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西藏軍用飛機場為什麼沒有印度多

西藏軍用飛機場為什麼沒有印度多

發布時間:2023-07-21 09:15:58

㈠ 『印度』為什麼在與中國邊界加強軍事設施2009-07-23 12:10

這是出於印度的國防政策的進一步實施的考慮,是印度國大黨大國「沙文主義」思想的新進展。

世紀之交的印度國防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爭當世界一流軍事強國」。其主要內容為:

1.全力推行「大國外交」,為其爭當地區軍事大國創造條件。印度抓住冷戰結束、世界和亞太戰略格局向多極化發展這一「契機」,積極開展大國外交,以求更多地參與亞太安全事務。2000年印度與俄羅斯建立戰略夥伴關系,並在發展核力量和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問題上得到俄羅斯的支持。2000年3月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印度,兩國簽署了指導21世紀印美關系的框架性文件《印美關系:21世紀展望》,從而確立了「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設性、經濟上有成果的」新型夥伴關系。同年9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依訪問美國。在諸如反恐怖主義、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等方面積極與美國合作,促使其結束了對印度的經濟制裁,同時部分恢復對印武器裝備零部件的供應和同印度的軍事交往。印度在同日本進行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全方位對話的基礎上,建立了全球夥伴關系。同中國和歐盟的關系得到了恢復性發展。5月,印度總統納拉亞南訪問中國,中國外長訪問印度。印度重新調整「向東看」政策,加強同東盟的政治對話、經濟交往和軍事合作關系。此外,印度不定期地與美、俄、法、澳、新、馬、越、韓、日、印尼等國舉行聯合海上軍事演習。

2.實行最低限度可靠核威懾的核政策。印度發展核武器除了有謀求大國地位的政治目的外,還旨在對中國形成所謂「核對稱」,與中國進行軍事抗衡;保持對巴的核威懾優勢,以加強和鞏固對南亞次大陸的控制權;將核打擊范圍擴大到印度洋海域,制約外部勢力特別是美國海軍在印度洋的軍事存在,從而達到向印度洋擴張的戰略目的。印度政府於1999年8月通過印度核政策構想草案,提出最低限度可靠核威懾政策。該草案稱,一旦遭到攻擊,印度能夠而且也願意以足夠的核武器進行報復。這一政策根本改變了印度早期領導人提出的和平利用核能的原則。印度國防部1999/2000年度《國防報告》稱:「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努力收效甚微,印度的正當的國家安全需求不能被忽視」。為此,印度正加緊核武器的運載工具和核武器小型化的研製與開發,組建戰略核部隊,建立核力量指揮與控制體系,加強對戰術核武器實戰運用的理論研究。

3.繼續堅持國防建設與國民經濟發展並重的方針。印度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全面提高綜合國力的基礎上,不斷增加軍費開支,確保國防建設目標的實現。經濟建設中重視軍民兩用企業和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核能技術和航空航天領域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印度同時賦予軍隊擔負「維護國家安全,反對民族分裂」的任務,其職能由單一「對付外侵」轉變為「御外安內」的雙重職能,維護社會秩序的安定,保證經濟順利發展。

4.以發展高技術武器裝備為核心,建設一支技術密集型的軍隊。2001年3月,印度政府宣布2001-2002財年國防經費增加13.8%,其增幅僅次於上一年度的28%,占國民總產值2.7%。

5.確保印度在印巴、印中邊境地區的軍事優勢。即有效「遏制」巴基斯坦支持的民兵對印占克什米爾地區的滲透和進攻,將50%的陸軍、54%的空軍和60%的海軍兵力部署在印巴邊境一線和毗連巴的海域,形成對巴的絕對軍事優勢;在印中邊境地區仍保持著較大規模的兵力部署,形成對華局部軍事優勢。

6.擴大海上邊界,在逐步實現對印度洋控制的同時,將其勢力擴大到南中國海。印度提出將其專屬經濟區擴大到200海里以外,加緊在馬德拉斯、卡爾瓦爾等地修建海軍基地,在安達曼群島修建機場,並組建海上特種部隊。1998年組建遠東海軍司令部,加強了對印度洋地區的管控。2000年4月,印度國防部長稱,「從阿拉伯海到南中國海都有印度的利益」,為此,10月間印度海軍與日本、韓國、越南進行了聯合海上軍事演習。印度還大力發展航空母艦、潛艇和海軍航空兵力量,試圖建立一支專門從事遠海作戰的遠洋海軍。

㈡ 中國在中印邊界軍力布署

美國媒體9月4日刊載旅居加拿大的印度作者哈里·桑德(Hari Sud)的文章,文章題為「中國對印度的軍事優勢正在消失」,文章對中印軍力對比做了一些分析,還提到,中國如果發起對印度的戰爭並沒有什麼意義,中印兩國應當加大經濟和貿易往來。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下:

美國合眾國際社亞洲在線報道,文章首先說,中國言與行或導致類似1962年的另一場沖突。中國不喜歡印度作為一個全球性大國的崛起,還對印度未來五年的軍事采購計劃有所猜疑。

文章提到,中國在八月中旬開始進行一場代號為「跨越-2009」(Stride 2009)的大規模實兵軍事演習,調遣50000部隊遠離基地遠程機動。根據分析,這場演習表明中國准備好對國家任何一處地方有事時,能夠作出快速反應,這場演習還展現了,中國基礎設施的有效性,已經允許部隊快速部署到成百上千公里之外的地方。演習計劃在10月1日,也就是新中國的60周年大慶時達到高潮。文章說,中國在中部省份維持有30-40個師的預備役部隊,但是中國西藏和印度邊境地區在快速部署的區域之外,只有一條建設在永久凍土上面的鐵路線與內部省份地區相連接。盡管這場演習不是專門針對印度,但最近忙於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的印度,或許需要調整其防務位置了。

文章提到,在1978年中印達成協議,兩國將在喜馬拉雅山區維持現狀,避免軍事建設。1998年事情有所變化。印度在東段地區維持30000部隊,在西段維持20000部隊,印度沒有在邊境地區修築新的公路和提升基礎設施,事後表明這是一個錯誤。在過去30年來,印度與中國舉行了13次高級別的邊界問題談判,最近一次是在7月份,但成果寥寥。

文章還說,對於中國的「威脅」印度有自己的評估,已決定尋求在邊界地區的軍事建設。八個山地師在喜馬拉雅山區進行作戰訓練,還將增派兩個師,此外,60000印度地面部隊將被派往靠近達旺地區的東部邊界,還有20000部隊將增派到西段邊界的拉達克地區。在東部,三個曾被廢棄的機場被激活,在西部,也有三個機場被重新啟用,距離中國西藏邊界只有200公里的一個主要機場將被升級成能夠起降蘇-30戰機,這個機場是對中國鐵路線的一個主要威脅;印度還開始其他一些公路的建設,其中一條將通過馬拉里-若唐山Manali-Rohtang)將拉達克與印度其他地區相連。

文章接著評論說,印度的上述進展可有效地應對中國現有的優勢,此外,與1962年的時候相比,印度部隊在叢林和山地作戰的能力更強,1999年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卡吉爾(Kargil)沖突中的表現大概向中國表明,印度已經不會像在1962年的地面戰中輕易地被擊敗了。中國贏得了1962年的沖突,使用了經典的中國戰爭策略,在地面戰中,印度的士兵由並不能勝任的將軍指揮,而且,中國士兵使用的沖鋒槍具有優勢,它們迅猛的火力壓倒了攜帶二戰時期「李-菲爾德」步槍的印度兵。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印度的突擊步槍能夠與中國的媲美,印度的將軍們也學會了戰爭的藝術。

文章提到,印度將在未來五年中接收新型的軍事裝備,它的新下水的核動力潛艇將在2012年或者2013年前完全形成戰力,而且,從俄羅斯訂購的航母也將有望加入印度海軍服役,印度自製的輕型戰斗機以及進口的中型戰斗機將形成戰力,所有上述這些裝備,再加上適合在喜馬拉雅山區作戰的超輕型火炮將部署到位,2014年之前,印度軍隊的火力將達到現有的兩倍,是1962年的十倍。

對印度最大的威脅是從中國西藏發射的射程達到1500公里的巡航導彈和印度洋上的中國海軍艦隊。印度的工業核心地帶和軍事基地在上述導彈的射程之內,而且新型制導系統讓這些導彈的打擊精度極高。遭受200枚巡航導彈的集中攻擊時,根本無法防禦,印度唯一的希望在於(假設)這些導彈在飛躍喜馬拉雅山區飛行600公里之後,丟掉了它們的攻擊目標。印度利用在馬六甲海峽的西部出口附近的海軍基地對抗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動作。

文章最後提到,中國發起對印度的戰爭沒有什麼意義,中印兩國應當加大經濟和貿易往來,這可以帶來更多的財富。

哈里·桑德(Hari Sud)是前C-I-L公司副總裁、前投資戰略分析家、國際關系專家,曾就讀於旁遮普大學(Punjab University)和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旅居加拿大已有34年。

印度目前在中印邊界東段駐軍10萬人,在中印邊界西段的印控克什米爾駐軍40萬,到2020年和中印邊界附近的印度駐軍總和將達到60萬。印度正在采購126架戰機,曾大江認為到2020年印度空軍將擁有1900餘架飛機,20架F-35,20架蘇35或米格35,130架F-16C/D或F-18E/F,200架蘇30,49架「幻影」2000,116架「美洲虎」,78架米格-29,165架米格-27,79架米格-23,400架米格-21,各型運輸機250架,「費爾康」預警機10架,偵察機和教練機等400架。曾大江認為到2020年印度陸軍將突破100萬人,分為6個戰術司令部,裝備4000輛坦克,其中1500輛T-90裝備21個坦克團(每個團71輛或72輛T-90),2500輛T-72改進型裝備40個坦克團(每個團62輛或63輛T-72改進型)。

2009年印度擁有1700餘架飛機,3000輛坦克,98萬陸軍。2020年印度將擁有1900餘架飛機,4000輛坦克,100萬陸軍。如此龐大的印度軍隊,動用其一半的軍事實力攻入西藏是有可能的,中國不可大意。

㈢ 為什麼印度軍事對我持強硬立場

眾所周知,印度和我國在西藏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有一塊爭議領土(藏南地區)按照法律上講它是我國領土,但是印度當局根據英國侵略者留下的麥克馬洪防線位為依據,強行佔領了該塊領土,並與我國在1962年發生戰爭,我國軍隊戰勝了印度軍隊後因為後勤給養供不上而退回西藏,所以印度當局憑借地理優勢,非法佔據我國領土至今。

印度之所以對我持強硬態度,首先,它可以借機向中國和巴基斯坦示威,起到對中國的威懾作用,好增加對中國談判關於邊境問題的籌碼,為自己贏得更有利的談判條件;其次,因為他深知印度與中國的軍事力量差距,如果打持久戰的話,他絕對打不起,所以他往邊境增兵,預防在以後有可能的戰爭中爭取打閃電戰,取得戰役勝利;最後,他也可以轉移印度軍方鷹派的不滿,是當局贏得選民支持,所以對華強硬絕對是西方國家贏得選票的最好辦法。這樣還可以拉攏它自己和美國的關系,取得美國的同情和支持。

但仔細分析一下,我們可以發現,要是真的開打,贏家絕對是中國。中國的地理位置處以西藏高原,我空軍的飛機場要比印軍高出許多,所以我國有對空優勢;還有,印度的軍事裝備70%以上依賴進口,自主研發能力差,而我國早已有一套完整的軍工體系,武器裝備大部分能自主研發;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單兵素質要比印度高出很多(忘沒忘去年的孟買事件?印度的特種部隊司令都讓恐怖分子打死了,說明印軍的士兵作戰能力不夠,這種情況在中國出現過么?);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國的綜合國力要遠高於印度(GDP是印度的三倍以上,國民人均水平是印度的五倍,等等)能支持長遠的作戰,印度想要打敗中國,無異於蚍蜉撼大樹。雖然交通不利於我軍,但在中國先進裝備和士兵作戰能力下,已不是問題,印度想打閃電戰的話,贏的幾率相當小。印度如果膽敢對我動用核武,我們一定要給全印度以毀滅性打擊!
綜上所述,印度還不是中國的對手,中國與印度龍虎鬥,龍必贏,虎必輸!

㈣ 印度空軍 由守轉攻的印度空軍

據《印度時報》目前報道,印謹晌度空軍已經決定恢復啟用1965年棄置的道拉伯格玉爾地軍用機場。該機場位於印西北部拉達克地區的東北邊境,處於喀喇昆侖山口腳下,海拔5 312米,是世界最高的機場。分析家們認為,道拉伯格玉爾地機場的啟用是近年來印度空軍為挑戰中國而採取的一系列戰略舉措中的重要一環。

印空軍對華戰略「由守轉攻」

在進入21世紀以前,印度一直對中國採取「守勢防禦」態勢,即在中印邊境建立大縱深立體化的防禦體系,保持邊境地區局部兵力優勢。但近年來這個戰略逐漸被「攻勢戰略」所取代。由於空軍具有反應速度快、攻擊距離遠的特點,所以印度軍方在新的「攻勢戰略」指導下,提出建立一支具備全球作戰能力的「戰略空軍」,要求這支空軍力量能夠在任何地區實施遠程作戰和縱深打擊。
在「戰略空軍」建設上,印度空軍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逐漸改變「西重東輕」的戰略態勢,即要求在繼續保持對主要對手一巴基斯坦的軍力優勢外,大幅增強對中國的威懾和作戰能力。
首先,調整空軍各軍區司令部作戰職責。印度空軍司令部共下設西部空軍司令部、東部空軍司令部、中部空軍司令部、西南空軍司令部、南部空軍司令部等5個軍區司令部,以及1個訓練司令部、1個後勤司令部。原先主要負責對華作戰的是東部空軍司令部(該司令部同時也負責對孟加拉、緬甸、尼泊爾等國作戰,總部設在西隆),現在則要求其它四個軍區司令部也要負責相當的對華作戰任務,特別是西部及南部空軍司令部更是要將針對中國的作戰任務放在「異常重要的地位」。

其次。改變長期執行的先進戰機「內線布置」原則,逐漸將先進戰機前移到一線基地部署,以形成對中國的巨大威懾。印度空軍以前認為機場和跑道目標明顯、防護脆弱,如果將戰機部署在靠近邊境的一線機場,很容易因機場和跑道被毀而喪失戰鬥力。但隨著近年來採取「攻勢戰略」,印度空軍認為戰機前置部署顯然更有利於向對手發起「先發制人」的攻擊,這樣機場和跑道防護脆弱的缺點就不用那麼令人牽腸掛肚了。再次,在境外尋求空軍基地,從更多方向對中國構成攻擊態勢。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根據與俄羅斯和塔吉克簽署的一項三邊共同防禦協議,耗資8億盧比(約1800萬美元)整修塔吉克首都杜尚別近郊的艾尼空軍基地,延長了機場跑道,興建液絕了防禦工事和飛機維修廠。根據協議,三國擁有基地共同使用和指揮權。這是印度空軍首次踏入戰略地位重要的中亞地區,外界分析人士認為這標志著印度空軍向海外部署邁出了第一步,也是圍堵中國的重要一步。有了初次試探性的成功嘗試,印度空軍今後在這方面的步子還會越邁越大,很有可能最終實現海外部署。

大搞軍用機場的基礎建設

印度空軍總共有60多個軍用機場,其中歸各軍區司令部管轄的有59個(西部空軍司令部管轄16個、東部空軍司令部管轄15個、中部空軍司令部管轄7個、西南空軍司令部管轄12個、南部空軍司令部管轄9個)。在這些軍用機場中,主要針對中國作戰方向的有:東部司令部的提斯浦爾機場、焦爾哈德機場、巴格多格拉機場、查布阿機場、瓜哈提機場、高哈蒂機場,西部司令部的昌迪加爾機場、列城機場、海恩丹機場。中央司令部的巴克什一卡一塔拉布機場(即巴雷利機場)、哥拉克布爾機場、格瓦里奧爾、阿格拉機場。必要時。歸東部司令部管轄主要針對孟加拉灣作戰的卡萊昆達機場以及歸西部司令部管轄,主要針對巴基斯坦的阿姆利則機場、巴森達機場等,也可投入對中國作鬧晌姿戰。此外,還有本文開頭提到的將要啟用的道拉伯格玉爾地機場,印度空軍稱還將陸續啟用一些原先廢棄的機場。
在以前印度空軍實施「西重東輕」的戰略部署時,由於當面中國空軍的實力較弱,所以對上述機場的建設重視程度較低,機場建設標准較低、設施普遍老舊、容機量有限,只能使用性能已經過時的米格21FL/M、米格-27ML、無法使用現代化的蘇30MKI和米格-29A。而隨著印度空軍戰略從「防禦轉向進攻」,擴建及改建上述機場就成為印度空軍現時的重要計劃。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國防部將投入10多億美元,按照西方軍用機場的標准對上述機場進行現代化改擴建,主要包括跑道硬化,擴建機庫及飛行員宿舍,采購新型照明、自動空中管制、導航著陸系統,以及建設堅固機堡等。從目前情況看,越靠近中印邊境(包括有爭議地區)的機場越得到優先改造,例如最靠近中印有爭議地區的提斯浦爾機場(距爭議地區約200千米)經改造後。已可以與西方任何一個現代化軍用機場相媲美。這里不但能夠部署先進的蘇30MKI戰斗機,還可以部署印度空軍的伊爾78加油機以及「費爾康」預警機。很顯然,提斯浦爾機場已成為印度空軍對抗中國的最重要的前進基地。如果所有機場改擴建完畢,那麼印度空軍將擁有實施「攻勢戰略」的堅實基礎。
除直接針對中國的軍用機場得到大力改擴建外,印度還在其南部及安達曼一尼科巴群島新建了卡爾尼科巴島機場和坦賈武爾機場。乍看起來,這兩座機場似乎和中國沒有什麼關聯,但這兩座機場都可以部署蘇30MKI戰斗機。該機航程達3000千米(空中加油後可達5000千米以上),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的廣闊海域都在其作戰半徑之內。印度空軍一位高級將領在提到這兩座機場時,曾趾高氣揚的說:「所有經過印度洋的中、日船舶都在印度空軍的打擊范圍之內。」由此可見,卡爾尼科巴島機場和坦賈武爾機場今後將成為印度空軍控制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的前哨基地,對中國的遠洋航線構成了巨大威脅。

戰機換裝步伐提速

印度空軍以前針對中國作戰的戰機大都比較老舊,如部署在提斯浦爾機場的第30中隊裝備的是16架米格21FL戰斗機:部署在昌迪加爾機場的第15和2l中隊裝備的是米格21比斯戰斗機;部署在海恩丹機場的第2、9、18中隊,各裝備18架米格27ML戰斗轟炸機:部署在巴雷利機場的第35中隊裝備的是米格21M戰斗機,第102中隊裝備的是米格25R/U偵察機:部署在哥拉克布爾機場的第16中隊裝備的是「美洲虎」IS/IB攻擊機:部署在巴格多格拉機場的第8中隊裝備的是16架米格21FL戰斗機。相比之下,只有部署在格瓦里奧爾機場的第1、7中隊裝備的「幻影」2000H/TH戰斗機還算先進。之所以會如此部署,是因為印度空軍認為中國空軍此前部署在西藏和新疆的戰機主要是殲-7和殲-6。只有少量的殲-8Ⅱ,性能不如「幻影」2000II/TH、米格21FL/M、「美洲虎」等戰斗機先進。而且數量也不多,因此印空軍無需在此投入大量先進戰斗機。
但是在進入新世紀後。印度空軍發現中國空軍的裝備開始發生巨變,大量 先進戰斗機陸續服役,使印空軍原先自詡的空中優勢面臨崩解。特別是在中國公開殲-10戰斗機後,印度空軍變得異常緊張,認為這種先進戰斗機一旦部署在西藏和新疆,印空軍此前部署於中印邊境的戰斗機將「在一夜間變得過時無比」。而要想始終保持對中國空軍戰機的質量和數量優勢,就需用先進的戰機進行替換。為此,印度空軍在改擴建中印邊境機場的同時,還計劃部署最先進的蘇一30MKI戰斗機。2007年8月,原先部署在提斯浦爾的米格-2IFL開始分批撤離,取代它們的是兩個各裝備18架蘇一30MKI的中隊,計劃在今年到明年陸續進駐。分析人士認為,印度第一次將其最先進的蘇30MKI部署到提斯浦爾機場,而且數量如此之多,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在有爭議地區問題談判上施壓。另據報道,印度采購的伊爾78加油機也將進-駐該機場。等到這些蘇30MKI和伊爾一78加油機部署完畢,印度空軍的打擊范圍將不僅可以覆蓋西藏,就是中國的西南腹地一四川、貴州等省也將在蘇一30MKI的打擊范圍之內。正是基於此,印度空軍東部司令部司令巴伯拉中將才大言不慚的對外聲稱:「印度東部空軍的思維已經發生改變,我們正向每個人發出強烈信息:我們有合適的威懾力量。准備對付來自各個角落的意外事件發生。」

除蘇30MKI外,印度空軍目前還在謀求獲得126架的其它型號先進戰斗機,候選機型包括美國的F-16 Block52和F/A-18E/F、歐洲的「台風」、法國的「陣風」、瑞典的「鷹獅」以及俄羅斯的米格一35。不管最後哪種機型中選,將來肯定會有很大一部分被部署在中印邊境(包括有爭議地區)的機場。
在換裝戰斗機的同時,印度空軍還計劃加強其在中印邊境的空運能力。例如升級改造中的昌迪加爾機場、焦爾哈德機場和瓜哈提機場,今後將逐漸淘汰運量小的安32、HAL Do 228、HS-74B等運輸機,代之以更大的伊爾76MD(目前昌迪加爾機場第25中隊裝備的就是該型機)或其它先進的大中型運輸機。巴伯拉中將指出,印度與多數鄰國接壤的區域多是高海拔、地形復雜的山區,軍隊從地面機動很困難。而空運能克服這種地理障礙。迅速將大量軍隊和裝備投入到戰區,穩定戰局或向對手發起進攻。

增強訓練水平

印度空軍飛行員以前的訓練時間較少,訓練也不十分嚴格,所以印軍飛行員的技戰術水平一直為外界所詬病。但現在情況開始有很大改變,印度空軍明顯加強了對飛行員的培訓,除增加飛行小時數外,還通過飛行模擬器、聯合對抗演習等方式來提高飛行員的技戰術水平。特別是在2004年以後,印度空軍先後與美、英、新等國空軍進行聯合演習,從中學到了不少現代空中作戰的戰術和西方飛行員的飛行經驗和技巧。一些印度媒體據此誇耀:「印度空軍不但擁有先進的戰機,而且印度飛行員相比於中國飛行員有更好的飛行技術和作戰水平,因此印度空軍在未來與中國空軍的對抗中將能夠輕易奪取空中優勢。」

結 語

綜上所述,印度空軍近年來通過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快速而全方位的加強作戰實力,力求獲得對當面中國空軍的戰略優勢。印度空軍高級將領們曾多次公開宣稱:「從喀喇昆侖到印度洋,印度空軍都要成為空中主宰。」

㈤ 印度的軍力到底有多強,與中國

印度與中國相比軍力,旗鼓相當。主要還是看誰的戰術戰略更恰當,更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利碼前用各自天時地利人和,誰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1、印度戰鬥力並不弱,其國家宴孝人口眾多,部隊也多,擁有西方武器庫和俄羅斯武器庫雙遲祥清方支持,可以說是世界上一流的軍事強國。與中國比,可以說是旗鼓相當。但是印度有其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依靠外部力量過多,一旦國際對其進行封鎖制裁,印度的國防力量立即就會癱瘓。這點和中國很不一樣,中國自成世界,軍事力量不依靠外界,孰優孰劣,需要看戰場形勢。

2、印度的戰鬥力短板在於其工業。印度缺少完整工業體系。嚴重程度已經危機其農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了,這也是為什麼印度無法像中國這樣脫離世界體系制約的原因。印度工業缺陷,使其成為了永遠長不大的孩子。這種工業短板,在軍事斗爭方面,會影響其設備升級速度。所以印度的軍事發展不具備可持續性。在戰爭中會體現在後勤消耗大的特點,戰鬥力轉化效率低下。

3、印度軍力和中國軍力有相似之處,但是中國軍隊成處於在改革階段,很多新的戰略思想還尚需驗證磨合。印度還固守老舊的模式,有過往經驗可以利用。所以,一切還需根據戰場形式來判斷,若能運用得當,未必老辦法勝不了新方法。



㈥ 印度叫囂不懼開戰 印度真的有底氣嗎

警惕印度。印度認為,戰爭是人類的社會現象,是實現國家政治目標的一種斗爭形式。印度進行戰爭的目的是保衛國家領土完整和民族統一,維護民族利益,實現國家戰略的總目標。印度自認為其陸軍實力名列全球第三,海軍名列第五、空軍名列第六,印度國防部負責部隊的指揮、管理和協調。各軍種司令部負責擬定、實施作戰計劃,指揮作戰行動。現陸軍參謀長迪帕克·卡普爾上將(Deepak Kapoor),空軍參謀長法里·霍米·梅傑上將(Fali Homi Major),海軍參謀長阿瓊普拉卡什上將(Arun Prakash)。實行募兵制。陸、海、空三軍總兵力為127萬,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陸軍103.5萬,海軍7萬,空軍17萬。另有50多萬預備役軍人和100多萬准軍事部隊。

2007/2008財年,印度國防預算高達9600億盧比,約300億美元。一直以來印度把擴充軍事實力當成爭當世界一流大國的重要標志。印度始終致力於稱霸南亞、直接控制印度洋,躋身世界軍事強國行列是印度國家戰略的終極目標。印度當局深信,軍事實力是取得大國地位的必要基礎,外交必須以軍事為後盾,軍事必須以外交為補充,軍事力量不僅是構成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國家外交最可靠的王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戰略思想,得到了印度智囊機構、軍界、學術界和新聞界的廣泛支持,印度導彈之父卡拉姆,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直截了當地宣稱:「弱小並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軍事上必須強大」。

印度財政部長普拉納布·慕克吉宣布,到2010年3月的財政年度,印度軍費預算將增加24%,達1.42萬億盧比,約500億美元。將為印度的123萬軍隊的現代化計劃提供資金。除了軍費預算,慕克吉還批准了為准軍事部門增加1.43億美元。他還說,在本財政年度將為加強所謂的邊境安全增加4.56億美元。印度是新興經濟體當中購買武器最多的國家,自2000年以來,印度進口的軍事裝備價值280億美元。未來幾年,印度計劃進一步簽署價值估計達300億美元的合同。

為實現「直接控制印度洋,爭當世界一流強國」的國家戰略目標,印度高度重視軍事力量的現代化建設,制定了到2015年成為世界軍事大國的戰略規劃,大力推進海、陸、空三軍轉型。陸軍:向戰略打擊軍種轉變;海軍:向遠洋作戰型軍種轉變;空軍:向航空航天型軍種轉變。 以此建立一支適應未來戰爭需要、與國家戰略目標相適應的「未來軍隊」。為適應軍隊的現代化轉型,軍費支出結構也作了極大調整,被稱為「首要花費項目」的武器采購費用達到了3340億盧比,比上一財年1690億盧比的實際采購費增加了近1倍。

從俄羅斯購買價值15億美元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從英國購買價值17億美元66架「鷹」式高級教練機,以及從以色列購買3架11億美元的「費爾康」空中預警機,根據和法國達索公司的協議未來幾年印度將接受18架陣風式戰斗機。憑借「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艦載「米格-29K」戰機,印度海軍屆時可在一天內控制數千平方公里的印度洋海域。印度國防部的重要采辦項目包括:空軍計劃從美國采購126架多用途中程戰斗機、先進無人機和運輸直升機,采購額高達90億美元;陸軍計劃采購155毫米自行火炮、防空系統和網路中心戰裝備;海軍計劃購買先進潛艇、海上監視飛機、一顆人造衛星和3艘航空母艦。

印度海軍擁有1艘航母、8艘導彈驅逐艦、約40艘護衛艦、16艘潛艇以及大量輔助戰艦。據悉,印度政府已批准2015年之前再建造2艘核潛艇。

印度將與俄羅斯聯合研發代號為PAK-FA的第5代先進戰斗機。俄印聯合研發第5代戰斗機項目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將成為俄印兩國政府在軍事領域內數額最大的一個聯合研發項目。目前印度從俄羅斯引進的最新戰斗機為蘇-30MKI戰斗機。印度空軍主要將領已經證實印度空軍已確定了印度第5代戰斗機的技術性能指標。據稱,印度空軍希望用5年的時間研發第5代戰斗機。據悉,第5代戰斗機PAK-FA具備隱身性能,可在不使用加力燃燒室的情況下進行超音速巡航,機上將安裝主動式電子掃描陣列(AESA)機載雷達以及可增強機動性的推力矢量噴管。

進入21世紀,印度陸軍已經向俄羅斯購買了310輛T-90主戰坦克。 印度陸軍高級軍官則表示,陸軍用1781輛主戰坦克替換老舊的T-55和T-72坦克的需求,將通過引進1657輛俄制T-90S和訂購的124輛阿瓊坦克(由印度自己開發,耗資巨大,但坦克質量性能始終存在一定問題,無法滿足印度軍方的要求)得到滿足。俄印簽署協議引進310輛俄制T-90S坦克,根據雙方又達成協議,印度再進口347輛T-90S坦克,而且印度阿瓦迪重型車輛製造廠已經開始根據俄方許可證生產另外1000輛T-90S坦克。
印度已宣布在未來十年裡要建立一支航母艦隊和核潛艇的計劃。印度還進行了可攜帶核彈頭的導彈試射,其射程可覆蓋中國的主要城市。而在臨近中國的邊境地區,它也正在重新開啟空軍基地。 為鼓勵印度制衡中國,俄羅斯逐步加強與印度軍隊緊密合作。

㈦ 中國在亞東的軍備對印度的影響有多大

從局部看,在接近印度、不丹、錫金邦的交界處的亞東已經建立了永久的後勤補給基地,作為最靠近前線的軍事進攻基地更加可靠!

從全局看,中國修建的五條戰略公路、四座機場,修通了青藏鐵路入藏,200多萬西藏人民並不需要如此規模的運輸力;成都軍區所屬王牌山地師是干什麼的?

憑借強大的運輸能力,肯定是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考慮到西南邊境的現實,戰時支援亞東、打擊印度才是關鍵所在。不敢說現在駐守亞東的就是山地師,完全可以說,亞東絕對是山地師戰時最好的集結地、出國打戰的第一站。

一旦戰事需求,我強大的陸軍可以繼續發揮優良傳統,兵分多路分割打擊印度!充分利用亞東的優勢,首先拿印度的細脖子開刀,打蛇打七寸嘛。從而迅速切斷印度的翅膀(侵佔我國的藏南谷地),讓藏南谷地重新回到祖國的版圖中。

㈧ 印度邊境增兵十萬,為啥我們還沒啥動靜

國內針對印度的戰場建設主要集中在西藏和新疆西南部地區,近期較大的兩件事情就是青藏鐵路通車和獅泉河機場建設。

根據公開消息,青藏鐵路每天開12對客貨列車,除去3對客車外能通行9對貨車;從06年7月到07年5月青藏鐵路共計運貨208萬噸,日均6600 噸。根據上面的數字可以計算出,如果青藏鐵路進行單向密集運輸,那麼在一個星期內最多能夠向西藏運送6.3萬噸物資,這足以保障我軍5個山地旅持續作戰。也就是說,青藏鐵路開通之後印度再也沒有能力以消耗戰的方式威脅我軍後退。

青藏鐵路著眼於防,獅泉河機場則是為進攻准備。該機場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獅泉河鎮,跑道長4500米,可以起降蘇-27、轟-6、運-8等我空軍作戰與支援飛機;印度整個北部地區都在獅泉河機場半徑1000千米范圍內,也就是說完全處在我空軍航空兵打擊范圍以內。獅泉河機場建成,今後印度在挑釁時就要擔心其北方軍事與民用設施遭到我空軍的打擊,而我國主要經濟和軍事目標都在印度打擊范圍以外,印軍要報復難度完全不同。

在武器裝備的准備方面,我空軍飛機、陸軍裝甲車都要求具備高原作戰能力。如陸軍的幾款裝甲車大都採用風冷柴油機,並且特別加強了機械增壓功能,以對抗高原稀薄空氣造成的發動機功率下降,以免裝甲車在青藏高原上機動性不足。我軍在西藏還部署了專門用於山地作戰的多功能野戰工程車。

空軍的蘇-27具備高原起降能力更是報了多次,相關人員甚至拿了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可實際上4000米高度對戰斗機來說很平常,只要滑跑長度夠、滑行速度快一點起飛毫無困難;我國引進的蘇-27此前之所以不能在高原起飛,是因為原飛機航電系統禁止在1500米以下高度放下起落架,這只要換個電子插板就能解決,根本毫無困難。所以它申報軍隊科技進步獎的時候都是從作戰口進行申報,而不是從科研口進行。

我軍部隊的部署也是對印度戰略威懾的一部分。在中印邊境東西兩段,我軍部署了13個邊防團,另有52山地步兵旅負責藏南地區山地叢林進攻作戰,53山地步兵旅負責西段邊境高原地區進攻作戰,第13集團軍第149師(東段)和第21集團軍第61師(西段)隨時入藏提供支援。有這些部隊在,印度人在邊境沖突和中小規模戰爭中占不到便宜。

為了保障內地入藏部隊的戰鬥力,我軍研製了單兵氧氣面罩、專用高原食品等特殊裝備,以免因為高原病而導致部隊官兵出現大面積高原病和高山反應,保證支援部隊可以迅速展開形成戰鬥力。這點雖然不起眼,但卻實實在在的提高了我軍對印度的威懾能力。

這些是特定針對印度的部署,在其他方面我軍的進步也影響到我國的對印戰略態勢,增強了我國在與印度進行博弈時的手段。

例如印度與巴基斯坦競相發展彈道導彈,它的烈火-3遠程彈道導彈射程范圍恰好覆蓋我國北京、上海地區,這是在威脅我國不得插手他與巴基斯坦的戰爭。我軍在彈道導彈攔截技術上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多次成功進行攔截試驗,目前水平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以色列屬於美國技術發展起來的)。我軍如果在西藏地區部署紅旗-9防空導彈,就可以對印度發射的彈道導彈實施攔截,從而降低印度對我的威脅。

總之,我軍對印作戰准備相當充分,整個西藏地區的軍事部署攻防兼備,一旦開戰立刻就能把戰火燒到印度境內。在大後盾的支持下,我軍邊防部隊在巡邏中也寸步不讓,多次邊境沖突都佔了上風,只是國內沒有公開報道而已。

除了軍事准備的內功,我國在外交上也突出加強了對印度周邊國家的支持和援助,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斯里蘭卡等國都接受過我國的軍事援助。

先看斯里蘭卡,這個小國位於印度半島南端,從地理位置上看對孟加拉灣和北印度洋都有著很強的控制能力,還能對印度海軍進行有效牽制。尤其是在與位於緬甸的軍事基地配合的時候,可以有效切斷印度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與本土的聯系,破壞印度對孟加拉灣的控制。

我國對斯里蘭卡的軍事援助主要是武器出口,地面裝備佔了大多數,如81式自動步槍、63式裝甲運輸車、WZ551式6輪裝甲運輸車;斯空軍裝備有幾架K-8初級教練機、殲教-5中級教練機、殲7戰斗機、運-8中型運輸機,海軍則購買了037型獵潛艇。

雖然斯里蘭卡進口了不少我國武器,但他受印度的影響很深,斯國內泰米爾猛虎組織和印度境內的泰米爾邦內部人員有某些聯系,印度以此為借口曾經派兵參與斯里蘭卡內戰。畢竟斯里蘭卡緊鄰印度,我們的支援鞭長莫及,所以對他的援助主要是為了改善兩國關系,避免其徹底倒向印度,在我國的具體遏制行動中參與很少。

孟加拉國以前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印軍佔領,此後脫離巴基斯坦獨立。由於該國人多又窮,且領土被印度包圍,所以沒法指望他能做出什麼貢獻,我們也只能是低價出售步槍和裝甲車,拉攏他不徹底倒向印度而已。

緬甸是我們在東南亞地區的重要軍事合作夥伴。由於歷史的原因,緬甸一直被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所排斥,其國內軍政府時刻受到美國支持下的民主派的威脅,必須尋求我國的支持才能維護國家政權穩定,所以中緬關系相對較好。

我們與緬甸的軍事合作包括軍售、建立軍事基地、扶持代理人等多個方面,層次和規模上遠遠超過與斯里蘭卡和孟加拉的合作。當面由於緬甸自身貧窮落後,所以我們軍售的武器也大多是一些陸軍用槍械和裝甲車,此外還有強-5攻擊機、上海級和海南級巡邏艇等比較復雜的海空軍裝備。

雖然我國一貫宣稱我們的軍事政策是防禦性的,從不追求海外軍事基地,但實際上我國早就開始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建立中小型軍事基地。這些基地以衛星觀測、無線電偵察、船舶補給為主要目的,通常建在我國感興趣的國家或軍事基地周圍,例如我國在吉里巴斯的衛星觀測站就位於美國西太平洋導彈靶場周圍。

我國在孟加拉灣的軍事基地包括緬甸科科群島的17個島嶼,上面建設了我國的衛星觀測站、雷達站、無線電監聽站和海軍基地,此外還在柬埔寨的庫克莫島上建立了雷達站和海軍基地。這些基地能夠監聽印軍在孟加拉灣和本土東北部的無線電通訊聯系,監視孟加拉灣上空印軍飛行器活動,並為我軍進入孟加拉灣的艦艇(尤其是潛艇)提供後勤支援。

緬甸軍政府目前還無法有效控制全部國土,其境內目前仍然存在多支游擊隊;這些游擊隊中部分受到我國的支持,在某些情況下會應我國要求採取一些行動,以配合我國的外交和軍事行動。緬北華人自治政權果敢同盟軍直接就是一小號的解放軍,綠軍裝、小馬扎、大標語、紅錦旗都與我軍是一模一樣.

巴基斯坦是我國最重要的軍事合作夥伴國,其重要程度還在朝鮮之上,同時我國與巴基斯坦軍事合作的層次與規模也是最高的,遠遠超越其他夥伴。

在武器貿易方面,巴基斯坦陸軍購買過我國的59式、80式主戰坦克,雙方在88C坦克的基礎上聯合研製了MBT- 2000主戰坦克;巴空軍購買過殲-6、殲-7戰斗機、強-5攻擊機,聯合研製了FC-1「梟龍」戰斗機,正在商討購買殲-10戰斗機的事宜;巴海軍購買了4艘F-22P導彈護衛艦;至於較為隱蔽的雷達、通訊類設備不為人知,但相信也不會少。

我國為了避免印度控制整個南亞,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給予巴基斯坦各種支持。中巴公路的開通,就是為巴基斯坦打通了一條戰時生命線,讓我國的援助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進入巴基斯坦,而不必擔心印度封鎖巴基斯坦海運。

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發展到東巴被佔領,印軍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鎮拉合爾,即將突破巴軍防禦的情況下,我國政府向印度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則中國政府保留採取一切措施的權力。正是這道聲明迫使印度政府放棄了以武力徹底解決印巴問題的想法,挽救了我國最大的盟友巴基斯坦;這道聲明同時也在沙烏地阿拉伯引起了巨大反響,改變了沙特老國王對我國的看法,為十幾年後我國向沙特出口價值36億美元的東風-3遠程彈道導彈開辟了道路。

不僅在戰略上中巴兩國密切配合,兩軍在戰術層面也有積極的合作。中印邊境西端靠近印巴克什米爾爭議區,邊境線恰好從喜馬拉雅山脈腳下劃過,我國領土比印度一側國土要高出幾千米。於是我軍將遠程對空搜索雷達、三坐標引導雷達等部署到邊境線上,居高臨下的監視著印度邊境線數百千米內的空域,一旦發現印軍飛機出動就及時通報巴基斯坦軍方,引導他們起飛攔截。於是印軍雖然對巴基斯坦防空雷達網百般壓制摧毀,但巴基斯坦空軍總能及時攔截印軍飛機。

雖然我國出於外交上的考慮很少公布、承認我軍對外合作狀況,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軍只挨打不還手,更不意味著我國政府都是屬羊的只會吃草。國家的戰略布局一刻也沒有放鬆。

㈨ 中印戰爭我們不是勝利了嗎為什麼還要丟失藏南地區呢

在中國印製的地圖上,西藏南部有一片地區只標志寥寥無幾的城鎮地名。不了解情況的中國人如果想去那一帶走走,離很遠就會被邊防軍擋住,印度軍隊就在對面。他們會發現那片地區事實上只在中國地圖上屬於中國。

如果換一張印度地圖,那片地區是印度的「阿魯納恰爾邦」,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還多兩倍。目前中印兩國的實際領土控制線是中國一直不承認的「麥克馬洪線」。畫在中國地圖上、實際卻在印度控制下的土地有九萬多平方公里。

解放軍作家金輝對那片土地這樣換算:相當於一個江蘇省、一個浙江省;相當於三個台灣、六個北京;相當於一個匈牙利、兩個丹麥、三個比利時;相當於六個科威特;相當於十個英阿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相當於二十個日俄吵得不可開交的北方四島;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一國被另一國強行侵佔的最大一片土地;是中國版圖的一百零一分之一。這樣換算,換算者的立場是鮮明的。金輝是軍隊作家,完全站在中國一方,尤其代表中國軍隊的情緒。

印度對此也許有另一套說法,把歷史拆零碎,肯定對雙方都能提供相當多的根據。事實上,二十世紀以前,這一段中印邊界從來沒有明確劃定過,而是以東方式的模糊形態按照傳統進行實際控制,甚至有雙方都不管的地段。隨著英國勢力沿著印度大陸不斷向北擴張,與西藏發生碰撞,出現了需要以西方式主權精確劃界的問題。1914年3月,在印度的西姆拉,英國政府代表麥克馬洪提出了一條英方勘定的分界線,那條分界線與此前國際上習慣認定並在各種官方(包括英國)出版物和地圖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線不同,大大向西藏縱深推進,把原本在西藏境內資源最豐富的九萬多平方公里劃進了大英帝國的印度殖民地。無法確切知道當年西藏當局的動機,有一種說法是麥克馬洪許諾給西藏五千支槍和五十萬發子彈,還有一種說法是西藏人根本不明白邊界被篡改了,如英國人貝爾所說「西藏人不會畫地圖」,反正西藏代表在那個條約上簽了字。

因為當時的西藏已經擺脫了中國控制,雖然中國政府不同意,也沒阻擋住所謂「麥克馬洪線」的產生。但是即使在西姆拉會議之後二十年時間,出於擔心合法性不足,英國一直沒有公開宣布條約,也沒有在她出版的地圖上改變中印邊界的傳統劃法。

那個傳統邊界和「麥克馬洪線」之間所夾的九萬多平方公里,就是中國和印度爭執至今的。現在,中國出版的地圖繼續按傳統劃界,印度地圖則早已經把「麥克馬洪線」當成了正式的合法邊界。不過中國的地圖只在理論上存在,僅能表達中國的主權要求,而非實際的領土控制。

那片領土現在屬於印度。1950年以前,「麥克馬洪線」同樣是理論,不管雙方的地圖怎麼畫,那片地區沒有駐軍,不設邊防,行政建制也不存在或徒有虛名,老百姓按照祖祖輩輩的方式生活,國際政治與他們無關。1949年後,大概是新獨立的印度看到一個強大的咄咄逼人的新中國正在產生,而且即將向西藏挺進,只有趁其尚未全面控制西藏以前先下手為強,從1950年,印軍開始向北推進,到1953年,「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全部被印度實際控制。中共那時剛剛進藏,沒有能力做出實質性反應。當時的印度政府在國際社會又對新中國採取友好姿態,中共也不好翻臉。在邊境擴張方面,印度一向採取鍥而不舍的積極姿態。一直到今天,西藏邊防部隊都無時不感受來自印度處心積慮和頑強的壓力。

印度對待中印邊境爭端的指導思想就如印度記者曼克卡爾在《誰是六二年的罪人》一書中所披露的:1961年11月,尼赫魯總理向拉達克和東北邊境特區駐軍發出了新的命令……我們的守備部隊接到了盡一切可能向前推進,積極佔領整個邊境的命令:在邊防線上,哪裡有空隙,就到哪裡巡邏,或建立哨所。在陸軍總部的會議上,尼赫魯說:哪一方修建一個對立的哨所,那麼它就將成功地在這一特殊地域建立自己的主權,因為實際上的主權十個有九個都會得到國際法的承認。

二、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領土奪回來了,卻又放棄了。

除了印度在邊境不斷進逼,對1959年的西藏「叛亂」,印度在感情上也同情叛亂一方。中共認定印度為叛亂者提供了實質性的援助。印度收留了逃亡的達賴喇嘛和流亡藏民,對中共肯定也是刺激,叛亂藏人的游擊隊還以印度領土為基地繼續騷擾中國。把老帳新帳加到一塊算總帳,中國於1962年發動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中國原本已在軍事上取得絕對優勢和勝利。擊潰印軍,向前推進速度之快,有時連中國軍隊的指揮系統都無法控制。參加過那場戰爭的原西藏林芝軍分區政委閻士貴大校這樣回憶:1962年自衛反擊戰,打過去很順利,幾路基本都打到了傳統習慣線,就是我們地圖上標的國界線。我們以四萬兵力,四路出擊,西線從錯那攻達旺、邦迪拉,東線在察隅,中間兩路這邊從墨脫沿雅魯藏布江往下游打,還一路沿蘇班西里河推進。只用了一個月就基本收復失地。

而印度方面,它的國防部長說,動用了印軍三十二萬四千人。有個西山口,印軍說我們至少要攻半年,結果一個早上就拿了下來。那時候部隊士氣高,戰鬥力強。我們以穿插和偷襲為主,動搖它的後方,前線馬上潰退。印軍說你們不正規,沒有這么打的。但是我們贏了,他們輸了。他們都是僱傭軍,鬍子兵,說中國是娃娃兵。吃了敗仗之後,他們才知道娃娃兵的厲害。

當時中國方面除了有部隊士氣高,戰鬥力強的優勢,還得到戰區老百姓的支持。老百姓未見得是出於支持共產黨。之所以存在一個傳統習慣邊界線,在於那一帶歷史上一直為藏文明覆蓋。被稱為「風流神王」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就出生在「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印控區。老百姓對西藏是有向心力的。

林芝軍分區的原副司令李春回憶:「反擊戰開始後,我們沿江一路下推,一個連擊潰了印軍上千人。沒有公路,印軍想不通,中國軍隊靠什麼供給給養?以為我們有什麼高級食品,吃一頓能管好幾天。其實,我們就是靠老鄉支前,靠氂牛運輸。那一仗,支前的氂牛就有三萬多頭。這邊的所有物資,還有傷員烈士,都是靠老鄉背。一○○迫擊炮彈,一人只能背一發。五十人運,幾分鍾就運出去了。家家戶戶都出人,十二三歲的孩子也支前。當地老鄉十二三歲就能背一百四五十斤,不穿鞋。德東下邊扎西家的小男孩,才四歲,跟爸爸媽媽一起,他背了四筒罐頭,有八斤重,爸爸牽著他爬山支援我們。沒有老鄉,我們根本沒法打勝仗。」

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一書中寫道,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

閻士貴大校說:「不要這片土地,軍人想不通,老百姓也想不通。六二年我們從雪山向下壓,勢如破竹,半路上把棉衣都甩了,越打越快。往回撤的時候,可是越走越慢。戰士們想不通,這是我們的領土,為什麼還要撤?為了體現我們是仁義之師,還把繳獲的車輛裝備全都收拾好,武器都擦得乾乾凈凈,一點不剩地都還給了他們。」

中國軍隊接到的命令不僅是放棄全部收復的失地,撤回到「麥克馬洪線」,還要再從「麥克馬洪線」後撤二十公里,與印軍脫離接觸。結果印軍不但輕易返回原來控制的地區,又趁虛而入,繼續向北蠶食推進,建哨所,修工事,反而多佔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三、美麗又富饒的土地啊!

那一片被中國收復又放棄的土地是比西藏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富饒的地方。那裡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幾百米,有印度洋暖風的滋潤,屬亞熱帶生態環境。土地極其肥沃。植物茂盛,能夠生長菠蘿香蕉。自然景觀奇異,礦產豐富。雅魯藏布江著名的「大拐彎」,可利用的落差2230米,如果橫切大拐彎建一條40公里長的引水隧道,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電站,裝機容量最低為4500萬千瓦以上,是長江葛洲壩電站的17倍,是三峽電站的四倍,投資卻比三峽低得多,又沒有移民、生態、戰爭災難一類的問題。然而這個設想中激動人心的超級水電站,卻被「麥克馬洪線」攔腰切斷。

西藏高原生態研究所所長徐鳳翔說:「我們搞森林的,一說起來就是西藏林蓄量居全國第二位,可誰也不說這只是理論林蓄量。因為實際上,西藏森林的一半在控制線之外,准確地說,是52.8%在人家手裡。其實這個數字仍然不準確,這只是按森林面積算……(控制線那邊的)中低海拔原始森林單位面積的蓄木量大得多。把這些因素考慮進來,那麼實際上西藏森林資源的80%不在我們手裡。」

正如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寫的情歌:

壓根兒沒見最好,

也省得情思縈繞。

原來不熟也好,

就不會這般神魂顛倒。

閱讀全文

與西藏軍用飛機場為什麼沒有印度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和伊朗有多少個民族 瀏覽:653
mk印尼製造什麼意思 瀏覽:598
為什麼加入中國人保 瀏覽:868
印尼打工一般工資多少錢 瀏覽:106
中國人在印度檢測核酸在哪裡 瀏覽:850
用什麼學習越南語比較好 瀏覽:889
越南中部食物有哪些 瀏覽:476
疫情中中國承擔了什麼 瀏覽:974
什麼事印尼紅燈期 瀏覽:895
中國當年為什麼支持越南 瀏覽:869
中國有多少人願意購買文創產品 瀏覽:645
到越南飛機什麼時候飛 瀏覽:286
英國穿衛褲有什麼感覺 瀏覽:869
越南有多少密切接觸者被隔離 瀏覽:564
和代購買的東西怎麼在中國海關查 瀏覽:700
泰國蜘蛛膠和越南哪個好 瀏覽:569
印度宗教為什麼比較多 瀏覽:472
長方形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596
快遞到伊朗怎麼收費的 瀏覽:410
中國為什麼不打朝鮮 瀏覽: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