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富士康在印度如何

富士康在印度如何

發布時間:2023-07-22 21:04:01

Ⅰ 富士康擴大在印度現有工廠,為什麼富士康要去那裡建廠呢

之所以會選擇去印度建廠,是因為這里擁有更大的手機市場。而且印度的人口特別多,所以在招聘員工的時候也可以節省很多的費用。而且在建立廠房的過程當中並不需要多高的成本,所以說在這里建造廠房是非常合適的一件事情。

不管怎麼說,這家公司能夠去當地發展,也會給當地帶來發展的機遇。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解決很多當地人的就業問題,同時還可以給當地的製造業帶來新的生機。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緩解很多人的壓力,同時又可以讓當地的經濟得到發展。所以說這種行為對當地的發展非常有利,同時又可以讓該公司節約運營的成本。一旦成本減少之後,公司能夠獲得的利潤也越來越多。

Ⅱ 如何看待現象製造業大轉移:富士康50億美元印度建廠

筆者上周就知道蘋果的SE未來將在印度的新工廠製造。與富士康計劃在印度西部Maharashtra州投資50億美元建設工廠和研發中心的相互印證。來自印度的消息:該州工業部部長SubashDesai稱,富士康與州政府周六簽訂了一份諒解備忘錄,該項目將提供5萬個就業崗位。筆者認為,蘋果與富士康一起把目光轉向印度是看到了印度的市場。畢竟印度是人口大國,如果印度1億人購買蘋果,對於蘋果來說這就是大市場。

但是建廠的話還將遇見大問題,因為蘋果與富士康一個是最終的客戶,一個是集成組裝的客戶,要為他們建廠配套的將是一大群上游下游的配套供應商,以及一大群熟練的技術工作人員與技術。印度教育水準較高,但是製造技術卻並不高,對於配套供應商來說,目前都是從國家進口零部件在印度組裝為主。

過去10年,印度在美國的IT(虛擬空間)獲得很大成功,但是在製造技術,國內的硬體投入方面遠遠落後於世界的水平。如印度的 汽車 工業可以收購路虎,但是自己製造就是塔塔的一般車。而且生產技術與研發遠遠落後世界。所以之前,豐田也曾經大量投入資金開廠,卻最後遭到失敗,不得不撤退。一個國家的基礎,整個國家的製造配套水平沒有到這個程度,卻要去拔高,最後的結果並不一定會好。

最後橋本還想說一個問題,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中,製造業會不斷轉移,會前往有市場,或者前往工資成本低的地方,這沒有特別令人吃驚的地方。但是,工廠在印度並不是一定會成功,還要看上下游的供應產鏈的協同,以及印度市場的支撐,如果印度一直保持目前的低端市場,未來蘋果與富士康還將重蹈豐田的覆轍。

50億美元印度建廠是舊聞,2016時富士康就與印度簽署此協議,2017年底終於落成,當地政府稱能夠提供約40000個就業崗位。

然而,卻顯示了一些端倪,國際大廠紛紛轉移印度,印度迎來一波強化產業鏈地位的機會

前一陣,三星在印度諾一達新建手機工廠,據官方說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機廠,也是三星在印度的第二家,每年將實現最高1.2億台手機的產量。

三星在中國內地也投入不少,然而隨著市場的放緩,其戰略重心移至印度。

不僅富士康,三星,蘋果,幾乎所有中國手機廠商,包括小米、vivo、OPPO、金立等,都紛紛在印度投資建廠。

可以看到,印度在未來幾年極可能轉移中國的部分手機製造產業鏈,從而消弱中國手機製造業的競爭力,加強其自身的手機製造、研發能力。

造成的原因可能包括:

中國市場已經飽和,增量空間不大,換機需求放慢,但印度市場人口紅利尚巨大,因而成為手機巨頭們的必爭地。

印度有13億人口,看到一個數據,智能手機佔有率才30%,需求量極大。

當然,從大環境看,也離不開印度政府的努力,吸引外商投資,解決當地就業,為外商提供便利。

此外,印度無論是土地租金,人力,設備,都比較低,而國內的房價、人工、物流、廠房都比較貴,加上市場需求放緩,導致這一趨勢成為必然。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國的人口紅利時代結束了。

環顧周邊,川普喊話製造業迴流美國,一些企業美國建廠,富士康、蘋果、三星等印度建廠,當然都是開拓海外市場的需求。

但不得不說,這對中國的製造業是個預警。

本人是2015年大學畢業入職鄭州富士康,當時可以說是滿腔熱血,揮頭顱灑熱血擼起袖子加油干,但是兩年時間過去了,自己的干勁也沒了。

鄭州富士康可以說是蘋果的製造基地,首先人工費不廉價了,在富士康內部版本中,一個普通工人的平均支出為5433元,當然很多人拿不到那麼多,可能計算中把富士康對你的投入也加進去了。所以說勞動力並不廉價。

其次,製造業利潤低,沒有核心技術,除了代加工和最新收購的夏普,富士康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沒有核心沒有話語權,相信這也是很多製造業的為難之處。

最後就是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了。鄭州富士康最初建廠的時候提出五年免稅,但是從2012到2017這一段時間里,五年之約已經結束。盡管當地政府也提供給富士康許多便利,但還是增加了更多的額外支出。

綜合以上闡述,富士康製造業的龍頭老大,核心是其所需要的,政策上的支持也是發展的必備。至於人們一直說的廉價勞動力,百萬機器人計劃一直在實施。所以說國內沒有好的環境的話,轉向國外也是必然的

當前,功能機仍占據印度市場主導地位,智能手機普及率約為45%。因此, 印度市場已經成為智能手機廠商必爭之地。不僅是因為當地人口眾多,需求旺盛,更重要的是,當地的通信技術正處在特定階段,很多國產手機的舊款機型都可以在當地滿足用戶需求。

因此,不論是從生產、製造,還是銷售的角度來看,國產手機廠商都不能不重視,富士康選擇在當地投資建廠,一方面,是為了滿足當地市場本地生產本地銷售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持續降低生產成本。

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ARM、EDGE、3G等8項愛立信持有相關技術專利,當時上升勢頭迅猛的小米被訴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自此,深埋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中的專利炸彈正式引爆。

當時,愛立信首先祭出了必殺技——申請銷售禁令。

愛立信向當地法院提出的「禁止小米在印度市場銷售、推廣、製造及進口涉嫌侵犯愛立信專利的相關產品,並要求小米和其印度當地的電子商務合作夥伴Flipkart,暫時停止銷售愛立信起訴的涉案專利產品」臨時禁令申請,獲得了法院同意。

一般來說,申請銷售禁令也需要申請人繳納保證金,以免因錯誤申請,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

隨後,小米公按照「每台設備預繳 100 印度盧比於法院提存」的條件,臨時獲得使用高通晶元手機的繼續銷售,對國產手機來說,這只是開始。

當然,起訴的不是愛立信而是被杜比公司。

與愛立信訴小米案類似,OPPO和vivo向法院交納了每台設備34盧比(3.44元)的保證金,並承諾繼續與杜比公司進行FRAND(公平合理無歧視)的專利許可談判。

來自《印度知識產權年度報告》顯示,印度非本土公司或單位專利申請人中,也就是來自外國主體的申請中,高通以1884件專利申請位列第一,三星、華為和愛立信分列第三、第四和第六。

因此,在未來的3-5年內,包括富士康在內各類手機廠商,要想抓住印度3G4G升級轉換的換機商機,必須提前布局和卡位,包括投資設廠、生產本地化以及銷售渠道本地化。

當然,也包括更好的應對來自各方的專利訴訟。

算不上製造業大轉移,這是我國工業化完成以後,往更高的高端工業化發展。而像富士康這樣勞動密集型及低端製造業的外溢效應,是這次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然現象,不足掛齒!

總之只要我國在這次工業轉移定型以後,那麼外溢企業那是微不足道的!

中國已經貴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完全不需要這些低端製造業,中國目前迫切需要的是:他們盡快,盡可能全部搬走。讓我大中華能更好,更快,更多的發展房地產。富士康請你快搬,不留也不送。

這不是什麼新聞,早在15年8月時,富士康50億美元印度建廠的消息就被高調的公布了,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實質性的動作,富士康還因為這一行為遭到印度一些輿論批評,這是一種不兌現投資承諾的舉動。這能稱為製造業大轉移嗎?三年了都沒什麼動作,好像還不能,還不如中美貿易關稅引起的動作大。充其量只能說有製造業轉移的苗頭,苗頭到成為現實中間的距離有多遠,誰也不知道。

低端製造業的轉移是一種趨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低端製造業從歐美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為什麼?因為低端製造業的技術含量低,對企業員工要求不高,企業的利潤低,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低端製造業為了某求生存,需要在成本上下工夫,歐美發達國家的人工、土地、稅收成本高,不適合這一類企業生存了,就要轉移到適合的地方去,於是來到了東南

亞。當東南亞不適合這一類企業生存後,就需要再找新的生存地,適者生存,這是客觀規律。

中國現在的製造業環境,已經到了低端製造業無法生存的地步了嗎?

當然沒有,我國經濟體量是上去了,但主力還是低端製造業。從低端製造業向高端製造業轉變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國2025計劃這才提出幾年的時間,距離計劃實現的時間都還早,這中間歐美國家還會給我使絆子,延緩我們向高端製造業轉化的過程,真實實現的時間恐怕還要延後。

在高端製造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之前,就把低端製造業放棄那是自尋死路。美國加息、徵收高關稅的目的無疑也存在這樣的目的,把企業從我國趕走,將對我國的經濟產生釜底抽薪的作用。因此,我國在高端製造業壯大之前,是絕對不會允許這種現象出現的,從國家為企業降稅減負,定向降准等政策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製造業會大量遷走嗎?

會,但那是在將來,附加值低的製造業在將來的中國很難立足。這和在歐美一樣,本身利潤就低,但工人工資成本、土地成本、稅收成本等隨著經濟的發展,只會提高不會降低,這將導致附加值低的製造業必將遷走,但不是現在。

現在印度市場還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與國內相比,我們國內有完整的產業體系,製造業的零配件可以就近解決;完善的公路、鐵路、港口等運輸網路,這都為企業的生產提供了便利,降低了企業的時間成本。龐大的中產消費階層,讓企業即靠近商品的源頭,又靠近市場,這些都是印度所沒有的。另外,印度是一個政教分離很嚴重的國家,宗教的影響力甚至大過政府,政令不通是印度政府一直以來沒有解決的問題。和這樣一個威信力不高的政府合作,會遇到到的困難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低端製造業大轉移是早晚的事,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但不是現在,與我國來說,現在高端製造業還沒有成型,還需要低端製造業支撐經濟,短時間內不會放棄對低端製造業的支持;與印度來說,基礎設施幾乎沒有, 配套的零部件都需要進口,源頭上存在諸多的不利;貧富差距巨大, 中產階級還沒有成長起來,消費市場沒有成型,企業遠離市場;政教分離,政府的威信力不夠。因此低端製造業大轉移現在還只是個苗頭,成為現實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去過印度工作過的人,比如我,會告訴你。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首先,你要理解一個問題。印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英語不是印度人的母語。在印度,有超過200種語言和文字,官方語言和文字共15種。印度的鐵軌到現在還有寬窄兩個軌距。秦始皇2000多年前解決的問題,印度到今天沒有解決。

這對於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是致命的。不統一的方言口音尚且可以用文字說明書培訓員工操作,但是連文字都不統一,你怎麼培訓?

日本台灣在2000年前後有過一段南向政策,政府主動引導企業把特別低端的服裝業等產業轉移到南亞和東南亞。最後只有越南的轉移真的成功了。其他全部完蛋。

印度的工人連培訓組織他們大規模生產鞋子帽子都費勁,你現在讓他們生產手機電腦?

異想天開。

其次,印度沒有足夠支撐大規模組裝電子產品的上下游產業鏈。

印度在上個世紀被美國人忽悠了,自認為自己是要做21世紀的「地球管家」,以軟體立國。當時美國人許諾給印度的願景是,中國給世界做苦力,印度人坐在辦公室里給大老闆美國人管帳。然後印度人開開心心的就去做軟體外包了。結果,過去20年,印度在微電子機械製造等領域的投入非常有限。這個領域,他們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當然,進口可以解決需求。不過,進口無法創造利潤,促進產業鏈延伸。因此在印度想要做電子產品組裝業,就面臨「從零開始」困境。

從最基本的零部件倉儲,物流,流水線管理,QC,成品出貨,稅務所有這些,富士康這些品牌過去了,都要從頭創造一套體系和配套設施。

當然,有人會說,啊你放屁!印度有自己本土的品牌,自己也在造手機,你怎麼說人家什麼都沒有呢?!你是個印黑!!

嘿嘿,我這么說,是因為印度從來沒有經歷過富士康和蘋果這類企業,以及在如此復雜的生產流程下還對工期要求如此之高的需求。在這個領域,印度是徹底空白。印度的本土品牌的配置普遍都非常低,生產流程很慢,工期也不趕。

中國之前也沒有經歷過。但是,中國有4個億統一語言統一文字受過最低9年制義務教育的年輕勞動力,可以配合富士康和蘋果們的要求迅速培訓學習調整。

印度能拿得出幾百萬還是幾千萬統一文字統一語言受過9年義務教育的勞動力?

最後,印度的政治體制決定了這個國家無法適應工業化和現代化國家的競爭。

印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在「行政部門內部搞民主」的神經病。

一般來說,行政部門的上級出一個決策,立法機構和司法機構出來平衡是正常的。印度不僅立法司法要出來平衡,行政體系內部也互相制衡。一個決策下來,行政機關哪怕是最高權力機關下的決策,底層一個部門不蓋章不認可,這個決策等於沒有。他就是不執行,你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換言之,一個現代化的企業想要在印度完成生產工作,除了要從零開始,克服人力資源的種種困難和配套的缺失,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戰勝整個印度政府。

總的來說,去印度投資的口號吹吹騙騙股民拉拉股價可以。真的去干,那是要賠掉褲衩的。

按著所謂磚家的說法這是發展的必然結果。如果中國物價在一定范圍內不算太貴。樓房沒有那麼讓人望塵莫及富士康能走嗎。中國的高物價就是被一群所謂的精英磚家忽悠壞的。一個抓大放小把小薇企業一夜之間蒸發了。一個規模經營把農民老百姓的雞狗徹底干沒了。小微企業的消失,鑄就了多少土豪大款。老百姓雞狗的消失。徹底的把物價集中在大小資本家手裡。他們說漲就漲。豬肉當時幾塊錢一斤。到後來的十幾塊一斤。這就是精英磚家叫獸們忽悠的結果。

工廠搬到哪裡是人家老闆的事,資本都是逐利的,為了討好銷量潛力巨大的印度也正常,只要有利潤就可以了從美國轉移到日韓和台灣地區,再從台灣地區轉移到中國大陸,現在轉移到印度越南有什麼不可以的

Ⅲ 印度人工確實便宜,但人普遍很懶墮,富士康能在印度有發展前景嗎

目前來看富士康在印度很有發展前景,印度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盡管這些勞動力質量參差不齊,但到底勞動力成本還是很低,富士康還是能夠從中獲利的。

富士康可以利用印度低廉的人力成本繼續以代工形式為蘋果或者印度本土品牌生產零件、組裝產品,為自己謀利;另一方面還可以為印度政府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這無疑是雙贏態勢。先借建廠之由「蟄伏」於此,贏得印度政府「信任」;隨後伺機擴張勢力,並借鑒在北美市場的經驗和上下游優勢,最終將夏普電視、甚至是夏普手機推向印度市場,大撈一筆。

Ⅳ 富士康印度工廠將擴張擴招以滿足iPhone需求

富士康印度工廠將擴張擴招以滿足iPhone需求

富士康印度工廠將擴張擴招以滿足iPhone需求,印度政府已經批准了蘋果公司對在金奈經濟特區內運營的富士康工廠廠房40英畝土地使用申請。富士康印度工廠將擴張擴招以滿足iPhone需求。

富士康印度工廠將擴張擴招以滿足iPhone需求1

富士康位於欽奈附近的工廠已獲印度政府許可,允許其增加勞動力以滿足不斷增長的 iPhone 需求。具體說來是,這項政策將適用於富士康在 SEZ 經濟特區運營的 40 英畝工廠區域。此前在經濟特區生產的產品,已享有出口海外的關稅優惠。

資料圖(via Foxconn 官網)

在將該地區指定為印度的 DTA 關稅區後,隨著當地 iPhone出貨量的持續增長,富士康也可創造更多工作崗位。

另一方面,在數月前因食物中毒而引發停產抗議後,消息人士披露富士康一直在積極改善員工宿舍區域的生活條件。

若能順利通過批准,這家代工大廠有望於 5 月首周重新開工,而不是立即復工。

前些日子,蘋果正式對外宣布已經正式開始在印度本土生產 iPhone 13,這是在 2017 年生產 iPhone SE 後,印度本土組裝生產的第四款 iPhone。

同樣是由鴻海富士康代工,該工廠坐落於印度金奈附近,印產 iPhone 13 暫不出口,僅銷往印度本土。同時,和碩也計劃在近期開始在印度本土的工廠內組裝 iPhone 12,同樣也暫時自產自銷。

由此來說,此前敗走印度的蘋果,正准備開啟新一輪的沖鋒。

印度手機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但購買力稍顯不足,iPhone 的定價一向高昂,這其實是此前蘋果表現不佳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 iPhone 12.

在 2020 年,蘋果將 iPhone 12 的價格壓低到 34999 印度盧比(約 3000 元),並且還有額外的折扣。同時,iPhone SE 2020 零售價也壓低到 27999 印度盧比(約 2300 元)。

實打實的折扣,讓 iPhone 12 一舉成為印度最暢銷的 iPhone。而 iPhone 13 也正在重復這個過程和勢頭。據 BusinessToday 對孟買的 Mahesh Telcom 經銷商的采訪,iPhone 13 越來越受歡迎,主要是經銷商給予了額外的優惠政策。

▲ 圖片來自:Economictimes

看來想要佔有市場,還得靠降價。

同樣是人口紅利,更低的製造業人口成本也是顯著的優勢。也正是基於此,過去幾年中,三星、富士康電子廠商也陸續開始在印度建設工廠,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已在印度取得成果的中國廠商們。

算上最近的蘋果,將工廠轉移到印度本土,其廉價的勞動力算是其中一個原因。自然也不排除印度自產自銷的 iPhone 13 會有特別的銷售優惠,以促進銷量。

富士康印度工廠將擴張擴招以滿足iPhone需求2

據報道,富士康在印度金奈附近的部分工廠已經獲印度當局審批,允許增加勞動力以滿足印度不斷增長的iPhone需求。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稱,印度政府已經批准了蘋果公司對在金奈經濟特區內運營的富士康工廠廠房40英畝土地使用申請。

在印度經濟特區生產的產品將出口到海外以享受關稅優惠。在獲得批准後,該地區將被視為印度的DTA(國內關稅區),當iPhone在印度的出貨量持續上升時,富士康可以增加勞動力並提高生產量以滿足本地需求。

蘋果公司在當地時間周一(4月11日)表示,已經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 13智能手機。蘋果目前在印度生產一些最先進的`iPhone機型,包括iPhone 11、iPhone 12和現在的iPhone 13。

蘋果在聲明中說:「我們很高興開始在印度為我們的本地客戶製造iPhone 13,它的設計精美、先進的拍照系統,可拍攝令人驚嘆的照片和視頻,並具備A15 仿生晶元的出色性能。」

蘋果還表示,將在印度為當地客戶生產iPhone 13,這意味著印度生產的iPhone 13暫時不太可能出口到其他市場。

蘋果於2017年首次開始在印度生產iPhone,即iPhone SE。目前,部分iPhone由富士康在當地的工廠組裝,另一部分則由緯創資通的工廠組裝。

據報道,富士康位於清奈近郊的Sriperumbur廠區,原本計劃今年1月就要開始生產iPhone 13,但蘋果以廠區有勞動糾紛為由暫停運作,終於在2月重啟生產線,預計4月可以開始生產iPhone 13。

這一轉變預計有助於深化蘋果在印度這個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的影響力,並可能推升市佔率至紀錄高點。據悉,蘋果還計劃在印度組裝iPad平板電腦。

在印度當地市場,最暢銷的iPhone是舊款的iPhone 11以及iPhone 12。而最新的iPhone 13大約僅佔印度iPhone銷售量的20%。

蘋果還證實,其在印度的許多製造商現在都在使用太陽能和風能。該公司補充稱:「所有在印度建立的iPhone最終組裝供應商都不會產生任何被送到垃圾填埋場的垃圾,並獲得了UL頒發的廢棄物零填埋認證。」

富士康印度工廠將擴張擴招以滿足iPhone需求3

蘋果依靠iPhone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成為第一大品牌,盡管平均售價不低,但其產品在一些並不發達的市場越來越受到歡迎。而在印度市場,iPhone更成為香餑餑,以致於作為蘋果代工廠的富士康正准備對工廠進行擴張。據手機中國了解,富士康位於印度的工廠正尋求增加勞動力以擴大產能。

蘋果iPhone

4月19日,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稱,富士康在印度金奈附近的部分工廠已獲印度當局審批,允許增加勞動力以滿足印度不斷增長的iPhone需求。該報道還援引了消息人士的爆料:印度政府已經批准了蘋果公司對在金奈經濟特區(SEZ)內運營的富士康工廠廠房40英畝土地使用申請。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廠房和工人的到位,富士康印度工廠將有更多精力來滿足iPhone生產需求。

蘋果的iPhone系列手機主要是國內的代工廠在生產,近年來印度也逐漸加入iPhone製造行列,現在蘋果宣布開始在印度工廠生產iPhone 13系列手機。

蘋果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已開始在製造商富士康位於印度金奈的工廠生產iPhone 13智能手機。

由此,蘋果目前通過富士康和緯創資通在當地製造iPhone 11、iPhone 12和iPhone 13,第三家合作商和碩預計將在本月開始生產iPhone 12,並將推出新款iPhone SE。

目前沒有任何Pro型號的iPhone在印度製造,這些手機主要還是在中國境內的富士康工廠生產,依然是「中國製造」。

今年初,位於印度南部的富士康蘋果代工廠因飲食問題造成數百人出現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引發工人抗議,事件發生後該工廠已暫時停產並進行整改。

他們工作的月收入約為140美元,摺合人民幣900元左右。飲食和住宿條件很差,員工宿舍內沒有馬桶,食物上會爬滿蟲子。但即便如此,他們還需要向承包商支付住宿和餐飲的費用。

Ⅳ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你怎麼看呢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你怎麼看呢?

1982年對郭台銘而言是一個新的發展,他把公司鴻海塑膠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還把目光看向國外工作,試圖把鴻海打造成一個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

郭台銘與他的「代工王國」若說1982年是郭台銘從低谷期、負債累累邁向成功的開始,那1988年乃是郭台銘及其它的富士康走向巔峰的開端。1988年,郭台銘帶上資產,隻身一人趕到深圳,他大筆一揮買下了一片500畝的山上。沒多久,那片山上擁有一個全新的名稱——富士康廠房。

富士康提出了比一個中學校長月薪水還強的200元月薪的招聘職位,中國改革開放前期,很多勤快、不怕吃苦且又急缺掙錢的農戶看好富士康給的的高工資而選擇進到富士康。郭台銘還記得,富士康的第一代工人多是農民,她們掙錢的沖動非常強烈,分外愛加班加點,每個人都想取得超過8個小時上班時間外1.5倍加班費,更想要禮拜天2倍加班費。

在這樣的職工期盼賺錢的氛圍中,廉價勞動力所產生的高效的工作高效率讓原有的工廠規模逐漸無法滿足富士康的創新需要。

只是5年之後,郭台銘能夠毫無壓力地指向挨近深圳市區的龍華一帶

對隨著一塊過來看地的政府官員說:「看得見的土地資源我都要了」。佔地面積1500畝的龍華科技工業園從此問世,富士康的全球代工廠經營規模日趨完善。接著富士康與BIM、英特爾展開合作,繼續努力拿下蘋果公司幾近壟斷市場的代工權,並緊隨蘋果的腳步變成代工大佬。2001年,鴻海集團完成1442億台幣的營業收入,一舉變成台灣1000家大民營企業的領頭。

到2002年,鴻海集團的營業收入完成了翻一番,達到3450億台幣,郭台銘構建了包括了手機上、顯示屏、PC系統軟體,主板、電腦主機箱、LED、無線路由器等各個行業,串連了詳細的高科技產業鏈的「代工王國」。有著幾十億個人財富的郭台銘,在私底下卻是一個低調的老闆,他從來不開豪車、不穿知名品牌,連辦公室里的辦公室桌子都是由多張餐桌拼接成的,桌子上放著小鬧鍾也是使用了十幾年。

在生活、工作上節儉,在回報社會層面可是他很慷慨大方。郭台銘在台灣建立了慈善機構永齡基金會,一直持續向診療、文化教育、科技行業共項目投資可達近千億元。

Ⅵ 富士康將聯合印企在印度設晶元工廠,投資約1358億元,此舉將有何影響

近日,富士康公司發布了這樣一則信息,富士康鴻海公司將與印度礦業與工業集團維丹塔的合資企業,將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投資設立晶元生產工廠,而且據了解此次生產項目投資約19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就是1,358億元,這樣一筆大金額的投資,相信富士康肯定是對於印度有過觀察和了解之後才決定進行投資的。這樣的一個合作從分析的形式看來是可以達到一個雙贏的局面。

Ⅶ 富士康將聯合印企在印度設晶元工廠,這會給富士康發展帶來哪些改變

富士康與維丹塔,印度的采礦產業公司,將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立一個晶片製造基地。在以上提到的晶圓製造計劃中,已經有195億美金的投入。據路透社13日消息,富士康與維丹塔合資公司已從古吉拉特邦得到資金投資和電費補助等方面的資助。據悉,這些公司有望在艾哈邁達巴德古吉拉特邦的最大的城鎮建立半導體及顯示設備。古吉拉特邦的官方表示,這項投資項目將提供100,000多個工作崗位。在這個項目中,富士康將負責技術合作,而維丹塔負責大部分的融資。

其實,台積電的討價還價太高,不但是美國的技術巨人們不想要的,也是美國的大政策,也是美國的半導體行業,一旦台積電成長起來,就會支持三星等公司來對付台積電。最後,他也只能寄希望於富士康不要在印度受苦了,印度的利潤是印度的。

Ⅷ 富士康在印度「爆雷」:超50%產能被砍!緊急加薪欲重返大陸

2020年6月,富士康曾透露將把投資重點放在印度,還被傳投資10億美元(約65億元人民幣)擴建其在印度南部的一家工廠; 可不料,這一代工巨頭押錯了寶,隨著近期印度疫情的第二次暴發,富士康也在印度市場「爆雷」; 甚至有消息爆出,富士康欲重返大陸,目前已經在鄭州工廠大幅漲薪。

外媒5月12日最新報道,富士康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100多名工人已經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該公司目前也按照當地規定實施封鎖禁令, 由此 富士康印度工 廠的運轉也大受影響,據稱 超過50% 的產能 已經被砍掉 ,尤其影響最大客戶蘋果公司的訂單 針對「iPhone減產50%」的消息,富士康在5月11日回應:不針對客戶及產品發表評論。

當時不少業內人士也都看好富士康的決定,稱其轉戰印度將帶來新的機遇和優勢。可如今, 印度第二輪疫情暴發導致的大規模感染和停產, 顯然已經 富士康的「 藍圖 蒙上了陰影。

事實上,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資計劃就曾傳出過「爆雷」消息。2020年初,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工業部代表人士宣布, 與富士康在當地合作建立電子產品製造工廠的計劃取消, 盡管並未透露具體緣由,但這也意味著富士康「砸下50億美元(約322億元人民幣)」的擴張計劃宣告泡湯。

印度的擴張道路不好走,富士康似乎又將目光轉移回大陸市場。《南華早報》消息指出,富士康5月7日的一份內部公告顯示, 富士康鄭州工廠新員工若工作90天且到崗不少於55天,將獲得7500元獎金,此獎金數額較3月底已經翻倍。 市場分析認為,結合iPhone 13即將在秋季發布的傳聞,富士康此舉或是為了降低損失、穩住產量而將訂單轉移至大陸工廠生產。

重返大陸市場,或許是富士康已經意識到:海外市場的「飯」真的不太香。要知道,富士康2017年給美國「畫餅」如今已經持續生變——過去3年, 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投資已經縮減至6.72億美元(約43億元人民幣),與此前「投資100億美元」的承諾相差甚遠。

好不容易走出國門,富士康又為什麼沒能走遠?原因主要有三:中國是全世界少有的三重勞動力紅利(大量熟練技術工人、大量高等教育大學生、大量工程師紅利)的密集市場;中國有著對於企業的市場保護優勢;中 美文 化等軟性條件的本質差別。

對於富士康來說,國內優渥的環境讓其忘記了市場的殘酷本質,這次美國的鎩羽而歸也反映出:走出國門到了美國、印度、越南等海外市場,除了考慮大量除了投資金錢之外,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需要解決,一旦盲目就很容易碰釘子。

文 | 劉蘇林 題 | 黃紫鎵 圖 | 盧文祥 審 | 陸爍宜

閱讀全文

與富士康在印度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什麼蕉最好吃 瀏覽:961
美國怎麼制裁中國官 瀏覽:395
印尼西亞什麼時候熱 瀏覽:16
什麼牌子手機在印度賣得好 瀏覽:158
中國人都去睡覺了嗎英文怎麼說 瀏覽:973
印尼人說什麼話 瀏覽:747
緬甸人口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瀏覽:143
印度一天吃多少大米 瀏覽:473
英國10塊錢能買什麼 瀏覽:608
中國峽谷有哪些 瀏覽:232
印尼藤子是什麼樣 瀏覽:845
印度人吃的雞肉是什麼雞 瀏覽:263
越南中國進口什麼 瀏覽:77
怎麼去印尼承包項目 瀏覽:149
英國火車都有什麼 瀏覽:885
印度紅茶和綠茶哪個好 瀏覽:393
越南語水位怎麼說 瀏覽:49
98印尼事件中國為什麼 瀏覽:186
印度什麼車適合女性開 瀏覽:923
印尼的郵編怎麼查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