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創新能力如何

印度創新能力如何

發布時間:2023-07-27 03:54:22

A. 與中國相比,印度經濟發展具有那些優越條件

我認為,印度想不中國最大優勢是有龐大的財團,中國少,中國只是公家的企業發展好。因為印度曾是殖民地,所以他更有西方的財團體系。就像中國的香港、澳門,很有經濟實力。

B. 印度農業經濟、軟體科技強!怎麼回事

印度農業經濟:生產不穩定但卻是農產品凈出口國。
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據歐盟報告:印度已成為農產品凈出口國。
因為印度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其中西南季風很不穩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時間分配很不穩定,水旱災頻繁,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定。

印度軟體科技:印度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軟體國。
當今印度,號稱世界第二大軟體大國,如果光聽牌號,著實讓人佩服和吃驚。但如果我們對印度軟體產業結構進行分析,然後拿數據去作比照,很容易就能發現,印度的軟體產業其實也不容樂觀。
印度軟體產業的現狀基本如下:首先,產業結構不平衡。不容否認,印度的軟體業產值目前比中國要高。尤其軟體外包業更是如火如荼。不過印度的軟體也就只有外包一枝獨秀而已,關鍵的核心技術及基礎軟體都做得很差,網路應用軟體及網路游戲我想就更不用提了。印度雖然軟體產值從1990年微不足道的5千萬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0億美元軟體出口值,翻了200倍還多,年增長率超過50%,使印度的軟體產業成為國家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去年印度軟體出口290多億美金,數額很大,目前印度雄心勃勃的目標是,2008年實現軟體產值達到850億美元,外包出口500億美元。
目前印度的軟體產值也確實是世界第二,不過這個世界第二跟世界第一的差距還是有點大的。美國一個微軟公司產值就是400多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兩個印度。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的軟體也正面臨著跟中國的製造業一樣的困境,而且情況似乎還要更嚴峻。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印度的軟體產業發展至今,並且比目前的中國做得要好呢?我覺得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軟體業在印度起步很早,比中國早了十來年,八十年代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可以說一切還在摸索之中。那時中國見過計算機的人都寥寥無幾,更不用說搞什麼軟體開發了。加之那時剛剛打開國門,很多海外的信息技術人才估計那時也都還對中國充滿恐懼,回國的基本上沒有。而印度就不同,那時的印度由於國內經濟落後,缺少把軟體企業養大的土壤,故印度現在的軟體企業,很多都是一開始就是瞄準國際市場,很多都是由歸國印度人創建。說得通俗點,就是有很多印度人在國外搞技術,然後他們覺得做軟體這個東西又不需要什麼很大規模的硬體投資及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成本為人力成本,但如果把軟體放到印度去做,成本會比發達國家低很多。於是,這么一批海外印度精英帶著定單就回國創業了。結果就一發不可收拾,越作越大。
二、印度人擅長死記硬背,在學習語言的時候表現出了很大的優勢。一般印度的大學畢業生都能講三到四門語言,不過中文除外(我個人認為印度人的個性並不適合學習千變萬化的中文),尤其個個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盡管帶的口音很重。這不容質疑是另一重要因素,尤其相比起中國人來更是占盡了優勢。軟體外包絕大部分時候都是為顧客量身打造軟體系統,是需要跟客戶有很多溝通的。外包簡單來說就是現在很流行的「用戶化」,一個產品專門給某一開發,所以溝通不暢無疑是很大的障礙。跟客戶良好的溝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產品的質量。
三、這就與我前面講的印度人的學習特徵有關了。前面我講了很多關於印度人思維機械以及印度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很差的事,不過印度人擅長死記和硬背。他們讀書只重記憶,不重理解和思考。這樣的方式在文科方面可能還好點,畢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可在理工科領域這可是很荒謬的,是瘋狂的,不可想像的。可在印度,很多他們的程序員卻偏偏就是這樣。編過程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可在印度,有些事情會讓人瞠目結舌。我現在不是學計算機專業,但這些情況是我來自全世界所有非印度朋友的共識,相信其真實性無庸質疑。在計算機專業學習的印度學生,他們可以在學了一個學期C語言後,把書上幾乎所有程序範例一字不漏的背出來,不僅演算法一樣,連定義的變數名都不會有任何出入。老師的作業裡面也有讓學生抄寫,背程序的內容。不可思議!所以當這些人畢業後到了程序員崗位上,背出來的程序就真正達到了千篇一律,理所當然也就成為了世界上最易讀懂的程序了。出於可維護性考慮,軟體的可讀性確實很重要。對於給定了既定介面和既定參數的外包項目來說,這無疑也是有利的。再說背程序比用腦思考開發程序肯定效率也要更高一點。從這點出發,印度人在軟體外包這一塊的地位估計在將來一段時間內都無人可動。不過對於那些只給定需求,沒有指定介面和參數的,創新性很高的項目,印度人是肯定做不過中國人的。
四、印度自獨立以來就是走的資本主義道路。在市場經濟規律以及管理經驗方面也都比中國要成熟,畢竟中國自解放以後就跟市場斷交了三十年,尤其還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這一場浩劫。我想基本上懂什麼是市場的人都已經消失了。而公司內部管理的嚴謹和規范對軟體企業尤為重要。因為軟體是一個摸不著,可以任意復制而不會影響質量的一個特殊產品,成果很容易被人竊取,尤其是內部人員。而一旦被竊取,後果無法估量。所以規范成熟的管理在安全防範方面至關重要,尤其在中國,挖空心思想走捷徑成功的人很多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值得中國人學習的地方。
五、印度人由於宗教的影響,心態平和,心地善良。剛講的防止成果泄密對軟體尤其重要。但在印度,像那種挖空心思去想歪點子盜竊的人基本上沒有。在印度,小偷有,但都是些順手牽羊的動作,上了鎖的東西不會有人會去撬鎖盜竊。在印度農村,很多房子甚至連門都沒有。這可能一方面是因為窮困,沒有多少值錢的東西,另一個我覺得還是宗教讓人思想變得善良或者說是一種內心對干壞事的膽怯。畢竟一個人如果相信神靈的話,當他干壞事的時候盡管沒人看到,但他相信天上的神肯定看得到,這是一種無形的監督。相信在軟體公司里上班的員工也不會有多少人需要很多的監控來防止其盜竊代碼。

C. 談談印度成為下一個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和經濟中心的優勢,相比之下,印度有哪些因素值得中國借鑒.

1.優勢:印度的發展模式重消費而非投資、重內需而非出口、重服務業而非製造業、重高新技術產業而非勞動密集技術含量低的工業,這種方式使印度經濟對全球經濟不景氣沖擊的抵抗力較強,表現出比較強的韌勁和經濟平穩增長的長周期性。
印度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率比較好。例如,印度國內的儲蓄水平只有中國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資大約只有中國的10%,印度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比中國落後大約10至15年, 但印度卻取得了較快的經濟增速,而且它有30%至4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自生產力的增長,而不是資本或勞動力的增加。

(一)軟體業方面。印度的軟體業迅猛發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擁有巨大的軟體人才庫,有大量的專業人才。產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據麥肯錫的報告預測,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務和後勤工作將會僱傭400萬從業人員,成為年出口額達到570億美元的行業,佔印度GDP總額的7%。相比之下,中國的軟體業發展的起步較晚,且差距很大。

(二)金融機構方面。印度的金融系統運行比較健全,不良貸款比例較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10.8%。印度的股票市場比較成熟,成為印度企業籌集資金的重要場所。

(三)企業制度方面。印度的私人資本在運作方面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印度獨立後,過去就存在的私營財團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且產生了一大批新的私人財團。在印度實行經濟改革後,一大批從事信息技術產業、制葯工業、食品加工業、服裝紡織業、水泥建築業和旅館旅遊業的私營企業或私人財團迅速發展壯大,並很快進入全球化經營。印度的現代企業制度比較完善,企業的管理水平較高。

(四)人才和教育國際化方面。印度的人才國際交流多於中國。由於印度英語普及,高等教育機構使用的教學語言為英語,印度高校學生能夠較順利地獲得世界科技發展的重要信息。印度大學教育比較重視創新教育,學生創新能力較強。印度某些大學和專業學院已在國際上有較高的知名度。

(五)法律體系方面。印度的法律體系較健全。印度獨立後,法律體系逐漸完善,公眾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市場經濟是法制化的經濟,沒有完善的法制,市場經濟的發展是無法實現的。
二、印度模式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中印兩國雖面臨很多相同的問題和挑戰,各自所採取的應對方式卻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正是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的這種「似與不似」的關系構成了它們之間相互比較、相互借鑒的基礎。目前印度的經濟發展落後於中國,但從它的發展模式中我們仍可以發現有一些值得借鑒的地方。

1、大力發展服務業,變過度工業化為適度工業化

中國以廉價的勞動力、土地資源、優良的基礎設施以及地方政府競爭性的優惠政策,吸引了來自世界的大量的製造資本,成為了世界的製造工廠。在這個過程中,很多被發達國家禁止的、或者是設置了較高門檻的污染產業轉移到了中國。中國的生態環境因此遭到破壞。現在不僅僅是過高的製造業比例,還包括被污染的空氣、水源和土地,都顯示目前中國的經濟已經呈現過度工業化的特徵。暫且不管印度以服務業帶動的經濟增長是不是欠工業化的結果,只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近年較快的增長速度、以及吸收的就業人數,不能不肯定印度服務業確實發展得非常成功,特別是它的軟體產業及信息技術帶動的服務外包業,在世界范圍內都取得了成功。分析和總結印度在一些服務業領域的成功經驗,對於軟化我國產業結構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例如,印度軟體業的快速發展就離不開政府的全力扶持。在軟體產業新引入印度之際,政府通過國家投資或者強制進入印度市場的外資企業與本土企業進行合資,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包括軟體和硬體在內的計算機工業體系。而當產業的發展需要規模,國際市場又正在迅速發展之際,印度政府又以各項優惠政策鼓勵軟體企業的出口。此外,通過立法加大了對軟體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為更多的來自跨國公司的信息技術外包項目流入印度創造條件。印度通訊服務業的發展迅速則與政府開放國內市場有關。私人資本流入原來由國有資本壟斷的電訊業,競爭促使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現在印度一些主要電訊服務項目的價格,包括國際話費、英特網接入費用等,都低於中國。這位印度普及和推廣信息技術創造了條件。

2、調整外資優惠政策,引導外資流向,為民族資本與外國資本競爭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成為吸引FDI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近年印度也越來越重視外資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雖然兩國政府都對FDI提供稅收優惠,但印度的稅收優惠分類更細、限制更嚴(包括特定的領域與特定的時限),往往強調的是投資的流向,而不是來源,因而對相同領域內的內資、外資少有區別對待。一直以來印度的外資企業都與印度本土的企業負擔著相同的公司所得稅率,有時甚至還要高一些。但在中國,FDI承受的實際稅率大約只有國內企業稅率的一半,而且由於地方政府把引進外資作為一個政治目標來對待,對外資的產業流向不加選擇,使得外國資本與民族資本發生直接競爭,並可以利用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擠垮民族資本。這顯然與引進外資的本意相違。因此,我們在一定程度可以借鑒印度引導外資流向先進技術及優先發展行業的具體政策。

3、為企業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微觀環境

企業所處的微觀環境包括很多內容,而對印度來說,它的相對穩健的金融體系、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都值得中國借鑒。佔有商業銀行總資產四分之三的印度國有銀行,呆帳率只有5%,而1992年以後陸續建立的私人銀行,它們的呆帳率還要更低一些。隨著政府向私人資本和外國資本開放國內的銀行業,競爭促使印度銀行的運營成本不斷下降、資產回報率逐步上升。印度的證券市場歷史悠久,在包括股票發行、交易制度、市場風險管理、信息披露機制、清算制度等幾乎所有領域,很長時間以來都一直保持與國際標准接軌。這也是印度能夠吸引大量機構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印度的第一部專利法是在1970年出台的,從那時起印度就初步建立起了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在以後的三十年隨著知識產權概念的不斷擴大,它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在不斷完善。印度軟體產業之所以發展迅速以及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選擇將研發中心轉至印度都與此有很大的關系。

D. 對中國企業和投資者來說,印度的多元化意味著什麼

危機和發展並存,同是發展中國家,但是中國現在的發展已經超出一線了,印度多元化發展有可能在未來對中國經濟發展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E. 印度人的創新能力給我們什麼啟示

只要我們擁有豐富的想像力,敢想敢幹就一定能夠成功。

F. 印度LCA好還是殲10好

雖然說我們的殲十不是十分先進,但就兩國積累的相關技術和知識產權來講,印度真是差得遠了,印度的航空工業水平一直比我們落後一段時間,完全依靠進口軍用飛機。從其成立至今僅僅自行研製了兩種戰斗機,一是HF-24「marut」(風暴之神),服役到九十年代中期,然後是LCA這個奇怪的傢伙。僅就其對兩款戰機的預期性能的期望值過高過全面就可以看出該國航空技術的不成熟。

我國有成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從殲五開始中國的航空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印度好高騖遠,LCA的設計指標印度的工業水平一直無法達到,一直做的改進都要依靠國外的技術支持,把一個好端端的自主設計變成「萬國貨」,只能說明印度的設計思路有問題,陸軍的「阿瓊"坦克的教訓,一直沒有吸取啊。

單講LCA的性能,其機翼向前凸的前沿氣動外形就註定了它的機動性不佳,不適合空戰,所以後來印度也將其改為對地方向的戰斗機了。
發動機是美國的F404-F2,中間推力4800daN,加力8000daN,殲十的太行發動機源自AL31,中間推力7620daN,加力12250daN,比比這個數字差別,看看兩機的動力。。。。

座艙都是智能的玻璃座艙,沒什麼好說的。

LCA採用的是愛立信的PS-05A。對空中目標最大搜索距離達到120公里。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具備同時與4個目標交戰的能力,不過由於LCA的機頭比JAS-39要小,所以限制了其天線的尺寸。其性能要縮水很多。
J-10用的是國產1473型雷達這是已經裝備最好的雷達,空空模式3平方米以下探測距離為130公里,雷達攻擊距離為90公里,可以跟蹤10個目標對其中4個最有威脅的進行攻擊. 看得比LCA遠~~~

數據比較:
LCA
空重:5.5噸
載彈量 4000KG
最大起飛重量 12500KG
最大平飛速度(高空) M1.6
升限 15240米
作戰半徑 800千米
最大過載 9G(瞬時)

殲十
最大起飛重量 19277kg
最大速度 2.0馬赫
升限 18000米
作戰半徑 1100千米
最大航程 3000千米(不進行空中加油)
載彈量 7000公斤
推重比 大於1.1
最大過載 10G(瞬時)

綜上所述,阿三天天吹噓自己的神機多好多好,其實真是很二流的貨色

G. 印度真的難以超越中國嗎

中印這兩個迅速崛起的國家,誰將在21世紀主導亞洲今年來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熱門話題。《經濟學人》就以《印度的增長將怎樣超越中國》作為封面故事來討論印度怎樣超越中國。文章先是給出了印度的種種劣勢:印度的市場改革起步晚、底子薄,GDP不過是中國的四分之一,識字率僅為66%,大大低於中國的93%,更不用說基礎設施破敗,腐敗橫行,政府遠不如中國政府有效率等等。然後提出了印度超越中國的本錢:第一在人口,第二在制度。

文章指出:到了2030年,中國的被扶養人口比例將達到50%,印度則為45%左右。到了2050年,中國的被扶養人口比例高居62-63%左右,印度則在48%上下,雙方的差距可達15個百分點。用另一個更為近期的指標來衡量,到2020年印度的中等年齡僅為28歲,美國為38歲,西歐為45歲,日本為49歲,中國則為37歲。日後中國人越來越老,中等年齡超過美國,印度人則還會更年輕一些。結果是,2020年印度將添加1.36億勞動人口,中國則只能添加230萬。

幹活的人少了,被扶養的人多了,經濟發展速度就會降下來。這就像現在的奧林匹克運動,雖然發達的醫療、營養、和科學訓練可以使某些老運動員成為常青樹,但37歲的要和28歲的競爭,畢竟有著無可否認的天然劣勢。美國、日本戰後的高度經濟增長,中國今天的經濟奇跡,無不和人口的增長和結構息息相關。比人手的多少也許更為重要的是,年輕人更具創新傾向,這在高科技的知識經濟時代特別突出。看看近幾十年的關鍵性突破,從微軟、雅虎,到谷歌、FACEBOOK,創立者都是年輕人。這在印度已經體現得非常清楚。比如,印度的世界級企業Infosys的創立者,有七位當時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2000年創立的IT企業Globals,其CEO年僅24歲。乃至西方人驚嘆,印度的經濟是被450萬企業家所驅動。

這種創新精神,不僅被年輕人的旺盛精力所驅動,而且得到了充分的制度保證 。這又是印度比之中國的另一大優勢。

乍看之下,經濟學人的觀點似乎無可辯駁,但是仔細分析下,就會發現經濟學人的預測很難成為現實。

一人國家的發展取決於很多因素,不僅僅取決於人口。中世紀的歐洲不見得人口比中國少,老齡化比中國嚴重,但卻是公認的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這是由於政治文化的制約造成的。

今天的印度和中國相比,政治腐敗,婦女地位低微,種姓觀念根深蒂固。

經濟學人所提出的印度超越中國的第一大本錢是人口。就算像它說的那樣,到了2050年中國只有37%的人可以工作,而印度有52%。而事實上,這52%的人口中有近一半是女人。在印度婦女十分低微,她們的生產力水平遠不如中國女性。

SunithaKrishnan在15歲時,被八個男人強奸。後來她挑戰印度賣淫業,在過去的十年,她已經拯救了約2000名性奴隸。這些性奴中也有富人家的子女被拐騙出來強迫賣淫。在這些性奴中有不少只有三四歲的小女孩。SunithaKrishnan曾經救過一個被一百多個男人強奸的三歲小女孩。當時,那個女孩的腸子都露出來了,送到醫院里縫了25針才把腸子放回肚子里去。

印度拉賈斯坦邦首府齋浦爾有個美麗的名字——「粉紅之城」,這個距離聞名世界的泰姬陵200多公里的城市是不少旅遊者的目的地。然而,據英國《星期日電訊報》4月13日報道,來到此地的遊客有時會對該地區的一個「另類風俗」而驚訝,那就是坐在路邊待價而沽的貝迪亞族處女。

「成人儀式」竟是當妓女。在塵土飛揚的齋浦爾公路兩旁坐著一群少女,看樣子也就十幾歲,過路的男人們從她們身邊經過時大多放慢腳步,仔細端詳。夜幕降臨,在升起的火堆前,一個披著粉色紗麗的女孩兒特別顯眼。她些許稚嫩的臉上抹著濃妝,好像是要去參如一場盛會。然而事實遠非如此,l4歲的蘇莉在等待一個慷慨的買主,好把自己的初夜賣個好價錢。

蘇莉斯在的貝迪理族集體居住在一起,大約有59個家庭。在印度,婚禮通常是女孩成長為女人的標志,而貝迪亞女孩的成人儀式是當妓女。因為世代女性都靠賣淫為生,貝迪亞族也就成了「妓女種族」。

初夜是個值錢的商品,主要的買家來自於附近地區的中產階級男性。普通妓女一次的費用是100盧比(1元人民幣約合5.7盧比),處女身價則要高得多,至少2萬盧比;如果是姿色不錯的女孩,價格可能翻倍。初夜的「使用期限」也與一般情況不同,幾小時、幾天甚至幾周,只要買主不厭倦,他就有權一直佔有被他「破瓜」的女孩。花光「工資」慶祝「不婚之禮」。

然而在中國,婦女的地位不低於男性。近年來,在一些省份女性的升學率甚至超越了男性。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完成本科學業後,選擇了攻讀研究生。像印度這樣一個婦女地位極度低微的國度,婦女的生產力和中國相比,可以乎略不記。除去一半的女人,印度的工作人口只有26%。

經濟學人提出的印度超越中國的第二大本錢是創新能力。然而創新是必然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的。一個教育程度低的人,很難在知識經濟時代有所創新。

印度的教育水準和中國相比很低,並且還有非常頑固的種姓制度。盡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憲法文規定不準階級歧視,但是種姓制度對今天的印度社會特別是印度農村仍然保留著巨大的影 響。種姓層級最高的婆羅門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就算在天災時,賤民亦飽受歧視,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同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亞發生水災,然而由於阿拉里亞為賤民的集中地,災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協助,令大量災民死於水災當中。

更加可悲的是,印度是一個佛教國家。大部分低種姓的人都很認命,從來不會想去抗爭,想去改變。如果印度僅有4%的人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中國相比又有什麼競爭優勢呢。

近來來,中國涌現出來的創新性人才也不少:馬雲,李彥宏...。這些企業,都是民營企業,其發展也並不像經濟學人說的那樣依靠政府。

如果印度想要超越中國,必須進行一次社會大變革,這在當下的印度是幾乎不可能的。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任何改革都要經過投票決定。而往往很難使人們意見一致。歷史上,文藝復興時期的優秀思想家推動了歐洲的變革,中國在五四時期涌現出的一大批思想家,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甘地也曾推動印度的變革。但是現在印度缺少像甘地那樣有影響力的思想家,無力改變人們的思想,也就很難改變印度社會現狀。

因此我認為,印度超越中國只是西方人一個美好的夢想。

閱讀全文

與印度創新能力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祝你玩的開心越南語怎麼說 瀏覽:879
伊朗屬於什麼宗教 瀏覽:764
中國和巴基斯坦是怎麼創造友誼 瀏覽:384
中國銀行pc端如何下載 瀏覽:973
伊朗5代導彈多少錢 瀏覽:445
越南生牛粉怎麼吃 瀏覽:735
想去英國打工怎麼辦護照 瀏覽:880
英國公開大學什麼時候成立的 瀏覽:389
印尼內閣統籌部長有多少個 瀏覽:937
印尼電廠運行費多少 瀏覽:222
我們為什麼叫中國 瀏覽:517
印尼最嚇人的洞在哪裡 瀏覽:714
英國的統一服飾叫什麼 瀏覽:481
中國中鐵股票是哪個公司 瀏覽:825
什麼蒜是印尼貨 瀏覽:957
伊拉克和伊朗哪個更先進 瀏覽:411
伊朗什麼時候解禁 瀏覽:21
義大利咖啡汲精斂露是什麼意思 瀏覽:218
2021年義大利工資水平怎麼樣 瀏覽:153
越南的什麼菜最出名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