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天看到新聞上總說印度的導彈能打中國的某某地方我想問問印度真有那麼厲害嗎那他們軍隊那個軍厲害些
理論射程和實際的差距很大的,還有就是發射地點,在印度南部和中印邊境發射的話差距可是很大,就比如中國的洲際導彈一樣,東北發射經過北極可以轟炸美國東海岸,包括華盛頓,但是如果從海南區域發射的話最多隻能打到美國西海岸.畢竟宣傳的肯定比實際要誇大些,鼓勁嘛,哪個國家都一樣.咱們國家現在南海21島被侵佔,印度強佔中國1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新聞裡面不還是說咱們國家很強大嘛,道理是一樣,就看你用什麼角度看了.印度的8W多山地部隊還是可以的,還有他們在克什米爾地區的空軍部隊.
『貳』 印度烈火-5導彈的印度第三次試射烈火-5遠程彈道導彈
2015年1月31日 ,印度國產的烈火-5型彈道導彈在位於本國東部孟加拉灣海域的惠勒島首次以陸基車載機動方式進行了試射。烈火-5型導彈是印度現有射程最遠的核導彈,其目前公布的5000千米射程足以覆蓋中國全境與部分歐洲地區。按照《印度斯坦時報》的說法,烈火-5型導彈及其原型烈火-3型導彈是為威懾中國量身定做的。但與印度的其他國產裝備計劃類似,烈火-5型導彈同樣是誕生於雄心之中,但最終卻很可能歸於死亡螺旋 。
國際影響
印度長途彈道導彈「烈火-5」初次試射成功。該導彈射程為5000公里,可攜帶3至10枚核彈頭。西方媒體稱,這標記著印度進入「洲際核導彈俱樂部」,而印度國防部長喝彩這是印度的「偉大時辰」。
導彈研發方案是印度核計謀的要害構成局部。從上世紀80年月開端,印度鼎力開展導彈技能,旨在構成海、陸、空「三基核襲擊才能」。「烈火-5」的成功標記著印度核才能的一次長足提拔。前水師軍官、印度軍事專家PKG hose博士當天稱,印度長途彈道導彈襲擊面覆蓋整個中國是此次導彈試射成功的最大意義。印度智庫「政策研討中間」平安專家BharatKarnad則透露表現,印度終於獲得與中國一致的威懾力。他以為,此次成功試射在交際和政治上的意義在於印度能愈加自傲地和中國打交道。
美媒對「烈火-5」的報道也無一破例都提到了中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印度成功發射了該國迄今為止最為進步、可攜帶核彈頭的長途導彈,新德里但願藉此取得威懾中國的才能。
《紐約時報》報道稱,成功試射「讓印度具有了襲擊北京和上海的才能」,印度從此進入包羅中、英、法、俄、美等具有長途核進擊才能的少量國度之列。
『叄』 印度的導彈最多打多遠可以從中國打到日本嗎
什麼叫「從中國打到日本」?這種說法本來就有問題。從上海到日本的距離和從烏魯木齊到日本的距離能一樣嗎?
印度目前已服役的射程最遠的導彈是烈火3中程導彈,印度說其射程將近4000公里,大概從新德里發射就可以打到北京。而且該導彈還可以攜帶核彈頭。
不過這種導彈研製不夠成熟,技術較為落後。多次發射試驗失敗,可靠性很低。
『肆』 中國和印度軍事對比
1。如果小規模的沖突,持續時間不長的話印度勝利的幾率比較大,但不是很大
2。如果沖突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甚致演化大規模戰役的話,印度是敗多勝少。
3。戰爭規模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印度戰敗的幾率就越大。
原因:以下三點
一、多少年來在對外軍購方面,印度所處的環境一直都好於中國。印度可以輕松購買到的先進的武器,中國則必須付出很大政治代價才能得到,而且品質上還不如印度買到的同類武器,有些甚至我們得不到。這造成了中國在尖端武器方面總體上比印度差。一但打起來印度可以憑借他在尖端武器上的優勢取得一定的戰爭上的優勢,所以如果小規模的沖突,持續時間不長的話印度勝利的幾率比較大。
但為什麼又說不是很大呢?原因有四
1、雖然印度在尖端武器上優於中國,但優勢也並不大,沒有絕對的優勢也就無法起決定性的。
2、中國比印度也就只差在尖端武器上,大量的中端和低端武器我們並不比印度差,甚優於印度。
3、即便是在尖端武器方面總體不如印度,但也不是所有的尖端武器都不如印度,中國某些尖端武器放在全世界都是很先進。比如在彈道導彈方面,中國和俄國美國在研究上幾乎是同時起步,連美國都不敢說在這方面比中國先進多少,(題外話:中國在巡航導彈方面就比美國差多了,但也比印度強。)
4、在武器裝備上印度由於全是進口不能自已造,數量上不及中國,在後勤保障上也不及中國,一旦戰爭持續時間長了中國可以憑借強大的後勤軍工使武器裝備在數量上取得很大的優勢來彌撲技術上的劣勢,而印度的軍工無法作到這點。
二、說來也是一種諷刺,正是因為在對外軍購上印度比中國有著得天獨厚優勢使兩國在軍事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多年來印度軍隊越來越依賴於進口武器造成國內的軍事工業幾乎是停止不前,中國則是被迫走上了自力根生的道路,所以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完備的軍事工業,而印度則沒有。對軍事工業了解的人都知道,武器這個東西特別是大型的尖端武器比如飛機、戰艦都是越造越強。關建是要造,造完一代馬上整和經驗技術研究製造下一代,這樣才能不停的成長,武器才能越來越先進。這個過程一旦停下來技術人和技術力量就會大量流失,想要再開始就困難了。軍工不強大其後勤保障能力就不強,現代戰爭是高消耗的戰爭,勤保障能力不強就無法持久
從三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印度軍方現在的尷尬局面,
1、鳳凰衛視報道了前不久印度從美國進口了一批大口徑榴彈炮部署在中印邊境上,實際上印度連榴彈炮這種只能算中低端科技含量的武器就不能自已造而必須進口,而中國的火炮全靠自研,國產的 PLZ45-155毫米榴彈炮還在軍貿競爭中擊敗美國產品而被科威特等富國采購。
2、幾年前印軍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冰川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大的沖突,印度便緊急向西方購買炮彈,更說明其軍工保障能力是何等的低下
3、印度目前在研的LCA飛機啟動已20年,樣機試飛仍未完成。而與它同時起步的中國的殲10都已經裝備軍隊了,印度軍方認為今後LCA即使推出也會落後於中國的殲10,已有放棄一說,印度空軍今後的裝備計劃還是靠外購戰機。
中國每進口一類先進戰機就會憑借自已擁有完備軍事工業成功的仿製出同樣的國產型號從而實現國產化,例如中國仿製俄國蘇27的殲11B,而沒有完備軍工的印度妄自進口了那麼多先進戰機卻無法仿製一架自已的戰機。
通過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一旦中印開戰,印度在尖端武器不佔絕對優勢,數量又比不上中國的情況下只能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其實中國軍事工業為了不影響經濟建只展開了不到四分之一,一旦中印開戰中國軍工全面開足馬力,可以在短時間內補足損耗。而印度的尖端武器一旦損耗,自已又不能製造只能外購,加上其種類凡多根本無法作到迅速補充。即便是自已能造的中低端武器,脆弱的軍工也無法長時間支持其損耗。所以印度無法與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持久作戰。
三、中國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陸軍,就連美國都承認如果在陸地上正面對抗這樣龐大陸軍對於世界上任何國家來說都將是一場惡夢。近十年中國更是加快了陸軍建設,裝備了如T96式、T98式、T99式坦克等在世界上都是先進的武器,可以說在陸軍裝備上印度已無法中國抗衡了。而且在汶川抗震救災和後來的跨越2009大型軍事演習中可以看出,中國陸軍已擁有跨地區大量兵力快速投送的能力。面中國和印度有著漫長的邊境線,如果印中戰爭持續時間長了,印度將面對中國內地源源不斷開來的龐大陸軍,更不要說在四川還有連美國都感到頭痛的二炮部隊。因些說中印開戰戰爭規模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印度戰敗的幾率就越大。
『伍』 印度成功試射烈火-5 彈道導彈 狂言 覆蓋中國全境什麼事情都拿中國做目標 中國可以防禦阿三彈道導彈的威脅嗎
中國的彈道導彈技術領先印度30年,中國的「東風-31」無論是射程、精度、數量還是可攜帶彈頭數量都遠遠領先「烈火-5」。印度近年來頻頻以中國為目標口出狂言理由有這樣幾點:1、印度想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所以他要搞核武器,洲際導彈,大搞軍備競賽。2、美國為了圍堵中國,支持印度大力發展導彈跟核武器。3、中國的發展速度令印度羨慕嫉妒恨,急於超越中國的心態使他這么做。
印度這樣叫囂主要還是一種政治上的目的,謀求自身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和滿足自己大國的心態。除非印度人腦子壞了向中國的北京上海發射核彈,那中國可以在30分鍾內讓印度的國土從世界的版圖上永遠消失。
所以LZ不用擔心,阿三還沒那個膽量向中國發射導彈,即使發射,那麼在自西向東這么長的戰略縱深上,也會有攔截導彈把它攔下來。
『陸』 印"烈火-5"導彈可以打擊覆蓋中國全境嗎
印媒歡呼"烈火-5"導彈再射, 稱"打擊覆蓋中國全境"。
射程超過5000公里的「烈火-5」洲際導彈再次發射成功!印度媒體3日歡呼稱,這種凝聚了印度最先進技術的國產導彈不同於此前屢遇挫折的該系列其他型號,在所有6次試射中均取得成功。受此鼓勵,印度正在研製射程達1萬公里的「烈火-6」洲際導彈。
俄羅斯衛星網3日回顧說,印度「烈火」系列國產彈道導彈於2002年1月25日進行了首次試射。印軍現有4種型號「烈火」系列導彈服役,包括射程700公里的「烈火-1」、2000公里的「烈火-2」、2500公里的「烈火-3」和3500公里的「烈火-4」。報道稱,射程超過5000公里的「烈火-5」將在試射結束後列裝,更先進的「烈火-6」也在研製中,該導彈射程將達1萬公里,可能具有潛射能力。
來源:網易新聞
『柒』 印度的導彈能打到雲南境內嗎
印度的烈火5導彈,射程達到5500公里,打擊面積可以覆蓋中國大部分地區。
『捌』 中國和印度軍力對比
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
看起來印度的戰略是在印度設定的條件下,即在印度選定的戰場、時間、戰爭規模等條件下、進行一場預有準備的中低規模的高技術戰爭。如甲午戰爭日本突襲中國、日俄戰爭日本突襲俄羅斯遠東艦隊。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在戰爭一開始就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後依據有利的戰場形勢,通過談判和國際斡旋獲得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因此印度必然採取精兵主義,從印美空軍對抗演習看印度空軍的精銳有著不可忽視的戰鬥力。但是這個戰略存在著致命的缺點,就是如果對手不按照印度的設想出牌,印度缺乏應變的准備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與中國的沖突中就發生了這種情況。中國的反應超過了印度的估計,結果印軍遭到慘敗。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