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結束時英國有五百萬軍隊,為何卻讓印度獨立了
從近代史來看,憑借工業革命發展起來的歐洲國家紛紛在世界范圍內搶占殖民地,其中最成功的是英國。憑借幾千萬人卻統治了全世界3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憑借2萬人就敢東征大清帝國,憑借無敵艦隊更是橫掃世界。而且英國征服印度,花費的軍隊也比較少。但是有個問題很讓人不解,那就是二戰結束後,英國明明還有500多萬軍隊,但是卻為何甘心,眼睜睜的看著印度獨立呢?其實原因沒那麼簡單。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真相】
❷ 印度對二戰有什麼貢獻呢
在二戰時期,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當時的印度只是一個地理概念,不是一個主權國家。
二戰中,印度人基本都是跟在英國人屁股後面做事,英國人手不夠就從印度徵召人馬上前線協助英軍作戰。
總的來說,印度在二戰中的表現只能用平平淡淡來形容了!要說有卓越貢獻也沒有,要說什麼貢獻都沒有也不是。
❸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歷史淵源是什麼
1757年後,巴基斯坦和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分治之」的政策使穆斯林與印度教徒之間沖突加劇。
二戰結束後,印度再次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1947年6月,英國最後一任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省的「蒙巴頓方案」。
1947年6月,印巴根據《蒙巴頓方案》實行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獨立,成為英聯邦一個自治領,包括巴基斯坦東、西兩部分。
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歸屬巴基斯坦。但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
當時,克什米爾地區77%的人口為穆斯林,他們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願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後又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3)二戰中的印度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獨立後的印度共和國面臨著一系列嚴重問題,尤其是印巴分治所帶來的後遺症。獨立後第一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就由於克什米爾爭端而爆發軍事沖突。尼赫魯執政時代,印度傾向於社會主義,並仿照蘇聯制定了經濟發展的五年計劃。
印度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大獲全勝,但也付出了倒向蘇聯的政治代價。印度於1975年吞並錫金王國,將原錫金王國設為所謂的錫金邦。21世紀初的印度,已成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
❹ 印度這個國家是怎樣產生的
印度從來就不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也不是有一個民族為主的國家。歷史上的印度是許許多多國家的總稱,是一個地區名稱,不是國名。後來英國殖民者來到南亞,他們成立了一個東印度公司,也就是在東方的印度地區「經商」的公司。這個公司用軍隊推翻了原來當地的許許多多國家的政權,掠奪、壓迫、殘害殖民地人民,還把勢力滲透到中國西藏等地。後來有個叫甘地的人絕食請願,希望由「印度人」接管這個殖民地的權利。沉淪的日不落帝國在二戰打擊下已經無力經管東印度公司治下的大片土地,於是他們送了一個順水人情:你們「印度」獨立吧!只要還在「英聯邦」就可以了。於是這個甘地不費一槍一彈做了印度的開國總統。原來飽受殖民者侵害的各殖民地亡國人民,再次淪為「印度政府」的國民,飽受「印度人」的欺凌壓迫,這種壓迫包括宗教壓迫、經濟壓迫政治壓迫種族壓迫形形色色。不久伊斯蘭教徒們就獨立出來一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還有斯里蘭卡。但是其他較小民族的獨立被鎮壓。「印度人」對殖民者沒有放一槍一彈,但是對追求自由獨立人權的各民族人民卻從沒有心慈手軟。他們的屠殺和戰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世界歷史上從來就不存在一個叫印度的國家。我們早就知道那裡是天竺各國,曾經的「西方極樂世界」。今天的這個國家是帝國主義殖民者的遺產。今天的印度繼承了殖民者的一切經濟、政治文化和思想、思維。是老殖民者的現實代理人。他們在思維上和他們以前的宗主是一模一樣的,手段是一樣殘忍可恥的。今天的印度統治者和老殖民者一脈相承,是壓迫南亞各民族的集團和工具。如果我們承認印度主張的中印邊界,不如請「東印度公司」回來更好。 在那個所謂「民主、自由」的印度,貧窮落後,等級森嚴,少數民族永無出頭之日。只有極少數殖民繼承者享受尊嚴和富貴。我們如果有一點良心,就應該向那個地方輸出革命。至少可以輸出思想。退一萬步,和它不相往來,任其自滅。最愚蠢的是支持它、向它投降。但是按老殖民者製造的「民主、自由、普世價值」,就是中國向印度學習,對它投降。
❺ 二戰期間,我國在浴血奮戰時印度在干什麼
印度在二戰期間尚未實現獨立,當時應當稱為英屬印度,它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之一。英國是二戰同盟的重要支柱,印度當年也有許多被徵召加入英軍四處作戰的士兵。這在英國征服印度後,就時常這樣做,通過召募印度士兵,可以補充英國兵源的不足。印度士兵跟隨英軍征戰非洲、歐洲,也算是做出了貢獻。然而,人們對印度曾經在二戰中與德國、日本結盟,並加入法西斯陣營與同盟國作戰的情況了解並不多。一九四一年,一直積極尋求印度獨立的激進份子錢德拉·鮑斯從英國的監禁中逃脫至蘇聯莫斯科,之後他又從蘇聯飛到德國柏林投奔納粹,開始籌辦起所謂的「印度自由政府」,即印度偽政府。德國最高統帥部給鮑斯提供了場所、資金等一應幫助,國防軍也大力鼓動和支援錢德拉·鮑斯。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鮑斯跑到德軍在安納貝內格的戰俘營鼓動印度籍戰俘參加他的偽軍,由於他在印度人心中有一定的地位,幾天之內有數百人報名參加;另外,在弗蘭根堡附近的一個戰俘營里也有六百名印度志願者,博斯將他們組成軍團開始軍訓。一九四二年九月,「印度軍團」被德國國防軍吸收,改名為「第九五0印度步兵團」。總計約三千五百人。擁有八十一輛各類車輛、七百匹軍馬。一九四三年四月,九五0團移動到荷蘭並被配屬到第十六空軍野戰師。全團由三個營(每營四個連)和第十三、十四、十五連組成。
日本投降後,英國提出對鮑斯的指控和追緝。錢德拉·鮑斯攜帶著巨額「復國資金」乘坐一架日本運輸機經台灣上空飛往東京。因飛機失事而受傷,1945年8月19日,鮑斯死於台北的一所醫院里。1945年日本人收斂了他的遺骨,並由日本派來的一些僧人為他在台北進行了法事活動,火化後骨灰運去日本埋葬在東京的古寺蓮光寺中。印度國會議事堂前的三幅肖像中,錢德拉·鮑斯與甘地、尼赫魯並列,可見印度公示錢德拉·鮑斯的評價有多高。難怪印度法官會在戰後的東京審判時,極力為日本戰犯辯護,還宣稱日本戰犯全都無罪,看來他的腦袋並非讓驢給踢了。因為,印度與日本一直有著特殊感情 。印度與日本雖然相距遙遠,遠隔大陸還遠涉重洋,歷史上的交集似乎也並不多。但是在二戰時期,印度卻與日本關系相當密切,所以,日本與印度日趨熱絡、越走越近,似乎有漸成同盟之趨勢也就並不意外了。
❻ 中印戰爭是怎麼回事
簡單的描述: 首先清朝地圖是包括西藏,藏南等地方的。但後來清朝沒落被英國半殖民,而當時印度也是被英國完全殖民。後來二戰後各個國家宣布獨立,英國撤離出來時就故意把藏南劃分到印度地圖。繼承了英國留下來的政府後,印度自然而然的認為藏南是自己領土。
然後,當時印度繼承了英國部分軍力,自認為是第三世界老大哥。而打心底看不其同在第三世界的中國。又因藏南問題慢慢打算憑借武力把西藏給奪過來,於是就在領土反面開始動歪腦筋。在當時的蘇聯和美國的鼓動下,印度開始冒險動軍對邊境行動起來。
於是當時老毛就決定一戰打出50年和平~~~~~最後就打起來了!!!!最後贏了,還把勝利的軍隊撤回國,最後印度又把被打敗的軍隊拉去繼續佔領藏南~~~~~最最後藏南爭議還在困擾著中國。。。。。。。。。。。。。。。。。。。。。。。。。。。。。。。。。。打贏了比打輸的跑的還遠~~~~可能是害怕印度把美國拉過來把事情搞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