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之名的來源和意義是什麼
印度之名源於印度河,梵文曰「信度」(Sindhu),意為海洋、江河。在古貸,印度並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而是一個地理概念,指的是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等國的領土在內的整個印度次大陸。
Ⅱ 印度一詞是怎麼來的
印度 的名稱是對Sindhu一詞的一種腐敗。鄰近的 *** 人,伊朗人將''讀成'h',並稱這片土地為印度教。希臘人將這個名字發音為Ins。
娜斯迪胡是印度河的名稱,在提到Rig-吠陀,現存最古老的一個印歐語系文字,公元前1700至1100年間大概在印度次大陸西北地區組成。有較強的語言和文化上的相似性與伊漏塌液朗阿維斯塔,往往與早期的相關文化公元前2200至1600年的。
英語術語來自希臘語 Ἰνδία (Indía),經由拉丁語印度。Iindía在拜占庭式的民族志表示該地區以外的印度河(Ἰνδός)河,因為希羅多德提到的「印第安人的土地」。Ἰνδός,Indos, 「一個印度人」返物,來自 Avestan Indianš指的是信德省,在波斯波利斯的梯田銘文中被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公元前 550-486 年)列為征服的領土。
印度這個名字在古英語中廣為人知(至少在公元 5 世紀中葉到 12 世紀中葉之間),並用於阿爾弗雷德國王對奧羅修斯的翻譯。在法國的影響下,這個名字被Ynde或Inde取代。它進入了早期現代英語(15 世紀下半葉至公元 1650 年)。因此,獨立出現了國王詹姆斯聖經的第一版和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兩者都屬於早期現代英語的後期。印度這個名字從 17 世紀開始重新使用英語,這可能是由於拉丁語、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的影響。
以下是從古代波斯王朝開始的名字的時間線:
日期名稱來源定義
C。公元前486年希杜什納克什-伊-魯斯塔姆「大流士國王說: 靠著 Ormazd 的恩典,這些(是)我在波斯之外獲得的國家。我已經建立了對他們的權力。他們向我帶來了貢品。我對他們說過的話,他們擁有完成了。他們遵守了我的法律。美狄亞……阿拉霍蒂亞(哈勞瓦提斯)、薩塔吉迪亞(薩塔古什)、甘達里亞(加達拉)、印度(希杜什)……」
C。公元前 440 年印度希羅多德「印度東部有一片完全是沙子的土地。確實,在亞洲的所有居民中,印度人居住在最靠近東方和太陽升起的地方。」
C。公元前 300 年印度/Indikē超強的「印度在平面上是四邊形的,面向東方的一邊,面向南方的大海指南針;面向北極的地區被來自斯基泰的赫莫杜斯山脈分隔開來,那裡居住著斯基泰人部落被稱為酒井;在第四邊,轉向西方,印度河標志著邊界,是尼羅河之後所有河流中最大或幾乎最大的河流。」
C。公元 140 年印道, 印道阿里安「印度陸地向北的邊界是金牛座山。在這片土地上,它不再被稱為金牛座;但金牛座從大海開始,對著潘菲利亞、利西亞和西里西亞;直到東洋,向右奔跑但這座山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字;一個是帕拉帕米索斯,另一個是赫莫多斯山;在別處它被稱為伊瑪翁,也許還有各種各樣的其他名字;但與亞歷山大作戰的馬其頓人稱它為高加索;另一個高加索,也就是說,不是斯基泰人; 所以故事流傳著亞歷山大甚至來到了高加索的另一邊。印度西部以印度河為界,直通大海,河流從兩條河口流出,不像伊斯特河的衫液五個河口那樣匯合在一起;但就像尼羅河的那些,埃及人形成三角洲;因此印度河三角洲也是由印度河形成的,不亞於埃及河;這在印度語中叫做 Pattala。向南,這片海洋與印度陸地接壤,向東,海洋本身就是邊界。靠近帕塔拉的南部和印度河的河口被亞歷山大和馬其頓人以及許多希臘人勘察過;至於東部,亞歷山大並沒有越過海法西斯河越過這條河。一些歷史學家描述了恆河這一邊的部分以及恆河和城市的入口在哪裡帕林博特拉,恆河上最大的印度城市。(...) 印度河流比亞洲任何其他河流都大;最偉大的是恆河和印度河,這片土地因此得名;每一條都比埃及的尼羅河和斯基泰的伊斯特河還要大,即使將它們放在一起;我自己的想法是,即使是 Acesines 也比 Ister 和 Nile 大,Acesines 在那裡吸收了 Hydaspes、Hydraotes 和 Hyphasis,流入印度河,因此它的寬度變成了 30 stades。可能還有其他更大的河流流經印度土地。」
C。公元590年後伊斯塔赫里「至於它是由波斯海東界後腿的土地(即印度洋),在W.和S. *** 教的國家,由中國的N.帝國。 . 從莫克蘭 *** 、曼蘇拉和菩提國以及信德的其餘部分,到你來到坎努吉,然後到達 *** ,印度的土地長度約為 4 個月,其寬度從印度到坎努吉國大約三個月。」
C。公元650年五個印度玄奘「五印周長約九萬里,三臨大海,北靠雪山,北闊,南窄,形如半月。」
C。公元944年後,信德馬蘇迪「因為現在讓我們將自己限制在關於 Sind 和 Hind 國王的簡要通知上。Sind 的語言與 Hind 的語言不同......」
公元 1020 年後比魯尼「Hind 東面被 Chín 和 Máchín 包圍,西面被 Sind 和 Kábul 包圍,南面被大海包圍。」-
公元1205年後哈桑·尼扎米「欣德全境,北起白沙瓦,南至印度洋;從西灣(印度河西岸)到東邊的山脈,與中國分道揚鑣。」
公元 1298 年印度 大
印度 小
印度 中印度馬可波羅「大印度是從馬巴爾延伸到凱斯馬科蘭(即從科羅曼德到梅克蘭),它包含 13 個偉大的王國……小印度從占婆省延伸到穆特菲利(即從科欽-中國到 Kistna) Delta),包含8個偉大的王國……阿巴什(阿比西尼亞)是一個非常大的省份,你必須知道它構成了中印度。」
C。公元 1328 年印度喬丹努斯修士「我該怎麼說?這個印度的偉大無法描述。但是,關於大印度和小印度,就這些就足夠了。我要說的是印度 Tertia,我確實沒有看到它的許多奇跡,沒有到過那裡。 。 。 。」
公元 1404 年小印度克拉維霍「就在同一個星期四,這些大使們到達了這條大河(奧克蘇斯河),他們越過另一邊。同一天……晚上來到了一個名為 Tenmit(泰爾梅茲)的大城市,而這曾經屬於小印度,但現在屬於撒馬爾罕帝國,被塔穆爾貝克征服了。」
Ⅲ 印度是怎麼來的
《印度之人,隨地稱國》文言文翻譯:
印度人民,隨著居住地方的不同而自名其國名,對自己所喜歡的地方,稱之為印度。至於印度的界域,我們可以談一談。五印度這塊地方,方圓九萬多里。三面瀕臨大誨,北面背靠雪山。北面廣闊,南面狹窄,形狀好像半個月亮。全國劃分地區,有七十多個國家。當時天氣特別炎熱,地方又多潮濕。北方聳立著很多高山,丘陵地帶多是鹽鹼地,東部河流平原肥沃滋潤,南方草木繁茂,西方土地十分貧瘠。這是大體狀況,大致簡要敘述一下。
原文:
印度之人,隨地稱國,語其所美,謂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之境,周九萬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畫野區分,七十餘國。時特暑熱,地多泉濕。北乃山阜隱軫,丘陵舄鹵;東則川野沃潤疇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西方土地磽確……。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印度之人,隨地稱國》節選自《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記》又稱《西域記》,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辯機編撰的地理史籍,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
《大唐西域記》記載的是玄奘從長安(今西安)出發西行親身游歷西域的所見所聞,其中包括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城邦,還有許多不同的民族。書中對西域各國,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築、婚姻、喪葬、宗教信仰、沐浴與治療疾病和音樂舞蹈方面的記載,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風土民俗。
《大唐西域記》是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地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為各國學者所重視。
Ⅳ 印度一詞是怎麼來的
印度是世界文明發祥地之一。「印度」一詞源自印度河,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著作《歷史》中,第一次把印度河以東的廣大地區稱為印度。我國漢代史書中稱印度為「身毒」或「天竺」,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開始改譯為「印度」。
Ⅳ 雅利安人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之一,雅利安人是如何入侵印度的
雅利安人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之一,雅利安人是如何入侵印度的?這個答案就要從公元前2000年中後期的故事說起了。
約公元前2000年中後期,一些操印歐語、身材高大、皮膚白皙的部落,從西北山口進入印度。他們與當地土著進行了反復激烈的爭奪,逐漸戰勝了土著居民,奪取了不少土地。在以後幾個世紀的時間里,他們由西北向東南擴張,成為次大陸的主要居民。人侵者自稱「雅利安人」,意思是「出身高貴的人」。他們稱當地居民為「達薩」,意為「敵人」。在他們眼裡,達薩是一些低鼻樑、黑皮膚、語言不清,不祭神靈的人。
這一時期,雅利安人的部落組織依然存在。部落首領稱為「羅閣」,其權力已在不斷的戰爭中日益擴張,但仍受到民眾會議和長者會議的某種制約。祭司集團開始出現,他們的地位在不斷地提高。當時已進入父系氏族時代。一夫一妻是最流行的婚姻方式。在早期吠陀時代的後期,私有制開始發展,土地和牲畜已分給各個家庭使用,氏族內部已開始出現貧富差距。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對勞動力的需要更加迫切,雅利安人常把被他們擊敗的敵人貶為奴隸,強迫他們從事農業或手工業勞動。但總體來說,早期吠陀時期奴隸勞動並不普遍,奴隸制尚處於萌芽狀態。
以上就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主要過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Ⅵ 印度人不是猴子變來的,那是怎麼來的印度
據《印度時報》網站報道,當地時間7月1日,印度人力資源部副部長薩蒂亞帕爾辛格再次爆出驚人之語,他重申達爾文的進化論「在科學上是錯誤的」,並表示自己作為一名理工科學生,他相信他的「祖先不是猿」。
自封為神族的「婆羅門」
以雅利安人為首的種群,統治了印度上千年,在多年的征戰中打下了眾多的土地,所以他們擁有著無尚的尊貴與權力,在後期的統治中,將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婆羅門,是祭司貴族,掌握神權,地位最高。第二等級是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包括國王、武士和官吏,掌握政權與軍權。第三等級是吠舍,包括農業、手工業者和商人,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第四等級是首陀羅,實際上處於奴隸的地位。
「神是一切主宰,凡人才是猴子變得」,大概這句話就是那位副部長想說但沒說出口的話,可惜《進化論》並不支持這個說法。所以說,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這件事,只是個人的突發奇想,這背後隱藏著13億人之間不可告人的內部斗爭。印度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Ⅶ 印度是怎麼獨立的
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實力迅速衰落,由於民族主義國家思想的興起和印度人民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廣泛開展,遂准許印度獨立。但此時印度的穆斯林已經開始謀劃建立單獨的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英國和甘地都無力改變印度社會已經分裂的現實,只得同意獨立後的印度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1947年,英國提出蒙巴頓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度在與巴基斯坦分治後實現獨立,但仍然留在英聯邦內,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
Ⅷ 印度種姓制度是怎麼來的
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就已經形成並確立的一種復雜的等級制度,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對所有的印度等級制度都稱作為種姓制度,玄奘翻譯為族姓制度,而在西方,將這種制度稱之為喀斯特製度。
瓦爾納制度形成以後,各個階層就由家庭出身定了下來,每個階層世代都從事規定的職業,而各個瓦爾納之間也禁止通婚,對於處於社會底層的人來講並沒有社會上升的途徑。制度的形成的原因,正是在於新興的貴族希望確立一定的機制來保證自己的利益以及剝削地位。同時也是早期部落向國家過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