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麵包怎麼做糊糊狀

印度麵包怎麼做糊糊狀

發布時間:2023-09-03 19:32:00

Ⅰ 為什麼印度的食物大多都是糊糊

我們經常在視頻中看到印度人的食物,不管什麼食材,最後都會搞成糊糊狀,游宴而且大都會是黃色的糊糊。做出來的食物看起來都是黏黏糊糊的一團,很難看出是什麼食材。
我們對此就十分不理解了,我們中國人對食物的製作十分講究,色香味俱全,這樣看起來才有食慾。而印度人的食物都是糊糊狀,我們看起來沒有什麼食慾。印度人為什麼要把食物做成糊糊呢?
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印度人的飲食是和他們所處的環境、氣候、文化、風俗習慣等因素有很密切的關系。
一、地域、氣候的因素
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而且位於南亞季風區,屬於是熱帶季風氣候,這種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明顯分旱、雨兩季。
由於印度處於熱帶氣候,特別是夏季,炎熱高溫,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再好的食物,也不利於能存放,時間長了就非常容易腐爛和變質。如果把這些食物做成糊糊狀,裡面多放些各種香料,對食物的保存就相對容易一些。
二、嫌檔各種調料可以殺菌
印度的食物里總是放很多種調料。特別是咖喱,每餐必備。印度人對咖喱的熱愛讓人看不懂,他們放咖喱,就像是我們炒菜放鹽一樣,島餐必放。他們每天面對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咖喱,如果沒有了咖喱,印度人覺得自己的飯菜就失去了靈魂。
印度人對各種香料的痴迷主要是由印度所處的氣候,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印度大部分國土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潮濕高溫的氣候也是各種香料的生長必備條件。
印度人為了適應這種高溫潮濕的環境,就喜歡食用各種香料。這些香料的刺激性辛辣氣味可以殺死食物中的細菌,可以去除人體內的濕氣,也有利於食物的保存。所以,印度人在製作食物的時候,總是會放入咖喱等大量的辛辣調料,再把食物熬成「糊糊」狀,才會開始食用。
除了調料,印度人也特別喜歡洋蔥西紅柿,也基本上頓頓離不了。洋蔥更是受到了印度人的喜愛。洋蔥的作用也是用來殺死細菌的。
三、和印度的飲食習慣有關
印度人喜歡吃糊糊的食物,是和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我們知道印神者銀度人吃飯不用任何餐具,喜歡用手抓著飯送到嘴裡。特別是印度人日常主食為大米,食材做成糊糊後,可以很好和大米摻和在一起,用手抓著也很容易和方便。
而且由於印度盛產各種調味料,是一個香料大國,各種香料那是應有盡有。他們在食物中加入各樣的香料,是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加入各種香料,並經過長時間的熬煮,才能使食物出香味,才能引起人們的食慾,這樣吃起來才更有味道。
另外,據說印度人喜歡用手抓飯,把飯做成糊糊狀和加各種調料的習慣,那也是外來的。當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時,就把這種中東人的飲食習慣傳入了印度。
中東人就十分喜歡在食物中放大量的香料,當時可能也是為了更好地存放食物,防止細菌和食物變質。而且中東的穆斯林吃飯也喜歡用手抓飯,這些習慣到了印度,結合當地習慣,很快就流行開來。

Ⅱ 印度人的餐桌上,為何都是糊糊

  說起印度,可謂是我們星球上的一個神奇的民族。他們的衣食住行無不滲透著一種特殊的而又神秘的色彩。民以食為天,印度菜在當今也頗受到世界各國人的喜愛,尤其印度的咖喱聞名於世界。

  在印度,咖喱的做法就是將肉類蔬菜等切碎放在一起熬煮,然後加入咖喱塊或者咖喱粉,直至煮到糊狀,幾乎看不出食材的地步。印度人吃的大都是這樣賣相的食物,並且是將這種糊糊澆到米飯上一起食用。方便麵也是頗受當地人歡迎,而印度人的做法無疑也是把方便麵最後煮成了糊糊的樣子。

  有人這么說,去印度你要習慣的就是兩件事:一是習慣那裡的炎熱,二就是習慣那裡的飲食習慣。就單單從吃糊糊來看,大多數外國人都不能接受。而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的賣相不好。可為何印度人偏偏熱愛這種賣相不好的糊糊呢?

(一) 歷史彌留

  追溯歷史,古印度可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發源於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可追溯至公元前第三千世紀。印度也是香料大國,絲綢之路中印度的多種香料傳入中國。咖喱、肉桂、胡椒、八角、料及珍貴的檀香木等產物而吸引腓尼基、羅馬、阿拉伯及中國人橫渡印度洋、中國及東南亞等海域,上一世紀的英國、葡萄牙等歐洲國家也因為印度香料的魅力而開啟了海上香料之路。

中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的船隊也都曾登陸印度的科欽島,帶來東方的青花瓷、綢緞、茶葉,以及西方的襯衫、煙草以及宗教信仰。然而回去時,無不是滿載這一船船香料。甚至在歷史上,還曾引發香料戰爭。因為在早在800多年前,香料是當時最昂貴的商品,在那時,一顆小小的胡椒一度價值連城,歐洲甚至有一種說法叫做「貴如胡椒」。到了明代萬曆年間,一升胡椒的價格相當於今天的600元。在歐洲古羅馬時期,一個熟練的工人要工作一周,才能買到一磅胡椒。當時的一磅肉蔻,就抵得上半頭牛的價格。而阿拉伯人壟斷了當時這最昂貴的商品,他們費勁心機營造物以稀為貴的假象,其目地是輕松賺取40倍的利潤。

後來威尼斯成為歐洲最強大的海上帝國,他們逐漸控制了阿拉伯商人運到歐洲的香料,因此阿拉伯人威脅要中斷香料供應,於是威尼斯就發動了人類歷史上最為野蠻、最為堂而皇之的掠奪戰爭——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也叫做香料戰爭。實際上只不過是為了控制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商品——東方的香料。由此可見,喜食香料不僅僅只是印度人,世界各國的人也都曾拜倒在香料的芬芳馥郁之中。而在香料的發源地印度,印度人對香料的熱愛可謂深入骨髓。在當今的印度家庭,每家每戶在烹飪時都會用到各種各樣的香料,例如姜黃、辣椒粉、孜然、香菜籽等等。這些香料不僅觸動了印度人的舌尖,同時還具有許多好功效。然而將這些香料的味道發揮至極致的就是將食材煮至熟爛,再加入各種香料混合燉煮。許多人認為,印度人的口味都偏重,製作食物往往看不到食材原本的樣子,他們彷彿吃進去的就是各種香料,然而食物本身只是陪襯品。而把各類食材煮成糊糊,讓香料之魂完全融入食材的靈魂,讓每一口進食都充滿香料的美味。因此印度人的餐桌上,從香料進入他們的生活起,糊糊也進入了他們的生活。

(二) 民俗文化

  印度是一個宗教大國。他們的宗教文化非常復雜,每個不同的宗教的都有各自不同的飲食禁忌,許多人都選擇吃素。因此印度人可以選擇的食材范圍較小,而為了追求各種不同的口味,印度的香料就成了主要功臣。印度是一個崇尚神明的國家。像印度教、伊斯蘭教等一些大的教派都有各自信奉的神明。但這不意味著每一個印度人都有宗教信仰,還是有極少數人接受無神論和不可知論。所以生活在這樣一個受宗教影響巨大的國家的人們,他們相信食物是上天的恩賜。所以我們總看到印度人吃飯的時候席地而坐,不用刀叉而用右手直接進食。

說到印度的雙手使用習慣,也可稱為這世上一大奇觀。印度人喜歡用手直接捻取食物,不論大人還是小孩,一定是要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送食物、餐具等,也必須用右手。在他們看來,右手是最干凈的,而左手是最臟的。所以他們進食時會用干凈的右手去觸碰食品,這如同時對神靈的敬畏,唯有親手觸摸食物,嗅聞食材的滋味,揉捏食品並且感受它的溫度,才能夠咀嚼到食品最最真實的甘旨。使用刀叉,阻礙了食物傳達出快感。用手更利於菜品與米飯的混合,還能感受溫度,以免送入口中燙傷口舌。正是糊狀的食物滿足了他們在對神明和在觸感和味覺的上的追求。通過用手攪拌,將米飯與湯汁混合均勻,並將食物送入口中。

(三) 氣候原因 

  印度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達22度以上。炎熱的天造成了大部分的新鮮食物不利於長時間的保存。印度大部分家庭中沒有冰箱,所以將新鮮的食材加入大量的香料做成糊糊起到腌制的作用,也更利於放置和儲存。另外,印度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炎熱,雨季降水量巨大,而且印度具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主要種植的就是水稻。因為受到日照時間影響,位於赤道附近的印度種植的大米成熟的速度快,一年能夠達到兩熟或者三熟,生長周期很快。所以印度大米的又細又長,就是我們所稱的秈米。這種米飯煮熟之後沒有什麼粘性,而且口感干松,沒有那麼香甜軟糯,而是粒粒分明。所以印度人將食物製成粘稠的糊糊狀與米飯一同進食大大增加了米飯的香味和口感。同時糊糊也使鬆散的米飯更容易送入口中。

(四) 生活現狀

  印度時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大米出口的國家,但是印度大米年產量較低,及時擁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和長時間的日照時間。但由於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印度雨季短暫,極旱極澇頻發,糧 食收成受到影響。而其中十分之一用於出口。印度人口眾多,人口增長率高於中國,而地少人多。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嚴重影響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在印度國內仍有超過兩億的人口處於飢餓的狀態。印度達哈維貧民窟,是目前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貧民窟。面積僅1,75平方公里,居民人數就達百萬。

就在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不充足的環境下。將食物做成稀狀的糊糊更能節約成本,同時也能夠滿足更多人的胃口。即使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印度人也成品嘗到美味的香料食物。

  無論哪個國家或哪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都體現了民族的文化與智慧,大都「因地制宜」,且具有別樣的意味,耐人尋味。我們對此應保持尊重理解的態度,去感受他國的不一樣的文化風情與文化韻味。

Ⅲ 使用那些添加劑可以使食品(麵包,餅干,蛋糕等)細膩,柔軟,口感好,及怎樣操作的方法

切片麵包。所謂麵包,就是以黑麥、小麥等糧食作物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水、鹽、酵母等和面並製成面團坯料,然後再以烘、烤、蒸或煎等方式加熱製成的食品。

通常,我們提到麵包,大都會想到歐美麵包或日式的夾餡麵包、甜麵包等。其實,按照上述的定義劃分,麵包這一食品范圍更加廣泛,世界上還有許多特殊種類的麵包。

世界上廣泛使用的製作麵包的原料除了黑麥粉、小麥粉以外,還有蕎麥粉、糙米粉、玉米粉等。有些麵包經安琪酵母發酵,在烘烤過程中變得更加彭鬆柔軟;還有許多麵包恰恰相反,用不著發酵。盡管原料和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它們都被稱為麵包。

麵包又被稱為人造果實,品種繁多,各具風味。

麵包是高熱量碳水化合物食品,多吃容易肥胖。

溫度高時較為松軟好吃,低溫的狀態下會變硬,風味口感都會差很多。

營養

麵包按用途可以分為「主食麵包」和「點心麵包」兩類;按質感可以分為「軟質麵包」、「脆皮麵包」、「松質麵包」和「硬質麵包」四類;按原料可以分為白麵包、全麥麵包和雜糧麵包三類。

從熱量來說,以表皮乾脆的脆皮麵包熱量最低,因為這類麵包不甜,含糖、鹽和油脂都很少,烘焙後表皮脆硬,趁熱吃非常可口。法式主食麵包和俄式「大列巴」都屬於這一類,營養價值和饅頭大體類似。硬質麵包和軟質麵包加入雞蛋、糖、牛奶、油脂等材料,只是加入的水分不同。孩子們喜歡的「吐司麵包」、「奶油麵包」和大部分花色點心麵包都屬於軟質麵包。軟質甜麵包含糖約15%,油脂約10%,吐司麵包更多一些。但因為加入了雞蛋和奶粉,營養價值也有所增高,適合給寶貝食用。

盡量避免吃丹麥麵包:

麵包中熱量最高的是松質麵包,也叫做「丹麥麵包」。它的特點是要加入20%~30%的黃油或起酥油,能形成特殊的層狀結構,常常做成牛角麵包、葡萄乾麵包、巧克力酥包等。它口感酥香柔軟,非常美味,但因為飽和脂肪和熱量實在太多,而且可能含有對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的「反式脂肪酸」。

提示:盡量少吃這樣的麵包,最好一周不超過一個。

學會辨別全麥麵包:

一般的麵包都是用白麵粉做的,質地柔軟細膩,容易消化吸收,膳食纖維含量極低。營養知識比較豐富的人都知道,全麥麵包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因為它富含纖維素,能幫助人體打掃腸道垃圾,還能延緩消化吸收,有利預防肥胖。2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嘗試吃全麥麵包,以培養愛吃「粗」食的好習慣。全麥麵包是指用沒有去掉外面麩皮和麥胚的全麥麵粉製作的麵包。它的特點是顏色微褐,肉眼能看到很多麥麩的小粒,質地比較粗糙,但有香氣。由於它的營養價值比白麵包高,B族維生素豐富,微生物特別喜歡它,所以比普通麵包更容易生霉變質。

提示:顏色發褐,未必表明產品是全麥麵包。有些企業為了讓消費者購買,會用白麵粉來做麵包,然後加少量焦糖色素染成褐色,看起來顯得有點「暗」,但本質上仍然是白麵包。而全麥麵包口感有點粗。除去全麥麵包之外,含各種雜糧配料的雜糧麵包,如燕麥麵包、黑麥麵包、豆粉麵包等,都可以提供不少的膳食纖維。

麵包發展史

麵包是一種把麵粉加水和其它輔助原料等調勻,發酵後烤制而成的食品。早在1萬多年前,西亞一帶的古代民族就已種植小麥和大麥。那時是利用石板將穀物碾壓成粉,與水調和後在燒熱的石板上烘烤。這就是麵包的起源,但它還是未發酵的「死面」,也許叫做「烤餅」更為合適。大約與此同時,北美的古代印地安人也用橡實和某些植物的籽實磨粉製作「烤餅」。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後,古埃及人最先掌握了製作發酵麵包的技術。最初的發酵方法可能是偶然發現的:和好的面團在溫暖處放久了,受到空氣中酵母菌的侵入,導致發酵、膨脹、變酸,再經烤制便得到了遠比「烤餅」松軟的一種新麵食,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麵包。古埃及的麵包師最初是用酸面團發酵,後來改進為使用經過培養的酵母。

現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麵包坊誕生於公元前2500多年前的古埃及。大約在公元前13世紀,摩西帶領希伯來人大遷徙,將麵包製作技術帶出了埃及。至今,在猶太人的「逾越節」時,仍製作一種那裡叫做「馬佐(matzo)」的膨脹餅狀麵包,以紀念猶太人從埃及出走。公元2世紀末,羅馬的麵包師行會統一了製作麵包的技術和酵母菌種。他們經過實踐比較,選用釀酒的酵母液作為標准酵母。

在古代漫長的歲月里,白麵包是上層權貴們的奢侈品,普通大眾只能以裸麥製作的黑麵包為食。直到19世紀,麵粉加工機械得到很大發展,小麥品種也得到改良,麵包才變的軟滑潔白了。

今天的麵包大多數是由工廠的自動化生產線生產的。由於在麵粉的精加工研磨過程中維生素損失較多,所以美國等國家在生產麵包時經常添加維生素、礦物質等。另外,近年來不少人認為保留麩皮和麥芽對健康更有好處,因此粗麵包又再度流行。

各國名稱

拉丁語系及日語、台灣話
日語中所說的「パン」(pan)源自於葡萄牙語的「pão」。大約是在17世紀,到日本的葡萄牙人把麵包及其名稱帶入日本,而後此一名稱再流傳至台灣話「pháng」並沿用至今。另,「pão」又源自拉丁語的「panis」。同樣源自拉丁語的還有西班牙語的「pan」,義大利語的「pane」,以及法語的「pain」。

日耳曼語系
麵包的說法均很近似,英語為「bread」,德語為「brot」。歐洲各國的麵包,無論是「pão」還是「bread」,都是藉助埃及人發現的酵母菌製作而成的,無論它有多少變化,但源頭可以說只有一個。

西亞
西亞各國的麵包,使用酵母菌,但並不等到充分發酵,就做成薄薄的面餅燒烤。

印度
以印度為中心的部分地區在(麵包叫作naam)製作麵包時,並不使用酵母菌。基督教的聖餐(東正教除外)用不發酵的面團烤制麵包。

中國
中國的羌餅和饅頭,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算作麵包。中國傳統食品之一的包子,價格便宜、實惠,為南北人民所喜愛。包子通常是帶餡的,不帶餡的可稱作饅頭,在江南的有些地區,饅頭與包子是不分的,他們將帶餡的包子稱作肉饅頭。
包子一般是用麵粉發酵做成的,大小依據餡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稱作小籠包,其他依次為中包,大包。常用餡心為肉、芝麻、豆沙、乾菜肉等。

麵包基本工藝流程
目前麵包的製作基本為三種:
一、中種法:是分兩次攪拌的方法,即先攪拌中種面團,使其經過一段時間發酵,再與其他部分混合攪拌形成製作麵包的面團。
二、夜種法:是中種法的一種,指在第一天下班前攪拌好中種麵包,第二天上班時使用。
三、直接法:是直接進行一次攪拌的方法。

現在市場大部分採取「直接法」工藝流程如下:一、面團的攪拌:面團的攪拌主要是麵粉等乾性物質得到完全的水化,加速麵筋的形成的過程。

一、面團的攪拌有四個階段:

1、水化物質和水性物質充分混合所形成的粗糙的且粘濕的面團,整個面團不成型,無彈性,面團粗糙。
2、成團階段(又稱面團捲起階段)面團中的麵筋開邕形成,麵粉中的蛋白質充分的吸水膨脹,由於面盤的形成,已形成面團,這時麵包已不再粘連攪拌缸的缸壁,用手觸摸面團時仍然會粘手,沒有彈性,且延伸性也不好。
3、麵粉充分形成階段,(也叫麵筋擴展階段)
隨著繼續攪拌,面團逐漸變軟,面團表面逐漸乾燥而有彈性,且表面有光澤,有延伸性,但面團用手拉時易斷。
4、面團攪拌成熟階段(又叫麵筋完成階段)
這時面團很快變的柔軟,不易粘手,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彈性。表面乾燥而有光澤,用手拉麵團能拉成薄片且拉破的口邊整齊(不顯鋸齒狀)

二、基礎醒發:
基礎醒發是麵包整個工藝中最重要的一環,面團在基礎醒發的過程中,麵筋得到充分的氧化(面團在攪拌時其實也是一個充氧的過程)面團的延伸性更好,面團的發酵是一個復雜的生化反應的過程,糖類物質被分解轉化。所轉化的葡萄糖和果糖與蛋白質會發生美拉德反應而產生麥香味。基礎發酵對麵包的作用很大,如:對麵包的保鮮期,麵包的口感,柔軟度和形狀等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基礎醒發的理想的濕度為27C相對濕度75%,時間最少也要30分鍾以上。

三、分割:

就是通過稱量把大面團分割成所需要重量的小面團。
四、滾圓(搓圓)
分割後的面團不能立即成型,必須要搓圓,通過搓圓使面團外表形成一層光滑表皮。利於保留新的氣體,而使面團膨脹。光滑的表皮還有利於以後在成型時面團的表面不會被粘連,使成品的麵包表皮光滑,內部組織也會較均勻。搓圓時盡可能不用麵粉,以免麵包內部出現大空洞,搓圓時用力要均勻。

四、中間醒發:
中間醒發就是指通過搓圓後的面團到盛開之間的這段時間,一般在15~20分鍾。具體要看當時氣溫和面團鬆弛的狀態,看面團的狀態顯示是適合所做麵包的成型要求。中間醒發的目的是為了使面團產生新的氣體恢復面團的柔軟性和延伸性,便於面團產生新的氣體恢復面團的柔軟性和延伸性便於成型,中間醒發可以在室內進行也可在暖房裡進行,如在室內進行要注意不要便棒表面結皮,如果在暖房裡進行也要防止醒發箱濕度太大,而使面團表面發粘,中間醒發的相對溫度是70%~75%濕度為27~29C。
五、成型:
成型也叫整形,就是把經過中間醒發後的面團做在產品要求的形狀。一般主食麵包的整形比較簡單,有整形機就方便了。用手工操作,通過二次擀開捲起後放入模具壓實就可以了。花色麵包的成型就比較復雜了。這里就沒法一一述說了。

六、最後醒發:

最後醒發就是把成型好的面團放入暖房,使面團中的安琪酵母重新產生氣體使面團體積增大,最後醒發的溫度為35~38℃。相對溫度是為80~85%,如果溫度過高面團內外的溫差較大,使面團醒發不均勻,會引起內部組織不好。過高的溫度還會使面團的表皮的水分蒸發過多,過快面是造成表面結皮,成品表皮會很厚。溫度如超過40℃,還會使麵包產生酸味,只是因為乳酸最佳的繁殖溫度是40~45℃,如果在這溫度下醒發,乳酸菌會迅速殖而使麵包變酸。溫度過低則醒發過慢,時間較長,還會便產品扁平。醒發時要注意,不要使麵包的醒發過度,醒發過度的麵包內部組織粗糙,形狀不飽滿等,其實麵包的烘烤:體積並不是越大越好。一般醒發到成品體積的80~90% 。有些產品醒發到70%就可以了。安琪高活性乾酵母活力高、發酵速度快,市場佔有率最高。

七、烘烤:
烘烤是把面團變成成品的一個過程,整個過程很復雜。在這個過程 中,生物活動被制止;微生物和酶被破壞,澱粉充分的糊化;同時糖類物質及蛋白質發生美拉反德反應而產品香味及色澤。麵包烘烤綜合了物理,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反應的變化,是個相當復雜的過程.
八、麵包的冷卻和包裝:
麵包冷卻不可少,因為麵包剛出爐時表皮乾脆而內心柔軟,還要讓其在常溫下自然散熱。如果用電風扇直接的吹,會使麵包表皮的溫度急速下降,面內部的水分不能自然排出,水分就會迴流而使底部含水量不定期度,最終會合麵包粘牙及保質期變短(底部發霉)。當麵包充分冷卻後就要及時進行包裝。一是為了衛生避免在運輸、儲存和銷售過程中受到污染;二是可以防止麵包的水分過分損失,防止麵包老化,合麵包保鮮期延長。三是美觀漂亮的包裝也能增加消費者的食慾。

十、製作過程:、攪面--------鬆弛---------》分割----------》搓圓---------?整形--------〉醒發---------》烘烤。

營養分析

麵包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維生素及鈣、鉀、鎂、鋅等礦物質,口味多樣,易於消化、吸收,食用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頗受人們喜愛。
現在比較受歡迎的主要是穀物麵包和全麥麵包。穀物麵包大量採用穀物、果仁作為原料,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和礦物質,有助提高新陳代謝,有益身體健康。全麥麵包擁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讓人比較快就產生飽腹感,間接減少攝取量。同樣是麵包,吃全麥麵包比吃白麵包更有助減肥。麵包松軟,易於消化,不會對胃腸造成損害。

備注

1. 麵包出爐後最好放上兩個鍾頭再吃,新鮮是好麵包基本的元素,剛出爐的麵包聞起來香,那是奶油的香味,麵包本身的風味要在完全冷卻後才能品嘗出來;
2. 市面上一些麵包用的芝士、奶油、牛油,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不宜多食。一些麵包會含有更高的熱量,是因為在製作的過程中,增加了鹽、糖和食用脂肪。

每100克的營養成分

能量312千卡
蛋白質8.3克
脂肪5.1克
碳水化合物58.6克
膳食纖維0.5克
硫胺素0.03毫克
核黃素0.06毫克
煙酸1.7毫克
維生素E1.66毫克
鈣49毫克
磷107毫克
鉀88毫克
鈉230.4毫克
鎂31毫克
鐵2毫克
鋅0.75毫克
硒3.15微克
銅0.27毫克
錳0.37毫克

Ⅳ 印度飛餅的餅是怎麼做的什麼配方

一、製作原料:低筋麵粉1000克,牛奶400克,煉奶150克,鹽30克,糖50克,香蕉1根,雞蛋5顆,牛油或植物油適量。

二、製作步驟:

1、製作面團,將水和煉奶攪勻,放入沙糖和鹽攪拌至融化,放入麵粉、蛋黃攪拌成面團,然後用攪面機將面團打至起筋,再慢打至柔滑,靜置10分鍾,等其柔滑光亮,用手抓起150克左右,抓至光滑,表面塗上牛油放入盆內,再靜置3小時。

2、拋餅成型,取小面塊,放在案板上,然後抹油,再拍成餅,慢慢擴大,然後拽住面餅的邊緣進行甩動,利用重力把餅甩

Ⅳ 印式咖喱麵包咋做啊

- 簡介 -

咖喱來自印度的風味,麵包源於埃及的美食,2種食材的結合,使其製成了一種叫咖喱麵包的甜點,一起來學習一下咖喱麵包的做法吧!


?

Ⅵ 為什麼印度美食經常是「糊狀」的呢這樣好吃嗎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也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談論到這個神奇的國度,他們總是有一些違背了“常規”的操作,令人瞠目結舌,例如印度的飛餅、印度的火車,不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要數印度的食物。

去過印度遊玩的朋友可能都比較清楚印度的飲食習慣,他們的大多是美食經常是呈現“糊狀”,而且是顏色相對來說不是很好看,那為什麼他們要將食物處理成“糊狀”呢?


吃起來就會覺得非常的難以下咽,所以做成了糊狀也是為了方便下咽,同時加入大量的香精香料也是為了引起他們的食慾,所以我們看到的很多印度美食都是放了很多的香精香料並且做成糊狀方便吞咽。

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貧富差距懸殊,貧窮人口佔了多數,因此在吃方面很少追求它的外形,能最快的做出味道還不錯的食物,在食物中加入大量的香精香料無疑是最簡單的方式之一,而糊狀有利於快速的將食物和香料均勻的混合,達到一個較好的口味。

閱讀全文

與印度麵包怎麼做糊糊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蘇格蘭支持義大利 瀏覽:461
中國人保起訴我了怎麼辦 瀏覽:48
美國對伊朗制裁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418
印度的一張兩萬塊錢值多少 瀏覽:927
中國女籃現在在哪裡 瀏覽:400
中印邊界沖突是中國哪裡 瀏覽:73
菊花伊朗為什麼叫 瀏覽:659
德國到中國的快遞怎麼查詢 瀏覽:842
英國為什麼不能喝啤酒 瀏覽:284
印度紅茶怎麼挑選 瀏覽:241
援助伊朗物資上寫了什麼 瀏覽:287
什麼時候能從印尼回中國 瀏覽:506
印度的乞丐是怎麼樣的 瀏覽:51
一毛錢等於多少越南盾 瀏覽:809
疫情期間哪個國家給中國送口罩 瀏覽:602
越南皮質匡威鞋怎麼樣 瀏覽:695
5月份中國進口伊朗多少石油 瀏覽:707
印度大飯店怎麼吃飯的 瀏覽:325
中國現在修建的最大水電站是哪個 瀏覽:99
為什麼印度人炒菜用鋁鍋 瀏覽: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