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種姓制度什麼時候開始廢除

印度種姓制度什麼時候開始廢除

發布時間:2023-09-03 22:54:33

1. 印度的種姓制度問題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和中國、埃及、巴比倫並列為東方的四大古國。
勤勞、勇敢的印度人民,曾經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人類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但是,幾
千年來,印度社會的發展一直比較遲緩。這與印度存在著一個的森嚴的等級制度一種姓制度
有著一定的關系。
印度的名稱起源於印度河。中國漢代史籍譯作「身毒」或「天竺」,直到唐代才改譯為
「印度。
自20世紀20年代起,在印度河谷先後發現幾個古代城市遺址,著名的有哈拉巴和摩
享佐.達羅,因此統稱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存在年限約為公元前三千年代中葉至前二
千年代中葉。歷史學家一般都認為,哈拉巴文化的創造者,就是印度的原始居民達羅毗荼
人。。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葉,屬於印歐語系的許多部落,從中亞細亞經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
陸續湧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帶,征服了當地的大部分達羅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種人,自
稱」雅利安」,意為高貴者,以區別於皮膚黝黑的達羅毗荼人。經過幾個世紀的武力擴張,
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個北印度。
雅利安人早先過著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後,雅利安人吸收了達羅毗荼人的先進文
化,由游牧轉為定居的農業生活,並逐漸向奴隸社會過渡。
由於雅利安人對達羅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內部貧富分化的結果,在雅利
安社會中逐漸形成了一個森嚴的等級制度,這就是種姓制度。「種姓」一詞在印度的梵文中
叫「瓦爾那」,就是顏色或品質的意思。因此種姓制度又叫瓦爾那制度。
在種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道農時季節,在社會中
地位是最高的。
剎帝利是雅利安人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的除神權之外的一
切權力。
波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高級種姓,佔有了古代印度社會中的大部分財富,依靠剝削為
生,是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吠舍是古代印度社會中的普通勞動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
層,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
首陀羅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實際上處於奴隸的地位。
各個種姓職業世襲,互不通婚,以保持嚴格的界限。不同種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
是賤民,或叫不可接觸者,賤民不包括在四個種姓之內,最受鄙視。
為了維護種姓制度,婆羅門僧侶宣揚,把人分為四個種姓完全是神的意志,是天經地義
的。在婆羅門的經典《吠陀》中,波羅門把種姓制度的出現用神話來解釋,說原始巨人普魯
沙死後,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羅門,用雙手製成了剎帝利,用雙腿製成了吠舍,用雙
腳製成了首陀羅。婆羅門僧侶還宣揚:凡是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的人,來世才能升為較高種
姓,否則,即降為較低種姓。因此,對於廣大勞動者和奴隸來說,應該逆來順受,放棄斗
爭,遵守奴隸主階級制定的「達磨」,即所謂的「法」,以免加重來生的災難。
為了維護種姓制度,奴隸主階級還制定了許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相
傳,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兒子,為了確定人間各種人在社會上的應有次序,確定婆羅門和其他
種姓的義務,便制定了這部法典。其實,這只不過是奴隸主用來欺騙勞動人民的謊言。
摩奴法典首先確認婆羅門是人世間一切的主宰,而首陀羅只能溫順地為其他種姓服勞
役。首陀羅不能積累私人財產,不能對高級種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羅門和剎帝利則有權
奪取首陀羅的一切。
為了鎮壓低級種姓吠舍、首陀羅的反抗,摩奴法典還規定了許多殘酷的刑罰。比如,低
級種姓的人如果用身體的某一部分傷害了高級種姓的人,就必須將那一部分肢體斬斷。比
如,動手的要斬斷手,動腳的要斬斷腳。
四個等級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摩奴法典》規定,剎帝利辱罵了婆羅門,要罰款1
00帕那(銀錢單位)。如果是吠舍罵了,就要罰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羅罵
了,就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羅門侮辱剎帝利,只罰款50帕
那;侮辱吠舍,罰款25帕那;侮辱首陀羅罰款12帕那。高級種姓的人如果殺死了一個首
陀羅,僅用牲畜抵償,或者簡單地凈一次身就行了。
《摩奴法典》還對各個種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煩瑣的規定。比如規定不同種姓的人不能
在呆在同一個房間里,不能同桌吃飯,不能同飲一口井裡的水。不同種姓的人嚴格禁止通
婚,以便使種姓的劃分永久化。
每個種姓都有自己的機構,處理有關種姓內部的事務,並監督本種姓的人嚴格遵守摩奴
法典及傳統習慣。倘有觸犯者,輕則由婆羅門祭司給予處罰,重則被開除出種姓之外。
被開除出種姓的人也成為賤民。賤民只能居住村外,不可與婆羅門接觸,只能從事被認
為是最低賤的職業,如抬死屍,清除糞便等。走在路上,賤民要佩帶特殊的標記,口中要不
斷發出特殊的聲音,或敲擊某種器物,以提示高級種姓的人及時躲避。婆羅門如果接觸了賤
民,則認為是一件倒霉的事,回去之後要舉行凈身儀式。
總的說來,印度的種姓制度實質上是一種階級制度。但是,由於鮮明的階級關系被掩蓋
在等級的劃分之中,因此它容易模糊階級界限,在勞動人民之間製造隔閡和對立,不利於他
們團結對敵。此外,種姓制度實行職業世襲,把生產限制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從而阻礙了
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種姓制度的存在,是造成印度社會發展遲緩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度
自古代至近代,經歷了幾種社會形態,但是種姓制度一直延續下來,成為歷代剝削階級的統
治工具。種姓制度經過長期演變,越來越復雜,在四個種姓之外,又出現了數以千計的亞種
姓。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著種姓制度的殘跡,受壓迫受剝削最深的賤民達幾千萬人。
參考資料: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 西祠胡同

2. 印度種姓制度的由來

種姓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是被征服之後、征服者為了便於管理而創造出來的,征服印度之後,為了讓被征服者安於現狀不再造反,征服者把印度人分了等級。

征服者當然是最高一級,被征服者當然是最低一級,為了讓被征服者接受這種劃分,征服者有意識地毀滅被征服者的文化,並創造一種讓種姓制度合理的文化。

幾百年之後,被征服者淡忘了自己的文化,接受了征服者強加的文化,種姓制度因而形成。印度獨立之後,雖然從法律上廢除了種姓文化,但僅僅是個形式而已,種姓制度依然附著在舊有文化上頑強生存著,影響著印度的方方面面。

(2)印度種姓制度什麼時候開始廢除擴展閱讀

自從政府1950年從法律意義上廢除了種姓制度,種姓的影響力開始慢慢下降。然而種姓依然時時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特別是不那麼發達的地區和農村地區。

2014年時,曾有一份調查27%的印度人事實上仍然過著「不可接觸者」的生活,而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承認自己拒絕「不可接觸者」進入自己的廚房或使用自己的餐具。種姓依然決定社會認同和個人認同,人與社會的關系,有時候僅僅取決於一個小小的姓氏。

幸運的是,幾十年的發展,社會還是在不斷進步。政府一直有給低種姓的人提供政府工作和教育的配額。

而且隨著城市化,在城市裡出現了一些不同種姓雜居的現象,跨種姓的婚姻也越來越常見。甚至在1997年到2002年間,「不可接觸者」K. R. Narayanan成為了印度總統,想必激勵了無數為廢除種姓影響而奮斗的人們。

種姓的枷鎖一直制約著當代印度的發展,大多數印度人依然需要為擺脫種姓而努力。進展雖然緩慢,卻也給人信心——意識已經覺醒,觀念可以改變。

不知道是否有一天,種姓真能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只是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南亞次大陸,希望那裡的人們不用再負重前行。這一次,呼喚的不是愛與自由,而是平等與尊嚴。

3. 印度的種姓制度還存在嗎,不能通過自身努力改變階級嗎

1、印度的種姓制度雖然在上個世紀80年代由國家立法廢除了,但是在印度實際的情況卻是種姓制度仍然大量存在,並且在農村和底層平民中,由種姓制度構建的社會等級結構仍然非常牢固,婆羅門、剎帝利屬於高種姓,尤其是婆羅門,當婆羅門的人破產之後仍然不會變成窮人,他們可以在寺廟領取供奉,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除四大種姓之外還有第五種姓:就是賤民,法律之前成為不可接觸者,就是印度最底層的貧民,過著最低賤、最貧窮的生活,甚至不能從事很多普通的職業,例如僕人和死機或者保安等等最底層的工作往往是吠舍、首陀羅等低種姓的人才能從事,賤民的生活惡劣程度遠遠超過現代社會的我們想像。
2、政府雖然名義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種姓制度維持了社會的基本結構,所有政府的人員基本都出身於這個結構當中,所以可以想見政府對待低種姓和賤民的態度,從2008年的一次洪水泛濫的救災就可以看出,因為受災地區是賤民的保留地就是聚集區,各地方政府根本不管不問,導致大量賤民和低種姓人員死亡,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的議會、行政、國務院中的高層人員70%是由高種姓的人來擔任,印度雖然實現了保留法,將一部分位置留給了低種姓和賤民,但是實際上的低種姓和賤民都是和高種姓的人結婚的人才能擔任
3、可不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現有階級?如果你想在印度本地從低種姓變成高種姓那是不可能的,種姓制度代表了血統,當地的戶籍管理非常嚴格,根本不準你更改姓名,還有就是很多中國人看不出印度人的區別,但實際上高種姓的人在當地是可以通過外貌直接分別出來的,畢竟祖先是雅利安人嘛,所以沒有人會想著改變種姓,除非你重新投胎,否則做不到。唯一能改變命運的就是通過當地的教育然後出國留學,或者直接移民去國外,這樣的話即便是賤民出國之後肯定和其他國家普通公民一樣,享受同樣的待遇嘍,但是記住一點不要回國,低種姓還好一點可以做點小生意,賤民會被所有人歧視且不受歡迎,你根本無法生存,所以印度的對外移民,范圍最廣,人數最多。

4. 印度中古時期種姓制度的發展和演變

種姓制度以婆羅門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
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因此,種姓制度涵蓋印度社會絕大多數的群體,並與印度的社會體系、宇宙觀、宗教與人際關系息息相關,可說是傳統印度最重要的社會制度與規范。
一般認為,種姓制度是公元前600年左右,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創立的社會制度。原本的種姓制度並非要劃分階級及人的高低貴賤,而是要確保本身雅利安人的執政權和保持各種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數。
然而隨著馬木留克、蒙兀爾等外來伊斯蘭教征服者統治印度,種姓制度為了政權需要經歷過許多調整,並且在英屬印度時期為符合殖民者需要,被固定、僵化,成為階級森嚴的階序體系。由於該體系中的不平等與近代西方興起的民主制度與人權思想大相徑庭,因此常被批評為反現代化的落後制度,甚至被視為妨礙印度社會進步的毒瘤。
1947年印度脫離殖民體系獨立後,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廢除,各種種姓分類與歧視被視為非法,然而在實際社會運作與生活上,其仍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5. 印度種姓制度已存在幾千年,為何低種姓至今都不想改變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是陳勝和吳廣揭竿起義時發出的震撼之問。前209年,秦朝正派了很多的農民去戍守漁陽,但是當時由於他們在路途中經歷了一場大雨,耽誤了行程,很多的人都擔心自己會被問罪。於是陳勝和吳廣就趁機在大澤鄉發動了起義,同時,他們也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貧窮與貴賤根本不是生來就註定的。

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低種姓的人不聯合起來一起反抗種姓制度呢?其實歸根結底,種姓制度的強大就在於它不僅將人分為三六九等,它還給人們灌輸了一種鄙視鏈思想。第三等級的人是不屑於和第四等級的人為伍的,而第四等級的人又不屑於和第五等級的人為伍。甚至低種姓的內部還會存在著鄙視與被鄙視的關系。所以印度永遠都不可能發生像陳勝吳廣聯合勞苦大眾起義的事情。

6. 印度種姓制度滅絕了么

從法律上,印度獨立後清橋,種姓薯正祥制度已經被廢除,現在的印度高層領導人數搏中都有賤民(不可接觸者)出身的,但今天的印度社會仍然保留著種姓制度的殘跡,畢竟四千多年的傳統,很難在幾十年內就被徹底拋棄。

7. 印度現在真的還存在種姓制度嗎

盡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在印度還是有種姓制度的影子存在。雖然印度憲法明文規定不準階級歧視,但是種姓制度對今天的印度社會特別是印度農村仍然保留著巨大的影響。種姓層級最高的婆羅門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

就算在天災時,賤民亦飽受歧視,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爾邦的阿拉里亞發生水災,然而由於阿拉里亞為賤民的集中地,災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協助,令大量災民死於水災當中。

相關內容解釋: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通稱印度(印地語:भारत;英語:India),位於10°N-30°N之間,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

8. 種姓制度既然阻礙印度的發展,為何不將它徹底廢除呢

印度的「種姓制度」,又稱為「卡斯特體系」,它是存在於印度及其他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一種特殊制度,這些地區包括有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等,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都受到了這一制度的影響。

在古代時期,種姓制度常常是統治者為了達到良好治理社會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在很多時候,他們會利用這一制度的特殊性和理念從精神和思想上去壓迫他們,來促使底層民眾無條件地效忠統治者,效忠於這個國家。

但是這里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既然都知道種姓制度阻礙了印度的經濟發展,那麼為何不取消它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知道,早在1947年的時候,印度政府就已經正式從法律上宣布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印度人民受到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下,早就已經根深蒂固了,尤其是在對待印度婦女的社會地位和家庭角色方面,一直以來都處於較為卑微的地位。當然了,筆者相信,在未來隨著思想的不斷進步,種姓制度也將得到很大的改變!

9. 印度種姓制度現在還存在嗎

印度種姓制度現在還存在。

印度現在還有種姓制度。印度在法律上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但種姓制度曾在印度存在了上千年時間,在人們思想里根深蒂固,所以現在印度的種姓制度處於一個「法律已廢除,但仍然存在」的狀態。

印度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गणराज्य,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印度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銷帆拿,北部為溫帶氣候,印度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年降雨2000-4000毫米不等。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

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轎卜服當地古印度人,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虧搭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

閱讀全文

與印度種姓制度什麼時候開始廢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疫情期間哪個國家給中國送口罩 瀏覽:597
越南皮質匡威鞋怎麼樣 瀏覽:691
5月份中國進口伊朗多少石油 瀏覽:704
印度大飯店怎麼吃飯的 瀏覽:320
中國現在修建的最大水電站是哪個 瀏覽:95
為什麼印度人炒菜用鋁鍋 瀏覽:67
英國王朝機票怎麼回國 瀏覽:170
越南哪裡有方便麵 瀏覽:89
中國哪個城市的初中最多 瀏覽:707
伊朗信什麼宗教 瀏覽:130
印尼斗魚吃什麼飼料 瀏覽:124
印度大壩為什麼倒塌 瀏覽:124
有什麼越南歌好聽的 瀏覽:390
越南古井酒多少錢 瀏覽:239
印度哪些地方有暴雨 瀏覽:58
印尼疫情主要出現在哪裡 瀏覽:473
中國的護照如何在越南辦理 瀏覽:382
英國人算數為什麼要畫線 瀏覽:783
英國革命的後果是什麼 瀏覽:745
南京到越南有多少公里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