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信仰什麼宗教
1,印度教
印度教信眾超過人口的82%,也就是說多達8億以上的人口信奉該教。印度教由大約形成於公元前10世紀的婆羅門教發展而來。印度教是多神教。據說,印度教的神有3.33億之多 。印度教經典繁多,教義十分繁雜,它既有崇尚神明的理論,也有一些無神論的思想。
2,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在印度的地位僅次於印度教,信奉者約有1 .2億左右,公元8世紀前後由阿拉伯傳入印度。15——18世紀莫卧兒帝國時期,伊斯蘭教在印度得到迅速發展,並被定為國教,作為統治階級的思想工具,伊斯蘭教統治印度長達幾個世紀。
3,基督教
基督教信徒超過2000萬,是除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以外信眾最多的宗教。教徒主要分布在南部諸邦,其中以喀拉拉邦為最,其次分布在印度東北部和一些大城市。相傳,基督教於公元1世紀時就已傳到印度。
4,錫克教
錫克教是在伊斯蘭教影響下經過改革的一個印度教教派。它原是印度教一個反對種姓的支派,是對婆羅門統治和教義的一種反叛,後來又在反對穆斯林的統治中形成了軍事力量。它的產生受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方面的影響,可以說是兩大文化融合的產物。
5,佛教
佛教是其誕生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達毗羅衛王國(今屬尼泊爾),由始祖釋迦牟尼於公元前6世紀創立的。佛教在印度曾獲很大發展,一度近乎普及整個次大陸。
6,耆那教
耆那教創立時間與佛教相仿,也是公元前6——前5世紀前後。它是當時反對婆羅門教的主要思潮之一,後分裂為天衣派(裸體)和白衣派,中世紀時得到廣泛傳播,一直保存至現代。耆那(Jain)本身的意思是勝利者,是該教傳說中的人物筏陀摩那的稱號。
(1)印度為什麼不信基督教擴展閱讀:
國家環境
印度是世界宗教發祥地之一。直到現代,絕大部分印度人仍然篤信宗教。宗教與印度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它深入到印度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印度,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是工廠,還是學校,從幾歲、十幾歲的兒童,到幾十歲的老翁,他們同你交談之間,一定會問「你信什麼教?」當你回答不信任何宗教時,許多人甚至青年學生都會感到驚奇,和不可思議。
在印度,可以說處處有神廟,村村有神池。在一些地區,街上的行人路過一座神廟,便會停下來,轉身跨進廟門,舉手擊幾下吊著的小銅鍾,然後在一個容器里放一些錢,接著雙手合十,閉上眼睛,祈禱片刻。之後再繼續趕路。
前邊若再遇到一座神廟,又會重復一番。白天,在大街十字路口的廟內或路邊的廟中,總有不少信徒赤腳盤腿席地而坐,全神貫注地聽祭司向他們講述各種神話故事。
由於印度是個宗教盛行的國家,宗教在人們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印度人看來,宗教至關重要,認為沒有宗教就沒有生活,這種思想體現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因此,人們信仰宗教,按宗教教義行事。絕大多數人從早到晚,從生到死,一舉一動,無不與宗教聯系起來。
2. 印度的三大宗教是什麼
印度的三大宗教是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一、印度教
印度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於公元8世紀形成,它的前身是婆羅門教。它綜合了多種信仰,沒有單一的信條,但所有印度教教徒都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論。
印度教還是一種哲學和生活方式。它宣傳因果報應和人生輪回。印度教還主張非暴力,不殺生。印度教有種姓制度。根據這一制度,人被分為四個等級,且生來就決定。四個種姓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二、伊斯蘭教
印度有12%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公元8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印度。15-18世紀莫卧兒帝國統治期間,伊斯蘭教被定為印度國教,迅速發展,統治印度長達幾個世紀。
印度穆斯林以遜尼派為主。伊斯蘭教對印度宗教、社會、風俗和文化藝術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印度穆斯林中的大部分分布於印控查謨和克什米爾、阿薩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爾等邦。
三、基督教
印度有2.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據說在公元1世紀就已經傳入印度。1931年印度基督教徒多達數百萬。現在,喀拉拉邦的基督教徒最多。
基督教在印度有幾個分支,如敘利亞教會、倫敦教會、丘奇教會、婦女教會以及兄弟教會等。基督教對印度社會和文化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2)印度為什麼不信基督教擴展閱讀:
印度的教派沖突:
印度近現代的教派沖突經常發生,而且屢屢釀成流血事件。其中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沖突最為突出。這裡面較典型的是阿約提亞的寺廟沖突。阿約提亞是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古城。
1528年,信奉伊斯蘭教的莫卧爾帝國皇帝巴卑爾下令在這一城內建了一座清真寺,而印度教教徒則認為阿約提亞是印度教毗濕奴神化身之一的羅摩王子生長的王宮所在地,並反對將清真寺建在羅摩廟上。
兩教信徒由此發生了較大的沖突。沖突持續了幾百年,一直延續到21世紀。如1855年,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的阿約提亞寺廟之爭導致了75人死亡。1992年,同一寺廟之爭又導致三干多人喪生。2002年,兩教在此問題上的沖突造成七百多人死亡。
印度其他地區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教派沖突也不時發生。古代印度在近現代演變成不同的政治實體,這與此地區的宗教對立及民族矛盾有著直接的關系。在英國殖民時期,南亞次大陸上形成的主要政治實體是相對統一的。
而在這個政治實體的統治區域,民眾的主要信仰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在這兩大宗教影響下,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與經濟的利益群體。
不同的利益群體有不同的政治要求,這種要求在遇到該地區內外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就出現了後來的政治實體分化。這是政治矛盾、民族矛盾與宗教派別矛盾融合在一起產生的結果。
3. 印度宗教的宗教關系
印度遠古的宗教形態在印度河文明(約公元前2500年至1750年左右)的一些遺址中能有所發現。在這一文明的遺址中,可以見到許多神的雕像。但就文獻來說,現存印度最古老的有關材料是吠陀(時間范圍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800年左右)。吠陀的最初形態是印度上古先民口頭創作的一大批贊歌或祭詞等。這之中包含大量宗教方面的內容。吠陀贊歌等中記述了當時印度人的種種宗教觀念,如關於神的觀念,關於超人或超自然的種種神奇力量的想像,關於祭祀等行為能給人們帶來結果的信念等等。這類觀念最初是分散的,形態是多樣的,但後來逐步形成了影響較大的宗教派別的思想。這就是婆羅門教的思想。
婆羅門教的基本觀念是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這一宗教並無最初的創教者或祖師。它是在吠陀中大量提及的宗教祭祀的基礎上形成的。印度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種姓制的社會階層形態,人們的身份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從事的職業的類別。從事祭祀的人在印度很多,主持這種活動的人通常被稱為婆羅門祭司。祭祀活動被認為能夠對人產生重要的影響,帶來好的或不好的結果,是萬能的,因而被賦予很高的地位。記述祭祀的最初主要文獻吠陀自然也被認為是聖典。而主持祭祀的人——婆羅門祭司也就因而具有極高的地位,被認為在社會各階層中是至上的。婆羅門教主要反映了婆羅門種姓階層的利益和思想,在印度思想界通常佔有主導地位。這種情況在印度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婆羅門教後來轉變為印度教,發展到近代,依然是印度思想界的主流宗教派別。婆羅門教的哲學思想或核心理論是在奧義書時期(時間范圍大致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左右)開始明確提出的。如梵我同一的思想、輪回解脫的理論等都是在奧義書中得到重要闡述的。奧義書的思想不僅對婆羅門教後來的哲學派別有重要影響,而且對婆羅門教派別之外的其他宗教派別也有影響。 大致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伊斯蘭教開始在古印度地區傳播,其後幾個世紀,傳播速度加快,傳播地域擴大。傳播的途徑雖有經商、旅行等,但初期主要還是通過軍事征服的手段。伊斯蘭教取得了在所征服地區的統治權後,大力宣傳在西亞、中亞初創時期就形成的一些基本教義。一些伊斯蘭教思想家認為,真主是至尊至善的,而世間事物和人則有邪惡和不凈。還有一些思想家認為,真主是世界的根本因,是永存的。真主不僅創造了宇宙,而且創造了萬物生死輪回的法則。
錫克教(Sikhi。m)產生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它是印度教中虔誠派運動與伊斯蘭教中蘇菲派思想融合後演變出的一種宗教形態。錫克教認為,神只有一個,是各宗教都應崇拜的對象,盡管各教所崇拜對象的名稱不同,但實質上它們所崇拜的是同一神。神是自存的,全知全能的,世界上的各種事物都是神的表現,是神創造的。輪回於世間的人充滿痛苦,要脫離痛苦就要達到與神合一的境界。
此外,基督教也很早就傳人到印度,一般認為4至5世紀敘利亞的一個基督教小教派中的傳教士最先將基督教傳人印度。當然,基督教在印度的較大范圍內的傳播還是在更晚的一些時期。 印度近現代佔主導地位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理論的核心成分來自古代印度的婆羅門教,但其中也大量融合了古代許多其他宗教的成分。因此,現代印度教所包含的內容的來源是相當復雜的。印度各主要宗教派別在歷史上有相當長的並行發展時期,因而各教派間存在著重要的交涉或關聯,它們之間有相互借鑒或相互影響等的關系。婆羅門教和佛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中的兩大主要宗教,兩教之間的關系有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兩教都從印度古代聖典吠陀和奧義書中吸取了不少成分,有不少共同處。吠陀和奧義書中的內容極為豐富。其中的主要哲學思想為印度後來的婆羅門教思想家所繼承和發展,成為婆羅門教以至後來印度教的基本理論。但一些觀念也為佛教所吸收,成為佛教理論中的重要成分。這是兩教中出現不少相同處的主要原因。例如,輪回解脫的理論、善惡因果的思想、否定形態的思維方式等在吠陀或奧義書中就已提出,婆羅門教中後來的思想家大量使用這些成分,佛教也大量使用這些成分。兩教的不少文獻中的一些敘述是相似的。
第二,兩教的主要差別反映了古代印度種姓制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主要利益及觀念。婆羅門教在產生時主要反映了婆羅門種姓階層的思想,而佛教在產生時則主要反映了部分剎帝利及吠舍種姓等階層的思想。婆羅門教的核心哲學理論是梵一元論,認為世間一切事物在本質上就是梵,梵是最高的實體,真正的存在的不變根本因。佛教的核心哲學理論是緣起觀,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否定最高根本因的思想,認為事物是無常的,無真實不變主體。婆羅門教的梵一元論與其婆羅門至上的政治主張是一致的,體現了婆羅門種姓階層的根本利益。而佛教的緣起觀與剎帝利吠舍等種姓的反對婆羅門至上觀念及追求一定范圍內的社會平等的政治主張是一致的,體現了這層人的利益。
第三,兩教在發展中基本能和平共處。婆羅門教和佛教雖然代表了印度社會不同階層的利益。但兩教的對立卻不是水火不容的。婆羅門教和剎帝利分別代表了印度的上等社會階層,而部分吠舍也不是社會的底層。印度古代的種姓制在一定程度上說對於這兩教的教眾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種姓制對這些階層來說又是一種相對能保持各自利益的制度,能夠大體上維持他們之間的相對和諧關系。因此,在兩教並行發展的大部分歷史時期中,二者能夠和平共處,縱然存在著大量兩教互相批駁的場合,但一般來說,基本上是思想交鋒,而不是武力對抗,兩教間很少見到發生流血沖突的事件。 耆那教與婆羅門教之間的關系與上述與佛教的關系類似。耆那教的信眾基礎大致與佛教相近,此教也是來自沙門思潮,也吸收了奧義書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因此,婆羅門教與耆那教在歷史上雖有思想沖突,但與後者也基本是和平相處,一般也不發生流血沖突。耆那教與佛教之間的相同處很多,二者在一些方面都不認可婆羅門教的觀念。佛教和婆羅門教在產生初期雖然有爭奪信眾方面的沖突,但這種沖突並沒有擴大或升級。佛教文獻中有批駁耆那教理論的內容,然而所佔比重不大。兩教的差異或對立不是不可調和的。
在伊斯蘭教傳人古印度並成為其中的主要宗教之後,印度的宗教關系或宗教存在格局發生了重要的變化。伊斯蘭教不是古印度的傳統本土宗教,它的教義最初來源於西亞、中亞等地區,與印度古代聖典吠陀奧義書沒有淵源關系。因而最初在許多方面與印度原有的宗教派別難以調和。伊斯蘭教在古印度的主要擴大或發展時期,就與婆羅門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派別發生了激烈的沖突。最初,伊斯蘭教曾一度採取軍事征服的手段來解決與其他宗教之間的矛盾。在這個過程中,當時伊斯蘭教屬於強勢宗教,印度原有的宗教受到很大打擊。然而婆羅門教或印度教是印度本土影響最大的宗教,在社會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雖然受到伊斯蘭教的沖擊,卻只是影響的范圍有所縮小,並未被完全擊垮,在古印度形成了與伊斯蘭教對峙的局面。耆那教也受到了伊斯蘭教的沖擊,但也沒有完全被驅除,在一些地區仍保持著影響。佛教在伊斯蘭教擴大影響的過程中受到的打擊最為巨大,加上佛教當時在古印度的其他一些自身的因素,13世紀之後,它基本在古印度衰落,一些原有的佛教重要活動中心不復存在。直到19世紀,佛教才在印度在一定范圍內有所「復興」。
錫克教雖然是在吸收改造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某些成分的基礎上形成的,但對傳統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中的一些陳規陋習則表示反對。如傳統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中都有婦女社會地位不高的現象,印度教中有寡婦殉葬的習俗,伊斯蘭教中有男女權利不一樣的規定。錫克教則主張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反對歧視婦女。此外,錫克教還反對種姓分別、祭司制度、繁瑣祭祀,把這些看作是違背神意的。印度宗教不少派別中有一種消極遁世的傾向,而錫克教則主張積極人世。
從總體上說,印度古代宗教中原有的本土宗教之間思想交鋒多,直接的激烈沖突少,而後來出現的一些宗教與原來的傳統宗教之間的思想交鋒少,直接的激烈沖突多。
4. 印度主要信仰什麼教
印度人79.8%信仰印度教,其他的如伊斯蘭教、佛教。
印度教信徒眾多,達10億以上,超過印度人口的83%。僅次於基督教(18億)和伊斯蘭教(13億)。印度教是多神教,認為人類靈魂永存。
據說,印度教的神有3.33億之多。印度教既是一種禁慾的宗教,又是一種縱欲享樂的宗教,而在實際生活中,它則變成一種哲學、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風俗習慣。
相關信息 :
印度教源於古代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所謂「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復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
5. 印度信仰什麼宗教
印度是個宗教大於歷史的國度,被稱為宗教的博物館,其中印度教徒佔82 %,伊斯蘭教12%,基督教徒2.3%,錫克教徒1.9%,佛教徒0.8%,耆那教徒0.4%,此外,印度還有數萬人信仰拜火教,這些人是古代波斯的移民,為了保留拜火教傳統,他們移民到了印度孟買附近,他們形成了一個非常小的少數民族族群-帕西人,另外現代新興的宗教-巴哈伊教在印度也有大量的信徒;
6. 請問印度這個國家是否全民信教,為什麼他們的兩極分化如此明顯,在大城市裡有成片的貧民窟
整個印度約有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為伊斯蘭教(12%)、基督教(2.3%)、錫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從上面你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印度人都信教。
至於為什麼兩極分化非常嚴重:
一、農業與服務業的兩極分化
政策導向將重工業置於優先於農業的地位。印度領土面積僅為中國的三分之一,而可耕地面積卻比中國多出三分之一,是世界上可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是由於農業技術落後,糧食總產量遠遠少於中國,甚至無法自給自足。與此同時,印度卻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軟體基地。
二、農村與城市的兩極分化
1、政府投資與城鄉兩極分化
印度政府將大量資金投入城市中高技術產業的建設。早在70年代中期,印度就在孟買建立了電子出口加工區,成立了電子部。從「七五」到「九五」三個五年計劃對高科技產業大力扶持,使印度以軟體業為主導的城市的發展欣欣向榮。
印度農業人口數量龐大,有70%的印度人生活在農村。而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導的城市和以傳統農業為主導的農村在經濟發展上的不平衡,更是引發了收入的不均衡分配以及深刻的社會問題。
2、種姓制度與城鄉兩極分化
在印度,85%以上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中的種姓制度在印度社會中根深蒂固。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種姓為婆羅門,第二等種姓為剎帝利,第三等種姓為吠舍,第四等種姓為首陀羅。同時,在首陀羅之下,還有大量沒有等級的印度人,被稱為「賤民」,印度現在的賤民數大概有2.4億之多。同時,印度只有2%~4%的人口是婆羅門,他們占據著全國60%的工作崗位,而占總人口25%的賤民卻只有不到1%的工作崗位,並且大部分的低種姓人口都生活在農村,從事著繁重的體力勞動。
可以說,印度社會被人為地分成各個階層並且很難互相融合,其城市化進程從根基上來說就被人為地排斥。這也可以從一定角度解釋印度現在的社會現象,那就是少數高種姓的印度人在城市中擁有著不菲的收入和體面的社會地位,他們拒絕低種姓的印度人與自己生活在同一階層的社會中,共同分享印度經濟發展帶來的優越物質生活。
三、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兩極分化
對政府忽視基礎教育的原因分析,印度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和讓·德雷茲給出以下幾點概括:第一,保守的高等種姓認為知識對低種姓不重要或不合適;第二,對甘地的「識字本身不是教育」觀點的曲解;第三,某些激進地區相信現有的教育體系是壓迫下層階級的工具或殖民地時期的殘余。
長期的政府漠視使基礎教育的普及停滯不前,從印度與中國在識字率上的差異可以有所發現。印度的識字率始終遠遠落後於中國。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印度女性的掃盲問題遭遇更加巨大的障礙,成人識字率始終不足50%。
相比之下,印度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也確實帶來了巨大的人力資本優勢。印度有很多國際知名的大學,如印度理工學院的優秀畢業生甚至可以與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和法國的綜合大學的畢業生相媲美,並且許多人已經成為美國矽谷中的領軍人物。但是,在印度的學生中,僅有10%的學生能進入大學,接受這種精英式教育,又只有更少的人能夠搭上印度軟體業的快車,分享印度經濟的增長成果。
印度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兩極分化,是印度種姓制度的社會外延。不從根本上解決印度人頭腦中的等級分化問題,就不可能為印度的大量人口提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機會,更無法緩解印度社會出現的越演越烈的兩極分化現象以及由於收入分配不均等而產生社會治安的動盪。
7. 印度各宗教虔誠的信徒眾多,為何卻依舊遍地滑頭"騙子"
因為現代人思想逐漸開明,對於宗教制度,雖然他們會嚴格遵守,但有時候教會制度更像是要遵守的規則,打破規則的手段千千萬行廳沖。
但是,為何信教?不就是內心的困惑無法解脫嗎,宗教是來教人放下超脫的,不是讓人精緻利己的。還有的印度司機可能很尊重教條,晨起禱告,尊重製度,不吃葷食,但叫他耍點小聰明繞個彎路多收點錢是可以的。
8. 印度是無神論么
無神論者,在印度極少。
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
世界有4大宗教,第一是基督教。第二是伊教。
至於第三和第四,有2種不同的排列法。
如果按照信徒的人數排列:印度教第三,佛教第四。
如果按照對世界文化的影響力排列:佛教第三,印度教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