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印度的經濟發展為何如此迅速
首先是該國家對經濟發展實行全面、嚴格的監管。為了監管經濟,印度政府設計了一套非常復雜的許可證制度,幾乎可以涵蓋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生產一雙襪子,就必須申請一系列的許可證。眾所周知,與其他國家一樣,計劃經濟也難逃失敗的命運。在繁雜牌照的打壓下,印度經濟發展緩慢,失去了應有的市場活力。
要知道的是從世界歷史看,在經濟發展方面,中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奇跡。短短40年,我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個迄今為止無人能超越的超級大國,是世界歷史上發展最快的國家。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的是,印度現在的增長速度非常快,比我國還快。
Ⅱ 二戰結束之後,印度的發展是如何漸漸落後於中國的
印度一開始也是學蘇聯,但學的不徹底,外面是計劃,裡面還是自治,這樣一來,中國建國初很多工程順利實施,印度的大工程很多都爛尾了,因為沒有集中優勢辦大事。這樣一來,印度的工業化進程就變慢了,而且它的改革開放比中國還晚。本來起步就晚,社會根本問題又沒有得到解決,自然印度就不如中國了。
中國和印度都是鄰國,都是人口大國。人口規模本身就是實力,但中國人口規模和印度不一樣。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與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鄰緬甸,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接壤。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海岸線長達5560公里。也是由100多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以印度斯坦族為主體民族,約佔中國總人口的46.3%。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河文明誕生於公元前2500年(主要位於今天的巴基斯坦)。大約1500年前,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了當地的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小的奴隸制國家,建立了種姓制度。吠陀宗教開始發展成婆羅門教。
總結:印度一開始也是學蘇聯,但學的不徹底,外面是計劃,裡面還是自治,這樣一來,中國建國初很多工程順利實施,印度的大工程很多都爛尾了,因為沒有集中優勢辦大事。這樣一來,印度的工業化進程就變慢了,而且它的改革開放比中國還晚。本來起步就晚,社會根本問題又沒有得到解決,自然印度就不如中國了。
Ⅲ 印軍怎麼總給人一種自由散漫的感覺他們沒有人管嗎
印度的國防體系確實是有點亂,印度的總統理論上是三軍統帥,但只是象徵性的,並沒有什麼權力,頂多就是閱兵時站在閱兵台上給參閱部隊行軍禮。印度軍隊的平時並沒有統一的指揮機構,由總理通過秘書處協同國防部、各軍種參謀長協同指揮。戰時授權軍種參謀長負責指揮。印度軍隊的管理體系,戰時狀態的指揮權有一個脫節的部分,就是戰時授權軍種參謀長負責指揮,也就是戰時軍種參謀長的權力大,但也暴露出各軍種缺乏一個軍事指揮的統一的協作性問題,陸海空三軍各干各的事,缺乏統一的協同動作。因此,莫迪就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設立三軍參謀長一職,這樣三軍參謀長負責指揮各軍種參謀長。
你也許覺得印度的總理是管理軍隊的,戰時授權軍種參謀長指揮權也是由總理授權的,而設立三軍參謀長也是總理提出的。其實不然,印度軍隊不參與政治,印度的外交和國防政策總理的權力確實很大,不過這是表面上的,實際上,沒這么簡單。印度很另類,什麼事都有兩個層面,表面上的是表面上的,實際上的是實際上的,並不融合。簡單說,平時看不出來什麼事,軍隊聽政府的,不用總理出頭,一個秘書給國防部長說一聲,國防部長給各軍種參謀長打個電話,OK了。戰時可就不一樣了,各軍種參謀長是指揮作戰的,也就是印度政府對於軍隊的指揮並不順暢,別想政府指哪我就打哪,門都沒有。
Ⅳ 中國死敵印度 究竟是怎樣個國家
中國死敵印度 究竟是怎樣一個國家
印度2011年各邦人類發展指數(圖源:維基網路公有領域)
印度中部以印度斯坦族為主體的各邦一片血紅,屬於低人類發展水平,北方邦、拉賈斯坦邦、中央邦、賈坎德邦、比哈爾邦、恰蒂斯加爾邦等6個印度斯坦族為主體的大邦全部低於印度平均水平。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2014年中國內地的人類發展指數平均為0.754,印度僅喀拉拉邦的0.79超過;中國最低的西藏為0.6,遠高於印度平均水平,僅次於排名第5的旁遮普邦。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排名第一的喀拉拉邦可以說是印度的一股」清流「。單就人類發展水平論,2011年的喀拉拉邦就與可與2014年的中國江蘇、浙江相媲美。該邦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59人,為印度平均水平的3倍,但其人口增長率全印度最低。女男性別比1.084,為印度唯一女性比男性多的邦。2011年,人口識字率高達93.91%,預期壽命74歲,60歲以上人口佔11.2%,全印度第一。截至2011年的10年裡,該邦人口僅增長了4.9%,同樣為印度第一。
針尖上的莫迪
綜上所述,現代的印度形成了一種很奇怪的場景:主體民族印度斯坦族,占據肥沃的恆河流域,人口、政治上上占據優勢,但經濟上落後;十大少數民族雖地處南部高原、沿海,人口遠不如主體民族,但卻經濟發達,並且都有以本民族為主體的政治實體。
主體民族經濟比少數民族落後,這一狀況在現代民族國家中極少出現。通常經濟發展的差異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引起種種社會矛盾乃至國家的分裂,如美國的南北戰爭。因而,如中國就推行西部大開發等,通過轉移支付推動落後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中國以主體民族支援少數民族發展,名正言順,印度卻需要以少數民族地區支援主體民族發展,可謂有些逆水行舟。
來自經濟發達的古吉拉特邦的現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Modi),其上任以來的所做所為,如推行稅改統一稅制等,受影響最大的正是經濟發達的少數民族為主體的邦。可以說,莫迪的所謂改革是在針尖上跳舞,極易激發這些少數民族邦本就存在的分裂民意,引起社會動盪,如近日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地區就出現了騷亂。
實際上,印度國內的問題並不比中國少,並且遠比中國復雜。莫迪也如中國領導人一樣,知道發展是解決印度問題的關鍵,但當改革在國內難以推進時,也就只能藉助外力了。莫迪所謂的「內病外治」的背後,實際是無奈,也是一場賭博。
望採納
Ⅳ 介紹一下印度的近代史
近代印度(1757~1947) 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_起到它在印度佔有統治權時(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奪史。這段歷史在年代上屬於印度中世紀末期,但它的時代性質則屬於殖民統治的早期。 英國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掠奪(1600~1757) 葡萄牙人收購印度的香料在西方銷售,獲得厚利。繼之而起的是荷蘭。1600年12月31日,英國為了同荷蘭商人競爭而成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1623年英荷達成默契:荷蘭壟斷東印度群島,英國壟斷印度次大陸。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609年續領特許狀時,取得了5項特權:掠地鑄幣、築城養兵、締結盟約、宣戰媾和、審理刑事民事案件。後來,東印度公司的中心從西海岸轉移到孟加拉。在這個時期內東印度公司的活動主要是為建立政權准備條件。1765年東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爾、奧里薩的收稅權,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財政和軍權,間接掌握了行政權。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後,工業資本家力圖控制印度,以使英工業品暢銷印度各地。所以,18世紀末與19世紀初也是英國在印度擴張領土最突出的時期。在55年內(1763~1818)英國在印度直接進行過30次兼並土地的戰爭 。在52年內(1766~1818) 英國與印度地方政權簽訂過23次割地條約。它在50年內(1765~1815)解決了歐洲其他國家在印度絕大多數的據點。 1818年6月,馬拉特勢力覆滅。拉賈斯坦、中印度、卡提阿瓦半島的一些首腦都承認了英國的主權。除旁遮普和信德外 ,英國已經控制整個印度 ,印度成了英屬印度帝國。1818年後,殖民統治基本上處於鞏固政權時期,但是也還有過兩起兼並高潮。第一批被兼並的是信德(1843)和旁遮普(1849),英國殖民地疆域就達到了防範沙俄南下的天然界線。 另一批被兼並的土邦是貝拉爾(1853)和奧德(1856)。貝拉爾是理想的原棉供應地,奧德是理想的英國棉織品的銷售市場。 英國用「絕嗣喪權原則」兼並的土邦有薩塔拉(1848) 、那格浦爾(1853)和詹西(1854)。最後階段的兼並引起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這次大起義後,英國正式結束了名存實亡的莫卧兒王朝,也結束了東印度公司。1858年頒布的英國女王詔書開辟 了一個新的統治方式。 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1858~1947) 1858年後,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在印度的最高機關是印度政府。印度政府由印度總督及其執行委員會組成。印度總督稱為參事會總督,又稱副王,由英王任命,任期5年。總督的執行委員會成員6人,任期5年,也由英王任命。外交部部長由總督兼任,其他各部由執行委員會分配。立法工作由執行委員會的擴大會議進行。擴大會議的成員有在職官員、應邀人士和當選人士。全印度分13省,其中五大省為孟加拉、孟買、馬德拉斯、旁遮普、聯合省。省有級別,級別差距很大。馬德拉斯和孟買的省督及其執行委員由英王任命。全印度的土邦約有700個。大土邦只有海得拉巴、邁索爾、巴羅達、「克什米爾和查謨」。英國對土邦有嚴密的監督制度,嚴禁國內外結盟。 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掠奪和剝削 1702~181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通過貿易、直接掠奪、實行以柴明達爾為對象的永久性在此建立商站土地整理等方式對印度進行殖民掠奪和剝削。19世紀中葉,田賦約占東印度公司總收入的2/3。 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工業資產階級的成長,1813年英國議會取消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貿易壟斷權。從此,印度逐漸成為英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1833年英國議會作出決定,准許英國人在印度經營種植園。這是英國把印度直接變成它的原料產地的開始。從19世紀中期起,英國資本開始輸入印度。19世紀後期,英國對印度的投資主要限於鐵路、水利和種植園。其中以鐵路為主(始於184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資本大量進入印度的工業部門。印度成為英國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的結果,使印度的大量財富流入英國。史書稱之為「財富外流」。 印度資產階級的形成和發展 從19世紀中葉起,印度開始發展民族工業(主要是紡織工業 。70、80年代,在西印度的孟買和艾哈邁達巴德形成了第一批工業資產階級。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印度已形成了第一批民族資本壟斷集團。 補充回答: 印度的商業資本從19世紀後期轉入民族工業 。英國的工業品已經佔領了印度的市場,而英國的財政資本又支配了印度的主要工業部門和金融系統。此外,英國還控制了印度的交通、運輸、外貿、稅收。因此,印度資產階級在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時,同英國在經濟上的矛盾是十分尖銳的,但印度的民族工業還是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隨著印度民族工業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增強,他們要求參政,要求獨立地掌握財政、國防和外交,而英國殖民當局不僅寸權不讓,而且利用國家機器鎮壓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 印度民族大起義(1857~1859) 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是由愛國封建主領導的最大的一次民族斗爭。前後歷時兩年(1857年5月~1859年4月),波及北印度、中印度和南印度的廣大地區。起義之後,英國調整了對印度的殖民政策:印度政府的控制權從英國東印度公司轉到英國女王手裡;徹底改組了軍隊,增加了英屬印度軍隊中英國兵的比重,並直接控制炮兵;對印度的土邦由兼並改為支持;加強了鐵路、電報等的建設工作。 印度資產階級啟蒙運動 隨著西方教育輸入印度,19世紀20年代印度出現了一批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們成了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先驅,其傑出代表是R.M.羅易。印度的資產階級啟蒙運動是結合印度教改革運動和資產階級的政治改良運動進行的。 19世紀20年代興起的印度教改革運動,一直持續到80年代,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資產階級的啟蒙運動。其目的是用資產階級的神學世界觀代替舊的神學體系,以適應資產階級的需要。 印度資產階級的政治改良運動 在進行印度教改革運動的同時,一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張,進行以局部改良為目標的政治運動。他們要求在印度逐步實行代議制;要求降低土地稅和鹽稅,減少政府的行政、軍事開支,發展民族工商業,興辦公共工程和交通事業,大力發展技術教育。19世紀60、70年代,資產階級爭取政治、經濟改革的要求已逐步理論化 。1885年12月28日,在孟買成立了全印統一的民族主義政治組織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印度國大黨。印度國大黨的成立標志著印度的資產階級民族改良主義運動已由分散走向統一,由地區性發展為全國性。補充回答: 第一次民族解放斗爭高潮(1905~1908) 這次斗爭的直接原因是反對英國分割孟加拉。國大黨溫和派領導人最初和極端派領導人一起發動和領導運動。以B.G.蒂拉克為首的極端派在運動興起後,就提出斯瓦拉吉(自治)、斯瓦德希(自產),抵制英貨和民族教育4點綱領,力爭把運動引向革命道路。1908年運動被鎮壓下去(見印度民族獨立運動)。 第二次民族解放斗爭高潮(1919~1922) 國大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始終支持英國,希望換取戰後的印度自治。大戰結束後,殖民政府不僅繼續執行戰時軍管法令,而且還增訂了新的鎮壓法案,即羅拉特法。1919年2月間,M.K.甘地發動和平抵抗運動並號召於4月6日舉行總罷市反對新的鎮壓法案。4月13日發生阿姆利則慘案,民情激昂。從此,甘地轉變對英國的態度 ,由基本合作轉向基本不合作 ,並於1920年改組國大黨。同年國大黨決定使用和平和合法手段爭取自治。從1921年底到1922年2月12日,甘地親自領導群眾運動。 第三次民族斗爭高潮(1928~1930) 1927年底J.尼赫魯從歐洲回國。同年國大黨作出決議:以完全獨立為斗爭目標;抵制英國的西蒙調查團;國大黨加入國際反帝聯盟;尼赫魯和S.C.鮑斯先後任國大黨總書記。甘地再次親自領導大約持續3個月(1930年2月~5月5日)的和平抵抗運動。在這個時期里,甘地組織了反鹽法運動。他堅決反對一切自發的群眾斗爭。甘地所領導的反鹽法和平抵抗運動於4月6日開始,5月5日因甘地被捕而中止。從1930年6月到1931年3月被判刑的和平抵抗者達9萬人;到1933年3月底在押政治犯達12萬人。這次斗爭高潮起於1928年初,止於1930年5月,持續約26個月。 第四次民族斗爭高潮(1945~1946) 1945年印度出現印度教徒與伊斯蘭群眾一致行動的徵兆。1946年2月18日孟買皇家印度海軍海員的罷工發展成印度皇家海軍起義。事變的第2天(2月19日)英政府即派遣內閣特使團來印度談判。1947年2月20日 ,英國宣布決定在1948年6月前移交政權,接著提出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該方案規定,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於1947年8月14日和15日成立;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從此告終。 補充回答: 殖民統治的歷史遺留問題 英國殖民統治影響後來政治最重大的歷史遺留問題是教派政治和英國對中國西藏的侵略野心。 把教派對立變成教派政治是殖民統治的歷史產物。1857年民族大起義後,英國用報復的態度對待穆斯林,單在德里就絞死2.7萬名穆斯林。到了70年代英人對穆斯林的態度稍有轉變。1905年英國殖民當局實行孟加拉分治,穆斯林民族運動發生分裂。1906年全印穆斯林聯盟成立,擁護孟加拉分治,要求殖民當局給予穆斯林以公職保證。《1909年印度政府組織法》(莫萊-明托改革法案) 規定增加印度帝國立法參議會和省級參議會民選議員名額,實行分別選舉;穆斯林組成單獨選區,在穆斯林選區,只有穆斯林可以當選。從此,教派政治成為政治制度,民族運動遭到分裂。1932年3次圓桌會議後,英國政府提出《教派名額裁定書》,作為滿足教派主義政治要求的嘗試。1936年穆斯林聯盟根據有關法令按教派利益准備1937年的選舉。1940年3月23日全印穆斯林聯盟會議通過《巴基斯坦決議》。殖民統治產生教派政治,教派政治不可避免地導致印巴分治和一切教派相互對抗。 關於麥克馬洪線 另外,英國從19世紀40年代起就企圖由北印度進入中國西藏。1885年,在印度的英國官員組織力量企圖武裝進入西藏,在藏族人民的反對下遭到失敗。當時,西藏成為英、俄兩強爭奪中亞和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的一個重要部分。1903年英國從印度公開派兵遠征西藏,1904年8月3日到達拉薩 。英國代表H.麥克-馬洪於1914年3月24日在印度德里與西藏地方當局代表秘密換文,在附圖上標出藏印分界線,該線被稱為麥克馬洪線。此線把歷來屬於中國的9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劃歸英屬印度。1929年出版的《艾奇遜條約集》第十四卷記載了那次秘密換文經過以及1914年7月3日西姆拉會議的經過。1939年,英國在印度供職的官員又篡改了《艾奇遜條約集》上原有的記載,造成了文獻上的極大混亂。這就為以後解決中印兩國的邊界問題留下了隱患。 1947年印度獨立是印度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從此印度走上了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滿意請採納
Ⅵ 印度真的是世界最臟國家嗎
我覺得印度應該是世界上最臟的國家,因為印度的污染特別嚴重,雖然我沒去過印度,但是我以前是很喜歡看印度的電影的,因為我覺得印度的美女長的特別的驚艷,在那些電影中,你可以大概的看到印度的城市,真的超級超級的臟!可能連非洲的城市都比它要干凈吧。
我記得當時看那部電影的時候,那部電影的名字叫做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他的拍攝地點就屬於郊區的那種,其中拍攝地點有一個就是德里,這個地名是我後來去搜的,搜過之後就對它再也忘不了,真的污染超級嚴重,德里的郊區只有垃圾,德里的人就生活在垃圾上面,他們每天撿拾垃圾,然後靠著垃圾生活,有一幕就是他們在焚燒汽車,因為那些汽車已經報廢了,你必須要把它給處理掉,他們選擇了焚燒這種方法,因為焚燒,天空都變成了黃色。
還有那部電影裡面,總是出現火車,火車的沿途也都是垃圾,超級臟。
Ⅶ 印度這個國家是不是被國內嚴重低估了為何都在貶低
並不是低估。其實大家拚命黑印度,就是因為印度是周邊鄰國中最強大的一個,對我國有很大的威脅。這就像美國人各種無腦黑中國一樣,尊敬你,把你當對手,才會黑你。不然都懶得看你。
巴基斯坦,和印度本質上是同一個文化圈,混得比印度還差,你瞧瞧有人黑它么?
中國人高估自己了,中國人的思維定勢是只有比中國強大很多的西方列強才能給中國造成麻煩,因而忽視弱於自己的國家。然而事實證明遠弱於中國的國家也可以很好地惡心中國中國還沒什麼辦法。
印度的可恨之處就是有賊心沒賊膽!美國的可恨之處是狼狽為奸不行了就來燒殺掠奪。這就是世界的現實!一個高層決策者都嚴重內斗、大佬之外還有各個地方勢力在掣肘的國家,沒有什麼希望。每個大佬都有自己的利益點,下層實施者抱有理想也是空有理想,會輕易被大佬們壓制而難以實現理想;地方勢力會竭盡所能和中央政府對抗,同樣牽扯印度的人力、物力、財力、精力;內部環境這么差,投資分布也會不均衡,更加引起貧富差距刺激經濟狀況,印度內部還有地方勢力在阻礙中央政府實施政策,貧富差距更加難以平衡。
莫迪老仙現在這樣也算是可以,手中的王牌只有印度教文化為核心的輿論導向才能暫時團結印度,除非大佬們突然找到了共同使力的方向,要不然就是——今天你拆我的台,明天我拆你的台,整個國家的動向像布朗運動一樣,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而無法預測。這就是為什麼教員想了十天十夜也沒想清楚印度為什麼要打中國的道理吧。
Ⅷ 印度13.53億人口,為什麼不控制
2018年印度人口達到13.53億,僅比我國人口少4千萬,在2000年的時候,印度的人口只有10.57億,同年我國的人口為12.63億,比印度多出兩億多人。也就是說印度只用了20年的時間,便增長了接近3億人口,按照印度的這個增長速度,再過五六年的時間,印度將成為世界頭號人口大國。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印度的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千米,還不到我國領土面積的三分之一。那麼超過13億人集中在不到30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印度國內為什麼沒有人滿為患呢?
第三個原因是印度撫養子女的成本較低,印度的經濟相對落後,消費水平也比較低。印度一個家庭撫養三五個子女十分正常,反觀一些發達國家地區,父母培養子女的成本非常高,即使在高補貼的情況下,仍然很少有人願意撫養多個子女。當然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印度人口增長肯定會有一個峰值,否則按照印度的人口增長速度,遲早有一天印度會人滿為患出現糧食危機。
Ⅸ 描述印度河的流量變化和補給來源
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其流量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迥然有異∶冬季(12~2月)流量最低,春季和初夏(3~6月)水位上升,雨季(7~9月)洪水出現,偶有蹂躪性暴洪。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於蒸發和滲漏而大量失水。另一方面,在雨季之後時期,滲漏也可增加一些水。在印度河主流中,水位從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最低。此後河水開始上漲,最初緩慢,而在3月底較為迅速。高水位通常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此後河水急遽下降,直至10月初,水位開始較為平緩地減退。印度河年水量約1,440億立方碼--略多於印度河水系總水量的一半。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合計水量約為1/4;
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合計水量構成水系總水量的其餘部分。大量的地理與歷史證據表明,自文明發端以來--至少從4,000年以前的摩亨約-達羅(Mohenjo-daro)時代以來--印度河從南旁遮普至海濱一段一直在改道。
印度河地表徑流一部分來自高山融雪,一部分來自季風降雨,前者變化較少,後者隨氣候而變化,但年徑流量的變化也不大,據1940-1975年的統計,印度河(不包括薩特萊傑河)的年衽流量,以1959-1960年最大,達2297.20億立方米,以1974-1 975年最小,為1184,64億立方米。徑流的年內變化較大,4~9月的雨季平均水量佔全年的84%。
Ⅹ 莫迪稱印度是亞洲最大的民主國家,但為何印度現在卻有六個邦在鬧獨立
這主要是因為印度它國內的宗教矛盾非常的嚴重,國內有很多不同的教派。所以他們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之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所以印度才會有很多地區選擇獨立。然而印度絕對不會使這種事情發生,這樣無疑會給印度的其他地區的老百姓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一旦出現這種現象的話,將會使得其他的民族也紛紛的獨立。
當然印度總理莫迪他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一旦這種事情發生,將會給印度的國際地位以及周邊影響帶來很大的沖擊。並且在國內也會引發連鎖的反應,一旦其他的地區都紛紛獨立,將會造成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