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政治穩定么
以我們國家的標准來看一點也不穩定!
貧富差距、種姓制度、民族沖突、宗教問題是三哥內部的幾個重要問題。。。
個人覺得種姓制度是根源,把人劃分為369等完全跟生產力發展不搭。。。
至於貧富差距則是種姓制度的延伸了,而且在印度,窮人極有可能一輩子都是窮人,沒有機會晚上爬,不僅僅是機遇,而且種姓的存在從一出生就把人定位在低種姓上,印度有句話叫「一億公民十億畜」描述的就是這種現狀。
民族沖突,又有點文化沖突的感覺,各民族差異性大,對國家認同感不強,印度隔幾年就有暴亂發生。。。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各個邦有10幾種語言,咋說呢,沒有統一的語言文化,或者說沒有一種語言占絕對的優勢,國家凝聚力不強啊。。。
宗教問題更是頭疼的問題,因為牽涉了穆斯林印度教錫克教,,一時半會也說不清。。。
2. 印度社會那麼亂,政治怎麼樣
印度政治情況:
印度政治是一幅復雜的拼圖,由地方主義、宗教、種姓、階級和政黨等圖塊拼湊而成。從單個事件中,很難得出明確的結論。盡管如此,北方邦議會選舉結果仍代表著一種更普遍的態勢。從這種態勢中,可以得出至少四條結論。第一條是,尼赫魯-甘地王朝乃至國大黨正處於困境。幾乎沒有哪個政黨的興衰像國大黨這樣,與一個家族如此息息相關。印度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之女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從1966年開始擔任過三屆印度總理。在她執政期間,她使國大黨徹底喪失了體制上的合理性,國大黨變得幾乎要完全仰仗她的領袖魅力。如今,若去除掉尼赫魯-甘地王朝的魅力,國大黨將只剩下個空殼。隨著索尼婭•甘地(Sonia Gandhi)的健康出現問題以及拉胡爾影響力減弱,今天的國大黨可謂虛弱不堪。
第二條結論是,選民們正在調整自己的關注重點。他們對名門望族已經不像以往那樣買賬了。誠然,北方邦人民把票投給社會黨(Samajwadi party),意味著新當選該邦首席部長的很可能是穆拉亞姆•辛格•亞達夫(Mulayam Singh Yadav)。亞達夫今年72歲,過去曾三次擔任該邦首席部長。社會黨能夠獲得參選資格,亞達夫之子阿希列什(Akhilesh)居功甚偉。北方邦可謂是拒絕了一個全國性家族,選擇了一個地方性家族。
第三條結論是,在「把不勝任者趕下台」方面,印度選民仍毫不手軟。2007年,出身賤民階層的庫馬里•馬亞瓦蒂(Kumari Mayawati)憑借要為這一階層說話的競選口號一躍當選為北方邦首席部長。但她任期內的主要「政績」是,大興土木修建「賤民公園」、進行自我吹捧。由於她未能改善普通人的生活,選民們拋棄了她。不過,也有跡象顯示,選民們並不總會執意把現任首席部長趕下台。比如說,尼蒂什•庫馬爾(Nitish Kumar)首次擔任比哈爾邦(Bihar)首席部長期間,改善了該邦治安,修建了一些公路,減少了腐敗現象,遂獲得連任。
最後一條結論是,各邦與中央之間的聯系正在發生變化。在國大黨和印度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這兩大全國性政黨勢力減弱之際,地方領導人的勢力卻在增強。包括比哈爾邦、奧里薩邦(Orissa)和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在內的幾個邦,都擁有強大的地方政府。
參考鏈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3664
3. 印度是民主國家嗎
如果你問,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國家嗎?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是!如果你問,印度是一個冠名民主制度的國家嗎?我可以說是!印度的政治體制具備民主國家的框架,印度也具備資本主義的特徵,採取總理選舉制,並實行議會共和制,這些貌似民主國家的特徵。而實際上印度社會有著固有的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一個歧視制度,印度社會貧富差距巨大,有兩個不同體系的社會體制。印度歧視女性,而且是合法性質的存在,印度何來民主一說。如果非要給印度搞一個定義,應該是民主與封建共存,而且是一個各自獨立的體系,所謂民主只存在於對外標榜上。
印度曾經是一個地理概念,並非是國家概念,印度沒有歷史,它所謂的歷史不過是外來入侵者的歷史。印度大陸被大英帝國統治後,才有了一個大英帝國殖民地的國家概念,但這個概念和今日之印度並不是一個意思,而是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等在內的。需要說明的是,印度是把大英帝國的殖民史做自己的輝煌史的,這也是印度和周邊領土糾紛不斷的原因。大英帝國把印度大陸上的眾多土邦、部落、王國等一盤散沙劃歸自己的殖民地。1947年印度獨立,有了今日之印度這個國家。由於長期受大英帝國的殖民,印度的一切都英式化,它有一個象徵意義的總統,實行議會共和制,搞總理選舉,然而,從印度獨立到現在,印度所謂的總理選舉的主要力量依然是傳統的尼赫魯•甘地家族與新興的政治利益集團,以及眾多黨派之間的爭奪。印度的政治體制有突出的傳統保守勢力的影響,有宗教信仰的左右,印度的政治體制中也有不民主的一面,總理是實際權力人物,他可以直接任命和部長等官員,這顯然和西方式的民主不同。
政治家族在印度勢力龐大,掌控著印度的政局,宗教同樣以封建形式存在印度社會,並且影響深遠。印度黨派眾多,印度議會就像一個博弈的舞台,都是為自己謀利益,對下面的人並不關心,印度13億人,參與投票的有8億人,這也是印度極力標榜民主制度的招牌。在印度的人口佔三分之二的廣大農村,投票就是幌子,並不是選民想投誰,而是土邦,地方資本者、大地主操控,不投就扣工資。印度的選舉低種姓族群那有資格平起平坐的去參與國家大事,又何來民主?看看印度的民主選舉是怎麼回事,印度大選花費巨大,普通人並沒有興趣,誰當權他們都是一日兩餐,為地主、資本家打工,但是,印度各勢力集團卻送票到家,不惜跋山涉水,很多地區都是這樣選舉的,印度很多貧民連選票都搞不明白,代筆投票,印度大選,被某個勢力陣營打死的貧民並不少,各勢力千方百計的去拉票,搶票,哪個是干凈的?這樣的民主意義又在哪裡?
印度的種姓制度依然在印度固化
4. 英國和印度的政治生態特點是什麼為什麼
經歷了近兩百年的殖民統治和20世紀初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印度取得獨立後就很快實現了相對穩定的西方式民主,這與新加坡和巴基斯坦這些亞洲國家有著明顯的區別。印度獨立後,不僅建立了與英國相似的政體及國家權力架構,即英國式的議會民主制;還建立了比較民主的選舉制度,印度普選制度也基本完形;並且建立了穩定的和平的政權輪換制度。這些特點說明印度政體有明顯的西方民主制的特徵,但是,同時印度又是一個具有東方威權統治特色的國度,英國式的議會民主制在印度國度也發生了異化,印度政體也保留了適合本國國情的部分。
獨立後,印度便將英國殖民主義時期確立的議會制度,全盤接受下來,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加以修訂完善。它在形式上與西方特別是與英國的民主政治體制基本上是一致的。如:
(1)制定了一部議會民主政體的憲法。印度憲法於1949年11月通過並於1950年1月正式實施。憲法宣布公民的平等權、自由權(言論、集會、結社、居住、遷移自由等)、文化教育權和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權。
(2)民主選舉制度建立。印度獨立後,每五年進行一次大選,從1952年第一次大選以來至1999年10日共進行了十三次大選,從未中斷,議會民主制度也未發生動搖。
(3)實行多黨並存的政黨制度。印度政黨之多可為世界之冠。根據印度選舉委員會的報告,印度第一次大選時,全國政黨總數為192個。第十一大選時參加角逐的大小政黨多達443個。參加投票的選民達5.9億。印度素有所謂「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之美稱。
(4)構建了三權分立的權力架構。印度國會是印度聯邦的最高立法機構,分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聯邦院代表各邦,有240位左右議員,由各邦議會和直轄區分別選舉產生,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議員的三分之一。人民院由選民直接選出,由五百四十名左右議員組成,任期五年,期滿全部改選。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集體對人民院負責;總統是印度的「國家元首」,享有非常廣泛的行政權。印度最高行政機關是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
但印度的議會民主制又非純粹的西方議會民主制,它具有某些東方威權體制的一些特徵。英國的議會民主制在印度國度已經發生了異化,如:
(1)印度政黨制度是多黨並存,但是以國大黨為軸心實行多黨競爭,國大黨在中央居於支配地位,是主宰著印度政治和左右政局發展的核心力量。
(2)印度屬於專權的議會民主制,因為在印度,行政對議會負責,議會以民主為基礎,下議院對立法和財政事務有最高控制權。這樣行政與立法、下議院與上議院間的相互制衡是乏力的。而由於議會修改憲法的程序要求低,范圍五限制,司法的地位和權力沒有保障,無法制約行政和立法。因此一切權力都掌握在議會多數黨或者可以說是掌握在多數黨領袖手中,英·甘地執政14年獨攬一切大權即是體現。印度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三權分立」,而是一種「三權合一」的議會民主制體制。
(3)印度名義上實行普選制,但實際上卻是半普選制。各次大選取勝的執政黨和領袖均沒有獲得多數的選票,甚至有幾次大選不過半數。而在人民院中又採取所謂的相對多數制,即各政黨只要選民票數領先就可以在人民院佔有優勢的議席。印度雖然有百年以上的憲政發展歷史,但由於印度社會貧窮,經濟落後,選民投票的盲目性相當大。
(4)印度實行種姓制度。印度是一個多種族、多宗教信仰的國家,她的大部分居民劃分為許多相互隔離的種姓集團。種姓作為一種利益集團,直接構成了新政治制度的基礎:政黨成為了種姓集團的代表,種姓的政治功能得到了加強。在村評議會、邦議會和國會選舉中偶那個,屬於同一種姓的人團結起來,力爭把自己的代表選進政屆。表面上轟轟烈烈的政治民主與實質上是中世紀的落後的種姓制度密切結合構成了印度政治的重要特色。印度的民主政治為「種姓政治」,在印度政治和政黨制度中,種姓因素的作用遠遠超過其他一切因素,沒有一個印度政黨能逃脫種姓的影響。
當西方議會民主制移入到這個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印度社會後,不可避免地要同當地的文化傳統和社會制度發生激烈的沖撞,外來的西方式政治制度不得不作出改變以適應印度社會的文化傳統,這樣就形成了西方議會民主政體加東方威權體制特徵的印度政治制度。在對英國式議會民主制的異化過程中,西方「民主」制度的美好理想和原則與印度固有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相結合,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政治制度。
5. 印度實行的是什麼政治制度國家性質呢
印度是一個西方資本主義聯邦制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徵性的,實權由總理掌握。
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6. 印度的政方與民眾是不是越來越大矛盾和越來越背離人心
印度是極少數在工業化之前便實施民主政治的國家,被西方譽為「最大的民主國家」。1947年印度獨立後,便將英國殖民主義時期確立的議會制度全盤接受下來,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加以修訂完善,它在形式上是與西方、特別是與英國的民主政治體制基本上是一致的。這套制度的雛形早在19世紀中葉英王接管東印度公司以後就已經開始實行,印度的政治精英和官僚階層對這套政治制度既熟悉又欣賞。因此,在英國殖民主義者向印度和平移交政權的同時,印度的統治階級也自然而然地承襲了它所建立的議會民主制度。新加坡前總統蒂凡那用鍾打了個貼切的比喻:英國離開印度時,印度人把鍾修理好,鍾還是英國鍾,卻以印度的方式走動。印度有一部完善的規定議會民主政體的憲法,這是印度民主政治的標志。經過多次修訂,這部憲法多達395條,1000多項具體條款,號稱「世界上最長的憲法」。印度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從政治上確定了資產階級在國家中的統治地位,同時規定公民的平等權、自由權、文化教育權和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權。在議會民主制度下,印度各黨派為了爭取權力,目標直接指向議會的議席多少。印度政黨之多可謂世界之冠,根據印度選舉委員會的報告,印度第一次大選時,全國政黨總數為192個,今年的大選已有多達400多個大小政黨報名角逐,參加投票的選民可能超過5億。印度普選制下的社會動員迅速激發了廣大民眾的民主意識和政治意識,拓寬了政治參與面,並使印度成為一個高度政治化的國家。在大選中,印度民眾始終保持了較高的政治熱情,選舉的結果基本上反映了民意。參加投票選民的比例一般都超過了60%。現在的5億選民中,有3億參加投票。民眾普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不僅逐漸擴大了社會各個層面民主體制的建立,使各級選舉形成了制度化;而且打破了印度傳統社會中特有的封閉性和落後性,促進了社會的變革和開放,這無疑代表了社會的進步方向。議會民主制把各種政治力量納入了合法的政治斗爭軌道,從而避免了大規模暴力革命的發生。在迄今為止已經舉行的13次大選中,每一次選舉都保證了國家政權的平穩更迭和政府組成的合法性。這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民主政體對社會矛盾的緩解和調節能力。雖然20世紀80年代末後印度曾出現過一個政局不穩的較長時期,但這種不穩定不會影響到整個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也不至於影響到國家重大政策的連續性,更不會出現中央政權垮台的局面。這一方面是因為具有較大彈性及調和能力的民主政治體制具有保持政治基本穩定的能力;另一方面,印度在國家的政治活動中較好地保持了文官治國和軍不幹政的傳統。軍隊始終保持了對國家的效忠,這是保持政治穩定和國家統一的重要力量。從半個多世紀的實踐來看,盡管國內的政治力量對比和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的演變,民主政治經歷了各種嚴峻的考驗和挑戰,但是它已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紮下了根基,得到了社會各個階層,特別是新興中產階級的廣泛認同,因為它們都在不同程度上與這種制度建立了利害關系,都想通過這種制度分享一部分國家權力。民主政治一旦實行,除非它極大地損害了勢力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否則很難取消。
7. 印度的政治,軍事和科技以及綜合國力到底怎樣
印度綜合國力排名第十 中國與印度在基本國情上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如都是第三世界大國,人口多,底子薄,但是由於兩國選擇的發展道路不同,目前在國力上有一定的差異。從經濟力上看,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差距並不大,1982年,中國與印度的人均GDP分別為 275和274美元,分居世界第137、138位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Sept.2003,Database,http://www.imf.org/.,而到2004年,按照匯率計算,中國人均GDP為達到1269美元,已相當於印度(578美元/人)的兩倍,可見兩國人均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中國的社會發展水平整體上好於印度,2002年,中國的人文發展指數為0.75,印度只有0.6。從軍事力上看,印度雖然也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但總體上還是弱於中國,軍事上更依賴於俄羅斯。在外交倡議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與中國共同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但現在印度已失去五、六十年代的銳氣,在第三世界的影響力小於中國。在周邊政策上,採取以勢壓人的政策,與巴基斯坦長期對抗,與中國也有一定的摩擦,與中國「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睦鄰安鄰」的周邊政策相比,中國顯得更成功。在全球外交影響力上印度也不如中國。
在形成綜合國力的資源上,印度與中國也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如在勞動力等初級生產要素上有一定的優勢,但技術、信息等高級生產要素上相對缺乏。雖然中國在國力資源各方面整體上都好於印度,但在許多具體方面印度也有自己的優勢,如在人力資本的培養和維護上,印度許多方面好於中國,印度英語水平高,大學教育更與國際接軌,其商業人員因為懂英文的人比中國多,「走出去」的意識比中國更強。在IMD「教育系統滿足競爭性經濟的需要」調查上,中國得分為3.17,印度得分為6.2。在IMD「有技能的勞動力是否容易獲得」調查上,中國得分為4.3,印度得分為7.58。在「人才外流」情況上,中國得分為3.51,印度得分為6.25。在「管理者的企業家精神」 上,中國得分為5.04,印度得分為6.68,這些都反映了印度在教育質量上的優勢。雖然印度的信息力絕對水平低於中國,但相對其經濟發展的需要,其信息力水平還高於中國。在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4~2005,2004.的《全球信息力報告》中,中國網路整備度指數(NRI)為0.17,排在全球104個經濟體中的第41位,而印度NRI為0.23,排在39位,排在中國之前。另外,印度的企業創新方面好於中國,在軟體等產業上的優勢也不可忽視。
中國與印度在政府調控力相比,也各有優劣。中國在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政府績效上優於印度,而印度在法律系統、金融體系的建設和教育上優於中國。總體說來,中國的政府調控力還是明顯優於印度的,印度的民主、宗教派系和種姓制度影響了政府的行政力,使其「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建設和諧社會的風險大,而中國政府在建立和諧社會上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政策上比印度優,社會凝聚力好於印度。
總的來說,印度與中國相比在綜合國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綜合國力的發展既是歷史的,也是動態的,在可預見的未來,印度的綜合國力趕上中國是很困難的,但是印度也有自己的優勢,其周邊政策目前也正在調整,在全球也開始執行更積極全面的推動和平與發展的外交政策,國力資源中許多方面也優於中國,如果其優勢發揮得好,將是中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