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
我以前看過有關印度的一些資料,我覺得印度人對於中國抱有一種復雜的情緒,他們即羨慕中國,也嫉妒中國。
曾經我們中國也是「東亞病夫」,在國際上地位很低,雖然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經濟和軍事水平卻落後發達國家太多太多。曾經印度也是如此,印度和中國在以前都是沒有地位的發展中國家。
可是近年來,中國的經濟水平和軍事水平就像開了掛一樣飛快的增強,如今的中國已經是全世界都不敢小瞧的存在了。印度就在我們旁邊看著我們飛快的成長,而自己卻寸步難行。
因此印度人其實很羨慕中國,也非常嫉妒中國發展這么迅速,印度人寧肯和信用度極低的日本人合作高鐵項目,也不願選擇中國物美價廉的高鐵。全是嫉妒心作祟。但是他們的選擇一定會讓他們後悔,畢竟日本高鐵這么不實用。
❷ 為什麼說印度的崛起無法避免
印度的發展得到了世界主要國家的支持。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都看中了印度龐大的人口消費群體,希望與印度建立更加緊密的盟友關系。印度在未來十年內的國際影響力將大幅提升。印度的發展將會是一片光明。印度這幾年來已經崛起。特別是在軍事、航天領域的崛起已經步入世界強國的地位。美日歐以及俄羅斯等世界大國紛紛的結交拉攏,更凸顯出印度的國際地位的耀眼。70多年前,第一代領導人甘地發誓說要做世界大國的豪言,今天的印度已經做到了。如果說當初不結盟運動的領導人是虛銜,今天,南亞霸主已經把宇宙飛船發射到火星上,去年108顆衛星的成功,更是超越美國!烈火系列的導彈已經可以覆蓋歐洲。世界最多的IT人才更是傲世全球的資本。龐大的醫葯產業是印度人的驕傲,寶萊塢的影視規模和效益日本歐洲都甘拜下風。
民主制度給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帶來活力和自豪。每年7%以上的經濟增長率,10年後將超越日本,直逼美國,前景一派光明。難能可貴的是,印度絕大多數國民對前景深信不疑。不會去抱怨不公,安天樂命。龐大的人口資源就是印度更加崛起的本錢。在現代化智能化的今後,還是需要人來管理機器人。穆迪總理的雄心壯志也是有這些底氣的!印度已經崛起,普通人生活的環境沒有崛起。種姓制度和民主制度能夠和平相處!這是印度人領先美國的混合制度!印度人的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美國今天也辦不到,也許美國人50年後都辦不到這些免費制度!印度有36%的文盲,那是因為民主自由,他們不想讀書,不能強迫讀書。印度地理位置特別理想。幾十年來一直是印度洋的霸主。世界強國們都對她不設防!國際環境和關系都是全球最吃香的,要什麼有什麼,許多強國還要看它高不高興!
❸ 印度是靠著什麼一步步崛起
印度,擁有13億多的人口,人口平均年齡之中位數為27.3歲,反觀著人口高齡化的日本,年齡中位數到達47歲,印度的人口結構可以說是相當的年輕,有著年輕的人口價格低廉的勞動力,又擁有著巨型的市場以及英語系國家的優勢,因此大部分的外資都會優先考慮印度。在外資進入投資下,印度在2018年人均所得為2100美元,估計在2030年能達到3200美元,人均所得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這匹沈睡的象在未來前景一片光明。
印度在軟體開發和IT產業的人才輸出大國,由於軟體開發跟一般實業不同,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購買設備土地廠房,軟體開發只要有電腦滑鼠就能開始設計產品,即使軟體出了問題,只要能改寫程式,損失都不大,印度年輕人擺脫貧窮的方式成功率大了許多。
印度雖然是一個大國,但是卻包含著29個邦,互相既獨立又能協作,印度人之間不僅僅要互相理解,更具備有搏倒對手的能力,不僅僅如此,在矽谷印度人更是僅次於美國的CEO輸出大國,印度人靠著習慣競爭並且又能適應文化的不同,在國際中佔有一席的地位。鮮為人知的是,印度其實是全球第三大制葯國,更是美國食品葯物管理局(FDA)葯品第二大上市國,佔全球葯品生產8%,預計2020年成為全球五大市場之一,曾經接受過英國殖民地統治的印度人,擁有將「復制」變成「可能」的強大學習能量。
借鑒於中國的開放政策,目前印度學習於其他國家的開放政策,大量吸引外資來投資設廠,增加就業率來帶動整體經濟,就像中國的90年代製造業帶動了接下來的中國發展,當然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政策及困難點,所以導致印度的發展速度不比中國,但是靠著人口紅利、教育、以及產業類型,印度成長速度將會飛快的成長。
❹ 我一直有個疑問,印度如此傳統的國家,不接受外來事物,他是怎麼發展的呢
不能說不接受外來事物 印度作為一個文明古國 他對自己的文化有很深的自豪感 一定程度上崇尚本國文化
但是為了發展經濟 他們也開始接受了外來的先進事物
據統計,1991年以來的10多年間,印度年均經濟增長率達6.1%,2004年達6.9%。一些國際權威機構甚至預測今後若干年,印度經濟將保持8%以上的高增長率,在一代人時間內,印度將崛起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中國的第三大經濟體。印度政府自我設定的經濟增長率也是高達8%~10%。然而,實地觀察,卻看不出一個擁有10多億消費者的超級經濟體連續10多年年均增長6%以上時該有的火爆場景。在印度,除了班加羅爾、孟買有點高層建築外,多數城市,包括其首都新德里,都沒有拉動經濟高速增長的高層建築群,多數印度建築都在兩三層以下。至於高速公路、地鐵建設之類的增長點,在印度也是鳳毛麟角。印度專家稱印基礎設施比中國落後10~15年,其實又何止10~15年?按時下兩國發展速度差看,這種差距還會繼續擴大而不是縮小。雖然印度軟體業發達,其產值也不過區區千億美元。中國之所以保持9%以上的高速增長,是因為整個中國都是一個大工地,舊城改造、新城建設、高速路、地鐵、機場、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大電站投產、汽車普及等等,增長點層出不窮。印度據說年均增長率6%以上,增長點在哪?對一個還處於工業化時期的發展中國家,增長點不在基礎建設方面,又能藏在哪?
印度傳統文化的主體印度教是一種「出世」文化,重在精神修煉,不甚重視物質文化。印度傳統文化的基因與過度重視物質文明的所謂「崛起」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崛起概念只是一部分印度精英的理念,在印度很難真正成為全民理念。中國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傳統文化卻是一種「入世」文化,「修身」而後「齊家」,而後「治國」,而後「平天下」,而後是光宗耀祖,而後是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子孫後代,這推動中國人,不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會生生不息,奮斗不止,追求物質財富。因此,重視物質文明的「崛起」文化正好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入世」基因暗合,崛起在中國因而成為一種全民運動。13億人「入世」的力量就構成了中國「崛起」的宏偉合力,這在印度恐怕永遠也做不到。這就決定了「崛起」在印度只是部分精英的理念,而不是全民的理念。印度要實現崛起,其關鍵很可能不是如何招商引資,不是如何搞基礎建設,不是如何擴大進出口,而是來一場更新全民觀念的「文化革命」,剔除傳統文化中妨礙崛起的「出世」基因,多一點「力爭上游」的精神。
❺ 印度人問怎樣阻止中國成超級大國 結果太慘烈
外國網友來上課:「。。。。。。這就好比啥呢,上學的時候,你希望你們班的好學生最好是生病甚至是死了…。而不是你自己好好學習,提高自己。」
這兩天,美版「知乎」Quora上一個印度網友的提問下跟帖非常活躍,這位「憂心忡忡」的印度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作為一個印度人,我們如何阻止中國成為超級大國?」
自信點,行不?
❻ 為什麼大多數印度人都不喜歡巴基斯坦
巴媒體此前報道說,當地時間下午4時左右,一名襲擊者騎摩托車沖向路邊的警察並製造了爆炸。當時,這些警察正在為一個拆除違章建築的工作隊提供安保服務。當地警方隨後證實,這是一起自殺式炸彈襲擊,目標是當地警察。爆炸發生後,救援人員及時趕赴現場。隨後拉合爾所有醫院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巴基斯坦總統海珊、總理謝里夫、陸軍參謀長巴傑瓦均對襲擊表示譴責,並向遇難者家屬表示慰問。謝里夫要求有關方面全力救治受傷人員,巴傑瓦指示巴軍方立即參與救援工作。巴基斯坦塔利班一分支機構宣稱製造了此次襲擊,並稱襲擊者是一名13歲男孩。
❼ 印度可能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嗎
自1947年獨立以來,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奉行不結盟戰略,力圖避免參加冷戰,將多邊機構和不結盟運動列為優先事項。印度的政策也始終反對在國際關系中使用軍事力量。但是印度發現冷戰後的國際環境有利於同時擴大與所有主要大國的雙邊關系,因此印度奉行「多結盟」戰略,力求成為有時相互競爭的「過渡力量」。隨著印度開始宣稱自己是地區大國,它今天正在將其「棕水」海軍轉變為「藍水」海軍,並擴大其空軍的力量,積極參與世界事務。
現在已經普遍認為印度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大國。在過去的二十五年中,印度經濟表現出驚人的增長。盡管全球經濟放緩,印度仍是為數不多的繼續以高個位數增長率增長的大型經濟體之一。美國近幾十年來一直在戰略上押注印度,支持其崛起,因為它期望這將促進美國在亞洲和全球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