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歌手在哪裡咬了

印度人歌手在哪裡咬了

發布時間:2023-08-13 02:39:58

❶ 為什麼印度人很會抓蛇

因為印度人要謀生。就是說印度人抓蛇是因為印度人要吹笛子舞蛇。

印度恐怖的耍蛇者
尤其在印度,蛇類在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印度人崇拜蛇,視蛇為「神」的化身,而眼鏡蛇尤受崇敬,被稱為「努拉盤布」,即「善蛇」。
印度有蛇廟、蛇村、蛇舞、蛇船賽,每年還有蛇節。祭拜蛇神是印度古老的宗教儀式,許多印度教徒會在蛇節那天給蛇神獻上雞蛋和牛奶作為供品。最近幾年印度政府著力發展旅遊業,全力挖掘本國古老的傳統文化項目,而雪拉萊市因與蛇共舞了數百年,被印度人視為「蛇節」的發源地,故印度旅遊部門將之列為重點旅遊城市之一。

每年8月份的蛇節,雪拉萊的市民不分男女老少,統統會不約而同到郊外去捕一次蛇,他們將捕來的蛇集中放置到一座古老的廟宇里「囤積」。吃過晚飯後,他們就會來到廟宇里,爭先恐後徒手捉起一條蛇或數條蛇,步出廟宇外開始盡情狂歡,與蛇共舞。他們幾乎人人手上都揣著一條蛇,有的人將蛇抱在懷里,不停地親吻著;有的人將蛇纏繞在身上,大搖大擺地邁著方步,像是藉以炫耀自己的膽大無比;有許多年輕的女性竟然把蛇系縛在肚臍間,當作美麗的「腰帶」;還有一些小孩子,只穿著短褲,赤裸著的身體上倒掛著八九條紅綠斑紋相間的小蛇……盡管眾多人會被蛇咬傷、纏傷,但他們卻引以為豪。這些人認為,被蛇咬、纏了預兆著今生今世無災無病。

蛇船競賽
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有一種有關蛇的吉慶活動--蛇船競賽,猶如我國端午節的龍舟競賽。競賽點岸邊椰樹蔥郁高大,銅鑼、鼓聲、號子聲此起彼落,一艘艘蛇形船在進行著角逐。這便是喀拉拉邦河蘭慕拉、乾帕庫蘭、科塔雅地區傳統的歐南節蛇船競賽的盛況。賽船的船頭是一個生動的蛇頭,吐著紅色的長舌,60米長,高昂水面14米的蛇頭吐舌翹起。蛇船競賽在當地被看作是每個村莊的大事,因此都選拔強手參賽。參賽選手身穿白色衣褲纏白頭巾,手持短劃槳,每艘船上還點綴著或紅或黃的傘。競賽時,選手們整齊地分坐於船的兩邊,按船上歌手短促高昂、節奏鮮明的號子奮力劃槳。剎那時,上百艘蛇船競逐,水花四濺,號子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如若勝利,全村人都要為他們慶功。

全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教徒約占總人口的83%,在虔誠的印度教徒眼中,蛇並非毒物,而是通人性的神。只要人無傷蛇之心,蛇就沒有害人之意。外表威猛的眼鏡蛇更是財神的化身,只要你善待它,並供它食物,命中一定會走好運。在印度許多農村都有香火繚繞的蛇廟,有些尚未生育的善男信女,為求得一男半女,對廟里供奉的蛇神更是頂禮膜拜。

千百年來,印度一直活躍著一群耍蛇人。他們每天走街串巷,幾個大小不一的籃子,一根笛子便構成了他們的全部家當。大多數人對蛇寧可敬而遠之,而印度蛇人則把它們看做朋友。印度耍蛇人的祖上大都住在深山老林,形成自然環境讓他們從小就習慣了與毒蛇為友。讓一般人望而卻步的眼鏡蛇、蟒蛇在他們的指揮下,無不俯首聽命。就算是不小心被蛇咬了,他們也會用草葯迅速解毒。耍蛇行業也是一種「眼球經濟」,在現代文明和科技的沖擊下,古老的印度耍蛇業如今已呈現衰敗的跡象。

這一有千百年歷史的文化藝術在1972年後成為非法活動。印度政府為了禁止蛇皮貿易,1972年後嚴厲打擊街頭耍蛇藝人。印度政府意識到一門千年藝術即將失傳。為了保護耍蛇人,政府即將推出」耍蛇人培訓「計劃。參加過政府培訓的耍蛇藝人將正式成為國家動物園的馴獸師,被冠以「爬行動物專家」的頭銜。耍蛇人將向來動物園參觀的孩子們講解野生動物的趣聞和叢林生活。此外,政府將建立「耍蛇人專線「,為市民捕捉入侵忽然爬到家中的蛇。

眼鏡王蛇
印度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大、最著名和最致命的蛇類。例如,眼鏡王蛇,以其可怕的習性和危險的毒液而聞名;網紋蟒,體長可達十餘米,是世界上最長的蛇類。這兩種蛇如今非常罕見,僅存於印度少數地區,人類很少能在野外遇到。另有259種蛇類分布在印度各地,其中約有50種為毒蛇,有些非常危險。盡管許多人對印度蛇類的致命危險感到憂心忡忡,但它們自己也是生態系統中高度瀕危的物種之一。

~~期待你的滿意啊~~

❷ 英語應該怎麼發音,感覺和說中國話發音的方式不一樣

英國口音
英國口音的特點,就是陰陽頓挫,幾乎每個音節都發的清清楚楚,長韻母音和短韻母音有十分明顯的區別。而美式英語裡面則有點含糊不清,大部分的長韻母音都被截短。比如說 class 中的 a 音,屬於長韻母音,英國人一般都發得比較完整。而美國人往往讀成短音,聽上去和 bad 裡面的 a 音差不多。又如 aunt,美國人幾乎無一例外發成 ant,讓人搞不清楚他們到底是說自己的阿姨,還是家門口的螞蟻。
英國口音往往對位於弱音節上的清輔音發得十分清晰,美國人則經常把清輔音讀成濁輔音。比如 battery,美國人讀來就如同 Baddery。
事實上我國以前中小學英語課上使用的英語發音,都是基於英國標準的(現在新課標已經開始使用美音了)。人對外國記者的談話,也基本上都是英國式的英語。國外媒體當中,BBC 是公認的英國式英語的典範。影視明星當中,休格蘭特(主演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是牛津畢業,操一口標準的上層社會的英音。
美國口音
事實上美國各地的口音差別並不大。除了上述對長韻母的截短之外,美國人往往把 -ing 讀成 -n。

美國東部
美東的發音,由於地理上靠近英國,因此很多方面更類似英國口音。我有一位教授畢業於普林斯頓(位於新澤西),前幾星期上課,我都以為她是英國人,後來經過多方證實,才知道她是地道美國人。
語言學上有 rhotic 和 non-rhotic accent 的說法。Rhotic accent(兒化音),具體來講,就是 r 不論做輔音(比如 red),還是做母音(比如說 four),r 都發音。與之相反的是 non-rhotic accent (非兒化音),這種發音風格是只發輔音 r,不發母音 r。英國人和部分美東地區以及小部分南方地區,都是屬於非兒化音。美國大部分地區則為兒化音。
因為美國東部開發較早,人口流動性比較大,口音混雜的很厲害。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找到能夠突出反映美東口音的影視作品。很多劇集雖然把地點設在美東,比如 Friends(六人行)和 Sex and the city(慾望都市),但是這些劇集不能完全反映美東的口音。

名人當中,歌手 Clay Aiken 是北卡羅萊納人,他的發音特別奇怪。 (來源:英語麥當勞-英語學習門戶 EnglishCN.com)
美國南部

美國南方經濟落後,民眾普遍受教育不高,因此長期被美國其它地區的人看不起。南方大部分為農業區,農民被蔑稱為 red neck,意思是他們整天在太陽底下曬著,脖子發紅。Red neck 隨後成為美國南方白人的代名詞。
美國南方口音的特點就是拖長音,什麼母音都拖的老長,而且詞與詞當中沒有停頓,通通連讀。再加上南方人愛用鼻音,他們的對話聽起來就像兩個感冒的人在聊天。事實上南方口音是很容易遭到嘲笑的。
名人當中:布希總統在德州度過大半生,講話略帶南方口音。著名心理節目主持人 Dr. Phil McGraw 是南方人,講話口音很重。

影視節目:凡是背景設為美國南方的電影,幾乎都是清一色的非常容易辨別的南方口音。比較著名的有《阿甘正傳》和動畫片《山大王》(King of the Hill)。
姚明去的休斯敦,屬於美國南方口音的特例- 墨西哥灣沿海地區,據說這個的地方的人說話是南方口音+美東,不能證實。

美國西部
西部由於接納大量移民,因此口音混雜交融。比較突出的是 God 裡面的 o 音被拖長為 Gaad,把 leg 發成 layg。

澳洲口音
澳洲最早是英國的殖民地,被用來發配犯人,後來又有大量淘金者湧入。
澳洲口音常常省略輔音 h,直接發後面的母音。比如 how 經常發成 ow 。澳洲人稱朋友為 mate,而且喜歡誇張的發成 myte。於是有一個著名的笑話,說澳洲遊客總喜歡纏著導游說:「Where are we going to die?」(我們到哪裡去死?)原文是 Where are we going today? 澳洲人把 today 念成 to die。

名人:很多在好萊塢發展的澳洲明星,比如 Nicole Kidman,Hugh Jackman 和 Russell Crowe,說話多少帶澳洲音。Nicole 似乎最不明顯。
影視作品:《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裡面的鷺鷥,鯊魚,牙醫,都是典型的澳洲音。
其他口音
日本口音
日語只有5個母音,長短都一樣,因此日本人通常難以應付母音眾多的英語。
韓國口音
朝鮮語單詞連讀,最後一個音節拖長。很多韓國人也就這么說英文。此外他們無法分辨 l 和 r,也無法發出 th 的音。

印度口音
很多印度人自以為英語很好,但是他們說出來的英語除了他們自己,誰都聽不懂。印度人對英語的停頓掌握很差。
我們把英美以外的國家的英語發音做了個分類,難易程度分為三檔:

第一檔以澳大利亞為代表,只要懂一個不同的詞的口音就夠了,比如data在澳洲的發音「打他」,這就足夠了,剩下的都一樣。
第二檔以新加坡為代表,對於新加坡英語發音,只要背過「一顆真實的樹」就夠了。因為在新加坡英語裡面的 One,Two,Three,發音對應為標準的 One,True,Tree,走到哪裡都是這個發音。
而第三檔,就是以日本和印度為代表的捲舌音派英語。比如日本把 Silk 會發音為 Siloko,而印度英語的「Data」這個單詞的發音,聽完了後耳朵裡面基本都打結了。有個自認為英語還不錯的同事,起碼他的英語水平在非英語系國家都能聽的懂,有次印度IT進行遠程技術支持,雙方在開始前先聯 Netmeeting,一個IP地址,不加點最多12個數字,兩個人互相說了30分鍾始終不能連上。
印度人英語口音重、語速快,說起話來滿嘴裡跑舌頭,輔音r發顫音,乍聽起來很難懂。所以國內單位接待印度客人,往往是幾個本單位的英語高手一起上陣,豎著耳朵聆聽,有時候聽完了還要在互相之間熱烈討論一番才敢翻譯。印度式英語發音的另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把標准英語中本應該咬舌送氣的音th簡化為 t。而且印度人發的t的音,又接近d的音。所以印度人自己也拿這個發音特點開玩笑,當他們說「我30歲了」(I am thirty),聽上去就是「我有點臟」(I am dirty),因為 thirty(三十)的發音和 dirty(骯臟)混淆了。1968年美國拍攝的《狂歡宴》(The Party),著名喜劇演員塞勒斯扮演一位倒霉的印度土包子,滿口印度腔英語,一路插科打諢自我解嘲,周旋於美利堅高等白人之華屋盛宴,漏子捅了一個又一個,至今還是美國人模仿印度腔英語的經典。
玩笑歸玩笑,實際上印度英語可是英語大家族最重要的成員。早在15世紀英語就隨著英國商人進入了印度,到現在保留了許多現代英語已經很少使用的詞彙。我的印度同事起草給項目執行單位的信里總是有這么文縐縐的句子:Please intimate…(請告知…),或者 You will be intimated shortly(不久你們就會被告知),同樣的意思,美國同事就直截了當寫:Please let us know 和 You will be informed shortly。因為印度人口遠超過英國人口,以至於已故英國著名作家馬爾科姆·蒙格瑞奇(Malcolm Muggeridge)曾經這樣說過:「世界上最後一個英國紳士沒準是印度人」(The last Englishman would be an Indian)。

對我來說,最不習慣的是印度紳士們什麼情況下都使用現代進行時,比如 I am understanding it (我明白),She is knowing the answer(她知道答案). 這可不是古蘇格蘭的語法,而是受了印地語的影響的變味英語。受印地語影響的常用印度英語還有 Your good name please?(你叫什麼名字?)問人家歲數的時候可以用這樣委婉的說法:What's your good number? 甚至可以問:When is your happy birthday?(什麼時候生日快樂?)
印度英語發音規律:
WA DIM=WHAT TIME
I D LIG DO CHANGE DE GALA=I'D LIKE TO CHANGE THE COLOR
關鍵點:
P發B
T發D
K發G
R發L
沒有爆破音和清輔音

❸ 八九十年代有個唱歌的叫文章

八九十年代的文章是印尼歌手。

文章本名黃文章,以名字為藝名,活躍於1980年代的台灣歌手,印尼華拆猛僑,祖籍中國廣東。所會語言廣及英語、日語、印尼語、馬來語、閩南語、粵語、潮州話。

文章8歲離開印尼到馬來西亞讀小學,高二轉往美國求學,並於加拿大攻讀大學。大學畢業後曾到日本工作兩年。1983年回新加坡探望父母,昌孝結識於EMI任職的印度人,並推薦至台灣EMI(科藝百代),從此活躍歌壇。


(3)印度人歌手在哪裡咬了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1990年,文章來到祖國大陸參加歌友會,並獲邀參加1990年1月26日於中旅迅橋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他為廣大電視觀眾演唱了《自己的天空》以及《我是風》兩首歌曲,獲得現場滿堂喝彩,卻受到台灣當局半年禁演的處罰。

1990年代以後,歌唱事業重心逐漸移往中國大陸。1994年,他因為是華僑而沒有台灣身份的理由,與巫啟賢、許美靜等歌手一起被禁止了在台灣的演藝活動。

文章用了4年的時間游歷世界、豐富自己,在1998年解禁後推出了《未完待續》專輯。經歷了4年多的坎坷和人情冷暖,文章在2003年再次振作自己的音樂事業,投入內地廣闊的音樂環境,策劃他的新專輯和個人演唱會。

❹ 印度女歌星卡待莉娜.卡弗的資料

英文名:Katrina Kaif
中文名:卡特莉娜?卡弗
生日:1984年7月16日
星座: 巨蟹座
出生地:英國倫敦
身高:174cm
父親印度人,母親英國人 [編輯本段]個人成就
作為寶萊塢當今最紅的女星卡特莉娜?卡弗,近日被英國的《Eastern Eye》雜志評選為「最性感的亞洲女人」。至於去年的冠軍得主碧帕莎?芭素今年只能屈居第二。
在Google發布的2008年度搜索關鍵字排行榜即Zeitgeist(時代精神)中,卡特莉娜在印度時代精神的排行榜上穩坐三個類別的榜單:最受歡迎好萊塢明星(第一名)、關鍵詞搜索上升速度最快(第三名)以及最受歡迎搜索關鍵詞(第十名)。
《Askmen》雜志每年都會評選出99位最性感女人,候選人是來自音樂、時尚、運動以及娛樂界的當紅女星,該結果均是由雜志的讀者以及工作人員投票選出的。凡是參與評選的讀者,都要考慮到候選者身上除了性感和美貌以外的綜合因素,從而選出最有潛力,集智慧、幽默、魅力和野心於一身的完美女人。美國當地時間2009年1月21日,該雜志網站推出今年99位最性感女人。在為期一個月投票的時間里,最終有超過1000萬張的投票有效,至此,99位全球最令人嚮往的性感女人新鮮出爐,Katrina Kaif排名第48位.
《男人幫》印度版票選2008年度「全球100位性感女性」,日前揭曉結果,24歲的寶萊塢混血演員、模特卡特莉娜?卡弗當選成為頭號性感女神。卡特莉娜贏得讓眾女星垂涎的稱號可謂來之不易,她的「手下敗將」包括好萊塢大明星安吉麗娜?朱莉、斯佳麗?約翰遜、北美R&B女歌手蕾哈娜、麥當娜、名模吉賽爾?邦辰等。 [編輯本段]演藝經歷
真假王子Yuvvraaj (2008)
熱線你我他Hello... (2008)
卡特莉娜?卡弗Katrina Kaif ....Mysterious Woman
生死競賽Race (2008)
卡特莉娜?卡弗Katrina Kaif ....Sophia
辛格為王Singh Is Kinng (2008)
卡特莉娜?卡弗Katrina Kaif ....Sonia
我們的夢想Apne (2007)
卡特莉娜?卡弗Katrina Kaif ....Nandini
歡迎光臨Welcome (2007)
卡特莉娜?卡弗Katrina Kaif ....Sanjana
你好倫敦Namastey London (2007)
卡特莉娜?卡弗Katrina Kaif ....Jasmeet Singh
伴侶Partner (2007)
愛情救急Maine Pyar Kyun Kiya? (2005)
卡特莉娜?卡弗Katrina Kaif ....Sonia
印度教父Sarkar (2005)
卡特莉娜?卡弗Katrina Kaif ....Pooja

❺ 泰戈爾的故鄉是哪裡

泰戈爾的故鄉是印度加爾各答,介紹如下: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在外國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學家,但在印度這兩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他本人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聖人。

除詩外泰戈爾還寫了小說、小品文、游記、話劇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在孟加拉語地區,他的詩歌非常普及。

他的散文的內容主要是社會、政治和教育,他的詩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內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寫自然和生命。在泰戈爾的詩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樣性就是歡樂的原因。同時,他所表達的愛(包括愛國)也是他的詩歌的內容之一。

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使用的是泰戈爾的詩。維爾弗德·歐文和威廉·勃特勒·葉芝被他的詩深受感動,在葉芝的鼓勵下,泰戈爾親自將他的《吉檀枷利》(意即「飢餓的石頭」)譯成英語,1913年他為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泰戈爾在印度獨立運動的初期支持這個運動,但後來他與這個運動疏遠了。為了抗議1919年札連瓦拉園慘案,他拒絕了英國國王授予的騎士頭銜,他是第一個拒絕英王授予的榮譽的人。

他反對英國在印度建立起來的教育制度,反對這種「人為」的、完全服從的、死背書、不與大自然接觸的學校。為此他在他的故鄉建立了一個按他的設想設計的學校,這是維斯瓦-巴拉蒂大學的前身。

在他的詩歌中,泰戈爾也表達出了他對戰爭的絕望和悲痛,但他的和平希望沒有任何政治因素,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個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爾做過多次旅行,這使他了解到許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他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寫至今為止是這類描述中最細膩的之一。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文、史、哲、藝、 政、經范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其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飛鳥集》(1916)、《邊緣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素芭》(1893)、《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摩訶摩耶》(1892)、《太陽與烏雲》 (1894),中篇《四個人》(1916),長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 妹》(1932);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紅夾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貿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作品》。

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戴賓德納特·泰戈爾是聞名的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會名流。泰戈爾在這樣一個文壇世家環境的薰陶下,8歲開始寫詩,12歲開始寫劇本,15歲發表了第一首長詩《野花》,17歲發表了敘事詩《詩人的故事》。才華橫溢的泰戈爾從小就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886年,他發表《新月集》,成為印度大中小學必選的文學教材。這期間,他還撰寫了許多抨擊美國殖民統治政論文章。

1901年,泰戈爾在聖地尼克坦創辦了一所從事兒童教育實驗的學校。這所學校在1912年發展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

1905年,泰戈爾投身於民族獨立運動,創作了《洪水》等愛國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為今日印度的國歌。1910年,泰戈爾發表長篇小說《戈拉》。1916年,發表長篇小說《家庭和世界》,熱情歌頌爭取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1912年,泰戈爾以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金。1913年發表為人們所熟知的《飛鳥集》和《園丁集》。

1924年曾來過中國,泰戈爾回國後,撰寫了許多文章,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泰戈爾的一生是在印度處於英國殖民統治的年代中度過的。祖國的淪亡、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爾的心靈深處,愛國主義的思想一開始就在他的作品中強烈地表現出來。他雖然出身於富貴家庭、生活在矛盾錯綜復雜的社會里,但他的愛憎是分明的,創作思想是明確的,始終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他曾在民族獨立運動高潮時,寫信給英國總督表示抗議殖民統治,並高唱自己寫的愛國詩歌領導示威遊行。他還曾堅決拋棄英國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權。印度人民尊崇他、熱愛他,稱他為詩聖、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靈魂。

泰戈爾不是個狹隘的愛國主義者。他對於處在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下的各國人民一貫寄予深切的同情,並給予有力的支持。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曾多次出國訪問,並與世界各國文化名人一起組織反戰的和平團體。30年代,當德、意、日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泰戈爾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聲疾呼:「在我離去之前,我向每一個家庭呼籲——准備戰斗吧,反抗那披著人皮的野獸。」就這樣,直到1941年8月7日泰戈爾在加爾各答逝世,他一直戰斗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位舉世聞名、多才多藝的作家,在漫長的六十多年創作生涯里,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一百餘篇短篇小說,二百多個劇本和許多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文以及回憶錄、游記、書簡等。其中1921年問世的著名詩集《吉檀迦利》,使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故事詩》和《兩畝地》是印度人民喜聞樂見、廣為傳誦的不朽詩篇。膾炙人口的《喀布爾人》、《素芭》和《摩訶摩耶》均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傑作。《贖罪》、《頑固堡壘》、《紅夾竹桃》等都是針對當時印度社會現實予以無情揭露和鞭笞的著名戲劇劇本。

泰戈爾不僅是一位造詣很深的作家、詩人,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畫家。他一生共創作了二千餘首激動人心、優美動聽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創作的不少熱情洋溢的愛國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義統治進行斗爭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這首歌,於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泰戈爾70高齡時學習作畫,繪制的1500幀畫,曾作為藝術珍品在世界許多有名的地方展出。

1941年,泰戈爾與世長逝,享年81歲。

泰戈爾(1861~1941)
Tagore,Rabindranath
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是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印度的很有影響的人物。
生平 1861年5月7日生於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於同地。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婆羅門種姓。祖父德瓦爾格納特·泰戈爾和父親戴本德拉納特·泰戈爾都是社會活動家,支持社會改革。泰戈爾進過東方學院、師范學校和孟加拉學院,但沒有完成正規學習。他的知識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師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為多。他從13歲開始詩歌創作 ,14歲發表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878年,他遵父兄意願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後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事文學創作。1884年,離開城市到鄉村去管理祖傳田產。1901年,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聖地尼克坦創辦學校,這所學校於1921年發展成為交流亞洲文化的國際大學。1905年後民族解放運動進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對孟加拉分割的決定,形成轟轟烈烈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去加爾各答投身運動,義憤填膺,寫出大量愛國詩篇。但不久同運動其他領袖發生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國人的「直接行動」,而主張多做「建設性」工作,如到農村去發展工業、消滅貧困愚昧等。他於1907年退出運動回聖地尼克坦,過隱居生活,埋頭創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頌》,1911年出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聞名世界文壇。加爾各答大學授予他博士學位。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先後10餘次遠涉重洋,訪問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和平友誼,從事文化交流。1919年,發生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聲明放棄爵士稱號,以示抗議。1930年,他訪問蘇聯,寫有《俄國書簡》。他譴責義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支持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寫文章斥責希特勒的不義行徑。他始終關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運,支持人類的正義事業。

【創作】
在長達近70年的創作活動中,泰戈爾共寫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大量關於文學、哲學、政治方面的論著,還創作了1500餘幅畫和2000餘首歌曲,其中1首為印度國歌。
13歲以後 ,泰戈爾發表了長詩《野花》、《詩人的故事》等,1881~1885年,出版抒情詩集《暮歌》、《晨歌》、《畫與歌》,還有戲劇和長篇小說。戲劇和小說多取材於史詩和往世書,詩歌富於浪漫主義色彩。1886年,詩集《剛與柔》出版,標志著他在創作道路上進入面向人生與現實生活的時期。詩集《心中的嚮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獨特風格開始形成。這一時期還寫了劇本《國王與王後》和《犧牲》,反對恢復婆羅門祭司的特權和落後習俗。19世紀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時期。從1891年起,在他主編的《薩塔納》雜志上,發表《摩訶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說,主要是反對封建壓迫,揭露現實生活中不合理現象。他發表了《金帆船》、《繽紛集》、《收獲集》、《夢幻集》、《剎那集》5 部抒情詩集,1部哲理短詩《微思集》和1部《故事詩集》。收入《繽紛集》的敘事詩《兩畝地》是作者民主主義思想的最高表現。從《剎那集》起,他開始用孟加拉口語寫詩。他的第二部英譯詩集《園丁集》里的詩大多選自這一時期作品。
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回憶》、《兒童》和《渡船》中有真實記錄。他另有兩部長篇小說《小沙子》和《沉船》。1910年,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復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 。這期間還寫了象徵劇《國王》和《郵局》及諷刺劇《頑固堡壘》。1910年,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出版 ,後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獻集》里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譯本出版,泰戈爾成為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進入另一創作高潮,發表詩歌《歌之花環》、《頌歌》、《白鶴》、《逃避》,中長篇小說《四個人》與《家庭與世界》。20世紀20 年代泰戈爾仍堅持寫作,發表劇本《摩克多塔拉》、《紅夾竹桃》,長篇小說《糾紛》、《最後的詩篇》及一些詩作。30年代他又陸續出版長篇小說《兩姐妹》、《花圃》、《四章》;戲劇《時代的車輪》、《紙牌王國》 ;詩集《再一次》、《邊緣集》和政治抒情詩《禮佛》等。1941年4月 ,他寫下最後遺言、有名的《文明的危機》,對英國殖民統治進行控訴,表達了對民族獨立的堅定信念。
《泰戈爾作品集》中譯本
思想發展與藝術成就 泰戈爾生逢急劇變革的時代,受到印度傳統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的影響。但他世界觀最基本最核心部分還是印度傳統的泛神論思想 ,即「梵我合一」。在《繽紛集》中,他第一次提出「生命之神」觀念。他對神的虔誠是和對生活、國家與人民的愛融合在一起的。但這使他的詩歌也蒙上了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另外,他提倡東方的精神文明,但又不抹煞西方的物質文明。這些都使他的思想中充滿了矛盾而表現在創作上。綜觀泰戈爾一生思想和創作發展 ,可大體分3個階段: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後,他積極參加反英政治活動,歌頌民族英雄,宣揚愛國主義,提倡印度民族大團結。②隱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積極參加民族運動,愛國主義激情稍有消退,政治內容強的詩歌被帶有神秘意味的詩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徵主義、唯美主義詩歌的影響,宣揚的是愛與和諧。③從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開始直至逝世,他又開始關心政治,積極投入民族解放斗爭,作品的內容又充滿了政治激情,視野也開闊了,對世界和人類都十分關心 。可以說 ,泰戈爾一生的創作既有「菩薩慈眉」,也有「金剛怒目」。他的詩歌受印度古典文學、西方詩歌和孟加拉民間抒情詩歌的影響,多為不押韻、不雕琢的自由詩和散文詩;他的小說受西方小說的影響,又有創新,特別是把詩情畫意融入其中,形成獨特風格。
泰戈爾與中國 泰戈爾一貫強調印中兩國人民團結友好合作的必要性。1881年,他寫了《死亡的貿易》一文,譴責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毒害中國人民的罪行。1916年,他在日本發表談話,抨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行動。1924年,他訪問中國,回國發表了《在中國的談話》。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以後,他屢次發表公開信、談話和詩篇,斥責日本帝國主義,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的正義斗爭。中國作家郭沫若、鄭振鐸、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創作,大多受過他的影響。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幾十年來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譯本和評介著作為數很多。1961年為紀念他的百歲誕辰,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爾作品集》。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孟加拉語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生於加爾各答市一個具有深厚文化教養的家庭,父親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會活動家,六個哥哥也均獻身於社會改革和文藝復興運動。泰戈爾自幼厭惡正規學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學度過少年時代,1878年去英國學法律,後轉入倫敦大學攻讀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
泰戈爾童年時代即嶄露詩才,他的愛國詩篇《給印度教徒廟會》(1875)發表時,年僅14歲。1880年,19歲的泰戈爾便成為職業作家。1881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詩集《暮歌》(1882)、《晨歌》(1883),還有戲劇和小說等作品。這些早期傷品的特點是夢幻多於現實,富於浪漫主義色彩。
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期,詩集《心中的嚮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詩篇《兩畝地》(1894)的發表,標志著泰戈爾從宗教神秘主義走向深刻的人道主義。這一時期的詩作還有《金帆船》(1894)、《繽紛集》(1896)第5部抒情詩集和一部《故事詩集》(1900)。此外,他還創作了6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的《素芭》(1893)、《摩訶摩耶》(1892)、《最活著,還是死了?》(1892)等被列入世界優秀短篇小說傑作之林。
1901年,泰戈爾為改造社會創辦了一所學校,從事兒童教育實驗。1912年,這所學校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由於英國在孟加拉推行分裂政策,1905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個高潮,泰戈爾積極投身於運動並創作了許多愛國詩篇。這一時期是他創作的最輝煌時期。他出版了8部孟加拉文詩集和8部英文詩集,其中《吉檀迦利》為詩人贏得世界性聲譽。這一時期重要的詩集還有《園丁集》(1913)、《新月集》(1915)、《飛鳥集》(1916)等。1910年,泰戈爾又發表了史詩性長篇小說《戈拉》和象徵劇《國王》等。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為尋求民族解放道路,他走遍五大洲,發表了許多著名演講。這時期突出成就是政治抒情詩,分別收在《非洲集》(1937)、《邊沿集》(1938)、《生辰集》(1941)等作品中。
泰戈爾一生共創作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20餘種戲劇,還有大量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著和游記、書簡等。此外,他還是位造詣頗深的音樂家和畫家,曾創作2000餘首歌曲和1500餘幀畫,其中歌曲《人民的意志》已被定為印度國歌。
在60餘年的藝術生涯中,他繼承了古典和民間文學的優秀傳統,吸收了歐洲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文學的豐富營養,在創作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取得了輝煌成就,成為一代文化巨人。1913年,「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以高超的技巧,並由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獲諾貝爾文學獎。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
1941年4月,這位曠世奇才,印度近代文學的奠基人寫下最後的遺言《文明的危機》。同年8月7日,泰戈爾於加爾各答祖宅去世。
【代表作】
詩集:詩集《暮歌》、《晨歌》、《心中的嚮往》、《兩畝地》、《金帆船》、《繽紛集》、《故事詩集》、《素芭》、《摩訶摩耶》、《最活著,還是死了?》等等

20世紀初期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壓迫,經濟上受到剝削,使這個古老國家的人民陷入貧窮、愚昧之中。為了喚醒這個沉睡的巨人,兩位偉人應運而生了。一位是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聖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文化巨匠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 泰戈爾多才多藝,才華超人。既是作品浩繁的文學藝術大師、學識淵博的哲人、成就卓著的社會活動家,也是銳意革新的教育家。他一生所有的貢獻,不但在印度歷史上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而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泰戈爾在印度文化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而他最突出的天才的表現,恐怕就是他驚人的創作量了。他12歲開始寫詩,在60餘年的筆耕生涯中,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詩歌上千首,歌詞1200餘首,並為其中大多數歌詞譜了曲; 中長篇小說12部,短篇小說200多篇,戲劇38部,還有許多有關哲學、文學、政治的論文及回憶錄、書簡、游記等;此外還創作了2700餘幅畫。他給印度和世界留下了一筆異常豐富的文化遺產。 1913年,「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篇;這些詩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並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便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泰戈爾被瑞典文學院授予該處度諾貝爾文學獎這一最高榮譽,成為第一個獲得這項殊榮的亞洲作家。漫長的55年後,日本的川端康成長又一次奪取這一桂冠。泰戈爾因此而蜚聲世界。 他的詩歌體裁和題材豐富多彩,清新雋永;小說格調新穎、感染力強;戲劇種類繁多,富於哲理意味;歌曲或哀婉纏綿、或威武雄壯,不拘一格。在人們的印象中,泰戈爾是以偉大的「歌手與哲人」的雙重身份出現的。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西孟加拉的加爾各答,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誕生在那裡。 泰戈爾世家和拉比的童年 泰戈爾家庭原姓塔克爾(孟加拉人的尊稱,意為「聖」),泰戈爾是它的英文變稱。羅賓德拉納特的祖父德瓦卡納特「王子」。同時他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文化名流,當時許多進步人士的改革運動都得到他有力的支持。 這位「王子」的繼承人德本德拉納特不同於父親的熱衷社交,他性格內省慎思,潛心於哲學和宗教著作的研究。他兼具三種不同的氣質:對宗教的篤信,對藝術的敏感,對實際工作的精明善斷。對名氣更大的兒子,他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 他的溫文爾雅、尊貴大方, 博得了「瑪哈希」(意為「大聖人」)的美稱。 德本德拉納特有個龐大的家庭。他擁有15個子女。女兒婚後,女婿也長住於他家的。此外,還有一些親戚和眾多仆從。子女勻是在充分的自由和嚴格的家教、對宗教的虔敬與對美妙生活的享受緊密結合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個家庭繼承了父親所熱愛的印度文化傳統,又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常舉行哲學和宗教討論會、詩歌朗誦會,經常演戲, 還有不時安排的音樂會。 著名詩人、演員、音樂家和學者常常成為座上客。「瑪哈希」讓子女們自由發展各自的特長,充分發表各自的見解而不加限制,態度極開明。羅賓德拉特就降生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在他的性格形成時期,從這個環境中飽吸了智慧和美的養份,「印度文藝復興的急流潮湧從他的四周澎湃而過」。 由於是父母最小的兒子,被大家昵稱為「拉比」的羅賓德拉納特成為每個家庭成員鍾愛的對象。但他並不受互溺愛,恰恰相反,這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十分簡朴。鞋子和襪子要在兒女們長到10歲時才按宗教法規批准穿用。拉比在中爾答進過4所學校, 但他都不喜歡。他厭惡那種無視個性的教育制度,厭惡遠離自然的、牢籠般的教室,對教師的敵意態度和野蠻體罰更不能容忍。他喜歡的是校外的花園、池塘、春天和白雲。後來他還進過東方學院、師范學院和在孟加拉學院讀書,但都沒有完成學業。他後來致力於教育革新,與此不無關系。 相形之下,他的家庭給他的熏陶是極明顯的。拉比豐富的歷史、文學和科學知識都源自於父兄。泰戈爾家族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和復興孟加冬天文藝具有很大貢獻。長史德威金德拉納特才華出眾,是詩人和哲學家,曾向印度介紹西方哲學。另一位史長薩迪延德拉納特是進入英屬印度行政機構的第一個印度人,懂多種語言,翻譯出版了許多梵文和孟加拉文古典著作。姐姐斯瓦納庫瑪麗是第一位用孟加拉文寫小說的女作家。五哥喬蒂林德拉納特成為一位音樂家、戲劇家、詩人和新聞記者。他長拉比13歲,對拉比的才幹十分賞識並予以鼓勵,還通過創辦文學雜志《婆羅蒂月刊》直接引導拉比走上文壇。 另外,喬蒂林德拉納特的妻子卡丹巴麗•黛薇,是一位豐姿綽約、優雅寬厚的女性。她在拉比身上傾注了深深的愛,給他布置出一個精美優雅的環境。她幾乎成了拉比理想中的人物,兩人之間有一種羅曼蒂克的眷戀。拉比就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度過一生中最愉快安適的日子。

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曾赴英國學習文學和音樂,十餘次周遊列國,與羅曼•羅蘭、愛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畢生致力於東西文明的交流和協調。泰戈爾以詩人著稱,創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他又是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作曲家和畫家,先後完成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1500多幅畫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爾還是一位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泰戈爾以詩歌集《吉檀迦利》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15年,陳獨秀在《青年雜志》(《新青年》)第2期上發表他譯的《贊歌》4首。作品中「信愛、童心、母愛」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懷,獨具魅力的人格,贏得了無數中國讀者的敬仰。
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1924年,泰戈爾應孫中山先生之邀訪華,「泰戈爾熱」進入高潮。他在徐志摩家鄉時,「觀者如堵,各校學生數百名齊奏歌樂,群向行禮,頗極一時之盛。」他會見了梁啟超、沈鈞儒、梅蘭芳、梁漱溟、齊白石、溥儀等各界名流。1956年,周恩來總理回憶時說:「泰戈爾是對世界文學作出卓越貢獻的天才詩人……」他熏陶了一批中國最有才華的詩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到的影響最深。郭沫若是中國新詩第一人,稱自己文學生涯的「第一階段是泰戈爾式的」。冰心是中國新文學女性作家第一人,她早期的創作受到了泰戈爾的明顯影響,特別是詩集《繁星》和《春水》。她說:「我自己寫《繁星》和《春水》的時候,並不是在寫詩,只是受了泰戈爾的《飛鳥集》的影響,把許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里而已。」郭沫若、冰心等人又以他們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讀者。
泰戈爾是中國讀者心目中最具地位的外國作家之一,能與其匹敵的大概只有莎士比亞一人。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作品集》。

泰戈爾是印度近代和現代最偉大的作家,詩人,小說家,戲劇家,美術家,音樂家.1913年以英文散文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我常常想,泰戈爾就像那天際的明星。「在那裡,心是無畏的,頭也抬的高昂;在那裡,智識是自由的;……在那裡,話是從真理的深處說出;……在那裡,心靈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斷放寬的思想與行為」(吉檀迦利)這就是泰戈爾,像那啟明星帶引我們走向黎明。

❻ 恆河在印度是什麼地位

其實之前看過這一類的恆河的新聞的時候內心還是很震驚的。感覺恆河已經是神一樣的存在了。恆河是印度的靈魂--可以說恆河就是印度的母親河,就像我們的黃河。首先我們知道宗教傳統現如今已然成為印度文明的一個重要部分。


其實我覺得可能對於印度人來說,這一條河承載的更多的是他們的信仰。而恆河對於印度教徒來說,就是最為神聖的象徵。作為印度教徒,一生至少必須到恆河凈身一次。


我們知道印度是出於不斷外來的入侵者不斷踐踏和侵擾的地方,而後恆河流域逐漸衍生出的是所謂目前傳統和正統的婆羅門教、印度教文明。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歌手在哪裡咬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學校郵件怎麼查看 瀏覽:13
越南密度板多少錢 瀏覽:179
伊朗為什麼被美國欺負 瀏覽:413
甘肅為什麼很多人在伊朗 瀏覽:635
印度紫檀手串哪裡有賣 瀏覽:795
義大利跟波蘭隊哪個會贏 瀏覽:49
義大利語carica是什麼意思 瀏覽:310
英國什麼處於世界領先 瀏覽:424
義大利有哪些美景 瀏覽:434
英國有多少毒梟 瀏覽:464
印尼紅獅水泥廠什麼時候投產 瀏覽:474
伊朗里亞爾是什麼國 瀏覽:385
如何快速逃往越南 瀏覽:566
英國簽證拒簽多久能重簽 瀏覽:567
義大利都有哪些省 瀏覽:527
印尼的椰蒂在哪裡 瀏覽:914
印尼世界海洋軸心戰略是什麼 瀏覽:30
伊朗鬍子為什麼那麼重 瀏覽:635
義大利支付方式有哪些 瀏覽:39
越南為什麼退賽卡達世界盃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