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簡介
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1)印度古國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自然環境
1、區域位置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2、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3、氣候特徵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自然資源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銅352萬噸,鉛136萬噸,石灰石684.77億噸,磷酸鹽8100萬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天然氣697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森林覆蓋率為21.9%。
經濟狀況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但是若以美元匯率評估,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萬的已發展國家澳洲相差無幾。印度年成長率為5.8%,並於2011年至2012年間達6.1%。社會財富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極度不平衡,全國10%的人口掌控全國33%的收入。
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匯率則為1,389美元,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影響,經濟政策採行貿易保護主義,印度政府過分干預勞工及金融市場並監管商業活動,由於1991年印度經濟危機,加上蘇聯解體,新國大黨政府使印度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改革,藉由外國貿易及直接投資,逐步轉型為自由市場,印度的經濟規模獲得了較快速度的增長。
印度經濟以耕種、現代農業、手工業、現代工業以及其支撐產業為主。全國仍有四分之一人口無法溫飽。印度外匯存底充足,匯率穩定,未來官方也將全面解除外匯管制,由市場決定幣值。印度製造業出口已經開始下滑,全國很多地區電力供應依然不足。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語的人口,目前是21世紀全球最主要的資訊服務業生產國、電腦軟體出口國以及眾多軟體工程師的祖國。
印度實行民主政治的同時實行社會主義,政府對私人經濟活動,外貿,外國資本直接投資嚴格控管。不過,1991年通過經濟改革,放鬆對外貿和外資的管制,逐漸開放國內市場。國有企業民營化和部分領域開放對私人以及外國投資的設限,至於相關的政治爭論持續不斷。
2. 古印度分為哪幾個時期
古印度雖然是一個多種姓的、 歷史 包袱較沉重的國家,但依然為世界 文化 留下了獨特風格的遺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古印度分為哪幾個時期,希望能幫到你。
古印度介紹
古印度與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買是文化的中心。古印度雖然是一個多種姓的、歷史包袱較沉重的國家,但依然為世界文化留下了獨特風格的遺產。
古印度分為哪幾個時期
文明起源
恆河文化昌盛於公元前1800~前600年間,為印度著名的吠陀時代。吠陀時代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時期,約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後期約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經典很少提到家庭,社會仍局部落性質;後期部落社會分解為4個瓦爾納的社會。4個瓦爾納中首陀羅為最低層,吠舍為中層,剎帝利和婆羅門為上層。
古代印度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及其向種姓制度的轉化,部落社會的同化及其向國家的轉化,授地制的興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轉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羅門教的興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轉化。
佛陀時期
(前6~前2世紀) 從吠陀時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時期,是繼印度河文化城市繁榮之後的第二次城市繁榮時期。在這時期里,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大雄創立了耆那教。據佛教文獻記載,公元前6世紀初,印度有16個國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屍、只薩羅、跋只、俱盧、般遮羅和犍陀羅等。在這個時期的大國里,瓦爾納的等級製取代了部落制。國君和武士成為剎帝利,祭司和教師成為婆羅門,農戶和納稅者成為吠舍,服務於以上3個等級的勞動者則成為首陀羅。
孔雀王朝時期
(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與佛陀同時的頻毗婆羅。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國王有權擁有常備軍和接受貢奉。國王權力標志著剎帝利對婆羅門長期斗爭的勝利,但婆羅門在孔雀王朝仍然擁有大權。在阿育王統治期間,印度古代奴隸制君主專制的集權統治達到頂峰。為了擴大他的王國,阿育王征戰了11年,但戰爭的血腥與殘酷使他悔悟了。後來阿育王皈依了佛教,並在佛教和平教義的基礎上建立了新法。阿育王在國內修築道路,擴大灌溉工程,發展國家的經濟,使國家繁榮和興盛起來。
入侵時期
(公元前200~公元200) 孔雀王朝滅亡以後,西北印度不斷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亞的巴克特里亞——希臘人在公元前2世紀初入侵印度次大陸的西北部。接著又有安息人、塞種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貴霜帝國在印度的統治。在丘就卻建國後,國勢日強,侵入印度,滅大夏在印度的殘部。在閻膏珍、迦膩色伽統治時期,繼續入侵印度,從印度西部到恆河流域中部均歸入貴霜帝國的版圖。在迦膩色伽的支持與庇護下,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小乘佛教流行於錫蘭、緬甸等地。
薩塔瓦哈納時期
(公元前100~公元200)薩塔瓦哈納王國300年的歷史使德干文化與北方文化互相結合。那裡的國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羅門,並且對部落地區實行 軍事 統治。
笈多王朝
(320~540)笈多王朝崛起於貴霜廢墟。奠基於275年,統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約120年。王權縮小,官職已經世襲。外貿不斷萎縮。種姓種類和不可接觸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偶像崇拜在寺廟里日益普遍。當時文化燦爛,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迦梨陀娑的《沙恭達羅》劇本和較早的《往世書》均在笈多王朝時編成,此外還編纂了一些法書。在藝術方面,中印度的阿旃陀石窟 壁畫 豐富多彩,代表這個時期藝術的成就。
北印度
(606~647)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後的一個著名皇帝。當時,外貿蕭條,貨幣短缺。政體沿襲發多,但更加分散。都城從華氏城遷曲女城,即從一外貿城市遷至一軍政要地。戒日王死後,北印度表面統一的局面又告結束。
南印度
(公元前200~公元750)
在南印度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幾個藩屬,每個藩屬都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行政系統和收稅機關。最南部分國家的歷史,從l世紀開始。古代南印度分為兩個歷史時期:第一時期是公元前200~公元300年;第二時期是300~750年。
3. 古代印度的文明特徵
通常所說的4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印度,實際上是1個歷史地理概念,它並不僅指今天的印度,還包括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在內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印度地處中國西南,中亞之南,西亞東南,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與古代各文明都有聯系,古代印度文明就在這種有利的條件下誕生了。
【土著居民】 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是本地原有居民創造的,他們被通稱為達羅毗荼人。但由於地域廣闊,族系復雜,古代原有居民也包括其他人種,例如矮黑人和原始澳語人等等。
【舉世皆驚的「哈拉巴文化」】 1922年,考古學家在印度河流域突然發現了哈拉巴文化遺址,可稱為古代世界面積最廣的青銅文化。這一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達羅和北部的哈拉巴為中心,習慣上稱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1750年,可以肯定,其文明昌盛期已進入奴隸制發展階段,與同期的埃及、兩河流域水平相當。哈拉巴與摩亨佐•達羅兩處城市遺址,規模都相當大。街道布局整齊,縱橫相交。
【神秘的消逝】 印度河文明來得突然,去得更突然,以致日後印度文獻對它隻字不提。印度河文明衰落的原因,學者們提出許多假說。印度河文明的消逝之謎仍有待人們破解。
4. 作為文明古國之一,古印度文化的建築和藝術的風格是怎樣的
古印度與古埃及、巴比倫、中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其地理范圍包括現代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印度是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它包含了從古代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的各種文化思潮。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是印度河流域文化(也稱為哈拉巴文化)和恆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一個青銅時代文化,它存在於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從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最重要的城市是哈拉巴和莫亨佐達羅,它們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消失了。但哈拉巴文化仍保留在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和北方邦北部
5. 印度歷史上有哪些朝代及歷史概況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4000年前曾經獨立發明過一種文字,摩亨殊達魯文字(Mahenjodaro),印度是世界三大國際宗教之一佛教的起源地,具有悠久的歷史。
但印度始終沒有完全統一過,是英國入或做侵才統一了印度。
印度人又不重視記錄歷史,研究印度歷史必須藉助古代希臘、羅馬、中國和 *** 國家的文獻,近代印度歷史則要依靠英語文獻。
印度歷史上最大的國家其中衫明衡大概分為以下各時期:
史前印度
公元前2300年以前
印度河文明時期
公元前2300—公元前1500年
雅利安人入侵
吠陀 時期
梨俱吠陀時期 Rigvedas(公元前1500—公元前1000年)
後期吠陀時期(公元前1000—公元前500年)
摩揭陀帝國
哈爾揚卡王朝 Haryanka(約公元前545- )
難陀王朝 Nanda( —約公元前324年)
孔雀王朝 Maurya(約公元前324—約公元前187)
巽伽王朝 Sunga(約公元前187—約公元前75)
甘華王朝 Kanva(約公元前75—約公元前30)
笈多帝槐灶國
Gupta(約公元320-約570)
普西亞布蒂王朝
Pushyabhuti(約400-約647)
拉其普特時期
Rajput(公元7世紀-12世紀)
朱羅王朝
சோழர் குலம்(846年-1279年)
遮婁其王朝
Chalukya (543年-1156年)
伽色尼王朝
Ghaznavids([[967]年]-1185年)
德里蘇丹
奴隸王朝(1206年-1290年)
卡爾吉王朝 Khalji(1290-1320)
圖格魯克王朝 Tughluq(1320-1413)
薩依德王朝 Sayyid(1414-1451)
洛提王朝 Lodis(1451-1526)
莫卧兒帝國
1526年-1857年
英屬印度
1857年-1947年
印度共和國
(1947-
6. 1、古印度是今天的什麼地方
古印度文明:不屬於今天的印度,主要位於巴基斯坦
一直以來,四大文明古國被認為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在中國,大多數人都以為古印度文明是在現在的印度版圖地域上。本文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事實:「古印度文明」不屬於現在的印度,而屬於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
呾叉始羅古城是原始佛教的聖地,釋迦摩尼佛最初曾在此地布法。阿育王為太子時,曾為此國首領。據說在前6世紀時,此城是佛教十六列國之一的犍陀羅國的都城。
在佛經中,呾叉始羅和原始佛教緊密聯系在一起。傳說佛陀釋迦牟尼早年曾經求學於呾叉始羅。大乘佛教形成於這里。護法阿育王登基之前,曾是呾叉始羅城的總督。從此,在這片與佛結緣的土地上,數不清的僧尼築起數不清的寺院弘道傳法,數不清的信眾刻下數不清的佛像頂禮膜拜。
在呾叉始羅博物館里可以看到各個時期的佛教造像。其中最美的是一尊佛像,世尊雙目微垂,嘴角若抬,好像在冥思,又好像在微笑。
佛經說,阿育王皈依後,大興佛法,廣築堵波(佛塔)八萬四千座,供奉世尊舍利八萬四千枚,其中一座著名的寶塔就在呾叉始羅。因是供奉世尊的,所以稱為「法王塔」(Dharmarajika)。
在呾叉始羅眾多佛教遺址當中,法王塔是相對保存最完好的。周圍殘留的數處屋腳,和虯勁的古木幾株,映襯著塔身,在旁遮普寶石藍般的天空下顯得高大宏武,令人心生敬畏。
中國高僧法顯和玄奘都曾到過此地。法顯在《佛國記》中提到有關呾叉始羅詞源的傳說謂:「竺剎屍羅,漢言截頭也。佛為菩薩時,於此處以頭施人,故以為名。」
唐初玄奘到此時,古城已荒廢。百年前的英國殖民地時代,英國考古學家約翰·馬歇爾爵士根據《大唐西域記》,在呾叉始羅進行了一系列考古探查,發現了眾多古代藝術品和寺廟遺跡,震驚世界。於是這座古城遺址於19世紀乃被重新發現。
1912~1934年和1944~1945年,J.H.馬歇爾和M.惠勒在此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
6.佛教健陀羅藝術起源於巴基斯坦地區
據《大唐西域記》卷三記載,呾叉始羅是北印度地區的古佛國(大正51·884b):「呾叉始羅國,周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餘里。酋豪力競,王族絕嗣,往者役屬迦畢試國,近又附庸迦濕彌羅國。地稱沃壤,稼穡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氣序和暢,風俗輕勇,崇敬三寶。伽藍雖多,荒蕪已甚,僧徒寡少,並學大乘。」
《大唐西域記》雲大城西北七十餘里存有醫羅缽呾羅龍王池,池之東南三十餘里有無憂王所建之窣堵波。城北十二、三里處有月光王舍頭之勝地及經部拘摩羅邏多撰諸論之僧伽藍。城外南山也有無憂王子拘那羅抉目之故地等歷史名勝。
我曾經考證指出,所謂馬其頓亞歷山大東征印度只是近代西方編造的偽歷史神話。因此根本沒有什麼希臘化的運動。我們在巴基斯坦的原始佛教雕像上發現的獨特造型藝術風格——即所謂健陀羅藝術風格,絕非來自蠻荒希臘和歐陸,是原創於印度河流域以及克什米爾地區的佛教古文明藝術,後來逐漸西傳向君士坦丁堡,文藝復興時代這種造型風格傳布到達歐洲。另一個傳播方向則是中國的西域和北魏以及隋唐。也就是說,所謂希臘風格的健陀羅佛教藝術風格,實際原創起源於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地區的古佛國。
可惜的是此地出土的大量的原始佛教藝術珍品多數已經被英國人掠走。但是此地建有呾叉始羅博物館,陳列出土的一些珍貴文物,使我們仍然得以管窺這個古代偉大的佛教國度的遺跡。
7. 古印度歷史文化介紹大全
這個地區, 歷史 上被中國人籠統稱為印度,與古代中國關系極為密切。但是近代中國人對之誤解甚多。印度本身古代沒有成文史,沒有任何有系統的史書。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古印度歷史 文化 介紹,希望你喜歡。
古印度歷史文化介紹1、古代只有古印度地區,並沒有印度國
印度一名(In ),在古代是指南亞次大陸印度地區——印地。
印度是地區之名而並不是國家之名。因為在歷史上,印度不是統一國家,所以沒有固定的國名。在英國人把大印度地區殖民地化以前,這個地區的 政治 狀態一直是小邦和部族林立,從來沒有被徹底統一而成為同一個國家。
印地,歷史上是人種來源極其復雜的混雜地區,有白種人、黃種人(包括蒙古人、漢藏人)以及褐色人和小黑人。
印度從來沒有形成統一的文化和民族(至今也沒有)。所以沒有什麼印度民族。
印度地區古代以來也沒有統一的本土文字和語言。
所以印度地區今天除了方言外,統一的官方語言是英國殖民者輸入的 英語 。
2、印度地區中國人命名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一名,也非印度人所自名。
印度,是唐代中國人給印地的命名。古代中國史籍中稱印地為印度,還稱為身毒、申毒、天竺、天篤、身篤、乾篤、賢豆、呬度、印第亞、印特伽羅、末睇提舍、婆羅門國、沐胥、阿離耶提舍、因陀羅婆陀那等等。
[《山海經》曰:“身毒之國,軒轅氏居之。”晉人郭璞註:天竺國也。”]
古代中國人在唐代以後稱印地(印度地區)為印度。這個名稱,後來被世界和印度人自己所接受,於是獨立後而有了印度的國家名稱。
【印度這個名稱是唐僧玄奘《大唐西域記》正式命名的。書中描述古印度曰:
“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雲印度。
印度之人,隨地稱國,殊方異俗,遙舉總名,語其所美,謂之印度。
印度者,唐言“月”。月(在印地方言中)有多名,斯其一稱。言諸群生輪回不息,無明長夜莫有司晨,其猶白日既隱,宵月斯繼,雖有星光之照,豈如朗月之明!敬緣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聖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由是義故,謂之印度。
印度種姓族類群分,而婆羅門特為清貴。從其雅稱,傳以成俗。無雲經界之別,總謂婆羅門國焉。
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之境,周九萬余里(指整個南亞半島)。三垂大海,北背雪山(指喜馬拉雅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畫野區分,七十餘國。
時特暑熱,地多泉濕。北乃山阜隱軫,丘陵舄鹵;東則川野沃潤,疇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西方土地磽確。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西方人則另有一說,認為印度一詞,系出自信度河(梵Sindhu,月河 )之名,後來成為波斯人與希臘(小亞細亞)人對印地之稱呼,於是而成印度地區之稱。]
3、印度地區 地理
印度半島之國土,可分成三個地形區,即北印度、德干高原與南印度。
唐玄奘周遊印度地區,對印度地方做了劃分,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區,稱為五天竺、五印度。略稱五天、五竺、五印。
印地有印度河(Ins)、恆河(Ganges)、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等三大河流。
恆河流域為全印度最熱之地,熱季氣溫經常高達攝氏四十九度,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則為世界雨量最多之處。除西北方之印度大沙漠外,印地全境土壤堪稱肥沃。
印度河梵名Sindhu (信度河,月河),乃印度地區北方之大河。印度河——月河實際是一條 國際 河流。這條大河發源於西藏高原,流經喜馬拉雅山與喀拉昆侖山兩山脈之間,流向西南而貫穿喜馬拉雅山。印度河右岸交會阿富汗的喀布爾河,左岸匯流巴基斯坦的旁遮普(梵Pan~ja^b ,五河之意)地方之諸支流,流經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
五河之地,大部分位於今日大巴基斯坦境內。此地是所謂“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地。所謂古老的印度(印地)文明——著名的古印度河文明,主要地域並不在印度境內,而在巴基斯坦境內。與中國西藏地區的遠古石器時代文化也有關系。
佛教興起於喜馬拉雅山下的尼泊爾地區。佛教的全盛時代,則盛行於印度河流域,包括阿富汗的喀布爾河流域、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之犍陀羅地區、印度北部的哈拉巴地區、比哈爾地區和中國的西域地區、吐蕃地區、蒙古高原,以及部分中亞地區。
所以,就嚴格意義而言,佛教根本不是從今日所說的印度——南亞印度地區起源,也沒有什麼文明關系。南亞地區那裡自古以來流行的是印度教而不是佛教。
4、印度古代沒有統一的語言文字
印度古代沒有統一的文字、語言。古代印地的部族語言文字,後來多已經滅亡。
印度地區的古文字中最重要也最著名的是兩種,即巴利文和梵文。這兩種文字之所以還存在都是依靠佛經。
【巴利文pàli-bhàsà(英文名稱pali)】
古代佛經使用的文字是巴利文。
[據說,巴利(Pa^li),原是“線”、“規范”的意思,後轉用為佛教聖典的稱謂。覺音大士將聖典經律論三藏稱為“巴利”,而稱三藏之注釋為義疏。近代將三藏及註疏所用的語言稱為巴利語。]
近人的研究認為,巴利 語文 可能是北方印地一個小民族釋迦族的母語,也是佛陀時代摩揭陀國一帶的大眾語。佛祖當初就是用這種語言傳法,所以弟子們也用這種語文記誦他的經教。
但是巴利語文今已滅亡。原來的巴利文字母已經不存在。現在唯有緬甸、柬埔寨、泰國的佛經有巴利文三藏,但也都是用他們本國字母所記錄的。
所以,?純粹的巴利語文早已失傳,僅僅靠了佛經而保存下來一些譯文。
[丁福保認為:“巴利語P&amacron;l&imacron;,南方佛教之聖典語,為古南天竺之一地方語。與北方佛教聖典語之梵語相比較,音調變化少,文法亦簡易。不如彼之繁雜,極富通俗之語。後入錫侖(錫蘭)而行,現今存在之小乘經原本,大抵以此語記之。南方佛教徒,以巴利語為古摩迦陀(摩羯陀)語。”其說巴利語為南方印地語,不確。巴利語文是釋迦牟尼本族語文,後來隨小乘佛教向南傳布而成為南系佛經的書面語。]
【梵文】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述北方印地的文字說:“詳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則,四十七言”(47個字母)。“梵王天帝作則隨時,異道諸仙各制文字。”
梵語(Sanskrit)是古印度婆羅門教(梵天教)的標准語文,流行北印地區,故又稱天竺語。即吠陀、梵書及北傳佛教聖典所用之語文。
Sanskrit語源乃源自 sam!skr!ta(完成之意)。我國、日本僧人依據此語言由梵天所造之 傳說 ,故稱梵語或聖語。但是,梵語並不是古代印度地區人民的日常語言和通用語言。
梵語又稱雅語,是婆羅門與佛教高僧使用的密語。廣義而言,梵語可分為吠陀梵語(Vedic Sanskrit)與古典梵語(Classical Sanskrit)。前者為婆羅門教之聖典(吠陀)之語言。
後者於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由波爾尼(梵天Pa^n!ini )建立梵語字母體系,後來成為佛經的專用書面語言。
[波爾尼,梵名Pa^n!ini 。又作波膩尼、波尼你、巴尼尼。系古巴基斯坦地區的文法家。健馱邏國(在今日巴基斯坦地區)娑羅睹邏(梵S/ala^tura )人。估計約生於公元前4至3世紀。據《大唐西域記》卷二健馱邏國條記:波爾尼生而知博物,愍時之澆薄,欲削浮偽,刪定繁瑣,乃有述作之志,遂蒙自在天之教,於是研究深思,採摭群言,遂作成字書。此書究極今古,總括文言,王見是書而珍異,令全國傳習,若有誦通者,則賞以金錢,故當時皆師徒傳授,盛行當世。
但是,波爾尼所創之梵文非吠陀梵語,亦不同於其後之佛經梵語,是一種後來死滅了的文字。(參考《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 瑜伽 師地論略纂卷》六、《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
吠陀梵語經由時代之演進,逐漸發展成古典梵語,而遠離日常用語。後來的佛經如《佛所行贊》(梵Buddha -carita )、《大事》(梵Maha^vastu )、《本生鬘》(梵Ja^takama^la^ )等佛教聖典皆用古典梵語書寫。
梵語字母,並不是現在西方人整理的那種拉丁化字母,而是接近於藏文、蒙古和滿文的字母。
為區別於古代之吠陀梵語,佛教經典所用之梵語被稱為佛教梵語(BuddhistSanskrit)。又因佛典所用之梵語並非純梵語,而已混用印地雜多之俗語方言,呈現極為復雜之型態,故又稱為佛教混合梵語(Buddhist HybridSanskrit)。
10世紀以後,由於伊斯蘭教入侵,近代印度各種方言發達,梵語與佛教逐漸失去其在印地實際之影響,也成為一種死去語言。
梵語一詞在中國是隨著佛經而傳入的。《梁高僧傳》卷一《安清傳》說:“於是宣譯眾經,改梵(胡)為漢。”我國古代佛教界研究梵語之書籍頗多。如《唐梵文字》一卷(唐僧全真著。文宗開成四年(839)完成。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內容系漢梵語匯之對照編列,並有密教用語散列其間。)《翻梵語》十卷(作者寶唱)、《一切經音義》(作者玄應、慧琳、希麟)、《華嚴經音義》(作者慧苑)、《悉曇字記》(作者智廣)、《梵語千字文》(作者義凈)、《翻譯名義集》(作者法雲)等。
實際上,古代的印度梵語早已失傳,是通過中國佛學才得以保存和流傳的。
5、古代文明
印度並不是什麼文明古國,也沒有什麼統一的古印度文明。
古月河(印度河)文明,約於公元前二千五百年時(或謂西元前三千年至前二千年),於印度河流域滋生,稱為月河文明或者古印度河文化。
當時發展出水利灌溉、計劃縝密之街道、公共浴室、磚造樓房、排水系統等,極具現代觀念之都市設計要素。1921至1922年,西方考古學者發掘出莫汗佐達羅(Mohenjo-daro)及哈拉巴(Harappa^)兩座古都,即屬此一時期之文明遺跡。
創造這一古文明的人種則不可知,有人認為是達羅毗荼人(?),但是絕對不是今日的印度人祖先。?
傳說在公元前二千餘年,來自伊朗地區的白色人種(雅利安人)越過興都庫什山脈(Hin Kush),侵入印度河上游之五河(梵Pan~ja^b )流域。
其中之一部進入至恆河流域,他們征服並奴役原住土著民。雅利安人將統治下的社會劃分成四種等級,即:
(一)婆羅門(梵bra^hman!a ,祭司)。
(二)剎帝利(梵ks!atriya ,王族)。
(三)吠舍(梵vais/ya ,商人、農人)。
(四)首陀羅(梵s/u^dra ,奴隸)。此外,尚有不屬於種姓制度之等外賤民。
此種嚴格的階級制度,限制任何階層間的流動性,也不允許等級之間的通婚,稱為種姓制度。
雅利安人之宗教,崇拜存於 自然 力中之神靈,並是一種多神教,稱為婆羅門教。
有關此類印度太古之記事,主要記錄也在佛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