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什麼時候發展農業

印度什麼時候發展農業

發布時間:2023-08-28 01:57:05

1. 印度是不是因為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早。

印度農業的社會經濟結構的特點是,封建的、個體的和資本主義的經濟成分並存,小農經濟占絕對優勢,每個農戶的經營規模較小。印度獨立後就開始進行「土地改革」,並公布了名目繁多的法令,但大多並未認真執行,成效不大。因此,雖經歷了長達40年的「土地改革」,但印度的土地佔有狀況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土地所有權仍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封建和半封建的經濟成分佔有優勢。據印度官方抽樣調查(1985/86年度),占農戶總數1.3%的最富的大農擁有14%的土地,23%的農戶是佃農與半自耕農的混合,而占總數50%的最窮的小農只擁有1%的土地。不僅如此,—些小農和「邊際農」(耕種土地不足半公頃)還不斷喪失其土地而不得不加入無地農民的隊伍。目前,無地農佔全國人口的35%。印度農業主要以個體農戶為經營單位,平均經營的土地規模為1.68公頃(1985/86年度),但占農戶總數的57.8%的邊際農戶的平均規模只有0.39公頃。
印度傳統農業的特點,是農業對氣候和雨水等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大,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經常遭受季風的危害而造成水旱災害。據統計, 1951—1983年的32年間,因旱澇災害而造成農業減產的就有13次之多。二是以傳統的生產工具和手工勞動為主,現代投入較少。85%的耕地依靠人畜力耕作,70%的耕地無灌溉設施,靠雨水灌溉。在農業投入物總值中,現代投入僅佔9.66%(1955/56年度),70年代中期上升到61.98%。農業先進技術大都局限於小麥和水稻,而對豆類和油料作物沒有重大影響,造成這些作物產量低下,每年需進口大量食油才能滿足國內需要。這—切反映在印度的農業生產率和農民收入都較低。全國2/3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但每個農業勞動力創造的價值為非農業勞動力1/3。例如,1988/89年度,每個農業工人每年的實際收入是420.5盧比,而非農業工人為783.8盧比,高出83.6%。這還表現在印度農作物的單產水平較低。一些作物的單產水平低於東南亞許多國家。例如根據糧農組織的資料,每公頃稻穀和小麥的產量,印度分別為2817公斤和2420公斤,我國則分別是5869公斤和3318公斤。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不平衡日漸擴大由於印度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經濟社會環境條件不同,採用現代技術的程度不同,造成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在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區(特別是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生產水平高,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較高;南部和東部地區(如比哈爾邦、奧里薩邦、中央邦)生產水平和糧食產量較低。邊際農、小農與大農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隨著經濟的發展,地區發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並未減輕,而且有加重的趨勢,從70年代中期起,印度政府逐漸重視了發展與公平問題,並制定和實施了各種計劃,但收效似乎不大,總的說來,目前印度農村社會和經濟生活仍然是以農業(主要是種植業)為中心旋轉。村社仍然是社會關系和經濟活動的基礎,傳統的管理系統以及親屬、家庭和種姓制度仍然是社會經濟關系的決定因素。但近幾年,許多地區以不同的速度和強度,開始發生變化,涌現出了少數現代的農村社會。

自獨立以來,印度經濟結構發生了—些變化,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在不斷下降(據世界銀行資料,其份額從1970年的45%下降到1993年31%),非農業部門的份額在逐步上升。但是,這種變化既沒有伴隨著農業勞動力向其他部門的大量轉移,也沒有伴隨著農業生產內部結構的顯著變化。由於印度農業生產的這個特點,農業生產發展比較緩慢,生產率水平不高,農業結構長期得不到改善。
印度農業生產結構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是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又以糧食作物為主。在1988/89年度農村地區居民總收入中,92%來自農業(包括畜牧業),林業收入只佔4%,漁業收入只佔1.3%。1988/89年度,種植業內部結構是:糧食產值占種植業總產值的48.3%,油料佔12.7%,蔬菜和水果佔10.4%,棉花佔3.8%,煙草佔0.5%。印度養牛的頭數名列世界第—, 1994年達到19298萬頭,佔全世界的15%;但肉類總產量只佔世界的2.1%,奶類佔6.5%。
另—個特點是結構的變化具有—定的「惰性」,農業生產部門結構的格局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自1950年以來的40年裡,印度各個農業生產部門都有所發展,並且總的趨勢是不利於畜牧業、林業的發展。
印度種植業內部的結構模式40年來也沒有發生重大變化。1950—1990年期間,播種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相對減少的作物有:穀物從66.1%下降到59%,大豆從16.8%下降到13.1%,棉花從5.4%下降到5.1%;呈擴大趨勢的有:油料作物從8.9%上升到10.6%,甘蔗從1.4%上升到1.7%。

2. 印度農業發展有利條件有哪些

A大部分地區位於北緯10°-30°之間,多屬於熱帶和C年降水量變化大。

印度水資源豐富,年降雨量39300億立方米。全國36%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超過1500毫米,其中33.5%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750-1150毫米,33.5%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750毫米。印度有許多河流。恆河是最重要的河流,全長2700公里,有10多條支流,流域面積106萬平方公里。

雅魯藏布江、戈達瓦里河、納馬達河和克里希納河是印度第二大河流。雨水充沛,河流眾多,為農業生產和灌溉提供了有利條件。灌溉面積佔全國耕地面積的32.8%。

印度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冷季1~2月,夏季3~5月,西南季風雨季6~9月,東北季風10~12月。北方最低氣溫為150攝氏度,南方最高氣溫為27攝氏度,幾乎全年無霜凍。農作物可以全年生長,有豐富的熱資源。


(2)印度什麼時候發展農業擴展閱讀:

印度農業發展成果:

印度的農業也取得了巨大成就。1951年至1991年,農業年均增長3.7%。糧食產量由1950/51年的510萬噸增加到1990/91年的1762萬噸,增長3.46倍。根據糧農組織的數據,印度1994年的糧食總產量為2248萬噸,人均佔有231千克。

在個人消費支出中,食品支出佔比從1960/61年的72.4%下降到1992/93年的55%。

3. 印度農業的印度介紹

印度共和國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半島上,東北部和西北部與我國接壤。國土面積297.47萬平方公里,居亞洲第2位。總人口9.6億(1997年),居世界第2位。人口自然增長率2.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7人。城市人口約佔26%。印度在獨立初期,人均收入只有150美元,是當時世界上最低水平的國家之—。貧富差別懸殊,社會條件極差,全國有54.1%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人均壽命只有41歲。印度政府為了盡快改善國家和人民的經濟和社會條件,於1951年起,制定和實施了發展經濟的計劃。在過去的40年裡,印度國民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已從1950/51年度的1746.9億盧比增加到1990/91年度的46582.7億盧比,平均增長率為4.5%,居世界第12位。人均壽命延長到59歲,國家和人民的經濟和社會條件明顯好轉。 1993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300美元。
印度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印度的耕地面積數量居亞洲之首,多達1.43億公頃,人均佔有耕地0.16公頃,約為我國的兩倍。印度全境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北部喜馬拉雅高山區,約占國土面積的11%;中部恆河平原區,約占國土面積的43%;南部德干高原區和西部塔爾沙漠區、台地和緩丘陵、丘陵約占國土面積的36%。在國土面積中,耕地面積約佔47%,森林面積約佔22%,草地約佔4%。印度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全年降雨總量為39300億立方米。全國36%的地區年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33.5%的地區750—1150毫米,33.5%的地區為750毫米。印度境內河流眾多,最主要的河流是恆河,全長2700公里,支流10餘條,流域面積106萬平方公里;其次是布拉馬普特拉河,戈達瓦里河,訥爾默達河,克里希納河等。充沛的雨水和眾多的河流為農業生產和農業灌溉提供了有利條件,全國灌溉面積佔耕地面積的32.8%。印度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共分四季,1—2月為涼季,3—5月為夏季,6—9月為西南季風雨季,10—12月為東北季風期。北方氣溫最低為150C,南方氣溫高達27℃,幾乎全年都是無霜期,全年均可生長農作物,熱量資源相當豐富。

4. 印度經濟發展歷程

印度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

  1. 1947~1956年,即從印度獨立到「一五」計劃結束,是經濟恢復時期。印巴分治不僅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大仇殺,而且打亂了本來就不平衡的國民經濟。分治後大城市和大工業均分布在印度境內,而原料產地和糧食產區卻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據統計,91%的大工業如鋼鐵、黃麻、造紙等工業幾乎全部留在印度,而巴基斯坦卻生產38%的棉花和80%的黃麻。這就使獨立初期的印度花費巨額外匯進口黃麻、棉花和糧食。

  2. 印度獨立初期工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工業生產總指數從1948年的108.4下降到1950年的105。農業下降到1950~1951年度的95.6,糧食下降到90.5。為改變這種狀況,印度政府擬訂了「一五」計劃(1951~1956年),其目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變印度停滯不前的經濟結構,以便為以後的經濟發展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經過努力,印度國民經濟在「一五」計劃結束時,平均增長率達到3.6%,超過原定指標的2.1%。5年內工業生產增長25%,農業生產增長22.2%。按1970~1971年價格計算,工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7.4%,農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4.3%,國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長3.6%。

  3. 此間,物價比較平穩,工廠工人實際工資恢復到戰前(1939年)的水平。在「一五」計劃期間,還實行了取消中間人地主的土地改革,有40%耕地面積的土地轉移到中小地主和富裕農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農村的階級矛盾,並促進了印度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第二階段:

  1. 1956~1966年,即實行「二五」和「三五」計劃的10年,是印度工業體系形成時期。根據尼赫魯的經濟發展戰略,印度「二五」和「三五」計劃在工業方面強調優先發展以機械製造業為中心的重工業。在這兩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集中力量投資在電力、冶金、礦山、采礦、機械製造、化工原料、採油、煤油、石油化工以及化肥等各種重工業和基礎工業方面,從而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經過10年的努力,工業生產增長近一倍,總指數從1956年的136(1950的為100)上升到1966年的264.4。

  2. 工業產品增長最快的是為生產服務的機械設備和耐用消費品,其中機床增加21倍,內燃機增加7倍,動力水泵增加5倍,發電機增加4倍,家用電冰箱增加6倍。此外,食糖和食油分別增加14%和13%,機紡棉布反而減少15.2%。印度政府在積極發展國營企業的同時,也鼓勵私人壟斷財團以及同外國資本合作興建的新型工業。印度國營企業從21家增至74家,投資額增加29倍,從8.1億盧比增至241.5億盧比。

  3. 印度國內和國外壟斷組織在印度投資增加132.5%,從47.83億盧比增加到106.93億盧比。印度五家最大的財團資產總值從1958年的45.44億盧比增至1966年的131.94億盧比,增加近2倍。

  4. 在農業方面,尼赫魯的戰略是實行鄉村發展計劃和實行合作社。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合作社評議會制度,使其成為農村基本經濟行政單位,要求10年內把全部耕地納入廣泛的發展計劃,並在美國專家的建議下實行農業精耕計劃,集中使用高產品種、化肥、農業機械等現代化技術,以達到大幅度增產目的。但該計劃當時基本上未能實行。

1964年尼赫魯去世後,繼任的夏斯特里拋棄了尼赫魯的上述戰略。其間,工業增長一倍,而農業只增產14%,年平均增長率為1.5%。而且農業生產很不穩定,每隔二三年就出現一次減產,有時甚至出現大幅度倒退。如1965~1966年度的農業生產低於1958~1959年度的16.6%。1965~1967年連續兩年災荒,加上1965年的印巴戰爭和美援的中斷,形成了糧食恐慌、通貨膨脹、外匯短缺和工業減產為特徵的經濟危機。農業生產的停滯和倒退嚴重影響了工業的發展。

三、第三階段:

  1. 1966~1984年,即從三個年度計劃,經過「四五」、「五五」、「六五」計劃到英·甘地逝世,這一時期的基本特點是著重發展農業。20世紀60年代中期,印度糧食恐慌,糧食庫存全部耗盡,配給制度基本上依靠美國進口小麥來維持,從而使印度對美國和世界銀行的依賴加深。為改變這種狀況,在美國和世界銀行的支持下,英·甘地開始實行所謂「綠色革命」,即農業發展新戰略。

  2. 在工業方面,給國內外私人投資提供新機會,開展放鬆工業許可證政策,將14家大銀行(存款總額佔全國56%)收歸國有,對壟斷財團新建和擴建進行審批等限制措施。在這個時期,對農業和能源動力方面的投資比例增大。農業投資比重從「三五」計劃(1964~1969)的20%,提高到「四五」計劃(1969~1974)的23%。工業企業的投資從20%下降到18%。

  3. 「六五」計劃(1980~1985)對農業的投資佔25.4%(「五五」計劃為21.7%),能源動力開支佔28.1%(「五五」計劃為26.2%),工礦業開支佔15.4%(「五五」計劃為18.7%)。「六五」計劃期間預計國民收入增長率為5.2%,人均收入增長率為3.28%。

四、第四階段:

  1. 1985年至今,經過「七五」、「八五」、「九五」三個五年計劃,即從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印度各屆政府開始經濟政策的調整與經濟改革。進入20世紀80年代,英·甘地執政時,印度就開始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但調整幅度太小。

  2. 1985年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問題與困難較多。1991年拉奧執政後堅持改革,改革步伐加快,成績顯著,但仍存在問題與困難。

5. 印度的農業革命

印度農業革命是指以農業現代化為目標的「綠色革命」、以提高牛的經濟價值,增加牛奶產量為目標的「白色革命」和以開發江、河、湖、海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為目標的「藍色革命」
背景:南亞古國印度,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但因長期受英國殖民者的殘酷掠奪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農業生產水平低,曾是舉世聞名的「飢饉之國」,有些地區曾出現過赤地千里、餓殍遍野的悲慘景象,僅1900~1947年就餓死2600餘萬人。
目的及成果
印度獨立以後,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從60年代開始,就實行新的農業發展戰略——「綠色革命」。「綠色革命」是指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農業現代化,以引進、改良、推廣高產優良品種為核心,提高糧食單產,所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和水稻。60年代初「墨西哥小麥」育成,單產每公頃14025kg;60年代中育成的菲律賓「奇跡稻」,單產每公頃達22500kg。「墨西哥小麥」和菲律賓「奇跡稻」的引種成功和大面積的推廣,加上灌溉面積的顯著擴大,化肥、農葯的施用量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印度的糧食單產和總產量成倍增加,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綠色革命」以來,平均每年增長3.95%,1981年印度糧食產量達134×106t,創歷史最高紀錄,糧食產量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三糧食生產大國。
問題
「綠色革命」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化肥、農葯和農業機械的使用,必然要增加大量投資,不僅生產成本高,還會加重國家財政負擔。由於大量灌溉,長期使用化肥、農葯,造成土地板結和鹽鹼化,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另外,一些農村舊的生產關系及落後勢力,對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推廣,也起著阻礙作用。

6. 印度農業的介紹

印度自獨立後40餘年來,工農業生產雖然有了較快發展,但印度仍然是—個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80%的人口以農業為生,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的凈產值占國內凈產值的34.9%。從印度經濟發展史來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的增長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這是印度經濟發展的—個顯著特點。

7. 印度農業的發展成果

印度的農業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在1951—1991年期間,農業年均增長3.7%,糧食產量從1950/51年度的5100萬噸增加到1990/91年度的17622萬噸,增加3.46倍。根據糧農組織的資料,印度1994年穀物總產量為21248萬噸,人均佔有量為231公斤。在個人消費支出中,食品開支的份額,從1960/61年度的72.4%下降到1992/93年度的55%。

8. 印度在發展農業方面 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借鑒

印度政府開始實施—項農業發展新戰略,這—戰略就是採用以高產品種為主,結合水、肥、農葯等農業技術,發展現代農業的戰略,通稱「綠色革命」。

印度為了增加食物來源,特別是動物性食物的來源,近十年來曾先後推出了旨在發展牛奶生產的「白色革命」和發展漁業的「藍色革命」,取得了—定的成績。

另—主要成效是使印度農業科研和應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農業科學技術要轉化為生產力,涉及到以下四個系統,即研究系統、推廣系統、應用系統和支持系統。隨著經濟的發展,印度逐步建立起了這四大系統。

在70年代中期以前,印度的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是鄉村工作者兼職完成的,70年代中期以後,才形成獨立的由各級專職人員進行的推廣系統。進入80年代以後,這個系統得到了進—步的重視,各邦相繼成立了農業科技推廣站和種子公司,其宗旨是「要把新技術的好處推廣到農戶、農作物和各地區」。科技推廣站及時地提出引進、推廣農業新技術的建議,組織農民進行田間試驗,然後逐步推廣。印度現在有140多個科技轉讓中心。支持系統包括農業信貸系統,價格支持系統和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的合作社系統。

9. 印度經濟在什麼時候發展起來的

印度經濟大致可分為三段時期,第一段為前殖民時期,直至17世紀止,第二段為英國統治時期,由17世紀開始,而第三段則是由1947年印度獨立直至現在。
1.改善施政 2.提高教育成果 3.提高大學的質量和數量 4.控制通貨膨脹 5.發展可靠的財政政策 6.金融市場自由化 7.增加與鄰近國家的貿易 8.提高農業生產力 9.改善基礎設施和 10.改善環境質量

閱讀全文

與印度什麼時候發展農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英國別人罵我怎麼罵回去 瀏覽:113
印度都有什麼葯 瀏覽:549
中國五大家族是哪些 瀏覽:725
印尼落地簽可以續簽多少錢 瀏覽:509
山東國際快遞印度哪裡有 瀏覽:339
越南當地現在月工資多少 瀏覽:911
小米為什麼在印度熱賣 瀏覽:969
印度小黃瓜怎麼煮好吃 瀏覽:222
中國有多少人感染食腦蟲 瀏覽:419
義大利語時間是哪個單詞 瀏覽:463
印尼為什麼沒有華為 瀏覽:831
越南生產的紙巾怎麼樣 瀏覽:298
伊朗北部和中國哪個地方同緯度 瀏覽:359
且末離印度多少公里 瀏覽:231
印尼一年四季是什麼氣候和溫度 瀏覽:626
印尼椰奶kara怎麼吃 瀏覽:631
中國的丫鬟有多少個 瀏覽:506
中國和美國目前外交關系如何 瀏覽:178
英國人訂機票姓名怎麼填 瀏覽:297
cmlink英國如何上網卡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