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稱美國忽略了其大國地位,印度的大國地位憑借什麼
其實如果說印度覺得自己有大國地位,憑借的就是自己的想像了!印度一直以來都是欺軟怕硬,不敢和美國等強國剛,只敢欺負一些弱小的國家。依靠美國的科技力量還謊稱自己國家科技發展迅速。如果說印度有大國地位,那麼也只能說是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了,但是這兩項指標並不能代表他在國際上擁有很高的地位,畢竟農業還是最底層的,印度現在連個工業大國都算不上的!
總之,印度的地位都是自己想想出來的,印度認為自己的國家十分的強大,有一點發展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一直認為世界各國忽視他的地位,但是事實上,印度除了兩個低級的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外,其他的大國行列根本就排不上隊。
Ⅱ 印度的地理位置,真的比中國優越嗎
不少人用「得天獨厚」這個詞來形容印度的自然條件,盡管平方公里數只有298萬的印度,並不是全球范圍內排名最靠前的國家,僅位列第七,遠沒我國排名世界前三、陸地達到960萬平方千米的面積大。但是,它的土地面積中平原就占據了40%之多,山地的佔比小到了25%的樣子,即便是所謂高原海拔往往也不會超過1000米的高度,整體地形低緩無疑更有利交通打造,也同樣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Ⅲ 印度永遠不能成為超級大國有什麼無法跨越的困難
印度就目前的世界格局來看成不了超級大國,這或許就有人說了這是“兔子”壓著他呢,他起不來。錯!不是兔子壓制他,而是美國和俄羅斯、甚至是他自身的原因導致他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像美國一樣的超級大國,或許他都做不到法國那樣。美國和俄羅斯壓制著他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那就說說他自身的方面,人才流失、國內創新不足和軍工企業嚴重失信這三個方面就導致印度不可能崛起。
而且印度國內的貧富差異極具擴大、宗教矛盾嚴重和種姓制度危害,自己的周圍還有著一個可以勢均力敵的對手(巴基斯坦),這些問題都是印度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連一個坎都邁不過去,那麼我們又怎麼能相信印度能夠成為下一個像美國一樣的超級大國呢。除非英法美俄中全部都莫名其妙消失了(或許還要加上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日本),正好印度沒事,這才有可能佔領地球。
Ⅳ 為什麼印度註定無法成為一個大國
印度註定會成為一個大國 ,原因如下:
1、經濟
現在印度經濟局世界前9,馬上就要趕上義大利,GDP總量比俄羅斯還高。
2、人口
其人口雖然多,但是結構合理,年輕人較多。這樣就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來發展經濟。澳大利亞、加拿大經濟比印度差不了多少,為什麼只能作為美國的追隨者,就是因為人口不夠,舉個例子,飛機製造業需要大量的人口,印度能拿出幾百萬人口作為飛機製造的配套企業的工作人員,而加拿大拿出幾百萬則相當於其的十分之一人口,所以巴西能發展航空產業、中國能發展航空產業,印度將來也能發展航空產業,澳大利亞則不行(其他產業如汽車、造船等以此類推,均可套用這個例子),沒有了製造業,再好的虛擬產業(金融、保險、證券、銀行)也是空中樓閣。
3、資源。
印度資源相當發達。以糧食來說,印度300萬國土,有1.6億公頃耕地,中國960萬國土,只有1.2億公頃耕地。當然了印度缺石油
4、教育
多年英國統治,導致印度英語教育發達,高層印度人跟英國人無異。
5、地理
印度周圍無強國,號稱伊斯藍第一強國的巴基斯坦實力也遠不如印度。
6、軍事
印度軍事世界前7,在印度洋首屈一指。
綜上所述,印度不成為大國,天理不容。(當然了,筆者不喜歡印度,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Ⅳ 獨踞南亞的印度,為何難以成為一個世界性強國
對南亞稍有了解的人便知道,印度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分裂的存在。盡管在文化上,南亞各區域板塊基本上都歸於印度文明體系,但政治上,卻一直是邦國林立、各自為政,極少數的統一,也都是曇花一現。這甚至影響到對「印度」這個名詞的釋義。當提到古印度時,它更多的是代表一個文明體系,而非一個統一的國家。
直到今天,雖然在現代文明的影響下,印度在政治上已然成為一個 *** 實體,但其內部依然紛爭不休,各邦在內政上擁有極大的自 *** ,甚至畫地為牢,各行其是,而新德里的中央 *** 卻無可奈何。
這是為什麼?
從地緣的角度來說,印度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因為南亞次大陸的整體地緣結構獨立完整,且本身形狀比較規整,聚合力較強,這種情況下,政治上的大一統,應該是有實現可能的。但現實卻截然相反。這種奇妙的反差,讓我們有必要探究一下印度無法中央集權的原因。
一、外部壓力的缺乏
從地緣格局上看,南亞次大陸以東為緬甸的密林;北部為高不可攀的喜馬拉雅山脈和環境惡劣的青藏高原;西部,跨過印度河流域,便是興都庫什山脈;它們的存在,為南亞次大陸提供了充分的保護。至於南面的大海,雖然無法阻擋海上勢力,但海洋文明的商業特質,使它們即便進入印度,也更注重於物質利益的攫取,而非對領土的佔有(比如早先的 *** 和後期的葡萄牙、乃至英國),因此無法對印度文明造成顛覆性影響。
在這種封閉的環境下,當印度文明覆蓋整個南亞次大陸後,便喪失了繼續擴張領土的動力(以農耕時代的觀點看,南亞次大陸周邊的土地均缺乏開發價值)。而它又不像中國那樣,有必須持續應對的外來壓力(華夏農耕文明長期面對塞外游牧文明的侵襲),以致必須用大一統的方式,來集中資源應對。
當然,印度也不全是沒有外來威脅。相比喜馬拉雅山脈的高不可攀,翻越興都庫什山脈還是容易的多。而山那頭的游牧文明,更是農耕文明的天敵。
不過,盡管古代印度會周期性的遭受中亞游牧文明的入侵,但卻並未對印度文明的獨立性構成根本威脅。而這種結果的存在,除了古代印度文明的不俗實力外,也與中亞作為大陸交通島的地理位置不無關系。
中亞身處亞歐大陸腹地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東亞大陸、蒙古高原、南亞次大陸、波斯高原、兩河平原等亞洲各大地緣勢力的交鋒之地。虎狼環伺的周邊環境,使中亞難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地緣板塊存在,而只能在各大文明交鋒結束後,成為勝者的附庸。
只是,無論對東亞的中國、蒙古,還是西亞的波斯、 *** ,中亞都是過於遙遠的存在。由於遠離各大地緣勢力的核心區,中亞即便被一方佔領,這種統治也是虛弱而不穩定的,隨時會因為佔領者的衰落或其他地緣勢力的卷土重來而發生改變。
中亞的虛弱和混亂,既大大降低了印度遭受入侵的機率,也使得有幸征服印度的統治者,不得不面臨這樣一個難題:由於身後缺乏強大而穩定的地緣板塊作為支撐,使他們無力對印度文明進行根本性改造,反倒不得不針對印度實情,對自身進行調整,以維護得來不易的統治地位。其最終結果就是融入印度文明。
在這種既無意願做大蛋糕,也不至於遭受滅頂之災的情況下,窩里斗,幾乎是所有組織的本能選擇。
二、地緣核心的肢解
大一統的本質,將中央的權力凌駕於各地方權力之上。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人的本性。所以不同地緣板塊的人群,亦會根據區域自身條件,追求本地緣板塊利益的最大化。
由於中央集權,本身就意味著各次級地緣板塊的政治權力被部分剝奪,所以雙方一開始就存在沖突。尤其是大量地緣實力較弱的板塊,在集權的體制下會逐漸邊緣化。在全國一盤棋的框架下,其區域利益有可能受到限制,這當然不是他們所樂意的。在這種情況下,本部核心區的強大,就成為中央集權的必要條件:
一個強大的本部,才有力量壓制邊緣的不滿,確保中央集權的有效性;反過來,政治上的集權,又使邊緣地區的資源大量流向本部,使本部因此受益。
中國的中央集權便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長江——黃河流域的超強地緣實力,對古代中原王朝的擴張提供了有力支持。這種強大,一定程度上壓過了地形的阻礙——不僅四川、雲貴、東北這類地緣結構十分獨立的區域;甚至青藏、西域這種極端邊緣的邊遠地帶,最後都被納入中國版圖。
與古代中國相似,印度文明核心區的形成也同樣依賴兩條母親河——印度河與恆河。雖然與長江、黃河流域相比,印度河、恆河流域實力較遜,但考慮到南亞次大陸也沒有東亞大陸的體量,以此二河流域為本部核心,也足夠一統南亞了。
但現實卻和三哥開了個巨大的玩笑:印度不僅未能實現大一統,作為兩大核心之一和本土文明發源地的印度河流域,最後反倒被外來者搶了去,成為 *** 文明的地盤。到現代,印度河流域甚至在政治上都與印度剝離,成為獨立的巴基斯坦國。
幾千年的泱泱大國,居然混到老巢不保的份上,印度這是為什麼?
原因在於,印度河流域與恆河流域的之間,存在著一個面積近60萬平方公里的塔爾沙漠。
歷史上,這片地區並不是沙漠,只是隨著氣候環境的變化和印度河流域人類對森林植被的過度砍伐,才最終導致了沙漠的形成。而這種沙漠化,對南亞次大陸的政治格局產生了多米諾骨牌式的影響:
首先,塔爾沙漠在印度河流域與恆河流域之間形成了地緣阻斷。這種地緣關繫上的退步,導致南亞的這兩大核心板塊,不僅無法像地緣關系緊密的長江、黃河流域一樣,經過整合形成合力,反而逐漸走向分離和對立。
而中亞勢力的進入,更加重了這種分裂。印度河板塊地處南亞與中亞交界。由於中亞勢力為游牧文明,軍事實力雄厚,所以盡管印度河流域在地緣實力上不如恆河流域,但藉助外力,它足以與恆河分庭抗禮。
甚至,當中亞軍事勢力與 *** 文明結合後,印度河流域的人文特質都發生了改變。
雖然印度文明的體量,決定了 *** 文明無法將其完全取代,但在距西亞最近的印度河流域,它卻能取得相當優勢。再加上塔爾沙漠阻斷了印度河流域與南亞其他部分的聯系,久而久之,這塊南亞的第二大地緣板塊、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竟成為 *** 文明的勢力范圍。
印度河板塊的丟失,使印度文明原本的二元核心,縮小為只剩恆河板塊一部,元氣已然大傷;而二者的對立和沖突,又進一步消耗了恆河板塊的實力。連番損耗的結果,就是印度本部核心區的實力大大削弱。在這種情況下,本部再沒有足夠的力量壓制諸如孟加拉、德干高原等其他地緣板塊,政治上的中央集權,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三、種姓制度的桎梏
上古時代,雅利安人經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南亞,取得了當地的統治權。由於相對於南亞土著的達羅毗荼人(印度黑人),雅利安人在數量上處於絕對劣勢。為了確保統治權,便設計出種姓制度,將印度人劃分為婆羅門、剎帝利、犬舍、首陀羅四大種姓。其中雅利安人被歸為婆羅門、剎帝利這兩大高貴種姓,逐漸發展成印度白人;其餘的印度黑人,則歸入犬舍、首陀羅這些低等種姓、甚至賤民。由於雅利安人,以及後來進入南亞,取得統治權的中亞人都膚色較白,所以這種階級劃分帶有非常明顯的種族色彩。
為了讓低種姓安分守已,印度白人大力推廣印度教,利用其「今生受苦、來世便可享福」的教義,削除黑人們的反抗意思,使他們在精神上徹底奴化。
這種奴化,雖然維護了印度白人的統治,但也有嚴重的負面效果:
由於一生為奴,印度黑人對國家幾乎不存在任何認同感;同時,宗教影響力的過於強大,也削弱了世俗權力的作用(在種姓制度中,擔任祭司的婆羅門位居第一等級,主要由國王、官吏組成的剎帝利只位居第二等級)。
這兩種因素,導致由中央朝廷派來的職業官僚,完全無法憑借中央王朝的權威,在當地施行管制——這與中國百姓對朝廷威儀的自然畏服,形成了鮮明對比。
只有紮根於當地,世世代代直接統治印度黑人的土邦貴族,和直接控制當地平民思想的寺廟和婆羅門,才能在日積月累的接觸中,獲得當地平民的敬畏。
流官制是中央集權的基本行政制度。一旦流官制不可行,而只能由土著的世襲貴族和祭司(也就是婆羅門和剎帝利)控制地方,中央的最高權力必將被他們分割瓦解。
種姓制度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但同樣是瓦解中央集權的利器。在無法擺脫種姓制度的情況下,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治難度
過於完整的板塊結構、被肢解的地緣核心、種姓的制度抵觸,這三者結合到一起,印度文明的分裂基因,也就逐漸形成了。(作者:雲石)
Ⅵ 多個地區拼湊起來的印度,為什麼沒有地區鬧獨立
很多人都知道印度這個概念在歷史上,就是地區的稱呼,為並非一個國家,今天的印度是在大英帝國撮合下才有的大統一國家,很多地區拼湊起來的國家,為什麼沒有地區鬧獨立那。或者說有這樣的地方鬧獨立,卻沒有獨立出去。
還有就是印度的軍隊對外打仗不敢說怎樣,對內鎮壓應該是可以的,軍隊的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也保證印度各不敢造次。
印度不同於中國,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候是統一的,而印度從笈多王朝解體後就沒有由本土居民建立的統一國家,而民主制度下這樣的國家已經存在了70年,這在印度1000多年的歷史上已經是空前偉大的奇跡了。
Ⅶ 印度的面積不太大,人口卻那麼多,是怎麼做到可以住下這么多人的
印度能生存多達十三億的人口,跟其地形地貌和氣候特徵有直接關系,比如我國同樣是人口大國,但是地形地貌卻豐富多樣,沙漠隔壁高原人口稀少並不宜居住,但印度卻不同。
03、印度幾乎全民信教,無論是印度教還是佛教都是鼓勵生育,且重男輕女思想極其嚴重
印度國家也是一夫多妻制度,並且相當的重男輕女,生不到兒子就多娶一名妻子,直到生到男孩子為止,而且還不止要生一個。這樣一來就有一個丈夫和幾個孩子老婆一起住一個房子的情況了。一個家庭這樣算下來至少有十幾口人,這就是為什麼印度那麼點面積能有那麼多人口的原因,這種例子還可以參考孟加拉國,十幾萬平方公里住了1億多人,這個人口密度比印度還誇張。
Ⅷ 同為人口大國,又同為文明古國,印度為何不受關注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但同時也是個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國家,GDP世界第二,綜合軍事實力長居世界前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國家。中國正在一步步的崛起,而每一次的進步都會引起世界上人們的關注,每一次的前進都會引來西方的擔憂。而你們會發現中國的近鄰印度似乎也在崛起,可是為什麼沒有得到世界人們的重視,為什麼沒有引起西方的擔憂?
第二印度有一個很強的國家牽制,且明顯戰鬥力不足。印度盡管時常以世界上的第五軍事強國自居,但是很多次與巴基斯坦這樣的世界軍事實力排名十名開外的國家交戰上風表現不明顯。並且兩個國家在克什米爾地區存在領土劃分的爭議,歷史上多次交鋒,這就使得本國其他的發展受限,很多的軍事都先集中於該地區。
第三就是印度的民主制度存在缺陷,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印度的歷史存在長期的種姓制度,盡管近代遭到廢除,但是人們心中的種姓觀念依然存在,這就使得人們之間的矛盾存在,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存在。再加上這個民族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強奸率世界第一,現在依舊得不到很好的解決。還有就是這個民族的人們的素質比較低,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強大的原因之一就是那超高的國民素質,而印度的總理曾經說過我們有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廁所,很多人隨地大小便,街道極其不幹凈,河道垃圾遍布,食品衛生問題堪憂。
Ⅸ 印度的面積不太大,人口卻那麼多,是怎麼做到可以住下這么多人的
面積小人很多,想要住下,那麼只能擁擠一點了。
雖然近年來,印度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還需要大量的投資和時間。所以現在他們也沒辦法,地方小人口有那麼多,那麼只能擁擠在一起了。
Ⅹ 古印度文明悠久,為何卻形成不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印度,我想大家都不陌生,經常把自己與我國比,世界人口第二大國,並且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世界人口第一的國家。但是,當我們回看印度的歷史時,卻發現印度並沒有像我國一樣建立過一個完整的大一統的國家(英國把整個印度地區佔領成殖民地,這個除外)。
總的來說,印度古代沒有形成大一統的國家是多種原因導致的,其實他們應該謝謝英國,要不是英國將印度地區作為自己的殖民地,印度地區能不能出現現在的印度都是一個問題呢?從另一方面看,英國的殖民統治反倒促進了印度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