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遠征軍為什麼要走野人山
在緬甸戰場,由於英軍的戰斗不力,節節潰退,而且英軍並未也全力以赴,最後導致羅曼德計劃落空,英國人認為固守曼德勒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決定放棄緬甸退守印度。於是接下來的就是中英聯軍大撤退。這也標志著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
中國遠征軍後路被日軍截斷,只得分路突圍。由於能走的道路均被日軍把守。部隊無奈在荒野、森林、泥澤里開道。氣候濕熱,飢餓難忍、疾病、霍亂蔓延,部隊傷亡慘重。
由於日軍已經佔領了回國的路線,此時撤退路線出現了分歧。因為按照中國遠征軍總參謀長史迪威將軍的命令,全軍都撤退到印度去,那裡是英軍的大後方。可是中國的最高指揮官杜聿明卻不願意,杜聿明決定執行蔣介石的命令,把這支中國的精銳部隊帶回國去。但是回國的路線都被日軍堵死,所以要想回國只能冒險穿越野人山。
敗走野人山:
杜聿明率領第5軍直屬部隊和新22師,離開密瓦公路改道向西北方向追去,轉打洛到新平陽,迷路的遠征軍在森林裡轉來轉去,很多人因為飢餓、疾病死去,還有一些人因為忍受不了折磨而自殺。
後來,一架美國飛機在野人山上空發現了這支軍隊,盟軍隨後空投了電台、糧食、葯品使得這支軍隊終於走出了野人山,由於預定回國路線所經的中緬國境已有大量日軍把守,這只部隊最後還是改道去了印度。
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出動103000人,傷亡56480人。英軍投入兵力4萬人,撤到印度只有約13000餘人。日軍則傷亡約4500人。日本既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又打開了西攻印度的大門。原有的作戰物資轉而通過駝峰航線與中印公路輸送。
B. 有人去過印度雷多嗎怎麼樣
一、概況
雷多,英文名為Ledo,中文譯名又稱「利多」、「萊多」。位於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地理坐標為(北緯27.29°,東經95.68°)。雷多是印度跟緬甸的邊界城,是印度往緬甸、東南亞及中國的必經之路。該地為重要貨物集散處,外國商人極多。
二、歷史
默默無聞 在二戰盟軍到來前,雷多隻有一個茶葉種植園,一個煤礦和一個磚窯。除了茂密的叢林,偶爾有一些土著村莊,僅僅只有最原始的狩獵土著納加人和走私玉石的商人來過這里。 繁榮一時 二戰期間,由於雷多地處防衛日軍入侵英屬印度的戰略要地、駝峰航線的起點之一和史迪威公路的起點,並有大量的盟軍(包括中國駐印軍、美軍和英軍)駐扎在此,雷多繁榮一時。 盟軍的駐地之一 二戰時孫立人領導的中國遠征軍新38師,以及後來繞道胡康河谷的新22師近三千人因為作戰失利退入英屬印度,到達印度東北部。盟軍在雷多駐扎了大量軍隊防止日本入侵英屬印度。 史迪威公路起點 在日本切斷了中國獲得盟國支援的唯一通道滇緬公路後,盟軍開辟了舉世聞名的駝峰航線和修築了意義重大的史迪威公路(即中印公路)。而雷多是史迪威公路的起點,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現在,在雷多小鎮郊區,有一塊巨大的牌子,這里就是史迪威公路「零公里」處。牌子上面用英文寫著:Stilwell Road,Rejuvenate our lifeline,Revitalize our relationship,Reach out beyond the borders。(史迪威公路,為了使我們的生命線煥發青春,為了使我們的對外關系煥發青春,到邊境去!) 當年,這里也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史迪威/雷多公路零公里。它呼喚著從藍姆迦出來的士兵報仇雪恨,打回老家去! 雷多位於史迪威公路的起點
中國駐印軍反攻起點 撤退到印度的中國遠征軍於1942年8月改編為中國駐印軍。中國駐印軍在經過兩年的訓練後,6萬中國駐印軍士兵與2.5萬美國工兵於1943年10月從雷多開始了通往中國的漫漫征程,他們一邊殲滅日軍,一邊修築史迪威公路。最終,中國駐印軍與盟軍一起打敗了日本,取得了中緬印戰區的全面勝利,成功返回國內。 這一切,都使得雷多走向繁榮。 走向衰落 二戰結束後,隨著盟軍的離去和史迪威公路的荒廢,雷多逐漸衰落,又回到了盟軍到來前的狀態。 此後的六十年中,雷多如同一座死城,牛群在空盪盪的公路上悠閑地散步,小販靠在用柚木竹篾和鐵皮油毛氈搭建的搖搖晃晃的路邊小店裡呼呼大睡;用當年中印油管的鋼管和米軌鐵軌做的電線桿也歪歪倒倒。 再次繁榮 隨著中國、緬甸和印度近年來准備重修中印公路(即「史迪威公路」),雷多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再次繁榮起來。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印關系的改善及經濟聯系的加強,修復史迪威公路的必要性日益增大。中國方面經過考察研究,決定先期修通騰沖至密支那200公里的道路,隨後再從密支那往印度邊境修,與印方修築的公路對接,全線復活「史迪威公路」。 雷多再次處在了中印之間的重要橋頭堡上。只要史迪威公路再次打通,雷多將迎來再一次的繁榮。
三、雷多附近的中國遠征軍墓地
位於雷多小鎮旁邊的瑪格利特(Margherit)鎮郊區的史迪威公路邊上有一塊雜草叢生的中國遠征軍墓地。資料記載,當年美軍第二十總醫院就駐扎這里,有大量的中國傷病員坐著飛機從緬甸前線來到這里,有些搶救無效的官兵就地掩埋。這里是2008年首次由雲南省貿促會在當地人的帶領下,第一次發現的另外一座被荒棄的中國軍人的墓地。當時他們為找到自己戰士墓地而高興,也為此地無人照料而悲傷。隨即他們拼湊出1800多美金交給隨行的當地政府官員,懇切希望他們好生善待我們的士兵。現在,當我們撥開茂密的雜草,我們還能看到排列整整齊齊的水泥板掩蓋的墓穴,其中有的石碑上還刻著中文。 墓地殘破不堪,但是沒有受到任何的破壞。盡管四周都是農田和村莊,但是當地的農民並沒有侵佔這塊已經荒棄了多年的無人管理的墓地。墓地除了自然的坍塌風化,也沒有任何人為破壞的痕跡。 位於雷多附近一座石油城迪格包艾(Digboi) 還有一座英軍墓地。這里人工鋪設的草坪非常漂亮,烈士簇擁在鮮花叢中如同一座公園,士兵有英國人,郭爾卡人和印度人,有專人住在墓園內負責看守。每一塊墓碑上陣亡官兵的名字,籍貫、年齡、單位、陣亡時間都寫得清清楚楚,而且還有一句祝福的話。
C. 75年前的中國駐印軍曾讓南亞日軍聞風喪膽場面如何
重溫75年前的中國駐印軍 曾讓南亞日軍聞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