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食用鹽是怎麼提煉的
根據來源,鹽可分為海鹽、湖鹽、井鹽、石鹽等幾大類。
如今在世界的鹽產來源中,岩鹽佔41%、地下鹵水及鹽湖佔29%、海鹽佔26%。其中海水和石鹽是最主要的兩個來源。
1、石鹽
石鹽是內流盆地中封閉的湖泊蒸發所沉積下的礦物質。石鹽的岩床可以在地下廣大的區域里延伸,最多達350米厚。在美國和加拿大地下有一片巨大的岩床,從紐約州西部的阿巴拉契亞盆地起,通過安大略省地下,覆蓋大部分密歇根州的地下區域。
英國的柴郡地下和伍斯特郡周圍有石鹽礦。奧地利的薩爾茲堡因其鹽礦,被稱為「鹽城」。中國江蘇省淮安市地下有厚度為100-200米的鹽礦,儲量在世界首位。
2、海鹽
海水的鹽度約為35‰,是食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來源。海鹽可自然或者加工技術生成,可分成海水蒸發和離子交換膜電透析(EDI)。海水蒸發是傳統工法,受日照或降雨因素影響產量,需佔地廣大的鹽田。]而離子交換膜電透析是海水淡化技術的一種,需消耗大量能源,但比較可以有穩定的產量。
在蒸發量大、降雨量小的海洋國家,海水蒸發是制鹽的首選方法。先讓鹽田內充滿海水,等到海水蒸發後就能從中獲得鹽晶。由於一些海藻和微生物在高鹽度的環境下生長良好,因此有時這些鹽田會有非常鮮艷的顏色。
中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原鹽年產量240多萬噸,佔中國全國原鹽總產量的7%和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3、井鹽
中國井鹽生產肇始於戰國末年,李冰是其生產創始人[72]其他地方的食鹽則是透過開采巨大的沉積礦藏而得,這些礦藏是數以百萬年前的海洋和湖泊蒸發而成。這些鹽礦可能會直接開采作岩鹽,也有可能會將水泵進礦床中,溶成溶液後再提煉。
上述二種情形採集的食鹽都可以透過鹽卥的機械蒸發來純化。傳統上,這個工序是在敞口平底鍋上進行,通過加熱來增加蒸發率。近來這製程會在真空狀態的平底鍋中進行。
風味
各地的天然鹽有各自獨特的礦物風味。粗海鹽含有少量鎂和鈣的鹵化物、硫酸鹽,還有極少量藻類、耐鹽細菌和沉積物等。
其中的鈣和鎂使粗海鹽略帶苦味,且容易潮解(露置保存時會慢慢吸收空氣中的水汽)。藻類則帶有輕微的「魚腥味」和「海風味」,後者來源於有機溴化合物。另外海鹽中或多或少含有沉積物,所以會帶有一點暗灰色。
因為這些有著特殊味道和氣味的化合物含量很低時就能被人類感知,所以海鹽撒在食物上時會帶來比較復雜的味道,而若在烹飪過程中加入,食物的調料就很可能蓋過這些味道。
② 世界著名的鹽品種有哪些
鹽根據來源分為海鹽和陸鹽,陸鹽又分為岩鹽、湖鹽和井鹽。
海鹽,渤海灣泥灘都是曬鹽的。
陸鹽中青海的茶卡鹽湖可以看做湖鹽,也是 旅遊 勝地,中國的天空之鏡。
岩岩代表,喜瑪拉雅岩鹽,是喜瑪拉雅岩石上的鹽,喜馬拉雅岩鹽含氯化鈉98%以上, 是名副其實的「鹽中之王」。
井鹽,四川自貢可以是個代表,自貢市井鹽的采鹵制鹽史,可上溯到東漢章帝時期,聞名於唐宋,鼎盛於明清,遍銷於川、滇、黔、湘、鄂諸省。
鹽的品種有很多,在種類上又分兩大類。這些鹽因為地域、風土氣候、海水成份、製法等的不同,展現出各種不同的形態與顏色。因此有的廚師朋友,還有收藏各種特色鹽的愛好。
澳大利亞墨累河岩鹽,英國美頓海鹽,塞普勒斯海鹽,法國鹽之花,喜馬拉雅玫瑰鹽,英國安格爾西海鹽,印度黑鹽,義大利大主教鹽,日本生命之鹽,吉布地阿薩勒湖珍珠鹽,
。
香港的盆鹽、法國蓋朗德鹽之花、南非煙熏鹽、西班牙伊比薩海鹽、義大利西西里鹽、喜馬拉雅粉紅水晶鹽、澳大利亞南極海流鹽、日本天日鹽、非洲吉布地阿薩勒湖鹽
喜馬拉雅天山岩鹽 法國天然岩鹽 夏威夷天然岩鹽 日本煙熏鹽 義大利天然海鹽
香港的盆鹽、法國蓋朗德鹽之花、南非煙熏鹽、西班牙伊比薩海鹽、義大利西西里鹽、喜馬拉雅粉紅水晶鹽、澳大利亞南極海流鹽、日本天日鹽、非洲吉布地阿薩勒湖鹽
喜馬拉雅天山岩鹽 法國天然岩鹽 夏威夷天然岩鹽 日本煙熏鹽 義大利天然海鹽
香港的盆鹽、法國蓋朗德鹽之花、南非煙熏鹽、西班牙伊比薩海鹽、義大利西西里鹽、喜馬拉雅粉紅水晶鹽、澳大利亞南極海流鹽、日本天日鹽、非洲吉布地阿薩勒湖鹽
鹽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調味品,可近幾年冒出來很多種不一樣的鹽,岩鹽、海鹽、玫瑰鹽、黑鹽。
③ 食鹽進軍
食鹽進軍
印度西北歷史名城阿默達巴德附近,有個著名的大廣場。廣場入口處有一幅大橫幅,其上用印地語大書;堅持真理運動院。1930年3月21日6時半,曙光初露,78個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信徒,面對西面的大海,指天盟誓:如果印度不能獲得自治,英印殖民政府不修改野蠻的食鹽專營法,他們將老死大海邊,決不回阿默達巴德。宣誓完畢,為首的一個60歲老人,戴一幅金絲眼鏡,穿一身印度山民手工紡成的粗棉布衣服,穿一雙上布鞋,手執一根竹杖,開始向西邁進,其餘的信徒也默默跟上。他們的行進方向是西面靠印度洋的海濱村莊丹地。
持杖老者一行一律身穿土布衣衫,食用當地土產,不使用任何來自英國的物品,甚至也不食用英印殖民政府專營的食鹽。他們一路徒步行進,晴天項烈日,雨天一身泥,餐風露宿。每經過一個村莊,都要停下來,舉行群眾大會,號召村民自己煮鹽、自己織布,決不購買任何英國商品。一路之上,圍觀者成千上萬,熱鬧非常。不斷有村民響應老者號召,加入進軍隊伍。各國新聞記者,也來往穿梭,爭搶鏡頭和頭條新聞。隊伍經過24天時間,步行300公里,在4月5日到達海濱村莊丹地。這時,這支出發時僅78人的小隊伍,已增至數千之眾。抵達丹地的當天晚上,他們一齊面對大海,禁食祈褥。第二天清晨,老者帶領信徒,先用海水沐浴。然後在海灘上支起大鍋。老者親自用桶取水,灌滿大鐵鍋。又撿來乾枯的樹枝,燃起大火,燒水煮鹽。海灘上,成千上萬的信徒們,也模仿老者,熱火朝天地干起來。這個戴眼鏡的老者,就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倡導者甘地。他領導的從阿默達巴德到丹地的300公里徒步行軍,就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食鹽進軍。甘地和他的信徒們想用自煮食鹽的辦法,抵制英印殖民政府的食鹽專營法。進而號召印度人民抵制一切英貨,不與英印殖民政府合作,以便實現民族獨立。
甘地全名叫莫罕達斯·達拉姆昌德·甘地。1868年,甘地誕生於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島的波爾班達城。祖父和父親曾是一個小土邦的宰相,也是虔誠的印度教徒。甘地自小受印度文化熏陶,酷愛印度民族文化,同時也受到印度教中有關「非暴力」、「自製」、「寬容」、「以德報怨」等思想的影響。中學畢業後,甘地遠渡重洋,到英國接受高等教育,考進倫敦大學,主攻法學。在英國期間,他潛心研究《聖經》,把基督教義中關於對惡人忍讓的教義與印度教義中「以德報怨」的思想結合起來,得出了「不抵抗」和「自我剋制」最高尚的宗教結論。這一宗教結論後來又演變為政治上的非暴力不合作主義。
1893年,大學畢業不久,甘地受聘為一家印度公司的法律顧問,到南非任職。在南非期間,他目睹了白人殖民者如何歧視印度人的種種劣行,感觸頗深。甘地雖然受過全套英式教育,西裝革履。講一口標准牛津英語,仍然受到歧視。白種人不允許他與白人同坐頭等車廂,不允許他進有白人的茶座。有一次他依據英國法律,依法力爭,竟被白人痛打了一頓。這使他萌生了反對白人統治、爭取印度獨立的志向。
旅居南非期間,甘地深入印度僑民當中,創辦學校,出版刊物,開展反種族歧視斗爭。1906年,甘地組織旅居南非的印度人組織「薩提亞格拉哈同盟」,開展了早期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採用請願、罷工、絕食、集會等方式,與當局斗爭,聲名卓著。南非殖民當局對他恨之入骨,幾次將他關進監獄。但甘地從不屈服,每關一次監獄,甘地的鬥志就高漲一分。在旅居南非的二十多年期間,甘地形成了完整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體系:即用罷工、請願、絕食等非暴力手段,與殖民當局斗爭,爭取合法權益,最終達到民族自治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甘地回到闊別二十多年的祖國。他把在南非積累的斗爭經驗和形成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帶回印度,脫下皮鞋、西裝,穿上土布衣衫,深入群眾,宣傳非暴力不合作主義,並成為印度國大黨的領袖。在這期間,甘地成功地領導過孟買農民的抗稅斗爭。還領導阿麥達巴德紡織工人按照非暴力不合作路線,堅持罷工 21工,後來又使罷工轉化為絕食,迫使工廠主接受了為工人增加工資的斗爭要求。經過這些斗爭,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為廣大群眾接受。國大黨發展成為擁有1千萬黨員的大政黨,建立起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機構。甘地也成為印度人民反英斗爭的最高領袖和「聖雄」。
1919年,甘地利用印度受十月革命影響的機會,發動了第一次全印規模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反對英國殖民統治。1930年,甘地又利用資本主義發動經濟大危機的機會,以反對英印殖民政府的食鹽專營法為契機,發起聲勢浩大的食鹽進軍,掀起了全印規模的第二次反英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甘地領導下,印度人民紛紛起來罷工、罷課、罷市,示威遊行,要求殖民當局廢除食鹽專營,限制從英國進口紡織品。但是,英印殖民當局卻以暴力作答,先後拘捕了參加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6萬積極分子,甘地鋃鐺入獄,被殖民者拘捕。食鹽進軍和第二次不合作運動也遭到失敗。雖然如此,甘地的斗爭精神,卻鼓舞印度人民堅持反英斗爭。1947年,英國政府被迫放棄對印度的統治權,印度獲得獨立。甘地為之畢生奮斗的事業,終於獲得勝利。
④ 印度人不吃牛肉、羊肉還有豬肉,那他們吃什麼肉呢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印度人幾乎不吃肉,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
印度人中,印度族占人口的46.3%。而整個印度,素食者或者基本吃素的人,高達百分之三十以上。
即便不是素食者,印度人吃肉也不多。
原因很復雜。
歷史 上,印度教相信牛是大神濕婆的坐騎。濕婆的神靈平時就坐在牛的身上,視察印度大地。
所以,牛肉不能吃。
而印度 歷史 上有長期是穆斯林統治,比如最強盛莫卧兒王朝。
這些穆斯林是不吃豬肉的,也見不得別人吃豬肉。
在二戰期間,在印度的中國駐印軍官兵,經常看到印度教和穆斯林因吃牛肉和豬肉問題大打出手,甚至群毆械鬥。
久而久之,印度人不吃牛肉也不吃豬肉,以便引起麻煩。
畢竟吃個肉而已,也不可能比命更重要。
而對於印度穆斯林而言,他們幾乎只能吃羊肉、雞肉和魚肉。
因為穆斯林對於吃的限制很多,海鮮中不是魚形狀的一律不吃,吃肉的動物一律不吃,甚至不是阿訇宰殺念過經的肉,一律不吃。
薩沙有個熟人在印度做工程師,經常去鄉下修理設備,同很多村民混的很熟。
有一次,當地穆斯林嘩埋村民送了他一隻很大的羊。根據市價,這頭羊是很貴的,他不好意思收下,反復推辭。
結果他的司機,一個穆斯林偷偷告訴他:收下吧,你不吃這里也沒人敢吃。這頭羊,應該是剛剛被路過的車子撞死的。根據教義,這種肉我們是不能吃的。
結果這哥們回家吃了1個禮拜的羊肉,吃到嘔吐的地步,剩下半扇只得扔掉了。
穆斯林吃肉如此至少,印度教徒也多不到哪裡去。
上面也說了,印度教徒大部分吃素。
在印度教 歷史 上,最高貴的婆羅門和剎帝利基本都是吃素的。自然,剎帝利因為要打仗,有時候也會吃肉補充體力。但婆羅門終身不吃肉,這是千年來的約定。
而吠舍是被婆羅門和剎帝利取笑的對象,他們雖有錢但地位不高。
在印度傳統笑話中,貪財喜歡吃肉的吠舍,非常愚笨。
所以,吠舍吃肉也不多。
真正可以敞開吃肉的,就是最低等級的首陀羅和賤民。
只是,既然 社會 地位最低了,經濟條件也最差,想吃肉也困難。
久而久之,印度教徒也很少吃肉了。
印度的快餐店,有很多全素食套餐,這在印度是高貴的象徵。
薩沙在印度,只能吃到雞肉和魚肉,其他基本是沒有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雞肉和魚肉味道還很淡,即便用了很多咖喱。
有意思的是,印度雖很多人不吃肉,但胖子卻不少,還有很多大漢。估計他們就是那種喝水也長肉的人。
至於印度的素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不堪。單單素食的調味料,就有幾百種之多。印度人在吃的方面也用了很多心思,可以讓素食也很美味。
根據印度傳說,牛是濕婆的坐騎,所以牛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如果牛進了家裡,也是不能驅趕的。
由於這個原因,印度人不吃牛肉。
伊斯蘭教徒禁食豬、馬、驢、騾、狗和一切自死的動物、動物血。所以有一部份印度人也是不吃豬肉的。
三哥吃個雞,先要把毛給去了,然後,再把新的「毛」插進去。再裹上料,炸吧。
三哥就是三哥,凡事都要開個掛,連吃個炸雞都要開個外掛。
印度人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運猜,他們能把所有的食物都做成一個顏色。魚肉也能做成這樣。
三嫂們先把魚肉以這個體位進行切割。我就在想,小孩子都不摔跤的嗎?
切好了之後要腌制。
隨後,要炸。
炸完之後,又要放進印度專屬調料。做成這樣子。。。。
好吧,這個顏色很正宗很印度。
三哥的肉食,我我也不太好解釋。直接上圖吧。
這個畫面還是非常正常的。肉看起來相當有食慾。
然後。。。。。空氣中已經開始彌漫特殊、獨有的風味。
上吧,黃咖喱!
不知道這個肉的口味怎麼樣,咱也不敢問啊。
大功告成!
不過,豬牛肉對於印度人來說吃或不吃其實意義不是很大,因為他們總能把所有的旁蘆型食材做成一個味,一個樣。所以,雞肉、魚肉、羊肉就很有代表性了嘛!
作為在印度曾經工作生活了近三年的我還是有一定的發鹽權的。
首先,在印度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純素食主義者,這些人自然是什麼肉都不吃的。素食主義者里邊還有一些分支,比如耆那教徒,他們不但不吃肉食,連所有地底下的植物如花生地瓜都是不吃的,理由是翻動泥土的時候會殺生。但是印度這些素食者有一點和我們不一樣:牛奶及製品被他們認為是素食,是可以吃的。而且在印度有個現象,富人吃素食的比例比窮人高的多。
其次,吃肉的人里邊要按宗教來分,印度教,吃牛肉是他們最大的禁忌,尤其是他們視為神的白牛和黃牛。他們吃的最多的是雞肉和羊肉及魚蝦等水產品。在印度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穆斯林,他們主要吃牛肉和、羊肉和雞肉,水產品也是吃的,但不熱衷,牛肉大多是水牛肉,我們在印度呆久都知道要吃牛肉就找穆斯林聚居區就行,也便宜,肉類不分部位大概12塊錢人民幣一斤。這兩個教共同的特點是不碰豬肉,原因他們認為豬肉不幹凈。拋開宗教意義上的不幹凈,在印度一般的豬肉也確實不幹凈,大多數都是在路邊撿垃圾吃長的,中國要吃放心豬肉只能去昂貴的進口豬肉,像比利時產的豬肉人民幣七十多一斤,還是凍的。 前面我說的那些吃垃圾長豬肉也不是沒人吃,印度教里邊的賤民是吃的,我見過他們在路邊賣:一條豬沒長多大,被大卸八塊,毛也沒去,非常便宜。
奇怪的是在印度其他中國人常吃的肉類,像鴨子兔子也基本買不到。我問過印度人,無論印度教還是穆斯林他們說教義也沒說不讓吃,就是沒有吃的習慣。
當然,雖然年紀大的印度人還很堅持這些禁忌,但年輕人就不一定了,我好幾個印度教同事在印度不敢吃牛肉,但一來中國就放開了什麼都吃。也有一個穆斯林朋友一來中國就說他的最愛是培根……
說印度人不吃牛肉、不吃羊肉,不吃豬肉,那一定是誤傳。假如他們什麼肉都不吃,人體所需的營養從何而來呢?
印度是一個種族和宗教十分混雜的國家,印度教是主要的宗教,其次還有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等等的宗教。在印度,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因,佛教徒肯定不吃任何肉類。印度教則把牛看得十分神聖,有的人還經常喝牛尿解渴,認為牛尿能夠祛除百病。
可是,印度還有伊斯蘭教啊!穆斯林是不吃豬肉的,但他們卻必須吃牛羊肉,只是穆斯林有自己的聚居區,他們可以在他們的一畝三分地吃他們的牛羊肉。如果穆斯林本身就不吃豬肉,印度教又不讓他吃牛肉,佛教再不讓他吃羊肉,那他吃什麼呢?這顯然是違背常理的。
另外,印度還有基督教徒,基督教和咱中國人一樣並是不忌口,什麼豬馬牛羊雞鴨狗魚無所不吃。
可能人們遇到了不吃牛肉的印度人,就認為所有印度人都不吃牛肉,而遇到印度的穆斯林不吃豬肉,以為印度人及不吃豬肉,也不吃牛肉。遇著印度的佛教徒,任何人都不吃,於是就認為印度人都不吃肉了。這樣的觀點顯然是以偏概全或盲人摸象的意思嘛!如果印度人真的什麼肉都不吃,他們人體所需的營養從何而來呢?
在印度這個國家,牛是最神聖的動物,能夠吃苦耐勞,和印度人的思想是一致的,印度人因此把牛當作是神一樣對待,是印度人心目中的神靈,如果遇到特殊的節日,牛糞對於印度人來說都是聖物,印度人會把牛糞抹在自己的腦門上,以此乞求得到神靈的庇護和保佑。正因為如此,印度人不敢殺牛,殺牛就等於殺神,是要遭天譴的,是要遭報應的,印度人就這樣形成傳統觀念,不殺牛,不吃牛肉。
牛在印度是最幸福的,地位也是最高的,數量也是最多的,印度全國一共有3億多頭牛。印度雖然不吃牛肉,但是對於牛奶、牛尿、牛糞卻情有獨鍾,印度有一種保健品,是印度神葯之一,該保健品就是由牛奶、牛尿、牛糞調配而成,換作是非印度人,這都是難以接受的!
印度人不吃豬肉,還是和印度的宗教信仰有關,印度除了印度教教徒之外,還有12%左右的伊斯蘭教,全世界信奉伊斯蘭教的人都和印度一樣,都是不接受吃豬肉的,伊斯蘭教吃肉,只吃牛肉,吃羊肉,吃雞、鴨、魚。而在印度,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相互尊重,就形成不吃牛肉和豬肉,只吃羊肉、雞肉、鴨肉、魚肉。印度人不吃豬肉,是覺得豬骯臟,配不上印度人高貴的身份。
另外,印度人對於吃魚,也是有選擇性的,恆河裡面的魚印度人不吃,池塘裡面的魚印度人也不吃,池塘裡面的魚,是印度人放生的地方,他們信奉不殺生。其次,恆河意為「天堂來」,是印度的聖河,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印度人喜歡在恆河裡面沐浴,凈化自己的心靈,恆河裡面的魚因此而特殊。
除了恆河和池塘黎明放生的魚,印度是非常喜歡吃魚的,印度人可以把魚用來烤,可以把魚弄成糊糊,然後拌著米飯,用右手就開始吃起來!在印度,婆羅門才是真正的素食主義者,一點肉都不吃,雞、鴨、魚也不吃,只吃蔬菜!
印度菜餚因地區而異,一些常見的主食包括大米、全麥麵粉、珍珠米、扁豆、鴿子豆、鷹嘴豆、綠豆和芸豆。雞肉和羊肉是最受印度人歡迎的肉類,羊肉、魚和牛肉在一些地區經常食用。由於宗教文化的影響,印度人很少吃豬肉和牛肉。
印度以味道濃郁的咖喱菜餚而聞名。印度食物中通常使用的調味品包括辣椒、豆蔻、姜黃、辣椒粉、生薑、黑芥子、芫荽、大蒜、孜然、肉桂、丁香、藏紅花和肉豆蔻。印度的各個烹飪地區都有自己的香料混合物,叫做加蘭馬薩拉。許多廚師也有自己定製的加蘭馬薩拉。
一些常見的咖喱組合包括土豆配豌豆、鷹嘴豆、花椰菜、次粉葉或菠菜、茄子配西紅柿或洋蔥、農家乳酪配菠菜和各種扁豆。咖喱肉通常含有雞肉、山羊、羊肉或魚。咖喱通常與巴斯馬蒂米飯和一種發酵烘焙麵包一起食用。
在東印度,許多菜餚都是芥末和魚肉為主。北印度常見的配料包括牛奶、酸奶、酥油、藏紅花、辣椒和農家乾酪。南方烹飪食物通常使用椰子和椰子油,以及羅望子和胡椒。西印度菜往往是所有印度食物風格的融合。大多數印度餐由多道菜組成,包括酸辣醬、泡菜等佐餐。
印度是一個宗教信仰非常注重的國家,有90%以上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而這些教徒把牛當做是心目中的 聖物 來看,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絕不會選擇殺牛,宰牛去食用。而另一大派系 婆羅門,在他們心目中,婆羅門就是他們最為尊貴的信仰,同樣是不食牛肉與其它肉類,主要是以素食為主,比如:蔬菜,水果,烙餅,大米飯等。
在印度,除了宗教信仰者不食牛,羊,豬以外,還是有一部分人吃肉食的。只有那些高種姓的人群才會去吃素食,如果是一般普通人,他們大都喜歡吃一些雞肉,鴨肉或雞蛋的,同時,在印度,魚是他們最喜歡吃的一種肉食動物了!
但是,他們雖然喜歡吃魚,但非常有講究,第一,不吃池塘里的魚,更不吃恆河裡的魚。
因為在他們看來,池塘里的魚同樣是有靈性動物,更是他們的朋友,同時,他們還會經常拿事物去喂養這些池塘里的魚。
而恆河裡的魚主要是在印度,這條河是他們的聖河,就像母親一樣,而在裡面養大的魚,在他們看來,就是聖物,他們只能去聖拜,哪裡還會去吃它們呢?再說,因為印度特殊風俗習慣,人死後還會直接水葬,這恆河就成了最大的水藏區了!在這種情況下,試問,誰還敢去撈裡面的魚吃呢?
第二,他們只吃海里的魚,他們會把魚做成風干型,或是煙熏型,這樣可以更好的保存長時間不腐。
在印度,大約有3億多頭牛,目前為止是世界上養牛最多的國家,但是由於他們的宗教信仰關系,牛,豬,羊等動物在他們看來就是朋友,升物,不吃它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可是,在印度除了女性大多是真的素食主義者外,男性還是多少會吃一些肉食的,除去高種族姓是素食主義者者外,一般低種姓者還是喜歡吃一些肉食的,據有關部門調查發展,在印度還有15%的人群會偷偷吃牛,羊,豬肉,當然,這些人群大都是貧民,低種姓人群居多。
在印度人眼中,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咖喱飯了!又辣又油膩,這是他們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再者就是烙餅,他們喜歡把各種各樣的蔬菜搞成醬型,然後再用烙餅捲起來吃,這同樣是他們主要食物之一。
而我們去印度 旅遊 ,大多不習慣原因就是手抓飯,這和國內飲食習慣形成了反比例,所以說,我們去了之後,大都會直接選擇勺子用,而非像他們一樣用手去抓,也不幹凈,更不衛生不是?
印度人並不是不吃牛羊肉,只是吃的少一些。在印度大概有82%的民眾信奉印度教,12%的民眾信奉伊斯蘭。在82%的信奉印度教的民眾中,是很少吃肉的。印度教和佛教在教義上有點類似,眾所周知,佛教發源於印度,因此,佛教受印度教的影響很大。而佛教中的吃素在印度教中也廣泛存在。
因此,大部分信奉印度教的民眾是吃素的。而牛因為是印度大神濕婆神的坐騎,在印度更是被當成聖物。印度的牛在印度可謂是活得非常瀟灑,它們可以在大街上自由穿行,而不用擔心人為刀俎我為牛肉。因此走在印度的大街上一定要小心,因為,不小心就可能會踩到「地雷 」。牛不僅被供奉為神物,連牛屎也被計入到了GDP中,牛尿更是被當成強身健體治、消災怯病之良葯,有事沒事喝兩口。
面對這樣一頭神物,印度人怎麼敢剝皮吃肉呢?因此,印度很少有人吃牛肉。據說, 當年美國的餐飲巨頭麥當勞殺入印度後,一度因水土不服而瀕臨破產,原因就是在印度人發現這些美國佬們簡直是太大逆不道了,他們竟然把他們的神物做成了漢堡,夾在麵包里吃掉了。因此,麥當勞在印度遭到了民眾的普遍抵制,後來,當地的麥當勞被逼的沒有辦法了,只好針對印度人發明了素漢堡。
但印度人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吃肉,大部分伊斯蘭民眾都是吃肉的,只不過他們不吃豬肉,只吃牛羊肉,這和世界上其他地區的穆斯林沒有多大的區別。
雖然,印度人不吃牛肉,但是印度卻大量出口牛肉,印度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牛肉出口國,為什麼提倡不殺生的印度人會大量出口牛肉。這是因為,印度的牛跟人一樣,也有種姓制度,被分為三六九等,最高等級的是白牛,被封為印度神牛,而大量從事苦力勞動的水牛則是可以被屠宰的,因此,大量的水牛在印度被屠宰,製成牛肉出口世界。
其實印度人,之所以不吃牛肉,豬肉等肉食品, 完全就是和印度的宗教關系有著必然聯系的,因為就目前來說,在整個印度國內,大約有著13%左右的伊斯蘭教徒, 而伊斯蘭教的首要教規教條
就是堅覺不能吃豬肉的,因為伊斯蘭教普遍認為,豬肉就是代表著不潔之物,也是極度不喜之物, 所以只要是信封伊斯蘭教的信徒,那麼就是絕對不能吃豬肉的,而且不吃豬肉的教規教條
不僅沒有局限在印度本土范圍之內,就連全世界的伊斯蘭教徒多是通用的, 哪怕是我們國內的伊斯蘭教徒,也是同樣如此的,但這些信封伊斯蘭教的信徒,除了不吃豬肉之外,像其它的雞肉,羊肉等肉食品
也多是來者不拒的,只不過是吃的比較少而已, 而且在印度除了伊斯蘭教之外,還有著人數眾多的印度本土教派的,也就是印度教派了,而印度教派的首要教規教條,就是不提倡對活物進行殺生的
特別是牛這種生物了,因為在印度人眼中,牛這種生物就是神一樣的物種,就是天神賞給印度的最強勞動力, 所以每家每戶保護多來不及了,更何況是殺了活牛吃肉了,況且直到目前為止
印度人在栽種上面,主要靠著活牛進行幫忙的, 要是沒有活牛進行幫忙的話,我估計印度的1/3栽種物,多要因為印度人的懶惰給浪費掉了,至於用機械化操作,那是想不多不要想的, 因為就連整個印度國內,多沒有多少農種物機械的
而且這些機械的價格,對於低收入的印度人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了,哪怕就是買到了,估計也會因為沒錢給機械加油了, 從而浪費掉機械的,但印度人除了不吃牛肉,豬肉之外,像其它的肉食品還是多少吃一點的,尤其是海魚類了
更是經常上桌開吃的, 不過印度有二個地方的魚類,是萬萬不能吃的,一個就是印度的恆河魚了,二個就是池塘裡面的魚了, 因為前者代表著印度的聖河,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後面至是代表著信徒放生的往生魚,同樣也是不可侵犯的
沒有「印度人不吃羊肉這一說法」,印度人不吃牛肉和豬肉倒是存在而且還是普遍現象,但也要分情況討論,這里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一個宗教信仰非常高的國家,其中大多數印度人信仰的是印度教,還有一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也就是穆斯林。可以說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幾乎就是全部印度人的信仰,可能有的朋友疑惑了,那佛教呢?佛教起源於印度,而且佛教還是世界三大教之一,難道印度人不信仰佛教了嗎?答案毫無疑問是的,事實上,佛教基本在印度已經絕跡了,沒人信仰佛教了,而且就信徒數量來說,佛教已經遠遠落後於印度教,如果單以信徒數量而論,世界三大教應該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而且,佛教起源於古印度的達毗羅衛王國,達毗羅衛王國其實是現在的尼泊爾,但是尼泊爾大部分人也信仰印度教,佛教徒少之又少,不僅是尼泊爾,整個南亞地區都是以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為主。
那麼印度人不吃牛,豬肉是否與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主張有關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我看來,印度教是一個奇葩的教,因為它不像佛教,基督教那樣宣揚眾生平等,自由,而是宣揚世襲等級制度,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所有教徒必須嚴格遵守種姓制度,不可逾越,雖然印度如今以法律的形式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法律卻無法強迫宗教信仰,所以即便是在高度發達的21世紀,印度人還是秉持著印度教的教義,愚昧落後(當然僅從種姓制度方面來看)。
印度教規定的種姓制度內容我在前一篇問答中詳細解釋過了,這里表過不提。
那麼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教還崇拜三大主神,即梵天,毗濕奴和濕婆。梵天是創造萬物的始祖,毗濕奴是降服妖魔,保護宇宙的保護神,而濕婆最有意思,是世界的破壞者,以男性某私密部位為象徵,是毀滅之神。牛是濕婆的坐騎,所以牛在印度教信徒心中地位是非常高的,是神這一級別的,再加上印度教主張非暴力,不殺生,所以信仰印度教的教徒很多都是素食者,即便不是素食者也絕對不會吃牛肉,如果一個印度人吃牛肉,那麼他要麼不是印度教徒要麼就不是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
而前面說過了,印度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這點大家應該都很了解了,想必各位的家鄉都有不少蘭州拉麵館吧,裡面可不賣豬肉。
《古蘭經》指出了三種不潔食物,其中就有豬肉,他們認為豬是雜食性的,貪婪,骯臟,性惡無常不是好東西,而牛,羊只吃草,性情溫順且純潔因而他們才會宰殺牛羊而不吃豬肉。
所以由於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盛行就導致了印度國內有的人不吃牛肉而有的人不吃豬肉,還有的人什麼肉也不吃,當然了沒有信仰的人什麼肉都吃,只不過這部分人很少罷了。
基於這種情況,印度吃雞肉,魚肉的會比較多一點,而且印度真的有右手吃飯的習慣,印度人通常不會用左手遞東西給別人,因為他們認為左手不幹凈,至於為何不幹凈,大家都懂得。
雖然大多數印度人不吃牛,但印度確實牛肉出口大國!是的,你又沒看錯,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印度出口的牛肉是水牛肉,在印度,牛也分三六九等,他們認為,水牛不是牛,可以隨意宰殺,但事實上,在巨大的出口利益面前,很多不是水牛的「神牛」也會被送入屠宰場,或許「金錢」才是一個人最堅定的信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