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的強項和弱項有哪些

印度的強項和弱項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8-26 08:46:45

Ⅰ 印度民眾熱議,印度有哪些比發達國家強的地方

印度在很多方面都是優於其他發達國家,比如說它的軟體是世界上最發達的,然後就是互聯網在世界也是處於領先地位。這些都是值得印度人驕傲的,也是令其他國家羨慕的。


印度的公務員會把自己視為管理者,而不是服務者,他們還沒有認同獲得利潤、變得富有並不是罪惡的事。他們對印度的商業界幾乎沒有信任。印度商人無權享有國家福利,外國商人更不用提。

而且在很多方面,印度也很好比如說研究生學費以及公共交通醫療設施都是很便宜的。還有糧食和蔬菜便宜。由於這些使得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居發達國家之首。


值得被人稱贊的還有印度大多數人,都是素食主義者,能做到這一點真的很難得。因此,印度人都比較的人道、也很具有同情心、也更文明。這些的確都是值得很多人學習的東西。

Ⅱ 印度與我國相比,其經濟發展的優勢與劣勢主要有哪些

印度優勢:
(1)市場完全開放,開放程度比中國高得多。
(2)與世界各主要大國關系較好,外部壓力較小。
(3)精英教育已見成效,印度社會精英階層整體素質比中國高得多。
印度劣勢:
(1)人口眾多,地區發展不均衡,貧富差距比中國大。
(2)腐敗現象層出不窮,跟中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3)宗教矛盾日益突出,社會動盪,恐怖事件時有發生,這些都極大地打擊了外國投資者的信心。
(4)由於市場過度開放,對本民族工業造成很大沖擊,有些領域經濟命脈把持在外國資本家手裡。
(5)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很差,已經嚴重束縛了印度經濟的發展。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印度經濟將會發展很快,但超過中國的可能性很小,印度與中國的差距始終不會太大。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Ⅲ 比較印度和中國的綜合國力,哪個更強大

綜合國力的比較中國和印度的國力比較差距很大。

印度的人口超過12億多。
中國人口13億多。

2011年印度GDP1.83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2004年水平)
2011年中國GDP總量合7.3萬億美元

工業能力,

印度總體工業能力與水平尚較落後於中國,無論基礎還是高精科技,至少也有十到十五年的差距,不過,為數不多的超過中國的亮點就是印度的軟體工業等領先於中國。

軍事方面,

印度陸海空三軍總體實力相當於中國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軍事工業更加落後,軍工能力約相當於中國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只有相早的數據,2003年左右:

消費領域
行動電話
印度:2003年底擁有2800萬行動電話用戶,其中2003年全年新增1800萬。
中國:2003年底擁有2.7億行動電話用戶,其中2003年全年新增6000萬。
個人電腦
印度:2003年印度人只買了230萬台。
中國:2003年中國人買了1300萬台。
網際網路用戶
印度:1600萬。
中國:7800萬。
寬頻用戶
中國:1700萬。
印度:查不出來,估計是還沒有產業化。印度這個所謂的世界IT第二大國的信息化,看來也是完全沒有民眾基礎的空中樓閣——10億沒有被互聯網網羅的人民和25萬IT員工。
工農業領域
鋼鐵(反映工業基礎最重要的指標)
印度:2003年的鋼鐵產量不足2800萬噸(甚至比中國改革開放之前的1978年還要少)。
中國:2003年生產了大約2.25億噸的鋼鐵,並且另外進口了3500噸來滿足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
乙烯(石油化工的基礎原料,衡量一個國家化學工業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
印度:約60萬噸/年,不僅在世界、也名落亞洲排行榜的孫山之外。
中國:約500萬噸/年,世界第5位,亞洲第3位。
水泥(另一項反映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指標)
中國:世界上55%的水泥由中國生產,2003年產量為7.6億噸。
印度:無可奉告。只有兩個相關數據:印度只有不到10%的路面被水泥或柏油硬化了,只有不到3%的房子是鋼筋混凝土結構。
借用化學概念,兩種原子在一定條件下生成化學性質完全不同的化合物分子。印度這個國家主要還是處於水和泥分開的原始狀態,他們之間還沒有反應條件。
石油(命脈資源豐富程度和工業發達程度指標)
印度:2003年生產了大約3600萬噸石油,並且即將面臨資源枯竭危機。
中國:2003年生產了大約1.6億噸石油,同年進口了大約1億噸。
汽車
印度:號稱100萬輛,估計是把人力、畜力之外的三個輪子以上的車全都算上了。
中國:420萬輛,2004年預計仍然保持30%以上的增速。
高速公路
中國:中國的高速公路(最少4車道,限速100公里/小時或120公里/小時)在2003年末達到了2.7萬公里,並且以每年近5000公里的速度在增加。
印度:2003年才開始對它的第一條高速公路進行規劃設計。
鐵路
印度:6萬多公里,世界第二位。但印度全國的鐵路體系並不統一,有寬軌和窄軌之分。同時,印度幾乎沒有對它的鐵路系統作過全面改造,現代化程度很低,很多地方還靠舉燈搖旗來指揮。
中國:不要忘記中國超過70%的國土是高原和山地,其中的成昆鐵路、青藏鐵路等均可以作為鐵路建設博物館,更有「磁懸浮」這種高精尖。
糧食
印度:是世界耕地面積排名第一的國家,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比中國多得多。2003年生產2.5億噸糧食,人均糧食只有480斤/年。
中國:不管天氣如何,通常每年生產至少4億噸糧食,人均糧食達到650斤/年。
經濟成分
中國:農業佔GDP15%,工業佔52%,製造業佔35%,服務業佔33%(2001年數據)。
印度:農業佔GDP24%,工業佔27%,製造業佔16%,服務業佔48%(2001年數據)。
中國2003年工業增長16.8%,印度增長8%。
以上數據均來自世界銀行,如果說中國是工業化中期的國家,要注意增長的質量和代價,印度的首要任務則是不顧一切惡補工業化。
科技實力
說到科技,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兩國的超級計算機,因為印度號稱世界第二大IT大國,因此這應該算是其強項。
中國國產的超級計算機名列世界第14位,而印度現在使用的最快的只排第105位,而且還是IBM生產的,印度的國產貨排第258位。中國聯想公司今年生產了一台超超級計算機,世界排名第4。
國際貿易
中國:2003年總額達到8400億美元(出口大於進口)。
印度:2003年總額為1540億美元(出口740億,進口800億,出口小於進口)。
這是中國貨(當然還只是廉價品,所以被戲稱為一億條中國褲子換一架美國飛機)橫掃世界,而中國人想見到印度貨不親自到西天(天竺)「取經」是取不來的原因。
社會發展領域
中國有13億人,印度的人口也已突破10億,並有望在40年內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上世紀80年代,兩國的人均實際收入不相上下。但到了2000年,根據世界銀行的數字,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民收入是3920美元,比印度高70%。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90年代以年均9%的速度增長,而印度只有4.1%。這種差別導致了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在10年內增長140%,而另一個國家只增長50%。
請看下面來自美國中情局2003年的資料:
印度的嬰兒死亡率:59.59‰。
中國的嬰兒死亡率:25.26‰。
印度的人均預期壽命:63.26。
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72.22。

Ⅳ 印度的GDP總量來到了全球第五,和第三第四的日德相比,還有哪些差距呢

印度的GDP總量來到了全球第五,和第三第四的日德相比,除了印度的經濟結構確實偏向於落後的密集型產業以外,還有就是印度目前的人均收入是很低的,這與日本和德國相差甚遠。

一、印度的GDP總量來到了全球第五:也算是實至名歸

盡管目前各國的GDP在我們看來都不低,但GDP真的不能代表什麼,目前全球的經濟都處於一種比較緊張的狀態,印度很明顯也看到了自己的劣勢,所以這也是印度推出了印太經濟論壇的原因。目前印度是不願意摻和美國搞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同時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GDP並不意味著什麼。印度的這種態度從側面告訴我們還是要深耕實業,畢竟目前實業製造才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的生產製造水平,而且也能夠最終解決國家出現的一些虛弱問題。

Ⅳ 印度的特色有哪些

1、語言多樣

印度語言多樣性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國都無法與之匹敵的,雖說這一說法還存在爭議。印度1961年審查時共列出1652種語言,但其中有些只是更多地作為方言使用,還有一些語言自那以後就基本退出歷史舞台了。

2、大城市多

在印度的城市貧民窟,找水可是一項挑戰。世界十大城市中,僅印度就佔三個,中國也才有兩個。據聯合國資料顯示,印度德里是現今世界上第二大城市聚集區,孟買和加爾各答分別排名第七和第十。如今,德里及其鄰近的城市腹地總人口已超過2265萬,僅次於東京。

3、人口密集

據專家預測,印度人口總數在本世紀60年代將達到頂峰,並有望於2028年超越中國。聯合國數據顯示,印度人口或將在未來14年內趕超中國,屆時人口總數將達到14.5億,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對於許多印度人而言,成為世界第一大人口國將是一項值得驕傲的成就,意味著在與中國抗衡過程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4、選民多

每個選民的手指上都有一個的特殊墨水記號以保證一人一票。印度一直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自詡(中國的選民則不能直接選舉國家元首),據統計在2009年議會大選中共有4.17037606億選民參加投票,出席率略低於60%。

5、芒果產量豐富

印度的芒果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0%。印度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芒果生產國,同時也擁有世界最大的芒果消費市場。對於很多人來說,在炎炎夏日裡,看到樹上顆顆碩大的芒果,實乃使人心曠神怡之事,官方稱芒果是印度的國果。

Ⅵ 土耳其和印度軍事實力對比怎麼樣

兩國並不交界啊,但是如果把土耳其和巴基斯坦換個地理位置,真的打起來的話,可以說印度打不過土耳其。大體上可以認為土耳其是一個強大得多的巴基斯坦。
單純軍事力量來說印度對土耳其的主要優勢在於海軍,導彈部隊半斤八兩吧,實戰能力印度可能還要弱一些,空軍就有明顯的差距了,陸軍基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上了。
再要刨掉國際援助,打起持久戰來,印度的軍工能力直接就趴下了。
1、印度海軍好歹是有盾、有航母、有核潛艇的遠洋海軍,雖然數量和質量都沒法跟真正的海上強國比,而且遠洋補給艦的數量也有點太少。但是跟土耳其海軍相比還是超出一個大檔次的。
2、印度的戰略導彈看上去很唬人,但實際上也只能拿來唬人。實際上他們的烈火導彈至今只裝備了實驗部隊,試射至今都沒有離開過惠勒島那個小地方。簡單的說他們的導彈部隊事實上沒有實戰能力。如果哪天真的開戰了,巴基斯坦是完全有能力一發核彈直接把印度的中程導彈完全封死在地面上的。土耳其的戰略導彈部隊實力基本上是忽略不計的,但是土耳其的空軍部隊不是白給的,封死惠勒島也能做到,只是要更費工夫而已。況且土耳其的戰術彈道導彈都能到國際市場上搶生意了,那也不是印度的大地導彈能夠相提並論的。印度對巴基斯坦最大的弱點就是首都里邊境太近,只有三百多公里,戰術導彈就能打出戰略效果。僅僅要求基本有效威懾,土耳其用常規短程導彈也能做到。當然如果全面戰爭,有沒有核武器還是大不一樣的。印度大不了用大地導彈把印度河流域炸一遍。
在這里可以認為印度的烈火導彈不是有效的戰鬥力,但核武器是有效的戰鬥力。
土耳其在這方面是欠缺的,所以只能打局部戰爭,打全面戰爭就要吃硬虧。印度和土耳其開戰必然就是短程導彈對射,不用上核武器印度吃虧,用上核武器土耳其吃虧。
巴基斯坦鎮宅用中程導彈鎮宅的目的是有效覆蓋印度全境,這個追求就不是最低威懾了,而是在全面戰爭中的對等威懾。
3、印度空軍的戰鬥力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它目前實際能用的第三代戰斗機大約只有不到400架的樣子,但是其中的幻影2000和米格29的狀態已經非常差了,陣風和LCA目前都只有象徵性的裝備。主力的米格29K和蘇30加起來也就是250架左右(其中蘇30到今年初才開始裝備第12個中隊,也就是200架左右)。相比之下土耳其的240架F16就是比較扎實的戰鬥力了,光是電子設備和機載武器就比俄式戰機強出不少了。加上土耳其空軍的訓練水平也比較高,所以兩國一旦開戰的話印度基本上肯定是要吃虧的。
但是對印度空軍來說最大的短板還在於地面防空能力的孱弱。也就是他們的防空雷達和防空導彈太弱了,在實戰中他們的空軍基地極易被一波流帶走。印度的S400是今年初才簽的協議,什麼時候到貨還沒影呢。目前主力裝備的薩姆3和薩姆6連霍克都比不上的。
4、土耳其陸軍在冷戰時期的配置是要正面對抗蘇聯陸軍的,對付降級版的印度陸軍來說自然是手拿把攥。
作為陸戰核心的坦克,讓我們關注一個重要的指標:穿甲彈。雖然俄羅斯這兩年開始推銷鉛-2,但是這種炮彈多半是不能直接用在T90和T72上的,需要換炮和裝彈機。所以印度能買到的最好的炮彈還是芒果(去年開始印度據說能造了),450mm左右的穿深。而現在國際市場上能夠買到的105mm線膛炮的最大穿深普遍都在550~600mm之間了。所以大體上可以認為土耳其的M60甚至M48雖然老舊,但是在面對印度T72和T90坦克時基本也吃不了什麼虧。如果上豹2的話就是要吊打的了。
土耳其的其它裝備,比如單兵的輕武器,反坦克導彈,各種裝甲車輛,火炮,直升機等等,幾乎全面的對印度優勢。
5、我們知道土耳其的軍工產業就是從歐洲進口東西然後攢起來,但是能夠攢東西起來,那就是比攢不出東西的印度要強吧。再說印度連步槍子彈都要進口的,如果斷了外援還用得著打仗嗎?
最後要說到的就是軍隊的素質問題了。應該說土耳其的軍隊軍官素質、訓練水平、後勤保障水平都是比印度高得多的。但是目前看土耳其軍隊的戰爭意志很成問題,在敘利亞的表現實在不怎麼樣。所以真的要打起來,碰到逆風局,士氣搞不好要崩。印度這邊就不太好說了,雖然印度整個國家凝聚力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有些東西不要跟中國比……),但是一支拿動物飼料冒充軍糧(這是真事)的軍隊,士氣又能好得到哪裡去呢?

Ⅶ 印度人口那麼多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呢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前,人口眾多無疑是一項優勢,無論教育基礎是多麼的落後,你總能從眾多的人口中,收獲一批所謂的天才和人才,也有取之不盡的廉價勞動力。
當工業生產進入信息化、自動化時代攔喊,大批工業化生產的天才和人才,依然是一項巨大的優勢。可是,大批低技能的廉價勞動力,只會成為社會進步的巨大負擔。
世界上受教育低的人口,也有生存發展的權利,也需要消耗大量資源。他們不僅無法投入高效率社會生產,反而還會成為社會發展的阻力。
比如:中國和印度,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就有使用農機的歷史。
除了受地形限制的地方凱衡迅,盯此現在中國農村95%以上的耕地,都已經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而可用耕地更多的印度農村,依然在大量實行傳統耕作。
印度農業機械化落後的原因,不是印度人買不到農業機械,而是印度地主一旦實現機械化,當地會有大量的失業和失地農民。這些失業和失地的農民,又沒有其他謀生手段,最終只能淪為匪徒引發暴亂。
所以,印度政府通過有關政策,限制了農機的大規模使用。這就是技術和生產力進步,向大量無用人口的社會化妥協。

Ⅷ 分析印度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缺陷的原因有哪些

印度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缺陷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點:

1. 政治體制不穩定:印度歷史上雖然經歷了多次政治變革,但仍未形成穩定的政治體制。政黨輪替頻繁,政治力量分散,斗脊政府決策缺乏連續性和穩定性。

2. 腐敗問題嚴重:印度政府官員、政黨、組織及公民都面臨著腐敗問題。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法規的執行效果不佳,公共資源的分配不公平,大量財富被非空禪滲法挪用。

3. 教育水平低下:印度教育水平低下,一方面導致了人民缺乏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影響了政府機構內部的人才儲備和管理水平。

4. 社會結構復雜:印度的社會結構非常復雜,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階層的利益關系相互交織,這使政府的治理和資源分配面臨著巨大挑戰。

5. 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印度政府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對環境保護、資源襲閉利用等方面的考慮不足,導致了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嚴重加劇。

以上這些因素使印度政府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困難。

Ⅸ 在「新的全球化」下,印度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優勢是動力充足。印度是世界上人數第二大國。人力資源充足。
劣勢是人們受教育程度不高。

Ⅹ 印度有什麼強項和弱項

印度經濟發展中的弱點遠大於中國

現在,許多西方媒體,總是在拿印度與中國進行比較。有不少西方人認為,印度經濟發展的後勁和模式,將超過中國,並真正成為世界上的超級經濟體。發表這樣言論的人,大部分不是經濟學家和社會科學家。更多的是一些政客、記者和非經濟類的所謂「政治學者」。那麼究竟印度是不是真就比中國強,或者說比中國更有後勁,更有前途?可以肯定的說:決非如此。

第一,印度經濟的發展速度從來沒有超過中國。按照西方自己講的,中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發展速度一直保持在9%以上,這個速度超過戰後六、七十年代日本連續十年保持的8.4%記錄。超過了亞洲四小的持續發展水平。而印度不論是在其改革前還是改革後,經濟發展速度從來也沒有超過中國。2005年,中國的發展速度是9.4%,而作為印度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個年份,仍只有不到8%。而且據西方一些權威經濟學家預測,中國這種發展速度至少還將持續20年左右。如果印度不能在發展速度上超過中國,那就談不上超越中國。

第二、印度的經濟模式並不具有創造性。目前印度採用的是混合所有制模式,這種模式類似於上世紀初英國的發展模式。即強調以服務業為主,拉動其它產業發展。這種模式雖然有經濟效益水平較好的優點,但在解決基本工業發展水平和規模、建立國家工業體繫上,並沒有多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解決就業和為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不能發揮根本性的作用。這也是印度雖然有效益比較好的公司、產業,但去不能對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根本性作用的主要原因。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國家所提供的只是少數人就業的先進產業,而大多數人並不能夠進入國家的基本發展領域,那對整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此外,印度的中小民營企業也不強大,沒有形成一種群體性的發展勢頭。大部分企業技術落後,規模偏小,不能參預國際競爭。

第三、印度的投資體制不適應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目前印度的投資主要集中在銀行自主投資方面,也就是說,大部分投資來源於金融資本而非產業資本。這種投資體制確實比較先進,屬於西方後工業時代的特徵。說白了,就是是一種非常理性的投資體制。而中國目前的投資是以產業資本為主,即以相關產業的資本及產業鏈擴張為主的投資體制。這種體制的弱點是盲目性強、風險性大,資本的投資收益率小於金融資本。但產業資本投資的最大優點是:資本與產業的結合非常緊密,資本運行的規模大、速度快,投資積極性高,對經濟發展和就業的直接拉動作用非常明顯,而且極易形成規模性產業基礎/。按照西方一些經濟學家的話說,印度的投資可能更理性,效益更高,但卻顯得過於理性了。如果一個資本的運行過於謹慎,按照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資本運行基本規律來看,風險很小的資本,它的收益率就不可能是最高的。尤其對那些需要以規模投資取得效益的資本來說,這種體制不具有吸引力。這也是印度在吸引外資方面,始終落後於中國的原因之一。如果印度每年吸引的資本始終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那印度就不可能超越中國。

第四、印度的基礎設施嚴重滯後,而其投資體制又影響大規模資本的進入。據西方估計,印度要使其基礎設施達到中國目前的水平,大概需要8千到1萬億美元的投資。而目前印度每年投資於基礎設施的全部資本,不過百億美元。以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印度的基礎設施只能是越來越破舊不堪,根本不能適應經濟高速發展的可能。印度不僅在航空、水運和陸路運輸的規模、水平上遠遠落後於中國,就是被印度自詡為世界最大的網路的鐵路看,其運輸量和效率也根本不能和中國相比。印度的鐵路死亡率也是世界最高的。

第五,印度的經濟發展沒有使廣大的農民和城市貧民得到好處。由於印度經濟的所謂「貴族化」特點,雖然促進了印度的白領階級的擴大和提高,但由於印度經濟對就業和農村人口的轉移並沒有產生太大的作用,因此占人口80%以上的農民和城市貧民並沒有享受到這種經濟發展的好處。由於印度人的觀念問題,在世界幾次經濟轉型期,都沒有主動吸引到以勞動密集型轉移為主的資本,印度經濟發展沒有大規模的促進人口就業。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印度經濟對人口就業的規模拉動作用明顯不足,因此印度在解決人口大面積貧困化的問題上也沒有多少進展。從國際經驗來看,要解決人口貧困的最主要做法,不是什麼經濟發展質量的高低,而是就業。只能大規模的促進就業,才能從根本上縮小貧困面。而印度經濟發展恰恰是在這方面沒有明顯作用。

第六、印度的經濟相對封閉性,也不可能促進印度產業競爭力的提高。據一些理性的西方經濟學家分析,印度經濟的封閉性遠大於中國,就是在發展中國家中,其封閉性也是比較高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印度的政治體制。雖然印度是所謂的民主體制,但由於當選的政治領導人,要顧慮到自己選民的利益,也就是說他們只能選擇保護印度落後的產業,以免造成民族產業的大面積破產和政治動盪。從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看,封閉就意味著落後,如果一個國家的產業和技術不進入國際競爭體制,不能積極的解決好保護與推動競爭的關系,那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和進步。同時,這種封閉性,也極大的限制了資本的進入,特別是勞動形態轉移資本進入印度。

第七、印度的受教育率大大低於中國,這對印度經濟的發展來說是個致命的弱點。據聯合國統計,中國與印度的國民文盲率分別為5-10%、40-50%,這種差異反映了整個國民毒素的基本情況。從亞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經驗看,國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在30%以上。隨著經濟發展質量的不斷提高,這種制約作用會越來越大。印度雖然在高等教育方面有一定的成就,但基礎教育的嚴重落後,必將嚴重製約印度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的經驗是,在大力發展基礎教育,不斷擴大國民基本教育覆蓋規模的同時,大力發展高等教育。這種兩條腿走路的教育發展道路,是符合國際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僅從數字統計上看,中國不僅在國民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規模水平上大大高於印度,就是在高等教育與科技發展的整體進步上,也要高於印度。同時,從國家對國民教育的重視程度上看,中國的投入也遠高於印度,並且這種投入的水平還在不斷的提高。如果印度不能改變大部分國民是文盲的狀況,不改變每年以近20%的財政收入,用於到處引進和購買各種互不兼容的武器系統,即使印度的高等教育再精、再尖,也談不上與中國進行競爭。

第八、印度的人口增長率將為印度經濟發展付出沉重的代價。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長率為千分之十到十五,而中國的人口增長率為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中國將在2050年左右,進入人口平衡期,到那時,中國的人口規模大約在16億左右。而印度目前的人口為11億,據西方估計,大概在2020年,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如果印度不實行計劃生育,那麼印度何時進能進入人口零增長,將不得而知。印度的國土面積大約為中國的三分之二,雖然印度的耕地面積比中國約多百分之十,但印度的農業仍以小農生產為主,還不能完全滿足印度的基本糧食安全需要,仍需進口糧食。按照國際通用的經驗,一個國家正在進入工業發展時代時,人均GDP每提高100美元,糧食需求率就增長千分之二。如果印度不能控制住人口的增長,那印度不僅人均GDP的增長速度提高不了,就是農業、交通業等基礎服務業,也將不堪重負。當然,如果印度仍處在目前這種基本的困狀態,對這些需要的壓力可能會感到不大,可隨著印度經濟的進一步提高和發展,就會越來越感受到這種人口壓力的特別沉重性。如果一個國家不能解決大面積的貧困狀態,那就談不上超越。從西方發展的道路看,如果人口不進入零增長,那就意味經濟增長對資源與環境仍具有破壞性和增長的不穩定性,仍可能產生不可預見的後果。

第九,印度的經濟發展環境也不能和中國相比。中國所在的東亞,經濟發展水平成階梯狀陣形,但整體起點較高,已基本形成促進良性增長的循環體系。在東亞,中國可以直接面對經濟發展水平很高的美國、日本,又可以依託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等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同時,又能和馬來西亞、泰國等中等發達國家形成互補、轉移、投資、市場、協作、服務等多種經濟聯系和貿易合作。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的健康性和促進性是非常明顯的,而且這種拉動作用還會越來越大。而印度經濟從根本上說,還沒有融入亞洲,印度對亞太經濟的依賴度遠低於中國,而它周圍的國家又一個比一個窮,經濟發展水平一個比一個低。這反而讓印度人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它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高於中國。雖然印度想融入東亞,但已經落後中國很多了,不論是從地緣優勢,還是從宗教、文化與民族融合性來講,印度也無法與中國競爭。

第十、印度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與世界,也不可能打開自己的視野。印度人在面對世界其它發展時,總是採取一種非常可笑的心態。比如,在對待西方先進技術與發展水平的時候,印度人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殖民地心態。即一切以西方的發展模式為好。在面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時,印度人總認為自己的發展水平、模式和速度好於中國。印度人最經常的就是拿他們優勢,來與其它國家進行比較。比如印度人最常拿的就是他們的軟體產業水平來與中國進行比較,而對中國在基本信息產業規模、移動通信保有量、個人計算機保有量和網路人口上的巨大優勢卻視而不見,聽而不信。絕大部分印度人並沒有來過中國,而印度人卻十分聽信媒體對其孟買、班加羅爾好於中國的上海、深圳的說法。一些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出於一種妒忌和傳統封閉的心理,也不能正確的報道中國的發展與進步。這反映了印度人不能正確的看待世界和自己。如果一個人不能正確的認識這一點,那他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科學的發展觀念和清醒的選擇,也不會形成發展的緊迫性和持續動力。

最後,印度人並沒有形成民族發展的基本共識和正確道路。由於印度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每一個上台的政黨都要代表不同的利益。這就使不同階層、地域、民族,對不同政黨的發展觀和執政理念,產生不同的信任度。如果印度不能在發展道路選擇、發展速度緊迫等方面形成民族共識,那就不能凝聚全民族的思想,不能發揮出從中央到地方的多方面發展經濟的合力,所制訂的政策就不能夠產生巨大的力量和針對性。如果印度是一個發達國家,這種政治體制也許比較合適。可偏偏印度是一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說印度的政治體制如何先進,檢驗的標準是什麼?只能是看其對國家、人民的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有沒有作用。而恰恰在這方面,印度的政治體制非常缺乏說服力。一個充滿著赤貧的國家和人民,民主對他們來講是一種諷刺,因為你的制度並沒有幫助你改善生活,那你拿什麼來說服人家啊?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印度的制度不民主,只是說民主應該是促進人權與經濟發展的武器,如果不能實現這樣的目標,那民主就是一種鴉片,它只能讓人們心安理得的享受落後!

閱讀全文

與印度的強項和弱項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跟伊朗客戶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500
義大利哪裡買法爾曼 瀏覽:671
美味義大利面怎麼 瀏覽:106
英國參加了多少屆奧運會 瀏覽:110
印度他達拉非片5毫升多少錢 瀏覽:288
義大利vs瑞士在哪裡比賽 瀏覽:504
為什麼越南的黃金那麼貴 瀏覽:692
伊朗的面條怎麼做 瀏覽:318
印尼哪裡換錢匯率好點 瀏覽:658
越南手機費用大概多少 瀏覽:164
伊朗有什麼建築 瀏覽:194
二戰義大利攻打哪裡 瀏覽:928
如何讓中國移動在越南有信號 瀏覽:851
伊朗阿富汗哪個窮 瀏覽:871
去英國旅遊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700
吉三代印度治療效果怎麼樣 瀏覽:375
中國什麼加入wto 瀏覽:266
義大利旅遊攻略哪裡最好 瀏覽:560
越南水族魚缸哪裡好 瀏覽:350
北京離伊朗多少公里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