孔雀王朝末代王被大臣所殺,孔雀帝國滅亡。代之以巽迦王朝、甘婆王朝、安達羅王朝等朝代,這些帝國的疆域和之前孔雀帝國比起來只能算是偏居一隅(比如巽迦王朝疆域僅限於恆河流域),影響力也有限。
之後印度人迎來了又一個征服者,貴霜王國。
貴霜王國的建立者是在中國史書上赫赫有名的月氏人,就是那個被「匈奴人打得舉族西遷,連國王頭顱都被匈奴人做成飲酒器具,張騫出使西域試圖聯絡夾擊匈奴,但卻發現其國人已經安頓下來不願對匈奴復仇」的月氏人。
貴霜王國被認為是當時歐亞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但其軍隊戰鬥力卻十分可疑,這個所謂四大強國其含金量真的沒多少,不但祖上曾被匈奴人欺凌,還因和親問題和漢朝打過一仗,出兵七萬,被班超所敗,這事在中國史書上僅僅是提了一筆。
但就是這樣一個戰鬥力可疑的貴霜王國在印度境內卻是威震一方,很長的時期之內牢牢地控制著印度西北方。
4.笈多帝國
貴霜王國延續了300多年,但勢力局限於印度西北方和中亞地區,從未統一過印度北方,其在印度境內的領土後來被笈多帝國吞並。
笈多帝國是印度本土王朝的又一個高峰,它統一了北印度,從疆域面積上來說,僅次於孔雀王朝,是一個空前繁盛的王朝,它是印度正統文化——印度教文化的全盛期,被一些民族主義歷史學家稱為印度的「黃金時代」,著名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就是在這一時期編成的。
笈多帝國的極盛時期是旃陀羅·笈多二世(即著名的超日王)時期,見圖上疆域最大的時期。
但談到軍隊戰鬥力,除了面對印度境內的對手之外,這個幾乎統一印度的帝國也沒多少拿得出手的,從帝國初期就始終面臨西北方的??噠人的威脅,但和漢朝(滅了匈奴)唐朝(滅了突厥)甚至宋朝(勉強算是滅了遼吧)不同,笈多王朝始終沒能消除這個大敵,超日王死後沒多久,笈多帝國就因??噠人屢次入侵而走向崩潰。
??噠人,曾自稱匈奴,西方史學家稱之為「白匈奴」,和月氏人一樣也是中國北方草原西遷南下的游牧民族,也和月氏人一樣在印度境內打出了赫赫武功,最出名的戰績是公元500年進抵恆河流域,事實上終結了笈多王朝的統治。
5.戒日王朝
笈多王朝滅亡之後,印度陷入了長達數百年的分裂時期,期間最著名和疆域最大的帝國是戒日帝國,因其創立者戒日王而得名。
戒日王朝在印度歷史上是一個短暫但非常重要的時期,戒日王在中國更是出名,因為唐僧(玄奘)取經就發生在他統治時期。
戒日帝國的極盛時期和疆域最廣的時期是戒日王統治時期,但也僅僅統一了北印度而已。
至於這個帝國軍隊的戰鬥力如何,有一段中國史書上默默無聞,最近才大放異彩的記載,就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大概過程如下: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不料戒日王病逝,阿祖那趁亂篡位僭立,聽說大唐使節來到,派人伏擊唐使,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冒險逃脫,北上至尼泊爾,借得尼泊爾騎兵七千及吐蕃騎兵一千二百名,再入天竺,與阿祖那的數萬大軍展開激戰,生擒阿祖那。
6.莫卧兒王朝
戒日王朝之後,印度長期分裂,期間,中亞的穆斯林屢次入侵北印度,在這里建立了德里蘇丹國,基本徵服並統治了北印度。
然後,伊斯蘭教最大的一次入侵到來了,帖木兒帝國崩潰之後,其皇室後裔巴布爾率軍入侵南亞次大陸建立莫卧兒帝國。從此直到現代印度共和國建立,這片土地一直被入侵者所統治(嚴格說來雅利安人也是入侵者,這樣算的話印度自從吠陀時代以來就一直是被入侵者所統治的)。
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莫卧兒帝國上層建築是穆斯林,而基礎則是印度教,波斯語是宮廷、公眾事務、外交、文學和上流社會的語言。
著名的泰姬陵就是莫卧兒帝國時期建成的。
但入侵者進了印度就變弱的魔咒再次顯靈,帝國極盛時期是是奧朗則布統治時期,但帝國的衰落也是從奧朗則布晚期開始的,他對南方的馬拉塔帝國的征服從未成功,他死後沒多久,馬拉塔人便奪取了中印度,莫卧兒帝國皇帝的頭銜從那時起,至少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已經成為一個虛銜。
這張圖實際上誇大了莫卧兒帝國的實際控制力,馬拉塔人(圖上為馬臘塔人)僅僅是承認莫卧兒帝國的宗主權。
奧朗則布死後,莫卧兒帝國雖名義上統治印度,但實際上已是四分五裂,北方遭受著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的侵略,這兩個強盜都曾攻入過莫卧兒帝國的首都德里,洗劫一番之後滿載而歸。
南方的馬拉塔人也是越戰越勇,大有取莫卧兒帝國而代之的架勢,但是遇到了外來的強盜還是略遜一籌----1761年,在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之中,馬拉塔人遭到慘敗。
7.英國殖民時期
莫卧兒帝國末期,又一批入侵者闖了進來,他們就是西方殖民者---葡萄牙人、法國人和最終成為這片土地主人的英國人。
這段歷史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
大莫卧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全部征服了。
英國人征服印度的過程並無赫赫武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的規模你簡直難以想像:
普拉西戰役,參戰雙方分別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和受法國人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英國人一方出動了900個英國士兵和2000個印度士兵,印度一方出動了一萬五千騎兵和三萬五千步兵,以及53尊法國東印度公司送給他們的大炮和40名法國炮手。
最終,英國人以死傷75人的代價(22人死亡,53人受傷),擊潰了孟加拉的5萬大軍(死傷500餘人)。
普拉西戰役的勝利,使得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巨大利益,在孟加拉取得霸權。之後英國人又將矛頭轉向法國,並在隨後的第三次卡納蒂克戰爭中將法國的勢力從印度徹底清除;自此,印度開始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大約有600個土邦。
8.印度共和國時期
現代印度的獨立和統一過程,大家都比較熟悉,不是靠著武力而是靠著非暴力不合作,借著二戰戰後民族自決和帝國主義全面後退的東風,順勢而起,就連疆域都是繼承了英國人殖民時期的遺產,比如印度南部和東北方的那幾個邦,曼尼普爾、阿薩姆等歷史上從未被印度有效統治過,今天依然有十分活躍的分離主義勢力。
實際上我非常懷疑,若沒有英國人的印巴分治方案,把除巴基斯坦之外的英屬印度領土一籮筐地打包贈送給印度,印度能否統一都是個未解之謎。
之後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去參考其他回答。
=====
最終我用馬克思他老人家的一段話來結尾:
「印度過去的全部歷史,如果還算得上歷史的話。就是一次次被異族征服的歷史。」
6. 面對疫情,印度為啥能躺贏
這兩天微博上不少人讓我說說印度為啥沒疫情,畢竟我是「印度博主」,我當場就掛不住了,內心接近崩潰,等等,我啥時候成印度博主了?這是罵人好不好?
不過很快反應過來了,可能是這段時間在微博上聊印度聊多了,乾脆,寫篇關於印度的長文,跟大家分享下。
印度我是很熟的,我以前兼職我們公司的java培訓講師,有個印度徒弟特別積極,經常主動找我嘮嗑,嘮了好幾年,感覺我在他們那裡住了好幾年似的,而且我那個當初和我一起入職的小夥伴正好在印度當小領導,在印度深度耕耘了七八年,管著一群阿三,對阿三有觸及靈魂的了解,他幾乎所有的話題都在吐槽阿三,今天正好跟大家匯報下。
首先我們要說,我們本文不準備多說印度比較埋汰這事了,只說幾句話。
我們經常在網上挺大家說印度埋汰,其實吧,如果你去了印度,才能明白網上說的也不全對,印度絕大部分地區根本就不是埋汰,是太特么埋汰了,根本沒法生活,只有少數富人區能達到中國普通社區的水平。
一年前同事去印度出差,他說他第一天完全沒睡著,因為住的六百多塊一晚上的酒店,床單和枕頭散發這一種可疑的死耗子的味道,他自己帶了睡袋臭的都不行,孟買那樣的「印度紐約」,滿大街流浪漢,就在路邊躺著,身上落滿蒼蠅,要不是偶爾翻身,還以為他們掛了,跟他們一起躺著的,還有各種排泄物。
而且河裡漂死屍這種事以前我一直以為是在編排,直到我看到了同事發回來的照片,才發現我太年輕,我就不放圖了,擔心惡心到大家,不過不是到處都有,你得在印度多溜達幾天才能看得到。放張不那麼扎心的圖片大家隨意感受下吧: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要問了,印度這么臟亂差,按理說很容易出事啊,為啥還沒出事呢?
印度和中國完全不是一碼事,事實上他跟其他國家也都不太一樣。
我們知道,政府行使權力,是通過一級一級的官僚來傳達,最後基層是公務員來實施,用文書系統指揮這些公務員來把國家意志執行下去,比如這次戰疫,就是國家發文件,地方根據自己的情況執行。
反過來,公務員們發現有什麼問題,再通過文書系統向上反饋,上邊發現基層出了問題,通過這些文書來做決定,或者是像中國一樣搞大規模動員,或者像新加坡一樣祭出達爾文。
但是印度不一樣,印度跟我們前文說過的土耳其有點像,都是「 二元國家 」。啥是二元國家呢?就是城裡已經跟現代國家沒啥明顯差別。但是基層,占據人口絕大部分的村裡人,完全就是另一個世界,村裡沒有官僚,全靠地方上的族長和宗教頭目來管理。
這倒是很像大清,大清基層的官員派到縣官一級,再往下就得依賴各地鄉紳和長老,長老們德高望重,平時管理鄉里,碰上事情要站出來替全村人說話,有些時候也叫「話事人」。
這種體制有個好處就是國家成本低,畢竟養活那麼多公務員和官員都是需要錢的。但是毛病也很明顯,這種模式國家並不知道基層什麼情況,兩眼一抹黑,所以印度基本所有領域都是一堆爛賬,他們自己也不太能說的明白。
這樣的國家一般都很分裂,領導人也跟個精神分裂似的,因為他要表現出兩個面來,一個是給城市市民看,這時候他就是個現代領導人,往往西裝革履。還有一個面要給村裡的村炮看,這時候領導又像個神棍。
大家往往能看到土耳其的埃爾多安和印度的莫迪往往今天還很正常,到了第二天就成了個神棍,就是因為他們要同時對付成立的現代市民和村裡的上古神棍們,身份就得來回切換,咱們這些外人經常理解不了。
印度也一樣,大家去 旅遊 ,往往去的是孟買和新德里這類印度非常「先進」的地區,大家在那種地方的感覺是臟亂差,紅綠燈少的離譜,滿大街逆行車輛,有點像我國十八線小縣城放大幾十倍後再加點寫字樓什麼的,多少能感受到現代文明氣息,畢竟想辦事可以去找政府相關機構。
但是到了村裡,就完全不一樣了,印度國家機器基本滲透不到基層,靠的是無數個類似「土邦」和「部落」一樣的東西,有點像明清時候的那個造型,皇權不下縣,皇權只能給老百姓指派到縣官,再往下就是老百姓自治。
你們想想,一群老百姓,有事不找政府,會找誰?咋自治?
宗教領袖,地方耆老,大戶什麼的,所以大家偶爾看印度電影的時候,就能發現他們村裡都供著一個神婆子那樣的人物,有啥事都去問她,甚至看病也去那裡看,這就是沒有「破四舊」的封建遺毒。地方上有人發生了沖突,大家第一反應也不是去派出所,能自己解決就自己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就去找其他德高望重的大佬,大佬主持公道。
大家可能要說了,這不好嗎?
當然不好了,這種情況下,印度基層啥事都不上報,基層發生了什麼事,政府完全不知道,還以為啥事都沒。
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印度是個強奸大國,每13分鍾就有一名婦女被強奸,每天有6名婦女被輪奸。但是這個數據不是印度官方的,是NGO統計的,印度官方數據卻並不是這樣,強奸並不常見,為啥呢?
因為大家不報警,我看到一個數據,印度99.8%的強奸案是不報警的,都是基層自己解決,所以印度政府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情況。
印度不僅強奸不報警,幾乎什麼事都是在基層自然解決,其實大家如果有在村裡生活經驗,也發現村民們從來不去派出所,很少有報警一說。所以印度這個國家很尷尬,很少有什麼事政府能在發芽階段就被注意到,往往是發展到不可控了,才被政府注意到,這時候再趕緊去滅火。
所以我同事這段時間每天都在煎熬,因為整個印度都跟沒事人似的,天天照常上班,也不戴口罩,他現在看誰都像病毒攜帶者。
我們幾個開導他,印度現在還不是只發現一兩例嘛,你怕啥?
他說你們懂個屁,印度幹啥事都非常隨緣,不病死幾千人政府都不一定能注意到有疫情,而且這些病死的人得是大城市,小地方人得了病大家一般會以為他鬼附身了,根本不去醫院,而且去了醫院也經常是給他驅鬼。印度醫療是免費的,但是得有醫療設施不是,印度很多地方還沒通電,那可不就只能靠驅鬼了嘛。
大家可能覺得很魔幻,其實還好,還有更魔幻的,比如我徒弟,他出身印度婆羅門,屬於上等人,上過印度理工學院會寫代碼會配置大型國家級路由器還會彈鋼琴,但是依舊掩蓋不了他是一根神棍的事實。
他不止一次跟我說,他從小不得病,就是因為他手上戴著一個小圈圈,屎黃色,不讓拍照,不然我給你們拍一個,有點像我國妹子們手上戴著的那種一圈圈的手串。他說在印度,只有他們婆羅門的人能戴這種棉質玩意,帶上之後,不僅病毒繞著走,而且印度下層人也得繞著走,如果下層老百姓沖撞了這玩意,下輩子得轉世做肉雞。
後來他說印度人跟中國人不一樣,對生死看的很開,很多印度老人們得了病根本不去看,病死算,當你看懂了輪回,也就看淡了生死。
我知道咱們國家大部分有錢人也很迷信,但是我依舊被他這套說辭驚的一愣一愣。要知道,印度的人均壽命比中國少8歲,原因還是很明顯的。
這種背景下,印度老百姓極其不信任政府,而且不是中國這種不信任,中國人往往覺得政府里有貪官,但老百姓還是相信政府只要注意到問題,下決心解決,沒有解決不了的。
印度老百姓不信任政府是那種根本不相信政府能解決,因為印度很多地方,是沒有政府的,尤其是南部邦,很多村本來就是半封閉的,人家既不讓外邊的人進去,也不向外邊求助。
網上說印度從來不得傳染病,其實不是,印度不但有傳染病,且不說那些大型傳染病,鼠疫,天花,瘧疾都在印度以百萬為單位搞屠殺,而且很多在中國已經被根除的傳染病他們還在肆虐,比如這幾年尼帕病毒、鼠疫、豬流感、甲流、腦炎,禽流感,登革熱等疾病都在印度盛行過,有的鬧得比較大,印度每年都因為豬流感死千把來人,這還是官方統計的,我們上文說了,更多時候官方根本統計不到。
所以我印度同事現在非常糾結,現在印度的情況是「薛定諤的病毒」,有可能確實印度人體質特異,可以抗下這一波肺炎病毒,或者咖喱抗病毒。但是也有可能已經在基層蔓延,整個國家處於完全的懵懂之中。
而且他怕被灌牛尿,這事也不是子虛烏有,前幾天那個印度總理還在說「牛尿可以治療冠狀病毒」,今天印度衛生部的人也在提倡牛尿,印度人對這個還是很信的,印度的很多飲料和餅干里都加了牛糞牛尿,全方位地保護印度人的身心。
2、 不靠譜的印度人
跟印度人打過交道,你沒被氣死算你牛逼。
印度人好像什麼事都隨緣,啥時候都是一副「又不是不能過」的造型,大不了來生繼續。
幾年前有件事讓我非常感慨,那事到現在都被當成公司的反面案例。
當時印度孟買附近有個機房設備不知道為啥停轉了,導致德里幾十萬人斷網一整天,這事在中國是大的不得了的事,肯定會有一堆人被問責。
但是印度人非常無所謂,那個負責的領導非常淡定,機房只有一把鑰匙,但拿鑰匙這哥們的電話死活打不通,印度那邊的領導維持每半個小時給那小子打一次電話,過了半天才想起來那小子在斷網的那個區域里,又派了個人去找,我們這邊各個廠家的人快要急死了,當時都擔心最後責任掉自己身上。
後來過了一整天,終於找到那小子,去機房一看,耗子把電纜給啃了,又到處找電線,把電線換了後設備終於轉起來了,大家終於舒了一口氣。沒想到後來這樣的事又發生了三次,為啥呢?因為印度耗子好像很喜歡電源線,每隔一段時間就給啃了,讓他們去堵老鼠洞他們死活不去。
後來我們這邊實在是憋不住,這樣弄下去,他們倒沒啥事,我們這邊弄不好被問責。
但是又不太信任印度人,於是在部門里找了個一個他爹是泥瓦匠,他有年大學暑假在工地上干過的通信工程師,他飛到印度買了一袋水泥,去機房把老鼠洞給堵上,那小子在朋友圈裡po了一張他在印度攪水泥的圖片,他姐嚇了一跳,還以為他被綁架到印度去打黑工了。
老鼠洞堵上後,接下來幾年反正沒再鬧老鼠,不過空調又壞了好幾次,大家知道,機房裡空調是散熱的,空調壞了設備很容易過熱燒壞,那個空調到現在都沒弄好,畢竟我們這邊沒人會搞空調。
如果大家跟印度人打過交道,幾乎沒法避免會體會到這種和印度人打交道特有的無奈和糟心。一想到整個國家基本都是這種人,你就知道他們那邊發生疫情有多恐怖
比如1984年,印度發生了一次駭人聽聞的重大事故,也就是博帕爾毒氣泄漏事故,那件事和我們上文提到的耗子啃了數據線的事非常像,也是平時操作不當,現場沒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幾個人看著存放有劇毒農葯的罐子,竟然比看著一隻哈士奇一樣休閑,美國人給他們搞了好幾套安全系統,到最後基本都被停用,美國不給力,印度不上心,果然不出意外就泄露了,直接和間接死了五六十萬人,殘了二十萬人。
而且印度人的記性跟魚似的,只有幾秒鍾,你跟他說什麼事,一回頭就忘了,約好一起做什麼事,幾乎沒有準時過,甚至他們的火車飛機也不準點,火車晚點一兩個小時幾乎是日常。
但是印度人要需要你做什麼事,卻往死里催。而且好像是一種文化,印度人自己知道同胞們不太靠譜,所以就學會了「嚴於律人」,但是又缺乏一種嚴於律己的習慣,能糊弄就糊弄。
更厲害的是,印度人有種奇怪的同化能力,我們之前說過,伊斯蘭教那樣講究平等的宗教,進了印度後也打上了明顯的印度特色,竟然也分級了,變成了印度特色伊斯蘭,匪夷所思。我那個同事就是,他天天罵印度人不靠譜,沒信用,不守時,然而自己在那邊呆了好幾年後也變成了那麼一個人,回國後大家請吃飯他從沒准點到過。
盡管我同事要變成了一個印度人,不過他對印度的批評非常尖刻。
他說印度政府的話,一句都別信,倒也是不是他們故意撒謊,是他們完全沒個譜,從上到下的沒譜,幾乎沒有認真的人,那幾個核心大城市還好那麼一丟丟,畢竟長期跟老美打交道,天天被美國人修理,多多少少長點心。
其他人就是一群奇葩,前段時間印度人從武漢撤回去700人,他們說自己一個都沒查出來,可能是真沒查出來,也可能是根本沒查,或者抽樣查了幾個,甚至有可能用錯試紙了,這些事在印度這個謎一樣的國家什麼都能發生。
去過印度的很多中國小夥伴都有一個共同感受,「只有印度人才能當好印度人」,眾所周知,印度是這個地球上最兩極分化的國家之一,富人富的離譜,窮人嘛,湊合著過唄,又不是不能過。
印度的不公平體現在所有層面,我們公司的員工在印度一般得病去私立醫院,印度普通老百姓一般得去公立醫院,他們的公立醫院的原則就是「手頭有啥拿啥治」,我們知道,印度一直在大規模明目張膽生產西方的各種葯物。
這些葯物成本並不高,主要是研發費用高的離譜,印度不用研發,直接生產,所以醫療成本一下子低了很多,西方要在印度做人體試驗,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樣有個明顯好處,如果你知道自己是什麼病,需要什麼葯,那個葯正好能在印度生產,印度這個時候就成了天堂,我國不少人「 旅遊 醫療」,玩的就是這玩意。你想想啊,經常五六千一盒的葯,在印度能賣到五六百,飛機票也不貴,可不就比較劃算?
此外如果你有錢,在印度也還不錯,印度的頂級私立醫院很多醫生是在美國培養的,無論是涵養還是素質都非常過硬,還沒美國那麼貴,當然也不便宜,《生活大爆炸》里,幾個主角里,那個印度阿三最有錢,因為他爹是一個印度婦科大夫,想也不用想是私立醫院的,印度的好醫生往往有錢到讓人懷疑人生。
印度最有錢的幾伙人,醫生,律師,工程師,注冊會計師有錢到讓人懷疑人生,其他人窮到懷疑人生,比如孟買很多人一天工作12個小時一個月賺五六百人民幣。
至於公立醫院,就非常隨緣了,醫院往往跟我國社區醫院水平差不多,那裡的醫生往往沒法給你驗血驗尿,而且正兒八經的醫生怎麼可能去那種地方嘛,於是醫療質量也可想而知,經常根據醫院存量給大家開葯,印度也非常喜歡開抗生素,所以大家經常在電視上能看到印度總出現那種「超級細菌」,對所有抗生素免疫。
並且印度吸收了美國的優勢,如果醫院有止疼葯,印度醫生也非常願意給大家開這方面的葯。一般我們說「中國濫用抗生素,美國濫用止疼葯」,印度兩個都濫用。
而且濫用牛尿,如果病情不太確定,那就喝點牛尿,反正又喝不死,而且情況不會變差,為什麼不試試呢?而且印度前總理德賽訪美時,就在媒體前解釋自己年逾80還精神矍鑠,就是因為堅持每日飲牛尿,並認定牛尿是世界一切飲料中最富營養的。而且帶了一些來美國,詢問在場的美國人誰喜歡可以嘗嘗,大家都說謝謝不用了下次吧。
不過我們這些說的都是印度城裡,村裡啥情況那就比較復雜了,千奇百怪,我有年看到一個新聞,說是一個印度知名神婆用點著的酒精和水銀給病人驅鬼的時候不小心把自己給燒死了。你們感受下這種農業重金屬朋克。
而且大家記得那本《貧窮的本質》吧,那本書里反復講了如何用經濟學小知識在印度推廣疫苗,印度到現在一直都解決不了接種疫苗的事,國家機器的效率之低下,你們感受下吧。
不過印度老百姓不愛打疫苗,人家也有自己的一套道理。印度的廣大農村之間的溝通要弱的多,而且交通也極差,這就造成了印度醫院想去村裡給大家打疫苗非常困難,同時病毒去村裡也比較困難。畢竟印度的火車比自行車快一丟丟,城市化率查了下,比中國差中國20多個點,大部分人互相之間都是一個個隔離的孤島,多少能安全一些。
總結下:
1、那幾次超大疫情,什麼黑死病,瘧疾,印度其實一次都沒躲開,這幾年也好幾乎每年都有各種傳染病,只是沒人提;
2、印度這種整體低流動性 社會 一定程度上可以阻隔病毒,病毒往往進了一個村就出不來了,我國2003年沒這次嚴重也是因為那會兒沒高鐵,病毒傳播慢。
3、如果只是2%死亡率而且主要針對老人的病毒,在印度村裡流轉的話,可能大家都注意不到,尤其是印度政府注意不到。
我前幾天還跟我徒弟溝通了下,他說如果印度發生中國那麼大的疫情,肯定不會像中國那麼折騰,印度人把很多事災難都看做一種「渡劫」,不會那麼積極的尋求解決,很可能沒辦法解決呢。
只能等劫難自己過去,就像沒人去解決風和雨一樣,印度風風雨雨幾千年,主要靠 躺贏 。而且中國的很多操作印度也搞不定,比如一聲令下全國進入近乎戰備狀態,物資還能繼續供應,印度根本就不會做類似嘗試。
昨天在微信發出去之後,不少人問為啥印度那麼多牛逼人在美國。
這個原因很多,我提幾個:
首先,印度人在海外數量很多,而且美國人不慣著他們,稍微有點不順眼,立刻就K掉,讓他們感受下資本主義的暴擊,這種背景下,美國印度人是被進化選擇過的。
其次,不得不承認一點,印度人盡管毛病多,但是很熱情很主動,跟誰都願意嘮,而且能嘮一起,善於融入別人,而且印度人相互提攜很厲害。這一點中國人就不太擅長,海外華人絕大多數都在華人圈裡混,不知道這是優點還是缺點。
最後,有美國學者指出,美國 科技 行業遲早被印度給坑了,不要說沒警告過你們。
7. 印度為什麼可以如此猖狂
印度猖狂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從印度1947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建國後的那一刻開始起,一直到現在都非常狂,雖然自身實力不怎麼樣,但自視甚高,老認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非常了不起,這也符合印度人一貫的好開掛的個性。
3、印度擁有核武器。
盡管印度人處處開掛,但開掛的民族真正可以驕傲一回的是印度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98年印度經過多年的核試驗後,宣布印度是一個有核國家,也成為世界為數不多幾個有核國家之一。核武器幾乎是世界大國的標配,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印度,勉強可以稱為一個大國。而核武器又促使印度的行為更加猖狂和肆無忌憚。
8. 印度為何四處樹敵,他們就那麼不珍惜鄰國關系嗎
在印度人看來,槍桿子底下出政策,要想稱霸南亞,首先要學會怎麼去欺負人,要讓這些人習慣被自己欺負。無論現在有沒有制霸南亞的實力,至少得先把“老大哥”的姿態擺好。
因此,珍惜鄰居關系?不存在的……
不過印度人從來不長記性,他們總覺得自己站在南亞、甚至亞洲的“最高峰”,對周圍的一群小國家指手畫腳、耀武揚威,擺出一副“老大哥”的架勢,向他們收取“保護費”。
誰要是不聽話,就恨的咬牙切齒……
搞得周邊的小國家也越發不滿,開始組團跟印度翻臉,擺脫他們的控制。印度用“槍桿子”制定的持續多年的南亞秩序,如今已經搖搖欲墜。
在他們的政策中,沒有珍惜鄰國關系的先例,像中國與巴基斯坦這樣的友誼,永遠不會發生在印度人身上。即便那些曾經依附過印度的國家,也時常享受的是被欺壓的待遇。
這群人天生就有好戰、欺凌弱小秉性……
不過在我看來,印度是野心大過實力,典型的眼高手低……頻繁與多國交惡,只會讓他們偏離“稱霸南亞”的夢想越來越遠。
9. 印度軍事過程中有什麼特點,原因是什麼
印度獨立後半個世紀以來,經濟發展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長期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沒有出現重大的危機和動盪.年均增長率,從獨立到1980年為3.5%,從1980年到1990年為5.8%,從1992年至2000年,則提高到6.4%.90年代中後期的部分年份增長率接近8%.現在,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印度經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到22萬億盧比,約合5000億美元,居世界第11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獨立時的4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近500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2500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2500美元.前者存在低估的問題,後者又有高估的問題.綜合來看,目前的發展水平應當在人均8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從1950年的56.5%下降到2000年的25%,而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則分別由15%和28.5%上升到30%和43%.
印度建立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工業設備的自給率從獨立初期的10%提高到90%,工業產品自給率達80%,軍事裝備的自給率達到70%以上.國內市場的消費品主要由本國製造,還能向國外輸出紡織、製糖、鋼鐵和化纖等製造業和電站的成套設備.通過實施土地改革和推進「綠色革命」,印度糧食產量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5500萬噸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的2億噸,2001年底糧食儲備接近6000萬噸.大米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小麥產量居第四位,棉花產量居第三位,茶葉產量居第一位.
最近20多年,印度的對外經濟發展明顯加快.進出口總額從1980年的193億美元擴大到2001年的近1000億美元.外國對印投資從1990年的1.08億美元迅速擴大到2001年的59億美元.印度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借用國外貸款,到2001年3月底,共有外債余額1004億美元,其中長期債務佔97%.外匯儲備也有巨大的增長,2002年9月中旬達到620.21億美元.
獨立後,印度投入巨大力量發展科技,現已進人世界科技大國的行列.在原子能研究與應用、空間技術、計算機及軟體、生物、太陽能應用和前沿科學等方面居第三世界前列.已經建立起從核燃料勘探、開采、提煉、重水生產、反應堆到核廢料處理的完整生產體系,現有14座核電站,9個重水工廠,還有8座核電站正在建設.計算機及軟體技術的發展享譽世界.生物技術已經從傳統的釀造、食品加工、葯品生產向現代遺傳工程、動植物細胞合成、酶的應用、生物冶金和克隆技術等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