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道不會的地理題目
你都想到了青藏高原是西南風了,應該能看到青藏高原的西南就是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又稱印度洋暖濕氣流,孟加拉灣暖濕氣流,是中國的兩個主要降水水源之一(另外一支是太平洋暖濕氣流,或許你理解的是這一支)。當然,因為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並不能全部進入青藏高原形成降水,但並不代表沒有缺口。從缺口形成的水汽通道進入的雖然只是少部分,也足夠冰川的補充了。
總體來講印度洋暖濕氣流越不過青藏高原原因是喜馬拉雅山脈阻隔。海洋暖濕氣流北上途中隨著海拔升高氣溫下降水汽凝結形成下雨或降雪消耗掉了。這就形成了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南翼為濕潤氣候區而北翼為乾旱氣候區的總體氣候分區。
那麼問題來了青藏高原是亞洲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我們也經常聽到青藏高原大雪阻隔交通甚至造成危及人畜安全餓死野生動物的災害事件。既然來自海洋的水汽越不過高原那水從哪來呢?
其實除冰川積雪融化為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大河提供水源外,青藏高原上有若干條水汽通道,自海洋的水汽由這些通道為高原補充降水。
①南部水汽通道:來自熱帶印度洋的西南暖濕氣流沿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區域帶來水汽在青藏高原東南地區形成世界第一大降水帶,造就了印度乞拉朋齊奪得世界「雨極」的稱號。這條水汽通道在青藏高原發育了巨大的海洋性冰川並為墨脫帶來了豐沛的降水。此外位於西藏南部的亞東溝樟木溝陳塘溝吉隆溝等幾大名溝也是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進入青藏高原的水汽通道。當然與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輸送水汽的能力相比要弱得多。
②西部水汽通道:強勁的北大西洋暖流沿興都庫什山脈北部谷地經烏孜別里等山口萬里迢迢為青藏高原帶來水汽。這股暖溫氣流雖然已是強弩之末作用有限但也算是青藏高原的一條補水通道。
水分的蒸發,並不是哪裡蒸發了就在哪裡降水。中國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屬於西風帶,加上三山夾兩盆的地貌,風力資源都趕上四個半的三峽電站了。蒸發的水汽很快就會被西邊吹來的乾燥空氣(水汽被攔在了伊犁河谷)所替代,很難就地給河流補充水分的。況且就算蒸發加速導致降水增加,河流補給的水分就是自己蒸發的水分,那水量也最多持平(實際更有可能被周邊乾旱地區留住),不應該增加啊
2. 降水量最豐富的是位於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的原因是
因為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帶來大量的水汽,使這里的6~9月降雨顯著增多。卡西丘陵,長約250千米,海拔約1500米,東端和緬甸西部南北向的阿拉干山、那加山相接,形成了一個寬廣的漏斗狀谷地,向南敞開。暖濕的西南季風進入這個谷地時,被迫抬升,形成驚人的雨量,直到10月,西南季風消退以後,降雨量銳減。而位於卡西丘陵北坡的高哈蒂,由於處在背風坡,受不到西南季風的影響,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89毫米。乞拉朋齊離孟加拉灣約300千米處,有一個地勢較低的窪地,因為在雨季時,河水潰決,這里實際上已經變成一片湖澤。因為洪水較暖,在到達乞拉朋齊之前,西南氣流先吹拂到積水低地之上,所以飽含了大量的水汽,更使乞拉朋齊降雨猛增。海拔1313米,1960年8月—1961年7月一年裡下了26461.2毫米的雨量,奪得了世界雨「極」的稱號,5~9月雨季中月平均降雨日數為25~28天,均居世界首位。而位於卡西山地以北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底上的高哈蒂,由於處在背風側,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89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