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每10000個印度人里有多少個醫生
每10000個印度人中有10名真假醫生:
印度「假醫生」多過「真醫生」
印度醫療保健聯合會估算,印度缺醫生近200萬,缺護士400萬。在經濟落後的農村,醫務資源短缺尤為嚴重。農村人日常求醫問診,60%以上找的就是蒙達爾這樣無證行醫的「赤腳醫生」。
在班巴塔斯普爾村,村民們說他們寧可花點錢找蒙達爾看病,也不想上號稱免費的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因為後者離村莊有幾公里遠,醫護人員稀少,每周僅開門幾個小時,根本無法滿足村民日常問診需求。蒙達爾說,他給村民們治過不少普通疾病,如高血壓、腹瀉、貧血之類。
西孟加拉邦政府衛生和家庭福利部官員桑加米特拉·高希承認,偏遠農村條件差,很難留住醫生,沒有執照的「江湖郎中」們客觀上為「超負荷的醫療體系」填補了空白。
相關資料顯示,在人口超9000萬的西孟加拉邦,無證行醫者超過10萬名;如果算上全國,估計有上百萬之眾。也就是說,印度的「假醫生」比「真醫生」還多。這些人中,有的像蒙達爾一樣給醫生當過助手,有些從祖輩那裡繼承了印度傳統草醫學「阿育吠陀」的葯方,有的是化學實驗室技術員轉行行醫……總之,都不是主流社會認可的醫生。
印度缺少醫學院畢業的正規醫生。
② 悠久歷史絲毫不遜色中醫,鮮為人知的印醫你了解多少
我們中國人都知道中醫,但提到印醫就鮮為人知了,在古老的印度,印醫也是足以與中醫媲美的,而且醫理和中醫一樣也是講究平衡的,中醫有“陰陽””學說,印醫則有“冷熱”之分。
從古至今,印醫也和中醫一樣得到各自政府的重視、整理、研究和推廣,印度的印醫醫生、診所也是非常之多,一些大學還開設了印醫課程,招收本國學生,同時也有很多外國留學生就讀印醫。
作為醫生首要的就是要有醫德,印醫同樣很注重醫德,治病救人是醫生的根本,不能摻雜世俗的雜念,普天之下莫不如此。
③ 大唐醫學寶典,揭秘了哪些造福我國的古印度「葯神」
一、影響深遠的寶典
盛唐的輝煌文化里,若論新成就不停「井噴」的領域,必須有醫學。而比起民間流傳成神話的唐代名醫們,真正在醫學領域,濃縮了唐朝醫學成就的,卻當屬盛唐年間,一部堪稱集大成的醫學寶典:《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是唐代醫學家李燾,在天寶十一年(752)成書的一部醫學著作。全書共有40卷,收錄葯方六千多個,更有采葯制葯保健等各種學問。自從問世之後,就世代廣為流傳。中國傳統醫學,對於「傷寒」、「瘧疾」、「溫病」等重症的治療研究,在唐宋以後,幾乎都是以《外台秘要》為藍本,繼續深究苦鑽。這部寶典的誕生,堪稱為中國傳統醫學,搭起了一個新平台,可謂造福上千年。
不過,《外台秘要》的輝煌成就,不止來自唐朝醫生們的心血,更有一群「外國同行」的神助攻:印度醫學。
而一部《外台秘要》,更見證了中國傳統醫學,那令人肅然起敬的胸懷:當外來的醫學成果,刷新了我們對知識的認知時,中國傳統醫學的前輩們,選擇的是彎下腰來學習,孜孜不斷的記錄研究,只為造福蒼生的醫學成果。
比起書中的「印度葯神」們,那些一代代堅持研究,將外來醫學引為己用,不停升級中國醫學水平的古人們,更是值得紀念的「葯神」。
④ 古印度的醫學簡介,有……
在醫學方面,《阿闥婆吠陀》中已記載了77種病症之名,並開出了對症的葯方,當然,這些記載也夾雜著巫術謎信。最著名的醫學著作是《舍羅迦本集》和《妙聞本集》。相傳舍羅迦是迦膩色迦的御醫,2世紀人,他的書被譽為醫學網路全書,探討了診斷、疾病預後和疾病分類問題,並把營養、睡眠與節食視為維護人體健康的三大要素。書中提到的葯物有500種。妙聞稍晚於舍羅迦,他的書內容比較廣泛,除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外,還研究了內科、外科、婦產科和兒科病症達1120種。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上有相當高的水平,書中記有120種外科器具,並有撥除白內瘴、除疝氣、治療膀胱結石、剖腹產等手術方法,所記葯物多達760種。這兩本書今天仍有實用價值。
⑤ 中醫是不是博大精深為什麼外國人學中醫的不多呢
1、去看看中醫葯各大高校里的外國留學生究竟有多少。(這個問題我覺得是不是可以這樣考慮,哈佛里有多少比例的中國學生呢,其實各國的高校都一樣,大部分還是本國的學生,來中國學中醫的留學生的比例已經不低了)
2、去了解一下在國際市場上各國的中葯產品所佔的市場份額(基本上是這樣的:日韓加起來佔百分之五十多,歐洲國家加起來佔百分之三十,中國佔有不到百分之十)。
然後你就知道了,其實老外學中醫葯的比中國的還多。
=============分割線=============
另外。
對於「老外由於不通中國文化所以學不懂中醫」這類觀點,我是反對的。
1、不懂中文並不能影響外國人對中醫學的學習和認知,中醫學的核心教材(包括,四大基礎、內科、針推等等)早已有了標準的英文、日文、韓文等等的版本,中醫詞彙英譯標准也已經在去年全部完成並發布。各國的中醫學教學綱領也已基本完備。語言並不是知識跨越國界的障礙。
2、所謂「中國傳統」(包括有人所說的易經等等)。我們每一個中醫學的工作者自身都至少應該清楚,中醫學是一門科學。而科學是可重復的規律。我們研究的是關於人體疾病和健康的客觀規律而並不是古代哲學。所以中醫學的學術水平和中國古代哲學的學術水平完全沒有直接關系。
=============分割線=============
再另外。。。
關於中醫是不是博大精深。
我原來是敢這么說的。。。可是現在不敢了。。。
我們必須慢慢的認識到,中醫學的不足。
1、沒有系統的病因學
2、沒有系統的病機學
3、對於疾病過程的概括模糊,缺乏可量化的直觀指標
4、缺乏臨床可實際執行的操作規范
5、缺乏行業內法律規范
6、對於前人的學術成果沒有形成有效的總結方法,各家學說各說各的,學術在各個層面上缺乏統一性
7、缺乏學術理論的重復驗證方法
8、大量的文獻內容(包括古代和現代的)中充斥著以偏概全的理論(古代的時候沒有統計學,我也就忍了。而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人拿單個的病例出來說事,真是惱火)
問題還遠不止這些。總結起來,中醫經過千年的進步可以說是博大的,但是缺乏科學嚴整的系統性,離達到精深的路還非常非常非常的漫長。這都有待現學和後學人的補充修改和完善。並不是說中醫學無葯可救,而是說其還有很多地方有待完善。我個人認為,中醫學作為一門科學的發展水平,尚處在一個初級的階段。博大但目前還不精深。