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為何許多人說它其實已經「四分五裂」
歷史上印度一直是四分五裂的國家,也一直被入侵,直至英國殖民後,英國不斷入侵殖民其他國家,給印度國土開疆擴土,一直被擴充至現在的版圖,待殖民者撤出印度土地後,印度又分裂成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國。
可以說,印度的歷史十分精彩且跌宕起伏,其文化內涵和文明底蘊絲毫不輸給中國,只是多年顛沛流離,戰亂紛呈,流失嚴重,但好在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家還在,我們還來得及感受這個國家的歷史並從中獲取些許吉光片羽。
『貳』 莫迪稱印度是亞洲最大的民主國家,但為何印度現在卻有六個邦在鬧獨立
這主要是因為印度它國內的宗教矛盾非常的嚴重,國內有很多不同的教派。所以他們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之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所以印度才會有很多地區選擇獨立。然而印度絕對不會使這種事情發生,這樣無疑會給印度的其他地區的老百姓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一旦出現這種現象的話,將會使得其他的民族也紛紛的獨立。
當然印度總理莫迪他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一旦這種事情發生,將會給印度的國際地位以及周邊影響帶來很大的沖擊。並且在國內也會引發連鎖的反應,一旦其他的地區都紛紛獨立,將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叄』 印巴分治的原因是什麼其對南亞政治的長期影響是什麼
印巴分治是指於1947年8月14日和15日發生在印度次大陸的歷史事件,大英帝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解體,誕生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領兩個新國家。
分治原因:
1、二戰使大英帝國國力衰落無法繼續維持對英屬印度的殖民的統治。
2、在現代政治環境中穆斯林與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之間產生的一系列不可調和的政治、民族、宗教沖突所導致。
3、英屬印度中後期由於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的上層社會普遍接受英國的西方化教育及西方政治影響。成立政黨組織,要求民族自治和獨立。
分治影響:
1、巴基斯坦在1947年8月14日宣布獨立,印度則在1947年8月15日宣布獨立。真納成為巴基斯坦總督,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則成為新生獨立印度的總理。然而,實現獨立的過程,以及獨立後兩國的歷史都並不平坦。許多宗教移民在來到印度或巴基斯坦之後都面臨融入當地社會的困難。不同宗教教徒之間的沖突和種族清洗仍有發生。
2、英國殖民者留下的克什米爾地區問題,沒有實際解決歸屬問題,雙方糾紛不斷,局部沖突不斷,造成兩國長期的對立,直到現在。南亞大陸也是成為國際火葯桶之一的地區。
3、許多土邦在當時印度副總理薩達爾·瓦拉巴伊·帕特爾的巧妙交涉下決定歸屬印度,然而查謨-克什米爾土邦的歸屬問題卻引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兩國在之後仍爆發過多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的領土被分為東西兩部分,國家狀況並不安定。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孟加拉獨立戰爭和第三次印巴戰爭,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1974年,印度進行了核試驗。巴基斯坦也與其對抗在1998年進行了核試驗。兩國的對立不僅是南亞地區,也是世界性國際政治的不穩定因素。
4、許多南亞地區的小國,由於印巴對立,被迫選邊站隊,印度國力的強於巴基斯塔,以宗教和民族問題為借口,印度吞並了原本獨立的國家錫金,成為其一個邦。
『肆』 印度將版圖的東北地區劃分成為了七個邦,曼尼普爾邦為什麼要獨立
1947年印度獨立之後,印度將版圖的東北地區劃分成為了七個邦,不過這個七個邦對與印度來說是沒有什麼歸屬感的,尤其是曼尼普爾邦,甚至還產生了獨立的想法。在印巴分治之後,印度與北方的七個幫派之間就只剩下各條狹長的西里古里走廊了,這使得印度的這七個邦猶如飛地游離在了因對的主體之外,於是便產生了獨立之心。而曼尼普爾邦距離印度首都達到1700公里,而且人種也與印度的不同,這使得他們更想獨立了。1947年,曼尼普爾宣布獨立,建立曼尼普爾王國,1949年,曼尼普爾國王巴格亞昌德拉逼迫簽署協定將曼尼普爾並入印度聯邦。
時至今日,曼尼普爾邦的獨立運動依舊繼續進行著,印度軍隊經常在曼尼普爾邦遭受著來自統一陣線武裝力量的襲擊,曼尼普爾邦也成了印度最動盪不安的地區之一。
『伍』 中代印度為何經常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或者被外族長期統治
因為歷史上的印度被其他國家視為「軟柿子」,強國為了增加自己的地位,總喜歡侵略一些弱國。
因為印度比較窮,兵力薄弱,而且印度有大量的財富,其他地區很容易覬覦。他們想為自己獲得印度的財富。
地形和資源豐富。印度半島,幾乎是一個馬平川,缺少一個緩沖區。北方山區一旦被突破,後方平原沒有危險,沒有迴旋餘地。熱帶季風氣候,以及三面環海的特點,也讓外來移民更容易在這里生活。2.印度的文化建設不夠。很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和作品不能形成深遠的凝聚力。況且印度的宗教太成功了,還不成熟,人們更聽天由命。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幾乎沒有什麼歷史情節,誰都可以管。他們也覺得冷漠,缺乏擰成一股繩的向心力。3.侵略者的實力太強了。從中亞到印度的入侵者,很多都很絕望,很絕望。印度地方城邦戰鬥力不強,四分五裂。外人往往可以不經意地以數萬大軍分而治之,建立一個偉大的王朝。
印度之所以經常受到外國人的攻擊,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印度西北部存在地理上的「缺陷」;第二,印度位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第三,印度的分散統治導致印度沒有強大的凝聚力來對抗外敵入侵。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第一,印度西北部存在地理上的「缺陷」。文明在形成的初始階段是脆弱的。此時閉環的地理環境有利於保護文明的發展。沒有地理環境的阻隔,即使產生了先進的文明,也有可能被落後的文明淘汰。在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巴比倫文明是最脆弱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雖然在地理上是分離的,但卻有著「致命的缺陷」。其中,古埃及東北部與外界相連,也是外敵入侵的重要突破口。古印度的南面是大海,東面是鬱郁蔥蔥的雨林,北面是高大的喜馬拉雅山,但西北角的缺口卻有著嚴重的「缺陷」。印度西北部致命的地理「缺陷」導致印度在歷史上多次被入侵。大部分外來者沿著西北的這個缺口進入印度,征服了印度。比如摧毀古印度文明的雅利安人,比如亞歷山大的入侵,還有蒙古人的入侵等等,基本都是沿著這個地理縫隙進入印度的。第二,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除了地理上的缺陷,印度還經常遭受外敵入侵。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也讓印度經常遭受外來入侵,那就是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在東方文明中,中原的農耕文明經常與北方的草原文明發生沖突。北方的草原文明一旦被中原的農耕文明打敗,就會選擇融入中原文明或者西遷選擇新的生活地點。比如戰敗後的大月氏,比如戰敗後的匈奴,還有蒙古人,戰敗後有的選擇西遷,有的選擇繼續西遷,有的在中亞分道揚鑣後選擇南下。在西方文明中,一旦強大了,也選擇了東征,比如歷史上的亞歷山大東征,比如西亞的阿拉伯帝國和波斯帝國。他們強大起來之後,印度也遭殃了。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很容易受到東西方文明的入侵。第三,印度的分散統治導致印度沒有強大的凝聚力對抗外敵入侵。歷史上,自從雅利安人毀滅了古印度文明之後,印度就沒有自己體系的土著文明了。雅利安人開始創造的等級制度逐漸固化了印度的統治,然後他們經常受到不同文明的攻擊,造成了印度的文明混雜和文化差異。這種差異導致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導致印度更加分散,不同的小地區之間形成了不同的統治形式。他們的獨立性很強,很難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沒有這種凝聚力,就難以抵禦外敵入侵,造成惡性循環,經常遭受外來打擊。
『陸』 英屬印度為什麼分裂成了三個國家
本來因為印度人的獨立運動,英國人准備留下一個完整的印度。
但是尼赫魯和伊斯蘭教的真納堅決要求分治。
甚至英國留下的財產都被一分為二。
根據民眾投票決定各邦的歸屬,但是印度方面也在其中搞了不少小九九。
分治以後的民族大遷徙造成了相當大的人道主義災難和後遺症。
雙方更是因此反目成仇,印度通過幾次印巴戰爭,肢解了巴基斯坦。
因此目前巴基斯坦和印度基本上是水火不相容。
孟加拉(東巴基斯坦)因為本身經濟基礎比較差,在三者之中基本上最沒話語權,也沒有與印度叫板的實力。
不過話說回來,本來印度也不是一個國家名稱,二戰前一直是一個地理名稱......
『柒』 印巴分治的原因
印巴分治的原因:
克什米爾問題——印巴沖突的由來
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巴關系時緊時緩,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武裝沖突幾乎從未中斷。兩國不斷交惡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克什米爾問題。
克什米爾是「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簡稱,位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阿富汗之間,面積約為19萬平方公里。克什米爾問題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紀中葉,印度次大陸開始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印度次大陸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1947年6月,英國最後一任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的「蒙巴頓方案」。
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歸屬巴基斯坦。但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當時,克什米爾地區77%的人口為穆斯林,他們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爾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願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後又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印、巴分治後不久,雙方為爭奪克什米爾主權於1947年10月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即第一次印巴戰爭。1947年12月,印度將克什米爾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聯合國印巴委員會先後通過關於克什米爾停火和公民投票的決議,印巴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雙方正式停火,7月劃定了停火線。克什米爾分為印控區和巴控區,印巴分別在各自控制區內建立了地方政府。
2004年1月7日,在印控克什米爾的查謨市西北30公里靠近印巴實際控制線的傑納布河上,民間團體「印度青年之聲」的一名成員在向河中投放裝有糖果的盒子,希望這個盒子能漂到下游的巴基斯坦,把他們支持印巴對話和解的美好願望帶給巴基斯坦人民。
1953年8月,印巴兩國總理會談後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克什米爾爭端應通過克什米爾公民投票來解決。然而,1965年6月,印巴圍繞克什米爾問題爆發第二次戰爭。1971年12月,在因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而爆發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又佔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部分土地。
1972年7月,印巴簽署了《西姆拉協定》,雙方同意在克什米爾地區尊重1971年雙方停火後形成的實際控制線。
為了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印巴兩國領導人和部長級官員數次舉行會談,但一直沒能達成協議。1989年後,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不斷發生交火,兩國均蒙受巨大損失。
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總理賈邁利宣布,巴軍隊將從穆斯林的重要節日開齋節(26日)開始,在克什米爾印巴實際控制線的巴方一側實現單方面停火。24日,印度對這一建議表示歡迎,並於25日作出了積極回應。兩國軍方25日經磋商決定,自當天午夜起在克什米爾「國際邊境」、「實際控制線」和「錫亞琴實際接觸線」(印方稱為「實際地面位置線」)一帶實現停火。雙方同時表示,希望停火永久持續下去。>>
2005年4月7日,載滿乘客的公交車分別從克什米爾的印控區和巴控區雙向對開,這是近60年來印巴克什米爾地區之間的首次通車,開啟了印巴和平進程的新篇章。
2005年10月29日上午至10月30日凌晨,經過長時間的談判,巴印雙方在伊斯蘭堡達成協議,同意暫時開放克什米爾實控線5個檢查站,以允許兩邊的居民共同展開震後救援行動。
『捌』 印度分裂的原因有哪些
1.由於西方世界的殖民造成的。
2.宗教信仰
『玖』 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的原因是什麼
英國殖民者把統一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以便殖民統治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英屬印度人民反英斗爭高漲的形勢下,英殖民者於1947年6月公布了<蒙巴頓方案>,對印度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規定根據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為兩個自治領,即主要分為印度教徒聚居的印度斯坦和主要為穆斯林教徒聚居的巴基斯坦.各土邦有權決定參加前者或後者,但不能自治.
當時印度的主要政黨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都表示同意.8月14日和15日印巴分別成立自治領,正式實行分治.其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又於1950年和1956年先後宣布為獨立共和國.
蒙巴頓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英國駐印度最後一任總督路易斯·蒙巴頓提出而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帝國主義迫於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強大壓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
主要內容:根據居民宗教信仰,英屬印度分為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分別建立自治政府;
巴基斯坦由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構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權」後享有獨立地位,可分別談判加入印巴任何一個自治領。
這個方案為當時的主要政黨印度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所接受。1947年8月15日,英國把在印度的政權分別移交給印度國大黨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
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從此告終。英國在印度的經濟利益基本未受影響,而印度獨立法規定的內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形成了一些爭端,其中最嚴重的是克什米爾問題,為印巴日後的長期沖突埋下了伏筆。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
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
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
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但同時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