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怎麼看待中國電影

印度人怎麼看待中國電影

發布時間:2023-07-19 08:19:05

❶ 印度人眼裡真實的中國是怎樣的

在印度人眼裡,中國比印度還要落後。他們眼中的中國還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水平。一般對中國不了解的印度人看到中國人都會向中國人炫耀,新德里的幾座高樓大廈,對中國人說,你們中國有那麼多的高樓大廈嗎?但是到過中國的印度人在印度國內比較低調,因為他們不敢開口,他們不好意思說中國改革開放後所取得的成就。在政治方面印度一直以世界第一民主大國的身份來自居,他們認為中國和朝鮮一樣都是兒子繼承老子,孫子繼承兒子的專制世襲制統治,國民沒有自由說話。他們認為中國人都非常野蠻。有些印度人偏信謠言,認為中國人什麼都敢吃,甚至是吃人肉。他們對中國的偏見和誤解非常深。

❷ 在印度人的眼中,中國是什麼樣的

誤解:中國是一個單一國家,一種語言,一種文化,一個民族等。

事實:中國是個十分多元化的國家。

漢民族擁有大約10億人口,構成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他們主要生活在東部和東南部省份。他們說漢語,而漢語並不是唯一的語言,而是多種不同語言的集合(就像印度語也不是一種語言)。中國將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在中國,受到廣泛研究和支持的語言包括漢語、蒙語、藏語、維語和壯語。語言學上中國現存有299種語言。。而且中國有56個民族,並不是單一民族。

誤解:在獨生子女政策下,所有中國人都只能生一個小孩。

事實:獨生子女政策只適用於漢人。甚至這一點也不是絕對的。例如在農村地區,如果第一個孩子是女孩,這對父母也可以再要一個孩子。而在城市地區,如果夫妻都是獨生子女,那麼這對夫妻也可以生第二個孩子。現在這個政策已經結束了。

誤解:尼泊爾屬於中國。

事實:尼泊爾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在我們古吉拉特邦,有很多尼泊爾來的人在這里工作。他們大部分自認為是中國人。這是由於尼泊爾人和中國人在面部特徵上存在一定相似性。(有時候來自印度東北部的人也被視為中國人。)在尼泊爾的地圖上,北邊是中國,南邊是印度。實際上,尼泊爾和中國是不一樣的。

誤解:中國人只吃面條。

事實:中國菜是世界上菜別種類最多的。在印度,面條被視為中國唯一的食物。但中國人並不是只吃面條,他們也吃一些小麥、蔬菜、大豆、大米等食材做的東西。而且,中國菜類別極多,做法也極其復雜。

誤解:中國經濟依賴印度,他們所有的產品都出口到印度。

事實:這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印度15%的進口貿易來自中國,這意味著中國3%的出口貿易通向印度。中國的經濟規模比印度大得多。印度並不是他們主要的商業夥伴。

誤解:中國只會製造質量低劣的廉價產品。

事實:如果這是真的,中國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製造業了。真實情況是,中國可以製造各種質量的產品。最便宜的產品毫無疑問質量很差。中國可以製造任何種類、任何質量的產品,印度人形成這種觀念,除了媒體,更多的原因在於印度進口商人。他們為了利益,總是低價進口低質量的產品。

誤解:認為中國像印度一樣窮。

事實:對於這一點,我很悲哀,我們的媒體總是列舉中國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總是報道中國負面消息。其實,中國的經濟規模是印度的五倍,中國的發展,特別是基礎設施的發展遠遠超過印度,中國人均收入也遠遠超過印度,我們不能活在夢里,印度經濟發展距離中國還很遠,我們必須努力。

❸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

那要看是在印度國內的人,還是來過中國旅遊的印度人。

記得之前在uc上面,有看過一個視頻,就是一個印度小哥,坐中國的高鐵。他自己錄了視頻,然後在視頻裡面,一直吐槽說,印度的媒體都是騙子。

在這個印度小哥的眼裡,他覺得,中國的高鐵,特別牛逼。和機場差不多,查一些方向的車,都很簡單。而且,高鐵特別穩,環境也特別好。還有安保這個,都比較嚴。

在這個視頻裡面,可以明顯的看到,這個印度小哥眼裡都是充滿著好奇和感嘆。

不過,也正如這個小哥所說,他覺得印度的媒體都在騙人。

所以,不難想像,印度國內的人,那些沒來到中國的人,都是通過網路或者是當地的新聞媒體,來獲取到中國的消息。而這樣的消息,往往帶有一定的歧視和謊言。

在之前,我也有看到過某個台灣人錄視頻,同樣在視頻裡面,他也一直吐槽台灣的媒體,都在騙人。

確實,有一些地區,在宣傳中國的時候,都會帶有一定的敵意。故意抹黑中國,貶低中國。所以,他們只會宣傳某些不好的事,對於中國強大的地方,他們都是避開的。

而正是如此,一些沒來到中國的外國人,對中國不了解,都還覺得中國很落後。

❹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

雖然說現在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看,但是我們對於別的國家若不親身體會,是無法了解的全面的,他國對於我國也是一樣。那麼身為鄰居的印度人看中國的話,他們又是什麼感覺呢?似乎印度人看中國總是很喜歡把中國當做競爭對於,從而進行各個方面的對於。

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

其實對於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如何,這也是需要分差別的。那就是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和沒有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對於沒有來過的印度人看中國的話,大部分可能都是從網上所知道的訊息,所以對於中國經常是一種鄙夷的態度,認為中國某些地方完全比不上印度。

曾有個人去印度孟買出差,感慨了一句孟買真漂亮,而那個人的印度客戶則回答了這樣的一句話:「不用擔心,十年後上海也能發展成這樣。」emmmmm??估計無數上海人都想說一句mmp吧,這就是偏見時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

但是若是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大部分都是十分客觀的,能夠充分知道兩國之間的差距。順便偶爾感慨一些中國的物價比他們國家要貴上一些,這也是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之一。當然了,其實更大多少的印度人,對於中國一無所知。

大多數的印度人僅僅能通過報刊雜志和媒體了解中國,所知道的東西,甚至不多於諸如成龍、長城和中餐等。不過一些印度人看中國時,仍舊持有積極態度,或對中國傾向於中立的觀點。我們不妨來看看一個十分可觀中立的印度人,對於中國方方面面的印象。

印度人中國可觀的評價與對比

1、對中國人的印象:我們認為中國人是非常勤勞智慧且對工作一絲不苟的一群人。中國人非常樂於獻身於國家,且常常把國家置於優先位置。而在印度,你可能常會在一些節日遭遇諸如因為工資原因而引起的罷工或者是長時間的假期,這些因素都對出口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2、經濟和文化:很多印度人對中國多年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績表示贊賞。對印度的民主制度來說,想要重復同樣的經歷可能要用很多年。我們體會到中國文化是相當美麗的,當人們表演中國獨特的民俗文化時,他們展現了適時地同步性。我們發覺諸如武術、舞龍這樣的運動真的很美且令人著迷。

3、中國的產品:尤其是涉及到電的,都在印度很普及。我們在印多爾有Jail Road,同樣地,大多數的印度城市都有專門銷售中國商品的地方。像金立、小米、OPPO、VIVO這樣的手機牌子在工程師當中也很受歡迎。但不幸的是,有時中國製造常常被認為是劣質、便宜、山寨的同義詞。

4、教育與娛樂:像成龍一樣的明星在印度非常受歡迎,中國的動作電影我們都喜歡~我們覺得中國對於各種體育運動「從娃娃抓起」的態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印度的教育從來不把目光聚集在學術能力之外的其他事上。

❺ 印度人怎樣看中國

在中國的印度人,主要居住在北京、上海兩等地,他們是這樣看中國的:

1、上海印度人協會主席阿密特·懷卡爾認為:上海很安全

上海印度人協會主席阿密特·懷卡爾的老家是印度中部的那格浦爾。2009年,懷卡爾當時所在的一家德國企業把他派遣到上海,擔任亞太區銷售高級副總裁。現在,他11歲的大兒子和7歲的小兒子都在上海上學。2012年,懷卡爾被選為印度人協會主席,這個2006年由「上海印度女性聯盟」和「上海印度商人聯盟」合並的印度人社團,在他負責的這3年裡,會員從700人增加到1500人。在印度人協會的網站上,能查到所有委員會成員的手機號和電子郵箱,協會成員的名字和手機號也都在年度刊物上公開。

懷卡爾說,印度人協會經常組織公益活動,聯絡在華印度人的感情,比如一年一度的印度排燈節公益晚會。此外,他們也願意為上海市民做些貢獻。去年11月,上百名印度人協會的成員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參加獻血。等到今年6月14日「世界獻血日」時,協會還會舉行這樣的活動。懷卡爾說:「我們很高興這樣做。」采訪中,懷卡爾再三稱贊中國人的守時和勤奮,他還說:「每次遇到新來的印度人,我都會告訴他上海給我們的安全感超過世界很多地方。我們應該給上海頒一個『安全獎』。」

普拉迪普·庫馬爾和太太安·麗塔住在上海世貿濱江花園的高層公寓里,天氣好的日子,從他們家的客廳能俯瞰黃浦江。在這個高檔社區,總共住著七八十戶印度人。庫馬爾來自印度首都新德里,有在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國的香港、上海等地做跨國企業高管的經歷。2006年,庫馬爾看到中國咨詢行業的機遇,創立了自己的咨詢公司,同時也是另一家咨詢公司的合夥人。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那時中國的GDP增速很快,相關政策使跨國企業在中國投資和運營非常容易,商業發展前景很好。

上海的生活讓庫馬爾一家感到滿意。談到在廣場跳舞的中國大媽,已經當上奶奶的麗塔說:「中國老年人比印度老年人更活躍,也更快樂,退休彷彿是他們新生活的開始。」由於一家人都是素食主義者,麗塔還教會來家的鍾點工做印度菜,這大大提高了他們在上海生活的幸福感。現在,麗塔是上海一家名為「米飯媽媽」的公益組織成員,她們致力於幫助上海的弱勢兒童群體。麗塔說:「印度人與西方人差別很大。中國人把我們看成半個外國人,因為我們的語言、相貌,也因為我們的亞洲特性。我很高興,當地人接納了我們。」

2、北京泰姬樓印度餐廳總經理麥赫諾·帕斯塔卡亞說:「印度要向中國學習

生活在中國的印度人,有時願意把兩國做對比。北京泰姬樓印度餐廳總經理麥赫諾·帕斯塔卡亞來中國24年了,1997年他娶了中國妻子,1998年在北京國貿開了第一家印度餐廳。帕斯塔卡亞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畢業後在印度創業,想出一個「工業廚房」的點子,和做外賣差不多,但不太順利。幾年後,他決定出去闖闖,曾考慮過到頗受印度人歡迎的中東地區,那裡有700多萬印度人,直到一個朋友問他「要不要一起去中國」。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帕斯塔卡亞對中國一無所知,但他還是做出了選擇。來中國不久,就認識了會說英語的鄭女士,用帕斯塔卡亞的話說:「印中文化真的有很多不同,我們認真交往、磨合了好幾年,1997年才結婚。」那時候,他想買咖喱等家鄉的調料要去友誼商店,但現在方便多了,網購就可以解決。說起北京的變化,帕斯塔卡亞侃侃而談:「那時剛修完的二環路、三環路沒過多久就又擁堵了。以後北京有七環也不奇怪。」對於北京的霧霾,他也會抱怨,但他覺得「污染和發展有關,哪個國家都一樣,印度也有污染」,而且北京近幾年已經好多了,幾乎沒有沙塵暴。

帕斯塔卡亞在北京開的印度餐廳很受歡迎,吸引了很多社會名流。短短幾年內,他又開了兩家分店。生意走上正軌,讓帕斯塔卡亞更熱衷於傳播印度文化,他說:「很多中國人對瑜伽的印象就是減肥美體,其實它更強調呼吸冥想,是用來修身養性的。我希望能盡一己之力,讓更多中國人了解印度。」

來自印度南部城市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的珊妮,是獨生女,她有個好聽的中文名字「月光」,是當年一個去印度的中國女孩給起的。月光很喜歡這個名字,來中國後,她得知「月光」有了新的含義,不過,這個開朗的女孩笑著說:「在中國發展不可能成『月光族』的,這也是我來中國的原因。」月光說,印度人口多,很多人都有兄弟姐妹,所以像她這樣的獨生子女很少見。

月光的父親曾在英國、中國香港經商,她13歲首次來中國時第一站就是香港,然後又去了廣州和深圳。月光說:「你問100個印度人剛來中國時是否適應,可能99個都說不適應,因為印中的文化差異很大。可是我很適應,我想是因為從小到大我一直都和中國有聯系的原因。」現在,她最喜歡的中國小吃依然是粵菜系中的蝦餃。一年半前,月光到北京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MBA。談到為什麼放棄美國名校而選擇中國大學時,月光說,印度以前是英國殖民地,印地語和英語都是官方語言,她在印度的商學院里學到的知識也都以歐美為範本,因此,選擇去美國留學意義不大。相反,她認為,再過二三十年中國肯定能超越美國,因此,她想「畢業後留在中國工作,見證歷史」。月光說,印度要向中國學習的地方很多,我注意到中國商場里的售貨員、旅遊景點咨詢處和高速公路收費站等服務場所的工作人員多是女性,而這些工作在印度都是由男性來做。

來自印度班加羅爾的尼廷·達尼在義大利讀研時,一次到上海實習的機會讓他對中國產生興趣。2011年畢業後,達尼來到上海,現在,他是一家名為「綠色倡議」的環保組織負責人,同時兼職做室內攝影和建築咨詢。「綠色倡議」經常組織宣傳環保的活動,如每月邀請環保產業的相關專家和高管講座,每次參加的人數都有上百人。達尼對政治話題不感興趣,但更關注中國政府的環保舉措。達尼說:「在印度,環保問題還沒有像在中國這樣被重視。印度政府面臨的主要挑戰仍是電力、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大氣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最近才被重視。」

達尼認為中國政府的治理很出色。他舉例說:「與上海相比,班加羅爾的交通很差。10公里的路程,我需要花一小時甚至一個多小時。」但他覺得,印度在旅遊業上有優勢,景觀和風俗仍保持原貌,但在中國,「所有的東西都被裝點過,越來越西方化」。對達尼來說,他希望可以簡化來中國的簽證手續。

3、印度學者:「印中不要因為糾結過去錯過良機」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執行秘書長苗綠博士說:生活和工作在中國的4.5萬印度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起著推動作用,通過人員往來可以增進了解,促進中印兩國經貿、文化發展。但是人口大國印度在中國的人數還不夠多。

一位在中國生活了8年但不願透露姓名的印度學者說:印中兩國媒體有時會有關於對方國家的負面報道,如炒邊境話題,其實印度普通百姓不太關注這些報道。他認為,歐美媒體也經常有對印度的負面報道,這很正常,西方不願接受其他國家崛起的事實。說起1962年的那場戰爭,他認為,印中合作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果因為糾結過去錯過良機,就太可惜了。他還談到,「莫迪總理對華友好訪問,希望印中往前看」。以前印度的領導人喜歡把耳朵捂上自己做決定,但莫迪不是,更喜歡傾聽別人的意見,比較開放,親和力強,因此贏得很多海外印度人的心,有不少印度人為投莫迪一票而特意回國。

庫馬爾表示:「民間層面,印中兩國之間可以說相互信任。但在政府層面,彼此有些過於謹慎。我之前想把一些中國公司帶到印度,但印度政府花了很長時間才完成相關程序。在中國,美國公司注冊很容易,我的公司在中國注冊時也很容易。」他認為,中國穩步增長,印度也迅速發展,「兩國應以新的思維方式實現共同繁榮」。

在華印度人體驗中印差異 感嘆中國機會多更安全--國際--人民網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415/c157278-26846086.html

❻ 印度人怎麼評價中國

我們對印度的了解幾乎全部是:"印度人口也有10億之多,但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大小,因此地少人多;近代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廣大人民生活在剝削與壓迫之中;科技很發達,軟體業名列世界第二;天氣太熱,每年都熱死幾千人,不適合人類居住"。 
到了印度,首先讓人感到驚訝的就是新德里國際機場的破舊,機場大廳的四面牆都是用石灰水粉刷的,沒有什麼廣告和宣傳畫,牆上面滿是污漬,很多大塊的牆皮已經掉了下來,露出黑乎乎的磚塊。 
更令人驚訝的是,從新德里國際機場望出去:唯一一條公路的兩邊居然到處都是破舊的棚屋,還有很多人就睡在公路邊上,甚至睡在汽車下面,公路兩邊的地面上還有很多象下水道井蓋大小的洞穴,據說這都是窮人居住的地方。沿著公路進入市中心,我們驚訝的發現,馬路兩邊有很多窮人的房子。 
所謂"窮人的房子",就是用裝石灰的編織袋和幾根樹枝搭成的,沒有四面的牆壁,一家十幾口人就住在幾平方米的屋頂下面;也有條件稍好一些的,住在黑乎乎的帆布做成的帳篷裡面,讓人聯想起了電影里的游牧民族;條件再好一點的就用廢棄的鐵皮搭成屋子,在城裡,很少見到磚瓦搭成的房子。以上信息完全正確。 
進入城市,吃驚的目睹了傳說中印度的一大奇景:行駛的公共汽車上,不但車廂里擠滿了人,車頂上也坐著人,居然連車廂外面也掛滿了人,雖然扒著車窗,神情卻泰然自若,毫不緊張,其技術之高實在讓人佩服,我當時就想:美國的蜘蛛俠是不是從印度移民過去的。 
再仔細一看,發現在車門的位置上沒有門,只有一個門框,連駕駛室也沒有門,後來才聽說:這邊的公共汽車路過站台時是不停車的,上車的人直接扒到車窗、車門框上,下車的人就直接從車門跳下去。(不太全面,有時候車頂都做滿了人)進入新德里的繁華市區,失望的發現所有的建築通常只有二、三層,全城最高的建築也只有4、5層樓高,實在不像一個大國的首都。後來,經過當地人確認:得知整個德里的最高建築為9層。更令人失望的是:街上的商店大多都只有國內的一個售報亭那麼大,無論店裡、店外都是極其的臟亂和破舊。由於面積太小,通常每個商店只賣一類商品,種類也非常之少,沒有什麼挑選的餘地。 
比如說買鞋吧:一進門,老闆就會請你坐下,服務員跪在地上仔細觀察你的腳,估計一下號碼,然後拿一雙鞋給你,不滿意就再換一雙,直到大小合適為止,最多可以挑選一下顏色,基本沒有樣式可供選擇。盡管城市如此殘破,但是物價卻令人咋舌:任何生活用品的價格都是國內的2-3倍,甚至10倍:洗發水要50多元一瓶,礦泉水瓶(空瓶)要6元,香皂10元1塊;大白菜要10元錢1斤。。。。。。。 
原因很簡單:當地的窮人用不到這些東西,這些都是用來給外國人用的。是這樣的,東西奇缺,還很貴,沒有大的超市盡管如此,很多必要的生活用品在這里仍然買不到,比如:餐巾紙、洗潔精、一次性紙杯等。很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印度人所謂的"上廁所",就是在大街上解決問題,不論男女。很好笑的是,街邊的公共廁所沒有屋頂、也沒有四面的牆,只有幾個露天的蹲位孤零零的放在那裡。 
印度人的飯店就更不能提了,大家做好嘔的准備。首先:在印度,餐具是不消毒的,全印度的市場也買不到消毒櫃。其次,就是他們的吃飯方法,將菜餚熬成糊狀,用手指將菜和米飯攪在一起成一團漿糊狀,再把牛奶、飲料倒進去,繼續用手指攪。看著他們用黑乎乎的大手攪拌的過程,大多數國人都會作嘔;不過通常是沒有這個機會的,因為他們的飯菜發出一種熏天的酸臭氣,中國人聞到了都會躲在至少十米之外。 
在當地,很少中餐廳,也買不到任何中國的零食,很讓人難熬。吃飯是這樣的,中國餐館條件要稍微好一些,但是也都沒有消毒,吃飯用的餐具,他們都是用一條黑的發亮的毛巾給你擦一下就用了印度人的窮是真正的"赤貧"。 
在城市裡,即使是鬧市區,也隨處都可以看到:一家十幾口人,住在用裝石灰的編織袋和幾根樹枝搭成的,僅有8、9平方米的房子里,沒有四面的牆壁,一家十幾口人就住在幾平方米的屋頂下面。據說坐飛機在孟買上空可以看到地面上很大一片白色的東西,好像我們中國的塑料大棚一樣,其實那就是窮人用編織袋做的屋頂。不過我倒覺得他們的治安不錯,房子既沒有牆壁也沒有門,居然都不會丟東西。 
有一次,我在車上看到路邊一個走路的年輕女孩,身上的"衣服"質地很特別,朦朦朧朧的似隱似透,還發出閃爍的天藍色光芒,我當時就很奇怪這衣服是什麼做成的,在中國沒見過這樣的布料。走近一看,大吃一驚,原來她根本就沒穿衣服,只是在身上抹上了一層藍色的顏料。我估計:她可不是為了時尚而裸奔,也不是完全是為了遮羞,主要是為了防曬:當地的氣溫通常都有45度,下午可達到50度,半夜也有40度,如果不穿衣服,肯定會把人曬死。 
當地人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白天上班或睡覺,晚上拜佛,就連世界五百強企業里的員工也一樣。包括那些搞軟體的,離開計算機就開

❼ 摔跤吧爸爸印度是怎麼評價在中國的票房的

印度人又高興、有難過,有的網友(各類粉 絲)在印度吵翻天了,原因如下:
1、印度排名第一的電影,是今年上映的一部電影,該電影現在共兩部,分別是《巴霍巴利王2》(今年上映)《巴霍巴利王1》。原先第一名的就是《巴霍巴利王2》

2、現在印度電影排名如下:
第一名,巴霍巴利王2,135億盧比(13.8億人民幣)
第二名,巴霍巴利王1,51億盧比,5.2億人民幣
第三名,摔跤吧爸爸,51億盧比,5.2億人民幣

3、由於摔跤吧爸爸,在中國上映12.9億人民幣,現在印度電影排名變成了,第一名摔跤吧爸爸,214億盧比(22億人民幣,包括其他地區收益),這樣一下把第一名由135億盧比提升為214億盧比,你這樣讓以後的印度電影怎麼玩!!!

4、所以,有印度網友說中國票房 造 假;有網友說巴霍巴利王在中國上映,票房更多;把中國網友郁悶的——有錢難道是我的錯??

❽ 印度人喜歡看中國電視劇嗎

我之前在印度做了一個月志願者,住在一個印度家庭里,天天陪他們看電視..我覺得他們比較喜歡看他們的印度狗血電視劇吧..我聽不懂也看不懂字幕,但是我愣是知道了所有劇情...中國電視劇印度引進得比較少,不過中國產的電視機,例如康佳,他們就愛得很...希望對題主有用。還有樓上的,成龍和李連傑在印度真的火得不得了!每個人一看到我是中國人就大喊「Jackie Chen!!!」

❾ 印度人對電影《我不是葯神》有什麼看法

有很多印度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

《我不是葯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劇情簡介

印度神油店老闆程勇日子過得窩囊,店裡沒生意,老父病危,手術費籌不齊。前妻跟有錢人懷上了孩子,還要把他兒子的撫養權給拿走。一日,店裡來了一個白血病患者,求他從印度帶回一批仿製的特效葯,好讓買不起天價正版葯的患者保住一線生機。

百般不願卻走投無路的程勇,意外因此一夕翻身,平價特效葯救人無數,讓他被病患封為「葯神」,但隨著利益而來的,是一場讓他的生活以及貧窮病患性命都陷入危機的多方拉鋸戰。



❿ 國外討論: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

我去過德里。孟買。等印度大城市。面貌很破舊。但新興產業很興盛。
印度人看中國。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列強。是個時刻想摧毀他們國家的敵人。
也許是62年那場戰爭。中國軍隊鐵血的形象。以及中國建國後與很多國家都發生過戰爭,讓印度人認為中國人很冷酷。他們不理解為中國人的自我犧牲,吃苦耐勞。
總之。印度人眼裡的中國是。列強。敵人。畏懼害怕。又刻意貶低中國。汗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怎麼看待中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現在在幹些什麼 瀏覽:783
美國和伊朗有多少個民族 瀏覽:653
mk印尼製造什麼意思 瀏覽:598
為什麼加入中國人保 瀏覽:868
印尼打工一般工資多少錢 瀏覽:106
中國人在印度檢測核酸在哪裡 瀏覽:850
用什麼學習越南語比較好 瀏覽:889
越南中部食物有哪些 瀏覽:476
疫情中中國承擔了什麼 瀏覽:974
什麼事印尼紅燈期 瀏覽:895
中國當年為什麼支持越南 瀏覽:869
中國有多少人願意購買文創產品 瀏覽:645
到越南飛機什麼時候飛 瀏覽:286
英國穿衛褲有什麼感覺 瀏覽:869
越南有多少密切接觸者被隔離 瀏覽:564
和代購買的東西怎麼在中國海關查 瀏覽:700
泰國蜘蛛膠和越南哪個好 瀏覽:569
印度宗教為什麼比較多 瀏覽:472
長方形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596
快遞到伊朗怎麼收費的 瀏覽: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