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南亞-兩洲兩洋的「十字路口」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細長部分叫馬來半島。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共有兩萬多個島嶼,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和菲律賓等國。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是這個路口的「咽喉」,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馬六甲海峽全長約1080千米,最窄處僅有37千米,可通行載重20萬噸的巨輪。太平洋西岸國家與南亞、西亞、非洲、歐洲等沿海國家之間的航線多經過這里。馬六甲海峽沿岸的國家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其中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最窄處,交通位置尤其重要。馬六甲海峽地處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大西洋西岸與印度洋、非洲東岸聯系的重要通道。
如圖所示: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是一個城市國家。它的面積71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有498.8萬,公民和永久居民373.3萬(2009年),是世界上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端,由新加坡島及附近的60對個小島組成,北面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新柔大堤連接兩國,交通便利;南面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新加坡馬六甲海峽的最窄處,交通位置尤其重要。馬六甲海峽地處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太平洋西岸與印度洋非洲東岸聯系的重要通道。
中南半島北部同我國山水相連,地勢北高南低,高大山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河流大多發源於我國西南地區,上游奔騰在崇山峻嶺之中,水流緩急,蘊藏著豐富的水利資源;下遊河道變寬,水流變緩,泥沙沉積,行程廣闊的沖擊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地區人口稠密,開發歷史悠久,是東南亞的重要農業區。
湄公河發源於我國的青藏高原,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個國家,注入南海,是東南亞最長的河流和重要的國際河流。馬來群島因居民多馬來人而得名,包括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和呂宋島等兩萬過個島嶼,是世界面積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的多數島嶼,地形崎嶇,山嶺眾多,多火山,地震。島嶼間多海峽,這些海峽為東南亞至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火山之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位於東南亞,地處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的交會處,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繁,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有400多座火山,其中77座位活火山,被稱為「火山之國」。2004年12月16日,蘇門答臘島以西約160千米處的里氏9.0級地震,引發了印度洋特大海嘯。這次海嘯襲擊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斯里萊卡,馬爾地夫,印度等國,造成約30萬人死亡。
中南半島的河流對城市分布有很大的影響。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動能,影響著城市的分布,沿河設城是是中南半島城市分布的普遍規律。
【迷人的熱帶風光~】
東南亞地處熱帶,中南半島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農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馬來群島的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分布著茂密的熱帶雨林。農作物隨時播種,四季都有收獲。東南亞具有茂密的原始叢林,美麗的熱帶海濱,眾多的名勝古跡,獨特的風土人情,它們已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目前,旅遊業已成為新加坡,泰國等國的重要產業。柬埔寨有著名的吳哥窟。
如圖:
緬甸有著名的仰光佛塔。緬甸是湄公河流經國家之一。
如圖:
有花園城市國家——新加坡。新加坡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就是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新加坡風景優美,有很多華人華僑來這里讀書或旅遊。
如圖:
越南的下龍灣
如圖:
日本也在亞洲之中。
說到日本,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目前日本的科技非常發達,在經濟上也處於全球的前幾名。可是日本如此小的一個國家,它在早期的文明其實是不發達的,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躍遷到今天的地步?它到底是如何發展的?
我們首先可以通過日本的地形對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因為每一個國家的文化都是基於地理環境所產生的,無疑地理深深的影響著文化。那麼日本這個國家有著怎樣的地形?首先非常的明顯日本是一個島國,主體由四個大島形成,分別是九州島,四國島,本州島和北海道島。整體國土面積相對來說是很小的,那麼在這樣的一片大地上,日本的早期可能形成高度文明嗎?我想是不行的。
我們可以通過日本的自然環境來分析。首先日本是一個島國,所以它相對會比較封閉,無法與其他國家聚集,沒有文化的交流。第二點就是日本的自然災害,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日本有大量的火山,這也有很大的隱患。第3點就是日本的地理環境,山地偏多平原較少,因此不適合耕種農耕。綜合上述幾點,日本在早期都很難形成高度文明。在那個時候,日本在早期也被中國人稱為倭,表示非常矮小的意思,但是日本依然對這個名稱非常的尊重,因為中日本極其仰視中國,可見早期的日本其實是並不發達的。那麼問題來了他,他日後又將如何發展?
對於一個自己本身實力不強的國家,要想最快的崛起,唯一的方法就是向其他國家學習,因此日本也是看中了附近強大的中國,決定向中國開始學習。在那個時候,日本就派了大量的留學生去中國學習,給日本帶來了文化,同時也吸收中國的文化。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的很多建築和文化都和中國極度相似,就像是他們的服飾,食物,語言,包括建築和茶都是從中國模仿過來的。可以說日本這個國家在學習方面極其的深入,這也是其他國家無法比肩的。
如果現在讓你看一下全球的衛星俯視圖,你會發現在夜晚的時候燈光最亮的一個國家就是日本,日本如今在經濟上已經超越了中國,但是這非常的奇怪,如此小的一個日本,早期又沒有高度的文明,它是如何在經濟上超過中國的?我們可以再次結合日本的地形,剛才說到它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而有海最有利的一點就是海上貿易。在早期最開始海上貿易的就是歐洲的西班牙,英國等等歐洲商船來臨,需要賺錢,那麼此時日本是否要打開國門打開貿易之路呢?這對他們來說可是一個很大的機會。但是再想一想,在這個時期的日本其實經濟並不發達,他們也沒有太多的物資,日本賣的東西錢又少,所以早期他們並沒有打開這條路。可是不久之後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美國強迫進入日本,逼迫他們開港,日本此時肯定不想開高,但是由於實力的落差,他們只能聽從。
日本看見美國有如此強大的科技於,是決定去歐洲等幾個國家考察,這一去發現了他們在經濟上是有多麼大的差距,幾個歐洲列強都已經開始極其昂貴的絲綢作為毯子,並且他們的科技也處於絕對領先階段,這個時候日本又決定開始學習歐洲,走向工業之路。日本當機立斷,直接把歐洲的工人和他們的工廠搬過來,直接在自己的國家建造工廠,學習他們的技術。但是這樣的工業之路會長久嗎?我想不會的,因為工業最主要的就是需要資源,可日本此時根本沒有什麼資源,那麼他們要如何發展工業?此時他們只有唯一的一種方法就是發動戰爭,於是就有了中日的甲午戰爭,這次中國大敗而歸,日本見狀野心就越發膨大後來他們還佔領了台灣島,可是最終這條路卻失敗了,主要原因就是美國的那兩顆原子彈,加上各方對他的打壓,日本之前的原有經濟和財產此時直接全部經清零,日本在二戰失敗後也受到了美國的控制。為什麼呢?我們可以結合地理再分析一下日本的地理位置處於當時的蘇聯和美國中間,而這兩個國家是當時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而日本的位置就是如此的特殊,誰掌握了日本,就對對方有著很大的控制力,於是美國也決定忍恨把日本拉進自己,但美國怎麼可能是真的關心他,他們也是為了利益。對於日本來說,好的一面就是他們受。著美國的保護,但是同樣也有不好的地方,因為他們就沒有民族主體性了。
問題來了,此時日本又沒有了,錢又受到其他人控制,他要如何發展,此時日本也畢竟有了100年的工業歷史,所以他們的技術方面是很成熟的,他們此時缺少資源,那麼就可以向海外買原料,然後再二次加工成商品售賣賺錢,但是做的產品也不能是一些比較基礎的東西,因為這樣其他國家也會製作,他們很快就會失去競爭力,於是日本決定專做那些有技術含量的產品,比如晶元,汽車,機器人等等這些技術,一旦掌握其他國家就只能靠買他們的技術來維持自己,所以他們也。占據了極度的技術優勢,通過這條路他們也賺了很多錢,可以說日本和世界的聯系極其緊密,雖然每個國家也都需要靠著其他的國家生存,但是他們與世界是完全的共生關系。脫離了世界這個市場,他們就無法發展起來。
日本這個國家可以說是非常的神奇,別看它的地理環境並不是很好,國土面積也不大,人口也並不多,可是他們的經濟卻是目前世界的第3名,他們到底是如何做到的,這和他們的民族文化有關,同樣也和他們的選擇有關,在面臨著各方的巨大打壓的情況下,他他們依然能堅決的作出選擇,並且積極的發展,適應這樣的環境,找到一條自己可以生存的道路。所以說日本人真的非常的恐怖,因為他們只要想干一件事事情,都可以拼盡全力將它干好,日本也就是靠著這樣的方式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非常的不容易,充滿了血雨腥風。
爪哇島是印度尼西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地區。該島面積不到全國的百分之七,卻集中了全國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人口和大部分工業生產部門。島上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椰林,海灘,熱帶作物種植園眾多火山構成了一副風光綺麗的畫卷。島的中部有世界最大的古老佛塔——婆羅浮屠,相傳是由幾十萬農民和奴隸用15年的時間建成的。印度尼西亞的首都雅加達就坐落再爪哇島的西北部,人口800多萬人,是東南亞的第一大城市。
【富饒的無產】
水稻是東南亞的主要糧食作物,種植歷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肥沃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區。東南亞是世界重要的稻米產區,泰國,緬甸,越南是世界重要的稻米生產國和出口國。東南亞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等熱帶經濟作物的最大產區。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泰國的橡膠生產居世界的首位。菲律賓是世界上生產椰子最多的國家。石油和錫是東南亞的主要礦產。這里有世界最大的錫礦帶,馬來西亞錫礦砂的產量居世界前列。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重要的石油,天然氣出口國。
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有兩千多萬人,約佔世界各地華人與華僑總數的百分之八十。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分別佔到總人數的百分之七十五和百分之二十三點二。華人和華僑對東南亞的開發和繁榮做出來巨大貢獻。
華人與華僑稱東南亞為「南洋」。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初期,我國東南亞沿海,尤其是廣東和福建兩省,大批中國人下「南洋」謀生。他們有的在種植園,廠礦里當員工,有的從事就業,手工業。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取得了所在國的國籍,成為外籍人華人;而有些人仍保留著我國的國籍,成為華僑。
這就是東南亞的風光
2. 印度首都在哪裡印度首都及主要城市簡介
提起印度,人們總愛把它同膾炙人口的神話小說《西遊記》聯系起來。因為,唐憎跋山涉水、歷盡艱辛去往的西天,指的正是這個國家。印度位處南亞次大陸,擁有五千餘年的悠久歷史,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勤勞、智慧的古代印度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給人類留下了豐富而珍負的遺產,為世界文化寶庫增添了一顆璀璨奪目的瑰寶。在二百九十七萬平方公里遼闊而美麗的國土上,散布著干百處令人神注的名勝古跡,吸引著各國遊客前來游覽、憑吊。 在印度北部波光瀲灧的朱木拿河西岸,座落著兩座南北相對、風格迥異的城市,一座是建築新穎的新德里,一座是古色古香的舊德里,通常人們把新、舊德里合稱為德里。舊德里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前一千二百年前,印度著名史詩《摩呵婆羅多》中就記載著古代般度人在這里建都的史實,當時叫做因陀羅普拉斯塔,意為雷霆神住地。而德里的名字,則為紀念公元前一百年重建該城的印度王公拉賈·迪里而取。一六三八年,莫卧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傑汗開始興建現今的舊德里城,十年後竣工,稱為沙傑汗納巴德,意即沙傑汗住地。新都新德里始建於一九年,設計者為英國建築師埃德溫·勒琴斯。歷經十八年,一九二九年新城才最後落成。 新德里是座花園般的城市,既具現代風采,又有古代風貌。城內道路寬闊整齊,街旁遍植綠樹、碧草、樣花,美麗的街心花園點綴在交叉路口,水珠飛溉的噴泉隨處可見,把城市裝扮得俏麗多姿。市內的許多名勝古跡又為花園城增添了無數光彩。 首都首都為新德里(NewDelhi),連同德里人口共838萬(1991年普查)。 德里位於印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畔,為中央直轄區,包括新、老德里和郊區鄉村在內,面積1485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446.3平方千米),是全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鐵路、航空樞紐。 主要城市加爾各答面積568.8平方千米,人口l086萬,位於恆河下游支流胡格利河畔,離孟加拉灣有138.4公里。加城是印度東部最大的港口和鐵路、航空樞紐,在印度的工商業、金融、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 孟買面積603平方千米,人口1256萬。它瀕臨阿拉伯海,是個天然良港,被稱為印度西部的門戶.也是印度海軍的重要基地,在印度的政治、經濟、金融、軍事、文化各方面都佔有重要地位。 馬德拉斯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536萬。它東臨孟加拉灣,是印度最大的人工港.海、空、鐵路和公路文通均很方便,被稱為印度南部的門戶。 海德拉巴一一面積298.5平方干米,人口427萬。該市實際由海德拉巴和塞康德拉巴德兩城市組成。它位於德干高原,是印度南北交通要道和印度空軍高級飛行訓練的基地。 艾哈邁達巴德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328萬。它是印度第二大紡織中心。 班加羅爾面積174.7平方千米,人口410萬。它是南印度的工業城市和商業中心,很多軍工廠都建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