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的高等教育為何遠超我國
印度作為我國的鄰居,在高等教育方面與我們相比孰強孰弱呢?印度在很多方面的研究甚者超過了很多的發達國家,就拿大學來說吧,據一位北大教授指出:有這3點就比我們強。
強處1:可怕的外語能力
在印度,很多人都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印度很多中小學,什麼德語,法語之類的都是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回想起我們的學生,即使是過了英語四六級也往往是說的不流利。經常看印度電影的人一定會吐槽,印度人說的「印式英語」口音實在是太重了,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要不影響溝通就好,說起來,口音最重的還是日本、韓國所說的英語吧,完全就和人「方言」一樣。
強處3:國際性出類拔萃的人才
因為印度培養出的國際化人才說實話比我國的水平要高,他們可以與美國的企業實現無縫對接,而就是因為這一個優點,可以使他們在國際化的跨國公司里如履平地,如魚得水。還記得前幾批去美國的人才嗎?我國過去美國矽谷的很多人才幹了這么長時間還是坐著又苦又累的技術工作,而印度的精英呢?大部分都成為了矽谷科技公司的管理人員。
2. 我想知道印度的教育情況:階段.目標.理念
印度的教育
印度是個發展中國家,對教育事業相當重視。因此印度獨立五十年來,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從而促進了各項事業的不斷發展。
一、國家教育的出發點
印度自獨立以來,政府認識到教育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關鍵,要提高每個人的生活素質,必須對人們的教育進行投資,使教育工作在國家計劃中佔有適當地位,這是印度發展教育的基本出發點。為此,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保證每個人受教育的機會均等;不論年齡大小,為其提供學習知識、發揮才乾的機會;使受教育者在體育、智育和文比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在教育、就業和發展三者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系;宣傳國家統一,宗教與教育分離,民主生活方式和尊重勞動的重要性。教育方針中明確強調了「普及教育」和「消滅成人文盲」的重要性,把普及小學教育和成人教育作為消滅文盲的重要措施,中等教育和中等專業化教育的目的是為印度的教育、經濟和社會發展之間建立積極而有益的聯系;把高等教育視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以及通向「現代化」的重要門徑。尤其拉吉夫·甘地於1985年任總理後,對教育事業同樣重視,他強調指出「要對現行的教育制度進行改革」,「使教育成為把國家引向21世紀的工具,鼓勵人們,特別是青年的積極進取精神,促進國家的進步,加強科學與技術教育,使教育同就業和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密切結合起來」。在這個總方針的指導下,各級政府為辦好教育採取了一些措施。在1985年政府發表了題為《教育的挑戰》的文件,接著又制定了《1986年全國教育政策》,經議會兩院討論通過,接著又制定了《二十三點行動綱領》,以落實上述政策。由於各級政府的重視和努力,從而使教育事業不斷發展。
二、發展中的印度教育
印度獨立後,憲法中明確規定了「向14歲以下所有兒童實行免費普通教育」,這就為兒童入學提供了法律保證。因此,全國各地不少小學校對一至五年級學生實行免費入學,甚至有些邦對六年級學生也實行免費教育。與此同時,政府一直為教育增加經費,如1950~1951年教育經費為11.4億盧比,到1984~1985年度增加為600億盧比。另據記載,1986年用於教育的經費為47億美元,僅次於國防開支。這就為發展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使學校數量不斷增加,學生入學率不斷提高。1950~1951年,印度小學共21萬所,1984~1985年度增加到52萬所。1947年在校注冊人數為1050萬,到1982年增加到7360萬。全國的識字率不斷提高,1951年全國識字率為16.6%,1971年上升為29.45%,1981年又提高為36.17%,1988年提高為36·23%。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印度高等教育發展迅速,目前有大學207所以上,學院6323所之多,僅高等學校的入學人數高達350萬以上,僅次於美國和當年的蘇聯,居世界第三位。對印度這樣一個基礎薄弱、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這是了不起的成績。
而印度教育的突出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大力發展職業和技術教育
為了提高就業人數,減少失業人員,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工業發展提供迫切需要的中等技術人才,減輕對高等教育的壓力,政府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也給予重視。由於種種原因,印度還有不少14~25歲的青少年未完成基礎教育。為了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使之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成為一支中等技術力量,政府採取多種方法對他們進行培養,為他們提供三十多個工程行業和二十多個非工程行業的職業訓練,由國家統一計劃安排。為此,全國設立了356所常設性學校和139所臨時性學校。除公立學校外,還有不少私立培訓學校。這類學校總共容納20萬人,訓練期限為1~2年。另外,還有300多所工業技術專科學校,每年招生5.6萬人,分全日制教育和業余教育兩種。學習期限分別為3~4年,培養具有中等技術水平的專門人才。
通過上述種種措施,使不少青少年成了中等技術人才,縮小文盲隊伍,減少失業人員,擴充國家人才隊伍,為國家建設發揮了力量。
(二)掃盲工作與成人教育
(1).掃盲工作
印度政府非常重視掃盲工作,把成人教育列入國家計劃。為了加強成人教育,中央政府成立了國家成人教育委員會,各邦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因此,印度的掃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尤其是近些年來,為了掃盲,印度曾開展了規模空前的成人識字運動,1986年實行了全國普及教育計劃。1988年確定了年齡為15~35歲的掃盲識字任務。在此之前,印度先後實行過「農民識字計劃」、「成年婦女識字計劃」、「青年非正規教育計劃」、「全國成人教育計劃」等。
1989年在喀拉拉邦開展過掃盲運動,運動蓬勃開展,聲勢浩大,成績顯著,其影響波及到古吉拉特邦、卡納塔克邦和西孟加拉邦等地區,對印度的掃盲工作產生廠積極影響,運動的浪潮已涌到全國各地,目前,在400萬志願者的幫助下,約有310萬9~45歲的人在學習識字。通過學習,盡管他們的識字程度不一,但估計已有150萬人已達到初步能讀英語的水平,計劃在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1990年4月1日開始),能有1億人被摘掉「文盲」的帽子。
其具體做法是:
第一,確定奮斗指標,根據自願,自下而上確定,有時間的要求,但注意成本與效益相結合。
第二,各地區組成掃盲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各區稅務官、區議會和社會各階層代表參加領導,由該委員會具體落實各項計劃。
第三,參加掃盲工作的人員出於自願,大部分人不計報酬,自願獻出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錢財為掃盲服務。
第四,為了更好地搞好掃盲工作,訂出一套「加速進度、改進內容」的教學方法,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年用教材,集教、學、練於一體,貫徹以學為主的原則,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快學習進程。
第五,隨時總結經驗,定期交流,不斷改正錯誤或偏差,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
為做好掃盲工作,印度不同黨派、群眾團體和社會各階層盡管有意識形態的分歧,但都不計較,他們攜手並肩,團結一致,積極投入。印度的掃盲運動,不僅能勝利開展,而且有助於消除種姓隔閡,促進了社會團結和語言的統一。
更可喜的是,參加掃盲的人數,女子超過了男子。女子們從實際生活中體會到學習文化的重要,這對提高婦女文化、增強其自信心、解放思想,起了積極作用,從而使婦女更有勇氣處理自己的事務。
脫盲後的成人教育仍是印度關注的問題之一。因此,各地設有「成人學習中心」,繼續為脫盲後的成人教育提供方便。每個中心一般負責5個村莊,總共有5000人左右。中心開設各種課程,還開辦有關農業、畜牧、獸醫、上地管理、養蠶、漁業等短期訓練班。此外還開展文化娛樂活動。
脫盲後的「成人學習中心」為脫盲人員提供各種開發和服務項目,諸如衛生、社會福利等,為有關部門提供信息和各種服務,另一方面喚起脫盲後的成人對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權利、醫療保健、合法權益等的意識,同時發揮他們的才幹,為社會服務。印度各地已開辦的「成人學習中心」,因地制宜,不完全相同,所採取的步驟和方法也不盡一樣。有些做法還有待於鞏固與加強。
(2)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主要指對15~35歲的人進行非正規教育,其教育計劃是通過邦政府、社會服務機構、大專院校來實現。前面提到印度把消滅文盲列為國家教育方針的任務之一,因此,成人教育受到重視,而且卓有成效。通過成人教育的開展,人們的識字率不斷提高。1950年為16%,到80年代初期上升到34%,後來又上升到63%左占。為全國掃盲工作作出了貢獻。在此,印度的掃盲工作曾受到世界銀行的贊揚,認為「印度的掃盲工作對發展中國家都有深遠影響」。
看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文化是否發達,婦女的教育情況是一個重要標志。印度獨立後,政府注意到對婦女的培養問題。在成人教育政策中,把15歲以上的成人婦女擺在首位。對其培養目標主要有四個:一是提高婦女的覺悟,使他們認識到應同男子享有一樣合法的社會地位與權利;二是使婦女掌握一定文化知識和科技專長;幫助婦女取得經濟上的獨立;三是使她們掌握一些衛生知識,特別是有關營養、保健、兒童護理和計劃生育等知識;四是幫助和提高婦女在各種團體中的參與能力。
幾十年來,政府在幾個五年計劃中都有發展女子教育的指標,並且對那些婦女教育工作開展得好的邦或城市進行巨額獎勵。因此印度女子教育發展顯著。在獨立後的十年內,印度建立了104所女子學院,到1965年發展為200多所,另外,還有50多所大學招收女生,男女合校。這樣使女子的入學率不斷提高。據有關統計,1951年為79%,1971年上升為187%,1980年又提高為225%。另據有關統計,印度在過去30年中,女生在高等院校的入學率已提高3倍,在80年代入學人數增加28%,比50年代增加3倍。男女受教育人數的比例差距逐漸縮小,女生入學人數比例不斷增加,以大學為例,1963~1964年,女大學生占總人數的19.5%;到1979~1980年增加為26%。女子的識字率自獨立後有明顯提高,1951年為8%;1971年為18.6%;1981年上升為24.8%。隨著婦女教育的提高,女子的職業和社會地位也發生了變化。今天印度的女子,不只是專門在家做飯、生孩子、侍候丈夫和公婆,不少人走出家門,到社會上從事教學、科研、行醫和經商等工作,甚至不少女子成了著名專家、學者和教授。隨著教育的發展,女子的狀況也隨之不斷發生變化。
三、發展高等教育
印度的高等教育比較發達,培養了大批科學技術人才,對國家建設和科技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而使印度成為世界上擁有最雄厚的技術力量的國家之一。
印度的高等教育所以比較發達,主要採取了以下幾個措施:
(一)強調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早在獨立初期,尼赫魯總理就曾經指出:「大學代表人道主義、堅韌性、理性、進步和對真理的探索。它代表人類朝向更高的目標全速前進。如果大學充分履行其職責,那麼它對國家和人民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印度獨立初期,專門成立了「大學委員會」,制定了高等教育的方針和任務,「教育方針和計劃必須適應於我國的社會發展目標,要把教育的各種不同目標統一起來,教導和影響學生不僅要獲得知識,而且要訓練思想,使受教育者產生共同的思想准則。」「個僅向學生灌輸知識,而且要發展其健康的判斷能力,以滿足社會的各種職業的需要。」從學校領導到任課教師,都注重學生對問題的探討和爭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注意並引導學生這方面的培養訓練。
(二)完善和加強對高等教育的領導
印度憲法規定,高等教育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共同領導。獨立初期,全國除幾所大學歸中央直接領導和管理外,大多數高等院校主要由邦政府負責。後來中央加強了對高等學校的領導,尤其到1976年修改了憲法,凡屬大學、技術和醫學等高等教育,均由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共同負責。中央不僅負責高校的教育改革,院校的新建與擴建,科研機構的設立與撤銷,以及高等教育目標的制定,而且還要負責各高校之間的協調與科研方向的確定等等。
(三)大力進行教育投資
為了發展高等教育,不斷增加對高校的經費開支。據有關統計,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開支第一個五年計劃為1.4億盧比,第二個五年計劃為2.8億,第三個五年計劃為8.8億,第四個五年計劃為17.5億,第五個五年計劃為29.2億,第六個五年計劃就為48.6億。從這些數字不難看出,教育經費在不斷增加,而且增長幅度較大,這就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由於採取了上述措施,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印度現在已有一批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水平較高、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重點大學。它們是:德里大學、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國際大學、孟買大學、亞格拉大學等。這些學校規模大,人數多,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
第二,現在印度擁有了一支宏大的技術隊伍。自獨立以來,培養了大批學士、碩士和博士科技人員。據統計,1950年為18.8萬人,1965年為73.15萬人,1978年增長為193.53萬人,1980年增長為194.9萬人,1982年又增長為250萬人,數字相當可觀。
由以上看出,印度自獨立以來,教育方面發生了不小變化,教育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主要問題是:各類教育發展不平衡,重視高等教育,對初等教育重視不夠。印度政府的整個教育計劃資金分配是:高等教育佔20.9%,初等教育佔32.4%,這種分配比例顯然對初等教育過低,而對高等教育過高,因為全國72%的人口分布在農村,而且鄉村教育條件比城市要差,但對它的教育投資還不到一半,只佔44%,這是很不夠的。因此農村教育比較落後,結果使生產力水平過低,人們生活貧困。
貧困是文化教育落後的重要原因。1978年中央政府關於成人教育作過樂觀的設想,當時宣布,15年內消滅文盲。但八年之後發現,效果不大,無顯著變比。其主要原因是鄉下人對此興趣不高,缺乏城市人一般所具有的那種熱情和興趣。市民把受教育看作找職業掙錢謀生的重要手段,而鄉下人則與此相反。他們貧窮,若孩子不幫助父母務農、放牧或從事其他工作,則家庭生活會受到影響。因此,有些家長無心送子女上學。
據有關統計,6~14歲的孩子中只有20%的孩子能升入中學,然而入中學孩子的80%又中途輟學,結果只有20%的孩子能升入高中。又據1982年的一次教育調查表明,全國一半以上的小學校沒有固定房舍,三分之一的學校沒有供學生坐的椅子,40%的學校教室沒有黑板,50%的學校沒有體育運動設備和運動器材,70%的學校學生沒有課本①,校舍如此簡陋,設備如此缺乏,顯然同農村經濟狀況有關。因此,不可避免地每年都有大量新文盲產生,印度從獨立到1986年止,文盲率仍高達63.77%。據世界銀行推測,到公元2000年,印度是文盲最多的國家。這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另外,各邦、中央直轄區之間,在教育水平和普及程度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種姓歧視現象也並未完全消除。政府雖然對低級種姓和落後部落有所照顧,但由於他們經濟狀況不同,文化基礎薄弱,所以在教育方面存有不小差距。例如有些人英語或其他功課基礎較差,入學後有不少人又中途輟學,所以實際上形成了在校人數少於注冊人數。這就說明,只有獲得了社會和經濟的平等,教育機會的平等才能真正實現。
印度政府在實踐中發現,有些問題處理欠妥,出現一些偏差。因此作了改進,採取了新的措施:
第一,為了解決知識分子失業問題,政府調整高等教育使其與社會需要相結合,以防止高等教育迅速擴大。對大學課程也作了調整,推廣了職業教育課程,使之更加專業化,以增加大學畢業生的就業人數。
第二,加強初等教育。印度正在改變過去那種對初等教育重視不足的做法,擴大了初等教育經費。政府在1980年開始的第六個五年計劃中,增加了對初等教育的經費開支,尤其在1986年印度制定了《全國教育政策》和實施這一政策的《23點行動綱領》,其中強調了普及初等教育及在15~35歲的人中掃盲。為實現這一目標,印度政府於1986年又增加了教育經費。這個新政府還規定,不允許學生中途退學,要改革考試制度,繼續執行小學階段全部升學的政策,並且還指出,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不應由一次考試來決定,而是靠平時成績的連續積累。新政策還規定,每個小學校至少要有兩名教師,其中一名為女教師。准備大力培養師資,以滿足小學師資的不足。這就為大力發展初等教育創造了條件。
第三,改善教師待遇,提高教師地位。政府認識到,要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育計劃,教師積極性的發揮也是個重要問題。因此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諸如改進教師的工作條件,鼓勵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採取靈活政策補嘗生活費的增長,並為教師自由發表學術思想創造條件等等。這些為調動和發揮教師積極性提供了重要條件。
總之,印度自獨立後,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為適應社會的需要和進一步搞好教育,正在總結經驗,不斷前進。
3. 印度中學
印度理工學院:百萬富翁製造機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60分鍾」節目,曾經花了一整集的時間來介紹它,說:「把哈佛、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加起來,就是它在印度的地位。」美國《商業周刊》則大膽下了這個定論: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是「印度史上最熱門的出口產品」。
這就是印度理工學院(IIT,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它沒有老牌名校那種宏偉亘古的建築,也沒有新興大學那些昂貴豪華的先進設備;它的歷史不長,不過50多年;可是它的「產品」,卻個個是蓋上正字標記的質量保證。如今,它已從一所咖喱味濃郁的印度學校,成為一個光芒耀眼的傳奇品牌,還因此創造了「IITian」(IIT人)這個英文名詞。
如果沒有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深謀遠慮,就不會有今天名揚國際的IIT。1947年印度獨立後,尼赫魯預見印度的現代化,科技將扮演重要角色,委派實業家薩卡爾(N.R.Sarkar)率領22人的委員會,研究成立一所按照國際標准設置、以麻省理工學院為藍本的高科技學院,並在印度東西南北各設分校。IIT系統於焉誕生,至今在印度各地共有7個學校。
「IIT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成為印度的驕傲。」IIT德里校區的學生訓練與輔導處主任塞恩強調。55年前創設第一聽IIT時,之所以選址在卡拉普爾這個英國殖民者專門關印度政治犯的監獄,就是希望學校永遠要記得「人才是印度富強之本」。從創校之初,IIT的定位和目標就非常明確,為印度科技發展以及國家現代化工程,培養第一流的人才。印度政府把國家大部分的高教資源,集中在這所銜著國家使命出生的學校身上:不但基礎設施和條件都比其它大學好,為了讓學校更快發展起來,印度政府還特別制定一個為它量身打造的獨立法案,宣告IIT是「國家級重要機構」,允許學校高度自治,舉凡課程設計、招生、教職員招聘,全由教師組成的學術議會裁定,不必受到非學術勢力的干擾與壓力。用腦力來重建國家,這是IIT的校訓和國家的戰略。正是這一理念促使了IIT和印度的崛起。
「我們有絕對自由,可以選擇要教誰、誰來教、教什麼。」孟買校區學術發展處處長辛格(A.K.Singh)分析IIT成功的三大關鍵。
一流:只有2%的錄取率
IIT7個分校,每年共招4000多名新生,印度上千萬中學生要擠進這扇窄門,就只能通過一個管道——參加聯合入學考試(JEE)。
IIT難考程度在世界是出了名:每年超過30萬名成績優異的中學生報考JEE,錄取率不到2%,比哈佛大學的13%還要低。因此,在印度流行這么一種說法:一流的學生進IIT,二流的才出國念美國名校。
JEE考試只考物理、數學和化學,而且要考兩次,第一次先刷掉後面的40%,第二次則挑出最後能夠入學的考生。能夠從IIT出來,往往就是creme de la creme(精英中的精英)。一位從IIT坎普爾分校畢業、如今在美國矽谷擔任工程師的校友肯定,JEE真正能夠篩選出好學生,不考選擇題,只會死背的考生,絕對考不好。他以自己的經驗說明,JEE考試得分排名,幾乎跟4年後從學校畢業的學科成績排名一模一樣。
IIT校門雖窄,卻是成功人生的入場券,即使一年學費合成人民幣近6000元,是其它公立大學的100倍(印度重點國立大學尼赫魯大學,2006~2007學年本科生和碩士生一年學雜費為330.5盧比,約合人民幣57元——編者注),仍是數億印度父母與學生「夢想之所系」。
專研印度傑出教育機構的尼赫魯大學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勞奧指出,印度小孩從11歲起,就開始為考進IIT做准備,日夜補習苦讀,只為了進入這所「人人夢寐以求」的學校。勞奧點出,印度其它大學或理工學院,只能頒發工程學士,IIT卻可以單獨授予 B.Tech.(科技學士)學位,凸顯了它在印度的特殊地位。
優勢:政府大力栽培
是政府不遺餘力的栽培,才造就IIT得天獨厚的優勢。
從國際的水平來看,IIT絕對稱不上資源豐富,7所分校、3萬多名學生,每年經費共10億元左右。但是從印度的角度來看,IIT卻「有錢的」讓他校眼紅,政府每年給其它幾千所理工學院的補助,加起來也不過是3000多萬元,只有IIT的3%。
在這種「特權享受」的環境中,IIT的學生不免有「天之驕子」的傲氣,自信心十足。「只要能夠進IIT,去哪裡都會成功。」來自北印度、在IIT孟買計算器繫念大二的阿斯納尼還記得,在得知他考上IIT之後,父母親喜出望外,幾乎是傾家盪產,連續幾天請全村鄰居吃飯。「我們都知道,念完IIT,只要工作幾個月,家裡對我的一切投資,就能全部回收。」阿斯納尼從不懷疑自己的未來將一帆風順。
當國外大學為了在全球大學排行榜爭取到好名次,竭力鞭策教師寫論文時,IIT卻在強調評估教師績效,並不側重論文發表量。因此,在以論文數量為評比重心的上海交通大學全球大學排名,IIT只勉強擠進前500名;但是,在以同業評分學術聲望為根據的倫敦《泰晤士報》全球大學排行榜上,IIT卻名列前50大;其工科領域,排名甚至是全球第三,僅次於麻省理工學院和柏克萊。
教學:讀書讀書再讀書
除了政府不吝的扶植,IIT近乎「斯巴達式」的教育模式,訓練學生理論、實務兼備,深受各界歡迎。
學生畢業前要修滿180個學分,其中必須有20個基礎科學學分;每5個星期舉行一次全校性大考,成績全校排名。從大一開始,每學期都要修6門理工課程,以及兩三門實驗課;在學校的安排下,所有學生至少要到一家企業實習過。「每天早上7點半開始上課,下午5點半下課,每星期5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在德里IIT念電機工程的卡拉即使已經讀到大四,還是天天滿堂,忙得沒有時間玩。
學校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老師會教給學生很多方法,但是他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解答問題。考試題目不多,但是要求獨立思考。也許一個題目學生並不能解答出來,但是只要思考過程條理清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評價。在這里數學和化學是國家重點培養的,老師會給你很多復雜的問題,讓你自己想辦法來解決,當然要求也是特別高,有的甚至要求學生答案精準到小數點後第四位。然而IIT的學生卻很少抱怨功課太重,他們已經練就一身「解決最刁鑽問題的能力」。「不必逼他們讀書,IIT人知道用功一定會成功。」
正是因為IIT學生有一流的專業實力和扎實的英語能力,每年12月,各跨國公司紛紛進駐7所校園徵才,通常在兩個禮拜之內,所有學生都會被「搶購一空」。「在離開校園之前,IIT人一定會知道自己將到哪裡。」德里分校學務長夏瑪爾指出。
矽谷:IIT的最大受益者
2003年,IIT在美國矽谷盛大慶祝創校50周年,微軟創力人比爾·蓋茨盛贊它是具有全球影響力、「令人不可思議」的學校,並稱它對計算機產業幫助匪淺。矽谷是IIT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據柏克萊教授薩克森尼恩研究統計,矽谷2000家新創公司中,有40%由印度人創立,絕大部分都是從IIT畢業。
曾有人計算過,在全世界所有大學中,IIT學生成為百萬(美元)富翁的比例最高。信息系統創辦人、升陽計算機共同創辦人、麥肯錫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沃達豐集團執行長、網威科技長等,都是具有全球知名度的IIT校友。
IIT的成功傳奇,從美國企業的董事會議上,傳頌到華爾街股票市場,甚至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像是傳說IIT學生在學會開車之前,就已經能夠解開各種復雜的科學難題。
不論是大學或企業,美國人瘋狂著迷這些「咖喱腦袋」。例如,美國華盛頓特區的George Mason大學,每年主動奉送60個全額獎學金給IIT畢業生,另外還補貼住宿費,付錢讓他們到美國企業去實習。
在這段科技產業騰飛的黃金時期,IIT每年70%的畢業生會出國,且大部分都落腳美國。過去50年,IIT總共產生了17萬畢業生,留在美國的就超過3.5萬人。印度曾經有一則笑話,說進入IIT,是一隻腳踩在印度土地,另外一隻腳踏進印度航空。
IIT的一位老教授說過,印度要發展,除了我們的奮斗舍我其誰。IIT的一位學生說過,我們在這里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和家庭,我們每個人都在想著為國家做貢獻。如此的雄心壯志和付出,一個國家怎麼會不迅速崛起呢?
IIT一貫培養的是能從零開始思考產生新的構思的人才,以及能成為領袖的人才,所以畢業生們不僅能在科學領域,在商業領域也能取得成功占據首要地位,這是IIT孟買分校校長的原話。
世界很多大的公司在這里都設立的研發基地,為了利用IIT的人才資源。
世界是平坦的,這本書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說,頭腦決定一切。未來理性的概念,距離,科技,基礎設施等幾乎都會差不多,那麼不一樣的只有頭腦------經過充分鍛煉的頭腦。
美國等一些國家已經感受到印度在威脅自己了,托馬斯。弗里德曼就呼籲美國政府要為化學、工學教育等提供不加限制的預算。
印度雖然出現了IIT這樣的學校,但印度大學的入學率為7%,比較低。所以印度政府決心到 2015年把這個數字提高一倍。另外印度的小學和中學的入學率也比較低,相比之下中國要好很多,但是我們也不能慶幸。中國現在雖然入學率比較高,但教學質量如何,這一點大家心裡有數。所以教育部才會進行本科教學質量檢查和博士質量檢查,但我希望有更大的改革出現。
4. 印度學校的十年級相當於中國的幾年級
相當於中國的「高一」。
印度教育制度原為五三三制,即小學5年,中間學校3年,中學3年。小學和中間學校實行共同科目制,中學實行選科制。1968年開始實施十二三制,小學加初中10年,高中2年,高等學校3年。
初等教育為十年制學校的前8年(一至八年級),為免費義務教育,分初小(一至五年級)和高小(六至八年級)。中等教育包括九至十年級的初中和十一至十二年級的高中階段。九至十年級除增設第三語言外,其他科目與六至八年級同。
(4)印度教育中學怎麼樣擴展閱讀:
印度教育的相關情況:
1、師范教育由各級師范院校和大學承擔:幼兒師范學校培養幼兒園教師;中等師范學校培養小學教師;大學教育學院或教育系以及地區教育學院培養中學教師;大學研究部培養高等學校教師。
2、政府重視發展高等教育,建立龐大而復雜的高等教育體系,主要由大學、學院和大學研究部構成,大學分附屬性大學、單一制大學和聯合大學3類。
5. 家裡人給我找了個印度學校,全英文教學,教科書全都是英文,可是我現在的英語只能勉強交流,怎麼辦啊
慢慢學習,可以看些合適的語法書,我認單詞
6. 印度的教育狀況
印度一直將高等教育作為教育發展的重心, 希望能夠通過發展高等教育增強其人才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印度獨立後便十分重視工程技術教育, 早在50年代就仿照美國(房源)麻省理工學院(M IT ) , 在全國相繼建立了6 所「印度理工學院」, 發展至今, 印度已經有了550 多所工程技術學院和1 100 多所多科技術學院。2000 年, 印度有大學及類似機構248 所, 開放大學7 所, 所有高校總數達到11 000多所, 高等學校在校生839. 9 萬人。
印度的一些大學在世界上已經頗有名氣, 在世界各國, 來自印度的工程師、教師、醫生和勞工有數百萬名, 受聘於聯合國系統內的各個組織或機構的有數萬人。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軟體行業。印度近年來經濟能持續增長與其近十年來軟體技術迅猛發展是密不可分的,軟體出口更是執世界之牛耳, 帶動了印度經濟的騰飛。有關資料顯示, 印度軟體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目前已達到了34 萬人, 其軟體科技人才還以每年6萬人的速度急劇增長。
7. 印度的教育和科技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印度實行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學士課程、2年碩士課程和3年博士課程。此外還有各類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規教育。全國現有350所綜合性大學,著名的有德里大學、印度理工學院、加爾各答大學、馬德拉斯大學、巴拉蒂爾大學等。
太空技術
經過多年發展,印度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其運載火箭技術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2009,印度已擁有4種類型的國產運載火箭:「衛星運載火箭3(SLV-3)」、「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印度在大力發展火箭和衛星技術的同時,還謀求有更大的作為。例如,2007年,印度將首個返回式太空艙和3顆衛星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為該國未來實施載人航天計劃等獲取了重要數據。此外,印度還在緊鑼密鼓地實施自己的探月計劃,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2008年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9:20(北京時間11:50),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載10顆衛星升空。繼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和中國之後第五個掌握了「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並一箭十星成為第一。
8. 印度大學的教育概括及入學條件分析
印度的教育以其質量受到全球贊譽,其政府一貫推行無歧視,歡迎世界各地的同學赴印度留學,並對外國學生的入學條件放得很松,相比較美英這樣的國家,印度的教育收費非常吸引人。目前印度已逐漸成為全球教育中心之一,吸引到不少的中國留學生赴印度留學。下面我們了解以下印度的教育概況及申請條件。
印度現有226所大學級機構,包括39所“被認可的大學”。有超過8000所學院附屬於這些大學,據估計有將近500萬學生在讀。印度的高等學院中有超過150所提供MBBS和更高的醫學學位,74所牙醫學,90所制葯學,62所護理學,170所農業及相關學科,428所工程學,116所Ayurveda和75所順勢療法。
大多數常規的大學和學院提供基礎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包括外語、國際關系、社會研究、教育和法律),BA,BSc,BCom,Bed,LLB,MA,MSc,Med和一些其他更高的學位。292所學院提供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及相關課程,其中有4所專門的管理學院,是高等學習的中心。除了構成大學的學院外,還有大量附屬於高校系統的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Bhaba原子研究中心、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印度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的研究中心,可以提供博士和博士後的研究項目。印度的大學及大學級學院的列表可以在Annexure VII上得到。
印度大學一貫主張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讓學生學習期間赴企業實地操作,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自20世紀90年代後,印度部分高校的綜合實力,專業實力排名在西方權威雜志上逐年靠前。尤其是IT、金融、管理等,哲學和宗教研究更是逐年向世界領先行列靠近,其畢業生供不應求。尤其在國際人才市場上更是炙手可熱。在美國,超過18%的微軟員工,16%的IBM員工,17%的網路人才和超過10%的醫生,21%的護士曾經在印度接受過教育。印度在IT產業取得世界范圍的成功,可以說高等教育功不可沒。
印度的大學和高等教育機構要求申請本科學習的申請者必須完成12年的在校教育。他們要通過高中教育考試或同等程度考試的5門科目。申請者在資格考試中要獲得60~70%的分數。要進入本科技能課程的學習,申請者要在考試中得到75~80%的分數,而這種考試包括的科目有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和英語。本科學習的入學要求並不是十分僵化的。對於本科水平階段的技術和專業課程,申請者可以根據規定獲准更改指定座位/付費座位。
印度的大學是獨立自主運作的,他們可以自行制定有關接受國外留學生資格的規定。印度大學聯盟(AIU)作為一個官方認可的國家級水平的代理機構負責對外國學生的學術資歷進行評估。以下考試等同於我國中學畢業考試(12年級),也是入讀包括專業課程的一級學位的最低要求。
英國(UK)的GCE考試:通過普通水平(O級)的5門科目以及高級水平(A級)2門科目。入讀一級學位專業課程必須通過3門科目考試的A級水平,包括物理、化學、數學/生物。英語水平也是必要的。
9. 初中畢業後可以去印度讀高中嗎
想來當然可以的,印度的高中還好申請
但是那邊英語授課,而且作業非常多,不必國內的少。生活上還得自理,印度和國內不一樣,環境和國內沒法比,自己照顧自己都挺累的了,再去上課,挺累啊。好好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