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教授哪個最厲害

印度教授哪個最厲害

發布時間:2023-08-13 07:00:13

A. 一個最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的印度物理學家波色

印度有一個物理學家波色,研究量子力學的人必然知道他的名字,因為粒子被分為兩大類,期中一類就被命名為玻色子,而另一類叫費米子。他的研究為玻色-愛因斯坦統計及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理論提供了基礎。後來三個物理學家僅僅通過實驗證實了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就獲得了2001年諾貝爾物理獎。所以他沒有得到諾貝爾獎確實有點冤枉。

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1894年1月1日—1974年2月4日) ,印度物理學家,專門研究數學物理。

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最著名的研究是1920年代早期的量子物理研究,該研究為玻色-愛因斯坦統計及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理論提供了基礎。玻色子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著名物理學家賈因特·納里卡(Jayant Narlikar)在他的《科學邊緣》一書中寫道:「S·N·玻色的粒子物理研究(約1922年),其中闡明了光子的表現,並為統計遵從量子規則的微系統提供了機會,是二十世紀印度科學貢獻的前十名之一,是可被視為諾貝爾獎級別的研究。」

生平情況

早年玻色生於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加爾各答,是七名孩子中的長子。他的父親蘇倫特拉納特·玻色(Surendranath Bose)曾任職於東印度鐵路工程部。

玻色就讀於加爾各答印度教學校(Hin School),後就讀於也位於加爾各答的院長學院(Presidency College),他在這兩所當地知名學府時都獲得了最高分。他接觸了一些優秀的老師,如賈加迪什·錢德拉·玻色(Jagdish Chandra Bose,無血緣關系)及普拉富爾拉·錢德拉·羅伊(Prafulla Chandra Roy),他們都鼓舞了玻色要立好遠大志向。他於1911年至1921年任加爾各答大學物理學系講師。他於1921年轉到了當時成立不久的達卡大學物理學系(現位於孟加拉境內),也是任職講師。

玻色寫給愛因斯坦的信

玻色於1924年寫了一篇推導普朗克量子輻射定律的論文,當中並沒有提到任何古典物理。在開始時未能發表的挫折下,他把論文直接寄給身在德國的艾爾伯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意識到這篇論文的重要性,不但親自把它翻譯成德語,還以玻色的名義把論文遞予名望頗高的《德國物理學刊》("Zeitschrift für Physik")發表。就是因為此次賞識,玻色能夠第一次離開印度,前往歐洲並逗留兩年,期間與路易·德布羅伊、居里夫人及愛因斯坦工作過。

玻色於1926年回到達卡,任教授兼物理學系主任,並繼續留在達卡大學教學至1945年。那時候他回到了加爾各答,在加爾各答大學教學至1956年,他退休時被授予名譽教授頭銜。

以後的研究

在這以後玻色的概念在物理學界廣受好評,達卡大學於1924年允許他休假到歐洲去。他在法國度過了一年,跟居里夫人共事,也跟多位知名科學家見過面。之後他又多游學一年,在柏林跟愛因斯坦共事。在1926年他回到達卡大學之後,就立即於被擢升為教授。他並沒有博士學位,一般來說他是不夠資格當教授的,但是愛因斯坦還是推薦了他。他的研究范圍很廣,從X射線晶體學到統一場理論都有涉獵。他還跟梅格·納德·薩哈(Megn Nad Saha)一起發表了真實氣體用的一條狀態方程。

1949

除物理以外,他還研究過生物化學及文學(孟加拉語及英語)。他還深入地學習過化學、地質學、動物學、人類學、工程學及其他科學。作為一個有孟加拉背景的人,他花了不少時間把孟加拉語推廣為教學語言,把科學論文翻成孟加拉語,以及推廣該地區的發展。

玻色於1944年被選為印度科學代表大會主席。

他於1958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沒錯的錯誤

有一次玻色在達卡大學講課,課題是光電效應及紫外災難,玻色打算向學生展示當時理論的不適之處,因為理論預測的結果跟實驗不符。在講課期間,玻色在應用理論時犯了錯,意想不到的是居然得出一個跟實驗一致的預測。(他後來將講課內容改寫成了一篇短文,叫《普朗克定律與光量子假說》。)

那錯誤是一個很簡單的錯──跟認為擲兩枚硬幣得兩正面的概率是三分之一是一樣的──任何對統計學有一點基礎理解的人都知道有問題。然而,預測結果跟實驗吻合,且玻色意識到這畢竟有可能不是錯誤。他首次提出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布對微觀粒子不會成立,這是因為由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所導致的變動此時會大得足夠構成影響。故此他強調在每個體積為h的位相空間中找到粒子的概率而舍棄粒子不同的位置和動量。

好幾份物理學刊都沒有為玻色發表論文。他們認為他所展現的是一個簡單錯誤,而且玻色的發現被忽略了。灰心的他寫了封信給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馬上就同意他的觀點。愛因斯坦寫了一篇支持玻色理論的論文,遞予《德國物理學刊》發表,並要求把這兩篇論文一同發表,這時候玻色的理論終於受到推崇。這是1924年的事。玻色早前曾經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論文從德語翻譯成英語。有人說玻色把愛因斯坦當成他的「祖師」。

玻色的「錯誤」能得出正確結果,這是因為光子們是不能被分辨出來的,也就是不能把任何兩個同能量的光子當作兩個能被明確識別的光子。比方說,如果在另一個宇宙里,硬幣表現得像光子及其他玻色子一樣,擲出兩正的概率會的而且確是三分之一(正反=反正)。玻色的「錯誤」現在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統計。

愛因斯坦採取了這個概念,並把它延伸到原子去。這為預測某個現象的存在鋪好了路,這個現象就是現在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在這現象中一組高密度的玻色子(自旋為整數的粒子,以玻色命名)在超低溫狀態中會成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於1995年被實驗所證實。

軼事

1.有一次大科學家尼爾斯·玻爾正在講課。玻色列席。講課者講著講著,中途在解釋某一點時有難處。他一直都在黑板上寫著;他停下來,轉向玻色,問道,「玻色教授能幫我個忙嗎?」講課期間薩特延德拉都在閉著眼坐著。聽眾們都忍不住向玻爾教授的話報以微笑。令他們驚奇的是,玻色張開了眼睛;一下子就把講課者的難題給解決了。之後他坐下來又把眼睛閉上了!

2.1927年在義大利科莫舉行了科莫會議,除了愛因斯坦、薛定諤和狄拉克以外,當代最著名了物理學家,包括玻爾、海森堡、普朗克、洛倫茲、德布羅意等都出席了。但是玻色卻沒有能夠出席,原因很離奇。因為當時大會向遠在印度的玻色教授發出了邀請函,寄往了加爾各答大學,署名「寄給加爾各答大學的玻色教授」。但是當時玻色已經離開加爾各答大學去了達卡大學,而加爾各答大學還有一位姓玻色,全名叫做D.M.玻色的教授,而當時的通訊並不如現在發達,於是這位名不見經傳的玻色就代替了當時已經很有名望的S.N.玻色,參加了眾星雲集的科莫大會。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Bose–Einstein condensate)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所呈現出的一種氣態的、超流性的物質狀態(物態)。199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沃夫岡·凱特利與科羅拉多大學鮑爾德分校的埃里克·康奈爾和卡爾·威曼使用氣態的銣原子在170 nK的低溫下首次獲得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在這種狀態下,幾乎全部原子都聚集到能量最低的量子態,形成一個宏觀的量子狀態。

理論

所有原子的量子態都束聚於一個單一的量子態的狀態被稱為玻色凝聚或玻色-愛因斯坦凝聚。1920年代,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以玻色關於光子的統計力學研究為基礎,對這個狀態做了預言。

2005年7月22日,烏得勒支大學的學生羅迪·玻因克在保羅·埃倫費斯特的個人檔案中發現了1924年12月愛因斯坦手寫的原文的草稿。玻色和愛因斯坦的研究的結果是遵守玻色-愛因斯坦統計的玻色氣體。玻色-愛因斯坦統計是描寫玻色子的統計分布的理論。玻色子,其中包括光子和氦-4之類的原子,可以分享同一量子態。愛因斯坦推測將玻色子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後它們會「落入」(「凝聚」)到能量最低的可能量子態中,導致一種全新的相態。

發現

1938年,彼得·卡皮查、約翰·艾倫和冬·麥色納(Don Misener)發現氦-4在降溫到2.2 K時會成為一種叫做超流體的新的液體狀態。超流的氦有許多非常不尋常的特徵,比如它的黏度為零,其漩渦是量子化的。很快人們就認識到超液體的原因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事實上,康奈爾和威曼發現的氣態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呈現出許多超流體的特性。

「真正」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最早是由康奈爾和威曼及其助手在天體物理實驗室聯合研究所於1995年6月5日製造成功的。他們使用激光冷卻和磁阱中的蒸發冷卻將約2000個稀薄的氣態的銣-87原子的溫度降低到170 nK後獲得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四個月後,麻省理工學院的沃爾夫岡·克特勒使用鈉-23獨立地獲得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克特勒的凝聚較康奈爾和威曼的含有約100倍的原子,這樣他可以用他的凝聚獲得一些非常重要的結果,比如他可以觀測兩個不同凝聚之間的量子衍射。2001年康奈爾、威曼和克特勒為他們的研究結果共享諾貝爾物理獎。

康奈爾、威曼和克特勒的結果引起了許多試驗項目。比如2003年11月因斯布魯克大學的魯道爾夫·格里姆、科羅拉多大學鮑爾德分校的德波拉·金和克特勒製造了第一個分子構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與一般人們遇到的其它相態相比,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非常不穩定。玻色-愛因斯坦凝聚與外界世界的極其微小的相互作用足以使它們加熱到超出臨界溫度,分解為單一原子的狀態,因此在短期內不太有機會出現實際應用。

2016年5月17日,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使用人工智慧製造出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人工智慧在此項實驗中的作用是調節要求苛刻的溫度和防止原子逃逸的激光束。

我們知道,常溫下的氣體原子行為就象檯球一樣,原子之間以及與器壁之間互相碰撞,其相互作用遵從經典力學定律;低溫的原子運動,其相互作用則遵從量子力學定律,由德布羅意波來描述其運動,此時的德布羅意波波長λ小於原子之間的距離d,其運動由量子屬性自旋量子數來決定。我們知道,自旋量子數為整數的粒子為玻色子,而自旋量子數為半整數的粒子為費米子。

玻色子具有整體特性,在低溫時集聚到能量最低的同一量子態(基態);而費米子具有互相排斥的特性,它們不能占據同一量子態,因此其它的費米子就得占據能量較高的量子態,原子中的電子就是典型的費米子。

早在1924年玻色和愛因斯坦就從理論上預言存在另外的一種物質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冷凝態,即當溫度足夠低、原子的運動速度足夠慢時,它們將集聚到能量最低的同一量子態。此時,所有的原子就象一個原子一樣,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性質。

根據量子力學中的德布洛意關系,λ=h/p。粒子的運動速度越慢(溫度越低),其物質波的波長就越長。當溫度足夠低時,原子的德布洛意波長與原子之間的距離在同一量級上,此時,物質波之間通過相互作用而達到完全相同的狀態,其性質由一個原子的波函數即可描述; 當溫度為絕對零度時,熱運動現象就消失了,原子處於理想的玻色愛因斯坦冷凝態。

B. 印度的數學家和他們的貢獻

在我看來,以下15位非常牛X:

第一位:「數學之神」——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義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裡,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並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鑽研《幾何原本》。
後來阿基米德成為兼數學家與力學家的偉大學者,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其原因在於他通過大量實驗發現了杠桿原理,又用幾何演澤方法推出許多杠桿命題,給出嚴格的證明。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數學上也有著極為光輝燦爛的成就。盡管阿基米德流傳至今的著作共只有十來部,但多數是幾何著作,這對於推動數學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砂粒計算》,是專講計算方法和計算理論的一本著作。阿基米德要計算充滿宇宙大球體內的砂粒數量,他運用了很奇特的想像,建立了新的量級計數法,確定了新單位,提出了表示任何大數量的模式,這與對數運算是密切相關的。
《圓的度量》,利用圓的外切與內接96邊形,求得圓周率π為: <π< ,這是數學史上最早的,明確指出誤差限度的π值。他還證明了圓面積等於以圓周長為底、半徑為高的正三角形的面積;使用的是窮舉法。
《球與圓柱》,熟練地運用窮竭法證明了球的表面積等於球大圓面積的四倍;球的體積是一個圓錐體積的四倍,這個圓錐的底等於球的大圓,高等於球的半徑。阿基米德還指出,如果等邊圓柱中有一個內切球,則圓柱的全面積和它的體積,分別為球表面積和體積的 。在這部著作中,他還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公理"。
《拋物線求積法》,研究了曲線圖形求積的問題,並用窮竭法建立了這樣的結論:"任何由直線和直角圓錐體的截面所包圍的弓形(即拋物線),其面積都是其同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積的三分之四。"他還用力學權重方法再次驗證這個結論,使數學與力學成功地結合起來。
《論螺線》,是阿基米德對數學的出色貢獻。他明確了螺線的定義,以及對螺線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同一著作中,阿基米德還導出幾何級數和算術級數求和的幾何方法。
《平面的平衡》,是關於力學的最早的科學論著,講的是確定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重心問題。
《浮體》,是流體靜力學的第一部專著,阿基米德把數學推理成功地運用於分析浮體的平衡上,並用數學公式表示浮體平衡的規律。
《論錐型體與球型體》,講的是確定由拋物線和雙曲線其軸旋轉而成的錐型體體積,以及橢圓繞其長軸和短軸旋轉而成的球型體的體積。
丹麥數學史家海伯格,於1906年發現了阿基米德給厄拉托塞的信及阿基米德其它一些著作的傳抄本。通過研究發現,這些信件和傳抄本中,蘊含著微積分的思想,他所缺的是沒有極限概念,但其思想實質卻伸展到17世紀趨於成熟的無窮小分析領域里去,預告了微積分的誕生。
正因為他的傑出貢獻,美國的E.T.貝爾在《數學人物》上是這樣評價阿基米德的:任何一張開列有史以來三個最偉大的數學家的名單之中,必定會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兩們通常是牛頓和高斯。不過以他們的宏偉業績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來比較,或拿他們影響當代和後世的深邃久遠來比較,還應首推阿基米德。

第二位:祖沖之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不過究竟余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 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祖沖之博覽當時的名家經典,堅持實事求是,他從親自測量計算的大量資料中對比分析,發現過去歷法的嚴重誤差,並勇於改進,在他三十三歲時編製成功了《大明歷》,開辟了歷法史的新紀元.
祖沖之還與他的兒子祖暅(也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他們當時採用的一條原理是:"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意即,位於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於這兩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兩個截面的面積恆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這一原理,在西文被稱為卡瓦列利原理, 但這是在祖氏以後一千多年才由卡氏發現的.為了紀念祖氏父子發現這一原理的重大貢獻,大家也稱這原理為"祖暅原理".

第三位:數學之父——塞樂斯

塞樂斯生於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學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賣橄欖油積累了相當財富後,塞樂斯便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旅行。他勤奮好學,同時又不迷信古人,勇於探索,勇於創造,積極思考問題。他的家鄉離埃及不太遠,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裡,塞樂斯認識了古埃及人在幾千年間積累的豐富數學知識。他游歷埃及時,曾用一種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國王阿美西斯欽羨不已。
塞樂斯的方法既巧妙又簡單:選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在金字塔邊豎立一根小木棍,然後觀察木棍陰影的長度變化,等到陰影長度恰好等於木棍長度時,趕緊測量金字塔影的長度,因為在這一時刻,金字塔的高度也恰好與塔影長度相等。也有人說,塞樂斯是利用棍影與塔影長度的比等於棍高與塔高的比算出金字塔高度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要用到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這個數學定理。塞樂斯自誇,說是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古埃及人但事實可能正好相反,應該是埃及人早就知道了類似的方法,但他們只滿足於知道怎樣去計算,卻沒有思考為什麼這樣算就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在塞樂斯以前,人們在認識大自然時,只滿足於對各類事物提出怎麼樣的解釋,而塞樂斯的偉大之處,在於他不僅能作出怎麼樣的解釋,而且還加上了為什麼的科學問號。古代東方人民積累的數學知識,王要是一些由經驗中總結出來的計算公式。塞樂斯認為,這樣得到的計算公式,用在某個問題里可能是正確的,用在另一個問題里就不一定正確了,只有從理論上證明它們是普遍正確的以後,才能廣泛地運用它們去解決實際問題。在人類文化發展的初期,塞樂斯自覺地提出這樣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它賦予數學以特殊的科學意義,是數學發展史上一個巨大的飛躍。所以塞樂斯素有數學之父的尊稱,原因就在這里。 塞樂斯最先證明了如下的定理:
1.圓被任一直徑二等分。
2.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
3.兩條直線相交,對頂角相等。
4.半圓的內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5.如果兩個三角形有一條邊以及這條邊上的兩個角對應相等,那麼這兩個三角形全等。 這個定理也是塞樂斯最先發現並最先證明的,後人常稱之為塞樂斯定理。相傳塞樂斯證明這個定理後非常高興,宰了一頭公牛供奉神靈。後來,他還用這個定理算出了海上的船與陸地的距離。
塞樂斯對古希臘的哲學和天文學,也作出過開拓性的貢獻。歷史學家肯定地說,塞樂斯應當算是第一位天文學家,他經常仰卧觀察天上星座,探窺宇宙奧秘,他的女僕常戲稱,塞樂斯想知道遙遠的天空,卻忽略了眼前的美色。數學史家Herodotus層考據得知Hals戰後之時白天突然變成夜晚(其實是日蝕),而在此戰之前塞樂斯曾對Delians預言此事。

第四位:數學奇才——伽羅華

1832年5月30日晨,在巴黎的葛拉塞爾湖附近躺著一個昏迷的年輕人,過路的農民從槍傷判斷他是決斗後受了重傷,就把這個不知名的青年抬到醫院。第二天早晨十點鍾,他就離開了人世。數學史上最年輕、最有創造性的頭腦停止了思考。人們說,他的使數學發展推遲了好幾十年。這個青年就是時不滿21歲的伽羅華。
伽羅華生於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1828年,17歲的伽羅華開始研究方程論,創造了「置換群」的概念和方法,解決了幾百年來使人頭痛的方程來解決問題。伽羅華最重要的成就,是提出了「群」的概念,用群論改變了整個數學的面貌。1829年5月,伽羅華把他的成果寫成論文,遞交法國科學院,但伴隨著這篇傑作而來的是一連串的打擊和不幸。先是父親因不堪忍受教士誹謗而自殺,接著因他的答辯既簡捷又深奧令考官們不滿而未能進入著名的巴黎綜合技術學校。至於他的論文,先是被認為新概念太多又過於簡略而要求重寫;第二份推導詳盡的稿子又因審稿人病逝而下落不明;1831年1月提交的第三份論文又因評閱人不能全部看懂而被否定。
青年伽羅華一方面追求數學的真知,另一方面又獻身於追求社會正義的事業。在1831年法國的「七月革命」中,作為高等師范學校新生,伽羅華率領群眾走上街頭,抗議國王的專制統治,不幸被捕。在獄中,他染上了霍亂。即使在這樣的惡劣條件下,伽羅華仍然繼續搞他的數學研究,並且寫成了論文,准備出獄後發表。出獄不久,因為捲入一場無聊的「愛情」糾葛而決斗身亡。
他去世後16年,他留存下來的60頁手稿才得以發表,科學界才傳遍了他的名字。

第五位:歐拉(Leonhard Euler 公元1707-1783年) 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爾(Basel)城,13歲就進巴塞爾大學讀書,得到當時最有名的數學家約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年)的精心指導。 歐拉是科學史上最多產的一位傑出的 數學家歐拉
數學家,據統計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寫下了886本書籍和論文,其中分析、代數、數論佔40%,幾何佔18%,物理和力學佔28%,天文學佔11%,彈道學、航海學、建築學等佔3%,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19世紀偉大數學家高斯(Gauss,1777-1855年)曾說:"研究歐拉的著作永遠是了解數學的最好方法。" 過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並且不幸右眼失明了,這時他才28歲。1741年歐拉應普魯士彼德烈大帝的邀請,到柏林擔任科學院物理數學所所長,直到1766年,後來在沙皇喀德林二世的誠懇敦聘下重回彼得堡,不料沒有多久,左眼視力衰退,最後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災殃及歐拉住宅,帶病而失明的64歲的歐拉被圍困在大火中,雖然他被別人從火海中救了出來,但他的書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為灰燼了。 沉重的打擊,仍然沒有使歐拉倒下,他發誓要把損失奪回來。在他完全失明之前,還能朦朧地看見東西,他抓緊這最後的時刻,在一塊大黑板上疾書他發現的公式,然後口述其內容,由他的學生特別是大兒子A·歐拉(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筆錄。歐拉完全失明以後,仍然以驚人的毅力與黑暗搏鬥,憑著記憶和心算進行研究,直到逝世,竟達17年之久。 歐拉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見的,他能夠復述年青時代筆記的內容,心算並不限於簡單的運算,高等數學一樣可以用心算去完成。 歐拉的風格是很高的,拉格朗從19歲起和歐拉通信,討論等周問題的一般解法,這引起變分法的誕生。等周問題是歐拉多年來苦心考慮的問題,拉格朗日的解法,博得歐拉的熱烈贊揚,歐拉充沛的精力保持到最後一刻,1783年9月18日下午,歐拉為了慶祝他計算氣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請朋友們吃飯,那時天王星剛發現不久,歐拉寫出了計算天王星軌道的要領,還和他的孫子逗笑,喝完茶後,突然疾病發作,煙斗從手中落下,口裡喃喃地說:「我了」。歐拉終於「停止了生命和計算」。

第六位:高斯

高斯[1](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 高斯
23日),生於不倫瑞克,卒於哥廷根,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 高斯的成就遍及數學的各個領域,在數論、非歐幾何、微分幾何、超幾何級數、復變函數論以及橢圓函數論等方面均有開創性貢獻。他十分注重數學的應用,並且在對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和磁學的研究中也偏重於用數學方法進行研究。 高斯雖然幼時家境貧困,但聰敏異常,受一貴族資助進學校受教育。1795~1798年在哥廷根大學學習,1798年轉入黑爾姆施泰特大學,翌年因證明代數基本定理獲博士學位。從1807年起擔任格丁根大學教授兼格丁根天文台台長直至逝世。 1792年,15歲的高斯進入Braunschweig學院。在那裡,高斯開始對高等數學作研究。獨立發現了二項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數論上的「二次互反律」(Law of Quadratic Reciprocity)、「質數分布定理」(prime numer theorem)、及「算術幾何平均」(arithmetic-geometric mean)。 1795年高斯進入哥廷根大學。1796年,19歲的高斯得到了一個數學史上極重要的結果,就是《正十七邊形尺規作圖之理論與方法》。5年以後,高斯又證明了形如"Fermat素數"邊數的正多邊形可以由尺規作出。 1855年2月23日清晨,高斯於睡夢中去世。

第七位:牛頓

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是英國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自然哲學家,其研究領域包括了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神學、自然哲學和煉金術。牛頓的主要貢獻有發明了微積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經典力學,設計並實際製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等等,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為了紀念牛頓在經典力學方面的傑出成就,「牛頓」後來成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單位。

第八位:近代科學的始祖:笛卡爾

勒奈·笛卡爾(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於法國都蘭城。笛卡爾是偉大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生理學家。解析幾何的創始人。笛卡兒是歐洲近代資產階級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他自成體系,熔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於一爐,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他又是一位勇於探索的科學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幾何在數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笛卡兒堪稱17世紀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

第九位:萊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威廉·凡·萊布尼茨,德國最重要的自然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一位舉世罕見的科學天才,和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同為微積分的創建人。他的研究成果還遍及力學、邏輯學、化學、地理學、解剖學、動物學、植物學、氣體學、航海學、地質學、語言學、法學、哲學、歷史、外交等等,「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就是出自他之口,他還是最早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德國人,對豐富人類的科學知識寶庫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十位:拉格朗日
約瑟夫·拉格朗日,全名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 1735~1813)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1736年1月25日生於義大利都靈,1813年4月10日卒於巴黎。他在數學、力學和天文學三個學科領域中都有歷史性的貢獻,其中尤以數學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
近百餘年來,數學領域的許多新成就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溯源於拉格朗日的工作。所以他在數學史上被認為是對分析數學的發展產生全面影響的數學家之一。被譽為「歐洲最大的數學家」。

第十一位:業余數學家之王——費馬

費馬一生從未受過專門的數學教育,數學研究也不過是業余之愛好。然而,在17世紀的法國還找不到哪位數學家可以與之匹敵:他是解析幾何的發明者之一;對於微積分誕生的貢獻僅次於艾薩克·牛頓、戈特弗里德·威廉·凡·萊布尼茨,概率論的主要創始人,以及獨承17世紀數論天地的人。此外,費馬對物理學也有重要貢獻。一代數學天才費馬堪稱是17世紀法國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第十二位: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

第十三位:劉徽

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第十四位: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572 BC—497 BC)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無論是解說外在物質世界,還是描寫內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沒有數學!最早悟出萬事萬物背後都有數的法則在起作用的,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出生在愛琴海中的薩摩斯島(今希臘東部小島),自幼聰明好學,曾在名師門下學習幾何學、自然科學和哲學。以後因為嚮往東方的智慧,經過萬水千山來到巴比倫、印度和埃及(有爭議),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公元前480年)。

第十五位:泰勒斯

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也稱愛奧尼亞學派)的創始人。希臘七賢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記載有名字留下來的思想家。「科學和哲學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臘及西方第一個自然科學家和哲學家。泰勒斯的學生有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等。
泰勒斯在數學方面劃時代的貢獻是引入了命題證明的思想。它標志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這在數學史上是一次不尋常的飛躍。在數學中引入邏輯證明,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保證了命題的正確性;揭示各定理之間的內在聯系,使數學構成一個嚴密的體系,為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使數學命題具有充分的說服力,令人深信不疑。他曾發現了不少平面幾何學的定理,諸如:「直徑平分圓周」、「三角形兩等邊對等角」、「兩條直線相交、對頂角相等」、「三角形兩角及其夾邊已知,此三角形完全確定」、「半圓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等,這些定理雖然簡單,而且古埃及、古巴比倫人也許早已知道,但是,泰勒斯把它們整理成一般性的命題,論證了它們的嚴格性,並在實踐中廣泛應用。據說他可以利用一根標桿,測量、推算出金字塔的高度。據說,一年春天,泰勒斯來到埃及,人們想試探一下他的能力,就問他是否能解決這個難題。泰勒斯很有把握地說可以,但有一個條件——法老必須在場。第二天,法老如約而至,金字塔周圍也聚集了不少圍觀的老百姓。泰勒斯來到金字塔前,陽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過一會兒,他就讓別人測量他影子的長度,當測量值與他的身高完全吻合時,他立刻將大金字塔在地面的投影處作一記號,然後在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頂的距離。這樣,他就報出了金字塔確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請求下,他向大家講解了如何從「影長等於身長」推到「塔影等於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相似三角形定理。在科學上,他倡導理性,不滿足於直觀的感性的特殊的認識,崇尚抽象的理性的一般的知識。譬如,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並不是指我們所能畫出的、個別的等腰三角形,而應該是指「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這就需要論證、推理,才能確保數學命題的正確性,才能使數學具有理論上的嚴密性和應用上的廣泛性。泰勒斯的積極倡導,為畢達哥拉斯創立理性的數學奠定了基礎。

C. 英年早逝的印度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到底有多牛

印度有兩個讓世人尊敬的人,一個是泰戈爾,一個是拉馬努金;泰戈爾就不用說了,那是文學史上的一盞明燈;拉馬努金在大眾中的名聲上可能要稍遜於泰戈爾,但在數學界,他被譽為是千年一遇的數學家,甚至有人說拉馬努金是後世穿越而來的數學家。

先說說拉馬努金是如何厲害吧,有一句話是這樣形容他的:人們都在學習數學,而拉馬努金是在創造數學。留下了接近4000道數學公式和猜想,這些大多都只有結果,而沒有證明過程

哈代和拉馬努金是亦師亦友的關系,二人在5年時間裡面合作發表了28篇重要的論文,拉馬努金也因此成為了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以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院士,這是牛頓、霍金他們曾經獲得的榮譽。

然而天妒英才,拉馬努金的身體一直不是很健康,一戰導致的蔬菜缺乏讓他病情加重,1920年4月他在印度病逝,時年37歲。

拉馬努金是千年不遇的超級數學家,他在三本活頁紙筆記上,記錄了很多公式和猜想的結果,這種直覺的跳躍令人感到非常困惑,至今一些數學家還在孜孜不倦地進行研究。

正是因為拉馬努金取得的成就太不可思議,而且他提出來的理論要遠超於現代(比如經過計算後的23維空間),還有很多神秘的猜想有待解開,所以,有人認為拉馬努金是未來穿越而來的人。

D. 比華羅庚還厲害的印度數學天才!真讓人拍案稱奇!

拉馬努金(1887-1920)是印度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天才之一,與中國的數學家華羅庚一樣,也是自學成才,但與華羅庚又有很大的不同,因為華羅庚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學成才的,受到了正規的數學訓練,而拉馬努金則是純粹的自學成才,純粹的野生野長,在他成才前從沒接受過正規的數學指導和訓練,在才能方面,如果說華羅庚是一位數學天才,那麼,拉馬努金則是一位超級數學天才,其數學才華遠高於華羅庚。華羅庚在小學階段,數學成績很差,勉強及格,只是到中學後,遇到了兩位優秀的數學老師,在他們的精心指導下,華對數學產生了極大興趣,從此數學成績扶搖直上,後被清華大學破格錄用,進入清華後,華在數學教授們的指導下繼續自學數學,再後來,又被推薦到英國劍橋大學的著名數學教授哈代門下,在其指導下進一步鑽研數學,最終成為一名了不起的數學家,可見,華羅庚雖然主要是自學成才的,但並沒有脫離傳統數學的正規,而拉馬努金則不然,他在成才前從沒接受過正規的數學指導和訓練,正因如此,他開創了一條全新的數學道路,其成就也遠高於華羅庚,只可惜,他只活了32歲,如果也能象牛頓那樣活到80多歲,他也許會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

天才與貧困。1887年12月22日,拉馬努金出生於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埃羅德縣的一個沒落的婆羅門家庭。父親是一家布店的小職員,每月只有20盧比的工資,一家7口人就靠這點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

拉馬努金的母親出身於書香世家,很有教養,而且很有心機,從小就很注重對孩子的啟蒙和培養,拉馬努金出生後的7年內,先後出生的三個弟妹都早年夭折了,這又導致了父母對他的溺愛,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對他一個的關愛和培養上,所以,拉馬努金從小他就喜歡思考問題,曾問老師在天空閃耀的星座的距離,以及地球赤道的長度。在12歲時開始對數學發生興趣,曾問高班同學:「什麼是數學的最高真理?」當時同學告訴他「畢達哥拉斯定理」(即中國人稱「勾股定理」)可以作為代表,這引起了他對幾何學的興趣。差不多在這個時候,他對等差級數和等比級數的性質自己做了研究。他那時的同學後來回憶說:「我們,包括老師,很少可以理解他,並對他『敬而遠之』」。

他15歲時高中快畢業時,朋友借給他英國數學家卡爾(G. Carr)寫的《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基本結果匯編》一書。該書收錄了代數、微積分、三角學和解析幾何的五千多個方程,但書中沒有給出詳細的證明。這正好符合拉馬努金的胃口,給了他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他把每一個方程式當成一個研究題,嘗試對其進行獨特的證明,而且還對其中一些進行推廣,這花去了他大約5年的時間,留下幾百頁的數學筆記。他證明了其中的一些方程,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他開辟了一條新的數學道路,並從中發現了很多新公式、新定理,培養出了一種超常的直覺思維能力,這是此書給他的最大益處,同時這本書也使他成了一個超級數學天才,徹底改變他的命運和人生道路。

拉馬努金在貢伯戈納姆讀高中,畢業時各項成績突出,被校長形容為「用滿分也不足以說明他如此出色」。但進入當地著名的貢伯戈納姆學院後,由於《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基本結果匯編》這本書使他著了魔,把全部精力投入數學研究,導致其他科目不及格;他不僅失去了獎學金,而且被學校開除。1905年,18歲的他為此離家出走3個月。一年後,拉馬努金被馬德拉斯的帕凱亞帕學院錄取,但這個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難以逃脫被開除的命運,他的5門文科課程兩次不及格。此後拉馬努金開始做家教維持生計,同時從圖書館借來數學書,然後把自己的研究結論寫在筆記本里。

拉馬努金的現狀讓他的父母非常擔憂,他的研究成果已遠遠超出了當地的水平,在印度沒人能懂,他還沒有大學畢業證,很難找工作,連生存都成問題,於是,聰明的母親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給他找個媳婦,1909年為他安排了婚事,妻子是一個9歲的女孩,根據印度的習俗,這在當時的印度這是相當常見的。有了家而且是長子,必須幫助家裡解決一些生活費用,他不得不極力地四處尋找工作,後來朋友艾亞爾(S. Aiyar)推薦他去找馬德拉斯港務信託處官員拉奧(R. Rao)。拉奧是一個有錢的人,也是一個數學愛好者,他很賞識拉馬努金的數學才能。他認為拉馬努金只適合搞數學而不適合做其他工作,因此寧願每個月給他一些錢,讓他掛名不上班,在家專心從事數學研究。

拉馬努金只好接受這些錢,又繼續他的研究工作。每天傍晚時分才在馬德拉斯的海邊散步和朋友聊天作為休息。有一天一個老朋友遇到他,就對他說:「人們稱贊你有數學的天才!」拉馬努金聽了笑道:「天才?你看看我的臂肘吧!」他的臂肘的皮膚顯得又黑又厚。他解釋他日夜在石板上計算,用破布來擦掉石板上的字太花時間了,他每幾分鍾就用肘直接擦石板的字。朋友問他既然要作這么多計算為什麼不用紙來寫。拉馬努金說他連吃飯都成問題,哪裡有錢去買紙來算題呢!原來拉馬努金覺得依靠別人生活心裡很是慚愧,已經有一個月不去拿錢了。

1911年,拉馬努金的第一篇論文「關於伯努利數的一些性質」發表在《印度數學會會刊》上,從此他開始了與數學界同行的正式交流。拉馬努金在他的第二篇論文里發表了一系列共14條關於圓周率π的計算公式;神奇的是,其中一條公式每計算一項就可以得到8位的十進制精度。

拉馬努金的成長道路決定了其必然與眾不同,他對現代學術意義上的嚴謹一無所知,在某種程度上他不知道什麼叫證明,他慣以直覺(或者是跳步)導出公式,不喜作證明(事後往往證明他是對的)。他留下的那些沒有證明的公式,引發了後來的大量研究。拉馬努金是印度在過去一千年中所誕生的超級偉大的數學家。他的直覺的跳躍甚至令今天的數學家感到迷惑,在他死後70多年,他的論文和研究日記中埋藏的秘密依然在不斷地被挖掘出來。他發現的定理被應用到他活著的時候很難想像到的領域。他有著很強的直覺洞察力(可稱之為「數感」),雖未受過嚴格數學訓練,卻能獨立發現了近3900個數學公式和命題。他經常宣稱在夢中娜瑪卡爾女神給其啟示,早晨醒來就能寫下不少數學公式和命題。他所預見的數學命題,日後有許多得到了證實。如比利時數學家德利涅(V. Deligne)於1973年證明了拉馬努金1916年提出的一個猜想,並因此獲得了1978年的菲爾茲獎。

除了在純粹數學方面做出卓越的成就以外,拉馬努金的理論還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他發現的好幾個定理在包括粒子物理、統計力學、計算機科學、密碼技術和空間技術等不同領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甚至晶體和塑料的研製也受到他創立的整數分拆理論的啟發,而他在黎曼ζ函數方面的研究成果,現在已經與齒輪技術的進步掛上了鉤,還被用於測溫學及冶金高爐的優化。他生命中的最後一項成果——模仿θ函數有力地推動了用孤立波理論來研究癌細胞的惡化和擴散以及海嘯的運動;最近有專家認為,這一函數很可能被用來解釋宇宙黑洞的部分奧秘,而令人吃驚的是,當拉馬努金首次提出這種函數的時候,人們還不知道黑洞是什麼。

一位後來在馬德拉斯認識他的人說:「在找工作和推銷自己的那時期里,他總足很友善很合群,……總是很有趣,愛講泰米爾語和英語的同音雙關語,愛說笑話,有時講很長的故事,講起來就自己先笑個不停,頭巾都會散開,他就一面講一面系頭巾』有時還沒有講到要緊關頭,自己就笑得停不下來,只好從頭再講,「他是那麼帶勁,傷感的眼睛閃閃發光 … … 他 什 么 都 能 談 , 不 喜歡 他 是 很 難的」

拉 馬 努 金 並 不 是 跟 誰 都 很 隨 便 的, 大多數時候他很靦腆,只在和幾個親密的朋友相處時才顯得快活。他對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系也常常視而不見,他在貢伯戈納姆的一位同班同學哈里•拉奧講過一段常被人憶起的趣事:他到馬德拉斯來看拉馬努金,「他馬上打開他的筆記本句我講解那些古怪的數學定理和公式,全然沒有顧及我對數學一竅不通。」他根本就想不到這一點,拉馬努金一旦沉醉在數學電,他旁邊的人就好像不存在似的,不可思議的是,他迷人的地方,正是他這種對於人際關系的全然尤知,他的這個短 處 , 從 另 個 角 度 來 看 則 是 他 的 天真、誠懇,所有認識他的人都看到了這•點。

拉馬努金和華羅庚一樣,都很幸運地遇到了自己的伯樂,由於印度當時的數學水平不高,國內幾乎沒有人能看懂拉馬努金的研究成果,於是,拉馬努金的一個朋友艾亞爾建議他把研究成果寄給英國數學家,最初的兩個數學家都未迴音。1913年1月16日,他再次鼓起勇氣寫信給第三個數學家——劍橋大學教授哈代(G. Hardy);信是這樣開頭的,「尊敬的先生,謹自我介紹如下:我是馬德拉斯港務信託處的一個職員……我未能按常規念完大學的正規課程,但我在開辟自己的路……本地的數學家說我的結果是『驚人的』……如果您認為這些內容是有價值的話,請您發表它們……」他還給哈代寄去了一大堆自己研究得出的數學公式和命題;由於沒有證明的過程,有些連哈代也不大明白。哈代在咨詢了另一個英國數學家、他的合作夥伴李特爾伍德(J. Littlewood)之後,認定拉馬努金是一個難得的數學天才。拉馬努金多少有些運氣,哈代的慧眼識金,使得拉馬努金能夠在1914年進入劍橋大學。這則動人故事如今已成為數學史乃至科學史上的傳奇故事之一,同時作為兩個人學術生涯的轉折點——拉馬努金因哈代而嶄露頭角,哈代因拉馬努金而增光溢彩。

德國數學家克萊因曾經說過,"推進數學的,主要是那些有卓越直覺的人,而不是以嚴格的證明方法見長的人."無疑,拉馬努金正是一位有著卓越的數學直覺的天才。拉馬努金的亦師亦友哈代曾感慨道:「我們學習數學,拉馬努金則發現並創造了數學。」他更喜歡公開聲稱的是,自己在數學上最大的成就是「發現了拉馬努金」。他在自己設計的一種關於天生數學才能的非正式的評分表中,給自己評了25分,給另一個傑出的數學家李特爾伍德評了30分,給他同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希爾伯特(D. Hilbert)評了80分,而給拉馬努金評了100分。他甚至把拉馬努金的天才比作至少與數學巨人歐拉(L. Euler)和雅可比(C. Jacobi)相當。

拉馬努金與哈代之間的數學研究合作非常成功,被後人稱作「天作之合」。哈代收到拉馬努金來信的時候,正處於學術創造的高峰.更為重要的是,如同數學史家斯諾所評價的,哈代是"我所見到過的最遠離忌妒情感的人","徹底擺脫了人生的種種卑鄙狹隘的個性".另一方面,牛津大學的一位經濟學家曾經這樣回憶哈代,"他對於卓越性的感覺是絕對敏銳的;稍有遜色的從來不屑一顧."哈代看了拉馬努金的《筆記》,便確信他的數學天賦高於自己,決心把他邀請到劍橋來.

1913年,由於哈代在給拉馬努金的回信中對其成就做了很高的評介,印度當地的數學學會和地方政府都很重視這件事,視拉馬努金為當地的驕傲,於是大學和政府當局打破慣例破格錄取拉馬努金為馬德拉斯大學的研究生(拉馬努金當時只有高中學歷),並給予其很高的獎學金,有了這筆獎學金,拉馬努金及其家人從此過上了富裕的生活,拉馬努金再也不用為生計發愁了,使他能夠一心一意地研究數學,這時遠在英國的哈代急於請拉馬努金到劍橋大學深造,同時也好與他合作一起研究數學問題,但由於婆羅門教有嚴格的教規,不允許漂洋過海遠去他鄉,拉馬努金雖然也想去英國,但一時不能成行,這需要說服他的父母和家人,正巧三一學院年輕的助教內維爾要到印度去,哈代便委託他去會見拉馬努金.同時做一些說服工作,並帶拉馬努金回英國,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終於,1914年春,拉馬努金告別家人,乘船到了英國,劍橋大學破格錄用拉馬努金為研究生(拉馬努金只有高中學歷),並提供優厚的獎學金使他衣食無憂。拉馬努金和哈代二人可謂各有特長,優勢互補,拉馬努金擅長直覺發現,從中得出數學定律,但不擅於定律的證明,也沒有受過正規的數學訓練,哈代則正好相反,所以,二人合在一處,真是如虎添翼,從1914至1919年的五年間,取得了豐碩的合作研究成果,共同發表了多篇非常重要的數學論文,同時,在合代的提名和幫助下,拉馬努金還先後取得了英國皇家學會和劍橋大學研究員的光榮資格。

拉馬努金獨立發現了近四千個公式,其中一些是歐拉、高斯等歐洲數學家前輩們發現過的,他只不過是又重新發現了一次(由於自學成才,又沒有受過正統的數學訓練,他以前沒有見過這些公式),哈代感慨道:一個印度人孤獨地對抗著歐洲積累百年的智慧。

不幸的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劍橋大學和整個英國的生存條件都嚴重惡化,物價飛漲,食品短缺,再加上工作繁忙、勞累過度,以及他的嚴格素食主義導致的營養不良和不適應英國的嚴寒氣候等原因,拉馬努金在戰爭後期患上了肺結核,戰爭結束後,他於1919年回到印度老家,並於1920年病逝,年僅32歲。

為了激勵年輕人刻苦學習和奮發向上,馬德拉斯大學於1950年建立了一個用拉馬努金的名字來命名的高等數學研究所,並在研究所門前為他矗立一個大理石半身像;後來該所培養了不少優秀數學人才。印度人在紀念拉馬努金時,把他和聖雄甘地(M. Gandhi)、詩人泰戈爾(R. Tagore)等人一道,稱作「印度之子」。在1962年拉馬努金誕辰75周年之際,印度發行了一套紀念他的郵票。1975年印度成立了「拉馬努金學會」,1986年開始出版會刊。到1987年即拉馬努金誕辰100周年之際,印度已拍攝了3部有關他生平的電影。1987年在拉馬努金的故鄉馬德拉斯,當容納他最後一年心血的遺著《失散的筆記本》出版時,印度前總理甘地(R. Gandhi)親自趕去祝賀並參加了首發式。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於1997年創辦了《拉馬努金期刊》,專門發表「受到他影響的數學領域」的研究論文;該校還成立了一個國際性的拉馬努金數學會。千禧年時,《時代》周刊選出了100位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其中就有拉馬努金,並稱贊他是一千年來印度最偉大的數學家。現在國際上有兩項以拉馬努金命名的數學大獎,專門頒發給「與他有相同研究方向」的傑出青年數學家;已獲獎的華人數學家有洛杉磯加州大學教授陶哲軒、北京大學教授史宇光、北京清華大學訪問學者張偉和斯坦福大學教師惲之瑋。

為紀念拉馬努金對數學的貢獻,印度總理辛格(M. Singh)於2012年2月26日宣布其誕辰為「印度數學日」(每年12月22日)及2012年為「印度數學年」。在拉馬努金誕辰125周年之際,印度舉辦了一系列紀念他的活動。美英等國的一些著名科學家在報上發表紀念文章,向拉馬努金錶示崇高的敬意。《美國數學會志》在2012年12月號和2013年1月號上連續刊發紀念拉馬努金的系列文章,高度評價了他對數學作出的巨大貢獻。有趣的是,谷歌網站為紀念拉馬努金誕辰125周年專門繪了一張描述他少年學習情景的塗鴉。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拉馬努金的傳奇色彩,世界上有多種關於他的傳記版本。其中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寫作教授卡尼格爾(R. Kanigel)1991年所著的《知無涯者:拉馬努金傳》(2008年被中國數學家、武漢大學前校長齊民友等翻譯成中文)最為成功,在美國成為暢銷書,並曾獲1992年「美國書評界傳記獎」。美國數學科普大師加德納(M. Gardner)對該書的評語是:「至今出版過的關於當代數學家的傳記中,這是最好的、文獻最豐富的作品之一……你一定會發現,對本世紀最傑出、謎一般的智者之一的光輝的研究會吸引住你。」

一,天才並非先天的,而是與後天的專一、勤奮和獨特的成長環境密切相關。在專一方面,拉馬努金在高中階段不太偏科,因此他的各門成績都很優秀,但到了大學階段後,卻過於偏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數學上,以致於其它多門學科不及格,被大學開除,最終也沒有哪到大學畢業證,可見,拉馬努金並非在數學方面天生就比別人強,這就好比打井一樣,天才只所以比別人打得深,是因為他們太專一了,常人只所以打不深,是因為他們不專一,經常換地方,這個地方還沒打出水,就換另一個地方了。在勤奮方面,拉馬努金從不做體育鍛煉,也很少和朋友娛樂閑聊,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學習和思考上,他的勤奮也是超常的。在獨特成長環境方面,由於他出身於婆羅門教,是印度四個種性中最高一級的精神貴族,婆羅門注重知識、精神和教養,而不看重金錢和財富,如果一個婆羅門教徒精神富有,但身無分文、四處流浪,不會被人看不起,相反,這是高貴的標志,此外,拉馬努金的母親出身於書香世家,很有教養,且很聰明,很注重子女的早期教育,再加上後於拉馬努金出生的三個子女都早年夭折了,這又使她把所有心血都傾注到拉馬努金身上,所以,他從小就很聰明,很愛思考,在中小學階段各門課程都很優秀,中國有句古話叫「逆境出人才」,拉馬努金出身高貴,卻又家庭貧窮,所以他能發奮學習,再加上遇到了卡爾那本奇書,在他15歲時這個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激發出他的極大的好奇心和智慧潛力,所以,他的成功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專一或偏科既有優點也有缺點。一方面,只有專一才能更快地出類拔萃,另一方面,太專一了,往往會導致個人的知識不全和能力的欠缺,最終給個人造成不利的一些後果,比如,缺乏心理保健和身體健康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這樣,在遇到人生挫折時,就會給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是早年夭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才早夭,拉馬努金就是這樣,他只活了32歲,類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挪威天才數學家尼爾斯·阿貝爾,27歲,法國天才數學家埃瓦里斯特·伽羅瓦,21歲,俄國天才文學家普希金,38歲,荷蘭天才畫家梵高,37歲,奧地利人天才作曲家莫扎特,35歲。

三,歷史上有很多天才由於沒遇到伯樂而被埋沒,比如上面的挪威天才數學家尼爾斯·阿貝爾、法國天才數學家埃瓦里斯特·伽羅瓦,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等,他們的研究成果在生前都沒有被世人發現或認可,象華羅庚、拉馬努金和愛因斯坦等天才如果沒有遇到伯樂,他們的研究成果也許到現在還不為世人所知,由此我們完全可以推測,歷史上被埋沒的天才和其研究成果一定還有很多。

四,野生野長的天才有時候更容易開創出一條全新的道路。歷史上的一些天才,如上述拉馬努金、梵高、孟德爾以及微生物學之父列文虎克、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羅伊德等,正因為他們成才前沒有受到過正規的專業訓練,或被排除在主流學術圈之外,所以,他們往往更有機會開創出一種全新的道路,又如,中外歷史上都曾出現過一些速算神童,上世紀中期,其數學計算機速度甚至超過了當時的計算機,只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的計算方法與常人完全不同,不過,其中的有些速算神童,在掌握了正常人的數學計算方法後,他們的速算才能反而消失了,變得和常人一樣了。

五,天才是人群中的極少數,超級天才更是曲指可數,世界上的超級天才除了拉馬努金外,還有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哥白尼以及中國的老子(李耳)等。天才都是後天的,不是天生的,超級天才同樣也是後天的,而非先天的,成為超級天才的關鍵是要做到超級專注(專一),在一段時期內(比如數年內)高度地專注於一件事(一項研究),但要做到這一點實在太難了,因為人生中所面對的誘惑太多了,很容易被誘離要點,所謂「逆境出人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逆境中的誘惑遠少於順境,當然逆境不是成為天才的必要條件,比如哥白尼、達爾文、卡文迪許等天才都出身於順境。超級天才們做到了超級專注,所以他們能成為超級天才。超級天才們大多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特徵:在人際關系方面很幼雛,通俗地講就是:有兒童相,雖有成人的年齡,但在人際關系方面卻象兒童一樣單純和幼雛,這就是超級天才們最大的外在特徵!只有做到超級專注的人,才會表現出這樣的外在特徵。

六,通過天才教育大規模培養超級天才完全是可行的,而且人造天才會比天然的天才更傑出,更有創造力。既然成為超級天才的最大障礙是誘惑太多,那麼我們正好需要建立這樣一所天才學校,它能夠建立一道防火牆,使學生不接觸各種誘惑信息,這樣學生們就能做到高度專一了,專一於他們的學習和研究,這樣十年內就可把學生培養成某一領域里的超級天才,反省心理學起源於對天才和人腦思維的研究,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和實踐,目前已成功破解天才之謎,並找到了培養天才的有效方法,筆者相信,這件事一定能夠成功!

拉馬努金的傳記電影:https://v.qq.com/x/cover/fvwau1j5riw32mf.html?ptag=360kan.movie.free

E. 印度超級數學天才拉馬努金是不是一個可以超越愛因斯坦的神人

印度超級數學天才拉馬努金是不是一個可以超越愛因斯坦的神人?

印度的數學家拉馬努金與愛因斯坦不是一個級別的人,他僅僅只是印度人自己的自吹自擂一種意淫,是印度人心目中的神。而愛因斯坦是世界上公認的物理學巨匠,世紀偉人,現代物理學奠基人。【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自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之後,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量子力學則改變了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人類認識到微觀世界不再呈現宏觀世界的准確性,而是變成了測不準原理。現如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已經誕生了一個多世紀,物理學卻再也沒有出現過「顛覆性」的理論。

1000年來印度人認為的最偉大的數學家,拉馬努金(1887年12月22日-1920年4月26日)是印度 歷史 上最著名的數學家。

印度的拉馬努金,少年時期的拉馬努金讓人敬而遠之;拉馬努金的中學同學在回憶他時說:我們包括老師在內完全不能了解他。確實,當時拉馬努金的表現太不尋常了,他可以將圓周率π和自然指數e的小數點後上百位都背下來,考試只需一半的時間就交卷,校長在頒獎禮上介紹了拉馬努金時說,滿分根本不足以評判他的成績,對拉馬努金而言,數學符合是他最美的語音 ;為了證明5000個方程,在大學里除了數學以外,所有科目都不及格。人人都認定拉馬努金是天才,但是在冷酷制度下,這個天才卻無法在任何一所南印度大學里拿到學位。不僅拿不到獎學金,而且還被學校開除。

雖然未受過嚴格的數學訓練,他卻獨立發現了近3900個數學公式和命題;它他所遇見的數學命題,在後來有許多得到了證實;其直覺跳躍甚至令今天的數學家感到迷惑。一個未經過訓練的天才,成為了他的時代中最偉大數學天才之一;拉馬努金的數學成就,在後來的計算機科學、電氣工程、數學和物理等許多領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意義和影響。為了紀念拉馬努金對數學的貢獻,印度總理辛格宣布,其誕辰為「印度數學日」,印度人把他和聖雄甘地、詩人泰戈爾等等人稱作印度之子。

印度超級數學天才拉馬努金是不是一個可以超越愛因斯坦的神人?
在世界數學史上有一位近乎天才級別的印度數學家,但又英年早逝讓數學界扼腕嘆息,大家肯定猜到了,這就是被印度稱為一千年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拉馬努金!

他對數學幾乎就是無師自通,各種莫名其妙的神級公式睡一覺就直接能寫出來,假如大梵天主能保佑他長命百歲,他對科學界的貢獻能超越愛因斯坦嗎?
拉馬努金有哪些世界級的貢獻
1913年,就職於劍橋大學的頂尖數學家哈代收到了一封來自印度一位叫做拉馬努金給他的信件,他並不清楚寫這封信的是誰,而信中則列出一大堆已經被證明過公式,哈代本想隨手就丟棄,但當天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仔細的看了這封信的作者的證明過程!

這一仔細差點改變了世界,信中陳述了作者對素數分布的研究,並列出了120多條公式,盡管大部分已經被證明,但要獨立完成這些證明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有其中部分,哈代自己要證明也絕非易事!哈代很快確信這拉馬努金不簡單,至少也是一個不可多得數學人才,因此他邀請拉馬努金來到英國!

拉馬努金其人

拉馬努金出生於1887年,印度南部庫姆巴科納姆的一座小城,他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數學教育,除了數學之外,其他課程學得一塌糊塗,但他對數學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直覺,後來戈弗雷·哈代說拉馬努金是在「對現代歐洲數學家完全無知」中學習的!

也就是說他寫給哈代信中提到的公式,幾乎都是他發現的,因為19世紀的印度南部小城,盡管東印度公司已經滲透到了印度 社會 的方方面面,但他們只是來賺錢的,拉馬努金距離正規的歐洲學術界是在有些遙遠!

哈代和拉馬努金

1913年拉馬努金就接到了哈代來自劍橋大學的邀請,但他作為婆羅門信徒,對離開印度感到非常抽搐,一直到1914年4月拉馬努金才動身前往英國!哈代發現,拉馬努金無知到可怕,由於偏科嚴重,中學未畢業,對現代歐洲數學一無所知,比如於變數的增量、柯西定理根本不熟悉,但他也同時發現,拉馬努金的對於數學有著異於常人的敏銳洞察力,對於數值和組合、連分數、發散級數及積分、數的分拆、黎曼ξ函數和各種特殊級數卻有深度的理解。

在哈代和他好友李特爾伍德安排傾盡心血教授下,5年時間里拉馬努金發表了21篇頂尖的數學論文,在整數分拆問題作出了驚人的解決,首創了正整數n的分拆數p(n)的漸近公式!在素數分布、堆壘數論、廣義超幾何級數、橢圓函數、發散級數等領域都取得了突破!

拉馬努金去世

拉馬努金是一個嚴格的素食主義者,這導致他身材瘦小,哈代認為這和後來拉馬努金患上肺結核並且數年後去世有很大的關系,肺結核病人對營養的需求很大,比較適合營養豐富的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而拉馬努金的素食嚴重影響了營養攝入,這和他在1917年5月患病,1920年4月就去世有著很大的關系!拉馬努金這個天才,享年才33歲!

哈代和科學界對拉馬努金的評價

1936年哈代有一篇關於《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的演講,對其的評價也可以成為是數學界對拉馬努金的肯定!

數學家希爾伯特曾經回答過一個有趣的問題,1900年世界數學大會上列出了23個數學難題,有人問希爾伯特為什麼不去解決這些問題?希爾伯特回答說他不會殺死這些下金蛋的鵝,為什麼希爾伯特有這說法,這是因為無數的數學家研究與證明這些公式養活大半個數學界!

希爾伯特

拉馬努金就是這樣一個下了無數金蛋的鵝,拉馬努金除了發表的正式論文外,在他的手稿中留下了超過3000個莫名其妙的公式,而到現在為止大約只有200個被整理出來,而令人汗顏的是拉馬努金的部分公式居然在他去世後的半個世紀如火如荼開展研究的弦論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科學的發展需要數學理論的突破,數學從最初的解決現實問題,到後來解決物理前沿問題,再後來開始解決數學本身問題,因為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它們遲早將會被應用到各種物理前沿理論中去,比如歐拉β函數以及泊松括弧和哈密頓函數就在量子力學中解決了大問題!

那麼誰又能知道拉馬努金還未被發掘的金礦中,又有哪些公式可以應用到未來的暗物質、暗能量以及黑洞的構造與多維宇宙的秘密呢?

拉馬努金數學筆記中的兩頁

對拉馬努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馬特·布朗執導的拉馬努金傳記電影《知無涯者》。拉馬努金這顆神奇的腦袋去世得太早是最大的問題!
33歲以前,愛因斯坦完成了哪些科學成就?
愛因斯坦在成名以前,和拉馬努金一樣名不見經傳!不一樣的是愛因斯坦接受過正規的教育,而且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了,很多謠傳愛因斯坦小時候成績不好的朋友也可以閉嘴了,因為愛因斯坦的成績會讓大部分朋友汗顏!

愛因斯坦中學畢業成績單

1905年時,愛因斯坦結合眾多先行科學家的成果中提出了狹義相對論,這篇顛覆性的論文發表後立即在科學界引起了大討論,狹義相對論用到的數學不復雜,盡管它在主流科學界的接受需要一些時間,但並不影響它在科學家中如野草般的生長,因為狹義相對論揭示了宇宙的部分真相!

這一年愛因斯坦26歲!

如果到此為止愛因斯坦再無建樹其實也已經足夠了,但愛因斯坦顯然不滿足於此,因為狹義相對論是在理想的狀態下推導的結果,而整個宇宙顯然不是這種特例!在狹義相對論推出後十年的時間里,愛因斯坦將這種特例推廣到了任何條件下都適用的廣義相對論!

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了1915年已經完成的廣義相對論,而引力場公式則在1915年底就在德國某次大學的演講時就已經發表了,廣相對於科學界的沖擊猶如一顆核彈,當然那會還沒有核彈這個東西!

要說狹義相對論,從經典力學時代走過來的傳統科學家還能稍稍理解一下的話,在廣相面前直接就昏迷不醒了,不管時間還是空間,再也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描述,宇宙也再也不是牛頓經典力學中平直宇宙,而是處處充滿陷阱,甚至連時間都不一致的宇宙!

這一年,愛因斯坦36歲!

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偉大的兩項成果,但可能各位不知道的是愛因斯坦在光電理論和分子運動以及統計力學和量子力學中都有著高山仰止的成就!這一點跟牛頓相比還真有些相似之處,局限於時代,牛頓是一位煉金術和神秘論主義的狂熱愛好者,他在煉金術上的筆記要比科學上的著作多得多,科學不過是牛頓的業余愛好而已!

而愛因斯坦則是四面開花,很多朋友可能詬病愛因斯坦在後來如火如荼發展的量子力學上成了絆腳石,但其實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給波爾的雞蛋里挑骨頭,相信量子力學的遠沒有現在那麼完備!當然即使到現在量子力學仍然沒有完備!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愛因斯坦和拉馬努金完全沒有可比性,這一點愛因斯坦自己對於數學的理解上就可見一斑:

數學和其他科學性質上的不同,表明了兩者的互相不可替代性,更准確的說,愛因斯坦和拉馬努金根本就不能放在一起相比較!愛因斯坦的偉大是毋庸置疑的,而拉馬努金則有無限的潛力,只是可惜,33歲就被濕婆召喚了!

兩個人都是神,但不是同一個類型的,最好不要硬比。

拉馬努金是印度數學家。在圓周率和一些計算數學(算數)領域有很大貢獻。但是其牛逼程度還比不上高斯、歐拉、希爾伯特、牛頓、伯努利家族等這些人。他在數學上有一席之地。

愛因斯坦則是物理學上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可以與之媲美的只有阿基米德和牛頓二人。這三人是開創性大神。

拉馬努金和愛因斯坦是不同領域的兩位仙。要論二人在各自領域的地位誰高,顯然是愛因斯坦高的多。如果用道教中的神來比擬,愛因斯坦相當於四方之神,幾乎是最高神了。而拉馬努金大約相當於某個地區的神仙,比方說類似於托塔李天王,守護著三江口,很厲害,但還有更厲害的諸多大神。這只是比喻,任何一位數學家都很厲害。

當然,愛因斯坦盡管地位很高,但他的數學似乎不太好,相對論需要一門數學分支叫「微分幾何學」,他大學時沒學好,這差點影響他獲得最後的相對論方程。愛因斯坦的牛在於「思想能力」,他幾乎用純粹思辨的方式,看透了物質、時空、運動的深邃真理。可以說,他透支了人類科學的幾百年發展成果。自他以後,人類幾乎再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科學理論成果。除了楊振寧的「宇稱破缺理論」,大約可以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理論成果。近百年取得的科學成果基本都僅僅是「技術成果」。

不是!

一)《天才數學家拉馬努金》

2016.7.30

施里尼瓦薩·拉馬努金出生於印度南部一個偏僻小鎮(1887年12月22日-1920年4月26日 ,終年32歲死於肺結核病.)

2016年4月.俄羅斯著名投資人尤里·米爾納在自己家中舉行了一場小規模的晚宴,到場嘉賓包括Google CEO皮查伊,Google創始人布林,Facebook創始人兼CEO扎克伯格及其他數十位矽谷領袖.在晚宴上,米爾納放映了一部導演馬修·布朗最新拍攝的傳記體電影——《知無涯者》.影片講述了印度傳奇數學家拉馬努金的一生.

這位非凡的天才數學家施里尼瓦薩.拉馬努金(1887.12.22~1920.4.26)生命靈魂己經重回人間投胎成了極優秀的數學家陶哲軒(1975年7月17日出生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現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學系)

所以他是為了上一世未曾完成的心願而努力今生.前世的他缺少學院式的專業訓練,卻完成了影響人類文明發展的多項數學定理.而今世的他受過最嚴格的學院式正規訓練又一次成了著名數學家(還是地球人類專業數學家裡大腦iq最高的人)再來挑戰新的數學高峰.

只是他尚未獲得大腦神經系統的超級進化,這從他現今的大腦神經系統運算最高速度只有1200次/秒即可知.故他將面臨著多項數學難題的挑戰而難以過關.這也算是他今世人生的進化攻關課題了.

如果什麼事都容易的話,講進化生命也就是不存在的事了.

人生正是以挑戰看起來的不可能而達目標才是生命實現進化的真正證據.

人間古往今來,所有的卓越成就者都證明了此項規律.

所以不論是你還是我,或是陶哲軒都得在現實中真的做到這項法則,才是自已今世的生命進化得以實現.不然都最多隻是自我安慰而已.

"做到原先看起來不可能做到的事"也是每位希望進化自已生命者此生的攻關難題.但是人間的正常人都一生進化幾乎看不出有什麼長進的原因卻是---盡干一看就知道是容易做得到的事.例,就為了娶妻生兒女,買房買車再升個職加點工資什麼的.這類沒難度更沒 科技 的事對靈魂智慧與光球智慧的成長都是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卻是大量的人當成了自已一生奮斗的目標!所以與生命進化實在扯不上毛關系.難怪正常人的大腦顯意識智商從長大成人到退休時從未實現過1%的增長,事實上許多人到退體年齡時的大腦智商卻是全都倒退了.生命活成了---倒退模式.

還有那些富二代,富三代中的一些缺腦子的人,不知利用已有的優勢資源為自己生命進化提供幫助,卻盡干努力耗光自已財富的事,讓生命盡快終結了事,更愚痴的就投身到吸毒專業戶中奮斗終身去了.那位在33歲就被暴斃的大帥哥迪拜王子就是這種人的代表人物.

更不用說太多的人還沒到退休年齡其全身己被疾病糾上不離又不棄了.然後還自作聰明地將責任推卸給工作太累或家庭負擔太重才使身體患病這種連鬼都不信的理由.

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才是希望不做正常人的最應當擁有的人格特徵.若缺少這種人格特徵,那麼講進化自已只能是水中抓月了.至少我是從沒見過水中可以抓到月的,抓魚卻是容易的事!

宇宙中還有一項法則:一切容易的事都是留給生命要退化的人!

否則世上哪來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流傳千古不衰?

更令人難以至信的卻是拉馬努金的靈魂曾經在前世投胎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天才數學家約翰·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

二)《天才數學家高斯的輪回》

2019.3.25

有人問數學家高斯的成就與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成就相比誰更大?

我是認為他們的成就完全相當,而且這是高斯與愛因斯坦各自在數學與物理領域最了不起的對人類文明的卓越貢獻均已載入史冊.

當然重點更是出人意料之外了-----高斯在1855年2月23日逝世之後其擁有的二位生命靈魂之一卻被導演精心安排而在1878年5月投胎成了愛因斯坦,然後他就於1879年3月14日在德國成功無誤地出生了!

高斯另一生命靈魂就被安排到印度投胎成了施里尼瓦薩·拉馬努金(出生於印度南部一個偏僻小鎮1887年12月22日-1920年4月26日)

即:

高斯的二位生命靈魂=愛因斯坦+拉馬努金

這個等式在宇宙十維空間里的宇宙信息中心(宇宙資料庫)中就有十分詳細完整的記載了高斯生命靈魂在地球人間的輪回歷程.畢竟他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學家耶.

不過另一更容易讓人不願相信的事實卻是:愛因斯坦的生命靈魂又被導演安排重返人間做人了,只不過這次他是成功地做成了中國人!現今他就在北京的某高中做為十分優秀不凡的高中學生而已.

天才數學家施里尼瓦薩.拉馬努金(1887.12.22~1920.4.26)生命靈魂也己經被安排重返人間投胎成了極優秀的數學家陶哲軒(1975年7月17日出生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現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學系)

並不是的,拉馬努金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天才是毋庸置疑的。他有著無與倫比的數學天賦。但是這個和愛因斯坦的成就相比,還差了幾個檔次的。

科學界公認的第一第二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

比如牛頓,不僅僅是在在數學方面提出了微積分。更是提出了牛頓力學一套自己完全獨立的全新的力學體系。以及其他非常多的具有開創性的成果。

愛因斯坦同樣也是,如果僅僅是因為光電效應獲得諾貝爾獎,那麼愛因斯坦頂多算是個優秀的科學家。但是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他提出的全新的獨創的相對論理論。

同樣,作為牛頓和愛因斯坦統一級別的大佬,還有泡利,普朗克,等等開創了量子力學等偉大的科學家。包括中國的楊振寧先生他的舉世聞名也不是因為獲得了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理論,而是他的楊米爾斯規范場理論。這也是具有開創性指導性的理論體系。

再比如,我們中國人特別熟悉的偉大的黑洞理論物理學家霍金。他就比以上的大佬要低上一個層次,但是也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只不過相比於上面的大佬的開創性成果,他的很多理論,尤其是最著名的霍金輻射都是建立在了黑洞理論上。但是黑洞理論也不是霍金的成果。所以比上面的大佬就要差很多。

在說回拉馬努金。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但是他是一個偉大的數學天才,嚴格來說,不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如果真的要去比較是否厲害的,不如何費馬比一比。不過數學誰厲害,這個我是不太了解的。

各種古今天文學家;

多樣中外地理高人;

拉馬努金名世知少;

沒法超過愛因斯坦。

他是數學中專攻數論這類的人才

F. 印度超級天才拉馬努金有多厲害

被譽為印度的超級天才的拉馬努金是印度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也被稱為印度一千年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可惜天妒英才,在他33歲,正值人生巔峰的時候就因病死去,英年早逝。他在巔峰的時候,曾經一度與當時愛因斯坦比肩,對於世界的數學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很多定理的發現也推動了世界的發展。

拉馬努金的有著無與倫比的數學才華,在年輕的時候甚至沒有受到專業的數學知識培訓,但是卻在劍橋大學的研究中,僅僅用了5年的時間,就發布了21篇頂尖的數學論文,要是拉馬努金能夠獲得更久,他對科學界的成就可能真的比得上愛因斯坦了。

閱讀全文

與印度教授哪個最厲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哪裡有噴灌 瀏覽:904
穿越火線越南服怎麼改貼圖 瀏覽:842
中國有哪些省種山楂比較多 瀏覽:161
怎麼用谷歌搜索伊朗的客戶 瀏覽:352
伊朗有什麼國際銀行 瀏覽:643
瑞典和義大利哪個最強世界足球 瀏覽:46
越南人做房地產怎麼樣 瀏覽:713
英國人將香腸薄餅叫做什麼 瀏覽:603
在越南芽庄看日落什麼地方好 瀏覽:982
中國新加坡國際經貿的形式有哪些 瀏覽:260
印度為什麼四國聯盟 瀏覽:502
伊朗上將被殺叫什麼 瀏覽:373
義大利花精油怎麼用 瀏覽:600
中國網是什麼部門 瀏覽:749
印度現在走的是什麼主義 瀏覽:87
中國移動吉比特無源光纖如何注冊 瀏覽:386
印尼為什麼沒有遷都成功 瀏覽:136
在英國做裝修工資怎麼樣 瀏覽:407
中國老年人服飾有哪些 瀏覽:312
義大利薩丁尼亞島什麼人多 瀏覽: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