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各國教育投入佔GDP比例。
世界各國公共教育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GNP)的百分比按地區劃分,北美和西歐最高,平均達到5.7%,其次為拉美和加勒比海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為 5.0%,中東歐4.9%,東亞和太平洋 4.7%,阿拉伯國家4.5%,南亞和西亞 3.6%,中亞3.2%。
歐盟國家:丹麥8.28%,瑞典6.97%,芬蘭6.31%,發展中國家巴西:4.4%,墨西哥5.3%。
拓展資料:
世界各國都很重視教育,注重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中國在世界經濟大國中,與其他國家差距仍然存在,但在不斷縮小。
足以看出,中國政府對教育高度重視,加速彌補對教育投入的歷史性欠賬,努力辦好教育這個重要的民生事業,讓千家萬戶都滿意。
教育投資是開發智力、發展教育事業的物質基礎,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現代化建設成敗的一個關鍵。從長遠看,教育投資是效益最大的一種投資。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對教育的投資。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相對於政府行為,以家庭為單位對教育進行力所能及的投資,也是較為普遍的投資模式。對教育的投資不能僅依賴政府投入, 家庭大有作為。
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教育投資一般是遞增的。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一方面,對各種專門人才和熟練勞動者的需求越來越多,對國民文化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要求教育事業與之相適應;另一方面,國民收入總量和人均國民收入量也不斷增加,有可能承擔日益增長的教育投資。
在中國,教育投資表現為教育經常費用和教育基本建設費用兩個部分。教育經常費用包括教職工工資、教職工福利費、人民助學金和獎學金、公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等。教育基本建設費用用於校舍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
中國教育投資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有中央政府財政撥款,有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縣(旗)人民政府財政撥款,有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和事業單位支出的教育費用,還有人民群眾集資辦學和受教育者個人或家庭支付的為數不多的教育費用。
Ⅱ 印度在校大學生真的有3500萬嗎
富二代就有,
Ⅲ 各國教育投資是多少
教育投資是投入教育領域,用於培養後備勞動力和專門人才以及提高現有勞動力素質的人力和物力的貨幣 表現。教育投資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物質基礎。
國家對教育投資的數量反映國家對教育投資的規模。教育投資在財政支出或國民生產總值中支出的比例反 映了教育投資與國民經濟的關系,反映了教育投資的水平。國家教育投資的數量和比例受該國歷史文化傳統、 政治、經濟、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那麼根據中國的國情,中國教育投入呈現哪些特點同時又面臨哪些問 題呢?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投資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但仍不能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我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教育規模龐大,1994年全國各級各類學生達到2.77億人(普通學校在校生數2. 166億),教職工隊伍有1300多萬人。盡管用相對少的資金支撐著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但教育經費需要的 數額也是巨大的。
建國以後,一直到1978年,國家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一直徘徊在4-7%,從沒有 超過8%。國家預算內教育基建投資占國家基建投資總額的比例,也一直在20%以下。由於長時間教育經費基數太 低,辦學資金不足,造成了教育物質基礎十分薄弱。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把發展教育確定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戰略重點之一,教育投資的絕對 量比較快的速度增長。若不考慮物價影響,1994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總支出達到1174.7億元〔1〕,比1989年的5 03.9億元增長了1.33倍,平均每年增長26.6%。1994年國家財政預算內教育支出達到884.0億元,比1980年的10 8.2億元增長了7.17倍,比1989年的397.7億元增長了2.22倍,平均每年增長24.4%。預算內教育支出占國家財政 支出的百分比由1980年的8.92%上升到的12.64%(見附表一)。
附表一:1980—1994年教育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
單位:億元
(附圖 {圖})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綜合統計年鑒》(1994年)國家教委編P3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1994年數據見 《中國教育經費統計資料》1994P2 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年9月
盡管1980年三中全會以來,教育經費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我國公共教育經費支出仍屬世界上最低的國家 之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3年的統計,1991年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為5.1%,其 中發達國家比例為5.3%,發展中國家比例為4.1%,最不發達國家的比例為3.3%,中國僅為2.3%(見附表二)。 如果將廠礦企業辦學開支的教育經費、城鄉教育費附加以及社會集資、教育基金、學生交納的學雜費等其他非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都計算在內,也不過3%左右,仍屬世界最低水平。
附表二:1980—1991年公共教育經費
美元(十億) 占國民生產總值的%
(附圖 {圖})
資料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教育報告》1993 p94
另外需要指出:近些年來我國各級教育生均經費雖然在逐年增加,但由於物價上漲幅度增加過快,使增加 的有限教育事業費和教育基建投資實際效益大打折扣。教育投入的實增長率增長不多,有的出現負增長。例如 從1990年到1994年,我國地方所屬高等學校生均教育事業費支出各年度依次為3101.78、3429.87、3874.98、3 894.63、4058.19元〔2〕,1991年到1994年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0.58%、12.98%、4.20%;但1991年到1994年的通 貨膨脹率(物價上漲幅度)分別為3.4%、6.4%、14.7%、21.7%〔3〕;如果扣除物價上漲指數,1993年1994年公 用費不僅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與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產生了尖銳矛盾。突出表現在各級各類學校校舍不足,必備的 教學儀器設備圖書短缺、學校教學活動所需要的公務和業務費短缺、全國范圍的拖欠中小學教師工資等方面。 這些矛盾越是在貧困地區,表現越尖銳。
二、從教育投資結構來看,中國財政教育撥款三級教育配置同國際相比基本類似,但大中小學生生均投入相差過大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3年的統計,1990年我國學前和小學教育投入占日常經費總投入的32.7%,中學占 34.4%,高等教育佔18.6%,這個數字與世界部分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相比,居中等水平(見表三)。然而,從我 國預算內實教育事業費各級教育分配比例來看,高等教育撥款的份額要高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
附表三:部分國家各級教育所佔日常經費的百分比
(附圖 {圖})
選自教科文《世界教育報告》1993 p151-154
從教育內部結構來看,我國高等教育規模遠遠小於中等和初等教育的規模。從初等、中等、高等三級教育 生均費用之比來看,1990年我國小學、中學、大學的年生均費用之比為1:2.28:29.34;1993年為1:1.73:17.93 (見附表四),其變化較大的部分原因在於大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減少,部分費用轉由學生家庭分擔。此外,中 小學經費投資增長速度也略高於高等學校。
附表四:地方所屬學校生均教育事業費支出
單位:元
小學 普通中學 職業中學 中師 大學 1990年 105.40 240.11 444.44 1344.15 3101.78 1991年 114.79 254.63 464.49 1411.63 3429.87 1992年 139.35 300.96 526.01 1585.91 3874.98 1993年 217.22 375.16 608.65 1723.05 3894.63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綜合統計年鑒》(1994年)p3 國家教育委員會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另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1990年我國三級學校生均日常經費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為0.05:0.15: 1.93(或1:3:38.6),同其他一些國家相比(見表五),是所有國家中相差最懸殊的。雖然生均經費大學生要 高於中、小學生,但差距之大,遠遠超過發達國家和其它發展中國家。
附表五:一些國家生均日常經費與人均GNP的比例(1990) 國家 學前、小學 中學 大學 美國 0.13 0.35 0.21 巴西 0.11 0.13 1.10 印度 0.11 0.15 0.83 日本 0.14 0.16 0.49 韓國 0.12 0.11 0.06 法國 0.19 0.27 0.41 英國 0.15 0.27 0.42 義大利 0.14 0.23 0.45
資料來源:選自《世界教育報告》1993 p155—159
一般來說,國際間教育投資結構比例的變化是與教育、經濟發展變化相適應的。經濟、教育發展水平較低 的國家,接受初等教育的學生數在三級教育學生總數中比例遠遠大於其他兩個階段。此時教育投資的重點是初 等教育。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初等教育基本普及的情況下,轉向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教育投資的比例也會發 生調整。隨著人均GNP水平的不斷提高,三級教育投資比例的差距會縮小,三級教育生均經費差距也會縮小。北 京師范大學王善邁、孫玉萍曾對人均GNP不同的國家進行過統計分析,亦得出了如上的結論。
三、中國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間教育經費投資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明顯,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至1993年,東部地區在國民 生產中的比重已達60.1%,西部才佔13.1%。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方面,東部地區4580元,西部為1408元,東部 是西部的3.25倍〔4〕。地區間教育經費投入也存在懸殊的差異,從義務教育階段預算內生均事業費支出看,1 993年北京為628.68元,上海704.77元,天津為401.66元,而廣西為181.70元,寧夏為205.65元,甘肅為176.1 7元,貴州僅為129.56元〔5〕。就是沿海發達地區對義務教育投資無論是總量還是平均水平卻遠遠高於貧困後 進省份。中國本世紀末實現「兩基」的難點在農村貧困地區,而對義務教育投資強度差距的擴大更加重了貧困 地區實現普及義務教育的難度。在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地區間教育經費投入的差異近幾年明 顯擴大。
四、教育經費來源從渠道較為單一變為逐漸形成多渠道辦學新格局
三中全會以前,我國教育經費來源渠道比較單一,主要依靠國家投資。十餘年來的改革與發展,促使多渠 道籌措資金辦學局面逐漸形成。1986年預算外教育投資總額占教育投資的比例不到24%,到1994年已經超過了4 0%。從1989年到1994年我國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逐年下降,由1989年的66.88%下降 至1994年的59.38%。1994年,我國財政預算內撥款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為59.38%,個人交納學雜費占教育總 支出份額由93年的8.22%上升為9.87%;社會捐集資辦學經費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6.55%,企業辦學經費為5 .99%,校辦企業、勤工儉學和社會服務經費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4.08%;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占教 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0.72%,較1993年的0.31%增長了一倍多;各級政府徵收用於教育的稅費(包括城市教育費 附加、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8.92%,其它教育經費為3.96%〔6〕。上述統計數字說明,我國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渠道、輔之以稅、費、產、社、基的多渠道籌措經費體系已經形成。從國家財政統 一撥款到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轉變,是我國現階段解決教育經費來源短缺的客觀形成的必然途徑。
五、教育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在擴大地方教育決策統籌權和經費籌措多元化方面收到顯著成效,但經費分配和使用仍明顯脫節
三中全會以前,我國教育經費的分配是由中央財政切塊戴帽下達,地方財政部門管理,教育部門安排使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體制於80年代初期、中期和後期進行了以「分灶吃飯」、「分級包干」、「大包干」為主要標志的三次逐步深入的改革,教育系統與此大致相應地推進了教育投資體制改革,包括中央和地方實 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體制,教育經費相應由各級政府籌措,財務管理分級負責。目前,基礎教 育由中央、省政府、地方財政共同承擔政府投資責任,以地方政府為主,中央和省級通過轉移專項基金形式進 行補助。高等教育實行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管理。國家撥款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其中國家教委直 屬高校和中央其他各部委所屬高校的撥款由財政部劃撥給國家教委和中央其他各部委,再分別由他們分配給高 等學校,地方所屬高校撥款由省級財政部門劃撥,其中少數高校由地區或縣級財政劃撥。高等教育經費目前實 行「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的分配方式,並執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補,節余留用」的原則。
這種教育投資管理體制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育財權和事權分離,政府教育投資的條塊分割、部門分割,使 教育管理部門計劃、預算、分配、監督的宏觀調控職能不能充分行使。教育經費「層層包干」「層層下放」, 使得中央和省兩級財政對教育投資的宏觀調控職能削弱,學校間、地區間的餘缺難以調劑,地區間教育投入水 平差異日趨擴大。
連鎖加盟網 http://jp.u69.cn
手機卡沖值 http://www.fu088.cn
Ⅳ 各國教育支出佔GDP比重數據在哪裡可以查到
從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看,全球教育投入佔GDP的比重為平均水平在4.3%左右。中國的數據只有98年和99年兩年的數據,平均值不到2%,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在G20國家中,教育投入佔比較高的國家是沙特、加拿大、南非。印度、日本、韓國、印尼等亞洲國家的教育投入佔比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按照中國統計局發布的數字,中國的教育投入已經在2012年以後超過了4%,也就是說中國的教育投入已經達到了世界的同樣水平。為了保持數據的統一性,下面的數據還會採用世界銀行的數據。
從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育投入比例看,歐洲的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在小學的教育投入佔比較低,中學教育的投入比例較高;加拿大和土耳其在大學教育投入占教育總投入的比例較高。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俄羅斯、土耳其的教育投入占政府公共事業投資的比例較低。
對比教師收入與教育投資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印度、阿根廷、墨西哥等國的教師收入占教育投入的比例相對較高,達到了80%左右,其它高收入國家的教師收入佔到教育投入的60%以上。中國的數據(98年,99年),教師收入占教育投入的比重不到50%,其中大學的師資僅為教育投入的40%左右。這里的教師收入是指總收入,因此影響師資佔比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教師的平均工資,另一個是教師的數量。就我們一般的感覺而言,教師的收入水平(教學)是相對偏低的,而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發展,教育資源的匱乏也是現代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教育資源的匱乏更多的是體現在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衡,這也是為什麼升學的壓力,已經從高考前移到小升初階段的主要原因。
對比教育各個階段的師生比例,可以看出各個國家的教育資源配置情況。學前教育學生和教師比例最低的國家居然是印度,這有點顛覆人們的一般認識。中國的學前教育師生比例處於下降的趨勢,不過仍高於世界水平,也反映出學前教育資源的相對匱乏。這也與大量的農村人口城鎮化有一定關系。加拿大和南非的學前教育學生和教師的比例在30:1左右,說明學前教育資源最為匱乏,想要移民加拿大的同學要注意了,最好小學以後再去享受加拿大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
印度和南非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和老師的比例是30:1左右,是G20國家中最高的。說明小學教師資源比較匱乏。中國的小學學生和教師的比例低於20%,已經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並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俄羅斯是小學階段學生和教師比例低的國家,這與俄羅斯的人口密度較低有一定關系,也說明俄羅斯在小學階段教育資源較為充沛。
在中學階段,印度和南非的學生和教師比例依然是G20國家中最高的,印度的學生教師比例接近40:1。中國的學生和教師比例從1998年後處於下降的階段,目前已經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並接近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相比而言,高收入國家的中學教育階段學生與教師的比例,低於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的水平。
在大學教育階段,中國、印尼和土耳其的學生和教師比例處於快速上升階段。說明這幾個國家的大學生增長速度高於大學教師的增長速度。學生和教師比例的增加,總體來說會帶來教育質量的下降。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的學生和教師比例相對較低在10:1左右的水平,說明這些國家的大學教育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可以作為美國之外出國留學的備選地區
在G20國家中,韓國的教育投入效果在數據方面最為突出,韓國的小學、中學、大學學生和老師的比例從上個世界90年代開始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說明教師的增長速度,高於學生的增長速度。教師數量的快速增加,會提升整個國家的教育水平,從而也更好地推動經濟的發展。韓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和中國相當水平,這與韓國的教育投入也有很大的關系。
Ⅳ 印度的教育狀況
印度一直將高等教育作為教育發展的重心, 希望能夠通過發展高等教育增強其人才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印度獨立後便十分重視工程技術教育, 早在50年代就仿照美國(房源)麻省理工學院(M IT ) , 在全國相繼建立了6 所「印度理工學院」, 發展至今, 印度已經有了550 多所工程技術學院和1 100 多所多科技術學院。2000 年, 印度有大學及類似機構248 所, 開放大學7 所, 所有高校總數達到11 000多所, 高等學校在校生839. 9 萬人。
印度的一些大學在世界上已經頗有名氣, 在世界各國, 來自印度的工程師、教師、醫生和勞工有數百萬名, 受聘於聯合國系統內的各個組織或機構的有數萬人。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軟體行業。印度近年來經濟能持續增長與其近十年來軟體技術迅猛發展是密不可分的,軟體出口更是執世界之牛耳, 帶動了印度經濟的騰飛。有關資料顯示, 印度軟體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目前已達到了34 萬人, 其軟體科技人才還以每年6萬人的速度急劇增長。
Ⅵ 印度對公民上大學的學費是怎麼規定的
當然是貧富分化兩重天。
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iit)IIT能夠培養出與美國名校齊名、身價差不多的畢業生,但IIT的教育投入卻大大低於美國的名校,不僅是學生的投入少,就是其教育的總投資也只是美國學校的零頭。IIT的學生自己每年學費、生活費等開支需要承擔大約700美元,相當於總開支的20%,其餘80%的費用由印度政府補貼,即每年IIT在學生身上大約投入3500美元,這大大低於美國的大學投入。
IIT的入學考試單獨進行,每年有18萬經過預選的高中畢業生考生參加IIT的專門考試,只有2%能拿到IIT的錄取通知書。一些被IIT拒絕的學生拿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加州理工學院等美國名校的獎學金。換句話說,IIT是在與美國的名校競爭生源之中獲得勝利。
政府不遺餘力的栽培造就IIT得天獨厚的優勢。從國際的水平來看,IIT絕對稱不上資源豐富,7所分校、3萬多名學生,每年經費共10億元左右。但是從印度的角度來看,IIT卻可以讓他校眼紅。因為政府每年給其它幾千所理工學院的補助,加起來也不過是3000多萬元,只有IIT的3%。
IIT校門雖窄,卻是成功人生的入場券,即使一年學費合成人民幣近6000元,是其它公立大學的100倍,仍是數億印度父母與學生的夢想之所系。很多印度小孩從11歲起,就開始為考進IIT做准備,日夜補習苦讀,只為了進入這所人人夢寐以求的學校。印度其它大學或理工學院,只能頒發工程學士,IIT卻可以單獨授予B.Tech.(科技學士)學位,凸顯了它在印度的特殊地位。
IIT一年的學費大概6萬盧比 大概6000元 具體情況可能不同。
Ⅶ 印度經濟怎麼可能有這么高的增長
作者:劉紫城
首先,感謝知乎朋友的邀請。這是個大問題,下面就印度的自身條件,分析印度內在的優勢和劣勢,繼而結合印度經濟的產業結構以及印度歷史因素分析印度經濟發展。
一、印度經濟發展的自然條件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中心,南部伸入太平洋,是亞洲、大洋洲、非洲的海上交通要道。印度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七位。南亞地區絕大部分自然資源都集中在印度。印度可耕地面積1.7億公頃,佔南亞可耕地面積的83%,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擁有豐富的鐵礦、鋁土礦、銅礦、鉛鋅、煤炭資源。
印度的動植物資源很豐富,在農業方面,印度盛產稻穀、小麥、玉米、雜糧、小米、薯類、豆類、棉花、麻類、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煙葉、茶等,其中許多產品居世界首位。在林業方面,森林是印度的重要資源,印度森林的面積為750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23%。
值得指出的是,印度擁有7600公里的海岸線,擁有200萬平方公里的專屬海洋經濟區。浩瀚的印度樣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生物,礦物和能源資源。印度已於80年代後期開始對印度洋的海底礦物資源進行勘察並對礦床進行登記,對海洋資源的利用將大大彌補印度陸地資源不足的問題,並將對其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二、印度的人力資源狀況
國力的強大與人口的數量有著重要的關系,對要成為世界性的大國來說尤其如此,只有具備較多的人口才能形成巨大的消費能力,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強大的經濟實力。但是人口過多,超過本國資源和生產力的承載能力,則成為經濟增長的限制因素。2000年印度的人口已達到10億2千萬,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6.3%,居世界第二位。就印度的人口而言,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已經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制約性因素。
(一)印度人口的自然構成
印度當前人口處於「年輕型」時期,人口的增長潛力很大。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長率達到2.1%。 這意味著印度每年要增加約2400萬人口,人口急劇膨脹。
(二)印度人口的社會構成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最大的有10個民族。這10大民族人口佔印度全國人口的96.6%,其中印度斯坦族最大,佔46.3%。由於各民族的分布以及歷史、宗教、文化等種種原因,印度的民族問題非常復雜,民族矛盾有時十分尖銳,對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印度人口中,特別需指出的是印度的表列種姓和表列部族,即所謂「不可接觸」的「賤民」。他們的社會地位最低,沒有權利,在農村只能當佃農、雇農,絕大部分生活在貧困線之下,沒有土在城市只能從事「不潔的工作」(如洗清掃等)。「賤民」們不能進寺廟,學校等公共場所。雖然印度地衣,憲法規定不得歧視「賤民」,並給他們以公民的權利,但實際上並沒有做到。在人口的社會構成中,和經濟關系最密切的是人口的就業比重和就業的產業構成。印度的工業化水平很低,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占絕大多數,農業在印度經濟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印度存在著精英群體與低素質兩級分化的情況。教育水平整體上不能與我國相提並論。
直觀的從現象上來講。
目前印度有公立教育,但是往往條件十分簡陋,且名額很少。
很多能上得起學的人,在印度基本上算是中產家庭了。
高等教育中,目前學校中公立教育的名額往往只佔10-20%,其價格確實十分便宜。幾百塊人民幣一個學期。但是印度人人口眾多,往往這些名額是入不敷出,杯水車薪的。
目前真正在印度受到良好教育的一般都是精英階層的小孩子,印度一樣存在擇校費的費用。所以窮人家早已經蟄伏命運,不再相信中國人心中的「教育改變命運」。而且印度人在學校中,嘲笑低種姓人的現象十分猖獗。依舊把階級層次帶入到生活中。
所以窮人往往轉頭依靠宗教,希望來世可以投生在富裕的家庭。最搞笑的事例莫過於,拜神求考試結果,拜神求老婆金錢之類的願望。
至於印度精英階層始終還是相信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還是希望將自己的孩子送去國外念書。
三:印度內在文化
印度和中國相鄰,卻又被高聳的喜馬拉雅山隔開,中國人的想法和做法與我們大不相同。如果我們想超越這些限制,就必須要了解中國豐富的傳統和文化。
中國人與印度人有許多共同之處:敬重長者和權威,重視學習,熱情好客,看重家庭生活以及男性享有優越地位。而我們雙方的差別則可以歸結為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人生觀:中國人是「現世主義者」,而印度人是「來世主義者」。我們關心的是來世,因為它會支配我們現在的生活。這種觀念導致印度人對目前的生活趨向於否定和悲觀。
中國人只相信今生今世。在他們看來,眼前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生活的目的所在。由於在他們眼中只有「今世」,中國人願意盡力過好每一天,讓自己過得平和、舒適和富足。他們更願意麵對現實,做實用主義者。
印度人相信宗教,並幻化了諸多神靈以供敬仰。敬神是出於畏懼,或想得到切實的好處(發財、陞官、得子)。印度人花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來取悅神靈,並創造出天堂和地獄等概念及作孽和積德等觀念。
雖然佛教試圖將許多印度教的教義傳入中國,但中國人依然不像我們這樣來看待作孽與積德。佛教、伊斯蘭教及基督教都曾傳入過中國,但中國人對宗教的態度仍顯得不冷不熱並帶有功利主義色彩。
印度人為自己只注重精神世界而自豪,因此他們信仰精神與靈魂。中國人卻要和精神、物質兩個世界打交道。對印度人來說,精神世界比物質世界重要,內容比形式重要,意願比表達重要。對中國人來說,形式和表達則比精神和意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